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鄭州至新鄭機場城際鐵路地上段站前工程ZJZQ-1標石武客專、北下行聯絡線及隴海鐵路接觸網改造營業線施工專項方案目 錄一、編制說明11.1 編制依據11.2 編制目的11.3 編制范圍2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組織83.1 施工組織機構83.2人員配置9四、施工方案114.1總體施工流程114.2安全協議簽訂115鄭機47#墩處隴海鐵路接觸網供電線及回流線遷改115.1、供電線電纜過渡施工125.2、施工計劃125.3、施工隊伍及分工125.4、主要施工技術標準136石武高鐵跨隴海特大橋25#43#墩附加線改造156.1、前期準備:156.2、施工隊伍及分工156.3、施工方法166.4、施工
2、計劃206.5、施工技術措施217北下聯絡線接觸網支柱遷改227.1、施工準備:227.2、施工隊伍及分工237.3、施工方法237.4、施工計劃277.5、主要施工技術標準28八、施工安全措施308.1總體原則308.2工前安全控制措施318.3停電作業安全措施338.4開挖基坑安全注意事項358.5軌道車運用安全措施368.6夜間作業安全措施388.7冬季、高空作業安全措施388.8安全關鍵點控制39九、營業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399.1 安全管理體系399.2營業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40十、應急預案4210.1 應急組織機構4210.2 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及職責4310.3 應急預案啟動
3、4510.4應急預案46接觸線斷線46承力索斷線47供電線斷線47一、編制說明 1.1 編制依據(1) 鐵道部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鐵運【2012】280號文);(2) 鄭州鐵路局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鄭鐵辦【2013】50號文);(3)鐵路技術管理規程(4)鄭州鐵路局行車組織規則(鄭鐵總【2007】27號)(5)接觸網安全工作規程(鐵運【2007】69號)(6)鄭州鐵路局接觸網大修施工管理辦法(7)鐵路電力牽引供電施工規范(TB10208-98)(8)電氣化鐵路有關人員電氣安全規程(鐵運【2013】60號)(9)中鐵咨詢設計院有關接觸網改造施工圖 1.2 編制目的(1)、新建鄭州
4、至新鄭機場城際鐵路跨隴海線特大橋在47#墩基礎工程施工時,隴海鐵路接觸網供電線及回流線在承臺側上方穿過,需進行遷改;(2)、在箱梁架設時,運架一體機在通過38-56#墩施工時距離石武客專接觸網距離2.3米,大型機械設備距帶電體安全距離不足,需進行附加線的改造;(3)、鄭機城際在鄰近京廣高鐵北下行聯絡線特大橋48、49、50、51、52號墩架設箱梁時,運架一體機與北下行聯絡線距離不足2米,為保證安全需對北下行聯絡線特大橋48、49、50、51、52號墩對應支柱號51、52、53、54、55進行改遷。根據本工程特點、施工方案及相關法律法規,施工時嚴格按照營業線施工要求組織施工,加強對工人的教育培訓
5、和勞動保護措施,在本工程整個施工過程中實現無人身傷亡事故,無鐵路行車險性及以上事故。 1.3 編制范圍本方案接觸網改造涉及隴海鐵路、石武客專及北下行聯絡線三條線路,范圍分為三段:1、新建鄭州至新鄭機場城際鐵路ZJZQ-1標跨隴海線特大橋LDK12+627.690(47#墩)處隴海鐵路接觸網供電線和回流線遷改施工(隴海鐵路K556+280處);2、石武高鐵25#43#墩,里程K691+319K691+908間,對應鄭機線38#56#墩,里程LDK12+332.860LDK12+906.4;3、北下行聯絡線橋墩號48-52#,公里標K1+749K1+856間,對應鄭機線1721#墩,里程LDK11
6、+653.210LDK11+784.400。二、工程概況1、隴海鐵路接觸網供電線及回流線遷改由于新建鄭機城際鐵路跨隴海鐵路建設的需要,需對既有隴海鐵路上行線圃田至圃田西區間K556+200K556+400段供電線及回流線進行遷改,確保新建鄭機城際鐵路跨隴海鐵路橋47#墩施工。 47#墩現場照片平面關系圖此次施工分為過渡工程和正式工程兩部分。其中過渡工程涉及新立鋼柱2根,架設鐵路接觸網專用TYJV-27.5kV-1400mm2型電纜500米,架設鐵路接觸網專用VLV-400型電纜500米,安裝避雷器2臺,安裝電纜終端頭6個,安裝回流線接頭2處,倒接供電線下錨2處,倒接回流線下錨2處,供電線調整6
7、00米,回流線調整600米;安裝接地裝置4處。正式恢復工程中涉及架設LGJ-240型鋼芯鋁絞線200米,架設LGJ-185型鋼芯鋁絞線200米,拆除鐵路接觸網專用TYJV-27.5kV-1400mm2型電纜500米,拆除鐵路接觸網專用VLV-400型電纜500米,拆除避雷器2臺,拆除電纜終端頭6個,倒接供電線下錨2處,倒接回流線下錨2處,供電線調整1000米,回流線調整1000米。2、石武客專附加線改造鄭州至新鄭機場城際鐵路鄰近石武高鐵跨隴海特大橋34#橋墩施工時,運架一體機與石武正線附加線距離僅2.3米,大型機械設備距帶電體安全距離不足,需進行附加線的改造。石武高鐵支柱號21#45#,橋墩號
8、25#43#,公里標K691+319K691+908間附加線由H型鋼柱上田野側懸掛安裝逐步過渡改為H型鋼柱柱頂支撐安裝。所用主要設備和材料清單:16KN支柱復合絕緣子及其柱頂安裝配件,增長轉換底板,保護線支座等。現場圖片平面關系圖此施工需安裝正饋線肩架6套,柱頂絕緣子支架7套,保護線支座16套,倒接正饋線650米,保護線650米,正饋線調整800米,回流線調整800米。3、北下行聯絡線接觸網H型鋼柱改遷鄭州至新鄭機場城際鐵路鄰近京廣高鐵北下行聯絡線特大橋48、49、50、51、52號墩架設箱梁施工時,運架一體機與北下行聯絡線接觸網距離不足2米,為保證安全需對北下行聯絡線特大橋48、49、50、
9、51、52號墩對應支柱號51、52、53、54、55進行改遷北下行聯絡線支柱號51#-55#,橋墩號48#-52#,接觸網H型鋼柱需進行改遷,51#、54#、55#支柱向線路側移動,52#、53#支柱由曲外移至曲內。現場圖片此施工分為過渡工程和正式工程兩部分,其中過渡工程涉及新立H型鋼柱3根,格構式鋼柱2根,架設回流電纜300米,安裝接觸網腕臂5套,安裝保護線中錨1處,安裝回流線接頭2處,倒接回流線下錨2處;安裝接地裝置2處。正式恢復工程中涉及架設 JL/LB1A-200-26/7型鋼芯鋁絞線300米,拆除格構式鋼柱2根,接觸網承力索調整500米,回流線調整500米。三、施工組織 3.1 施工
