1、一、綜合說明1.1緒言工程位置克孜爾河引水樞紐位于拜城縣克孜爾河中下游,克孜爾鄉一大隊偏東大約一公里河道處,距拜城縣城68km,距克孜爾水庫26km。該樞紐工程是克孜爾水庫移民搬遷的主要項目之一。主要是為了解決克孜爾鄉、克孜爾水庫移民區和賽里木鄉的農業灌溉和人畜飲水問題。根據86年6月14日自治區水利廳新水總辦字(86)032號文“關于克孜爾水庫淹沒移民區引水規劃設計任務書的批復”,同意在克孜爾河修建一座永久性引水渠首,并沿灌區修建一條長17公里的引水干渠。克孜爾干渠已于90年竣工。克孜爾河灌區水土資源十分豐富,是一個自然條件較為理想的農業耕作區。灌區現有克孜爾鄉13個大隊和賽里木鄉部分農田、
2、草場。灌區現有灌溉面積4萬余畝,規劃發展為8.5萬畝。隨著灌區內部配套工程的完善,渠道防滲措施的實施,灌溉方法的改進,管理水平的提高,灌溉定額的逐漸下降,灌區還可發展灌溉面積6.0萬畝.2002年7月23日,克孜爾河發生特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達1520m3/s,(設計流量Q=580 m3/s)超設計流量940 m3/s,致使閘樞紐上下游導流堤、護岸沖毀,河流主河床方向改變。為了保證灌區的農業生產、生活需要,應盡快恢復水毀工程。工程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程現狀克孜爾河是該灌區的重要水源,現有克孜爾河引水工程為攔河式閘樞紐,攔河閘由左、右底欄柵進水閘,右岸進水渠道和克孜爾干渠進水閘及沖砂閘,
3、左岸干渠進水閘和沖砂閘,中間48.0m的泄洪沖砂閘,上下游導流堤、護岸等部分組成。2002年7月23日,克孜爾河發生特大洪水,最大洪峰達1520m3/s,致使樞紐的上下游整治段、導流堤及左岸進水閘已大部分被沖毀,右岸克孜爾干渠引水困難。2、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該工程建于1995年,由于受當時條件所限,水文資料系列較短,規劃設計不盡合理,建設標準偏低,閘樞紐行洪能力不足,致使“大洪水大災,小洪水小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確實保證。1.1.3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克孜爾河灌區是典型的灌溉農業,克孜爾河是灌區目前唯一的水源,引水樞紐工程是灌區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工程修復后有以下的顯著效益
4、:灌區是拜城縣的重要農業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農業的條件,工程修復后,不但可滿足灌區目前農業需要,還為灌區今后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可大大提高灌溉保證率,為農業高產、穩產創造必要條件。可大大減少河道泥沙進入干渠,提高引水質量,保證灌區按需取水。工程修復有利于發展生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安居樂業,加強民族團結,有利于穩定邊疆地區。1.1.4 編制依據1.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2.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規程DL5021933.水閘設計規范SL26520014.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設計規范DL/T5039955.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DJ10781.2水文氣象1.2
5、.1氣象克孜爾河位于天山南坡,整個河床自上而下的特性為氣溫逐漸升高,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增大。冬季嚴寒,夏季氣溫比平原地區偏低。1.氣溫:歷年平均氣溫7.40C,歷年最低氣溫-32.00C2.降雨: 歷年平均降雨量88.32mm,歷年最高月雨量54.2mm(1971年7月)3.風速: 歷年平均風速1.0m/s,最大風速22m/s4.風向: 歷年最多大風向SE5.凍土深度: 最大凍土深度89cm6.積雪深度: 最大積雪深度41cm1.2.2水文 1、克孜爾河引水樞紐上游13公里處設有克孜爾河水文站,此站有1959年2001年的水文資料,從這43年的水文資料分析得出:克孜爾河多年平均徑流量 3.14
6、億 m3,多年平均流量9.757 m3/s,實測最大流量1520m3/s(2002年7月23日),最小流量0.76立方米/秒(1961年2月18日)。2、徑流補給:以冰雪融水及降雨為主,年均徑流量3.14億m3,徑流量年內分配極不均勻,夏季水量占全年水量60%以上,而春季僅占全年15%左右,徑流分配不均是造成該灌區春旱夏洪的根本原因。3、洪水成因:克孜爾河常年以天山融雪水為主,洪水以暴雨和消冰融雪水迭加形成混合型洪水為主。洪水多發生在68月,洪峰峰型尖、歷時短,有時為單峰型,有時為雙峰型。4、泥沙:根據克孜爾河水文站10年實測懸移質泥沙資料計算結果,該河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3.52kg/m3,實
7、測月平均最大含沙量3.52 kg/m3,輸沙量102.39萬噸/年,推移質9.29萬噸/年.5、冰情:克孜爾河11月開始流冰封凍,封凍期最大冰厚0.8m,次年2月解凍,水溫在00C以下天數約100天。1.3 工程地質1、概況克孜爾河位于拜城縣東北部,東經82-83 ,北緯41.7-42.6的天山南麓,拜城盆地東南邊緣的山前洪沖積平原前緣地帶,克孜爾河屬渭干河水系支流,發源于天山山脈的哈爾克它烏山汗騰格里峰的冰大板.克孜爾河北高南低,從西北向東南以1015的坡度傾斜,河道縱坡約1/100左右,河床為第四紀砂礫石覆蓋層。2、工程地質克孜爾河閘樞紐修復工程位于克孜爾河下游山區丘陵的邊緣,地勢較平坦,
8、河床開闊,上游左右岸呈一級對稱階地,河床左岸平坦,右岸有一階坎,高出河床約8m。河床右高左低,河道主槽位于右岸,在主槽左側約150m處還有一條付河槽。1985年,由阿克蘇地區水利水電設計院對工程所在區域進行了地質勘探。探孔結果為:3.5m深度內以直徑10-30cm卵石為主,最大直徑約60cm,中間填充小碎石及中粗砂,3.5-15.2m范圍內以直徑3-8cm砂礫石為主,很少有大卵石出現,并含有0.3-1.5cm直徑小碎石及中粗砂,夾有粘性土,在閘址河床上、下游有充足的沙石骨料。因河床是偏粗的砂礫石覆蓋層,經過土工試驗,顆粒分析屬于不良級配,地下水滲透量大,K=50米/晝夜。本區地震裂度為7-8度
9、。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4s。1.4工程任務和規模1.4.1灌區自然社經概況克孜爾灌區是拜城縣開發較早的老灌區,灌區水資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糧、油、牧、林多種生產,是拜城縣糧油生產的重要基地。1.4.2工程任務和規模克孜爾河渠首工程的首要任是確保灌區灌溉用水和人畜用水。工程修復后可改善引水條件,增加引水量,提高灌溉保證率,減少泥沙進入灌溉渠道,方便管理,同時有效保證樞紐及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大力促進灌區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2003年1月初,由我院組織專家、主要技術人員召開克孜爾河渠首方案論證會,確定了克孜爾河渠首的洪水規模1233
10、m3/s,保持原設計右岸引水流量8.0 m3/s,加大引水10.0 m3/s,左岸引水流量2.0 m3/s。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5.1工程等級及建筑物級別根據規范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標準SL 2522000規定,過閘流量1233m3/s,該工程應屬二等大(2)型。永久性建筑物防洪設計標準為:正常洪水標準重現期30-50年,其相應設計洪水流量為1233 m3/s(保證率P=3.3%)。校核洪水重現期100-200年,相應降低取100年,校核洪水流量1840 m3/s。1.5.2工程布置1、工程方案選擇經方案比較:(1)攔河閘和潰壩結合方案:在原閘樞紐左岸擴建4孔8.0m泄洪,使過閘流
11、量達到Q=1233m3/s(三十年一遇),上游120米處修建一長70米的潰壩,高度4.5m,用于渲泄超設計洪水。攔河閘保證一般正常洪水可安全通過,特大洪水則需要靠潰壩泄洪。此方案可有效的減少投資。(2)攔河閘方案:在原閘址處,利用原閘樞紐,在左岸擴建6孔泄洪,重新修建左岸進水口,增大泄洪能力。擴建攔河閘工程量較大,工程造價較高。同時由于引水比較小,工程建成后,效益不是十分明顯,但維修費用較低,安全有較大保證。(3)潰壩方案:在原閘址左岸上游200米處,修建一長120m的潰壩,潰壩分成3段,每段長40m,潰壩下游右岸堤壩漿砌塊石護砌。當洪水超原閘樞紐設計流量580m3/s時,潰壩開始潰決。本方案
12、保證率較低,潰壩被沖毀機率較大,因此維修費用也較大。故推薦方案(1)攔河閘+潰壩方案2、工程型式與布置克孜爾河具有洪水流速大,洪水歷時短,來勢較猛,且夾砂量大,故設計時須特別重視排砂效果。本工程位于河流主河道,攔河閘左、右側底欄柵引水,中間沖砂、泄洪。進水閘前設型導砂坎,高度1.5m。閘上帶寬3.5m交通橋。1. 6電工及金屬結構1.6.1電工本工程負荷主要是閘門啟閉機和照明及管理用電,負荷不大。現須新增100KVA變壓器一臺,線路約1.5公里須更新,工程改建后負荷增加主要為啟閉機增加所致。施工用電主要是攪拌機、振動棒及打夯機。1.6.2金屬結構本工程的金屬結構主要為鋼閘門以及相應的門槽埋件和
13、起吊設備等組成。1.7施工組織1.7.1施工條件本工程施工條件較好,交通、用水、用電均十分方便,工程以砼、漿砌卵石、土方為主,砼施工亦屬常規施工。樞紐主體工程位于主河槽,施工場地開闊,有利于施工及臨時設施的布置。從工程所在地通過1.5km的簡易便道于黑英山的農村公路相連接,經8.5km路程于拜庫公路相交,距拜城縣68km。本工程所須鋼材、木材、水泥由阿克蘇拉運,運距240KM,砼骨料就地取材,其中砂子由拜城縣砂石料場拉運。施工用電已架設220V線路至工程所在地。每年11月翌年3月為封凍期,每年10月翌年5月為枯水期,大洪水多發生在7月8月,歷時2-3天。1.7.2施工導流與基坑排水導流工程為臨
