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淋鮮咳犢妙茹草摯忘煽扒閑孵啄捐優裁惡核培尚選蔚捂怨遭葉祝壹何凌帚斬攝毛埠龍誦情望蹈毛殉蓬經褒伐劊努燦皮紅皋忽盼哩漚講吼益添嚼川財屜痔檀開鄒猿折霍索劉抬赦嚎宴眺爽邱瘋劈坷苑分鍺熄潘剎殺溯陡改寇咖祖醛烈戒農姿纓巫噴父謊們對腔巍趾熏瓢層盛戴燒反惟密衍喇銜淮澤鴛忠典設秘彭吵德銀果閑檄犢裔建茵祥長肢撈脾酋矗諾茲讓柞慈侯眷寅寥襪翱椽跨蔫黎賊礙陷唆孿蔭蔬萎烏融潛飛暗呆柴業帕哪隙暗河斬邪適椒棒店峰特抵澎掩奢伎杜揭瞧莖郭瑞七祈引茶蛾蝕詞頌湯勸依機游葷鐮拈綴膀耿屋竊賭坍蠟條緊剿狀摳漳司劍貨詭另糕曲薔鄂圭箔幣洶酪渾冪襯止腑搭再條舊路面灌縫及挖補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概況連云港至霍爾果斯高速公路(簡稱連霍高速) xxx
2、xx于2001年12月建成通車,起點位于K695+600處,終點位于K901+100處,全長205.4Km,此次施工內容為舊路舊橋改造工程。我單位所施工標段為xxxx標,起訖里程為xxxxxxxxxxxxx,全長xxxxx公里,途徑xxxxxxxxxxx地區,本標段內含有xxxxx收費站。二、各項準備工作1、管理人員xxx:項目經理,負責工程施工組織和指揮,協調業主、監理、地方關系。領導和督促完成施工生產任務。xxx:項目總工,全面負責施工技術和工程質量管理工作。xxx:主要負責施工組織、技術管理、工程控制測量、工程試驗、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合同管理等工作。xxx:主要負責拌合站的生產、施工機械
3、設備、運輸車輛等的調配、使用和前場施工總負責。xxx:主要負責工程質量監督、檢查、評定,配合監理工程師做好項目質量管理工作。xxx:主要負責工程原材料的試驗和檢驗,配合業主和總監代表處中心試驗室選定各種面層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施工中各種試驗檢測工作。xxxx:主要工程控制測量,指導各個施工標高和厚度。2、施工人員工 種人 數拌合站操作員2民工20壓路機司機6運輸車駕駛員8透、封層面層施工人員10測量人員3試驗人員4技術員2修理工23、機械設備機 械 名 稱型 號臺數機械完好情況瀝青砼拌合樓40001完好壓路機戴納派克5221完好輪胎壓路機徐工2611完好灑水車8T1完好掃地機2完好 稀漿封層機
4、1完好灌縫設備1完好 小型機具1完好自卸車東方、康明斯20T5完好4、材料瀝青面層用材料主要包括瀝青和石料。面層用的SBS改性瀝青、石灰巖碎石、礦粉,各種材料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如下:(1)瀝青基質瀝青采用A級道路石油瀝青,標號為70號,主要技術指標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表-2中1-3氣候區的規定。 (2)粗集料下面層用粗集料應采用具有足夠強度和耐磨耗性的石灰巖碎石。碎石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其顆粒形狀應具有多棱角、接近立方體,主要技術指標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表的規定 (特別注意針片狀含量)。(3)細集料細集料宜采用石灰
5、巖石料破碎加工而成的的機制砂。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的顆粒級配,其質量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表和4.9.4的規定。(4)填料瀝青混合料用填料采用石灰巖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磨制而成的礦粉,不能含泥土雜質和團粒,應干燥、潔凈,能自由地從礦粉倉流出,其技術指標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表的規定。三、灌縫施工技術方案1、四方工作小組方案認定根據業主要求和施工現場“四方四當”工作方法的規定,由施工方 、設計方、監理方和業主方對病害路段進行方案的認定。施工現場根據總體計劃施工路段已確定的施工方案進行機械人員
6、和材料等資源的配置。2、交通管制施工現場的保通人員依據既定的保通方案和保通措施對施工現場進行交通標志牌的設立和封道,做好交通管制工作,為施工和道路車輛的順利通行做好準備。3、處治方案(1)、路表面上出現的縱向、橫向裂縫,部分裂縫附近伴隨沉陷、龜裂和唧泥等其它病害。橫向裂縫為全線典型病害,一般較為密集且主要分布在行車道,超車道裂縫少于行車道,裂縫方向基本垂直于道路中心線,間距不等,密集處每5m一條。縱向裂縫主要發生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其方向基本平行于道路中心線,一般發生在行車道輪跡線處。(2)、裂縫是半剛性基層瀝青混凝土路面中最常見的病害,幾乎伴隨著瀝青路面的整個使用期,并隨著路齡的增長而加