10、組織機構本工程采用項目經理全權負責制管理,負責本項目的機械、材料及勞動力的組織及施工,組織體系框圖如下: 項目部設安全員、防護員及駐站聯絡員,名單見下表:姓名職務電話備注趙簽駐站聯絡員張偉民駐站聯絡員黃建設安全總監孫浩杰安全員聶海法安全員趙學銀防護員暴群防護員3.2人員配置施工領導小組組 長: 李云華組 員: 穆力江、費斌職 責:負責施工的領導與管理工作,加強雙方的合作與溝通,負責相關單位的協調工作,辦理相關施工手續。在確保人身和行車安全的前提下,保質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務。施工指揮小組組 長: 尚海民、耿立周組 員:何同德、趙學寅職 責:做好施工動員和技術交底工作;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精心驗收
11、,并加強對施工的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接觸網改造任務在保質、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完成。領導小組下設技術、安全、后勤保障三個工作組1、施工技術組組 長:汪偉華組 員:徐陽、蔡瑞波、李超職 責:負責對施工部門進行技術交底;編制材料計劃;編制總體技術組織措施;審核具體工點的施工方案,及相關技術措施;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檢查作業和材料預配過程中工藝標準的執行情況;及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組織施工質量分析會,對施工質量標準、施工工藝的執行情況及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負責施工中的對外聯系工作。負責工程質量的檢查;負責對當天施工設備質量進行檢查,確保施工后的設備達到部、局要求的
12、標準。2、施工安全組組 長:黃建設組 員:聶海法、張偉民、劉斌職 責:全程跟蹤作業,嚴把現場作業安全卡控關,確保施工中的人身和設備安全;對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及施工方案進行認真審核把關,并負責檢查落實;審核具體工點的施工安全措施并檢查落實;進行現場作業安全控制(含人員、設備及所有機具);嚴查施工及配合工作中的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工作。3、物資及動力設備保障組:組 長:潘宏杰組 員:賈賓職 責:材料科負責保障施工材料按技術科下達的計劃及時供應以及按要求的完成舊料回收工作;對所有種類的配件進行入庫、出庫前的檢查及進行抽樣試驗。負責組織協調施工車輛、人員的統一調配;負責對施工車輛進行出乘前后的車輛狀
13、態抽查;檢查車輛在施工中標準化作業執行落實情況。四、施工方案4.1總體施工流程4.2安全協議簽訂與鄭州供電段簽訂安全協議與鄭州橋工段簽訂安全協議5鄭機47#墩處隴海鐵路接觸網供電線及回流線遷改由于新建鄭機城際鐵路跨隴海鐵路建設的需要,需對既有隴海鐵路上行線K556+200K556+400段供電線及回流線進行遷改,根據設計要求對圃田變電所4#供電線、回流線分部進行電纜過渡遷改,電纜過渡及接觸網遷改過渡工程共需接觸網停電點8個,全部使用維修天窗進行遷改。5.1、供電線電纜過渡施工停電時間:120分鐘作業內容:新立鋼柱、架設供電線、回流線電纜,拆除供電線、回流線。停電范圍:中牟(含)鄭州(不含)上行
14、線K556+662- K566+096、圃田西(含)馬寨(不含)間隴上貨線、圃田西(含)鄭州東疏解區線路所(不含)間鄭州東西南聯絡線下行線接觸網停電。圃田中牟上行、圃田鄭州上行供電臂,編號:DLH22、DLH24。 施工地點:新建鄭機城際跨隴海特大橋47#墩處;登記站:圃田車站;作業地點:圃田西鄭州,K556+200K556+400間;配合單位:鄭州鐵路局在供電段;封鎖占車:具體占車范圍另附。 5.2、施工計劃(1)此次施工,包含下部工程施工及接觸網停電施工,計劃目標工期為30天,具體施工日期及封鎖占車位置以下達施工日計劃為準。(2)根據工期要求制定施工計劃同時將計劃下發給施工隊,施工隊根據段
15、計劃,制定詳細的日計劃,同時上報項目部。5.3、施工隊伍及分工(1)施工隊伍:此次施工隊伍共計120人。(2)施工車輛:軌道作業車4臺、軌道吊車1臺、梯車2臺。(3)鄭州供電段人員分工聯系單姓名部門(職務)聯系方式費斌隊長耿立周副隊長李超技術負責劉斌安全負責5.4、主要施工技術標準(1)電纜安裝標準施工部門應根據供電線施工平面布置圖和電纜安裝圖,提前按桿號將電纜固定角鋼及零部件預配成套,每一個支柱為一個單位,將桿號寫在對應的固定角鋼上。電纜最小轉彎半徑為20倍電纜外徑。安裝螺栓時兩根穿向應一致,一般應從主角鋼穿向固定角鋼側,即螺栓應在固定角鋼側。固定電纜的電纜固定卡子與電纜間應加設橡膠墊。電纜
16、的各項實驗符合要求。(2)回流線肩架及接地連線安裝標準回流線肩架安裝高度均按設計安裝,安裝水平,誤差50毫米(上下部底座之間距上底座500MM處)。回流線距支柱邊緣應不小于0.6米。回流線最大弛度時,距建筑物間距不小于2.5米。(3)供電線肩架安裝標準供電線肩架應按設計要求安裝平直,安裝高度與既有鋼柱供電線肩架保持一致,允許誤差+50mm。安裝時螺栓要緊固。(3). 螺栓緊固力矩接觸網上部預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應采用力矩固,用于配合緊固的扳手應為專用力矩扳手,嚴禁使用活口扳手。安裝后金具連接螺栓的緊固力矩均應符合設計要求,新零件應符合該產品安裝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具體螺栓緊固力矩參考值見下表(如
17、表中力矩值與產品說明書不符,以廠家產品說明書中提供的為準)。接觸網連接螺栓緊固力矩參考值表序號名 稱螺栓類型緊固力矩值備注1腕臂底座槽鋼直螺栓M2080 N.m2腕臂底座直螺栓M1660 N.m含頂緊螺栓3棒式絕緣子U螺栓M1244 N.m4定位管卡子直螺栓M1244N.m5錨支定位卡子U螺栓M1244N.m6承力索座直螺栓M12/M1044N.m/25N.m7套管雙耳直螺栓M12/M1044N.m/25N.m廠家提供的圖中M10螺栓為25-32 N.m8(長)定位環直螺栓M124456N.m9定位器直螺栓M12/M1044N.m/25N.m11定位線夾直螺栓M10382N.m12線岔直螺栓M