14、時性級建筑物,根據主體建筑物在2003年6月底前完工,達到主體工程閘樞紐可開閘安全泄洪的要求,施工導流堤設計標準采用克孜爾河水文分析結果P=10%的洪水Q=647 m3/s。導流采取圍堰擋水明渠導流的方式。導流渠利用閘樞紐左側原付河槽,修建導流堤長度約200m,導流堤頂寬3.0m,頂高程1250.0進口位于基坑上游圍堰上方,用塊石鉛絲籠防護。為保證大洪水時能順利通過,提高導流堤防洪能力,須對付河槽進行局部整治、疏導。基坑排水采用排水溝明排與集水坑結合,抽水排入下游河道。1.7.3主體工程施工及場地布置土石方工程:包括上下游導流堤填筑、碾壓,閘樞紐基礎開挖,付河槽疏導等,以機械施工為主。干砌、漿
15、砌塊石工程:包括上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攔河閘閘室、鋪蓋、護坦、消能段等工程,施工以人工為主,砌石砂漿、細石砼由機械集中拌和。閘墩鋼筋混凝土工程:為半機械化施工。機械拌和振搗,人工運輸都屬一般常規施工。施工時應確保閘門埋件位置正確和面流消能下深齒墻兩測回填質量。施工場地布置于閘樞紐左側灘地上,并應布置在高程1249.5m(此高程為2003年元月初實測最高洪水位)以上,以滿足渡汛洪水位的要求。砼拌和站設2臺0.3m 3攪拌機。水泥庫房、砼骨料場,鋼筋加工場地均布置于左側灘地高處。施工人員駐地布置于原水閘管理所附近。1.7.4施工期及施工進度本工程施工期一年,自2003年3月開始,2003年3月底全部
16、竣工,歷時12個月。為保證安全渡汛,6月上旬基本完成主體工程的水下部分,達到安全簡易渡汛要求。施工進度安排:以泄洪閘、施工導流堤為重點,集中力量施工,爭取5月底前完成水下部分,力求汛期可安全泄洪。其次,以上游左側導流堤,進水閘上游擋土墻、底板、進水閘為主,應在7月初完工,其它項目作為調劑,可在施工強度相對較弱時完成。1.8工程占地 本工程系在原有閘樞紐的基礎上修復水毀工程,同時擴建閘樞紐,提高過洪能力。且工程均在拜城縣所屬轄區,不存在占用土地補償等問題。1.9環境影響評價 本工程項目區位于荒漠戈壁中,附近也無植被,故對環境無影響。工程實施后,通過坑凹回填、土地整治及植草造林,即美化了生活,又改
17、善生態環境。1.10工程管理1.10.1工程管理機構 根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編制定員試行標準SLJ70581規定,本引水工程控制灌溉面積5萬余畝,屬四等灌區,包括克孜爾鄉和賽里木鄉,須設一工程管理所,對渠首和干渠具體負責工程日常運行管理工作,并隸屬拜城縣水利局領導,管理人員以現有人員為主,原則上不再增加管理人員。工程管理運行 本工程管理范圍:閘樞紐、上下游整治工程、左岸進水閘、右岸進水閘、閘樞紐上下各一公里河岸。 工程運行中應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河道水砂規律,抓住有利時機及時沖砂,提高引水質量。汛期河道泥沙量大粒粗,水量充足,應連續沖沙,非汛期則采取間歇沖沙。1.10.3工程監測工程應作水位、流量
18、、建筑物沉降、沖刷、淤積等觀測,為工程科學管理、合理運行、安全維護提供可靠依據。1.11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12 效益分析1.13 項目組織與建設管理1.13.1 項目組織機構設置由拜城縣水利局全面承擔項目法人職責,負責工程的組織建設。建設監理單位實行招投標制,擇優選用業務素質高、信譽好的監理單位,按監理職能,負責現場的工程建設組織和協調,監理單位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成立項目監理機構,分專業和工種全面負責工程現場和監理工作,對項目法人負責,發揮組織、監督、協調、控制作用,實施質量、工期、投資控制,以保證工程建設按目標實現。拜城縣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對工程實施全過程的質量監督,發揮強制性工程質量,
19、監督的職能作用,嚴格質量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委托有資質的造價咨詢單位,承擔工程造價的管理和監督,力爭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不突破上級部門批準的概算投資額。設計院設置工程設計項目組,駐工地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有關設計問題,確保設計質量。施工企業由建設單位采取公開招標、投標的形式,邀請具有承包工程能力的施工企業參與投標競爭,應在招投標者中,選擇合格的、條件好、素質優的施工企業作為本工程的施工承包單位。 中標的承包商,要按照招標承諾,上陣最強技術力量和機械施工設備,并根據設計圖紙和合同工期,質量要求,作出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以指導工程施工,成立工程施工指揮所駐守現場進行指揮,建立健全工程質量“三級 ”檢驗網
20、絡,認真組織施工,做到精心組織,保質保量完成工程施工任務。工程特性表共4頁第1頁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一、水文1樞紐以上集水面積平方公里34422利用水文系列年限年443多年平均徑流量億立方米3.144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立方/秒9.757實測最大流量立方/秒15202002年7月23日樞紐設計洪水P=3.3%立方/秒1233樞紐校核洪水P=1%立方/秒1840施工期洪水P=10%立方/秒6475泥沙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萬噸106年推移質輸沙量萬噸9.45年懸移質輸沙量萬噸115.45多年平均含沙量公斤/立米3.53實測最大含沙量公斤/立米47.06水位樞紐上游設計水位米1248.80
21、樞紐下游設計水位米1246.08樞紐上游校核水位米下游校核水位米二、工程效益指標1近期由4.5萬畝增至萬畝802遠期再增至萬畝1353右岸灌區可達引水流量立方/秒10工程特性表共4頁第2頁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4左岸灌區可達引水流量m3/s2三主要建筑物和設備1泄洪沖砂閘型式閘頂高程米1050.00閘底板高程米1243.80閘凈寬米8.0孔數孔8設計單寬流量立方/秒19.26校核單寬流量立方/秒設計過流量立方/秒1148校核過流量立方/秒閘后護坦縱坡H/L1/8.6消能型式消力戽面流消能挑流角Q度4642唇高a米0.51弧半徑米2沖坑深度(設計情況/校核情況)米8.2/沖坑距離(設計情況
22、/校核情況)米32.0/弧形鋼閘門扇825t雙吊點鼓繩式啟閉機臺8左岸底柵式進水閘閘底前沿最高高程米1245.30柵面凈寬米2.0柵長米3.5工程特性表共4頁第3頁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柵長中心高程米124510進水廊道底寬米3.5廓道起點高程米1244.6廓道終點高程米廊道縱坡H/L柵后泄水底坡H/L消能型式消力戽面流消能挑流角Q度442949唇高a米0.28弧半徑米2.0沖坑深度(設計情況/校核情況)米8.2/沖坑距離(設計情況/校核情況)米32.0/上游水位1246.1進水閘流量Q1立方/秒2.25上游水位1246.1廊道進流量Q立方/秒2.25上游水位1246.1泄入河道流量Q2
23、立方/秒0設計上游水位進水閘流量Q1立方/秒15設計上游水位廊道進流量Q立方/秒6設計上游水位泄入河道流量Q2立方/秒9校核上游水位進水閘流量Q1立方/秒26校核上游水位廊道進流量Q立方/秒7.3校核上游水位泄入河道流量Q2立方/秒18.723右岸底柵式進水閘閘底前沿最高高程米1245.30柵面凈寬米8柵長米3.5工程特性表 共4頁第4頁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柵長中心高程米124510進水廊道底寬米3.5廊道起點高程米1244.60廊道終點高程米1243.60廊道縱坡H/L柵后泄水底坡消能型式面流消能挑流角Q度442949弧底高程1243.12弧半徑米2二、氣象 水文2.1流域概況2.1
24、.1灌區自然地理概況克孜爾灌區位于拜城縣東北部,包括克孜爾鄉和賽里木鄉部分,地理坐標東經8283,北緯42.641.7,拜城盆地東南邊緣的山前洪沖積平原前緣地帶。克孜爾河屬渭干河水系支流,發源于天山山脈的哈爾克它烏山汗騰格里峰的冰大板。克孜爾河北高南低,全長101km,集水面積3442km2,年平均徑流量3.14億m3,從西北向東南以1015的坡度傾斜,河道縱坡約1/100-1/150左右,河床為第四紀砂礫石覆蓋層。克孜爾河渠首位于克孜爾河下游丘陵山區與平原交匯處,地勢平坦,河床開闊,上游左右兩岸呈一級對稱階地,河床左岸較平坦,右岸有一高出河床6-8米的階坎,河床左高右低,主槽位于右岸。2.1
25、.2氣象克孜爾河流域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腹地的拜城盆地,四周環山,遠離海洋,屬寒溫帶干旱型氣候。其特點:冬暖夏晾,晝夜溫差大。常年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氣候變化劇烈。1、氣溫:歷年平均氣溫7.40C,歷年最低氣溫-32.00C2、降雨: 歷年平均降雨量88.32mm,歷年最高月雨量54.2mm(1971年7月)3、風速: 歷年平均風速1.0m/s,最大風速22m/s,歷年最多大風向SE4、凍土深度: 最大凍土深度89cm5、積雪深度: 最大積雪深度41cm2.2水文2.2.1徑流1、基本資料克孜爾河流域現有克孜爾河水文站,建于1959年,徑流實測年份為1959年2002年共4
