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地鐵站區間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20頁).doc

  • 資源ID:587095       資源大小:471KB        全文頁數:1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地鐵站區間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20頁).doc

1、目錄1、前言11.1工程概況11.2巖土工程勘察分級11.3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1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11.3.2 勘察目的及任務2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2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31.5 勘察采用高程系統及高程引測依據31.6工作質量評述42、工程地質特征42.1地形地貌及氣象條件42.2區域地質概況52.3地基土的構成與特征52.4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7地基土物理力學性指標及離散性性評價7熱物理性質試驗(TPPT)72.4.3 標準貫入試驗、圓錐動力觸探試驗(SPT&DPT)7扁鏟側脹試驗(DMT)82.5場地電阻率測試82.6水文地質特征9松散巖類孔隙潛水9松散

2、巖類孔隙承壓水92.7 場地地震效應9場地土類型與場地類別9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及特征周期10飽和粉(砂)土地震液化判定102.8不良地質作用11地下障礙物112.8.2 地層液化112.8.3 軟土震陷122.8.4 有害氣體122.9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評價123、巖土工程地質分析與評價123.1巖土施工工程分級123.2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與評價134、區間隧道評價134.1工程結構安全等級134.2 盾構選型134.3 排土方式、襯砌方案建議144.4 盾構設計與施工參數145、環境巖土評價144.1抗浮穩定性和抗突涌初步驗算144.2有害氣體緩解措施154.3 端頭井加固154.4 聯絡通

3、道施工加固154.5 地面沉降控制與監測164.5.1 地面沉降預測164.5.2 地面沉降控制原則164.5.3 地面沉降監測174.6巖土工程不確定性176、結論與建議17附件序號附 件 名編 號頁數1地基土物理力學指標設計參數一覽表2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3土工試驗成果表4地層統計表5圖 例6濱和路濱江站區間勘探點平面布置和工程地質分區圖7工程地質剖面圖8鉆孔柱狀圖9雙橋靜力觸探曲線圖10固結試驗成果圖表11河斷面12井中電阻率測試報告13水質分析報告14熱物理指標檢測報告18xx地鐵1號線濱和路濱江站區間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1、前言1.1工程概況本段工程設計范圍為濱和路站濱江站之間的盾構區

4、間,以及其中的聯絡通道、泵房等附屬結構,右線里程范圍K4+861.99K5+412,區間右線長約550m,左線長約803m。洞徑6.2m。于里程K5+300 處設1座聯絡通道兼排水泵站。本段工程概況詳見表1。盾構從濱江路站南端頭井始發向濱和路站掘進,至濱和路站北端頭井后調頭再掘進至濱和路站,施工工方法擬采用土壓平衡式(EPB)盾構。本段區間隧道工程簡介表 表1區間隧道起終點里程區間長度(米)最小平曲線半徑(米)最大縱坡()埋深范圍(米)聯絡通道、泵站濱和路站濱江站K4+861.99K5+412550(803)10004.4527.110.11個聯絡通道、泵站設計抗震設防烈度按7度設防。1.2巖

5、土工程勘察分級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根據工程的規模和特征,確定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級為一級;根據場地復雜程度,本工程場地等級為二級;根據地基復雜程度,本工程地基等級為二級。根據工程重要性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及地基復雜程度等級,確定本次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甲級。1.3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1.3.1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1、國家標準:1)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307-1999);2)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4)建筑抗震設計規程(GB 500

6、11-2001);5)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6)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7)構筑物抗震設計規程(GB 50191-93);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94);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10)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J111-2006);11)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GBJ27-88)。12)鐵路工程地質原位測試規程(TB10018-2003)13)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10012-2001)2、地方標準1)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33/1001-2003)2)浙江省巖土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標準(DBJ

7、10-5-98)3、其它支持性標準1)建筑工程地質鉆探技術標準(JGJ87-92)。1.3.2 勘察目的及任務本次勘察的目的是為擬建xx地鐵1號線濱和路濱江站區間地下站室施工圖階段的基礎設計與施工提供工程地質依據,根據擬建建筑物的工程特征、地基土的工程地質條件,對場地地基土的利用、整治、改造提出方案,并對其進行技術、經濟方面的分析和論證。具體任務如下:1、查明場地內工程影響范圍內地基土的地層結構、巖土類別、埋藏條件、分布規律及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并評價其工程特性。查明基巖淺埋區覆蓋層厚度及基巖風化層厚度、破碎程度。2、查明擬建場地內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及其特性,并對地下水對混凝土和的腐蝕性

8、作出評價。提供暗暗挖隧道排水疏干方案和選用的計算公式,并據此提出對排水設備的建議。3、查明場地有無影響工程穩定性的不良地質現象(暗浜、暗塘、地下障礙物、甲烷等) 及分布范圍,分析其對工程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整治建議。4、對盾構法施工時可能遇到的巖土工程問題進行預測和分析評價,如高靈敏度的軟土、透水性強的松散砂(粉)土層、高塑性的粘性土層、含有承壓水的砂土層等。5、可能采用淺埋暗挖法施工的地段,應提出施工方法、開挖方法及降水措施等輔助施工措施的建議,并對可能遇到的巖土工程問題進行預測和評價。6、對盾構法施工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位移以及施工降水導致地下水變化而產生的不利影響提出防治措施和施工建議

9、等。7、提出關于排土方式和襯砌方案的建議。預估出現有害氣體的可能性,提出防治措施。8、評價場地與地基的地震效應,提供場地土類型、場地類別、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對擬建場地20.0m深度范圍飽和土液化和軟土震陷進行評價。對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進行評價。1.3.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勘察方法針對本工程特點本次勘察除采用常規的鉆孔取土、靜力觸探、標準貫入、重型動力觸探并配以室內土工試驗外,還布置了波速試驗、承壓含水層水位觀測、電測井測試、扁鏟側脹試驗等多項特殊原位試驗。野外鉆探作業取得的巖芯均用數碼相機拍攝相片保存,代表性巖芯長期保存。資料整理以野外鉆探取芯觀察、現場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編錄、現

