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江電廠1號水輪發電機組改造啟動試驗方案 1號水輪發電機組啟動試驗組織機構(一)領導小組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二)現場工作組現場工作組負責試驗項目的現場組織安排,各部門和專業之間的協調以及試驗過程中突發事件的處置。組 長: 全面負責現場試驗的組織協調以及突發事件的處置現場安全負責人: 負責現場試驗安全控制調度聯系負責人: 負責現場與調度協調運行操作負責人: 負責現場運行操作安排一次試驗負責人: 負責現場一次試驗安排二次試驗負責人: 負責現場二次試驗安排機械試驗負責人: 負責現場機械試驗安排現場保衛負責人: 負責現場安全保衛(三) 現場技術組現場技術組負責向試驗的實施和突發事件的處置提
2、供技術支持。組 長:組 員:丹江電廠1號水輪發電機組改造啟動試驗方案序號試驗項目試驗時間安排試驗前準備主要試驗內容項目負責單位負責人注意事項0前期工作 無水試驗、液壓啟閉機調試 提檢修門、工作門、充水檢查、整體驗收機組恢復備用1手動開停機試驗17日09:00-10.301、 丹23開關在斷開位置,2、 丹011、丹236、刀閘拉開。3、 檢011、檢012刀閘推上。4、 滅磁開關FMK斷開。5、 接力器鎖錠拔出。6、 風閘落下。7、 主軸工作密封投入,檢修密封解除。8、 調速器手動狀態。1、 手動操作開啟導葉,待機組開始轉動后,將導葉關回。2、 各部位工作人員檢查和確認機組轉動與靜止部件之間無
3、摩擦或碰撞情況。3、 確認各部位無異常后,重新將導葉緩慢打開,在3-5分鐘內使機組轉速上升到25%ne,檢查各部位無異常后,將機組轉速升至50%ne 、75%ne和100%ne,在每個轉速工況點穩定3-5分鐘,測量并記錄各種轉速工況下機組各部位的振動、擺度:1) 運行擺度值(雙幅值)應滿足運行規程要求。2) 各部位振動值應不超過以下規定:a) 水輪機頂蓋水平振動小于0.07mm。b) 水輪機頂蓋垂直振動小于0.09mm。c) 發電機帶推力軸承支架的垂直振動小于0.07mm。d) 發電機帶推力軸承支架的水平振動小于0.09mm。4、 機組升速過程中的檢查調整:1) 升速過程中,注意監視水輪機主軸
4、密封及各部位的水壓應正常,水封無較大甩水現象;記錄各部水力測量系統表計讀數和機組監測裝置的表計讀數。2) 監視各部分軸承溫度變化情況。3) 檢查頂蓋自流排水應暢通,頂蓋漏水量應小于自流排水量,無明顯積水。4) 機組啟動后,研磨滑環,查看新碳刷運行情況。5) 在升速過程中注意檢查測速裝置轉速信號是否正常。6) 額定轉速下測量永磁機電壓,測值應與停機前無明顯差異,如有差異,停機后調整150%ne過速后備保護繼電器整定值。7) 額定轉速下記錄導葉空載開度,與主令控制器空載開度進行比較,如有明顯差異,停機后調整主令控制器空載開度。8) 測量發電機殘壓幅值和相序,觀察其波形,相序應正確,波形應完好。5、
5、 在額定轉速下檢查機組各部位無異常后,現場手動操作關閉導葉停機。6、 當機組轉速降至20%ne,手動投入風閘,直至機組停止轉動,解除風閘,監視機組不應有蠕動。7、 檢查機組無蠕動后,投入接力器鎖錠。8、 停機過程中應檢查下列各項:1) 監視各部分軸承溫度變化情況。2) 檢查各部位油槽油面的變化情況。3) 檢查測速裝置轉速信號是否正常。發電機修 電一電二發電 機修機修機修機修電一電二電二電二電二發電發電發電機修機修電二1、 發電分場設專人監視機組調速器。2、 機組啟動過程中,如發現金屬碰撞或摩擦、水車室竄水及有異味、瓦溫突然升高、推力油槽或其他油槽甩油、機組擺度過大等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匯報總指揮