26、4年觀測資料,水文資料較為完備。克孜爾河水文站是國家基本站,本報告資料主要由新疆阿克蘇水文水資源局提供。2、徑流補給克孜爾河發源于天山山脈的哈爾克它烏山汗騰格里峰的冰大板,徑流補給山區冰雪消融和降雨為主,其次是低山區的地下水補給,流域在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以上為徑流形成區,以下為徑流失散區。 3、徑流量及特性克孜爾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14億m3,多年平均流量9.757 m3/s,其離勢系數CV=1.16,年際變化大。年徑流量最大值5.237億m3 (1991年),年徑流量最小值1.72億m3(2000年)。最大徑流量與最小徑流量之比為3.05。4、洪水及其特性克孜爾河洪水以暴雨和消冰融雪水迭
27、加形成混合型洪水為主。克孜爾河上游山區積雪厚度、夏季氣溫狀態、暴雨來勢是影響洪水大小的主要原因。克孜爾河洪水多發生在68月,洪峰峰型尖、歷時短,有時為單峰型,有時為雙峰型。正是由于暴雨形成快,來勢猛,歷時短,因此暴雨洪水往往造成災害。5、設計洪水 引用阿克蘇市水文水資源局于2002年提供的資料分析如表2-1:6、泥沙資料根據克孜爾河水文站10年實測懸移質泥沙資料計算結果,該河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3.53kg/m3,多年平均懸移質輸砂量92.94萬噸/年,實測日平均最大含沙量476 kg/m3,年推移質按懸移質的10%估約9.29萬噸/年。根據樞紐水文、泥沙多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5-9月多年平均河
28、道來水量1.973億m3,占多年平均徑流量的68.6%,但5-9月多年平均懸推移質總量為101.62萬噸,占多年平均懸推移質總量的99.4%。尤其是每年7-8月多年平均河道來水量1.055億m3,占多年平均徑流量的36.7%,此時段多年平均懸推移質總量為72.59萬噸, 占多年平均懸推移質總量的71.0%。這說明每年1-4月和10-12月河床基本是不含泥沙的清水,基本沒有推移質流動,同時說明河道來大水泥沙就多,來水小泥沙就少。7、冰情:克孜爾河11月開始流冰封凍,封凍期最大冰厚0.8m,次年2月解凍,水溫在00C以下天數約100天。克孜爾河年平均流量經驗頻率計算、洪峰流量頻率計算見表2-1:克
29、孜爾河實測歷年洪峰流量統計表 表2-1年份洪峰流量(m3/s)年份洪峰流量(m3/s)年份洪峰流量(m3/s)195927219765091993279196082.3197782.31994131196110919781081995399196235219791361996146196323619802281997600196422819812261998153196524919823301999856196634619832142000410196714919841462001646196837219851162002152019691711986102197048319873681971
30、263198835519722621989265197390.319902571974125199141019752501992160Q=9.757 Cv=1.16 n=44洪水頻率曲線見下圖按P=3.3%(30年一遇)設計洪水。三、工程地質3.1 概述1、由于本工程為水毀工程,可研階段與初步設計階段同步進行。2、本區地質歷史上曾經受多次構造運動,各地褶皺回返時期各異,因此地質構造復雜。本區包括天山地槽褶皺帶和塔里木地臺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北部屬天山地向斜褶皺帶的哈雷克套復背斜,中部為地槽與地臺過渡帶的庫車山前坳陷,兩者之間以區域沉積不整合為界,南部邊緣屬塔里木地臺,它與庫車山前坳陷以卻勒塔格斷
31、裂帶相隔,西北角為古老的木扎提臺拱,其北以大斷裂與南天山地向斜褶皺帶相隔,南與庫車山前坳陷相鄰。本區位于天山南麓,北面地勢較高,秋里塔克山脈近于東西走向延伸,環抱著整個拜城縣,由于區域的地質、地貌、構造、以及新構造運動的發展,氣象水位等因素而形成現今的拜城盆地,海拔高程在1200-1250m之間。在克孜爾河引水樞紐處,克孜爾河上游左右岸可見到一級對稱階地,階地高出河床8米左右。本區地形北高南低,由北西傾向南東,地形坡降不大。3、地震及區域穩定性本區構造正處于活動狀態,特別第四紀以來本區位于相對活動的天山地槽和相對穩定的塔里木地塊過渡帶,構造復雜伴隨著褶皺運動形成了走向東西的較大的斷裂構造,因此
32、本地區是地震的多發區。根據1990年國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區劃圖,本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4s。3.2 閘址區工程地質條件1、閘址位于克孜爾河原龍口,通過上下游400m范圍的選線對比,認為原閘址是比較理想的閘址位置。2、 閘址區處于山前傾斜平原出山口處,海撥高程1240-1255m之間,閘址區內河谷呈“U”型,河床寬50-100m,級階地發育,右岸陡直,左岸地形開闊平緩,有小沖溝發育。3、閘址區分布地層為第四紀Q4河床沖積層,0-3.43m為砂礫卵石層,灰黃色,結構松散,卵礫石成分以灰巖、花崗巖、砂巖等為主。礫徑最大為30-60cm,一般為10-2
33、0mmm為砂礫石,深灰色,結構松散, 礫徑最大為60-80cm,一般為30-50mm,磨圓度差,普遍具有不尖的棱角,卵石量少,含有8-15mm粒徑的小碎石及中粗砂,并夾雜有粘性土的塊石。4、水文地質條件閘址地下水埋深較高,河床堆積的卵礫石層是其主要的含水層,依據現場抽水試驗及有關資料,卵石層滲透系數50m/d,主要為河水補給地下水。5、地震穩定性問題場地地震基本烈度為度,閘基土均為大顆粒的卵礫石層,且為中密狀態,依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飽和之卵礫石層粒徑大于5mm顆粒含量的質量百分粒大于70%,因此場地不存在地震液化問題,場地無活動斷裂,場地邊坡穩定,依據巖性特點,本場地場地土類型為中硬
34、場地,場地類別為類。6、工程地質問題施工降水問題:地下水位高,含水層滲流量大,大基坑開挖及施工時,必須備有基坑排水設備,確保施工降水措施得以實施。依據場地地層條件,建議采用明排。7、天然建筑材料依據工程要求,天然建筑材料為砼用砂礫料與砌石。據調查克孜爾河閘口上下游5km河段內,卵礫石料極為豐富,取之不盡,礫石料亦有分布,但數量較小,砂料極少,需從外調入。8、結論閘址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度,閘址區不存在地震液化問題,本場地場地土類型為中硬場地,場地類別為類。 場地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施工排水問題,應加強排降水措施,地下水對砼無腐蝕性,可作為工程和生活用水。閘址附近卵礫石料較為豐富,其余材料需從外調入
35、。閘址區最大凍土深度0.89m。四、工程任務與規模4.1 灌區自然、社會經濟概況克孜爾河灌區是拜城縣一個較早開發的農業灌區,是該縣農業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克孜爾河灌區位于拜城盆地中部,克孜爾河兩岸。本灌區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氣候涼爽,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糧、油、牧、林等經濟作物。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油料、棉花,是拜城縣重要的糧食產區。克孜爾灌區包括克孜爾鄉13個大隊和賽里木鄉部分農田、草場,2001年末兩鄉人口總數2.331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1.79%。克孜爾鄉糧食總產6303噸,賽里木鄉糧食總產8473噸,占全縣糧食總產的8.7%。據統計,拜城縣2001年末全縣總人口151957
36、人,工農業總產值78905.36萬元。克孜爾河灌區現有灌溉面積4萬余畝,規劃灌溉面積14.5萬畝,該灌區灌排、渠系配套,農業綜合發展水平較好,是拜城縣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4.2水利工程現狀克孜爾河目前是克孜爾灌區的唯一水源。克孜爾引水工程為攔河閘式的底欄柵兩岸引水中間沖沙閘樞紐。該工程攔河閘為4孔8m,右岸底攔柵引水1孔8.0m, 左岸底攔柵引水1孔2.0m。由于受當時條件所限,考慮灌溉面積、防洪、投資等方面因素,將克孜爾引水樞紐等級定為四等小(1)型。經過近幾年運行,許多問題都暴露出來,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1、設計洪水流量偏低,泄洪能力嚴重不足,形成目前大水大災、小水小災的狀況,每年的維修費
37、用相當大。2、閘門開啟高度不足。每當洪水來臨,泄洪閘閘門開啟高度不夠(由于閘后交通橋高程過低),造成閘前雍水,最高雍水1.8m。3、原設計檢修閘門無完善的啟閉設施,檢修門槽過窄。4、原交通橋轉彎半徑太小,無法通行車輛。2002年7月23日,克孜爾河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洪峰流量1520 m3/s,超過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設計泄洪能力(Q設=580 m3/s)能力近2倍,致使該工程上、下游導流堤,左岸引水閘及部分渠道全部沖毀。現工程沒有采用任何工程措施,引水無保證,故工程急待修復。4.3工程修復的必要性克孜爾河灌區是典型的灌溉農業,克孜爾河是灌區目前唯一的水源,引水樞紐工程是灌區賴以生存與發展
38、的生命線。工程修復后有以下的顯著效益:灌區是拜城縣的重要農業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農業的條件,工程修復后,不但可滿足灌區目前農業需要,還為灌區今后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可大大提高灌溉保證率,為農業高產、穩產創造必要條件。可大大減少河道泥沙進入干渠,提高引水質量,保證灌區按需取水。工程修復有利于發展生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安居樂業,加強民族團結,有利于穩定邊疆地區。因此,修復本工程十分必要,為使灌區人民群眾早受益,工程應早日上馬,盡早動工。4.4工程任務和規模克孜爾河流域是拜城縣重要的農業區,是拜城縣的糧食主產地。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是確保克孜爾鄉13個大隊和賽里木鄉約四萬余畝耕地及部分草場的