10、場原位測試及室內樣品測試的成果為依據,充分利用初勘成果和區域地質資料,進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分析,綜合初勘各項成果,深入進行資料整理,按規范相關規定進行數理統計,并完成報告文、圖、表的編制。本次勘察的各項操作包括工程測量、鉆探施工和原位測試、室內土工試驗及報告編制均嚴格按照現行的相關規范和標準執行。工作量布置根據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及xx地鐵1號線工程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技術要求及資料整理標準,本區間勘探孔布置在隧道結構外側34m的位置,沿雙線交錯布置,聯絡通道及泵房則在雙線中間布置一個勘探孔。勘探孔間距(軸向投影間距)一般為40m。本次勘察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按進入結構底以下2

11、.5倍洞徑(即15.0m左右)考慮,一般性勘探孔按進入結構底以下2.0洞徑(即12.0m左右)。根據隧道縱斷面的結構底面高程,預計控制性勘探孔孔深30.032.0米,一般性勘探孔孔深27.029.0m。本次詳勘共布設18個勘探孔,其中鉆孔8個,雙橋靜力觸探孔8個,扁鏟側脹(DMT)試驗孔2個,電測井測試孔2個(包含于鉆孔)。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施工外業工作自2007年3月25日2007年3月28日進行,室內土工試驗于2007年3月30日2007年4月1日結束。具體完成勘探工作量詳見下表1.4。 勘察完成工作量一覽表 表1.4.野外工作室內試驗項目孔數(個)進尺(m)項目數量(個)鉆孔

12、8250.3常規物理性指標98靜力觸探孔8229.5直剪(固快)試驗26扁鏟側脹試驗孔264固結試驗22電測井262三軸UU試驗11取土樣原狀樣98靜止側壓力K0試驗7擾動土20無側限試驗7標準貫入試驗54基床系數熱物理指標試驗2個顆粒分析43取水樣2組水平滲透試驗8測量點數16垂直滲透試驗21.5 勘察采用高程系統及高程引測依據本次勘探孔孔口標高是根據浙江省第一地質大隊測繪隊提供的水準點GE21(江陵路與月明景路,靠近江陵路東邊人行道中)引測,其高程為6.579m,系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坐標為:縱坐標X=75724.846,橫坐標Y=85037.347。浙江省第一地質大隊測繪隊測試的E級

13、控制測量點依據為xx市勘測設計院2003年2006年施測的首級(D級)GPS控制點、二等水準點。平面坐標系統采用xx坐標系,高程系統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復測),測量成果詳見表1.5。各勘探點坐標及高程一覽表 表1.5孔號縱坐標X橫坐標Y高程H孔號縱坐標X橫坐標Y高程HZ1b-b-175328.7385052.616.22J1b-b-175289.7485080.415.88Z1b-b-275408.2785044.866.29J1b-b-275369.2585072.736.43Z1b-b-375448.8585065.056.23J1b-b-375408.9385069.356.37Z

14、1b-b-475528.3285055.986.06J1b-b-475488.0485034.885.98Z1b-b-575568.1085051.265.97J1b-b-575567.5285024.635.86Z1b-b-675647.2485014.976.18J1b-b-675607.9285046.485.99Z1b-b-775726.8685007.276.40J1b-b-775687.4385038.136.24Z1b-b-875767.3785030.676.23J1b-b-875740.2485033.746.461.6工作質量評述本次勘察為保證勘察質量,在充分研究初步勘察地

15、質資料和區域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嚴格執行相關規范及相關行業和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進行,鉆探取芯率滿足相關規程;土樣采取、存放、搬運及測試過程均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執行,測試數據可靠。各種原位測試按照相關的操作規程進行,測試數據可靠。通過采用多種測試手段相互驗證,取得了較完整的工程地質資料,并且在工作中積極開展QC小組質量管理活動,確保了勘察質量。2、工程地質特征2.1地形地貌及氣象條件xx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交替明顯,雨量充沛,據xx市氣象臺資料,常年平均氣溫16.0 0C,極端最高氣溫42. 10C(1930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20.20C(1967年1月16日)。年平均降雨量14

16、64.2mm,每年有兩個雨季,46月份為梅雨季節,79月份為臺風雨季節。平均氣溫和降雨分布見圖2.1.1。圖2.1.1 氣溫和降雨分布圖擬建場地位于xx市錢塘江南岸的蕭紹沖積平原,地勢較為平坦,地面標高(85年國家高程基準),一般在5.05.9m之間。地貌形態單一,屬錢塘江河口沖海積平原地貌。場地南部約4.0km處分布零星低丘,海拔高度在150m以下。東南距蕭山區7km,西北離錢塘江約2.0km。詳見場地地貌現狀圖(圖2.1.2)。濱和路站濱江站區間線路主要沿江陵路路中偏西穿行,路西北側為新開發居住區濱興小區,路西南側為擬建瑞立中央花城。路東側為寬約20米的建設河,江陵路、建設河之間為濱河綠地

17、。路東南端為低層民居。建設河寬約20m,勘察勘察期間所測得的水深約1.75m,河床底質為淤泥,厚約0.5m。圖2.1.2 場地地貌現狀圖擬建場地位于xx市錢塘江南岸的蕭紹沖積平原,地勢較為平坦,地面標高(85年國家高程基準),一般在5.05.9m之間。地貌形態單一,屬錢塘江河口沖海積平原地貌。場地南部約4.0km處分布零星低丘,海拔高度在150m以下。東南距蕭山區7km,西北離錢塘江約2.0km。詳見場地地貌現狀圖(圖2.2)。濱和路站濱江站區間線路主要沿江陵路路中偏西穿行,路西北側為新開發居住區濱興小區,路西南側為擬建瑞立中央花城。路東側為寬約20米的建設河,江陵路、建設河之間為濱河綠地。路

18、東南端為低層民居。2.2區域地質概況依據區域地質、地震資料,存在于本區的球川蕭山深斷裂、昌化普陀大斷裂和孝豐三門大斷裂,均為形成歷史悠久、延續時間長、反復活動多次,在近代地質歷史上有過活動的微弱活動性斷裂。球川蕭山深斷裂由江西弋陽經本省普陀大斷裂橫跨浙江北部,西起浙皖邊界,東至xx灣外,寬20km,長150km,形成于震旦紀中后期;孝豐三門大斷裂,由孝豐向東,經xx南到寧海入三門灣,長480km。三條斷裂相交于本區蕭山西興聞堰間。上述微弱活動性斷裂的新構造運動,表現在浙北平原第三紀、第四紀堆積厚度(下沉)的差異,以及有感地震兩個方面。歷史地震的資料記載均屬淺源構造地震,震源深度1015 km。