18、1025N.m13承力索電連接線夾直螺栓M1244N.m14接觸線電連接線夾直螺栓M1244N.m15吊弦線夾直螺栓M1025N.m16(長)支持器直螺栓M1244 N.m17(雙)橫承力索線夾U螺栓M1244N.m18接地線夾鉤螺栓M1660 N.m19接地線連接線夾直螺栓M1244N.m20鉤螺栓鉤螺栓M1660N.m21承(線)錨角鋼直螺栓M2298N.m含頂緊螺栓22鋼錨角鋼直螺栓M2298 N.m含頂緊螺栓23特型鋼錨角鋼直螺栓M2298 N.m含頂緊螺栓24軟橫跨固定角鋼U螺栓M1644 N.m25套管雙耳直螺栓M124456N.m26承力索座直螺栓M12/M164456 / 60
19、-70N.m27電連接線夾直螺栓M1265 N.m28承力索中心錨結線夾20 N.m29接觸線中心錨結線夾直螺栓M12100 N.m30定位支座70 N.m31杵座鞍子U螺栓M1025 N.m6石武高鐵跨隴海特大橋25#43#墩附加線改造石武高鐵跨隴海特大橋34#橋墩附近附加線改造,依據現場的實際制定本施工方案,要求施工時按本方案認真執行。6.1、前期準備:1、按照相關規定簽訂安全協議2、熟悉施工方案,仔細查看現場,做好施工方案的制定。3、工機具和材料的準備工作。6.2、施工隊伍及分工(1)施工隊伍:此次施工隊伍共計40人。(2)施工車輛:軌道作業車2臺、軌道吊車1臺、梯車2臺。(3)具體分工
20、:見方案組織機構。6.3、施工方法1、正饋線由田野側移至接觸網支柱頂部安裝,為確保正饋線田野側至柱頂過渡時坡度及折角變化趨緩,需將21#、23#、25#、41#、43#、45#接觸網支柱正饋線田野側安裝改為田野側抬高安裝(方式2)27#、29#、31#、33#、35#、37#、39#改為柱頂安裝(見方式1),保護線統一由正饋線肩架安裝改為接觸網支柱上孔內利用保護線支座進行安裝。(1)支持絕緣子柱頂安裝方式(2)支持絕緣子側抬高安裝方式2、附加線改移前在天窗點內對改造所需的設備進行預安裝,安裝設備要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能影響現有設備的正常運營,施工現場查看線索弛度,若弛度不能滿足安裝
21、要求,需分別在23#、45#兩側附加線懸掛定位點打開,將線索弛度向施工區段勻,施工過程中做好現場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組織和監督。3、附加設備的安裝,(1)石武高鐵支柱號21#、23#、25#、41#、43#、45#進行正饋線支持絕緣子側抬高安裝方式,借助H型鋼柱預留孔安裝保護線支座,保護線通過支座直接安裝在H型鋼柱上。保護線安裝低于正饋線,但距鋼軌地面的距離不小于5200mm。具體安裝參考正饋線柱側柱式絕緣子安裝圖。(2)石武高鐵支柱號27#-39#進行正饋線H型鋼柱柱頂安裝和保護線支座的安裝,正饋線柱頂絕緣子的安裝高度要滿足線索弛度的要求,保護線支座的安裝借助于斜腕臂安裝預留孔,正饋線柱頂具體安
22、裝參考正饋線柱頂、保護線田野側懸掛安裝圖(石武客專石鄭施網-207-05)(3)附加導線的倒接。在天窗點內依次對保護線和正饋線進行倒接,原則上先倒保護線,根據天窗時間及工作量進行倒接,一個天窗點內完成保護線支座的安裝,待保護線支座安裝好后,利用一個天窗對保護線進行倒接,保護線的倒接過程中要注意線索的弛度;正饋線的改造和倒接在兩個天窗點內完成,一個天窗完成過渡工程的施工,更換過渡處所的附加線肩架,安裝支持絕緣子,第二個天窗點完成27#-39#支柱附加線柱頂的安裝。(4)施工過程中觀察線索弛度,線索交叉處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正饋線改造后不再進行恢復,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安裝。(5)正
23、饋線安裝完成后,根據絕緣護套安裝說明書及相關要求安裝絕緣護套,絕緣護套的安裝嚴格按照安裝工藝,安裝后查看線索弛度,滿足按生產的需要。高鐵正線接觸網連接螺栓緊固力矩參考值表序號名 稱緊固件名稱緊固力矩值備注170鋁合金承力索座頂緊螺絲M1275N.m2背母M1250 N.m3U螺栓M1250 N.m4鋁合金套管座頂緊螺絲M1275N.m5連接螺栓M20100N.m6背母M12背母M1250N.m7腕臂支撐頂緊螺絲M1275N.m8背母M1250 N.m955型套管單耳U螺栓M1670N.m1170型套管單耳U螺栓M1670N.m12鋁合金定位器頂緊螺絲M1275N.m13背母M1250 N.m1
24、4錨支定位卡子U螺栓M1244N.m15M1244N.m16定位支座U螺栓M1670N.m17M1670N.m18電氣連接跳線M1025 N.m19定位線夾M10 螺母25N.m20M10 螺栓25N.m21承力索終端錨固線夾右螺紋楔套80N.m22接觸線終端錨固線夾右螺紋楔套80 N.m23承力索中心錨結線夾M10 螺栓46 N.m24接觸線中心錨結線夾杯口螺栓100 N.m25彈性吊索線夾M8 螺栓23N.m26可調式整體吊弦吊弦固定螺栓M1215N.m27M10 螺栓65 N.m28不可調式整體吊弦M10 螺栓25 N.m6.4、施工計劃1、 停電時間:240分鐘作業內容:安裝保護線支座
25、、拆除正饋線肩架、安裝柱頂絕緣子、倒接正饋線,保護線、安裝絕緣護套。停電范圍:鄭州東京廣場(含)-許昌東站(不含)、鄭州東京廣場(含)-鄭州東動車所(不含)、鄭州東京廣場(含)-新鄉東站(不含)、圃田西站(不含)-鄭州東京廣場(含)-滎陽南站(不含)間上下行線2、此次施工,包含下部工程施工及接觸網停電施工,計劃工期為10個施工天窗。內容包括:肩架更換、柱頂絕緣子安裝、吧保護線倒接、正饋線倒接及附加懸掛的調整。具體施工日期及封鎖占車位置以下達施工日計劃為準。施工地點: 石武高鐵跨隴海特大橋25#43#墩處;登記站:鄭州東站車站;作業地點:許昌東鄭州東, K691+319K691+908間,對應鄭
26、機線38#56#墩,里程LDK12+332.860LDK12+906.4;配合單位:鄭州鐵路局鄭州供電段;軌道車行駛徑路:軌道車從鄭州東動車運用所進,經過鄭州東站到達作業地點,具體行駛鼓搗以當日命令為準。3、根據工期要求制定施工計劃同時將計劃下發給施工隊,施工對根據段計劃,制定詳細的日計劃,同時上報項目部。6.5、施工技術措施1、保護線通過保護線支柱安裝在H鋼柱斜腕臂預留孔上,支柱安裝牢固。支座處保護線纏預絞式保護條。2、正饋線的安裝過程中要查看線索弛度,線索弛度不能滿足要求,需在施工范圍的基礎上王兩邊延長幾個跨距,打開附加線懸掛點,將線索往施工區段移動,移動后的線索也要滿足弛度要求。3、線索