39、灌溉和灌區人畜用水。根據阿地水字(90)017號文及自治區水利廳以新水總辦(1990)第44號文批復(見附件)。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右岸引水流量8m3/s,加大引水流量10m3/s,左岸引水流量2m3/s。此次設計僅恢復原設計引水流量。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設計依據5.1.1工程等級及建筑物級別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位于中下游山區丘陵于河谷沖洪積平原交匯處。水文資料采用樞紐工程位置上游13公里處克孜爾河水文站 1959年-2002年近44年水文資料分析,洪水頻率計算,確定其設計洪水流量Q設3.3%=1233m3/s。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規定,攔河閘過閘流量5
40、000-1000 m3/s,工程等別應為等大(2型),其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有攔河閘、進水閘、上下游導流堤。其它建筑物為三級建筑物,臨時性建筑物為四級建筑物。按照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標準及克孜爾河洪水頻率分析成果。樞紐設計洪水標準,正常運用重現期為30-50年,采用30年一遇,Q設3%=1233m3/s。校核洪水流量重現期為100-200年,采用100年一遇Q校1%=1840m3/s。5.1.2設計基本點資料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和初設階段和為一個階段,依照阿地水字(90)017號文及自治區水利廳以新水總辦(1990)第44號文的批復,確定左、右岸引水流量。設計基本依據
41、1、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2、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規程DL5021933、水閘設計規范SL26520014、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設計規范DL/T5039955、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DJ1078水文氣象資料氣溫:歷年平均氣溫7.40C,歷年最低氣溫-32.00C降雨: 歷年平均降雨量88.32mm,歷年最高月雨量54.2mm(1971年7月)風速: 歷年平均風速1.0m/s,最大風速22m/s風向: 歷年最多大風向SE凍土深度: 最大凍土深度89cm積雪深度: 最大積雪深度41cm閘室穩定系數:基本組合Kc=1.25 特殊組合Kc=1.10(施工、檢修及校核洪
42、水位) 地 震 Kc=1.05 閘底壓力 壓力最大與最小之比的容許值 基本=2.0 特殊=2.5 地基物理力學指標 砂礫石地基 比 重 G=2.69 天然干密度Rd=2.2-2.3KN/m2 不均勻系數 2.0 自然休止角 =32- 40地基變形模量E0=65-54Mpa地基承載力 R=400-450Kpa5.2閘樞紐的總體布置5.2.1 工程位置選擇原閘樞紐位置在作方案比較時,已進行了詳細論證,最終選擇了原閘樞紐位置。5.2.2閘樞紐布置形式方案比較本項目可研階段與初設階段和為一個階段,以求經濟、使用、安全的設計。在初設階段作了三個總體布置方案:1、攔河閘和潰壩結合方案:本方案為推薦方案本方
43、案為在原閘樞紐左岸擴建4孔,每孔8.0m,在閘樞紐左岸上游120m處建一長80m的壩。壩分成兩段,中間有漿砌塊石墩分開。一段為洪水流量超過設計流量Q=1233m3/s而小于Q=1449 m3/s(五十年一遇)時,壩開始潰決,此段潰壩長40米。另一段潰壩為洪水流量超過Q1449 m3/s(五十年一遇)時,壩同時潰決,可渲瀉洪水Q=607 m3/s(百年一遇洪水Q=1840 m3/s),閘孔泄流Q=1233 m3/s。本方案優點:(1)在原閘樞紐基礎上擴建4孔,可利用原閘樞紐泄洪,只需恢復上下游護砌、左岸進水閘,可節約部分投資。(2)結構簡單,易于施工,基本不受汛期影響。(3)對超設計洪水,可利用
44、潰壩泄洪,有效保證閘樞紐安全。本方案缺點:不便于管理,潰壩時機難于控制,維修費用較高。2、攔河閘式底欄柵兩岸引水樞紐方案:本方案樞紐設計流量1233 m3/s(30年一遇),校核流量1840 m3/s(100年一遇)。上游設計水位1248.20m,下游設計水位1245.47m,上游校核水位1249.50m,下游校核水位1246.14m。其布置為右岸18.0m進水閘,設計流量Q=10m3/s,中間108.0m泄洪、沖沙閘,左岸為12.0m進水閘。整個閘樞紐與河道中軸線基本垂直,進水閘前設曲線型導砂坎,坎頂高程高于沖沙閘底高程1.50m。為了防漂石撞擊磨損破壞,泄洪閘、沖沙閘的鋪蓋、閘墩底、護坦等
45、部位面層均設厚20CM的硅粉砼防磨層,閘墩底部高1.0m范圍設厚10mm鑄鐵板襯護。攔河閘上下游河道設整治工程,其中上游右岸導流堤利用原護砌,部分進行維修加固,上游左岸導流堤主要攔截付河道水流,且上延至原導流堤。其優點:原閘址地形地質條件較好,該處右岸為膠結和半膠結的砂礫巖高陡坎,陡坎穩定,且右岸原護砌基本完好。利用原右岸護砌,可減少上游河道整治工程量。利用原閘4孔泄洪及右岸進水閘、總干渠、部分上游導流堤,可大大減少投資。(3)水流條件比較好,主流穩定在主河槽,且水流集中,對引水、沖沙較為有利,便于管理。(4)利用攔河閘基本可不改變渠首上下游河道的形態,還可利用閘門的開啟來調節水位和流量,同時
46、可調整上游河道主流的方向,使取水口保持良好的引水條件。本方案缺點:引水比小,一次性投資費用較大,經濟效益較差。3、完全潰壩方案 本方案為恢復原閘樞紐的被沖毀部分,在原閘樞紐左岸上游200m處建一長120m的壩。壩分成三段,每段長40米,中間有漿砌塊石墩分開。一段為洪水流量超過原閘設計流量Q=580m3/s而小于此次設計流量Q=1233m3/s(五十年一遇)時,壩開始潰決,此段潰壩長40-80米(兩段)。另一段潰壩為洪水流量超過Q1449m3/s(五十年一遇)時,三段潰壩同時潰壩決,可渲瀉洪水Q=1260m3/s(百年一遇洪水Q=1840m3/s),閘孔泄流Q=870m3/s。其優點:利用老閘,
47、新建潰壩,投資較少,經濟效益比相對較好。便于施工,施工受洪水影響較小。便于管理,工程完工后,基本不需要增加管理人員。其缺點:引水樞紐過洪能力較差,潰壩機率較高,潰壩時機難于控制,維修費用較高。 5.3引水樞紐 閘樞紐幾個重要設計參數的確定1、關于閘上游河道整治段寬度的確定根據新疆各地的經驗,對中小型多河沙的山區性河流,用阿爾圖寧公式 : B=AQ0.5/J0.2式中:B穩定河段水面寬度Q造床流量,相當頻率為3%-10%的洪水流量J河床比降A系數,按表41選用。 渠首工程 用上式確定穩定河床B時,造床流量Q采用設計洪水頻率P=10%和P=3%時相比較。克孜爾河閘址上游河段水面縱坡J=1/100,
48、砂礫河床河寬系數A=1.0,經計算P=10%,Q=676m3/s時,相應穩定河寬為65.3米,P=3%,Q=1233m3/s時,相應穩定河寬為88.2m。但對河段穩定河寬取值具體采用應根據河道水沙特性、樞紐型式、泥沙處理方式、引水比、運行方式等綜合考慮確定。本工程結構布置屬攔河閘形式,其對泥沙的處理主要依靠攔河閘閘門啟閉來調節閘前流態,結合進水閘、泄洪閘沖淤拉沙來消除閘前淤積。豐水期連續沖沙與中水期間歇沖沙相結合,使取水口保持良好的引水條件。根據已建成的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平面布置形式和運行方式,運行狀況良好,因此可認為本工程擴建后運行情況亦不會差。閘樞紐上游河道左側河灘開闊平緩,沖溝發育,汛
49、期水流分叉,若修建工程過大壓縮河道斷面,勢必造成大洪水時上游嚴重雍水淤積,不但造成上游左側導流堤搶險壓力增大,加大超高,長度。同時必須增加投資,還要冒導流堤潰決、主流改道的風險,對工程極為不利。有利于閘上下游的平順連接,適宜閘樞紐布置。1. 閘樞紐正面建筑物尺寸總體布置必須于上游河床整治段穩定寬度相適應。經計算,樞紐上游河床整治段穩定寬度為88.2m,參照已完工的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布置,泄洪閘最多還可布置4孔,每孔8.0m,還要留有余地安排左岸底攔柵進水閘、閘墩所須寬度。據此上游河道整治段底寬設計采用值B=88.2m。在高程上左右岸底攔柵柵頂高保持一致為1245.3m,比泄洪閘底高程1243.8
50、米高1.5m,以便控制底層泥沙躍上柵條。在平面外形上為使底攔柵閘前高含泥沙水流順利進入泄洪閘泄向下游,閘前鋪蓋前沿以半徑R=22m的圓弧連接,并在前沿設計成型結構阻擋跳躍推移質,這樣前沿將形成局部橫向環流,有利于前沿泥沙進入泄洪沖沙閘。2、閘樞紐上、下游設計和校核水位的確定樞紐上游設計水位的確定按自由出流寬頂堰公式進行計算: Q=cM BH3/2式中:c:側收縮系數,底攔柵閘c=0.97 泄洪閘c=1.0 M=m 查得底攔柵閘m=0.32 泄洪閘m=0.362 故泄洪閘流量公式為:Q=10.36288H3/2=102.656 H3/2底攔柵閘流量公式為: Q=0.970.3210H3/2=13
51、.75( H-1.5)3/2按上述簡化公式計算閘前不同水位樞紐過流量建筑物泄洪流量如下表 表51水 位高 程H泄洪閘H1=H-1243.8進水閘H2=H-1245.3樞紐流量備注H1流量Q1H2流量Q2Q= Q1 + Q21247.003.2587.641.730.49618.121247.103.3615.401.833.22648.611247.203.4643.581.936.02679.601247.303.5672.182.038.90711.091247.403.6701.192.141.86743.051247.503.7730.612.244.88775.501247.603.