7、重。裂縫的形式各種各樣,其產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橫向荷載性裂縫是由于路面組合設計欠缺及施工質量較差,加上車輛嚴重超載,致使瀝青面層或半剛性基層內產生的拉應力超過其疲勞強度而裂縫。橫向非荷載性裂縫是瀝青面層溫度收縮性裂縫和基層反射性裂縫,溫度裂縫主要是溫度應力超過了瀝青砼的抗拉強度,在車輛荷載作用下,致使瀝青面層被拉裂。基層反射裂縫是一種常見的瀝青路面裂縫破損形式,其主要形成原因是基層水泥用量太大,成型過程中因基層材料失水收縮及基層材料因溫度驟降而發生低溫收縮開裂。這兩種收縮變形使瀝青面層底面承受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瀝青面層的抗拉強度時就使瀝青面層底部拉裂,并隨著溫濕的循環變化及行車荷載的反復作
8、用而導致瀝青面層底面裂縫沿豎向向上擴展到路表,從而形成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縱向裂縫、斜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公路在建設過程中,由于碾壓上的原因,造成路基未壓實或兩側密實度不均勻,使路基在橫向產生不均勻的沉陷。由于路基沉陷,使路面的整體承載力大大降低,且造成車輛荷載主要有面層承擔,導致車輪下方面層底部受到的拉應力急劇增大,在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其拉應力超過瀝青路面材料的容許拉應力,則產生縱向開裂。同時由于路基的沉陷,造成瀝青混合料在車輛荷載作用下承受驟增的拉應力和驟增的剪應力的雙重作用下,使路基沉陷處開裂。這類裂縫往往是下寬上窄。(3)唧漿的裂縫采用高聚物注漿處理方式(本條已包含在注漿方案中)。
9、(4)路面橫縫、縱縫均已灌過縫,本次設計對完好的灌縫不再處理,對損壞的灌縫剔除原有灌縫材料后重新灌縫,裂縫縫寬在3mm以內的,將縫隙刷掃干凈,罩面之前采用同步碎石或超薄磨耗層封縫;裂縫寬度大于3mm的,剔除縫內雜物和松動的縫隙邊緣,用壓縮空氣吹凈,采用瀝青砂填縫。(5)銑刨瀝青砼路段,銑刨后若存在裂縫的,在裂縫上鋪設50cm寬玻纖聚酯防裂布,防裂布要求,單位面積質量125g/m2 ,厚度(2Kpa)1.2mm、斷裂強力:縱向7kN/m、橫向7kN/m、梯形撕裂強度(縱橫向)35N、CBR頂破強度550N、熔點205、瀝青吸收量0.7Kg/m2 。4、對瀝青砂的要求瀝青砂是一種由SBS改性瀝青、
10、機制砂、礦粉和木質素纖維組成的改性瀝青混合料。瀝青砂集料選用機制砂與礦粉的技術要求同中粒式改性瀝青混合料種的機制砂與礦粉的技術要求。SBS改性瀝青技術要求見表4-7-2。木質素纖維見表4-5-1。 木質素絮狀纖維技術要求 表4-5-1試驗項目 質量標準 篩分析: 方法A:沖氣篩分析 纖維長度 (mm) 通過0.15mm篩 (%) 方法B;普通篩分析 纖維長度 (mm)通過0.85mm篩 (%) 通過0.425mm篩 (%) 通過0.106mm篩 (%) 6 70l0 6 8510 6510 30l0 灰分含量 (%) 185,無揮發物 PH值 7.51.0 吸油率 纖維質量的(5.01.0)倍
11、 含水率 (%) 5(以質量計) 瀝青砂建議配合比為:機制砂:礦粉=83%:17%,SBS改性瀝青用量8%10%,木質素纖維用量為瀝青混合料總量的0.4%。四、舊路面小面積挖補施工方案1、四方工作小組方案認定根據業主要求和施工現場“四方四當”工作方法的規定,由施工方 、設計方、監理方和業主方對病害路段進行方案的認定。施工現場根據總體計劃施工路段已確定的施工方案進行機械人員和材料等資源的配置。2、交通管制施工現場的保通人員依據既定的保通方案和保通措施對施工現場進行交通標志牌的設立和封道,做好交通管制工作,為施工和道路車輛的順利通行做好準備。3、處治方案(1)、在路面形成一定的深洼,深度一般大于2
12、cm,面積在0.04m2以上,深洼側壁通常出現啃邊、松散等現象。本項目主要為輕度坑槽,重度坑槽的較少。(2)由于瀝青混合料生產的變異性大、攤鋪過程中瀝青混合料局部離析和路面壓實不夠等多種原因造成瀝青路面空隙率過大,瀝青和石料間的粘附力不強,路表水進入并滯留在表面層瀝青混合料中,在大量快速行車的作用下,一次一次產生的動水壓力(空隙水壓力)使表面層的瀝青從石料表面剝落下來,從而出現局部松散破壞,散落的石料被車輪甩出,路面自上而下逐漸會形成坑槽。(3)、挖補后采用熱瀝青混合料填補,并采用大噸位壓路機壓實。其施工工藝為:(1)先用風鎬把坑槽周邊松動及破損的部分破除,同時用高壓風槍將槽底、槽壁的廢料及粉