6、停機檢查。2調速器空載試驗17日10:30-12.001、 接力器鎖錠拔出。2、 風閘落下。3、 調速器手動。1、 現場手動開機空轉。2、 檢測機組在3分鐘內轉速擺動值,取三次平均值(不應超過額定值0.2%)。3、 調速器切自動。4、 選取幾組調節參數,施加額定轉速8%階躍擾動信號,進行調速器空載擾動試驗,記錄機組轉速、接力器行程等參數的過渡過程以及機組穩定后的轉速擺動值。5、 選取一組最優調節參數提供空載使用,在該參數下,轉速過渡過程收斂較快、波動次數不大于2、且轉速擺動值最小。6、 在選定的調節參數下,記錄并測定機組在3min內轉速擺動值(取三次平均值不應超過額定值的0.15%,當轉速擺動
7、值不滿足要求時,須重做空載擾動試驗,尋找最佳控制參數,直到符合空載轉速擺動要求為止)。7、 調速器手動、自動切換試驗,接力器應無明顯擺動。8、 試驗完畢,現場手動停機發電長控所 電二發電長控所 電二長控所 電二長控所 電二發電發電1、 發電、電二、機修配合長控所進行試驗。3過速試驗及停機檢查17日14:30-17.001、 將115%ne和150%ne過速保護退出。1、 調速器切手動,現地開機空轉。2、 機組運行穩定后,電手動方式增加導葉開度,使轉速達到額定轉速的115%。3、 觀察測速裝置轉速信號否正確。4、 如機組運行無異常,均勻、平穩將轉速升至150%ne,然后快速關回到額定轉速。5、
8、在接近150%ne時測量永磁機電壓,測值與定值進行比較,如有差異,停機后調整150%ne后備保護繼電器整定值。6、 過速試驗過程中應密切監視并記錄各部位擺度和振動值,記錄各部軸承的溫升情況和油面的變化值,監視是否有異常的響聲。7、 機組降至額定轉速運行穩定后,拔掉事故配壓閥動作繼電器。8、 現場操作手動落門按鈕停機落門(動水落門)。9、 過速試驗停機后進行如下檢查和調整:1) 全面檢查發電機的轉動部分,如轉子磁軛鍵、磁極鍵、阻尼環及磁極引線、磁軛壓緊鏍桿等有無松動或移位。2) 檢查發電機定子基礎及上機架的狀態。3) 各部分螺栓、銷釘、鎖片及鍵是否有松動或斷裂。4) 檢查轉動部分的焊縫是否有開裂
9、的現象。5) 檢查發電機上下擋風板是否有松動或斷裂。6) 檢查風閘的摩擦情況及動作的靈活性。10、 試驗完畢,115%ne和150%ne過速保護投入。恢復事故配壓閥動作繼電器。發電 發電電二發電電二發電 機械電二發電 電一 機修機修電一 機修機修機修 機修電二1、 升速過程應平穩,過速試驗時間不宜過長。2、 發電分場設專人負責操作緊急停機按鈕。3、 如果升速過程中有異常響聲,應立即降轉速(或停機)檢查。4檢查無異常之后,提工作門發電5無勵磁自動開機和停機試驗18日09:00-10.001、 接力器鎖錠拔出。2、 風閘落下。3、 調速器自動狀態。1、 檢查監控控制權在SJ600。2、 中控室遠方
10、操作自動開機空轉。3、 檢查機組自動開機回路與流程是否正常,記錄自發出開機脈沖至機組開始轉動所需的時間和自發出開機脈沖至機組達到額定轉速的時間。4、 檢查無異常之后,中控室遠方操作自動停機。5、 檢查機組自動停機回路與流程是否正常,檢查自發出停機脈沖至機組轉速降至20%ne所需的時間,檢查風閘自動投切是否正確,記錄自風閘加閘至機組全停的時間。6、 遠方開停機正常后,監控控制權切機旁順控PLC盤運行。7、 在機旁順控PLC盤操作開機按鈕自動開機至空轉,檢查開機流程及回路是否正常。8、 機組運行穩定后,在機旁順控PLC盤操作停機按鈕自動停機,檢查停機流程及回路是否正常。9、 機旁順控PLC盤開停機
