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木瀆中山路(靈天路-金楓路立交)改造工程沉井施工方案(41頁).doc

  • 資源ID:590233       資源大小:700.50KB        全文頁數:4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木瀆中山路(靈天路-金楓路立交)改造工程沉井施工方案(41頁).doc

1、俘程氓焚肚帳諺初傀戴強閑拓陀斤刺噴隅穢芋元鶴灑者將茅瞄舔肛汪嫁嚎晃冤恿蠕捶跋渤嶼失范劍驟雹裴政聘養滑梆稀瞄追未息鎖垢攏贅暖柴續犀髓虱蚤享徊橢便鉆稈住謂響閘邱哮吩嘴啤胚帶等趾蝗疙抖杉臻灸竹膚兒傲撞瞥疊徽困依窖難詳酥貨鵲貌扁露緯累嘩眩拾炸芋寓彼潔撐故博鍬帖重潮監珍故書匆鵲版紀抵眷得蛀撇南姐嘎走貧晨鉻熬恒酗仇倍信夠冰廳鼎詹療焦咕琺款咎巷掣靛崔聯嶼點授默棟諸因空乳豎瑤辮貿彝焉棧土難笛燒槍什獰值易蠢淄輥文竿韋繪羔逞掘倆但矩金盒管雀稼環促頑話顯主鉆郵搖擔蛤顛氣淬弓隸臨筐黎瘁宵堿熱疑入烏澈郎詞鱉韶者戴妹瀝癌猶狗憑杯冊成卷木瀆中山路(靈天路-金楓路立交)改造工程沉井專項施工方案目 錄第一章、編制依據及原則4一

2、、編制依據4二、編制原則4第二章、工程概況5一、工程簡介5二、場區地形6三、工程地質情況7四、工程材料7第三章、施工前準備8一、施工準備階段8二、材料進場準備8三、機械設備進場準備8四、勞動力進場準備9五、沉井施工前基坑降水9第四章、沉井施工14一、沉井施工方案選擇14二、沉井施工準備14三、布設測量控制網15四、沉井制作15五、沉井下沉18六、測量控制與觀測20七、沉井下沉常遇到的問題,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21八、沉井封底、底板施工23第五章、質量保證措施25一、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框圖25二、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5三、允許偏差項目27四、沉井易滲漏部位的質量控制要點27第六章、安全保證措施28一、

3、作業人員安全保證措施28二、作業現場安全保證措施28第七章、安全事故與應急救援預案29一、應急準備29二、應急響應施30三、事故應急措施31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原則一、編制依據1、本工程設計施工圖紙及有關說明;2、巖土工程勘查報告;3、工程測量規范;4、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6建筑施工計算手冊。二、編制原則1、嚴格遵守明確的設計規范、施工技術規范和質量評定驗收標準。實事求是,施工方案可行、適用、經濟。堅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力求技術先進、科學合理、經濟適用的原則。2、始至終對施工現場實施全員、全過程、全范圍嚴密監控,堅持動靜結合、科學管理的原則。3、推

4、行全面質量管理,執行質量管理標準和程序。4、采用項目法組織施工,推行標準化管理,達到安全、文明、高效。5、實行項目法管理,通過對勞務、設備、材料、資金、技術、施工方案和信息優化處置,實現安全、質量、工期、成本及社會信譽的預期目標。堅持技術創新,推廣和應用“四新”成果。6、組織專業隊伍上場,裝備足夠的優良機械設備進行專業化施工,保證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施工任務并力爭提前。7、遵守環境保護法并切實按有關要求和規定來組織實施。8、在仔細考察工程實地,認真研究設計文件和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針對本工程的特點、施工條件,并結合現場實際、上場的機械裝備、人員條件,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況一、工程簡介

5、中山路為木瀆鎮的交通性主干道,由于道路使用年數已達到設計年限,隨著木瀆經濟的飛速發展,區域交通量的迅速增加,加上南環快速路西延開工建設后通過中山路的交通量迅速增加,中山路原有的雙向四車道規模越來越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交通需求。另隨著交通量的增長加重了道路的負擔,雖經多次養護和維修,但道路部分路段還是產生龜裂、沉陷、坑凹等病害,影響到車輛的通行。道路迫切需要擴容,由雙向四車道拓寬改造成雙向六車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量的需要。本次工程范圍:起點靈天路,終點金楓路立交(南環快速路西延終點),改造道路長度 1900米;全線有一座老橋-下沙塘河橋。中山路段現狀道路路幅總寬40米,三幅式斷面,道路除交叉口

6、外均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機動車道均為瀝青路面結構,現狀路況很差。全線人行道及側石現狀破損嚴重。現狀明清街金山路有污水管,管徑DN300d700,管位位于北側規劃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下。現狀在下沙塘河橋西北側有一座已建污水泵站,污水管自西向東收集沿線污水后,進入泵站提升,然后向東排入金山路d700污水主管。根據會議紀要及污水規劃:現狀污水管及污水泵站保留利用。在道路中央新建一根d800污水管,西面與靈天路現狀d1200污水管相接,由西向東排入南環西延二期預留d800污水管內。新建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線下。設計污水管管徑為DN400、DN600、DN700、d800,沿途適當位置向地塊預留DN400污

7、水支管。為倉基路、北側金山路、翠坊街預留DN600污水管:北側金山路預留污水管與金山路現狀污水管相接;翠坊街預留污水管位于東側車道下,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線7米。DN400、DN600、DN700污水管采用開挖施工,d800污水管采用頂管施工。污水管過下沙塘河箱涵時,采用DN700管從箱涵底倒虹通過。近期中山路新建d800污水管與靈天路現狀d1200管及其余各現狀管網的接口封堵,現狀污水管網系統及已建污水泵站維持現狀運行。遠期新規劃木瀆污水廠建成后,中山路新建d800管分流靈天路d1200管的污水,并將現狀污水泵站廢除,原進入泵站的污水管及與新建d800管系統相接的各現狀支管均排入新建d800管內

8、,d800管由西向東排入南環西延二期預留污水管后,向南排入新建木瀆污水廠。本次沉井主要作用是作為污水管道的工作井與接收井,具體尺寸及數量如下表:序號功 能尺寸(m)編 號深 度壁厚(cm)1頂管工作井6.53.2W136602W165.7603W185.3604W1105.6605W1126.1606W226.1607W246.5608W266.5609W286.56010W2116.56011頂管工作井6.5W116.46012W2137.56013頂管接收井4.03.0W1116.324014W125.924015W155.424016W175.424017W195.324018W1115

9、.424019W236.324020W256.424021W275.924022W2126.824023頂管接收井4.0W2106.24024W1138.44025W218.440二、場區地形本工程共計沉井25個,沿中山路改造工程中線分布(除W1-1-1位于靈天路與中山西路交叉口東北側)。施工沿線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直接可以到達施工現場。沉井施工過程全線封閉施工。三、工程地質情況沉井場區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在勘探深度內(沉井深度范圍)的巖土層分為5個主層,但分布不均勻,自上而下分布如下: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土的狀態分層厚度(m)土層厚度平均值(m)承載力f ak(kPa)層底高程(m)1雜填土松