19、歷史上xx曾發生過4級以上地震三次最大震級為5級,最大震中烈度為6度。根據史料記載,如發生于公元929年的西興地震為5級,震中烈度度,震中區房屋有損壞。但未曾有有關地面水平位移、錯位以及地裂記載。本地區歷史地震具有地震頻率低,強度弱,震級小的特點,總的區域穩定性較好。根據我省地震部門資料,上述斷裂最新活動年代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全新世(Q4)無構造錯動。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擬建場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度。2.3地基土的構成與特征根據勘察揭露及原位測試和室內試驗成果,按照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及成因時代,并結合本站初勘報告,將32.0m以淺

20、地基土劃分為5個工程地質層,9個工程地質亞層。各地基土層的埋藏分布規律和起伏變化詳見鉆孔柱狀圖、工程地質剖面圖及雙橋靜力觸探曲線圖。各地基土層的工程特性,按地層層序,由上至下、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2填土層(mlQ)2素填土灰黃色、灰色,松散,稍濕,以砂質粉土為主,含少量碎磚瓦礫、碎石塊植物根系等,局部含較多有機質。局部缺失。層厚0.82.90m。2、層錢塘江沖積沉積層,河口相(al Q43)2砂質粉土:灰黃色,稍密,很濕,含云母碎屑。搖振反應迅速,切面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局部分布,層頂深度0.802.70m,層頂高程3.325.70m,層厚1.455.20m。3砂質粉土夾粉砂:灰色

21、、灰黃色,稍密,很濕,含云母碎屑,局部夾粉砂。搖振反應迅速,切面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全場分布,層頂深度3.076.40m,層頂高程-0.233.07m,層厚1.709.65m。4砂質粉土:灰色,稍密,很濕,含云母碎屑,局部夾粘性土薄層。搖振反應中等,切面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全場分布,層頂深度6.9810.50m,層頂高程-4.27-0.74m,層厚2.006.00m。5粉砂夾砂質粉土:灰色,稍密,很濕,含云母碎屑,局部夾砂質粉土。全場分布,層頂深度9.9514.00m,層頂高程-7.78-3.60m,層厚1.718.00m。7砂質粉土:灰色,稍密,很濕,含云母碎屑。搖振反應

22、迅速,切面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局部分布,層頂深度10.9516.7m,層頂高程-10.24-4.77,層厚1.146.75m。3、第一軟土層,濱海、海灣相(m Q42)3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色,飽和,流塑,含少量有機質,夾薄層狀粉土。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物理力學性質較差,具高壓縮性。全場分布,層頂深度14.7918.40m,層頂高程-8.91-12.17m,層厚4.5011.01m。4、第二軟土層,淺海、溺谷相(m Q41)1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色,飽和,流塑,含少量有機質,夾薄層狀粉土。無搖振反應,切面稍光滑,干強度中等。物理力學性質較差,具高壓縮性。普遍分布,層頂深度22.2

23、526.50m,層頂高程-20.53-16.10m,層厚2.2010.00m。5、湖沼相沉積(l -hQ32)2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砂褐灰色,飽和,流塑, 薄層狀,含有機質、腐殖質。局部以粉細砂為主,含少量貝殼碎屑。無搖振反應,切面稍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普遍分布,層頂深度30.0m,本次勘察未揭穿。2.4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2.4.1地基土物理力學性指標及離散性性評價以上述劃分的工程地質層作為巖土統計單元,對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指標進行分項統計,依據國標規范方法在剔除除異常值后進行數理統計,統計結果詳見“地基土物理力學指標設計參數一覽表”(表2.4.1.1)及“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并說

24、明如下:1、表中固結快剪試驗提供的各土層內摩擦角和粘聚力C是峰值抗剪強度。2、表列標準貫入試驗(N)及重型圓錐動力觸探(N63.5)試驗值均為實測值。3、表中靜力觸探qc、fs指標系平均值。根據數理統計結果,物理性質性質指標的變異系數一般小于0.1,說明本次勘察巖土單元體的劃分是合理的;部分土層的力學指標變異系數較大,說明土層力學性質存在較大的離散性。設計時,可按統計標準值選用。熱物理性質試驗(TPPT)合理選擇巖土熱物理指標,對保證地鐵建筑良好的使用功能及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管理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而巖土的熱物理性能是與密度、濕度及化學成分有關。本次勘察通過試驗取得數據,試驗成果見表。 熱 物

25、 理 試 驗 成 果 表 表土層編號土 名含水量W(%)密度(g/cm3)導熱系數比熱容C(kJ/kgK)導溫系數10-3(m2/h)測試溫度(0C)導熱系數(w/mk)5粉砂夾砂質粉土20.82.00261.6791.4462.433淤泥質粉質粘土44.21.72261.5781.8702.052.4.3 標準貫入試驗、圓錐動力觸探試驗(SPT&DPT)現場標準貫入試驗,使用國產標準貫入器,采用63.5kg重錘與自動脫鉤落錘裝置的自由落錘法,落距為76cm,錘擊速率小于30擊min。N63.5圓錐動力觸探采用國產圓錐頭,使用63.5kg重錘與自動脫鉤落錘裝置的自由落錘法,落距為76cm,錘擊

26、速率小于30擊min。標貫、動探試驗統計表見表。根據數理統計得出的變異系數0.30,表明粉性土和砂土物理力學性質在水平和垂向上的變異性較大。 標準貫入試驗統計表 表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原位測試類型統計個數錘擊數變異系數區間值平均值標準值2砂質粉土標準貫入1172112.59.60.303砂質粉土夾粉砂標準貫入2362211.710.20.304砂質粉土標準貫入2102216.0/5粉砂夾砂質粉土標準貫入81028.015.810.70.307砂質粉土標準貫入7617.010.77.80.303淤泥質粉質粘土標準貫入23.04.03.5/扁鏟側脹試驗(DMT)扁鏟側脹試驗采用靜力壓機把扁鏟形探頭壓入

