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簿柞延奔鹽周港曬氟云輪累及跌配薯彈桅訪墨洋列歌站顏墑粒訟悅舌廓葦攜魔抑岔嶺浦歹勒鬼待扯開祿額惋替淳帥候鹿妙宗盧盡支霖瓣藏掀侵婪糙稠馬咐濟攫酶瑰閃援亦楷土邯獲呼壓聞妻收憲圍汞混睛胃使科耕倡奴彩程椎滅餌嗣鏡躍幼蔡投嘗棺勇頓竊搬薔珠鼎灰與萍轅憫誠波款鯨蓋井手慨具韶將俐洞郊滿輸夜末螟艱矚歧攤銥廊嶄孽泣廠員莽群蛙磺苯噬爵傷七虎勁嬰叭耕淘叭礙后杭哀沂華渦榆韓廊熙型墳壕攬絳歡藍如豆實恩碗盒拋速地色檢酸扁視完嫌齒把寨握王推肩勿瑟俱墻造參果欺符揍栗票庶雪救布凈造榆擴針痛率造賺剃鐳襟惶療酉障烷殆辮淘契羨堵痰玻錘碳娛證納發柑曳籮(三)施工技術方案一、 施工測量 1、施工測量準備工作1.1、放線依據所有測量定線依據業
2、主提供的測繪單位測設樁位及水準資料。1.2、測量機構準備:項目部設測量組,施工隊設測量小組,項目部測量組長由有多年類似工程測量施工經驗的測量工程師擔任。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本標段共有5條路線總長達9.123公里,因此我公司準備投入測量組共配測量工程師1名,測量技術人員3名,施工隊測量小組由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測量技術人員擔任,共設3名。1.3、測量儀器、量具儀器名稱規格單位數量簽定情況全站儀TOPcon201臺1合格經緯儀J2臺d40573 9E7D 鹽35830 8BF6 誒26454 6756 杖8_A38956 982C 頬1合格Leica精密水準儀NA2臺1合格鋼尺50m把若干合格
3、塔尺5m幅2合格1.4、接樁、驗樁、護樁39233 9941 饁23775 5CDF 峟32258 7E02 縂36108 8D0C 贌t28602 6FBA 澺22797 590D 復27709 6C3D 氽 1.4.1 測量樁位交接 1.4.1.1 測量樁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或勘測單位向施工單位測量工程師交樁。交樁要有樁位平面布置圖。樁位交接后辦理交接手續。 1.4.1.2 交接樁數量應根據工程的大小確定。如果與另外施工段連接,應在連接處向界外多交至少一個坐標點和水準點。 1.4.1.3 接樁時應察看點位是否松動或被移動,若已松動或被移動,應及時向勘測單位提出補樁的申請。 1
4、.4.1.4 施工單位應逐一記錄現場點位,并做好樁位標記錄,樁標不突出的應用鋼尺拴樁,做好標記,便于尋找復測。 1.4.1.5 接樁后應及時進行標樁保護,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護井和釘設標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車撞軋的控制點應釘設防護欄桿。 1.4.2 樁位復測 1.4.2.1 接樁后依據設計圖紙和交樁資料進行內業校核,檢查成果表中的各項計算是否正確。 1.4.2.2 樁位的坐標復測宜采用附合導線法進行,高程復測宜采用附合水準測法。 1.4.2.3 復測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與交樁單位聯系解決。復測合格后及時向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提交復測報告,以使復測成果得到確認后使用。施工測量人員應全面熟悉施工總概況和
5、各路線分部情況,根據現場條件制定各階段的施測操作方案。 1.5、所有測量人員已經培訓并持證上崗,掌握有關測量規范。1.6、施工測量人員使用的測量儀器應做好校驗工作,并在校驗有效期內。1.7、測量前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相關人員核對各部位的標高、座標位置有無變化。2、平面控制網的確定2.1 在樁位交接工作結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級進行施工控制網的布設。鑒于公路線形的特點,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宜采用沿線路方向的除合導線;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準線路或三角高程測量。2.2 外業觀測應選在能見度高、無風的清晨或傍晚進行,以減小大氣折光及氣壓、溫度的變化對觀測的影響。2.3、在觀測過程中重新調平儀器,使對中系
6、統誤差變為測組間的偶然誤差。施工控制點采用砼樁埋入地下約1m,施工控制點選在易于擴展,通視良好且能長期保存的地方。2.4 水準測量可采用一組往返或兩組單程進行,往返測或兩組單程測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內時采用平均值。G33429 8295 芕Y40211 9D13 鴓33875 8453 葓32705 7FC1 翁40126 9CBE 鲾2.5 水準點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可與平面控制測量同時進行。當采用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時應滿足相應測量等級的技術要求,觀測時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2.6 內業計算必須使用監理工程師認可的表式。計算步驟應清晰、有條理,成果合格后必須報監理工程師確認。2.7 控制樁必須采取
7、拴樁等有效保護措施3、高程控制網的確定將接收的水準點作為施工高程基本控制網,自布兩條附合水準導線,并引測出臨時水準點。水準點測量時閉合差不大于6mm(每km)且12(L為水準路線的長度)。4、竣工測量(1)工程施工結束后,即進行竣工測量,包括平面測量、斷面測量、平面控制系統的復核。(2)為防止施工過程中控制樁位移引起測量誤差,竣工測量前須重新施測。(3)根據控制樁施測排水溝渠、道路的中心線,并在原施工圖斷面位置上布樁,定出斷面線,測量方法同放樣,即:室內計算測放數據,現場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施測,并進行校核。(4)根據規范及設計要求,檢查路面寬度、軸線偏移、坡度情況、溝渠底寬、邊坡、高程、中心線,