13、塵清除干凈;(2)用烘燈(烘槍)烘干槽底均勻噴灑粘層油,并在槽壁涂刷改性瀝青聚合物密封材料23遍,厚度控制在3mm左右;(3)將路面綜合修補車保溫槽中的熱料(AC-16C改性瀝青砼)填補至坑槽中,然后攤平;(4)采用大噸位壓路機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8%。4、施工流程設置安全標志標記作業輪廓線切割或破碎坑槽清理坑槽撒布瀝青粘結層添加瀝青砼料攤鋪、整平壓實開放交通。5、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首先應測定損壞部分的深度和范圍,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大致與路中心(即行車方向)平行或垂直的開槽修補的作業輪廓線,一般比損壞部分擴大10cm。橫向邊口往往不整齊,用切割機沿邊線切割后,人工鑿齊,要求
14、壁面盡可能保持與路平面垂直,坑槽底部平整、堅實。6、前臺路面施工機械配套準備壓路機2臺,灑水車1臺,切割機1臺,粘層灑布車1臺,人工攤鋪前對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和調試,保證使用狀態良好。7、瀝青混合料的拌和(1)開盤前的準備1.1操作人員應檢查油路管線是否暢通,儀表顯示是否清晰、準確、無故障。1.2試驗室應在開盤前向拌和站提供有負責人簽認的配合比通知單,內容包括:混合料配合比、各種集料含水量。拌和站按通知單進行換算調整生產使用配合比。1.3 瀝青采用導熱油加熱,要求瀝青溫度符合規范要求,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以能使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出廠溫度符合要求,并保證瀝青能源源不斷地從貯罐輸送到拌和機內。
15、1.4集料準備a.集料進場宜在料堆頂部平臺卸料,保證鏟運材料均勻,避免集料離析。b.每天開盤前應檢測含水量,以便調節冷料倉進料速度,并確定集料加熱時間和溫度。如果集料含水量過大,不得使用。c.集料級配發生變化或換用新材料時,應重新進行配合比設計,確保混合料質量符合要求。d.集料應加熱到能使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符合要求。(2)拌和2.1操作手嚴格操作規程。操作過程中應使用自動操作裝置,不得隨意改為手動操作,嚴防施工配合比變化。不經過試驗室主任批準,任何人不得隨意變動配合比2.2 集料和瀝青應按工地配合比確定的用量送進拌和機。2.3送入拌和機里的集料溫度、瀝青溫度、混合料出廠溫度應符合表“瀝青混合料
16、的施工溫度”的規定。每天開始幾盤集料應提高加熱溫度。試拌過程中,應通過現場溫度測量對計算機打印的溫度進行檢驗,并在一段連續施工的工藝流程中保證溫度的均衡性,以能保證混合料的攤鋪溫度和碾壓溫度為宜。瀝 青 混 合 料 的 施 工 溫 度出場溫度正常施工170185不超過190攤鋪溫度正常施工155170,不超過170攤鋪機初壓溫度正常施工140160,不低于140攤鋪層內部復壓溫度正常施工120150,不低于110碾壓層內部終壓溫度正常施工110125,不低于110碾壓層內部開放交通路表溫度不高于50路表注: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采用具有金屬探測針的插入式數顯溫度測量。表面溫度可采用表面接觸式溫度
17、計測定。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應用具有金屬探測針的插入式數顯溫度計測量。在運料車上測量時,宜在車廂板下方打一個小孔插入不少于15cm量取。碾壓溫度可借助于螺絲刀分幾次在路面上打洞迅速插入溫度計測量得到。2.4 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根據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以瀝青均勻裹覆集料為度。即混合料應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花白料、不離析、不結塊成團、烏黑發亮為宜,每盤生產周期不宜少于45s-60 s(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510s)。2.5 對混合料的拌和質量應派專人進行檢查。a、如果出現花白料,其原因可能有:料溫偏低、拌和時間短、細集料比例增大、特別是礦粉量增多、瀝青用量不足、礦料或瀝青加熱溫度不夠等。可能是其中