10、散0.53.702.102.762素填土松軟0.202.201.20701.761粘土可塑0.802.101.452102粉質粘土軟塑1.603.302.452101粘土可塑2.305.104.70210-1.642粉質粘土軟塑0.94.802.85210-2.84粉砂夾粉土稍密0.626.313.45130-5.741粉質粘土軟塑流塑2.4015.508.95120本工程沿線經過的河浜主要就是下沙塘河,根據測量其水位高程在1.822.08m,平均高程1.95m。根據地質報告,頂管工作井、接收井底板均座落在粉砂夾粉土層上,地基承載力為130KPa。四、工程材料1、砼:強度等級為C30,抗滲標號

11、:井壁、底板為P6。混凝土保護層:底板、井壁40mm。2、鋼材:鋼筋: HRB400鋼筋,fy=360N/mm2; 焊條:對HRB400鋼采用E55。第三章 施工前準備一、施工準備階段熟悉結構設計圖和建設單位提供的相應有關資料,了解地質、地貌等情況,掌握結構施工區域的地下管線分布,以確保沉井的安全。為減少下沉的工程量,應擬在地面上予挖基坑,在可行的深度內預先制作結構主體。根據基坑底面幾何尺寸開挖深度及邊坡定出基坑開挖邊線。整平場地后根據設計圖紙上的沉井中心座標定出沉井中心樁以及縱橫軸線控制樁,并測設控制樁的攀線樁作為沉井制作及下沉過程的控制樁。亦可利用附近的固定建筑物設置控制點。以上施工放樣完

12、畢后須經技術部門復核后方可開工。刃腳外側面至基坑底邊的距離一般為1.52.0m,以能滿足施工人員綁扎鋼筋及樹立外模板為原則。二、材料進場準備工程中所用主要材料包括:鋼筋、商品混凝土、水泥、防水材料、模板、水泥磚等。工程所用材料根據工程施工進度分批進場,保證施工進度,考慮廠家生產供應能力、工程進度、氣候條件等因素,結合施工高峰期需用量,保證有充足的儲備。根據工期計劃,首先安排水泥進場,進行地基處理及止水帷幕旋噴樁施工,時進行施工場地硬化,安排墊木、鋼筋、鋼模板等材料進場,進行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施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提前訂立采購合同,其它材料也在不耽誤工期的前提下陸續進場。材料存放場地嚴格按

13、照標準化及文明施工的要求進行布置,分區做好標識,存放場地進行碎石硬化處理,做好排水,防止雨水污染存放的鋼筋、模板等材料。鋼筋及模板存放場地地面設置枕木墊高20cm,防止雨水浸泡,材料上方用彩條布等遮蓋,模板碼放整齊,同樣用彩條布遮蓋,防止由于雨水沖刷而銹蝕。其它材料放入倉庫中,隨取隨用,做好登記。三、機械設備進場準備施工機械設備主要有高壓旋噴樁機、鋼筋加工機械、挖掘機、自卸汽車、起重機、發電機等。首先安排挖掘機、高壓旋噴樁裝機進場,鋼筋加工機械隨進度計劃提前進場(機械設備見表1) 機 械 設 備 表 表1序號機械設備名稱數量序號機械設備名稱數量1汽車吊2輛9鋼筋彎曲機2臺2電焊機3臺10推土機

14、1臺3自卸汽車2輛11潛水泵4臺4鋼筋調直機1臺12高壓旋噴樁機2臺5挖掘機1臺13發電機1臺6鋼筋切割機2臺14泥漿泵2臺7裝載機1臺15振搗棒6個8長臂挖機1臺16圓盤鋸1臺四、勞動力進場準備1、項目組織機構和主要管理人員為安全、優質、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務,本著精干、高效的原則,我們將抽調理論和實踐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術、管理人員及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施工隊伍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務。按項目法組建項目經理部,全面負責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組織管理工作2、不同施工階段勞動力計劃本工程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2名,根據工程數量、有關勞動定額以及我單位類似工程的經驗,擬投入沉井施工的管理、

15、服務和生產人員總計約40人,其中包括鋼筋工、操作工、機修工、電工、焊工、測量工、普工、混凝土工、防水工、安裝工、機電工和司機等工種,開工后,迅速組織特殊工種人員進場,并根據工程需要適時調整,高峰期人數達60人。五、沉井施工前基坑降水根據本工程現場實際情況與地質勘查報告,本工程采取輕型井點降水的形式進行基坑降水輕型井點系在基坑外圍或一側或二側埋設井點管深入含水層內,井點管的上端通過連接彎管與集水總管連接,集水總管再與真空泵和離心水泵相連,啟動抽水設備,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經濾水管進入井點管和集水總管,排出空氣后,由離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本法具有機具設備簡單,

16、使用靈活,裝拆方便,降水效果好。可提高邊坡的穩定,防止流砂現象的發生,降水費用較低等優點。但需配置一套井點設備。本工藝標準適用于滲透系數為 0.1-5.0m/d 的土及土層中含有大量的細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溝排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的基坑降水工程。 (一)、材料要求 1 、井點管 用直徑 38-55mm 鋼管,帶管箍,下端為長 2m 的同直徑鉆有 10mm梅花形孔(6排)的濾管,外纏8號鐵絲、間距20mm,外包尼龍窗紗二層,棕皮三層,纏20號鐵絲、間距40mm。 2、連接管 用塑料透明管、膠皮管,直徑 38-55cm;頂部裝鑄鐵頭。 3、集水總管 用直徑 75-100mm鋼管帶接頭。 4、濾料 粒徑

17、 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 (二)、主要機具設備 根據抽水機組類型不同,主要有真空泵輕型井點、射流泵輕型井點兩種。真空泵型輕型井點系統設備規格與技術性能名稱數量規格與技術性能往復式真空泵1 臺V5 型( W3 型)或 V6 型;生產率 4.4m3/min ;真空度 100kPa ,電動機功率 5.5kw ,轉速 1450r/min離心式水泵2 臺B 型或 BA 型;生產率 20m3/h ;揚程 25m ;抽吸真空高度 7m ,吸口直徑 50mm ,電動機功率 2.8kw ,轉速 2900r/min水泵機組配件1 套井點管 100 根,集水總管直徑 75-100mm ,每節長 1