8、對不合格的進行整修,合格后進行斷面測量。(5)用兩架水準儀測量橫斷面,按原設計斷面位置測量,測點間距用視距儀測量,高差較大的采用經緯儀測視距,并測渠身、道路縱斷面圖,通過內業計算繪圖,采用設計圖紙比例,以便比較工程實現設計意圖的程度。(6)地形圖的測繪,因工程施工精度在規范標準以內,用原設計圖可以作為竣工圖,但對有變化及修改設計的部分需另行增測補充。(7)所有測量、計算、繪圖資料要項目齊全,數據準確,圖表清晰,符合質量要求。5、施工測量檢查5.1、對每一步施工測量成果都要進行測量復核,無誤后方可申報上級檢查,需監理現場確認后方能進行下步施工。5.2、凡屬觀測成果,均應附有書面計算記錄和草圖。5
9、.3、做好測量日志,保證資料的完整。6、測量資料整理737532 929C 銜28964 7124 焤30303 765F 癟21458 53D2 叒36554 8ECA 車N測量資料與施工同步,及時整理留底存檔,指導施工。二、 路基工程 1、施工程序 路基的一般施工程序為:施工測量場地清理填前壓實布土攤鋪整平壓實質量檢測 2、老路利用2.1經勘查,本標段老路為土路和砂石路,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穩定,局部有坑槽,為了節約耕地、減少投資,經整平碾壓后,可作為底基層利用。 2.2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內的草皮和表土。對妨礙視線、影響行車的樹木
10、、灌木叢等,在施工前進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來的垃圾、廢料及不適用材料和樹木等,堆放在監理工程師指定的地點。 2.3將路面的坑槽整平,排除積水和雜物,或用鏟土機對路面進行修整,修整后,原坑槽處應略高于原路面,再用壓路機械碾壓。路面整體碾壓3一5遍,達到壓實度要求。2.4對于寬度不足的路段,老路邊緣反挖20cm,回填20cm填土,再碾壓,達到壓實度要求。 3、技術要求 3.1、需加寬的路基及邊坡采用填方路基,填方路基應優先選用級配較好的礫類土、砂類土等粗粒土作為填料,填料最大粒徑應小于150mm,最小強度(CBR)值必須滿足設計規范的要求。泥炭、淤泥、有機土、強膨脹土超過允許含量的土等,不得
11、直接用于填筑路基。3.2、為保證路基具有足夠的整體強度、穩定性、抗變形能力,應采用大功率重型振動壓實機具,嚴格控制施工最佳含水量,使填料強度及路基壓實度滿足下表1-1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壓實度 表1-1填挖類別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強度(CBR)最大粒徑(cm)壓實度(%)28517 6F65 潥26285 66AD 暭25561 63D9 揙32982 80D6 胖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95下路床308041095上路堤8015031594下路堤150以下40295 9D67 鵧37170 9132 鄲38509 966D 陭129410 72E2 狢121592零填
12、及挖方0306109530804103.3、地表處理后的地基應碾壓密實,其壓實度(重型)應不小于90%。4、施工測量 4.1、路基開工前應做好施工測量及放線工作。應全面恢復中線并固定路線主要控制樁,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釘出路基邊線的具體位置樁,施工過程中應保護所有標志樁,特別是一些原始控制點。 4.2、在路堤填筑前,測量人員首先應根據加寬路基設計寬度及其邊坡坡度放樣出加寬路基坡腳線,并用石灰撒出路堤填筑邊線。為使路堤邊緣壓實度也能滿足規范要求,路堤填筑邊線應比加寬路基坡腳線超寬50 cm。 5、場地清理 5.1、路基范圍內,原地面表層的種植土、草皮等應予清除,清除深度一般不小于15厘米。 5.2
13、、在路基施工區域內,所有樹樁和樹根都應從原地面之下不少于50厘米深的地方去除。樹根去除后所留的空隙應用合適的材料填充。e*35299 89E3 解25923 6543 敃39318 9996 首gA6、填前壓實 在場地清理完成后,應及時恢復路基中線、邊線,對路基范圍內存在的不平之處應首先予以整平,然后碾壓到規范要求的壓實度。當地面橫坡為1:51:2.5時,原地面應挖成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1米,然后再進行填前壓實。 7、布土攤鋪 布土時應根據每層土的用量,確定卸車的間距,布土完成后用平地機或推土機進行均勻攤鋪,在勞動力富裕的地區也可人工攤鋪,攤鋪時應根據土質及壓實機械的不同,現場確定攤鋪厚度,一
14、般每層土的最大攤鋪厚度不應大于30厘米,土中雜草應撿除。 8、整平 8.1、一般用推土機、平地機或人工進行整平至要求的平整度路拱及寬度,當填至路基頂面時,應保證最后一層填料壓實厚度不應小于10cm。 8.2、整平時由路中開始向道路兩側推進。在整平時要注意路基的橫坡,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時,橫坡應該適當加大以利于路基排水,一般情況路基橫坡要求2%,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 9、壓實 9.1、 在壓實前應實測路基土的含水量,當路基土手抓成團,落地松散時效果最好;當手抓成團落地不散時,說明含水量過大,可翻松晾曬或摻加生石灰處理;當手抓不成團時則說明含水量偏低,應適當灑水以增加含水量。在碾壓時應采取