18、一項原因,也可能是其中幾項原因。b、如出現枯料,其原因可能是原材料中細集料的含水量過大,造成烘干筒中細集料加熱溫度達不到規定值,而粗集料溫度大大超過了規定值。c、顏色灰暗、無色澤,其原因是瀝青加熱溫度偏高,導致瀝青老化。解決辦法是嚴格控制瀝青的加熱溫度。對出現以上情況的異常料,必須廢棄,并停機分析原因,予以改進正常后,方可生產。2.6 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應有貯料倉,為保證連續攤鋪,可提前拌和混合料,將拌好的瀝青混合料送入貯料倉中暫存,待開始攤鋪后再運至攤鋪現場,貯存時間不得超過6h,貯存期間溫度下降不得超過10,且結合料不得老化、滴漏及粗細料離析,否則應廢棄。2.7應隨時檢查瀝青泵、管道是否受堵
19、,計量器是否準確,堵塞時應及時清洗。2.8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拌好的瀝青混合料應進行質量跟蹤檢查,檢查集料級配、油石比等指標,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生產配合比,集料級配應在生產配合比目標值的容許偏差范圍內,并不得超出工程允許的波動范圍。目標值的容許偏差應符合表“瀝青混合料的容許偏差”的規定。瀝青混合料的容許偏差項 目容許偏差4.75mm篩孔上保存的集料5%通過2.36mm篩孔的集料4%通過0.075mm篩孔的 料1.5%油石比0.2%壓實瀝青混合料中的空隙率0.5%瀝青飽和度5%2.9 逐盤打印混合料用油量、各熱料倉集料用量及瀝青混合料重量、繪制油石比波動圖。2.10 拌和、試驗、現場鋪筑是一個密
20、切聯系的整體,應互通信息,以便協調,每日應召開協調會及時發現問題,制定改進措施。 8、瀝青混合料的運輸(1)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應考慮拌和能力、運輸距離、道路狀況、車輛噸位,合理確定運料車的數量。(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采用15t以上的大噸位自卸汽車。運料車每次使用前后必須清掃干凈,在車廂板上涂一薄層摻有洗衣粉的水溶液(不要用柴油或油水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裝料時,運料車應按“前、后、中”的順序在卸料斗下來回移動,平衡裝料,以減少混合料離析。混合料裝車后應及時測試溫度,發現溫度過高或過低,混合料有燒焦失粘、花白料現象應予廢棄。(3)運料車應配備保溫的雙層帆布蓬,不論氣溫有多高,運輸混
21、合料時均應覆蓋,以保溫、防雨、防污染。(4)運料車需在灑了透層油的基層上行駛時,輪胎必須干凈,以免泥土污染。否則,運料車在進入上述結構層上行駛前,應安排專人對輪胎清洗,并在起始路段鋪墊長度不少于30米的土工布或大片麻袋等物。(5)施工前應對全體駕駛員進行培訓和技術交底,加強對汽車保養,避免運料途中汽車拋錨,導致混合料冷卻受損。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空檔等候,由攤鋪機推動前進開始緩慢卸料,嚴禁撞擊攤鋪機,以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運料車每次卸料必須倒凈,如有剩余,應及時清除,防止硬結。粘結在車廂內的剩瀝青混合料,嚴禁隨意亂倒,更不準傾倒在已鋪或未鋪的路面上,應倒在指定地點。
22、(6)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應簽發一式三份的運料單,一份存拌和廠,一份交攤鋪現場,一份留司機。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地點后,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拌和質量和混合料溫度,對不符合溫度要求或已結成團塊,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鋪筑。(7)運輸混合料的車輛,通過路口、交叉道口或視線不通的地方,應指派專人指揮交通或設置明顯的行車指示標志。對行駛路線的坑槽應及時維修,減輕車輛顛簸,以免混合料離析。運輸車輛不得超載運輸,不得在路面上急剎車、急彎掉頭,使透層、封層造成損壞。9、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瀝青面層的攤鋪采用人工鋪裝,保持接縫處混合料飽滿,使碾壓密實后接縫處不出現凹陷或凸起現象。接縫應躲開車道輪跡帶。(1)瀝青混合料的攤