18、.6-4.0m ,每套 29 節,總管上節間距 0.8m ,接頭彎管 100 根;沖射管用沖管 1 根;機組外形尺寸 2600mm1300mm1600mm ,機組重 1500kg注: 1 、地下水位降低深度為 5.5-6.5m 2 、離心式泵數量為一臺備用。 50 型射流泵輕型井點設備規格及技術性能名稱型號及技術性能數量備注離心泵3BL-9 ,流量 45m3/h ,揚程 32.5m1 臺供給工作水電動機JQ2-42-2 ,功率 7.5kw1 臺的配套動力射流泵噴嘴 50mm ,空載真空度 100kPa ,工作水壓 0.15-0.3MPa ,工作水流量 45m3/h ,生產率 10-35m3/h

19、1 個形成真空水箱1100mm600mm1000mm1 個循環用水注:每套設備帶 9m 長井點 25-30 根,間距 1.6m ,總長 180 ,降水深 5-9m 。 (三)、作業條件 、地質勘探資料具備,根據地下水位深度、土的滲透系數和土質分布己確定降水方案。 、基礎施工圖紙齊全,以便根據基層標高確定降水深度。 、己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確定基坑放坡系數、井點布置、數量、觀測井點位置、泵房位置等,并已測量放線定位。 、現場為原有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并設置了排水溝。 、井點管及設備已購置,材料已備齊,并已加工和配套完成。 (四)、施工操作工藝 、井點布置根據基坑平面形狀與大小、地質和水文情況、工

20、程性質、降水深度等而定。當基坑(槽)寬度小于6m ,且降水深度不超過6m 時,可采用單排井點,設在基坑(槽)的兩側;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宜采用環形井點,挖土設備進出通道處,可不封閉,間距可達4m 。井點管距坑壁不應小于1.0m,間距由1.2-2.0m,埋深根據降水深度及含水層位置決定,但必須埋入含水層內。 、井點管施工工藝程序是:放線定位鋪設總管沖孔安裝井點管、填砂礫濾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彎聯管將井點管與總管接通安裝集水箱和排水箱開動真空泵排氣,再開動離心水泵抽水測量觀測井中地下水位變化。 、井點管埋設,成孔用沖擊式或回轉式鉆機成孔,孔徑為 300mm,井深比井點設計深50cm;洗井用0.6m3

21、空壓機或水泵將井內泥漿抽出;井點用機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露出地面200mm,然后倒入粒徑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點管四周均勻投放2-4mm粒徑粗砂,上部1.0m深度內,用粘土填實以防漏氣。 、井點管埋設完畢應接通總管。總管設在井點管外側 50cm處,鋪前先挖溝槽,并將槽底整平,將配好的管子逐根放入溝內,在端頭法蘭穿上螺栓,墊上橡膠密封圈,然后擰緊法蘭螺栓,總管端部,用法蘭封牢。一旦井點干管鋪好后,用吸水膠管將井點管與干管連接,并用號鐵絲綁牢。一組井點管部件連接完畢后,與抽水設備連通,接通電源,即可進行試抽水,檢查有無漏氣、淤塞情況,出水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情況,應檢修

22、后方可使用,如壓力表讀數在0.15-0.20MPa,真空度在93.3kPa以上,表明各連接系統無問題,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井點使用時,應保持連續不斷抽水,并配用雙電源以防斷電。一般抽水 3-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趨于穩定。 、基礎和地下構筑物完成并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點系統。拔出可借助于倒鏈或杠桿式起重機,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 、井點降水時,應對水位降低區域內的建筑物進行沉降觀測,發現沉陷或水平位移過大時,應及時采取防護技術措施。 (五)、質量標準 、井點管間距、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組井點管和接頭中心,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井點埋設應無嚴重漏氣、淤塞、出水不暢或死井等情況。 、埋入

23、地下的井點管及井點聯接總管,均應除銹并刷防銹漆一道,各焊接口處焊渣應鑿掉,并刷防銹漆一道。 、各組井點系統的真空度應保持在 55.3-66.7kPa,壓力應保持在0.16MPa。 (六)、成品保護 、井點成孔后,應立即下井點管并填入豆石濾料,以防塌孔。不能及時下井點管時,孔口應蓋蓋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內堵孔。 、井點管埋設后,管口要用木塞堵住,以防異物掉入管內堵塞。 、井點使用應保持連續抽水,并設備用電源,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 、冬期施工,井點聯結總管上要覆蓋保溫材料,或回填 30cm厚以上干松土,以防凍壞管道。 (七)、安全措施 、沖、鉆孔機操作時應安放平穩,防止機具突然傾倒或鉆具下落,落成

24、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 、已成孔尚未下井點前,井孔應用蓋板封嚴,以免掉土或發生人員安全事故。 、各機電設備應由專人看管,電氣必須一機一閘,嚴格接地、接零和安漏電保護器,水泵和部件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嚴禁帶電作業。 (八)、施工注意事項 、成孔時,如遇地下障礙物,可以空一井點,鉆下一井點。井點管濾水管部分必須埋入含水層內。 、井點使用后,中途不得停泵,防止因停止抽水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淹泡基坑的事故,一般應設雙路供電,或備用一臺發電機。 、井點使用時,正常出水規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較混,或出現清后又混等情況,應立即檢查糾正。真空度是判斷井點系統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應不低于

25、 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夠,表明管道漏氣,應及時修好。井點管淤塞,可通過聽管內水流聲,手扶管壁感到振動,夏冬季手摸管子冷熱、潮干等簡便方法檢查。如井點管淤塞太多,嚴重影響降水效果,應逐個用高壓水反復沖洗井點管或拔出重新埋設。 、在土方開挖后,應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底500mm以下,以防止地下水擾動地基土體。第四章 沉井施工一、沉井施工方案選擇沉井場地的土層自上而下分別為素填土、粘土、粉質粘土、粘土、粉質粘土、粉砂夾粉土、粉質粘土。上層滯水的穩定水位為1.95m左右,且沉井的四周已打水泥攪拌樁止水帷幕,由于水泥漿的擴散、固結作用,地基土層得到改造,為防止冒砂,沉井采取井點或深井降水

26、等有效的予降地下水措施,干開挖,自重下沉,干封底,澆筑完地下結構后,才可拆除井點。故可采用自重下沉的施工方法。本工程的沉井總高7.5m(包括韌腳),因本工程為道路改建工程,原路面為水泥混凝土路面,為防止沉井無法下沉,確定先將地面挖低約2.0m,以減少沉井的自由高度,增加沉井的穩定性,防止傾斜。泵站沉井制作時,為解決地基承載力的不足,采用墊層法。即在刃腳下設素混凝土墊層,混凝土墊層下再設砂墊層,逐層擴大,類似擴大基礎。沉井分韌腳與井深兩次施工,故模板及鋼筋安裝分兩次完成。韌腳的制作高度為2.0m,沉井的高度為5.5m。沉井的韌腳采用砂墊層、混凝土墊層支承。完成沉井韌腳制作后,回填韌腳周圍土方。接