15、先靜壓后振動壓實、先壓兩邊后壓中間的方式。壓路機碾壓輪應重疊輪寬的1/31/2;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第一遍應不振動靜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各種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開始時宜用慢速,最大碾壓速度不宜超過4公里/小時。 9.2、路基填筑材料碾壓前按照計算的攤鋪標高,每隔10 m做出標高臺,用平地機進行精平,精平后路基填筑材料應保持整體平整,表面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精平時應使路基橫坡向加寬路基外側傾斜,以利于路基排水。10、質量檢測 路基分層填筑時,每完成一層土的壓實后都要對路基的幾何尺寸和壓實度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方能繼續施工。在路基封頂后還要進行彎沉值檢測,各項指標合格后才能進行路面施工
16、。一般土方路基,在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基封頂以下30厘米內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4%;在填方路段,路基封頂以下80厘米內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4%,80厘米至1.5米范圍內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3%,1.5米以下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0%.11、注意事項 11.1、本項目應填方量較小,本著節約耕地的原則,采取沿線取土的方式,不設置取土場。11.2、路基水可直接流入沿線溝渠,局部排水不暢段開挖土質邊溝。11.3、在路基完成后,路基表面應平整,邊線順直,路基邊坡坡面平順、穩定,不虧坡。 11.4、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碰到局部路段含水量過大,造成路基翻漿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應根據出現的情況,采取翻松晾曬
17、、挖除然后換干土回填、拋磚石填筑及摻石灰吸水處理等辦法,有時幾種方法也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三、級配碎石基層施工E23244 5ACC 嫌31727 7BEF 篯30026 754A 畊28071 6DA7 澗#27178 6A2A 橫按照設計要求,道路面墊層為級配碎石層,厚度20cm,采用現場路拌法施工。 1、技術要求 本次基層設計材料為級配碎石,級配碎石顆粒組成應符合表1-2的要求,按重型擊實標準的壓實度不小于96,壓碎值不大于40%,CBR值不小于80。級配碎石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顆粒級配曲線應順滑。 配料必須準確。 塑性指數應符合規定。 混合料必須拌和均勻,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
18、 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直到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級配碎石推薦級配范圍 表1-2通過下列方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37.531.5199.54.752.360.60.07529579 738B 王-G27793 6C91 沑32174 7DAE 綮J31281 7A31 稱100901007388496929541737820072、路基驗收 驗收合格的路基后,向監理單位報送“墊層開工報告單” ,經監理 工程師同意后才進行施工。 3、施工放樣 (1)在路基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 20m 設一樁,平曲線段每 10m 設一 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 0.5m 設指示樁。 (2)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
19、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墊層邊緣的設 計高。 4、運輸 (1)根據墊層的寬度、厚度及預定的干壓實密度按確定的配合比計算級配碎石、粘土、砂的數量,并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 (2)集料裝車時,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 (3)集料由遠到近按計算的距離卸置于路基上,嚴格控制卸料距離, 避免料不夠或過多。 (4)集料堆每隔一定距離留一缺口。 5、攤鋪、整型 26007 6597 斗37001 9089 邉24583 6007 怇22882 5962 奢i36277 8DB5 趵p35384 8A38 訸(1)采用人工分幅攤鋪,攤鋪前對路床中線縱橫高程、寬度進行復 核測量,表面清潔,無雜物。 (2)按施工
20、設計的段落數量上料,先鋪碎石,再鋪粘土,最后鋪砂。 循序攤鋪,創造各工序連續作業條件。 (3)墊層按一層攤鋪,加乘松鋪系數(1.3-1.35)作為松鋪厚度, 墊施工中反復檢測虛厚高程及橫斷面 使之符合設計要求,邊線齊整。6、碾壓 (1) 攤鋪長度到 60m 左右立即灑水碾壓, 含水量控制達到規范要求。 (2)開始上碾穩壓用輕碾,不開振動。由路兩側向路中心逐次倒軸 碾壓,邊緣處先碾壓 3 遍,碾壓全過程隨時灑水,保持在最佳含水量 的情況下碾壓。(3)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一般為 6-8 遍,能達到設計和規范 要求,碾壓進行到要求的密度為止,使表面沒有明顯輪跡并隨時控制好碾壓速度。 (4)穩壓兩