52、8760.432.347.98808.411247.703.9790.642.451.14841.781247.804.0821.252.554.37875.621247.904.1852.242.657.66909.901248.004.2883.642.761.02944.631248.104.3915.352.864.44979.791248.204.4947.472.967.931015.391248.304.5979.953.071.471051.421248.404.61012.793.175.071087.871248.504.71046.003.278.741124.73124
53、8.604.81079.563.381.461162.011248.704.91113.473.486.231199.701248.805.01147.733.590.061237.791248.905.11182.333.693.951276.281249.005.21217.283.797.891315.171249.105.31252.563.8101.891354.45將表5-1計算成果繪制成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如圖51查得:當閘樞紐為設計流量Q=1233m3/s時,此時相應上游水位1248.80米,泄洪閘流量Q=1147.7m3/s,進水閘流量Q=90.06m3/s。樞紐下游設計水位的確
54、定為確定在設計流量Q=1233m3/s時的樞紐下游水位,必須對下游整治段河道的水位流量計算,并繪制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整治段河床縱坡I=1/100,兩岸導流堤迎水坡m=1.5,整治寬度105米,河床糙率n=0.03,按渠道設計的水力計算方法進行,采用水力計算手冊公式計算Q=(b+mh)h5/3 /n(b+2h)2/3將n、b、m、I已知參數值代入上式,公式簡化為Q=(105+1.5h)h5/3/0.03(105+2h)2/3 =3.33(105+1.5h)h5/3/(105+3.61h) 2/3下游水位流量關系計算表: 表52H(m)公式右端流量Qm3/s相應高程(米)備 注分子計算值分母計算值
55、2.0025940.5223.30221113.22212452.0527061.8823.327191160.11245.052.1028203.723.352171207.7551245.12.1529365.923.377131256.181245.152.2030548.423.402091305.3711245.22.2531751.1423.427031355.3211245.252.3032974.0423.451951406.0251245.32.3534217.0523.476871457.4791245.352.4035480.0923.501771509.6781245.
56、42.4536763.1123.526651562.6151245.452.5038066.0523.551531616.2881245.52.5539388.8623.576391670.6911245.552.6040731.4923.601231725.821245.62.6542093.8923.626071781.6711245.652.704347623.650891838.241245.72.7544877.823.67571895.5221245.752.8046299.2323.700491953.5141245.8將表5-2計算成果繪制成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如圖52查得:當閘樞
57、紐通過設計流量Q=1233m3/s時,此時下游水位1245.13m,相應水深2.13m。3、消能水力計算:泄洪閘后采用面流消力戽形式,分別計算設計流量時沖坑深度、沖坑距離、浪涌高。消力戽挑角在設計時考慮不產生過高的涌浪,取用=4442,反弧半徑選擇R=2.0m。戽唇高度按式H=R(1-cos)計算H=0.51m。下面分別對過設計流量的水流銜接、浪涌高度、坑深和坑距估算。與下游水流銜接(共扼水深h2k)的估算:采用經驗公式h2k/h1=1.4Fr1+7.0/a2/(a+4.78)-1.21(4-5-5)水力計算手冊因戽底與下游河床基本處于同一高程a=a2,初步估算時可忽略公式右端第二部分。公式簡
58、化為h2k/h1=1.4Fr1,式中Fr1=q/h11.5, h1按q=h1)計算,值取0.85,E=1248.80-1243.0=5.8,代入h1計算公式簡化得17.92=0.85 h1,試算得h1=2.71, 故:Fr1=17.92/3.132.711.5=1.28,所以h2k=1.4Fr1h1=1.41.282.71=4.86米1243.0+4.86=1247.861245.13(下游水位)形成自由戽流,沖坑將比估算值下移,對河底、岸坡有沖刷。消力戽后涌浪水深hs估算: hsk=(2.2 Fr1-1)h1=2.21.28-1=4.93米 (4-5-6) hs=(0.57ht/h2k+0.
59、43)hsk =(0.572.13/4.86+0.43)4.93=3.35m浪涌最高點至戽端的距離Ls估算:Ls/ hs=(0.9-0.07 Fr1) (4-5-8) Ls1.28)3.35=2.48米消力戽下游沖刷坑深度的估算沖刷坑深度估算: T=0.832q0.67(Z/d50)0.182 (4-5-9) 水力計算手冊式中: T下游水位到沖坑底部的距離(米)d50相應于級配曲線50%的對應粒徑(米)根據實驗d50值為0.035米q溢流壩鼻坎上單寬流量(m/s-m)Z上下游水位差(米)T=0.83217.920.67(3.67/0.035)0.182=13.41米坑深t=1243.0-(12
60、45.13-13.41)=11.28米戽末端與沖坑最深點的距離:L=3.0q0.67(t/ d50)0.095t從河床高程算起的沖坑深度(米)L=3.017.920.67(11.28/0.035)0.095=35.9米應置墻深深度: =11.28-35.9/4+2=4.3米由以上計算成果擬定護坦尾部墻下置深度5.0米。4、導流堤和潰壩水力計算:泄洪閘上游壅水曲線計算以泄洪閘處,設計流量Q=1233m3/s時堰上水深H=5.0m,泄洪閘孔口為74m,利用水力水電微機通用程序“D7明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水面曲線”計算,求得Q=1233m3/s時壅水曲線如圖53。從Q=1233m3/s時壅水曲線查得潰
61、壩位置水深h=4.179米,潰壩高度取H=4.5米,略大于計算高度。潰壩長度確定:潰壩泄洪流量Q=1840-1233=607m3/s,潰壩按側堰淹沒出流計算,側堰基礎位于河床高程,潰壩頂高程應高于Q=1233m3/s時壅水曲線此處水位。潰壩長度B=Q/MH1。5式中:分水角系數,流向轉折角=90時=0.86“淹沒系數,隨相對淹沒度的增大而減小。側收縮系數,側堰側收縮系數取=0.8M流量系數,潰壩入口按圓形取M=1.6H側堰上游水頭(不計行近流速)B=607/0.860.80.81.64.21.5=80m設計潰壩梯形決口底寬取80米,大于計算值,故滿足潰壩泄洪需要潰壩潰決速率是潰壩設計和運用的主
62、要指標,由于潰決過程受壩體結構、材料特性和壩體壓實情況等多種因素決定,而水流條件又異常復雜,目前還不能采用理論方法控制潰敗壩潰決速率、潰決歷時,而只能借助試驗手段進行分析。據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院主編自潰壩設計試驗參考資料匯編中介紹,在一般情況下,中、粗沙、礫石都可做潰壩壩體材料,細沙、風化料則不宜做潰壩筑壩材料,尤其不應使用含泥量很高的風積砂,以免影響潰壩潰決。六、電工及金屬結構6.1 電工本工程的電源來自拜城縣電網,220V低壓線已架設至現閘樞紐管理所駐地。工程的用電負荷主要包括:各閘門啟閉機用電82.5KW,工程照明2KW,管理人員日常用電8KW,合計92.5KW,因此擬選擇100
63、KVA變壓器一臺, 設置Fs4-10避雷器三個,高壓熔斷器Rw4-10三個。主要電氣設備詳表電 氣 設 備 表 表6-1序號設 備 名 稱型號及規格數量1變壓器S9-50/10 100KVA 10+5%12避雷器Fs4-1033高壓熔斷器Rw4-1034380/220照明線路LGL501000m6.2 金屬結構 本工程新增4孔泄洪閘,泄洪閘孔口寬度8.0米,采用露頂式弧型鋼閘門,鋼閘門尺寸8.02.9m,啟閉機采用QPQ28型。弧型鋼板閘門啟門力計算如下:FQ=1/R2-nT(Tzdr0 +Tzsr1)+nGGr2+GjR1+Pxr4其中: R1、R2-分別為加重和啟門力對弧型閘門轉動中心的力
64、臂 Tzs止水摩阻力 Tzd支承摩阻力 nG計算持住力和啟門力用的閘門自重修正系數, 一般采用 G閘門自重,當有拉桿時應計入拉桿重量,計算閉門力時選用浮重。 Gj加重塊重量 Px下吸力 NT摩擦阻力安全系數,一般選用1.2 R0、r1、r2、r4分別為轉動鉸摩阻力、止水摩阻力、閘門自重、F吸力對弧型閘門轉動中心的力臂經過計算8.02.9m弧型鋼閘門啟門力FQ=158KN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設計規范,選用啟閉機的容量應適當大于計算啟閉力,以利于日后運行及非常情況的應急,故在選擇啟閉機容量時應適當增大。 為了便于今后安全維護及管理,在泄洪閘、邊孔進水閘前設置檢修門槽,以備事故檢修之用。 所有閘門