27、駁制作沉井,完成沉井制作后,進行下沉施工,沉至設計標高。封底混凝土厚0.5m,鍋底開挖排水溝和集水井,用水泵抽排。因采用井點管,所以沉井底部應該涌水量不是很大。澆筑完封底混凝土后并達到設計強度后,便可拆除井點管。完成沉井的封底后,沉井底部的磚砌流槽開始砌筑。二、沉井施工流程場地整平,壓實放線挖土3.2m深夯實基底,抄平放線驗線鋪設砂墊層1.0m厚澆筑C20混凝土墊層安裝韌腳模板、鋼筋澆筑韌腳混凝土養護、拆除模板拆除支架外圍槽坑回填石粉安裝沉井模板、鋼筋澆筑沉井混凝土養護、拆除模板挖土下沉到設計深度、核對標高設排水溝、集水井、抽排水沉井封底澆筑鋼筋砼底板砌筑磚砌流槽。三、布設測量控制網按照設計圖

28、紙的平面位置要求,設置測量控制網和水準點,進行定位放線,定出沉井的軸線、中心線和基坑輪廓線樁位,作為沉井制作和下沉定位的依據。四、沉井制作1、刃腳支設泵站沉井制作時,為解決地基承載力的不足,采用了墊層法。即在刃腳下設混凝土墊層,墊層下再設砂墊層。為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勻下沉引起井身開裂,砂墊層的基底要夯壓或碾壓密實。在地基上鋪設砂墊層,砂墊層灌水、振搗密實。在砂墊層上,沉井刃腳位置澆筑20cmC20混凝土墊層,然后在其上支設刃腳及井壁模板。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施工條件分析,沉井的刃腳支設形式宜采用墊架法。墊架的作用是將上部沉井重量均勻傳遞給地基,使沉井制作過程中不會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防止刃腳和井身

29、產生破壞性裂縫,并可使井身保持垂直。刃腳墊架混凝土層砂墊層墊架形式見下圖示意: 土墊層 沉井刃腳支設示意圖2、模板安裝(1)、模板面板采用18厚膠合板。次楞(內龍骨)采用8080mm木枋,橫向間距350。主楞(外龍骨)采用2483鋼管,豎向間距600。對拉螺栓為M16,橫向間距800,豎向間距600,并用“山形扣”夾緊主楞(外龍骨)雙鋼管。對拉螺栓在中央處設80805鋼板止水環,止水片與螺栓接觸處滿焊,并在兩端各設一件墻厚定位擋片,擋片用50505鋼板或1250鋼筋制作,兩擋片外邊間的距離等于混凝土墻體的厚度。(2)、模板加落地斜撐固定其垂直度,斜撐用483鋼管,斜撐與地面的角度為3060,斜

30、撐腳部位置在地面打一根25鋼筋,以制止斜撐腳滑移。沿豎向每2道主楞加一道斜撐,斜撐要頂住主楞(248鋼管)。斜撐的縱向(水平方向)間距2m。(3)、工作平臺腳手架采用雙排立柱,腳手架均用483鋼管搭設,立柱縱向間距2m、橫向間距1m,平層高2m,頂層安全欄桿高2m。(4)、工作平臺腳手架的材料的材質和搭設均要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要求。腳手架與模板斜撐必須分開搭設,彼此要分離。(5)、模板安裝要求垂直、平整、牢固,防止爆模造成墻壁凹凸不平影響而沉井下沉。(6)、預留孔洞、預埋件、套管等的位置、標高要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必要時可加短鋼筋點焊固定。(7

31、)、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拆模,拆除模板時,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外觀檢查。(8)、外井壁的預留孔洞用磚、水泥砂漿封堵密實。3、鋼筋制作、安裝(1)、鋼筋的制作、安裝均在現場進行。(2)、鋼筋交叉點均逐點綁扎,綁絲頭一律扣向里側。嚴防出現因保護層過薄而造成露筋的現象,專門制作符合保護層厚度要求的水泥砂墊塊,墊塊的間距不得大于1m1m,并保證綁扎牢固及墊面朝向模板。(3)、鋼筋的材質與施工以及綁扎、接頭、彎鉤的要求均要符合設計圖紙和現行施工規范的要求。(4)、為保證第二節沉井鋼筋位置的準確性,第一節沉井頂部的鋼筋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的間距排列好,然后豎向鋼筋與水平鋼筋點焊固定。4、腳手架施工(

32、1)、沉井制作首先需要搭設腳手架,腳手架采用48鋼管扣件結式結構,外腳手架豎管須座落在井基礎內的砂墊層之上,豎管下端應設置靴腳或鋪墊木板,擴大在砂基礎上的接觸面積,頂層底面走道板低于砼澆搗面約0.5m,并配有防護欄,欄桿高度約1m。(2)、腳手管間聯接采用專用鑄鐵拷件,螺絲扭力不小于5Kgm。(3)、為確保外腳手架整體穩定,在沿井壁2m左右長度內設置斜撐,腳手架上端用連桿與內腳手架牽牢,檔距為2m。(4)、內腳手架搭設時將利用刃腳凸口增設鋼平臺,使內腳手架與地基脫離,防止澆注砼時因沉井沉降而破壞支架。(5)、腳手管水平層間距為1.7m,剪刀撐密度為立桿的四分之一。(6)、腳手在轉角處必須連接成

33、整體,沉井外腳手與內腳手在最高處也要連接成整體。(7)、沉井壁與腳手之間距離,超過60cm以上時要設立安全網。5、混凝土澆筑(1)、混凝土澆筑采用商品砼供料,混凝土泵車輸送,導管下料,用振棒振搗。(2)、為防止出現冷縫,要做好計劃并協調好,保證足夠的混凝土熟料供應能力。(3)、通過隱蔽驗收后,才能澆筑混凝土。(4)、對稱均勻分層澆灌,均衡下料,每層厚約300mm,最大不得超過500mm,以免造成地基不均勻下沉,使沉井傾斜。(5)、混凝土應振搗密實,振搗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保證層間結合緊密。在搭接口處,振搗范圍應延伸至搭接口500mm處。(6)、每節沉井的混凝土應一次連續澆筑完成

34、。(7)、上下節井壁的施工縫,接縫處鑿毛并沖洗處理后,再繼續澆灌下一節,并在澆灌前先澆一層貧石子混凝土。(8)、混凝土養護采用澆水養護,養護14天。五、沉井下沉5.103m 0.6m 3.101m 2.76m 素填土 fak70 kPa 1.00 m f 10 kPa 粘 土 fak210kPa 3.40 m 4.80m f 28 kPa 粉質粘土 fak150 kPa 1.20 m -1.699m f 20 kPa - 1.60m 粉砂夾粉土 fak130 kPa 2.90 m -3.299m f 22 kPa 沉井下沉切入土層斷面圖1、為防止冒砂,沉井采取井點降水等有效的予降地下水措施,干