27、移動后,正饋線和保護線有交叉,注意交叉處線索間距,考慮風偏等惡劣天氣下絕緣距離的要求。4、嚴格執行派工單制度,所有分工必須詳細至每個施工項目及其所需的工具材料、施工方案。各作業小組應每次作業前提前看現場,確定施工方案,準備工具材料,按照派工單進行作業,作業完畢后應隨即將派工單進行填寫,作業結束以小組為單位簽字后將派工單反饋單分別交車間。5、每次施工各小組施工結束前,對調整的設備進行參數測量及全面巡視,確保設備能正常開通。7北下聯絡線接觸網支柱遷改7.1、施工準備:1、按照相關規定簽訂安全協議2、熟悉施工方案,仔細查看現場,并做好數據記錄,做好施工方案的制定。3、遷改使用的工具、材料、機械要提前
28、聯系準備。鄭機跨隴海線橋敦號1718192021北下線橋墩號5251504948架橋機邊緣距北下線路中心距離53.8373.1353.2074.185北下線接觸網支柱號055054053052051移動前北下線線接觸網支柱側面限界3.863.763.883.993.88接觸網支柱類型單柱單柱雙柱單柱雙柱墩號及距離對應關系表7.2、施工隊伍及分工(1)施工隊伍:此次施工隊伍共計40人。(2)施工車輛:軌道作業車2臺、軌道吊車1臺、梯車2臺。(3)具體分工:見組織機構。7.3、施工方法1、51號支柱改移方案:51#為雙支柱(支柱寬350mm)底部法蘭盤垂直線路側長為780mm。采用支柱向內側移動的
29、780mm, 緊貼現有支柱的法蘭盤基礎,在線路測采用化學錨栓,做支柱基礎。基礎螺栓如圖所示,螺栓孔間距為160mm。前期先將51#支柱基礎及下層支柱安裝好,在天窗點內對支柱進行改遷。施工完成后51#支柱不再回復原位,維持改造后的狀態。2、52、53號支柱改移方案:52#、53#支柱侵入接觸鄭機線橋梁翼緣0.3m,向線路側改移支柱不能滿足側面限界的要求,因此將支柱改移到線路另一側,改移后接觸網支柱改移后支柱采用斜腿柱。圖紙為橋上接觸網鋼柱安裝圖通化(2010), 具體圖號1002-14,1002-03,1002-04(見附圖一)。改移后接觸網支柱側面限界大于3400mm,接觸網裝配采用大限界框架
30、-1.0m固定(見附圖二)。大限界圖見附圖二。接觸網支柱拆除后,采取保護措施,保證地腳螺栓不破壞。新立斜腿柱在橋上位置關系如圖。跨隴海鐵路特大橋19、20號橋墩距離石武客專北下行聯絡線特大橋49和50號墩較近,既有線接觸網立柱已侵入鄭機線橋梁翼緣0.3m。在恢復既有052支柱時,接觸網支柱側面限界為3.2米,在距既有接觸網基礎西側一排地腳螺栓一排0.45米處新做一排螺栓,螺栓采用化學錨栓。化學錨栓布置見下圖:在恢復既有053支柱時,接觸網支柱側面限界為3.17米,在距既有接觸網基礎西側一排地腳螺栓0.16米、0.32米、048處新做三排螺栓,螺栓采用化學錨栓。化學錨栓布置見下圖:3、54、55
31、號支柱改移方案:54、55號支柱向靠近線路側方向改移,基礎采用化學錨栓,在保證最外側化學錨栓與墩邊距離情況下,移動后55#支柱側面限界理論值為2760mm,54#支柱限界理論值為2630mm,施工結束后54#、55# 支柱進行恢復,現場做好原有基礎的防護。具體的側面限界一現場實際測量為準。 4、回流線改移方案: 將北下聯絡線接觸網支柱回流線在50、56號接觸網支柱引回流電纜,使斜腿鋼柱納入接地系統,50、56號支柱改為GH280,法蘭型號不變。并在50、56號接觸網支柱上做拉線,在北下48號、52號橋墩上做拉線錨樁,具體安裝方式見附圖三。5、本次遷改施工,包括墩頂鉆孔、化學螺栓錨固等對既有北下
32、行聯絡線橋墩結構無影響。北下行支柱改造測量記錄支柱號橋墩號支柱限界(mm)北下梁邊緣限界(mm)橋墩承臺限界(mm)該移后側面限界(mm)鄭機架梁機邊沿相對支柱外緣距離(m)改造方法外軌超高備注514838792700363028500.776線路側平移605249398828003970侵入0.272移至曲內橋梁固定鋼板邊緣距離承臺邊緣450mm5350387928003940侵入0.291移至曲內橋梁固定鋼板邊緣距離承臺邊緣450mm545137602600304026300.374線路側平移555238592580317027601.14線路側平移備注:51#、53#為雙支柱,支柱寬35
33、0mm,法蘭盤垂直線路側寬780mm,52#、54#、55#為支柱240mm,法蘭盤垂直線路側寬580mm7.4、施工計劃1、 停電時間:240分鐘作業內容:新立鋼柱、架設回流線電纜,拆除架空回流線,拆除廢棄支柱。定位裝置安裝及線索調整。停電范圍:圃田西站(不含)-鄭州東站(含)2、此次施工,包含下部工程施工及接觸網停電施工,計劃工期為20個天窗。具體施工日期及封鎖占車位置以下達施工日計劃為準。施工地點: 石武客專北下行聯絡線48#52#墩處;登記站:鄭州東站車站;作業地點:圃田西鄭州東,N2K1+802.859N2K1+933.984間,對應鄭機線17#21#墩,里程LDK11+653.21
34、0LDK11+784.400;配合單位:鄭州鐵路局鄭州供電段;鄭州鐵路局鄭州橋工段軌道車行駛徑路:軌道車從鄭州東動車運用所進,經過鄭州東站到達作業地點,從圃田西出,具體行駛鼓搗以當日命令為準。3、根據工期要求制定施工計劃同時將計劃下發給施工隊,施工對根據段計劃,制定詳細的日計劃,同時上報項目部。7.5、主要施工技術標準1、回流電纜安裝標準(1)施工部門應根據供電線施工平面布置圖和電纜安裝圖,提前按編號將電纜固定角鋼及零部件預配成套,每一個懸掛點為一個單位,將編號寫在對應的固定角鋼上。(2)電纜最小轉彎半徑為20倍電纜外徑。(3)安裝螺栓時兩根穿向應一致,一般應從主角鋼穿向固定角鋼側,即螺栓應在
35、固定角鋼側。(4)固定電纜的電纜固定卡子與電纜間應加設橡膠墊。(5)電纜的各項實驗符合要求。2、 支柱安裝。(1)按照設計文件安裝支柱底座,支柱要滿足行車限界及施工的需要。(2)需進行回遷的支柱要對支柱基礎采取防護措施。3、 附加懸掛安裝(1)正饋線肩架及保護線安裝標準正饋線過渡肩架及柱頂絕緣子安裝高度及方式均按設計安裝,安裝水平。回流電纜在橋梁處的固定要牢固,固定點要預防防護措施,防止傷害電纜。正饋線及保護線線索交叉處要滿足絕緣距離要求。(2)腕臂結構安裝標準腕臂安裝要嚴格按照安裝曲線進行安裝,根據技術數據,網外預配,現場整體安裝。安裝時螺栓要按照緊固力矩采用力矩扳手緊固。4、 螺栓緊固力矩