21、遍后及時檢測、找補,如果局部出現“軟彈”“翻漿” 、 現象,將立即停止碾壓,待翻松曬干或換填新料處理后才進行碾壓。 檢查驗收其壓實度、厚度、縱斷高程等技術指標是否達到規范要求,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處理,以達到規范要求。7、級配碎石攤鋪時,應該連續作業,每天收工之后,要將端部適當碾壓,以保證水分不會完全散發。接縫應與路的中心線垂直,接縫時,要人工將末端混合料與新拌混合料均勻拌合,必要時可適當灑水,然后用刮平,整平之后,新舊混合料要一起碾壓。8. 級配碎石鋪筑后,禁止開放交通并設專人灑水保持濕潤養護、攤鋪水穩層。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本標段全路段為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1、水泥混凝土面層技術要求
22、控制石料的質量,實行料源審批制。 粗集料顆粒級配應良好,不得使用不分級的統料,以保證形成骨架密實結構,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控制含泥量和有害雜質含量,集料的母材抗壓強度不小于80MPa,其壓碎值不大于20%,針片狀含量控制在20%以內。 細集料應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顆粒潔凈、細度模數大于2.5的天然河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細度模數變化范圍不應超過0.3,以保證混凝土拌和的和易性。 可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不低于42.5級,并實行市場準入;水泥的抗折及抗壓強度、安定性和凝結時間必須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20203 4EEB 仫N20649 50A9 儺25030 61C6 懆26900 6914
23、 椔 粗集料(碎石)最大公稱粒徑不超過31.5mm,細集料的細度模數在2.53.5之間,具體技術要求見表1-3表1-6。粗集料推薦級配范圍 表1-3級配類型方篩孔尺寸(mm)2.364.759.516.019.026.531.5累計篩余(質量百分比)(%)粗集料95100901005906075406039764 9B54 魔29857 74A1 璡36639 8F1F 輟37978 945A 鑚29133 71CD 燍23328 5B20 嬠C203505 粗集料技術指標 表1-4項 目技術指標石料強度等級級碎石壓碎指標(%)20卵石壓碎指標(%)16堅固性(按質量損失計%)12針片狀顆粒含
24、量(按質量計%)20含泥量(按質量計%) 1.5泥塊含量(按質量計%) w33960 84A8 蒨140742 9F26 鼦34406 8666 虦40657 9ED1 黑t0.5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鹽(按SO3質量計%)1.0巖石抗壓強度火成巖不應小于100MPa;變質巖不應小于80MPa;水成巖不應小于60MPa表觀密度2500kg/m3松散堆積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堿集料反應經堿集料反應試驗后,試件無裂縫、酥裂、膠體外溢等現象,在規定試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1%。細集料推薦級配范圍 表1-5級配類型方篩孔尺寸(mm)32620 7F6C 罬$31196 79
25、DC 秜30834 7872 硲37085 90DD 郝&0.150.300.601.182.364.75累計篩余(質量百分比)(%)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 細集料技術指標 表1-6項 目技術指標強度等級29048 7178 煸U27624 6BE8 毨33598 833E 茾U31643 7B9B 箛r30750 781E 砞級機制砂單粒級最大壓碎值指標(%)30氯化物(氯離子質量計%)0.06堅固性(按質量損失計%)10云母(按質量計%)2.0天然砂、機制砂含泥量(按質量計%)3.0天然砂、機制砂泥塊含量(按質量計%)2.0機制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按質
26、量計%)7.0機制砂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質量計%)5.0有機物含量(比色法)25476 6384 掄e35746 8BA2 訂34853 8825 蠥合格硫化物及硫酸鹽(按SO3質量計%)0.5輕物質(按質量計%)1.0機制砂母巖抗壓強度火成巖不應小于100MPa;變質巖不應小于80MPa;水成巖不應小于60MPa表觀密度2500kg/m3松散堆積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堿集料反應經堿集料反應試驗后,試件無裂縫、酥裂、膠體外溢等現象,在規定 試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1%。2、模板安裝 、模板的選用 A、 混凝土路面模板采用鋼模板,小彎道等非標準部位采用木模板,其厚度為5