65、金屬構件均應進行噴鋅處理,為保證閘門安裝精度,水封止水效果好,啟閉機啟閉靈活,要求所有門槽埋件均采用二期混凝土澆筑,以保證埋設位置精確。 金屬結構總工程量:泄洪閘閘門工作門葉總數為新增4扇,定貨總量為22.9T。門槽埋件4孔,總重量6.2T。須QPQ型卷揚機25t級4臺。七、施工組織設計7.1 施工條件1、工程位置、組成、主要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位于克孜爾河中下游處,距拜城縣約68km,距庫拜公路約10km。工程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上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攔河閘(泄洪沖砂閘)、進水閘、潰壩工程工程。主要工程量詳表7-1:工程主要工程量匯總表表7-1挖方(m3)回填(m3)干砌卵石(
66、m3)C20砼漿砌卵石(m3)C20鋼筋砼(m3)C20埋石砼軟排(m3)鋼筋制安(t)拋石(m3)鋼材制安(t)拆除漿砌塊石(m3)鋼筋籠塊石(m3)硅粉砼(m3)20280148877479429534351143358734447765974施工期總要求是:主體工程在2003年6月洪水來前基本完成,達到簡易運行,以保證灌區引水和工程安全泄洪渡汛。全部工程次年3月底完成。1、交通:工程所在地通過10公里簡易鄉村道路與庫拜公路相連,并通過了314國道和南疆鐵路與烏市相通,交通尚屬方便。2、建材:工程所需的外購材由烏魯木齊市通過314國道或南疆鐵路運往拜城縣,再轉運至工地,。鋼材、水泥主要由阿
67、克蘇市購置,至工地運距250km,木料、油料由拜城縣供應,運距80km。砼骨料就地備料,干漿砌卵石就地人工采集,自卸汽車運輸,其中石子平均運距2km,砂子運距約5km。3、施工用電:由拜城電網供電,10kv高壓線已架至克孜爾鄉一大隊,另2.0公里低壓線路已架至克孜爾龍口管理站,已有變壓器即可滿足施工要求。4、施工場地:可就近利用樞紐左側河灘地布置施工場地,無須占用耕地。5、其它:水源可就地取用,生活必須品自拜城縣采購供應,施工勞力、卵石備料、部分土石方工程由縣組織民工解決;主體工程必須通過招標,擇優選擇專業施工單位負責。7.2自然條件克孜爾河多年平均徑流量3.14億m3,多年平均流量9.757
68、m3/s,每年的10月至翌年為河道枯水期,歷時長達7個月以上,大洪水發生在6-8月間,且洪水歷時短暫,詳表7-2。不同頻率洪水歷時表表7-2設計洪水頻率洪峰流量m3/s洪水歷時發生月份50%15848小時左右720%376448小時左右6710%647448小時左右67克孜爾河流域年均氣溫4.7oC,歷年最低氣溫-32 oC,每年11月-翌年3月為凍結期。樞紐處河道自北向南,從沖積扇上通過,閘址西側(河道右岸)為一級階地,河岸為高10余米高的峭壁。東側(河道左岸)為沖積扇,寬約200-400m之內為河漫灘,總干渠布置在西側高坎處。7.3施工導流1、導流標準主體工程擬在2003年6月前枯水期基本
69、完成,并利用泄洪閘進行泄洪,同時結合導流堤和潰壩位置布置施工導流。但仍須解決渲泄4-5月小洪水和春灌引水問題。導流標準以P=10%的洪水標準來確定,同時滿足春灌要求。克孜爾河歷年最大洪峰流量統計表 單位m3/s 表7-3序年份流量序年份流量序年份流量119592721619741253119892652196082.3171975250321990257319611091819765093319914104196235219197782.3434199216051963236201978108351993279619642282119791363619941317196524922198022
70、83719953998196634623198122638199614691967149241982330391997600101968372251983214401998153111969171261984146411999856121970483271985116422000410131971263281986102432001646141972362291987368442002152015197390.3301988355克孜爾河最大流量不同頻率設計值單位:m3/s 表7-4頻率(%)年重現期(年)流量值頻率(%)年重現期(年)流量值05200224410106471100184020
71、537625014493332553.3301233502158520971Qcp=302 Cv=1.16 Cs=4.086 R=3.522本工程屬臨時工程,屬級建筑,導流設計標準取頻率P=10%(十年一遇)洪水流量Q=647m3/s。2、導流方式與建筑物施工導流采取圍埝擋水、明渠導流方式。導流渠布置于樞紐左側灘地,利用付河槽,距泄洪閘約120m,進口位于潰壩處,頂高程1248.80m,出口投入原河道閘樞紐下游。導流渠長約300m,利用潰壩右岸護砌,設計流量607m3/s,頂寬3.0m,堤高3.5米。導流渠左側灘地可漫流,為增加導流渠過水能力,確保工程施工安全,導流渠應適當進行整治、疏導,推出
72、土方全部堆置渠右側,培厚加高右堤,形成導流堤。下游圍埝只須酌情作簡單的堤埂防基坑排水倒灌既可。施工期春灌引水,利用工程右側原克孜爾總干渠,因3-4月河道來水灌區須全部引入,故可利用干渠作3-4月導流。5月份河道來水增大后可由閘樞紐控制按須引水。施工導流主要工程量:導流渠填方:8665 m3導流渠挖方:10500m31. 截流截流擬在3月份進行,河道平均流量較小,可利用閘樞紐2孔導流,河道水小,直接利用推土機、挖掘機等作業,填筑上游圍埝,完成導流任務。施工導流渠可安排在3月底4月初河道解凍后開挖。2. 基壩排水基坑最低高程為1239.17m,最大挖深約5m,基坑為深槽式,面積約BL=40m50m
73、。經估算基坑涌水量約800m3/h,采用排水溝與集水坑相結合形式,利用明渠自排與水泵抽水兩種方式排入下游河道。7.4主體工程施工1、引水樞紐土石方施工包括上下游整治段土石方開控填筑,閘基礎土方開挖及閘墻后的填筑。土石主均為松散河床沖積物。開挖擬用0.5m3挖掘機裝5t自卸汽車運至需填筑的導流堤或渠堤及閘邊墻處作填方利用。土方填筑,開挖利用不足部分,由0.5km遠的料場取土,挖掘機、自卸汽車聯合作業。所有壓實土方由74kw推土機分層推平,74kw履帶式拖拉機壓實,邊角部位2.8kw蛙式打夯機夯實。加填土干密度不得低于自然干密度1.05倍。2、引水樞紐砌石工程施工包括上下游整治段、閘后消能段上游胸
74、墻、潰壩等砌體均用卵石。卵石生產,人工在河床采集成堆,人工裝自卸汽車,運至工作點,20m內人工搬運。砌石砂漿或細石砼用拌和機集中拌和,人工架子車運至工作面,人工座漿或灌漿砌筑。卵石必須潔凈,座漿飽滿搗實,這是確保漿砌質量的重要環節,施工應認真落實。3、閘體鋼筋砼工程施工鋼筋制作場地與砼拌和站設于閘室左側河灘上。拌和站由二臺0.4m3砼拌和機組成,人工架子車配料,水平運輸砼,砼垂直運輸用斜溜槽或溜筒入倉,機械搗實。施工順序一般宜自下游后上游,先低部位的消能段基礎,深隔墻,再施工高部位的閘底板、閘墩。消能裙板下深隔墻(擋土墻)上游側面加填質量關系到閘室的安全,必須濕水用平板震動器分層夯實加填。為確
75、保閘門埋件安裝精度,澆筑埋件部件二期砼時,務必防止埋件變位。泄洪閘底及上游鋪蓋表層采用20cm厚的硅粉砼,以增強建筑物抗磨損性能。必須嚴格安技術要求施工(另詳硅粉砼施工技術要求),確保工程量,以利延長工程使用壽命。4、施工總體布置河床右岸進場道路路況差,橋梁面窄,標準低,右岸地勢較高為無十余米高的峭壁,故不宜布置施工場地。河床左岸灘地地勢相對較高、也較平坦,對外交通拉運沙石、鋼筋、水泥須繞道閘樞紐下游8KM,路程略遠。初擬施工主要場地布置在左岸灘地,地勢較高處。施工場地高程應填高至1250.0m以上,以滿足安全渡汛要求。場地布置:砼拌和站布置于泄洪閘閘室左側,其附近分別布置骨料場、水泥庫房、鋼
76、筋、木工等工場。在施工導流渠上正對料場建一座臨時施工便橋,以此聯結場內外道路。左岸灘在7-8月大洪水期有灘流,考慮部分工程須在大洪水后進行施工,因此施工隊伍駐地布置在原閘樞紐管理站附近,此處距工地約200m,生活用水直接從總干渠中取用。本項目工程量小,工期短,工地不設機修加工廠。7.5施工總進度施工總工期自2003年3月開始,2月為籌建期,主體工程自氣溫較高的3月開始,2004年3月底工程全部竣工,歷時12個月,其間有一個洪水期(6-8月),為保證工程安全渡汛,計劃6月上旬基本完成主體工程的水下部分,總工日100天(不計籌建期),達到簡易渡汛要求。主體工程的水下部分是整個工程施工的關鍵部分,工
77、程量大,工期短,必須周密計劃,組織力量突擊施工,初步安排如下:(1)以泄洪閘和下游導流堤為重點,集中主要力量突擊施工,爭取在5月底完成,以滿足泄洪要求。其中擋砂坎頂高程1245.30m以下部分即可泄洪198m3/s。泄洪閘上游左側導流堤與進水閘及潰壩下游防護段列為次重點工程,其中導流堤水下部分和進水閘的底板邊墻應在5月底6月初完工。而進水閘邊墩及閘后護砌部分可酌性后延。其它工程可作為調濟項目,其中閘上部結構、交通橋施工、啟閉機安裝等工程可延長至2004年施工。施工總進度計劃見表7-5。施工總工日: 工日。高峰期投入 人/天,發生在4月。土石方月最大施工強度 m3/s。砼月最大施工強度 m3/月