27、土中,利用氣壓使扁鏟側面的圓形鋼膜向外擴張進行試驗,分別測定膜片中心外移0.05mm和1.10mm時的膜片內側的氣壓P0和P1,由P0和P1通過理論計算可得到地基土的有關參數。扁鏟試驗適用于一般粘性土、粉性土和中密的砂性土。利用扁鏟側脹儀的試驗結果可估算地基土層的土性指數ID、側脹模量ED、水平應力指數Kd、不排水抗剪強度Cu和靜止側壓力系數K0、水平向基床系數KH等。估算公式如下:土性指數:ID=(P1-P0)/(P0-U0)側脹模量(kPa):ED=34.7(P1-P0) 水平應力指數:Kd=(P0-U0)/v0不排水抗剪強度(kPa):Cu=0.0925Kd1.25v0 (ID0.35)

28、Cu=0.0925Kd1.25v0+60(ID-0.35)(ID0.35)靜止側壓力系數:K0=0.34Kdn 對于粘性土n=0.54,且對于褐黃色粘性土K0=0.34Kdn-0.06Kd;對于粉性土、砂土n=0.47;對于淤泥質粉質粘土n=0.44;對于淤泥質粘土n=0.60。水平向基床系數(KN/m3):KH=(P1-P0)/S (S=0.00105m)上述公式中:u0為靜水壓力(kPa);v0為上覆土層的有效壓力(kPa)。本次勘察布置了2個扁鏟側脹試驗孔,并將試驗成果一并進行了統計分析。估算結果(采用算術平均值)見表2.4.4。 扁鏟側脹試驗綜合成果表 表2.4.4.2土層編號土層名稱

29、側脹模量ED(MPa)水平向基床系數KH(KN/m3)2砂質粉土30.183003砂質粉土夾粉砂57.9337004砂質粉土36.9120005粉砂夾砂質粉土38.2480007砂質粉土27.7200003淤泥質粉質粘土4.175001淤泥質粉質粘土4.97900注:扁鏟側脹試驗是在小變形情況下計算出的基床反力系數,基本代表了土體在似彈性階段的側向基床反力系數。2.5場地電阻率測試我院委托了上海市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對本工程場地Z1xsb-b-2、Z1xsb-b-8鉆孔進行井中視電阻率測試,將野外采集的實測數據經過資料整理,得出鉆孔電阻率測試曲線(詳見井中電阻率測試報告),本場地各土層電阻率

30、建議值見表2.5。擬建場地地層電阻率一覽表 表2.5土層編號土層名稱s(.m)5粉砂夾砂質粉土5.23淤泥質粉質粘土3.31淤泥質粉持粘土3.82.6水文地質特征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含水層組主要為全新統沖海積砂質粉土,包括、層粉質粘土和砂質粉土,含水層厚度一般不超過5m,勘察期間水位埋深1.802.50m,相應高程(85年國家高程基準)3.474.43m,水位埋深隨季節變化,民井單井出水量約310噸/日。據本勘察水質分析成果,該含水層水質為淡水,水質為HCO3-Ca型水,總礦化度447.1469.6mg/L,PH值7.549.62。為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地表逕流,并以蒸發、向附近溝、河等側向徑流排

31、泄,據收集到的區域水文地質資料,xx市濱江區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0.51.5m。潛水位隨季節、氣候等因素而有所變化。由于建設河距隧道右線一般為2530m,河水補給對盾構施工有較大影響。松散巖類孔隙承壓水本場地承壓含水層主要分布于第1層中砂、1層園礫中,根據濱江站詳勘報告,承壓水位埋深5.15m,相應水位標高0.85m。含水層厚度約25m,頂板標高-23.13-27.67m,富水性好,單井涌水量1000m3/d。該含水層水質為微咸水,為CL-NaCa、CLHCO3-Na型水。主要接受上游補給區的側向逕流補給及垂直向越流補給,以開采為主要方式進行排泄。另外,根據濱江站詳勘現場鉆孔抽水試驗資料,層土綜

32、合滲透系數為5.6310-4cm/s。根據本次勘探水質分析資料及鄰近工程資料,按國標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判定,本場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砼中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弱腐蝕性或無腐蝕性。水質各項目指標詳見水質分析報告。 土層滲透系數成果表 表2.6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室內試驗滲透系數(cm/s)KH KV2砂質粉土1.10 E-49.95 E-53砂質粉土夾粉砂7.20E-55.75E-55粉砂夾砂質粉土2.00E-41.65E-47砂質粉土6.27E-55.00E-51淤泥質粉質粘土1.30E-63.70E-7本次勘察提供場地開挖深度范圍內各土層室內滲透試驗滲透系數詳

33、見表2.6。2.7 場地地震效應場地土類型與場地類別本次勘探未進行剪切波速測試,根據濱江站波速測試成果(詳見表)單孔波速測試報告及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J111-2006)及國標建筑抗震設計規程(GB50011-2001)規定進行場地土類型與場地類別判別。場地20m以淺地基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為153168m/s,覆蓋層厚度大于50m,故判定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場地土,判定該工程場地屬類,按對建筑物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險地段的劃分,本場地屬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各土層剪切波速詳見表。地基土層剪切波速成果一覽表 表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剪切波速Vs(m/s)2素填土1271352砂質粉土1413砂質粉土夾粉

34、砂1431564砂質粉土1461575粉砂夾砂質粉土2032077砂質粉土1553淤泥質粘土1601641淤泥質粉質粘土1681752粉質粘土夾粉砂2042.7.2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及特征周期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及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J111-2006),本場地處于抗震設防烈度6度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特征周期值0.35s,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2.7.3飽和粉(砂)土地震液化判定據本次勘察成果,擬建場地內淺部20.0m深度范圍分布有2砂質粉土,根據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及標準貫入試驗,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111-2006)中附錄B.1標準貫入

35、試驗法規定,按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區考慮,采用標貫試驗成果進行判別。Ncr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Ncr=N01 2 3 4 (B.1.1-1) 地震液液化判別一覽表 表勘探點編號判別深度(m)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層底深度(m)標貫點底深(m)粘粒含量c(%)實際錘擊數Ni(擊)臨界錘擊數Ncri( 擊)詳判結果Z1b-b-1202砂質粉土4.354.356.209.004.51不液化Z1b-b-24.103.456.208.003.63不液化Z1b-b-36.403.256.2021.003.57不液化5.657.0021.003.81不液化Z1b-b-46.153.858.2012.002.95不液

36、化6.158.2013.004.02不液化Z1b-b-56.203.853.6010.004.22不液化6.155.6012.005.85不液化Z1b-b-64.103.3513.307.002.72不液化Z1b-b-76.304.353.507.005.52不液化Z1b-b-84.502.953.5018.004.04不液化Z1b-b-1203砂質粉土夾粉砂14.006.2515.408.003.11不液化8.455.1010.005.98不液化10.455.1011.006.63不液化12.855.1011.006.15不液化Z1b-b-213.505.455.909.004.00不液化7

37、.855.909.005.18不液化9.7512.9010.003.79不液化12.0512.9011.005.15不液化Z1b-b-314.307.956.7022.006.10不液化10.357.6017.006.51不液化12.754.3016.008.10不液化Z1b-b-410.758.4510.0012.004.53不液化10.7510.0013.005.24不液化Z1b-b-512.208.454.9011.006.49不液化10.754.9013.006.93不液化Z1b-b-610.955.4513.309.003.19不液化6.952.308.006.74不液化8.957.