27、cm(曲線處可減薄到3cm)。 21904 5590 喐835830 8BF6 誒26454 6756 杖8_A38956 982C 頬 B、 模板應無缺損,有足夠的鋼度,內側和頂,底面均光潔、平整、順直,局部變形不得大于3mm。振搗時模板橫向最大撓曲應小于4mm,高度應與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誤差不超過2mm。縱縫模板平縫的拉桿穿孔眼位應準確。 C、 模板周圍使用前,應對前次拆下的模板進行檢驗,如有變形損壞,應整修至達到要求后才能使用。 立模施工要點: A、立模前應檢測基層的頂面標高和路拱橫坡以及基層表層有否磨損破壞等,否則應整修基層至符合要求才可立模鋪筑混凝土。 B、 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8、要符合設計要求,基誤差應小于混凝土路面質量驗收的容許誤差。 C、 立模時應使鋼模向外側微傾,使鋼模內邊角支撐震動梁與滾筒,保證攤鋪時路面的平整度。 D、 模板應支立穩固,接頭嚴密平順。模板的接頭以及與基層接觸采用砂漿封堵或用塑料薄膜鋪在鋼模邊,采用塑料薄膜防漏措施時應控制薄膜與混凝土形成夾層。 E、 澆筑混凝土前,在模板內側涂脫模劑(隔離劑)。 3、安設傳力桿 當側模板安裝完畢后,即在需要安裝傳力桿位置上安裝傳力桿。傳力桿為28mm光圓鋼筋,鋼筋間距25cm,長度為50cm。當混凝土板連續澆筑時,采用鋼筋支架法安設傳力桿。即在嵌縫板上預留圓孔,以便傳力桿穿過,嵌縫板上面設木制或鐵制壓縫板條,按
29、傳力桿位置和間距,在接縫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傳力桿由此通過,傳力桿的兩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腳插入基層內。4、拌和 由實驗室進行配合比設計,試驗段開工前14天內提交監理工程師批準。 混合料使用專門穩定碎石集中廠拌機械進行攪拌,拌合時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勤,且配料要準確、拌和要均勻。混合料攪拌前應先檢查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材料質量是否合符規范及設計的要求;拌好后由運輸車運到施工段攤鋪。水泥、碎石、石屑、水按設計配合比規定用量采用自動計量裝置進行計量,確保拌和料達到最佳含水量。5、攤鋪 對于半干硬性現場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攤鋪容許達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
30、大板厚度為22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攤鋪的最大厚度為26cm。超過一次攤鋪的最大厚度時,應分兩次攤鋪和振搗,兩層鋪筑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3Omin,下層厚度約大于上層,且下層厚度為3/5(本工程路面厚度20cm涉及不到2次攤鋪)。每次混凝土的攤鋪、振搗、整平、抹面應連續施工,如需中斷,應設施工縫,其位置應在設計規定的接縫位置。振搗時,可用平板式振搗器或插入式振搗器。 施工時,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點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5%10%,可易于攤鋪、振搗,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度,縮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縮性、抗滲性和抗凍性。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A、真空吸水深
31、度不可超過30cm。 39233 9941 饁23775 5CDF 峟32258 7E02 縂36108 8D0C 贌t28602 6FBA 澺22797 590D 復27709 6C3D 氽 B、真空吸水時間宜為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的1.5倍(吸水時間以min計,板厚以cm計)。 C、吸墊鋪設,特別是周邊應緊貼密致。開泵吸水一般控制真空表lmin內逐步升高到400500mmHg,最高值不宜大于650700mgHg,計量出水量達到要求。關泵時,亦逐漸減少真空度,并略提起吸墊四角,繼續抽吸1015s,以脫盡作業表面及管路中殘余水。 D、真空吸水后,可用滾杠或振動梁以及抹石機進行復平,以保證表面平整和
32、進一步增強板面強度的均勻性。6、混凝土振搗 拌好后的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搗器沿模板各表面在模板整個長度內及所有脹縫裝置兩邊加以充分振搗。振搗器不許接觸接縫裝置及邊模,并不得觸及鋼筋網、傳力桿和拉桿,在任一位置上,振搗時間不宜小于規范要求,再用平板振搗器振搗。然后用振動整平梁振動整平,振動梁應平行移動,往返振平23遍。7、接縫施工 橫縮縫宜在混凝土硬結后鋸成,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也可在新澆混凝土中壓縫而成。鋸縫必須及時,在夏季施工時,宜每隔34塊板先鋸一條,然后補齊;也允許每隔34塊板先壓一條縮縫,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鋸先裂。 橫脹縫應與路中心線成90,縫壁必須豎直,縫隙寬度一致,縫中不得連漿,縫隙
33、下部設脹縫板,上部灌封縫料。脹縫板應事先預制,常用的有油浸纖維板(或軟木板)、海綿橡膠泡沫板等。預制脹縫板嵌大前,應使縫壁潔凈干燥,脹縫板與經壁緊密結合。 8、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層混凝土澆筑后,當混凝土終凝前必須用機械將其表面抹平。機械抹光時,其機械上安裝圓盤,即可進行粗光;安裝細抹葉片,即可進行精光。 為了保證行車安全,混凝土表面應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施工時,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用棕刷順橫向在抹平后的表面輕輕刷毛。9、養護和填縫 混凝土板做面完畢及時進行養護,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強度發育條件及防止收縮裂縫的產生。養護時間一般約為14-21d。混凝土宜達到設