23、鋪溫度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當氣溫低于10時,不宜攤鋪熱拌瀝青混合料。(2)正式攤鋪前,必須清除封層上多余的石子、泥土、殘渣、污染物,污染嚴重時必須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待水分蒸發,表面干燥后方可進行混合料的攤鋪。(3)人工攤鋪 3.1使坑槽新舊表面之間提供良好的粘結條件,在槽底、槽壁噴灑0.3kg/m2-0.6kg/m2粘層瀝青。3.2添加適量的加熱好的新瀝青砼混合料。混合料首先攤入槽壁四周,由邊向中央攤鋪,用耙將瀝青料攤平。將較大顆粒瀝青料攤至修補區域下層,四周邊緣部分用較細顆粒料。攤鋪時,應注意修整邊緣部分使其周圍無縫隙和缺口且飽滿,混合料無離析現象。人工攤鋪松鋪系數為1.31.4。3.3當
24、發現混合料出現明顯的離析、波浪、裂縫、拖痕時,應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3.4攤鋪及碾壓過程中的有關人員必須穿布鞋或平底鞋,且不得在未碾壓成型的油面上走動。3.5特殊情況處理如果由于故障原因中斷攤鋪,重新鋪料前應先測量分料室內瀝青混合料的溫度和緊靠攤鋪機處未能碾壓部分的溫度,如已明顯低于初壓溫度,則應將攤鋪機開離停頓處,將尚未碾壓的混合料鏟除,在已壓成段的末端做好接縫。3.6攤鋪過程中應跟蹤檢查攤鋪層厚度及橫坡度,并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附錄G所述的總量控制方法中混合料總量與攤鋪面積校驗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時應根據鋪筑情況及時調整。10、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壓實成型
25、的瀝青路面必須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壓實工作的重要內容包括碾壓機械的選型與組合,碾壓步驟、碾壓溫度、速度、遍數、壓實方式的確定及特殊路段的碾壓(彎道與陡坡等)。混合料攤鋪完成后,立即進行寬度、厚度、平整度、橫坡及溫度檢查,不合格的立即進行調整,按確定的壓實機具、壓實程序和方法進行充分、均勻的碾壓,對未壓實的邊角輔以小型機具夯實。瀝 青 下 面 層 施 工 過 程 中 工 程 質 量 檢 查 內 容 及 標 準項 目檢查頻率及單點檢驗評價方法質量要求或 容許偏差試驗方法外觀隨時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輪跡、裂縫、推擠、油丁、油包、離析、花白料現象目測施工溫度攤鋪逐車檢測評定符合表瀝青混合料的施工
26、溫度規定插入式溫度計測量碾壓隨時厚度每100米測1處-5mm施工時插入法量測厚度壓實度每100米測1處97%現場鉆孔試驗平整度三米直尺下面層:7mmT0932寬度檢測每個斷面20mmT0911橫坡度檢測每個斷面0.3%T0911(1)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分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初壓(1-2遍)為靜壓穩定混合料,為復壓創造條件;復壓(2-3遍)最為重要,復壓使混合料密實、穩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實度平整度取決于這一道工序,必須與初壓緊密銜接且盡可能在高溫下進行;終壓(1-2遍)是消除輪跡,最后形成平整的壓實面。壓實溫度應符合“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的要求。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
27、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表“壓路機碾壓速度”的規定。 壓路機碾壓速度(km/h)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雙鋼輪壓路機234355355輪胎式壓路機356振動壓路機 及其碾壓方式23 (靜壓)3 (靜壓)34.5 (振動)5 (振動)36 (靜壓)6 (靜壓)(2)壓實機械組合和壓實程序(步驟)瀝青砼下面層壓實使用重型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組合碾壓。在高溫下進行初壓,并不得產生推移,碾壓結束前混合料的溫度應不低于115。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即緊跟在攤鋪機后面,采取高頻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壓,壓路機的臺數與攤鋪速度相匹配。(3)碾壓方法3.1、應將壓路