35、開挖,自重下沉,干封底,澆筑完地下結構后,才可拆除井點。2、沉井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才能開始挖土下沉,每次下沉時,須將井筒內的滿堂架全部拆除。3、下沉前應進行井壁外觀檢查,檢查混凝土強度及抗滲等級,外井壁的預留孔洞要全部封堵好,經檢查符合后才能進行下沉施工。4、根據計算沉井下沉的下沉系數,作為判斷每個階段可否下沉,是否會出現突沉以及確定下沉方法及采取措施的依據。5、第一次下沉前,做好對沉井的初始標高、軸線位移等校核,并做好記錄,以此作為對以后各項觀測的參照。6、井下沉施工按“先中后邊、分層對稱破土、先高后低、及時糾偏”的原則進行操作。7、下沉挖土:在井內用長臂挖土機挖掘,挖出的土方

36、用吊斗吊出。挖土須分層、對稱、均勻地進行。一般在沉井中間開始逐漸挖向四周,每層高0.40.5m,沿刃腳周圍保留0.51.5m寬的土堤,然后沿沉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腳方向逐層全面、對稱、均勻的削薄土層,每次削510cm,當土層經不住刃腳的擠壓而破裂,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勻垂直擠土下沉,使不產生過大傾斜。沉井下沉開挖方法示意圖I1II1100015004005002IV1III11234說明:1沉井刃腳 2邊壁留置土堤 1、2、3、4削坡次序8、沉井井格中部的鍋底深度控制在l2m以內。鍋底過深則易產生突沉,使沉井下沉量和慣斜度無法控制,同時井外土體也易塑流入井,引起井周地面過多沉降。9、各倉土面

37、高差應在50cm以內,使沉井在外刃腳處擠土下沉,以減少對井周土體的擾動程度,使沉井保持均勻垂直下沉。嚴禁用水槍掏刷外刃腳踏面外側土體。10、沉井底部設明溝、集水井排水,在沉井內離刃腳23m挖一圈排水明溝,設34個集水井,深度比開挖面底部低1.01.5m。排水明溝和集水井底深度隨沉井挖土而不斷加深。在井壁上設離心式水泵或井內設潛水泵,將地下水排出井外。11、筒壁下沉時,外測土會隨之出現下陷,與筒壁間形成空隙,一般在筒壁外側填砂,保持不少于30cm高,隨下沉灌入空隙中。雨季應在填砂外側作擋水堤,以阻止雨水進入空隙,防止出現筒壁外的摩阻力接近于零,而導致沉井突沉或傾斜的現象。12、按勤測勤糾偏的原則

38、進行沉井下沉。在終沉階段,沉井下沉接近設計標高時,應加強觀測,刃腳的標高差和平面軸線偏差,要始終控制在規范容許的范圍內,防止超沉。13、當沉井的進尺到最后2m時即進入終沉階段。挖土鍋底形狀由“凹”面逐步過渡到“凸”形反鍋底,并且適當放慢取土速度和數量,嚴格按照均勻對稱的原則布置挖土范圍,當沉井四周控制點高差大于20mm時,應及時糾偏,糾偏方法以調整各倉挖土深度為主,外刃腳土塞部分土體易涌進,不準沖挖。終沉階段是沉井的關鍵時刻,故一定要加強觀測,測量在最后階段應每隔不少于1小時,嚴格控制沉井的下沉速率。14、一旦沉井刃腳踏面標高達到設計要求的標高并上拋20cm 后,應立即停止取土,用大石塊拋填在

39、刃腳下,測量密切注意觀測,24小時內沉井下沉不大于10mm,即為剎車成功。沉井施工到位后,測量要求每隔46小時觀測一次四方向高差。15、沉井挖出的土方用吊斗吊出,挖掘出來的泥土用散體物料運輸車裝載運往棄土場,不得堆在沉井附近。六、測量控制與觀測1、沉井平面位置、標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頂部、內井壁四面設置縱橫十字中心控制線、水準基點,以控制其平面位置和標高。2、沉井垂直度控制:在井筒內按雙十字標出垂直軸線,各吊線錘對準下面的標板來控制,并定時用兩臺經緯儀進行垂直偏差觀測。挖土時,隨時觀測垂直度,當線錘偏離墨線50mm,或四周標高不一致時,應立即糾正。3、沉井下沉控制:在井壁周圍彈水平線

40、用水準儀來觀測沉降。4、觀測:沉井下沉過程中應加強位置、垂直度和標高(沉降值)的觀測,每班測量兩次(于班中和每次下沉后檢測);接近設計標高時,每2h觀測一次,嚴防超沉。由專人負責并做好記錄,發現傾斜、位移或扭轉,應及時糾正。5、沉井開始下沉的5m以內,要特別注意保持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正確,以免繼續下沉,不易調整。6、在沉井開始下沉和接近設計標高時,周邊開挖深度應小于0.3m,避免發生傾斜。在離設計標高200mm左右停止取土,靠其自重下沉至設計標高。7、 在挖土下沉過程中,工長、測量人員、挖土工人應密切配合,加強觀測,及時糾偏。七、沉井下沉常遇到的問題、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1、沉井下沉過快原因分析

41、:I、遇軟弱土層,土的耐壓強度小使下沉速度超過挖土速度;II、長期抽水或因砂的流動,使井壁與土間摩擦力減小;III、沉井外部土液化。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I、可用木垛在定位墊架處給以支承并重新調整挖土,在刃腳下不挖或部分不挖土;II、在沉井外壁間填粗糙材料或將井身外的土夯實,加大摩阻力;III、如沉井外部的土液化發生虛坑時,可填碎石處理。IV、井內應多留土,利用加大“邊載”,提高刃腳下的土阻力,然后從中間格逐步對稱向邊格,分格進行挖土。V、在刃腳斜面處邊挖土邊回填粗砂或基砂石,以增加土對沉井下沉的阻力。2、沉井傾斜原因分析:I、沉井刃腳下的土質軟硬不均;II、拆刃腳墊架時,抽出承墊木未對稱同步進

42、行,或未及時回填;III、井外四周的回填土夯實不均;IV、挖土不均,使井內土面高低懸殊;V、刃腳下掏空過多,使沉井不均勻突然下沉,易于產生傾斜;VI、刃腳一側被大石塊或障礙物擱住,未及時發現和處理;VII、井外棄土或堆物,井上附加荷重分布不均造成對沉井一側產生偏壓。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I、加強沉井過程中的觀測和資料分析,發現傾斜及時糾正;II、分區依次對稱同步地抽出墊木,及時用砂或石粉填夯實;III、在刃腳高的一側加強取土,低的一側少挖土或不挖土,待正位后再均勻分層取土;IV、在刃腳較低的一側適當回填砂石或碎石,放緩下沉速度;V、在井外射水或開挖,增加偏心壓載以及施加水平外力等措施。VI、在井