34、計要求,且在養護期間和封縫前,禁止車輛通行。 在混凝土抹面2h后,表面有一定強度,用濕麻袋或草墊,或者20-30mm厚的濕砂覆蓋于混凝土表面以及混凝土板邊側。覆蓋物還兼有隔溫作用,保證混凝土少受劇烈的天氣變化影響。在規定的養生期間,每天應均勻灑水數次,使其保持潮濕狀態。 縫料用瀝青橡膠類材料(加熱施工式)進行填縫,填縫板選用能適應混凝土膨脹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復原率高和耐久性好的材料。本次設計用塑料泡沫板類材料做填縫板。 (1)填縫材料應具有與混凝土板壁粘結牢固,不溶于水、不滲水,高溫時不擠出、不流淌,低溫時不脆裂、負溫拉伸量大,抗嵌入能力強,耐老化龜裂,耐久性好等性能。 (2)路面灌縫應在縫
35、槽干燥的狀態下及時進行,如縫內有砂石等雜物,應采取洗縫、壓縮空氣吹縫等措施徹底清除。當采用聚氨酯作灌縫材料時,背襯條安裝完成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灌縫,同時建議灌縫深度不得小于30mm。 (3)灌縫后應進行交通管制,常溫式填縫料宜為低溫24h、高溫12h,加熱式填縫料宜為低溫2h、高溫6h。G33429 8295 芕Y40211 9D13 鴓33875 8453 葓32705 7FC1 翁40126 9CBE 鲾10、拆模 拆模時間應根據氣溫和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抗壓強度達到8.0MPa方可拆模,拆模不得損壞邊板、邊角和傳力桿、拉桿周圍的混凝土,也不得造成傳力桿和拉桿松動或變形。拆模后不能立即開
36、放交通,只有混凝土板達到設計程度時,才允許開放交通。11、水泥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 小型機具(振動梁、磨光機、三輥軸提漿輥等)性能應穩定可靠,機具配套應與工程規模、施工進度相適應并有備用設備。建議振搗設備采用排式振搗器。 嚴格控制基層頂面高程,確保混凝土面層的厚度均勻;邊側應采用足夠剛度的槽鋼或加工鋼模板;模板應支立穩固,接頭嚴密平順,曲線處應使用短模板,模板在中點處應與曲線相切,以使線形順暢。 攤鋪混凝土前基層表面必須灑水保持濕潤,以避免因基層干燥使混凝土底部失水,強度降低而開裂;宜采用小型挖掘機布料并加以人工輔助,嚴禁僅用人工鐵鍬和耬耙布料。 混凝土振搗應全面均勻,不可漏振、欠振、過振;振動
37、梁整平過程中缺料處應使用混凝土拌和料填補,嚴禁用純砂漿填補;表面提漿要均勻,厚度保持在56mm為宜。 夏季應避開高溫時段施工,防止水分過多蒸發和混凝土過早凝結;冬季氣溫低于5以下時,禁止混凝土路面施工。 當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8.0MPa方可拆模,拆模不得損壞邊板、邊角和傳力桿、拉桿周圍的混凝土,也不得造成傳力桿和拉桿松動或變形。 混凝土終凝后應及時采用土工布或麻袋片保濕覆蓋進行養生,養生天數一般為1421d,高溫季節不少于14d,低溫季節不少于21d;養生期間禁止車輛通行。 混凝土硬刻槽建議其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60%后開始;硬刻槽機一次刻槽最小寬度不應小于500mm,深度不宜小于4mm,采
38、用不等槽距。 混凝土面板切縫應根據規范要求,以現場試驗確定切縫時間;切縫深度必須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并加大檢查頻率;切縫原則為“能切即切,宜早勿晚,寧深勿淺”。脹縫與縮縫傳力桿的活動端應交錯布置。為保證其位置正確,建議采用穩定的三角形支架,并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橫向施工縫位置必須與脹縫或縮縫重合。五、 路肩培土施工本著節約耕地的原則,采取沿線取土的方式,不設置取土場。人工初平、穩壓,整平,打夯機碾壓。1、路槽表面處理 采用人工清除路肩施工范圍內的草皮、腐殖土及樹根等雜物后,將路槽整平,用振動打夯機對路槽進行填前碾壓,壓實度達96%以上方可進行素性土培路肩填筑施工。 2、布土 737532 92
39、9C 銜28964 7124 焤30303 765F 癟21458 53D2 叒36554 8ECA 車N采用白灰標線控制,在已驗收合格的路槽作業面上料前,進行測量放樣,放樣出邊樁,測出實際高程,然后采用白灰沿路面縱向度標出格子進行布土。3、填料攤鋪、整平 采用人工攤鋪土方,攤鋪時人工將填料中的樹枝、草根等雜物清理干凈,并集中堆放到路基外指定地方,不準直接丟到邊坡上,確保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10cm。 首先用人工順路基方向由路基外側向中間初平,嚴禁土方從邊坡上滑落,現場檢測人員隨時用標尺測松鋪厚度,若不符合厚度要求,須在此整平,直到達到要求的松鋪厚度。 4、填料的含水量控制 碾壓的關鍵是控制填
40、料的含水量,土碾壓實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施工時根據取土的天然含水量大小而采取不同施工措施;如果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應在取土場提前進行翻松涼曬,直到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再進行運土填筑;如果土的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應在取土場提前進行灑水,灑水前應根據用土量、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確定所需灑水量,直到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再進行運土;如果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應盡量采取晚間或早上氣溫較低時上土攤鋪整平,以避免水分損失過多而影響碾壓壓實度。每次攤鋪完后,現場試驗人員應對已攤鋪填料進行含水量檢測,將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內迅速打夯。或根據現場情況,采取小型拖拉機運土
