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安全風險評估報告1、本標段風險分析 評估小組從人、料、機、方法、環境等方面對可能導致事故的致險因子進行分析、致險因子分析應采用系統安全工程的方法,通過評估小組討論的形式實施,并采用魚刺圖法進行分析(詳見下圖1)管理不當 施工工人 溝通不暢 重心失衡人力不足 身患疾病違反規定 疏忽教育培訓不足 經驗不足 人員因素 無防護措施 安全距離不足未戴絕緣手套 疏忽未掛設安全網 程序錯誤 橋未使用安全帶 未按規程 梁 安全設施 操作不當 事 故 設備因素 危機具操作不當 強度不足 險機具設備未固定 未經檢驗 因未按規定 陳舊 素機具未檢驗 材料不足 圖 作業不當 材 料環境因素施工器具 吸入有害氣體施
2、工零件 社會車輛土石 未保護高處墜落 高溫物體打擊 作業環境圖1:刺圖法進行事故致因分析分析致險因子時應找到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并結合以往施工中發生的典型事故得出如下事故類型對照表(詳見表1)和風險源風險分析表(詳見表2)表1:公路橋梁工程主要施工作業活動與典型事故類型對照表 事故類型施工作業坍塌起重傷害物體打出高處墜落機械傷害觸電容器爆炸深基坑施工墩柱施工模板、支架安裝與拆除鋼筋工程作業滿堂腳手架現澆法施工臨時設施表2:風險源風險分析表施工作業 內容潛在事故類型致險因子受傷害人員類型傷害程度不安全 狀態不安全 行為深基坑施工坍塌作業環境作業人員及同一作業場所其它人員
3、重傷死亡防護不當忽視安全、忽視警告等物體打擊物體打擊同一作業面其它人員輕傷重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等高處墜落安全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重傷無防護、無警示標志等忽視警告標志等墩柱施工坍塌作業環境作業人員及同一作業場所其它人員重傷死亡防護不當忽視安全、忽視警告等起重傷害作業不當同一作業面其它 人員輕傷重傷死亡起吊作業繩索等不合安全要求操作錯誤坍塌物體打擊同一作業面其它 人員輕傷重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等高處墜落安全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重傷無防護、無警示標志等忽視警告標志等模板、支架安裝與拆除坍塌作業環境作業人員及同一作業場所其它人員輕傷重傷死亡防護不當忽視安全、忽視警告等坍塌物體打擊同一作業面其它 人員輕傷
4、重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高處墜落安全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重傷無防護、無警示標志等忽視警告標志等鋼筋工程作業物體打擊物體打擊同一作業面其它 人員 輕傷重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等機械傷害操作不當作業人員本身輕傷重傷使用不安全設備等設備帶病運轉等觸電安全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重傷死亡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等(電氣)未接地等容器爆炸作業不當作業人員本身及同一作業場所其它人員輕傷重傷無防護措施操作不當等臨時設施坍塌作業環境作業人員本身及同一作業場所其它人員輕傷重傷死亡防護不當忽視安全、忽視警告等物體打擊物體打擊同一作業面其它 人員輕傷重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等高處墜落安全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重傷無防護、無警示標志等忽視警
5、告標志等臨時用電觸電作業不當作業人員本身輕傷重傷死亡防護不當未接地,非專業人員操作交通組織車禍組織不當駕駛員、此作業面其他人員輕傷重傷死亡無防護、無警示標志等忽視安全、忽視警告等2、風險估測 風險估測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風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進行數量估算。風險估測方法應結合工程施工內容、安全管理方案、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等因素確定。評估小組通過風險矩陣法和指標體系對本橋梁進行了風險估測,并形成了風險估測匯總表3。表3:風險估測匯總表編號風險源風險估測作業內容潛在事故類型嚴重程度可能性風險大小人員傷亡經濟損失1深基坑施工坍塌一般較大偶然中度物體打擊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高處墜落一般一般可能
6、中度2墩柱施工坍塌較大重大偶然高度起重傷害較大一般偶然中度物體打擊較大一般很可能高度高處墜落較大一般很可能高度3模板支架安裝與拆除坍塌較大重大偶然高度物體打擊一般一般可能中度高處墜落一般一般可能中度4鋼筋工程作業物體打擊一般一般可能中度機械傷害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觸電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容器爆炸重大較大不太可能中度5滿堂腳手架現澆法作業坍塌重大重大可能高度起重傷害較大較大偶然中度物體打擊一般較大可能高度高處墜落一般較大可能高度機械傷害一般一般可能高度6臨時設施坍塌重大重大偶然高度物體打擊一般一般偶然中度高處墜落一般一般偶然中度3、風險控制3.1一般風險源控制 一般風險源控制措施應根據有關技術標準、