36、接觸網上部預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應采用力矩固,用于配合緊固的扳手應為專用力矩扳手,嚴禁使用活口扳手。安裝后金具連接螺栓的緊固力矩均應符合設計要求,新零件應符合該產品安裝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具體螺栓緊固力矩參考值見下表(如表中力矩值與產品說明書不符,以廠家產品說明書中提供的為準)。聯絡線接觸網連接螺栓緊固力矩參考值表序號名 稱螺栓類型緊固力矩值備注1腕臂底座槽鋼直螺栓M2080 N.m2腕臂底座直螺栓M1660 N.m含頂緊螺栓3棒式絕緣子U螺栓M1244 N.m4定位管卡子直螺栓M1244N.m5錨支定位卡子U螺栓M1244N.m6承力索座直螺栓M12/M1044N.m/25N.m7套管雙耳直螺
37、栓M12/M1044N.m/25N.m8(長)定位環直螺栓M124456N.m9定位器直螺栓M12/M1044N.m/25N.m11定位線夾直螺栓M10382N.m12線岔直螺栓M1025N.m13承力索電連接線夾直螺栓M1244N.m14接觸線電連接線夾直螺栓M1244N.m15吊弦線夾直螺栓M1025N.m16(長)支持器直螺栓M1244 N.m17(雙)橫承力索線夾U螺栓M1244N.m18接地線夾鉤螺栓M1660 N.m19接地線連接線夾直螺栓M1244N.m20鉤螺栓鉤螺栓M1660N.m21承(線)錨角鋼直螺栓M2298N.m含頂緊螺栓22鋼錨角鋼直螺栓M2298 N.m含頂緊螺栓
38、23特型鋼錨角鋼直螺栓M2298 N.m含頂緊螺栓24軟橫跨固定角鋼U螺栓M1644 N.m25套管雙耳直螺栓M124456N.m26承力索座直螺栓M12/M164456 / 60-70N.m27電連接線夾直螺栓M1265 N.m28承力索中心錨結線夾20 N.m29接觸線中心錨結線夾直螺栓M12100 N.m30定位支座70 N.m31杵座鞍子U螺栓M1025 N.m八、施工安全措施8.1總體原則1、 施工嚴格按照鄭州鐵路局貫徹鐵道部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要求并嚴格組織施工。2、嚴格執行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鄭州鐵路局行車組織規則、接觸網安全工作規程、接觸網運行檢修實施細則及鄭州鐵
39、路局接觸網大修施工管理辦法、鐵路電力牽引供電施工規范及各項有關規定提出的要求安排施工。8.2工前安全控制措施 1、本次接觸網遷改施工前應組織全體人員對針對本次施工安全特點及安全控制關鍵環節進行培訓考試,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參加施工。2、勞務工參與接觸網施工,由用人單位與勞務輸出的施工單位簽署勞務工使用協議,明確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所有勞務工參加作業前,由使用班組組織全員培訓和考試,勞務工不經培訓考試合格,不得參與輔助作業。勞務工不得參與接觸網施工的高空作業。勞務工進入作業現場進行輔助作業,必須有勝任路工帶領,按規定穿著勞保防護用品,侵入限界,必須按規定辦理可靠的坐臺和現場雙防護。3、參與施工的職
40、工及勞務工安全培訓考試內容主要包括人身安全(防止車輛傷害、物體打擊、高空落物及墜落、高低壓觸電)、勞保用品使用、防止人員料具侵限、防洪安全、防寒過冬等安全內容,職工培訓考試另外應包含開挖基坑等地面作業等作業的設備安全關鍵環節及施工安全關鍵卡控的內容;軌道車司機還應包括作業車、軌道車、軌道起重機針對性施工安全措施卡控內容。4、每次施工前,由施工部門簽發停電作業工作票,工作領導人由管理人員擔當,工作票應詳細指明本次作業的具體地點、停電范圍、作業范圍、地線位置及相關安全控制措施,作業組要指定作業勞動保護檢查員負責本次作業勞動安全保護檢查監督。凡使用軌道車輛參與作業,工作領導人必須按段規定簽發車網作業
41、安全聯控卡。5、參加施工的各個作業組應提前勘踏現場,熟悉現場設備環境,核對工作票的作業地點與實際相符,并提前將第二天作業占車位置確定清楚,交代給要令人和駐站聯絡員。6、參加施工的作業組必須在停電點前40分鐘到達施工現場(其中駐站聯絡員提前60分鐘到達信號樓進行行車防護、運統46填寫等),提前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包括工機具、材料檢查、對講機通話試驗等準備)。7、本次施工前,要對所有安全工具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狀態穩定,安全良好。每次作業前,工作領導人及各小組負責人要組織專人對使用的受力工具應仔細檢查其狀態,發現問題的嚴禁帶入施工現場,防止發生意外。8、軌道車司機出乘前,應由軌道車班負責人交代本次
42、車網作業安全聯控的主要內容,并按規定將車網安全聯控卡交各主車司機。每次軌道車輛出車前,乘務人員應提前檢查車輛狀況,并在無網區檢查作業平臺轉動、升降情況,發現問題的及時匯報處理,嚴禁故障車輛進入施工現場。9、作業人員、機具上道時必須按規定設置可靠的坐臺和現場雙行車防護(包括利用列車間隙搬運車梯、料具等),嚴禁人員、機具、材料侵入沒有設置可靠雙防護的行車限界,所有人員嚴禁鉆車翻越股道。10、使用軌道吊車和汽車吊的司機、司索工、指揮人員都要嚴格執吊規規程,不得臆測起吊、違章盲干;嚴禁歪拉斜吊,一切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杜絕違章,確保安全,吊車大臂下嚴禁人員站立或穿越。11、未定職人員、未取得安全合格證
43、人員嚴禁參加作業,要加強對新工的安全教育,新工必須有經驗豐富的職工帶領下進行輔助作業,并時刻有人監督,嚴禁其單獨作業。12、行車防護安全措施在停電作業前,簽發工作票及申請施工時,應嚴格按照“施工不行車,行車不施工”的原則,對本次作業軌道車占用、車梯、工機具及人員作業所占用的股道、道岔及線路區域申請行車封鎖,并在運統46登記本上進行登記,不辦理行車封鎖的線路,不得進行作業。作業期間,非封鎖股道及線路有內燃單機或機車從作業區段通過,要求所有防護人員思想集中,及時通知施工負責人及相關的防護人員車輛通過情況。停電作業時,應遵守以下防護規定:(1)圃田站、鄭州東站信號樓設專人行車防護。(2)如果使用梯車
44、作業按規定設兩端50米行車防護。(3)車輛推行時,必須由軌道車班工長或勝任人員在車輛前端添乘監督。(4)作業組要根據自己的作業地點及作業關鍵場所各自設好自己的現場行車防護人員,并指定專人與座臺人員保持不間斷聯系。8.3停電作業安全措施1、驗電接地人員必須提前40分鐘到達接地線位置,確認接地線桿號并向工作領導人匯報。接地線時要注意力集中,按章操作;監護人要加強提醒與監護;地線接好后接地線人員要對接掛地線進行防護,防止作業人員越出地線范圍作業以及接地線侵限。2、每次作業前,作業防護人員應提前60分鐘到達信號樓,將車輛實際運行情況及時、準確的通過防護用具(如對講機、廣播)向現場人員反饋。3、與相鄰有