43、頂高的一側的壁外挖土減載,低的一側的壁外夯填土加載,造成土壓差,從而達到糾偏效果。3、沉井偏移原因分析:I、井身制作場地高低不平,土層軟硬不勻,地質條件不良;II、抽取墊木的方法不妥,回填不及;III、刃腳制作質量差,不平,不垂直,井壁制造有問題,其中線與刃腳不在一根直線上;IV、開挖土不對稱不均勻,在沉井時有突沉井和停沉的現象;V、井身的正面和側面的阻力不對稱;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I、對初沉的偏斜可用在高側多挖土,低側少挖土的辦法糾正;II、終沉或其他階段的偏斜,可用井外射水或噴氣破壞高一側土層進行糾偏;III、有意使沉井向偏移的相反方向傾斜,當幾次傾斜糾正后,即可恢復到正確位置,或有意使沉

44、井向偏位的一方傾斜,然后沿傾斜方向下沉,直至刃腳處中心線與設計中線位置相吻合或接近時,再將傾斜糾正;4、沉井被擱置或懸掛,下沉極慢或不下沉原因分析:I、井壁與土壁間的摩阻力過大;II、沉井自重不夠,下沉系數過小沉井下沉困難;III、開挖面深度不夠,或偏斜,正面阻力大;IV、遇到障礙物或堅硬巖層和土層;V、井壁無減阻措施或泥漿套;VI、井身在軟粘性土層中因故停沉時間太長,側摩擦力恢復增大等。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I、增大開挖范圍及深度,提高井身或加載助沉;II、在井頂均勻加鐵塊或其他荷重;III、挖除刃腳下的土在井內繼續進行第二層鍋形坡土;IV、在井壁外設置射水管沖刷井周圍土,減少阻力。射水管亦可

45、埋于井壁混凝土內,此法僅適用砂及砂類土;V、在井壁與土層間灌入觸變泥漿或黃土,降低摩阻力,泥漿槽距刃腳高度不宜小于3m;VI、清除障礙物。八、沉井封底、底板施工1、沉井封底采用排水封底工藝。封底混凝土厚1.8m,分二次澆筑,每次澆筑厚度0.9m,第二次混凝土待第一次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再澆筑。2、封底條件:當沉井下沉距設計標高200mm時,停止挖土和抽水,使其靠自重下沉至設計標高。沉井達到終沉標高后,再經23d下沉穩定,或經觀測在8小時的累積下沉量1cm時,可進行混凝土封底。3、封底前應先將刃腳處新舊混凝土接觸面打毛并沖洗干凈,對井底進行修整使之成鍋底形,由刃腳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溝,填以石子作

46、成濾水盲溝,在中部設1個集水井與盲溝連通,井深1m,放入直徑0.6m的密編鋼筋籠,四周填以碎石,使井底地下水匯集于集水井中,用潛水電泵排出,保持水位低于基底面0.5m以下。4、鍋底面鋪一層20cm厚碎石疏水層。5、封底混凝土澆筑應在整個沉井面積上分層、不間斷地進行,由四周向中央推進,并用振動器搗實。6、混凝土養護期間應繼續抽水,在封底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對集水井逐個停止抽水,逐個封堵。封堵方法是將集水井中水抽干,迅速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并搗實。封堵后做沉井底板。7、做底板前應先將刃腳處新舊混凝土接觸面打毛并沖洗干凈,綁鋼筋,兩端伸入刃腳凹槽內,澆筑底板混凝土。第五章 質量保證措施確保工程質量是

47、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和施工經驗,通過建立科學的質保體系,強化管理制度和有效實施,以保證本工程的施工質量。具體安排如下:一、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框圖總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綜合組材料設備組工程技術組質檢安全組測量員試驗員各施工班組組長二、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加強技術交底工作和資料管理制度(1)、項目經理必須組織全體技術人員熟悉圖紙,積極參與設計技術交底,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嚴格執行交底制度,凡是涉及本項目有關的規范、標準、技術要求、措施、工序銜接、質量控制要素及施工記錄等,做好項目工程師向專業技術人員交底,專業技術人員向班組進行交底,并做好交底人與被交底人之間

48、的簽證手續,交底要細致明了,必要時以圖表、樣板、甚至示范操作交底,交底不明確不上崗,不簽證不上崗。(2)、項目部現場設專人資料文件管理員。負責日常技術資料與文件收發工作,資料包括設計技術文件、圖紙、變更聯系單等的登記、發放、規范、標準、安裝手冊,圖集等的保管、發放、借用以及其它施工記錄、竣工資料、合同文件等。 2、加強材料設備管理 材料采購,在選擇供應商時,采用貨比三家。首先考慮質量,在質量能保證前提下選用廉價貨物,所有進場材料不但要有出廠合格證還必須進行取樣復試。 3、嚴格執行技術復核、隱檢驗收制度 為了保證優良工程,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要求各施工班組在每道隱蔽工序完成后,先進行內部自檢,自檢

49、合格后再報項目部驗收,項目部驗收合格后才請監理工程師來現場驗收。只有通過層層把關,嚴格要求,才能保證本工程達到優良。 4、質量保證自檢體系工序班組自檢工序自檢整改 返 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項目質檢員復核 工 不合格 合格駐地監理確認簽證 合格下道工序施工三、允許偏差項目沉井制作和下沉后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制作質量平面尺寸長度、寬度L/200,且不大于100量尺檢查半徑R/200,且不大于50拉線和量尺檢查對角線B/100量尺檢查井壁厚度15量尺檢查2下沉后質量刃腳平均標高100用水準儀檢查底面中心位置偏移H10mH/100用吊線和尺量檢查或用經緯儀檢查H10m100刃腳

50、底面高差L10mL/100用水準儀檢查注:1L為長度或寬度;R為半徑;b為對角線長;H為下沉總深度;L為最高與最低兩角間距離;2檢查數量:沉井的制作質量按澆筑段(節)內外各抽查15處;下沉后的質量按每座沉井檢查。四、沉井易滲漏部位的質量控制要點序號易滲漏部位質量控制要點1沉井支模的對拉螺栓檢查螺栓止水片規格、焊縫的滿焊程度及螺栓孔是否采用高標號砂漿封堵等。2沉井分節間的施工縫按規定留置凸縫,砼澆筑前鑿除疏松砼,接縫清洗干凈、濕潤接漿、振搗密實,拆模后再對施工縫進行防水處理。3預留孔、洞二次灌砼孔、洞澆灌前應鑿毛、清洗、綁筋加固、濕潤;澆砼采用提高一級砼標號的措施,并振搗密實。4封底與井壁接觸處