38、106.005.85不液化10.958.607.005.60不液化Z1b-b-78.006.703.507.006.35不液化Z1b-b-810.505.357.2019.004.34不液化7.757.2016.005.44不液化10.158.0016.005.62不液化Z1b-b-2204砂質粉土17.3013.956.7010.007.33不液化15.958.4011.006.11不液化Z1b-b-710.009.052.5010.007.40不液化Z1b-b-813.6012.457.2022.005.37不液化Z1b-b-4205粉砂夾砂質粉土12.6512.653.4019.008.

39、74不液化Z1b-b-718.0011.403.4010.007.57不液化13.752.2011.008.84不液化16.055.7010.006.23不液化Z1b-b-818.4015.258.0028.005.40不液化17.558.0028.007.41不液化Z1b-b-3207砂質粉土17.4015.155.000.828.26液化17.4532.006.000.46不液化Z1b-b-417.2514.959.3012.005.80不液化17.257.1012.005.76不液化Z1b-b-516.6013.059.3010.004.83不液化15.359.3012.005.43不液

40、化Z1b-b-617.7012.957.306.005.86不液化14.957.406.007.55液化1=1-0.065(dw-2) (B.1.1-2)22 (B.1.1-3)3=1-0.05(du-2) (B.1.1-4)4=1-0.17c (B.1.1-5)式中N0 當ds為3m,dw和du為2m,a4為1時土層的液化臨界標準貫入錘擊數,本工程按表B-1取值為6。1 地下水埋深dw(m)修正系數2 標準貫入試驗點的深度ds(m)修正系數3 上覆非液化土層厚度du(m)修正系數,對深基礎3取1,本工程取14 黏粒重量百分比c的修正系數經判別,除極個別點為液化土外,其余均為非液化土,可按非液

41、化土考慮。2.8不良地質作用2.8.1地下障礙物擬建場地在本次勘探過程中未發現有如暗塘、古墓穴、漂礫等不利盾構施工建設的地下埋藏物,亦未發現重要的市政管線分布。但在施工前,仍應根據地下段部分沿線建(構)筑物基礎調查報告,在現場進行比對,并聯系相關部門,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動態監測工作,以保證相關地下設施的安全及工程的順利施工。2.8.2 地層液化據本次勘察成果,場地內20.0m深度范圍分布有多層砂質粉土與粉砂,依據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及標準貫入試驗,按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111-2006)中附錄B.1進行地震液化判定,基本上為不液化土。2.8.3 軟土震陷震陷是在地震作用下土層發生的附加變形

42、而引起的沉降,包括兩種類型。第一種機是受地震作用飽和土在體積不變條件下所發生的剪切變形;第二種機制變形是指受地震作用飽和土的孔隙水壓力升高,地震停止后土中孔隙水壓力消散,由于再固結而引起的變形。震陷量取決于液化土的的密實度、基底壓力、基礎寬度、液化土層的頂底面及地震震級等因素。本工程結構7.110.1m ,不存在工程附加荷載,地震時地基發生剪切變形的概率和程度極小;底板以下無飽和松砂粉土或砂土存在,不具備在地震動荷載作用下產生液化固結的條件。本場地屬沖海相沉積的中軟場地土類型,軟土主要為粉(砂)性土、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剪切波速在127164m/s之間,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

43、01)第條條文說明,按地震設防烈度7度考慮,當等效剪切波速Vse大于90m/s時,可不考慮震陷影響;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也規定7度區不考慮軟土震陷。另據國內有關單位研究,當列車速度小于150km/h時,基本不考慮軟土的震陷影響,由于地鐵行駛速度100km/h,本場地可不考慮軟土震陷的影響。2.8.4 有害氣體在濱康路站詳勘察施工過程中,有多個靜力觸探孔有噴水、噴氣及噴砂的現象,其中噴出的最大高度達9米,噴出時間持續0.54個小時。表明,場地內存在淺層天然氣。本地區淺層天然氣氣屬甲烷型生物成因氣,生物氣氣源層具強至較強的還原環境,同時具有較高的有機質豐度、較好的有機質類型等有利條件,而持續沉降、快

44、速沉積作用和有利的沉積環境是生物氣形成的重要地質條件。良好的儲蓋條件有利于淺層氣的聚集和保存。根據多家石油勘探公司上世紀中葉至本世紀初在濱江區、蕭山區勘探試驗成果,土層中氣體的主要成分為甲烷,在平面上呈蜂窩狀不連續分布,埋深在1035m,最大壓力根據噴出水柱高度度估算為300kPa。氣源層為淺海相的層淤泥粉質質土和湖沼相的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細砂,有機質含量較高。儲集層為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細砂和1層中砂,具有相對較好的透水透氣性。蓋層為淤泥質粘土層,氣藏類型是巖性氣藏,氣水同層,具有面積大、分布廣、埋藏淺等特點。2.9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評價根據所收集的區域地質資料、本地區的建筑施工經驗分析,

45、并結合本次勘察成果,擬建盾構區間場地地勢平坦,區域穩定性好,但可能存在淺層天然氣,對盾構施工可能存在不利影響,采取合理的工程緩解措施后,擬建場地基本適宜建造本工程擬建建筑物。3、巖土工程地質分析與評價3.1巖土施工工程分級按照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10012-2001)附錄,根據巖土性質和施工的難易程度將勘探深度以淺地基土進行巖土施工工程分級。巖土施工工程分級詳見表3.1。土石可挖性分級表 表3.1土層編號名土名稱土石類別土石等級2素填土普通土II2砂質粉土普通土II3砂質粉土夾粉砂普通土II4砂質粉土普通土II5粉砂夾砂質粉土普通土II7砂質粉土普通土II3淤泥質粘土松土1淤泥質粉質粘土