45、電設備安全距離較近的地點作業時設置專人防護,要派專人進行監控,防止作業人員誤觸、誤攀、誤沿有電設備。4、曲內曲外柱、下錨柱等受力較大的支柱,卸載時人員不得站在受力的反方向以防跑線傷人。5、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所有作業人員,嚴禁以車代步。6、作業中作業車運行時,確認平臺框架與接觸網不小于500mm的距離。7、 裝吊過程中要注意支柱定位,曲線區段要注意作業車上的站立位置,防止發生碰刮擠造成傷人事故。8、為防止感應電傷人作業車要隨車加掛地線,人員跨越瓷瓶作業必須先短接瓷瓶消除感應電,再過瓷瓶。9、進行延(改)錨緊線時緊線人員聽從工作領導人的命令,不得蠻干。10、延(改)錨作業時按照施工工藝進行作業
46、,不要簡化作程序。受力工具受力時注意時刻觀查受力工具狀態,起落錨結束后要注意連接件的受力狀態,發現不良情況及時處理。11、每次作業結束后段施工領導小組應組織參加施工的各部門負責人召開收工會,認真總結施工作業情況,查找存在問題并制定相應整改措施。 12、施工完畢后,各個作業組要確認設備是否具備開通條件,確保修后設備的開通條件滿足行車要求。8.4開挖基坑安全注意事項1、接觸網開挖基礎前應按規定與相關單位簽訂安全協議,基坑開挖前應按協議要求及時與有關單位聯系,指明電纜路徑,請求現場安全配合。2、開挖基坑,每處不少于兩人,坑內有人作業時,坑上必須有人防護。列車通過時,坑內不得有人。3、挖坑發現地下設施
47、(如電纜、管道)不能自行處理時,有施工負責人與有關單位聯系處理,嚴防損壞電纜。4、挖坑時必須注意路基的穩定,不得使其受到減弱。挖坑作業時遇到排水溝(盲溝)應做疏通改道排水工作,以免積水影響路基的穩定。5、挖坑時,坑邊不得放置重物或工具。6、挖坑時,應隨時注意坑壁的穩定情況,如有變化,應及時加強防護措施。7、挖坑地段必須設專人經常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與上報。開挖的基抗,于收工前進行檢查,確認路基穩固,無坍塌危險方能力離開,必要時設專人看守。8、挖坑時應采取防止人員墜落的安全措施,如設置樁繩防護欄,懸掛標示牌,或用木版蓋住坑口,或設人防護,夜間應加設燈光防護,但需注意不得與行車信號混淆。9、
48、坑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10、開挖基坑作業時,地面輔助人員嚴禁站、坐在相線路及鋼軌上。11、遇有地下水或流沙時,要采取抽水及放塌方措施,嚴防危機行車事故發生。8.5軌道車運用安全措施1、一般規定軌道車司機應嚴格執行禁鳴規定。要求司機作業必須帶耳機,以便呼喚應答。主車司機在出車前應對其負責的車輛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對重點部位。如發動機、傳動部及走行部、聯掛裝載及制動機構等做到看、聽、敲。每次作業前,軌道車負責人應與工作領導人聯系溝通,參加接觸網分收工會,接受車網作業安全聯控卡,并確認安全關鍵事項,做到清楚當日作業地點和區間,針對不同的作業區段、工作內容進行安全預想,并集中所有軌道車司機詳細布置
49、、安排落實。單車和車組在發車前,司機要確認信號、道岔正確后方可動車。運行中,司機與副司機應加強了望并認真執行“呼喚應答”。嚴格控制車速(放線時最高速度不得超過5km/h),按要求使用監控裝置。拖車、作業車裝載材料時,為防止脫落造成意外,司機負責檢查穩固、載重、超界和捆掛情況,不符合規定,不得發車。施工封鎖區段解體作業時,司機要精力集中、加強瞭望,清楚前方作業車所處位置。聯掛時,應先停車、后聯掛。多車聯掛時,應按順序依次聯掛,司機應確認前面車輛聯掛完畢、聯掛人員退出兩車聯掛處,方可聯掛。嚴禁高速行駛聯掛車輛。施工中,當外部環境和作業條件比較惡劣時,禁止將作業平臺旋轉道曲線內側進行作業。必要時,應
50、使用抓軌器或停止作業。在坡道上作業時,應確保制動風壓,在規定范圍內。必要時,應采取防溜措施。2、軌道車出車:車列從車站或專用線發車(轉線)時,必須認真檢查軌道車、作業車的機械、電氣及作業平臺的狀態,良好無病的方準出車使用,車列首尾端第一臺車的副司機負責取出止輪器,司機確認,帶班工長負責查驗。軌道車出車后需要解體作業的、每個動車必須保證有合格的司助人員,否則不允許上線作業。進入封鎖區段作業必須確認信號及道岔狀態。3、作業車施工作業:作業車每一次的動車作業之前,司助人員必須了解車上人員作業的內容及動車要求,嚴禁盲目動車。作業過程中軌道車助手必須在車下能夠引導司機且能夠看清作業臺上人員的地方指揮動車
51、,并且必須使用信號旗及標準行車用語。軌道車助手必須穿戴規定的勞保用品,引導車輛時,應在所在線路外側,嚴禁在兩線間引導車輛或從兩線間上下車輛。乘坐軌道車出乘途中應將入口處防護鏈鎖死,鑰匙由本車司機保管;并不得坐在欄桿或超欄桿的物品上。時間較緊的施工作業不允許助手操作。4、軌道車停留:、軌道車車站停留期間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司助人員在車上晝夜值班,夜間動車要設專人確認信號與道岔,防止發生行車事故。軌道車車站停留期間除了要長開無線列調之外,還要長開一臺對講機,遂時保持與施工組的不間斷聯系。軌道車司助人員當班期間應堅守崗位,不得私自動車,崗前、班中嚴禁飲酒,不得在鋼軌上坐、臥、停留及休息。軌道車車站停留期
52、間不得遂地亂丟煙頭、紙屑、火種、棉紗,防止造成車輛火災事故。軌道車車站等點期間司助人員要各自堅守工作崗位,嚴禁聚車打牌。車列在車站停留過夜時,車列首尾端第一臺車的副司機放置止輪器、雙面紅燈進行防護,防溜工作由司機確認、帶班工長負責查驗。8.6夜間作業安全措施1.夜間作業前,參加施工的作業人員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力集中,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2.施工人員佩戴好個人勞動保護用品及照明工具,嚴禁依靠橋梁護欄,以防跌落和摔傷。3.夜間進行支柱吊裝時,準備好大型照明器具,大型機械在吊裝過程中要控制好方向,嚴禁傾向線路側,對接觸網造成損傷。4.嚴格落實“防一杜絕”制度,施工結束后對現場進行檢查,確保行車安全
53、。8.7冬季、高空作業安全措施1. 高度重視作業工具的冬季應用以及勞保用品的使用,作業中要按規定采取防滑倒跌落措施。2. 在作業車扶手、踏板及車梯橫撐上捆綁防滑繩(墊),在作業平臺上加裝防滑墊,防止冬季覆冰造成作業人員滑倒或跌落。3. 作業人員在上、下軌道車、或攀登支柱時要手抓牢靠,腳踏穩準,防止滑倒扭傷、碰傷、摔傷。4. 作業組成員的棉安全帽必須打開耳帽,不帶耳孔的棉安全帽嚴禁使用。5.高空作業人員要扎好安全帶,攜帶工具袋,嚴禁拋擲工具,防止工具跌落。8.8安全關鍵點控制1、立桿及拆舊支柱作業:由施工部門現場設專人進行監護,安全監督部門派人員進行現場監督,新立支柱應充分考慮與帶電設備安全距離