7、安全管理要求來制定。一般風險源應對的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車輛傷害、火藥爆炸、火災等事故的風險控制措施應簡明扼要,明確安全防護、安全警示、安全教育、現場管理等方面的內容。3.2重大風險源控制 為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施工環境,并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和項目施工過程中方案的科學化、合理化,降低各種經濟風險、技術風險、決策風險等不穩定因素,針對本項目的特點,針對可能存在的重大風險源今特編制了相對應的專項施工方案、應急預案,并舉辦了相應的安全培訓教育。其措施詳見下面各表。 3.2.1基坑施工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詳見下表4。表4:基坑施工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說 明基坑施工的風險應重點考慮基坑坍塌、物體
8、打擊及高處墜落事故等序號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1基坑尺寸應能滿足基礎安全施工和排水要求,基坑頂面應有良好的運輸通道,防地表水侵入。2當挖土深度超過5m或發現有地下水和土質發生特殊變化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邊坡坡度或采取支護措施;基坑支護應根據土質情況、施工荷載、施工周期和現場情況進行施工專項設計,并符合現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指南(JGJ120)的有關要求。3開挖中發現危險物、不明物等嚴禁敲擊和擅自處理。4基坑臨近各類管線、建(構)筑時,開挖前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實施遷移、加固或保護措施,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開挖。5土層中有水時,應在開挖前進行排降水工作,先疏干再開挖,不得帶水挖土。6開挖中,
9、出現基坑頂部地面裂縫、坑壁坍塌或涌水、涌沙時,必須立即停止,人員撤離危險區,待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施工。7基坑開挖與支撐、支護交叉進行時,嚴禁開挖作業碰撞、破壞基坑的支護結構。8施工現場附近有電力架空線時,應設專人監護。9基坑外堆土時,堆土應距離基坑邊緣1m以外,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并及時清理出場。10人工清基應在挖掘機停止運轉,且挖掘機指揮人員同意后進行,嚴禁在機械回轉范圍內作業。11基坑內應設安全梯或土坡道等攀登設施。12基坑排降水時應:基坑范圍內有地下水需降水施工時,應根據水文地質和現場環境狀況進行施工設計。在水深超過1.2m的水域作業,必須選派熟悉水性的人員,并應采取防止
10、溺水的措施。3.2.2墩柱施工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詳見下表5。表5:墩柱施工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詳見下表22說明墩柱施工風險防控應重點考慮坍塌、物體打擊、高處墜落事故等類型序號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1采用支架模板法應根據結構特點,砼施工工藝和現行的有關要求對支架進行專項安全設計,并要求安裝、拆除程序和安全技術措施。2墩柱施工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參加作業的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作業前應檢查所有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安全帽、安全帶、梯子、跳板、腳手架、安全網等)必須安全可靠,嚴禁無防護作業。 高處作業所用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須裝入工具袋,必須從指定的路線上下,嚴禁人員隨起吊物一起
11、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擲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將易滾易滑工具、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工作完畢應及時將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墜落物件清理干凈,以防落下傷人,上下大型零件時,應采用可靠的起吊工具。 施工中應經常與當地氣象臺站取得聯系,遇有雷雨、六級(含)以上大風時,必須停止施工,并將作業平臺上的設備、工具、材料等固定牢固,人員撤離。 腳手架必須要制定專項施工方案,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當一塊或幾塊模板單獨豎立和豎立較大模板時,應設立臨時支撐,上下必須牢固。操作時要搭設腳手架和工作平臺,整體模板合攏后應及時用拉桿斜撐固定牢固,模板支撐不得固定在腳手架上。 拆除模板作業時,應