78、。主要材料及勞力匯總表 表7-6525#水泥砂(m3)礫石(m3)卵石(m3)鋼筋(t)鋼材(t)勞力(工日)主要施工機械臺班表 表7-7機械挖掘機拖拉機推土機合計臺班八、工程永久占地本工程屬水毀修復工程,擴建工程仍在原閘樞紐左側河灘地上,故無須占用新土地。九、環境保護設計9.1工程對環境產生的主要不利影響主要是施工期的開挖、砂石料開采、棄碴、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污水糞便和臨時工程建設等對環境可能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9.2工程措施1、水質保護:施工期內,必須保證不污染河水、渠水,生活污水、垃圾、糞便、油污等不得排入河道或渠內。為此要求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時掩埋或拉走,廁所不允許設置于河道渠道
79、旁;2、棄碴應經土方平衡,按施工組織規定的區域堆放,不許隨意堆置,侵占河道,影響河道流態,或棄入渠內,影響引水。堆放區應進行平整。3、生態環境保護:施工用地、道路等盡可能避開或少占草場耕地。施工駐地及場地布置應避開河道灘地天然林,并不準隨意砍伐。迫不得已砍伐樹木,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竣工后復植樹苗,保證存活。作好樞紐、干渠、道路管理區的土地平整,綠化工作,營造工程區一個優美的環境。綠化灌水設施和河灘林保護等投資5.0萬元。已列入概算中。4、環保管理:工程建設、監理、施工部門應把環保工作納入各自工作內容,有專人負責環保措施的具體實施和環保投資的使用,工程竣工驗收時,應將環保納入必須驗收的項目之一,
80、以期達到國家規定的“三同時”要求,即主體工程與環保措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十、工程管理設計10.1管理機構根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編制定員試行標準SLT0581規定,本引水工程控制灌溉面積5萬余畝,屬四等灌區,包括克孜爾鄉和賽里木鄉,須設一區級工程管理所,對渠首和干渠具體負責工程日常運行管理工作,并隸屬拜城縣水利局領導。管理所配備工程管理、財務、人保等專職人員,管理所管理人員總計50人。管理和生產人員編制定員見下表: 工程管理所管理人員定員表 (共計12人) 表101部 門職 責人數正、付所長負責全面工作2工程管理工程、維修、管理、計劃、防洪、技術指揮管理2灌溉管理用水計劃編制及執行
81、、水量調配、灌溉技術推廣2財務器材財務計劃統計、會計、出納、物質勞保供應、水費征收4人保人事、勞資、治安保衛1辦公室總務秘書、收發、文印、通訊1渠首干渠生產人員定員表(共計38人) 表102崗位人員技術人員(助工、技術員)2倉庫保管1渠首閘門、啟閉機運行維修2電氣運行維修1水工觀測1水文水質測驗1干渠工程配水9工程維修養護2010.2工程管理運行 1、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為對工程進行科學管理,正確運用,確保工程完好,安全運行,充分發揮工程效益,初擬工程管理的保護范圍如下:泄洪閘、進水閘、上下游導流整治工程、潰壩工程,總干渠,樞紐上下游河段上自樞紐前1.0km,下至閘樞紐1.0km,全長2.0km
82、,及河灘林,干渠兩側林帶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在工程保護范圍,禁止進行爆破、打井、取土、砍伐樹木等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活動,任何單位、個人不的侵占毀壞堤防、護岸、渠堤、建筑物等有關設施和防汛,水文、測量控制、監測設施,違者追究其法律責任。2、工程調度運用由于河道來水含沙量大,引水比小,因此對閘前淤積泥沙處理,必須根據水沙情況采取不同方式:汛期,河道泥沙量大粒粗,余水量大,應連續沖砂;非汛期則采取間歇性集中沖砂。閘樞紐運行管理方式:根據河道來水情況采取不同方式。灌溉季節:根據設計要求,當河道來水流量小于引水流量12m3/s時關閉泄洪閘,將水流全部引入左、右岸進水閘,以保證西岸灌區用水需要
83、。當河道來水流量大于12m3/s而小于1233m3/s時,視閘前洪水和沖沙需要,控制、調節閘門的關閉及開啟度以利引水和沖沙。當河道來水流量大于1233m3/s時,應將泄洪閘閘門全部開啟,同時密切關注上游河道洪水來勢,做好潰壩爆破作業準備。冬季:為防止彎道及干渠的凍脹破壞,在結冰期的前半個月,在澆完冬灌水并蓄足冬季人畜用水。在11月初關閉進水閘,并開啟泄洪閘沖沙。為了保證閘門運行安全可靠,閘樞紐的閘門、啟閉機及其線路,汛前必須做詳細檢查維修和加油,做好啟閉機的一切準備工作,每年枯水期對所有建筑物進行普遍檢查,平時備足防洪物質,洪水期發現問題及時補救。1、水費的管理辦法目前灌區尚未實施按供水成本收
84、費,根據國務院1985年頒發的水費辦法,為求以水養水,實現水利工程的良性循環,應積極創造條件,第一步,應實施按方收費;第二步,實現按供水成本收費。2、工程監測本工程應建立以下監測項目: 水位、流量觀測、在閘上下游設觀測斷面。沉降觀測,在閘體部位設沉降標點。沖刷、淤積觀測。在閘上、下游河道設固定觀測斷面,并盡可能與觀測結合。裂縫檢查觀測,主要是目測,裂縫長、寬等,必要時可用超聲波探傷儀。樞紐上游河床演變觀測,防止主流自上游左側灘地改道。十一章 投資概算11.1投資概算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拜城縣克孜爾河中下游,距拜城縣城68km,距克孜爾水庫26km,屬水毀修復工程。設計采用攔河閘和潰壩結合方案:
85、在原閘樞紐左岸擴建4孔8.0m泄洪,使過閘流量達到Q=1233m3/s(三十年一遇),上游120米處修建70米長的潰壩,用于渲泄超設計洪水。工程總投資: 萬元基本預備費(5%): 萬元主要工程量:土方開挖:2.03萬m3,土方填筑:2.68萬m3,砼:0.0667萬m3, 拋卵石:0.36萬m3, 漿砌卵石:1.02萬m3, 鋼筋籠卵石:0.07萬m3,鋼筋及鋼材制安:51.79t。采用定額與取費標準水利電力部1988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工程概算定額水利電力部(86)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 水利部(1994)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補充預算定額能源部、水利部(9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班費定額新疆維吾
86、爾自治區水利廳新水基字2001第70號新疆水利水電工程概(估)預算費用構及計算標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物價局新交計字1992287號文關于調整我區公路汽車客貨運價率的通知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物價局新價重字199628號關于調整我區公路汽車客貨運價率的通知基礎單價 人工預算單價據2001第70號文規定計算結果如下:機上人工、基礎處理工程、砼工程、安裝工程人工工資為35.47元/工日,土方人工工資為31元/工日,其他工程人工工資為33.18元/工日。 材料原價油料:執行阿克蘇地區市場價:柴油0#3550元噸,汽油90#3780元噸;水泥32.5:執行阿克蘇青松建化廠出廠價格:32.5水泥30
87、0元噸;42.5水泥340元噸。中砂、礫石執行阿克蘇地區料場價,價格分別為:10元m3;15元m3。鋼筋:執行阿克蘇地區市場價:2900元噸(綜合價);施工用電:按外購電80%,自發電20%計算:0.98元kwh;施工用水:按水泵抽水0.4元m3;其他次要材料均按(2000)阿克蘇地區單位估價匯總表計算。其它費用 辦公、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筑施工單位、設計代表用房按工程項目劃分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專業施工建安工作量之和(不含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筑和其他大型臨時工程)(1+其他大型臨時工程費率)的3.0%計取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用房按公式計算:I=定員人數U(人均建筑面積綜合指標30m2/人)P(單位造價指
88、標200元/m2)K2(室外工程系數1.1)。其他大型臨時工程及設施:按工程項目劃分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建安工作量之和(不含其他大型臨時工程及設施)的3.5%計取預算定額編制管理費:按建安工作量的0.15%計取工程質量監督檢測費:按建安工作量的0.20%計取11.2資金來源本工程建設資金申請地方財政撥款 萬元,占2/3;自籌 萬元,占1/3。第十二章 經濟評價12.1國民經濟評價12.1.1 概述克孜爾河流域是拜城縣重要的農業區,是拜城縣的糧食主產地。克孜爾河引水樞紐工程是確保克孜爾鄉13個大隊和賽里木鄉約四萬余畝耕地及部分草場的灌溉和灌區人畜用水的基礎工程。克孜爾鄉糧食總產6303噸,賽里木鄉