54、。2、改、倒錨作業:施工技術負責人現場確認、施工隊具體實施,安全監督部門派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倒(改)錨后應對整錨段設備全面巡視,重點檢查線索間隙,防止因參數變化、線索間絕緣距離不夠放電,造成設備故障。3、開工條件確認:安全、技術具體組織實施,加強監督。九、營業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9.1 安全管理體系為實現安全目標,項目部建立三級安全管理體系,設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者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部設質量安全部,配備專職安檢工程師,下設專職安全員、防護員、駐站聯絡員;施工隊設立以隊長為首的安全生產組織,下設帶班人員和工班長,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產監督、保證體系,對施工生產實施全過程安全監控。安全生產領
55、導小組負責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和方案,經常對全員進行遵章守紀的安全教育,提高和增強安全意識,建立、完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框圖如下:質量安全部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安全總監工程技術部綜合辦公室各施工隊隊長安全檢查工程師、安全員、防護員、駐站聯絡員帶班人員、工班長按照鄭鐵辦201350號文要求,在鄰近營業線施工時配置安全員、防護員及駐站聯絡員。人員配置如下表:姓名職務電話備注趙謙駐站聯絡員孫浩杰安全員聶海發安全員趙學銀防護員暴群防護員 9.2營業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建立和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網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設安全總監、專職安全工程師、現場設專職安全員、安全防
56、護員、駐站聯絡員;工班設兼職安全員。施工負責人、副隊長、工班長、崗位工人及各職能部門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形成安全生產網絡,做到思想到位、領導到位、措施到位、分工明確、責任到人;(2)工程施工前,對所有參建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組織學習法律法規知識、鐵道部有關勞動保護條例、規定以及鄭州鐵路局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通知,特別要學習鄭州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鄭鐵辦201350)相關文件規定,提高安全意識,增強安全防范及自我保障能力,杜絕安全事故發生;(3)在營業線施工時,必須保證營業線行車安全及人身安全,必須嚴格按照路局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施工,必須做到沒有經建設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審
57、批確認的施工組織方案,沒有與設備管理部門簽訂好施工安全配合協議,沒有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不得施工;施工方案經審核批準后,必須嚴格按照方案施工。(4)營業線施工必須設駐站聯絡員、專職安全員、安全防護員等,防護人員必須經過鄭州鐵路局培訓,考試合格,方可擔任該項工作,防護人員在執行任務時,必須穿著規定的服裝、佩戴易于識別的證章,按規定帶齊防護信號和備品,必須持證上崗,隨時接受上級領導和設備單位安全監督員的檢查,防護人員執行任務時必須精神飽滿,班前、中不得飲酒,如有違反,立即停止其工作;(5)駐站聯絡員必須熟悉本區段內列車運行情況,尤其要求熟記本區段旅客列車到、發(通過)時刻,通過在兩端設置安全防護員瞭望
58、來車,通過對講機傳達來車信息,現場加強防護和警戒;(6)防護人員上崗后,必須堅守崗位,上不得擅自離崗。防護通信設備必須妥善保管,經常檢查試用,保證在使用時性能良好,相互通話時,必須嚴格執行復誦制度,防止錯聽,及時記錄通話內容;(7)做好技術交底和班前安全交底;(8)做好對施工人員的保護。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穿戴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作業前應按設備的操作規程進行檢查,作業中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服從指揮,不得酒后上崗或連續疲勞作業,非操作人員不能操作施工機械;(9)嚴格按與各設備管理部門簽定的安全協議和劃定的界限施工,嚴禁私自擴大施工范圍。安全監督體系成員隨時跟蹤檢查,督促;(10)特種作業人員,
59、機械設備、小型機具操作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十、應急預案營業線施工,必須充分考慮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必須做到有備無患。當出現突發情況時應能準確應對,及時協同設備管理單位投入搶修,將事故范圍及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10.1 應急組織機構項目部按要求成立應急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辦公室設在項目部辦公室,值班電話: 0371-65811338。應急指揮中心組織機構框圖如下:應急指揮中心組織機構框圖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搶險組救護組疏導組保障組調查組架子隊10.2 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及職責10.2.1組長組長(總指揮):李云華1)貫徹國家、地方、行