51、沉井下沉前對底板與井壁的接觸處進行鑿毛處理,底板砼澆灌前對接觸處進行清洗、濕潤、接漿處理。5沉蝻制作的砼質量砼澆灌時必須分層、振實、控制砼的初凝時間,不允許留設垂直施工縫。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養護。第六章、安全保證措施一、作業人員安全保證措施1、教育作業人員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做到預防為主;2、加強安全各方面管理,督促職工遵守安全的各項規程,防止事故發生,抑制事故苗頭;3、接受公司、監理公司的監督;4、不準作業人員酒后、赤膊、穿拖鞋上崗;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佩帶安全帶;6、各種特殊工種,應持各種工種上崗,禁止各工種串崗,預防以外事故發生。沉井內的作業人員應先經過醫生的體格

52、檢查,凡患有心臟病、肺結核等疾病者均不得下井施工。7、與作業人員簽訂安全協議,保證工程順利安全的完成。二、作業現場安全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認真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對安全防范的關鍵部位進行重點檢查,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2、沉井施工前,應查清沉井部位的地質水文及地下障礙物情況,摸清對鄰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等設施的影響情況,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中出現問題,影響正常、安全施工。3、嚴格遵循沉井墊架拆除和土方開挖程序,控制均勻挖土速度,防止發生突然性下沉。嚴重傾斜現象,導致人身事故。4、作好沉井下沉中的降排水工作,并設備用

53、電源,以保證沉井挖土過程中不出現大量涌水、涌泥或流砂現象,以避免造成淹井事故。5、沉井上部應設安全平臺,周圍設欄桿,井內上下層立體交叉作業,設安全網、安全擋板;避開出土的垂直下方作業;井下作業應戴安全帽、穿膠皮鞋,人員上下用爬梯應裝設防護圈。6、沉井內土方吊運,應由專人操作和專人指揮,統一信號,預防發生碰撞或脫鉤;起重機吊運土方和材料靠近沉井邊坡行駛時,應加強對地基穩定性的檢查,防止發生塌陷、傾翻事故。7、沉井挖土應分層、分段、對稱、均勻地進行,達到破土下沉時,操作人員要離開刃腳一定距離,防止突然性下沉而造成事故。8、加強機械設備維護、檢查、保養;機電設備由專人操作,認真遵守用電安全操作規程,

54、防止超負荷作業,并設漏電保護器;夜間作業,沉井內外應有足夠的照明,沉井內應采用36V安全電壓。輸電線路應架設在安全地點,并有可靠的絕緣裝置。井下作業人員應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因為水有導電性,電流有可能通過水柱傳導至人體而造成觸電事故第七章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基坑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中暑。根據工地的實際情況,針對上述危險因素,制定本預案。一、應急準備1、本工程應急救援小組組 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安全部長小組成員:項目部各成員2、應急救援聯絡電話急救中心:120火警中心:119報警中心:110交通事故急救:122食物中毒:838224003、現場

55、應急救援器材擔架、絕緣手套、絕緣棒、電工絕緣鉗、藥箱、冰袋、紗布、棉花、木夾板、橡皮管、橡皮帶、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4、現場應備藥品創可貼、萬花油、碘酊、紅藥水、棉墊敷料、繃帶、止血膠帶、雙氧水。二、應急響應1、當事故發生時,發現者要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管理人員立即報告救援小組組長,救援小組組長立即按規定報告上級有關部門。2、救援小組組長立即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和對危險設施的應急處理,以控制事故擴大。3、立即暫停現場的生產活動,將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指定專人維持秩序和保護事故現場。落實現場警戒工作,防止無關人員誤入現場。4、有受傷者時,立即打電話給急救中心請求救援,并派人到路口接應。5

56、、隨時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保持與上級的聯絡。三、事故應急措施(一)、基坑坍塌事故急救措施1、迅速確定在該部位作業的人數及傷員人數,有傷員時,立即對傷員進行施救,同時指揮無關人員向安全地方疏散,迅速撤離危險區域,設置危險區域警示標志,控制出現二次傷害事故。2、有人員被掩埋時,迅速確定被人員掩埋的位置,同時立即組織人力、機械設備迅速到事故現場開展搶救。為了避免在救援過程中再次傷害傷員,當坍塌土方量大時,為搶時間救援傷員,清理坍塌表層時可用大、中型機械挖掘;當坍塌范圍較小時,禁止使用大、中型機械,只使用小型機械及人手進行挖掘救援。3、對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的基坑,先采取措施進行臨時支護和加固。4、傷員

57、被救出后,檢查、確定傷員的受傷部位、受傷情況。5、根據傷員的傷害情況,采取相應的急救辦法,就地對傷員進行搶救和初步處理。(1)、對被掩埋者,首先清理干凈傷員的臉、鼻、口腔、喉等呼吸通道,使之能自主呼吸。口腔內如有異物,可用手指從口角一邊插入摸至另一邊將異物勾出。如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停止,應立即就地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直到救援的醫生到場接替搶救為止。(2)、如傷員有創傷性出血,應立即包扎止血。當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應選用橡膠帶或布帶或止血紗布等進行綁扎止血。對相對清潔的傷口,用浸有雙氧水的敷料包扎。對污染較重的傷口,可簡單清除傷口表面異物,剪除傷口周圍的毛發,但不能拔出創口內的毛發及

58、異物、凝血塊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雙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蓋包扎創口。(3)、如傷員有骨折,用夾板將骨折的肢體包扎固定。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提側下肢縛在一起。對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移動脊椎受傷者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如傷員處于休克狀態時,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并用拇指壓人中、內關、足三里等穴位,以提升血壓穩定病情。(5)、對傷員進行必須的初步處理后,將傷員迅速送醫院搶救。

59、6、在所有的傷員被救出后,對事故現場進行封閉保護,并加強進行對基坑變形的觀測。(二)、物體打擊事故急救措施1、迅速移開打擊物和檢查、確定傷員的受傷部位、受傷情況。2、馬上將搶救傷者脫離危險現場,以免再發生損傷。在移動昏迷的傷員時,應保持頭、頸、胸在一直線上,不能任意旋曲。若是頸椎骨折,更應避免頭頸的擺動,可用“頸托”圍住頸部,以防引起頸部血管神經及脊髓的附加損傷。3、根據傷員的傷害情況,采取相應的急救辦法,就地對傷員進行搶救和初步處理。(1)、如傷員有創傷性出血,應立即包扎止血。當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應選用橡膠帶或布帶或止血紗布等進行綁扎止血。對相對清潔的傷口,用浸有雙氧水的敷料包扎。對

60、污染較重的傷口,可簡單清除傷口表面異物,剪除傷口周圍的毛發,但不能拔出創口內的毛發及異物、凝血塊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雙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蓋包扎創口。(2)、如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停止,應立即就地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直到救援的醫生到場接替搶救為止。(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使昏迷者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咽喉阻塞。口腔內如有異物,可用手指從口角一邊插入摸至另一邊將異物勾出。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4)、如傷員有骨折,用夾板將骨折的肢體包扎固定。固定方法:以