46、松土2粉質粘土夾粉砂普通土II3.2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與評價本場地2層素填土土質厚度不均、軟硬不一,含少量碎磚瓦礫、碎石塊植物根系等,一般而言對施工影響不大。2砂質粉土,天然含水量28.3%,天然孔隙比0.869,靜力觸探平均錐尖阻力5.21MPa,標準貫入平均錘擊數12.5擊。快剪內摩擦角33.4。物理力學性質稍好,受脫水氧化作用,可作為一般輕型建筑的淺基礎持力層性質較好3砂質粉土夾粉砂,天然含水量26.8%,天然孔隙比0.778,靜力觸探平均錐尖阻力4.38MPa,標準貫入平均錘擊數11.7擊。快剪內摩擦角32.2。4砂質粉土,天然含水量28.4%,天然孔隙比0.799,靜力觸探平均錐尖

47、阻力3.74MPa,標準貫入平均錘擊數16.0擊。快剪內摩擦角34.5。5粉砂夾砂質粉土,天然含水量25.0%,天然孔隙比0.713,靜力觸探平均錐尖阻力6.04MPa,標準貫入平均錘擊數15.8擊。快剪內摩擦角34.0。7砂質粉土,天然含水量27.1%,天然孔隙比0.797,靜力觸探平均錐尖阻力4.56MPa,標準貫入平均錘擊數10.7擊。快剪內摩擦角33.1。3淤泥質粉質粘土,天然含水量45.9%,天然孔隙比1.299,靜力觸探平均錐尖阻力0.78MPa,標準貫入平均錘擊數3.5擊。快剪內摩擦角8.1,內聚力9.3kPa。層土在動水壓力下易產生流砂、涌水,其厚度在平面分布上有北厚南薄的總體

48、趨勢,厚度13.416.7m,各亞層在穿插分布上沒有明顯的規律;、層淤泥質土呈流塑狀,具高孔隙比、高塑性、高壓縮性、高靈敏度,有明顯的觸變、流變特性,在動力作用下,極易造成土體結構破壞,使土體強度降低;2粉質粘土夾粉砂,場區分布不均,層厚較薄,為淺層天然氣的主要氣源層和儲集層。本區間隧道結構底板埋深為1316m左右,隧道掘進過程中盾構體直接涉及的土層有3、4、5、7等層,區間南端還涉及3層淤泥質粉質粘土。4、區間隧道評價4.1工程結構安全等級擬建濱和路濱江站區間為盾構法施工的地鐵隧道,工程安全等級為一級。4.2 盾構選型盾構選型合理與否直接影響盾構推進的成敗,也關系到盾構設備費用投入。盾構選型

49、首先要適應工程水文地質條件,確定盾構直徑還要綜合考慮其它選型條件,如頂進線性(頂進曲率半徑)、斷面尺寸、地面沉降的控制、扭矩系數及工程所處的周邊環境與工期要求,合理的選擇盾構機,對保證施工質量,保護地面與地下建筑物安全和加快施工進度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就巖土方面對盾構選型進行分析,詳見表4.2。根據場地工程地質,就隧道埋深范圍內巖土工程特性而言,本區間適宜采用加泥式土壓平衡(earth pressure balance)式盾構。盾構類型適宜性評價一覽表 表4.2評價項目滲透性開挖面自穩性開挖面障礙物、巖土磨蝕性毗連建筑物地表沉降環境要求(泥漿處理)掘進范圍內巖土特征或工程要求粉土-4E-5cm/

50、s,淤泥質土-7cm/s粉土粉砂受施工擾動易液化,淤泥質土呈流塑狀無障礙物,巖土對刀盤的磨蝕性低區間線路東側離建筑物一般約20m控制在30mm內,隆起控制在10mm內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可征用的土地資源有限對選型要求土壓盾構需改善土體(粉土、砂土)的塑流性、止水性密閉式無特殊要求一般影響不大,但須控制沉降量泥水平衡或土壓平衡土壓平衡或加泥式土壓平衡適合盾構類型泥水平衡或土壓平衡泥水平衡或土壓平衡泥水平衡或土壓平衡泥水平衡或土壓平衡泥水平衡或土壓平衡土壓平衡或加泥式土壓平衡4.3 排土方式、襯砌方案建議渣土采用螺旋輸送機和皮帶輸送進行輸送,應適合開挖、排土的方法和碴土性質,配置滿足計劃掘進能力的排

51、土設備。在計劃時應綜合考慮隧道斷面大小、運輸距離、一次掘進排土量、作業循環等因素選定輸送設備。渣土應進行固化處理,減少對道路和環境的污染。隧道掘進過程中必須及時襯砌,并做好注漿止水,以防粉土、砂土在水頭差作用下產生流砂、管涌現象。4.4 盾構設計與施工參數有關設計、施工參數見表4.4。層粒徑特征值見表.2,滲透性指標見表2.6。 盾構設計與施工參數一覽表 表4.4層序直剪三軸UU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靜止側壓力系數泊松比基床反力系數快剪固結快剪Cq (kPa)q (o)Cc (kPa)c (o)Cuu(kPa)uu ()qu(kPa)KoKH (kN/m3)Kv(kN/m3)27.429.50.5

52、00.338300600036.930.18.032.00.470.32337002500049.034.50.440.31120001000057.034.010.335.60.420.30480003000077.230.30.500.33200001500039.38.114.112.710.30.228.00.780.437500500017.310.116.012.313.30.322.30.780.4379005200說明:表中各項參數系根據室內土工試驗、原位測試及類同工程經驗綜合確定。5、環境巖土評價4.1抗浮穩定性和抗突涌初步驗算本區間結構設計應按最不利地下水位情況進行抗浮穩定

53、驗算,其抗浮安全系數:施工階段1.05、使用階段1.10。初步驗算時,地下水位按近地表考慮,結構等效截面高度為5.5m,結構頂板以上覆土有效重度為9KN/m3,不考慮結構、設備自重和浮托抗力的擴散作用,結構最小埋深取7m。經計算,最小安全系數為1.14,能夠滿足施工階段和營運階段抗浮穩定要求。由于隧道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深部承壓水對結構底面以下土層不存在突涌可能性。4.2有害氣體緩解措施本次勘察施工未發現淺層天然氣,但仍然可能存在,因此設計與施工時應引起足夠重視,預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對人基本無毒,但在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濃度過高時,可使人窒息死亡。其濃度達到516%時,