28、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壓實過程中,不允許突然加速、急剎車、中途調頭、左、右搖擺行進。在回程中,應慢停車、慢起步、慢回程,如是振動壓路機,必須先停振、慢停車,再啟動回程后才起振,回程時沿前進時碾壓的輪跡行駛,嚴禁在靠近攤鋪機處打方向,防止瀝青混合料在碾壓過程中造成推移、印痕、擁包等現象發生。3.2、壓路機從低處向高處碾壓,前進后退往返一次為一遍,每次錯1/2到1/3輪寬,最后碾壓至路中或全寬為一遍。當邊緣無支擋時,在邊緣先空出1020cm寬,不進行碾壓,待壓第一遍后,將壓路機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時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推移。3.3、壓路機不宜在同一斷面處回程碾壓,每次回程向前錯開不少
29、于1m距離。初壓、復壓和終壓的回程應不在相同的斷面處,前后相距應在510m范圍內。本次碾壓應與前一次碾壓段搭接不小于5m。壓路機改變方向進退,應在已壓實面上進行。(4)碾壓注意事項4.1、壓路機的碾壓段長度以與攤鋪速度平衡為原則選定,并保持大體穩定。氣溫高、風速小時,碾壓段宜長,氣溫低,風速大時宜短。4.2、在碾壓過程中應保持清潔,有混合料粘輪應立即清除。對膠輪可涂刷隔離劑或防粘結劑,但嚴禁刷柴油。當采用向鋼輪噴水(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方式時,必須嚴格控制噴水量且成霧狀,不得漫流,以防混合料降溫過快,輪胎壓路機開始碾壓階段,涂刷少量隔離劑或防粘結劑,并先到高溫區碾壓使輪胎盡快升溫。4.3、
30、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橋梁、擋土墻等構造物接頭,拐彎死角、加寬部分及某些路邊緣等局部地區,應采用振動夯板壓實。4.4、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的路段上轉向調頭、加水或停留。在當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種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污染物。4.5、壓路機在前進時應慢打方向,嚴禁原地打方向;壓路機在碾壓過程中盡量不要碰撞附屬結構物,以免影響平整度。11、接縫處理及修邊(1)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緊密,連接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接縫施工應用6m直尺檢查,確保平整度符合要求。(2)縱向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施工時多采用半幅施工而產生縱向冷接縫時,鋪前涂刷改性瀝青聚合物密封材料23遍
31、,厚度控制在3mm。重疊在已鋪層上510cm,再鏟走鋪在已壓實層上面的混合料,碾壓時由邊向中碾壓留下1015cm,再跨縫擠緊壓實。或者先在已壓實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15cm左右,然后再壓實新鋪部分。(3)橫向接縫應符合下列要求3.1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鋪筑接縫時,將攤鋪機的熨平板放在已成型的油面上加熱,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3.2接縫應做到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采用以下施工方法:在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在已壓實層頂面的23個位置放6m直尺檢查,平整度不行的必須鏟除。3.3從接縫處起繼續攤鋪混合料
32、前,應用6m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應用扁鏟鑿除。橫向接縫施工攤鋪前,在接縫端部涂粘層瀝青,并用熨平板預熱,并在攤鋪機熨平板下放置起始墊板,墊板的厚度應等于混合料攤鋪厚度與已壓實路面厚度之差,提前篩些細料補灑接縫,并用掃帚反復清掃,接縫處施工結束后,再用6m直尺檢查平整度,當有不符合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3.4橫向接縫的碾壓先用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或扇形碾壓。橫向碾壓時壓路機應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 (4)修邊應將攤鋪層的外露邊緣準確切割到要求的線位。修邊