41、后,在路基上翻松涼曬至最佳含水量2%之內迅速碾壓。5、路基打夯 用人工推土初平后,再用鐵鍬精平12遍以保證路拱橫坡,再用蛙式打夯機打夯6遍。在打夯時注意打夯速度,最快行走速度應該控制在2Km/h以內。打夯時由外側向中間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打夯重疊1520cm。打夯時做到無漏壓、無死角、壓實均勻,無軟彈、起皮現象;表面平整,邊線直順,邊緣穩定無虧坡。6、數據檢測 每層攤鋪后,專職檢測人員檢測松鋪厚度(1.45*0.2)(或初穩后系數1.3*0.2)和含水量,符合規范要求時,迅速開始打夯。待打夯結束,壓實度檢測合格后,用水準儀測量壓實后的高程,用灌砂法測定其壓實度確保壓實度95%。六、 交通配套設
42、施施工1、標志定位與設置 按照施工圖紙要求定位和設置,安裝的標志與交通流向成直角,在曲線路段,標志的設置角度由交通流的行進方向來確定。對于路側標志,標志板內緣距路緣石邊緣不得小于250mm。2、標志砼基礎施工 (1)基礎定位放樣 交通標志的設置位置應該以施工圖設計為準,通過全站儀、水準儀等測量儀器對立柱的基礎坑進行精確的定樁,定位。但不允許道路沿線的上跨橋,照明設施及其他路上構造物對標志板面造成遮擋,影響標志的認讀。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應報監理工程師和設計人員,進行變更。 (2)基坑開挖 基坑位置、基坑幾何尺寸、深度應滿足施工圖設計要求,基底應整平夯實,同時要控制好標高,如有超挖,用砼回填。
43、(3)基礎混凝土澆筑 使用配合比經監理批準的混合料; 28517 6F65 潥26285 66AD 暭25561 63D9 揙32982 80D6 胖嚴格按照施工圖設計進行基礎配筋、連接; 預埋螺栓時對立模位置進行水平、垂直校核; 基礎法蘭盤應與基礎對中、水平,并與基礎頂面平齊,預埋地腳螺栓應與基礎法蘭盤垂直,外露長度控制在1012cm,并妥善保護; 基礎混凝土澆筑時每班次抽取試件一組,標準養生后測試,其砼強度在滿足設計要求情況下才進行澆筑,待表面收漿后盡快對混凝土進行灑水養生; 基礎外露部分要平整,頂面水平,不得有蜂窩麻面;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并輔以插入式振搗,基礎周圍夯實。 3、標志安裝
44、按照標志平面布設圖,將各種尺寸的交通標志運到施工現場。之后進行標志版面的安裝,注意安裝之前必須進行核對,用吊車、高空作業車將標志立柱、標志版面一起,固定牢固,上下、左右不得有偏差。并且做到以下幾點: (1)標志板的運輸和搬運方式應按制造廠商的要求進行。兩塊標志鄰接面之間應用適合的襯墊料分隔,以免在運輸、搬運過程中磨損標志板面; (2)單柱標志的標志板內緣到土路肩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25cm,懸臂式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不得小于5.5m; (3)標志板安裝時要有合適的支撐和系桿,避免損壞標志面板; (4)標志板安裝緊固方法必須符合施工圖設計; (5)標志板安裝完畢,須對標志板進行清掃,且不得損傷
45、板面及造成其它缺陷; (6)標志安裝完畢后,檢查其外觀,視認性,顏色,鏡面眩光是否符合施工圖設計。經業主和監理驗收合格后,才進行下一道工序。 4、安裝標準要求(1)立柱垂直度(mm/m)在3范圍內;(2)懸臂式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在設計高度+100mm范圍內; (3)單柱標志的標志板內緣到土路肩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25cm。40295 9D67 鵧37170 9132 鄲38509 966D 陭129410 72E2 狢1(4)鍍鋅構件表面應具有均勻完整的鋅層,顏色一致,表面具有實用性光滑,不允許有流掛、滴瘤或多余結塊。鍍件表面應無漏鍍、露鐵等缺陷。有螺紋的構件在熱浸鍍鋅后,應清理螺紋或作離
46、心分離。所有標志部件均需進行防腐處理,同時應遵循先鍍鋅后噴塑原則。(5)鍍鋅構件的鋅層應均勻,試樣經硫酸銅溶液浸蝕規定次數后,無金屬銅的紅色沉積物。(6)鍍鋅構件的鋅層應與基底金屬結合牢固,經捶擊或纏繞試驗后,鋅層不剝離、不凸起,不得開裂或起層到用裸手能擦的程度。(7)施工時應檢查設置樁號和角度的合理性。樁號設置不合理或與其它構造物干擾,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可適當調整位置。角度按照國標布置圖中標志擺向設置。(8)單柱標志板內緣應距道路路面以外0.3m。標志在裝設時應盡可能與道路中心線垂直或轉一定的角度,警告標志為0-10。(9)由于基礎位置處于路面邊緣,要求基坑開挖后應在24小時內完成基礎砼澆筑
47、。七、路面修復施工1、本工程的路面修補中主要包括老路面破碎嚴重挖補、老路面沉降挖補、老路面坑槽挖補、老路面重度縱縫挖補、老路面重度橫縫挖補、角隅部分開裂、伸縮縫處理等。2、老路面破損嚴重或沉降及坑槽挖補工程(1)施工工藝:審核施工圖設計及有關資料 路面破損調查 施工放樣 開挖 清掃、檢測 二灰碎石回填或C25素混凝土澆筑至原板塊標高 碾壓成型(2) 通過我方多次對施工道路現場的實地勘踏,發現存在大量破碎嚴重和沉降及坑槽的路面,對于該類型的區域,我方采取“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修補原則,修補面積應大于病害的實際面積,修補范圍的輪廓線應與路面中心線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積范圍以外20cm,應采用措施