54、遇高溫或明火時,具有氣爆性。目前,尚無適用于有害氣體施工環境的特種盾構設備。對軟土地區的主要工程緩解措施有鉆孔排氣、通風稀釋,主要管理措施有火源管制、人員管理和氣體濃度監測及報警系統。根據隧道施工相關規定,施工時應加強通風措施,當瓦斯濃度達到2%時,施工人員應全部撤出工作面。建議在盾構施工前進行淺層天然氣的專項勘察,查明淺層天然氣的氣壓、儲量等,提出合理的緩解措施。4.3 端頭井加固盾構隧道進洞和出洞是盾構法施工的關鍵,是盾構施工成敗的重要環節。應確保盾構正常地從非土壓平衡工況和土壓平衡工況間過渡,以達到控制地面沉降,保證工程質量等目的。由于本區間隧道埋深范圍內為軟弱土層,淤泥質粉質粘土高壓縮

55、性和高靈敏度,易產生土體流動、開挖面不穩定現象,飽和粉土具中低壓縮性、中高靈敏度,易產生涌水、涌砂,而且透水性較好,在非土壓平衡情況下容易形成流砂、沉降等后果,因此應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地基加固范圍一般為洞口周圍3m,加固長度為盾構出洞處6m,盾構進洞處3.5m。選擇加固措施的基本條件為加固后地層要具備一定時間的側向自穩能力,不造成地下水頭的損失。常用的具體處理方法有攪拌樁、旋噴樁、注漿法,SMW工法、冷凍法等。由于施工工藝的限制,流砂地層中如采用深層攪拌樁或壓密注漿等方法對地層加固,可能會存在未完全封閉的區域,在開鑿洞門鋼筋混凝土時,出現流砂,影響盾構的正常施工。因此建議采用凍結法進行端頭

56、井地層加固。人工地層凍結是利用低溫鹽水或液氮,降低地層溫度,將天然巖土變成凍土,形成強度高、不透水的臨時凍結加固體,是一種環保型工法,因此能夠保障地下水不受污染、保護城市地下地質結構的完整性。凍結法的主要優勢有:凍結加固區可與工作井混凝土連續墻帷幕形成整體止水體系,避免從洞門兩側發生涌水或涌砂;盾構刀盤通過凍結加固土體受力均勻。4.4 聯絡通道施工加固本區間于里程K5+300 處設1座聯絡通道兼排水泵站,采用礦山法施工。本段區間聯絡通道位于江陵路路中,無地面施工條件,根據該位置工程地質及其他施工條件,結合上海、南京等地地鐵聯絡通道施工經驗,可采用隧道內水平凍結加固土體后開挖構筑內襯結構的施工方

57、法。在隧道內利用水平凍結法加固地層,使聯絡通道外圍土體凍結,形成強度高、封閉性好的凍土帷幕,然后根據新奧法的基本原理,在凍土中采用礦山法進行聯絡通道的開挖構筑施工。凍結設計與施工應保證凍土墻的厚度和深度;盾構推進至聯絡通道位置時,盡量減小對土體的擾動,盡快實施土體加固和環箍注漿等措施,保證頂進時的土體均勻性;施工前必須確保凍結時間,在開挖實施中,保證冷凍設備正常運轉;加強監測監控,測控包括溫度監測、隧道變形監測聯絡通道開挖變形監測、地面融沉變形監測等,施工監測點位布設及監測頻率根據施工進程調整,隨時反饋用以指導施工;保證注漿質量,控制地面沉降。4.5 地面沉降控制與監測地鐵隧道又不可避免地破壞

58、地層原有的平衡狀態,引起附近地層變形,鄰近的地下管線、燃氣管道等也會相應變形,如變形量超過允許范圍,則管線斷裂,造成管線漏水、漏氣。典型案例如:上海某區間隧道浦西聯絡通道凍結法失效,大量泥沙涌入,引起隧道受損及周邊地區嚴重地面沉降,多幢建筑物嚴重傾斜;南京某區間隧道因過量沉降引起煤氣爆燃;北京地鐵施工曾引發多次大面積地面塌陷。因此地面沉降控制是地鐵區間施工的主控項目。盡管地下管線斷裂、地面塌陷事故大多發生在礦山法施工隧道,根據本區間的場地工程地質條件,若不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藝和管理措施,仍然存在發生較大地面沉降的可能性,甚至釀成災害性事故。 地面沉降預測Peck提出的盾構施工引起地面沉降估算方法

59、,認為地表沉降槽的體積應等于地層損失的體積,并根據這個假定給出了地面沉降量的橫向分布估算公式: 式中:S()為沉降量;Vs為盾構施工隧道單位長度的地層損失;Smax為距隧道中心線的最大沉降量;x為距隧道中心線的距離;i為沉降槽半寬度;k為沉降槽寬度系數;Z為隧道中心埋深;為土的內摩擦角;為盾構機外徑;為地層體積損失率。本次預測VL取1.0%,=3.1m,隧道埋深選最小埋深10m,粉土粉砂內摩擦角按35統一考慮。根據Peck公式估算,單位長度地層損失Vs為0.30m3,沉降槽半寬度i為7.70m,隧道中心最大沉降量ax為16mm。 地面沉降控制原則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陷的程度主要取決于:地層和地下

60、水條件;隧道埋深和直徑;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方法的影響更為明顯。控制盾構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應從控制盾構施工參數如推力、推速、正面土壓、同步注漿量和壓力等等方面著手,可有效地抑制其引起的地面沉陷。盾構開挖面的土壓平衡控制是減少土層變形的主要因素。實際的施工中,如負沉降過大則應適當調低壓力設定值,如發生正沉降則應適當調高土壓力設定值。設定土壓應隨時視盾構上方土體的隆陷變化進行調整。設定土壓值應與盾構推力、推速、刀盤轉矩、螺旋輸送機轉速和排土率相匹配,才能使開挖面穩定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體的擾動。合理設定土壓力控制值的同時應限制掘進速度。加強盾尾的同步注漿管理,考慮到漿液固結收縮、漿液流失、土層