60、業等上級有關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2)組織實施單位應急預案,掌握單位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解決應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3)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下令進入相應級別的應急狀態,必要時向上級(相關單位)應急救援機構報告有關情況;4)確保應急資源配備投入到位,組織應急演練和應急行動。10.2.2副組長副組長:尚海民1)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2)組織編制應急預案,監督落實應急行動程序,督促主管部門搞好培訓、演習;3)進入應急狀態時,負責事故現場指揮,并根據險情發展情況,提出改進措施;4)組織指揮善后現場恢復。10.2.3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周鐵山1)掌握事故災害及
61、險情情況,及時向總指揮報告;2)負責應急處置所需資源的統一調配,傳達應急各項指令;根據總指揮指令負責向當地人民政府(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報告險情及信息溝通;10.2.4搶險組搶險組:潘宏杰、賈賓由項目應急救援隊伍、設備管理單位工區隊伍組成,實施應急處置時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等;10.2.5保障救護組保障救護組:周鐵山由事故所在地醫療機構、項目工程部、物資部負責人組成,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必要時邀請技術專家參加,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10.2.6疏導組疏導組:胡小虎、蔡瑞波由項目
62、保安組成,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10.2.7善后組善后組:穆力江 ()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10.2.8架子隊架子隊:孫浩杰、劉偉榮組織工班組應急人員進行緊急情況下現場施工處置。10.3 應急預案啟動營業線施工當接觸網斷線,電纜線纜損壞等情況時,安全防護員要以最短時間通知鄭州東車站行車室及相關設備管理單位,并急時啟動應急預案,展開救援。處理事故險情時,按有利于及時恢復營業線安全運營和施工生產的原則組織應急行動。(1)鄭州車站行車室調度應急電話:0371-68378442,68347225。(2)地方應急電話消防報警電
63、話:119;報警指揮中心:110;醫療機構:120 對外向地方尋求幫助時須詳細準確報告出事地點、現場情況、需要幫助的內容、聯系電話、以及便道情況等。(3)事故發生向車站行車室及相關設備管理單位上報內容事故發生的詳細時間:日、時、分;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相關責任人及現場負責人情況;事故原因及現場目前情況;事故損失及人員傷亡情況;10.4應急預案10.4.1接觸線斷線當發生導線斷線時,首先應查明斷線發生的確切位置,斷口兩側的損壞情況,斷線波及的范圍等情況。1導線斷線損壞范圍較小,斷口兩側無較大損傷、變形,可以直接緊線對接。導線嚴重損傷在一個跨距以內,必須加換一段導線,這時可在地面上先做好一個接頭,網
64、上將新舊線緊起后做另一個接頭或者用緊線工具緊起后,加裝短接電連接,天窗點內恢復。2導線斷線損壞范圍較大時,可視具體情況確定方案,如果列車惰行可以通過故障區段時,可將接觸網脫離接地采取降弓通過的方法,先行送電通車。具體應遵循如下原則:(1)站場側線斷線,可先將線索緊起,保證咽喉區行車,送電先開通正線。站場正線或區間斷線,可將線索緊起,采取降弓通過的辦法送電通車。(2)利用緊線器、葫蘆等臨時連接方式送電時,必須加裝分流短接線,嚴禁利用受力工具導通電流回路。3導線斷線處理后,必須將該錨段全部巡視一遍,特別是中心錨結、線岔、補償裝置、錨段關節等設備,要考慮季節、氣溫變化時對設備的影響,確定是否可以送電
65、通車。10.4.2承力索斷線承力索斷線可用緊線工具將承力索緊起后即送電通車,必要時降弓通過。載流承力索或大電流區段非載流承力索必須安裝分流短接線。承力索斷線搶修后,應對整錨段進行巡視測量,特別要注意中心錨結、線岔、絕緣錨段關節等處是否達到要求。10.4.3供電線斷線1、供電線斷線時,優先考慮甩掉故障的供電線或將供電線脫離接地,越區供電。2、供電線斷線后,不能實行越區供電時,則必須將供電線接通。3、加強線斷線后,將線緊起,采用同型號的線索臨時短接,保證電氣聯結可靠,保證與接觸網導電回路的暢通。其他接觸網設備故障搶修預案執行相關規定。10.4.4正饋線故障當發生正饋線故障范圍較小且位置已確認時,除
66、可采取直接恢復正饋線故障設備方案外,也可采取撤出正饋線,變AT供電方式為直接供電方式:1.將故障錨段正饋線撤除運行。在有故障的正饋線錨段末端下錨處,并確保現場正饋線臨時下錨不影響正常行車,然后分別斷開該錨段與相鄰錨段正饋線對向下錨間的連接線,使該錨段正饋線撤出運行。2.改變故障區段內保護定值,制定故障區段內的限制行車條件。3.故障修復后,恢復故障區段保護定值、撤除限制行車條件;恢復送電時,該供電臂 AT 所、分區所自耦變壓器投入運行。當發生正饋線大范圍故障或不能確認正饋線故障位置,需甩開正饋線改為直接供電方式運行時:1.正饋線上網前設有單極隔離開關時,在故障供電臂停電條件下斷開該單極隔離開關。正饋線上網前未設單極隔離開關,但設有架空線與電纜過渡支柱時,可在故障供電臂停電條件下斷開過渡支柱處正饋線連接線;當牽引變電所正饋線采用電纜直接上網時,可在停電條件下拆除故障供電臂正饋線上網點處開關引線。2.斷開故障供電臂范圍的 AT 所、分區所內相應斷路器、隔離開關及相應上網隔離開關(若不是處理電纜故障,可不斷開上網隔離開關);同時,確認牽引變電所出口處上下行并聯開關處于分位。3.恢復送電。恢復送電時,只對故障供電臂接觸懸掛送電,故障供電臂供電方式改為直接供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