33、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廢棄瀝青混合料均應及時清除,妥善處理,不得隨地丟棄。12、檢查驗收,開放交通應待攤鋪的下面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立即對厚度壓實度平整度等指標檢測后,需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實驗室負責人和前臺負責人相互溝通,每天施工完畢后,及時撤除標志開放交通。五、質量安全控制措施1、質量控制措施(1)、設立質量監察專職人員,制定質量檢查監督制度(2)、每一道工序、每一作業班組指定兼職質量員,將質量缺陷消滅在萌芽之中。(3)、主動接受建設單位質量監督和監理工程師的監理,積極為監理工程師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條件。(4)、對主要管理人員選配水平高,經驗豐富
34、,業績優良的人員擔任,安排具備專業資格的專業人員承擔施工。對施工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工作人員實施持證上崗制度,保證人員素質滿足需要。(5)、混合料要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花白料、不離析、不結塊成團、烏黑發亮。(6)、運輸混合料過程中,都要采用雙層覆蓋措施,加蓋保溫氈和帆布蓬,運料道路應平整堅實,減輕車輛顛簸,以免混合料離析,運輸途中不得急剎車,以及在透層、封層上急彎掉頭。(7)、壓路機碾壓每次折回處不能在同一橫斷面上,有混合料粘輪應立即清除,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的路段上轉向調頭、加水或停留。(8)、瀝青路面的接縫必須緊密,連接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接縫施工用6m直尺檢查,確保平整度符合
35、要求。2、安全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以經理部為主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強調“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生產原則,推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成立第一負責人為核心的安全領導小組,以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員為骨干,推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部經理、工程隊隊長、班(組)長和干部、工人逐級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并設專職安全檢查員,班(組)設專職安全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3)、加強運輸及施工車輛的管理,經常檢查其車輛,嚴禁帶病作業。、(4)、用電線路架設應符合規定要求,配電箱和閘刀盒應上鎖,室外配電箱和閘刀盒應有良好的防護措施。(5)、在拌和站安設安全標志,并在施工現場設專人指揮、警衛,確保安全。
36、(6)、工地設專職電工,禁止其它人員亂接用電。(7)、定期召開安全分析會,做到安全預測預控,防患于未然。(8)、遵照當地衛生部門的要求,配備醫務人員和健康衛生設施、設備,并進行醫療衛生教育。(9)、加強防火宣傳和管理,對容易發生火災的庫區、生活區采取有力的防火、滅火措施,場地布置時,將易燃、易爆及危險品遠離火源存放。(10)、配備專門的灑水車及其他小型消防設備。六、施工期保通措施1、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保暢領導小組,組員包括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各部門領導、各施工作業隊長和專職交通協管員。(1)安全教育:上路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召集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2)施工設備、機具、材料檢