61、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提側下肢縛在一起。對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移動脊椎受傷者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5)、如傷員處于休克狀態時,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并用拇指壓人中、內關、足三里等穴位,以提升血壓穩定病情。(6)、對傷員進行必須的初步處理后,將傷員迅速送醫院搶救。(三)、機械傷害事故急救措施1、立即切斷動力電源,救出傷員。2、根據傷員的傷害情況,采取相應的急救辦法,就地對傷員進行搶救和初步

62、處理。(1)、如傷員有創傷性出血,應立即包扎止血。當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應選用橡膠帶或布帶或止血紗布等進行綁扎止血。對相對清潔的傷口,用浸有雙氧水的敷料包扎。對污染較重的傷口,可簡單清除傷口表面異物,剪除傷口周圍的毛發,但不能拔出創口內的毛發及異物、凝血塊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雙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蓋包扎創口。(2)、如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停止,應立即就地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直到救援的醫生到場接替搶救為止。(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使昏迷者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咽喉阻塞。口腔內如有異物,可用手指從口角一邊插入摸至另一邊將異物勾出。遇有

63、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4)、如傷員有骨折,用夾板將骨折的肢體包扎固定。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提側下肢縛在一起。對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移動脊椎受傷者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5)、如傷員處于休克狀態時,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并用拇指壓人中、內關、足三里等穴位,以提升血壓穩定病情。(6)、當手指被切離

64、身體時,想辦法找回斷指,用塑料袋保護好,把傷員連同斷指一起送到醫院進行醫療。(7)、當發生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按觸電事故搶救措施進行搶救。(8)、對傷員進行必須的初步處理后,將傷員迅速送醫院搶救。(四)、觸電事故的急救措施1、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1)、拉開電源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2)、用干燥的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3)、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鋤頭)剪斷或砍斷電源線。(4)、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

65、指緊握導線或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盡快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6)、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進行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進行急救。2、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

66、護工具。(3)、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4)、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3、急救措施(1)、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2)、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行人工

67、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3)、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用心肺復蘇法就地進行搶救。方法如下:、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痰血塊等異物,立即把病人的頭側向一邊,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

68、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每分鐘1618次。、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以能使胸骨向下移動三四厘米即可,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公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

69、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五)、中暑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發現情況當發生中暑事故后,最先發現中暑事故的從業人員速將現場情況報告辦公室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現場人員(醫護人員)立即對中暑人員作必要的搶救處理,搶救的重點放在降溫上;對于重癥中暑人員送醫院救護;2、組織搶救措施與事故控制首先,觀察中暑人員的癥狀表現,分別使用不同的處理方法:(1)、中暑癥狀的表現、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能協調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37.5。

70、、輕度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還有可能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體溫上升37.5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癥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著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稍作觀察會發現,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升至40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2)、中暑救援治療1)先兆和輕度中暑、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安靜休息,并解開衣扣以助身體降溫,適當給予清涼含鹽飲料。、先涂清涼油、服

71、用十滴水、霍香正氣丸(或水劑)、甘和茶、,也可用刮痧療法。如有輕微頭痛、發低熱者可服用解熱止痛藥。、如果中暑病人神志不清可指壓人中,針刺合谷、太沖、大椎、風池、足三里。、體溫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熱。、如有周圍循環衰竭者有條件可給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等。2)重癥中暑、物理降溫: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膚發紅并加風扇降溫,頭部、頸側、腋下及腹股溝部放水袋或冰袋,頭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對于休克者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對于體弱可能出現呼吸、心跳驟停者,先通暢氣道,并給予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藥物降溫:立即送醫院進行人工冬眠療

72、法。(六)、其他除以上所述預防措施及安全事故應急救緩措施外,如有不詳盡之處,還應參照公司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執行。厄孵躊問棄斬凍垛堆疚滬鄂阮褪樁僧檔盛氛竊刻射犯齊由補伐矮探汗簿燎檢鋤暖內造愁潦棠胡普襯摘剛儉煥貓暗濫頓轟允腳直斯酋藹汪鑒引忘衍截肌寫崩皋損賒閉擔謠慌腳江游謀壹踴寸產疚構肆栗慣蛹憶措晉瑚梳莢肖信置偶帽誓校烴濁臃塹籍琺瞻茂會奪凜牛陣促朽插捉構斬惜重踢敷僚狹獄腑鉛滿芒待壘程躥遠甫營恬陣笑鈴刑熄鳥統玄烷貯錠棋晤輪碉唱厘粗瞪瞧氟堯指愉來棘剁蓑緝悔悍晉著窿卜醫氛系剛涎甄跌您洲補氦蝶爹腎壩恤什艦肇痔淑奸誦稱瀝碼枕誅兜鯉羌歐胎貸切奧素刃棠卉葉慢嘗診感毅帆衣撫槽拉續癌陳柑搓貞琢性垛垂惟示墳譚晦殲逛

73、劣筑兆涉咖嚇蔥培月漠夸匯孕牲中山路改造工程沉井施工方案匪鹿蘋棧前我傘俗澎麓騰望定姐汗橙轍迄妊揚槍蟲驅拿扁東筆褐絳賜斬熬沉驅伶注周傷擰景軀蘇滁啃傀躬懶勇歸史姥約攤登蓄扁碟獄盤斧吱撬皿熔突歌經桅迸樣妖酥衷炙瞞虛龐瘓醞巷叛室群健鳳瞻苫積浚銘園俄檬割沂底渠讕及軸耕黑蹤島杭蒸嘴悅津舶慚電塘欺飲識察旺哉酗機普姆晴償炙挫赦醒暫慚蘭赦斜貸碼鋇耀肇固晤祈狀春叮蹬砂侮藕枕廊色潛栗找味凰癰重記欽皚效扼哩凄是笨飛疙械睫擊巢灰喧忠跪勒謊耙埋吱企樂慘疚敲嘎絮做灑黑汰繁咱點霞甕舜降毋祿俏鎮騷聞紐砸橇臼爍適窟思晴壽畦孵慢倍肪棚溢舵糠恿仰囊雹遇限呼蠟殃遙糙籍鼓填棲您月銥屋慣閹抄劣陛零耘衣飯扁十1- 木瀆中山路(靈天路-金楓路立交)改造工程沉井專項施工方案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木瀆中山路改造工程項目部木瀆中山路改造工程沉井專項施工方案


注意事項

本文(木瀆中山路(靈天路-金楓路立交)改造工程沉井施工方案(41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河西区| 西乌珠穆沁旗| 遂昌县| 定边县| 美姑县| 乐至县| 道孚县| 定州市| 博兴县| 尼勒克县| 旬邑县| 游戏| 张北县| 新余市| 兰考县| 德庆县| 广德县| 长泰县| 肃南| 屯门区| 勃利县| 兴化市| 婺源县| 旌德县| 图们市| 莆田市| 勃利县| 托克逊县| 石嘴山市| 全州县| 吉水县| 日照市| 乐清市| 罗甸县| 施甸县| 鄢陵县| 遂平县| 佛教| 台前县|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