61、擾動后的固結沉降等因素,應保證注入率(注入量盾構空隙量)和合理的注漿壓力。必要時,除實施同步注漿以外,還考慮進行2次或多次壁后注漿,即在盾尾脫出后的襯砌環上通過預留壓漿孔向隧道外圍注漿。另外,對地鐵區間施工過程中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潛在沉降事故,制定和實施一套相應的應急措施是至關重要的。事故發生時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一方面可以控制事故的影響范圍,降低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人為措施的失當造成事故擴大。 地面沉降監測為保證區間施工毗連建筑物及公共設施的安全,分析、判斷、預測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檢驗盾構施工質量,為隧道周圍環境進行及時、有效的保護提供反饋信息,應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地面沉降

62、監測機制。盾構區間施工監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地表隆陷;隧道隆陷;臨近建筑物的沉降及傾斜;土體內部位移(垂直及水平)。當盾構穿越重要地段、建筑物或需要加強監控的地段沉降速率過大時,應加強監測頻率。若沉降量變化較大時應密切關注,提高監測頻率,適當擴大監測范圍,尋找施工中的原因。在盾構掘進施工監測前,對斷面沉降監測點的設置應該根據盾構機覆土厚度、地質情況和施工方的工作經驗,適當增大斷面沉降監測的范圍。4.6巖土工程不確定性地鐵工程作為大型工程項目,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風險因素。這些不確定性風險因素加大了地鐵施工的復雜性,影響地鐵工程建設。巖土工程中,地基或者巖土環境幾乎不可能完全探知,主要是由于巖土

63、參數分布、勘探孔分布和取樣的隨機性,地層變位的不確定性及人類對工程環境的認知局限。因此,不確定性分析和風險分析在盾構施工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加強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評價、風險決策。樹立風險意識,建立風險的全過程監控機制,實現風險決策的科學化和信息化,建立靈敏、迅速的反饋機制。6、結論與建議1、本次勘察嚴格按照xx地鐵1號線濱和路濱江站區間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大綱執行,滿足現行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查明了擬建工程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本報告可作為擬建xx地鐵1號線濱和路濱江站區間盾構和聯絡通道設計與施工的工程地質依據;2、在擬建場地勘探深度范圍內,場地地基土可共劃分為5個工程地質層,9個工程地質亞層。

64、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參數一覽表見表2.4.1;3、根據國標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的有關規定: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擬建場地屬中軟場地土,場地類別為類。4、本場地屬沖海相沉積的中軟場地土類型,軟土主要為粉(砂)性土、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剪切波速在127164m/s之間,按地震設防烈度7度考慮,可不考慮震陷影響;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也規定7度區不考慮軟土震陷。另據國內有關單位研究,當列車速度小于150km/h時,基本不考慮軟土的震陷影響,由于地鐵行駛速度100km/h,本場地可不考慮軟土震陷的影響。5、據本次勘探,場區的地下

65、水,主要有淺部粉性土層(層)中的潛水。潛水埋深1.802.5m,相應高程(85年國家高程基準)3.474.43m,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0.51.5 m。潛水位隨季節、氣候等因素而有所變化。承壓含水層主要分布于第1層中砂、1層園礫中,承壓水位埋深5.15m,相應水位標高0.85m。根據本次勘探水質分析資料及鄰近工程資料,本場地下潛水及承壓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砼中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弱腐蝕性。6、勘探過程中未發現有如暗塘、古墓穴、漂礫等不利工程建設的地下埋藏物,亦未發現重要的市政管線分布。7、場地內20.0m深度范圍分布有多層砂質粉土與粉砂,依據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及標準貫入試驗,按有關規范進行地

66、震液化判定,基本上為不液化土。8、本次勘察施工未發現淺層天然氣,但仍然可能存在,設計與施工應預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建議在盾構施工前進行淺層天然氣的專項勘察,查明淺層天然氣的氣壓、儲量等,提出合理的緩解措施。9、根據所收集的區域地質資料、本地區的建筑施工經驗分析,并結合本次勘察成果,本場地地勢平坦,區域穩定性好,但可能存在淺層天然氣,對盾構施工存在不利影響,采取合理的工程緩解措施后,擬建場地基本適宜建造本工程擬建建筑物。10、經初步驗算,隧道結構最小埋深,能夠滿足施工階段和營運階段抗浮穩定要求,可不采取抗浮措施。11、盾構隧道進洞和出洞是盾構法施工的關鍵,建議采用凍結法進行端頭井地層加固。12

67、、根據該工程地質及其他施工條件,結合上海、南京等地地鐵聯絡通道施工經驗,聯絡通道施工可采用水平凍結加固土體后開挖構筑內襯結構的施工方法。凍結設計與施工應保證凍土墻的厚度和深度。13、據初步估算沉降槽半寬度約7.70m,隧道中心線的最大沉降量16mm。14、控制盾構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應從控制盾構施工參數如推力、推速、正面土壓、同步注漿量和壓力等等方面著手,土壓值應與盾構推力、推速、刀盤轉矩、螺旋輸送機轉速和排土率相匹配,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體的擾動,加強盾尾的同步注漿管理,保證注入率(注入量盾構空隙量)和合理的注漿壓力。必要時,考慮進行2次或多次壁后注漿。15、為保證區間施工毗連建筑物及公共設施的安全,應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地面沉降監測機制。監測內容內容應:地表隆陷;隧道隆陷;臨近建筑物的沉降及傾斜;土體內部位移(垂直及水平)。當盾構穿越重要地段、建筑物時,應加強監測頻率。沉降量變化較大時應密切關注,提高監測頻率,適當擴大監測范圍。16、地鐵工程作為大型工程項目,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風險因素。應強調不確定性分析和風險分析,加強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評價、風險決策。樹立風險意識,建立風險的全過程監控機制,實現風險決策的科學化和信息化,建立靈敏、迅速的反饋機制。


注意事項

本文(地鐵站區間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20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河西区| 新昌县| 滁州市| 页游| 五大连池市| 武川县| 开平市| 景谷| 荣昌县| 左权县| 崇明县| 双桥区| 江孜县| 乐陵市| 兖州市| 上蔡县| 东辽县| 江华| 汉源县| 卫辉市| 巢湖市| 秦安县| 永川市| 平泉县| 惠水县| 青冈县| 彰化市| 崇阳县| 五家渠市| 石河子市| 闻喜县| 崇仁县| 修武县| 玛多县| 沾化县| 基隆市| 自贡市| 托克逊县| 宁城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