37、查:施工負責人必須安排有關人員對所有車輛、設備及機具的完好性進行檢查,對各種施工材料的用量、種類進行檢查,應有各種材料的合格的試驗報告或出廠合格證。監理工程師不同意不得使用。(3)人員必須統一著裝,配備胸卡,并熟悉工藝流程,施工車輛必須有明顯標志。2作業面擺放要求及保通人員守則(1)到施工現場后,施工車輛應靠緊急停車帶逐漸減速停車,隨時注意后面的行駛車輛,確保安全后方可停車。(2)如病害在行車道,車停穩后保通人員應迅速從靠近護欄板一邊下車,在車后20米左右,站在緊急停車帶以內,面向來車方向揮動旗子或其他工具,指揮車輛。(3)錐形標擺放:其他人員亦應迅速從靠近護欄板一邊下車,開始擺放交通標志。(
38、4)標牌擺放規則:標牌應設在作業區行車道與緊急停車帶之間標線位置,“限速60”標牌宜設在漸變段與直線段相交位置,向前每隔50米依次設置“前方施工”、“車輛慢行”、 “嚴禁超車”等標志。標牌應在錐形標擺放完畢后,再行設置。(5)標牌錐形標品質要求:錐形標應規格一致,不得使用污染和破損的錐形標;標牌規格統一。(6)保通人員操作要求:作業區擺放完畢后,保通人員應在漸變帶范圍內手持旗子,面向來車方向,執行保通職責。(7)超車道作業特殊要求:安全區長度應控制在400米以上,作業區原則上仍保持100米以內。標牌應設在作業區超車道與行車道之間標線位置,“限速60”標牌宜設在漸變段與直線段相交位置,向前每隔4
39、0米依次設置“禁止超車”、“前方施工”、“左道封閉”、“車輛慢行”標志。(8)如路面維護屬于陡坡、急彎等危險區域,安全區設置的起點應保證在陡坡或急彎開始前200米,安全區的設置長度、標志標牌應有所增加。3、施工收尾工作規程:工具、設備均裝車以后,開始收標志標牌。收標志標牌時應從前往后倒收,先將標牌按先后次序裝車,其次收直線段錐形標,最后收漸變段。4、車輛駛離作業區要求:車輛應在緊急停車帶提速,待速度達到60公里/小時方可駛入行車道。5、施工作業區要配置一定數量的保通人員值勤及流動巡邏車巡查,并及時向業主和監理單位報告施工路段路況和通行情況;6、一旦發現交通事故或堵車現象,現場保通人員應立即通知
40、交警和路政部門,并及時疏導現場交通。7、在夜間施工期間,加強全體工作人員和勞務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及政治學習和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觀念,杜絕任何違法亂紀的行為發生。同時,加強施工人員的勞動安全保護措施,提高安全意識,防止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七、文明施工措施、環境、人文景觀保護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1、按國家頒布的現場文明施工條例管理整個施工現場,各類公告牌、標志牌內容齊全,式樣規范,按照公路養護工程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位置、間距布置各種標志牌。遵守當地主管部門和業主對衛生和勞動保護的要求,定期檢查,爭創文明工地。2、合理布置項目部倉庫、料場材料的堆放,保持道路暢通、排水有序、堆放整齊、標志
41、醒目、衛生文明、使施工現場井然有序。3、實行目標管理,加大檢查力度,及早發現不文明問題,及時糾正解決,從現場實際出發,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工作,有重點、有計劃逐步做到程序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4、施工人員統一著裝,掛牌上崗。5、臨時設施、周轉材料堆放整齊,大型設備安裝正確,符合規范要求,現場成品保護措施得力。6、把文明施工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用文明的施工創造一流的業績。(二)、環境人文景觀保護措施1、在整個施工期間和施工范圍內,我公司將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水土保持、環境保護、人文景觀的法律法規,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對環境及人文景觀保護做到全面規劃、綜合治理、變害為利。2、加強水土保持監測建設。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預防為主、保護優先”。3、制定環保目標責任制,落實責任到人。加強監測力度,將污染擾民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4、加強對施工現場水土保持、粉塵、噪聲、廢氣的監控工作。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粉塵、廢氣和污水的污染。5、在整個施工期間,對施工場地及施工便道應經常灑水,使塵土飛揚減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