12、按順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動或懸掛的模板,嚴禁硬砸或用機械大面積拉倒,在起吊模板前,應先檢查連接螺桿是否全部卸掉,確認無連接后方可起吊。 澆注和振搗砼時不得沖擊、振動模板及其支撐。 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便攜式照明應采用36V(含)以下的安全電壓,固定照明燈具距平臺不得小于2.5m。拆除腳手架必須按專項方案要求進行。3.2.3滿堂腳手架現澆法施工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詳見下表6.表6:滿堂腳手架現澆法施工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說明滿堂腳手架現澆法施工的風險防控應重點考慮坍塌、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傷害事故等類型序號風險防控對策及措施1滿堂支架法施工前,應根據結構特點、砼施工工藝和現行的有關要求對支
13、架進行施工專項安全設計,并制定安裝、拆除程序及安全技術措施。2使用材料應滿足下列要求: 支架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 鋼管支架及其配件應有具有資質企業生產并有合格證,經驗收確認質量合格。 周轉使用的鋼管支架及其配件,使用前應檢查,不得有裂紋、變形和腐蝕等缺陷。3支架立柱應置于平整、堅實的地基上,底部應澆筑2030cm厚砼,地基四周排水良好,嚴禁被水浸泡。4支架的立柱應設水平撐和雙向斜撐,斜撐的水平夾角以45為宜,立柱高于5m時,水平撐間距不得大于2m,并在兩水平撐之間加剪刀撐。5支架跨越公路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施工前,應制定模板、支架支設方案和交通疏導方案,并經道路交通管理部門
14、批準。 模板、支架的凈高、跨度應依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的要求確定,并設相應的防撞設施和安全標志。 位于路面上的支架四周和路面邊緣的支架靠路面一側必須設防護樁和安全標志,陰暗時和晚間必須設警示燈。 施工期間應設專人隨時檢查支架和防護設施,確認符合方案要求。6支架搭設應滿足下列要求: 立桿應豎直,2m高度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5cm;每搭完一步支架后,應進行校正,立桿的縱、橫間距應符合施工設計的要求,每搭完一步支架后,應進行校正。 可調底座的調節螺桿伸出長度超過30cm時,應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滿堂支架的四邊和中間每隔四排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高于4m的滿堂支架,其兩端和中間
15、每隔四排立桿應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兩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7支架安裝完成后,應對節點和支撐進行檢查,確認符合設計要求,經驗收合格。8支架應按照施工設計要求的方法、程序拆除,嚴禁使用機械牽引,整體推倒的方法拆除。9拆除前,應先清理施工現場,劃定作業區。拆除時應設專人值守,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拆除作業必須由作業組長指揮,作業人員必須服從指揮,步調一致,并隨時保持作業場地整潔,道路暢通。10拆除作業應自下而上進行,不得上下多層交叉作業。11支架拆除時間應根據結構的特點、部位和砼達到的強度確定,或經砼張拉灌漿后拆除。12拆除支架時,必須確保未拆除部分的穩定,必要時對未拆除部分采取臨時加固、支撐措施,待確
16、認安全后方可拆除。13拆除跨公路的支架應滿足下列要求:拆除前應指定支架拆除方案和交通疏導方案,并經道路交通管理部門批準,與搭設程序相反,距高壓線安全距離要滿足要求。拆除時應設專人疏導交通。拆除的材料應及時運出現場,經檢查確認道路符合交通管理部門要求,方可恢復交通。14施工中應對各種不良氣候因素進行密切監測,并對支架立柱基礎沉降應做好監測。4、評估結論 本橋梁重大風險源風險等級匯總詳見表8。表8:重大風險源風險等級匯總重 大風險源事故可能性等級嚴重程度等級風險等級評定理由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基坑施工322III專家調查法風險矩陣法墩柱施工222專家調查法風險矩陣法鋼筋工程作業211專家調查法風險矩陣
17、法滿堂支架現澆333III專家調查法風險矩陣法臨時設施223III專家調查法風險矩陣法通過加強管理、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增加安全用品的投入、做好風險防控、措施到位、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安全專項方案從而將風險降至最低,技術部門通過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正在編制較為詳細的專項施工方案,確保方案的可行性,確保工程建設的安全。本次風險源分析評估,存在的問題為評估時間較短,有個別部分可能考慮不全,需在實際施工中進一步分析和完善。5.按評估方案需增加安全生產經費的投入1.加大“四口”、“五臨邊”等防護,特別是泥漿池,施工過程中做到泥漿池封閉管理,安排專人值班,確保無社會人群進入,特別是小孩;2.增加安全警示
18、、警告標示、標牌及安全宣傳等,如由于臨時封道、施工占道等情況事先在距施工地1公里外開始設相應安全警示、警告標示,并設專人指揮,確保交通安全;3.本項目風險等級為高度風險,應增加救援設備及器材,急救材料數量應增加;4.加大安全管理人員的投入,根據要求我項目配備4名專職安全員,為確保安全,另再配備24人交通協管員,施工期間,在路口值勤,同時組員與交警部門配合,確保交通安全;5.加大人員的培訓,安全教育;6.每個專職安全員配備一臺相機;7.外加用于交管部門交通管制的費用;8.鑒于本項目的特殊性,安全獎勵費用需增加;9.本項目施工復雜且安全隱患大,安全保障措施費用增加較大,具體安全保障措施在今后的專項施工方案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