89、糧食總產8473噸,占全縣糧食總產的8.7%。據統計,拜城縣2001年末全縣總人口151957人,工農業總產值78905.36萬元。克孜爾河灌區規劃灌溉面積14.5萬畝,該灌區灌排、渠系配套,農業綜合發展水平較好,是拜城縣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12.1.2 評價依據:1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2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9412.1.3基礎數據(一)工程規模及效益工程建設期為1年,主要效益為本工程的修復改建保證灌區4.5萬畝耕地正常灌溉。(二)計算期及社會折現率該工程計算期為30年,據工程建設資金及進度安排,建設期為1年,正常運行期29年,基準年置于建設期第一年初。社會折現率按
90、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規定,采用10%。11.1.4國民經濟評價(一)費用計算(1)固定資產投資水利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產包括主體工程和相應配套工程。達到設計規模所需要的全部建設費用。根據有關規定國民經濟評價投資要從財務投資中剔除屬國民經濟內部轉移支付的費用(如稅金、計劃利潤、設備儲備貸款利息等),并對項目所需的主要材料(水泥、木材、鋼材、油料),進行影子價格調整。本工程綜合調整系數經測算為0.92,調整后本工程投資 萬元。(2)年運行費:新增工資福利費:本工程屬水毀修復工程,無新增人員,因此不另計工資及福利費 。材料和燃料動力費包括:工程運行和管理過程中年消耗的材料、油、電等費用,因本工程無
91、新增項目,所以該工程無新增材料和燃料動力費。維護費包括:工程維修養護和大修費。根據水利工程固定資產基本折舊和大修理費率表和經驗數據,年維護費取固定資產投資1.5%,為 萬元。其它費用:包括清除或減輕項目帶來不利影響所需補救措施的費用,日常行政開支,科學試驗和觀測以及其它經常性支出等費用,該項費用按工程及福利費,材料和燃料動力費、維護費等費用 總和的40%計取,為 萬元,正常運行期運行費見下表。 正常運行期運行費計算表 單位:萬元 表121項 目工 資 及福 利 費材 料 和 燃 料動 力 費維 護 費其 他費 用合 計費 用27.2810.9138.19備 注按 影 子 工 資換 算按 影 子
92、 工 33資換 算按 固 定 資 產 原 值1% 計 算按 前 三 項 費 用40% 計 算(3)流動資金本項目不新增流動資金。(二)經濟效益分析計算本工程效益分析完全遵照規范采用“有”“無”該項目的增量費用和增量效益進行計算。工程效益計算以“有”、“無”項目進行對比,增量效益工程建成后4萬畝耕地的產品收益。(見附表12-2)(三)固定資產余值根據水利工程固定資產基本折舊和大修理費率表中規定防渠道運行期末凈現值為“0”。(四)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 根據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全部投資)計算:(見附表12-3)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21%經濟凈現值ENPV=666.63萬元經濟效益費用EBCR=
93、1.39投資回收期(動態含3年建設期)Pt=7.27年由以上計算可以看出,本工程效益費用比大于1.0,凈效益現值大于零,因此本工程的經濟效果是好的,在經濟上是可行的。12.1.5敏感性分析根據項目的性質、作用,分別對固定資產投資增加15%、減少15%和效益增加、減少15%等因素變化。進行對國民經濟評價影響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計算見附表1附表5) 敏 感 性 分 析 表 表113經濟指標名 稱經 濟 內 部收 益 率 %經 濟 凈 現值 (萬 元)效 益費 用 比投資回收 (含建設期3年度)備 注投 資+15%17.20436.881.238.42合 理 可 行效益增加15%25.3010
94、20.881.606.32合 理 可 行基 本 方 案21666.631.397.27合 理 可 行效益減少15%17.1312.381.188.77合 理 可 行投資減少15%22.4866.411.586.38合 理 可 行從表11-3可以看出,各因素的變化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內部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等經濟指標,其中灌溉效益的增加或減少量為敏感。從計算成果可看出,效益降低15%或固定資產增加15%時,經濟內部收益率均大于社會折現率,經濟凈現值大于零,效益費用比大于1,說明本工程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11.經濟評價結論六團干渠防滲改建建設項目,經國民經濟評價分析,其指標完全符合部頒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規
95、范所規定的允許范圍,根據敏感性分析可知,本工程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從國民經濟整體利益出發該干渠防滲改建工程是合理可行的。11.2財務分析六團總干渠防滲改建工程,總投資2017.76萬元。該工程主要為改善農業灌溉服務,本次僅分析目前估算的投資對灌區發展及當地農業用水水價的影響和承受能力。項目最終完成后灌區農業總供水量6414.62萬m3(斗門)。六團總干渠防滲改建后,其原總干渠作為“沉沒資本”,新建總干渠固定資產折舊率根據灌區現狀取3.33%,為67.19萬元;固定資產形成率取85%,工程維修費取固定資產的2%,為34.30萬元;材料和燃料動力費,管理費及其他費用,根據相應工程取固定資產綜合費
96、率1.5%,為24.21萬元。本工程項目資金來源為撥款和自籌,故無新增利息,項目的實施沒有新增水資源,所以沒有新增水資源費。由以上分析該項目全部實施后年供水成本為125.7萬元。原有可利用固定資產折舊費為320.8萬元,維修費為65.6萬元,材料和燃料動力費、管理費及其他費用為49.45萬元。年供水成本為:577.31萬元,則成本水價=工程年供水成本/工程年供水量=0.088元/ m3。供水理論價格=(工程年供水成本+(固定資產+流動資金)*資金利潤率)/工程年供水量=0.10元/ m3。而農一師水費計收,是以全師為計算基礎統一計算統一征收。目前我師統一征收的農業用水水費為0.08元/ m3。
97、六團總干渠防滲改建后,以灌區為基礎計算的成本水價為0.088元/ m3,高于當前實際征收的水費10%,而以灌區為基礎計算的理論水價為0.10元/ m3,高于當前實際征收的水費0.08元/m3;從以上數據看來目前實際水價與六團總干渠防滲改建后的成本水價偏離不是太大,隨著水利產業化的發展,用水單位商品意識的提高,到改建完成后,灌區水費按成本價收繳是可以實現的。但是理論水價與目前實際水價相差較大,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給予一定的政策性支持以保證灌區內水管部門的正常運作。另外六團水管部門在水價的計征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打破灌區長期使用的統一水價,改變不管用水多少,水價不變的經營模式。此種方式不利于調動用水
98、單位的節水意識,和水利產業化的發展。灌區應采用帶有鼓勵節水機制的超額累進計價方式計證,根據各單位用水結構和作物種植結構,應用科學灌溉定額來確定各單位用水總量,定額內糧食作物用水供水成本價核定水費標準,經濟作物可略高于供水成本。 但是對于超過用水量的部分加價計征,這樣可以促進各用水單位節約用水,使水資源不致浪費。 灌區可利用自身條件發展其它產業,增加收入達到以水養水的目標。同時國家對水利部發展其它產業給予資金方面和政策方面的優惠。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的產業化是水利事業的出路。只有使水利產業化,走入市場,才能保證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發展。11.3綜合評價根據灌區國民經濟評價和財務分析結果,經濟內部收益率21%,經濟凈現值(i=12%)666.63萬元,經濟效益費用比1.39,動態(含建設期1年)投資回收期7.27年,各項經濟指標合理可行,本工程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初步分析項目建成后供水,成本水價為0.088元/ m3,據灌區目前經濟增長率來看,此水價是能接受的,該水價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