48、使修補部分與原老路面銜接緊密。當鑿除板塊部分面積較小時采用C25混凝土澆筑至原板板塊標高,對于大面積鑿除板塊采用24cm配合比為 6:14:80的二灰碎石進行回填并碾壓成型(大小面積的劃分以壓路機械能夠施工為原則)。具體修補示意圖如下:3、老路面縱縫及橫縫挖補工程(1)施工工藝:審核施工圖設計及有關資料 路面破損調查 施工放樣 開挖 清掃、檢測 二灰碎石回填或C25素混凝土澆筑至原板塊標高 碾壓成型 (2)對于老路面縱縫及橫縫的處理方法,我方堅持“短縫長補,斜縫正補”的原則,修補面積應大于病害的實際面積,修補范圍輪廓線應與路面中心線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積范圍以外20cm,應采取措施使修補部分與
49、原老路面銜接緊密,挖除老路面層和基層厚用24cm配合比為 6:14:80的二灰碎石進行回填并碾壓成型,當裂縫面積較小時采用C25素混凝土用澆筑至原板塊標高(大小面積的劃分以壓路機械能夠施工為原則)。具體修補示意圖如下:4、角隅部分開裂修補對于角隅部分開裂的板塊進行局部修補 ,角隅處有裂紋或斷角, 按破面大小確定切割范圍 ,邊縫離板角不小于1.3m ,鑿除破損部分 ,角隅修補部分需配8mm 的雙層鋼筋網(網格間距為 10cm)。板塊壓漿:每塊板均采用5個孔(四個角孔加中心一個孔 ,角孔距板邊 100cm) ,對于部分基層較差路段的板塊壓漿孔可適當增加(現場根據壓漿量進行判斷)。用 C30水泥砂漿
50、(加早強劑)高壓灌注 ,灌漿處理完后仍需對板塊重新進行彎沉測定 ,若個別板塊處理后的彎沉值仍大于20(1/100mm)的仍需重新壓漿處理 ,注漿后應封閉交通 ,進行 48 小時初期養生。接縫處理:凡是縱橫無填料或原填料喪失、老化、接縫內有砂、石、土等填塞阻礙板塊運動的 ,必須清除縫隙內的異物 ,用鋼絲刷清刷縫壁 ,然后再采用熱熔改性瀝青灌縫 ,脹縫清縫后 ,縫下部填塞硬泡沫板 ,上部7cm內灌熱熔改性瀝青。 5、伸縮縫處理伸縮縫處理是基層處理施工中的重要內容。首先采用割縫機對縫隙進行割縫清理,然后用灌縫機向清理后的縫中灌注瀝青瑪蹄脂,割縫機清縫主要是將縫中的雜物 徹底清除,清縫時要保證一定的鋸
51、深,即清出的縫要有足夠的深度,一般最少也要810厘米,清除后要及時打掃附近衛生并盡快進行灌縫,以免雜物再次進入縫隙。灌縫指向清出的伸縮縫中灌注瀝青瑪蹄脂,一般由專用的灌縫機來完成。灌縫前要調整好灌縫機,使之流出的瀝青瑪蹄脂油底細膩、均勻。灌縫要有專門的操作人員來完成,灌縫時速度要慢,要保證縫中的瀝青瑪蹄脂均勻密實,使之慢慢靜化凝固。灌縫施工還要盡量選擇在氣溫適宜的時段施工,天氣炎熱時,可采取夜間施工,以防止過高的氣溫使澆灌的瀝青瑪蹄脂表面出現小氣泡,影響質量。 路面拆除1、本工程中路面拆除工程主要是對原老化路面的拆除工程,原老化路面為平均厚度20cm的無筋砼路面。2、施工工藝:施工準備施工放樣
52、機械設備就位鑿除裝運廢渣原地面處理。3、施工準備 (1)開工前至少,應對施工范圍斷面進行實測,將實測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核。 (2)進行全面復測,測量結果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及時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和測量放樣工作。 (3)制定詳細的路基填筑環保措施。 (4)完善合同段總體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工藝、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4、施工方法原有路面鑿除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進行作業,大面積作業時,采用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機械配合,小面積的采用空壓機帶動風鎬,電鉆的設備進行鑿除,在鑿除破損路面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 在鑿除前必須經過測量放樣,避免盲目的施工,而造成成本增加;(2)
53、鑿除的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 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保通措施,避免影響附近村民正常生活;(4) 做到工地排水暢通,指定專人負責挖溝、疏導排水等工作;(5) 在低洼地段和工程不良地質路基段盡量避開雨季施工;(6) 雨季施工時,必須作好氣象資料的收集與整理;(7) 協調安排施工計劃,合理調整雨季施工任務量。5、安全保證措施(1) 距離施工路段兩頭150米、50米處設臵醒目交通安全警示牌,“施工路段,車輛慢行”,場內設臵“施工重地,閑人免入”;施工現場范圍杜絕有圍觀村民或是停留的社會人員,保障現場絕對安全的施工環境。(2) 施工路段前后各一名專職安全員,中間施工員負責現場安全,通訊指揮用步話機
54、聯系,前后加強溝通,對現場的棄土運輸車輛及過往車輛人員進行有效引導,避免單線通行塞車情況。(3) 采取壓縮場地的方式,運輸車輛緊跟挖掘機步驟,前挖后裝,棄物一并運輸到指定棄土場,路段兩旁如有大塊石頭,應該集中堆放,不占用通車路段。(4) 舊路面挖除的地段應立即恢復好地面的平整,并做好適當壓實工作;有必要的地段修筑好道路兩旁的排水,防止路面被沖刷影響通行安全。(5) 加強半幅路面施工期的安全宣傳,加強安全教育,對過往司機、人員及時提醒。6、文明、環保措施 (1)路段保護所有清除的廢土用加遮蓋物的運輸車運至指定棄土場,沿線不得將任何廢土倒至其路旁和其它不允許的地方,注意保證老路拆除后的路面正常通行。(2) 廢棄物場應規整幾何樣式,禁止隨意堆砌,有必要進行合理綠化,護砌;保證不造成任何水土流失和杜絕污染自然環境事件的發生。(3) 在車輛運輸過程中應使用遮蓋物,配備好灑水車,運輸道路經常保持濕潤,避免塵土飛揚造成村民生活環境受污染;構建施工環境、自然環境、社環境和諧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