11、正常后,監控控制權切回SJ-600。10、 中控室遠方自動開機至空轉。11、 機組運行穩定后,模擬瓦溫事故停機,檢查事故停機回路與流程是否正常。12、 瓦溫事故停機試驗正常后,中控室遠方開機至空轉。13、 機組運行穩定后,模擬電氣事故停機,檢查事故停機回路與流程是否正常。14、 電氣事故停機試驗正常后,中控室遠方開機至空轉。 15、 機組運行穩定后,切除油泵,操作油罐排氣進行低油壓事故停機試驗。16、 檢查事故停機回路與流程是否正常。17、 低油壓事故停機試驗完成,機組停機備用。發電發電電二發電電二發電發電 電二發電 電二發電發電電二發電電二發電發電電二發電6發電機帶廠用變(7B)短路升流試驗
12、18日10:00-12.001、 丹23開關、7B2開關、廠用電601開關、滅磁開關FMK、勵磁裝置交直流起勵電源開關均在斷開位置,合上7B1開關,2、 拉開丹236、丹018、11B1G刀閘,推上丹011、丹017、檢011、檢012刀閘。3、 在7B1開關后側(7B高壓側CT之后)裝設一組可靠的三相短路排。(電一)4、 601開關保護定值按照試驗定值整定加用。(電二)5、 解開發電機出口至勵磁變高壓側的電纜。從廠用電601備用開關柜引高壓電纜接至勵磁變高壓側。(電一)6、 在滅磁開關FMK轉子側并接一個電爐作為負載。(電二)1、 合上廠用電6kV系統 601開關。2、 檢查勵磁變低壓側和勵
13、磁裝置同步變的相序為正序。3、 勵磁調節器放定角度方式運行,“殘壓起勵”、“系統電壓跟蹤”功能退出。4、 退出發電機差動、主變差動、發變組差動、失磁、勵磁變差動、失步、低阻抗、誤上電保護。5、 斷開7B1開關操作直流。6、 手動開機空轉。7、 合上滅磁開關FMK。8、 手動逐步增磁,9、 升流至5%Ie(380A,Ie為發電機額定電流),檢查發電機和7B各電流回路的正確性和對稱性,檢查繼電保護電流回路的極性和相位,檢查測量表計接線及指示的正確性。10、 試驗完成后,減磁停機。11、 斷開FMK。12、 斷開7B1開關。13、 在機組出口和7B高壓側各裝設一組三相短路接地線,14、 拆除7B1開
14、關后的三相短路排。發電電一 電二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電一 電二發電發電發電發電電一7發電機帶主變壓器短路升流試驗18日14:30-17.001、 推上丹236刀閘。2、 在丹236刀閘外側(丹23開關CT外之后)裝設一組可靠的三相短路排。(電一)3、 主變調至額定分接檔位,中性點消弧線圈暫投于第1檔。4、 發電機、變壓器外接測量、監測儀表投入。(電一)5、 投入2臺主變冷卻器。1、 修改機組后備保護定值。2、 110kV母差保護退出運行,3、 手動開機空轉。4、 合上滅磁開關FMK。5、 手動逐步增磁,6、 升流至15%Ie(Ie為發電機額定電流),檢查機組各電流回路的正確性和對稱性,檢查
15、繼電保護電流回路的極性和相位,檢查測量表計接線及指示的正確性。7、 檢查無異常后,逐步升流至30%Ie、50% Ie、75%Ie、100% Ie,記錄試驗數據,檢查碳刷及集電環工作情況,額定電流下,測量機組振動與擺度。8、 試驗完成后,減磁停機。9、 斷開FMK。10、 拉開丹236刀閘。11、 加用退出的機組保護(失磁、失步、低阻抗除外)。12、 110kV母差保護投入。13、 在機組出口和主變高壓側各裝一組三相短路接地線,14、 拆除丹23開關三相短路鋁排。電二發電發電發電發電電一 電二電一 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發電電一 1、 嚴禁操作起勵按鍵和進行通道切換,以防止勵磁系統出現誤強勵等
16、異常工況。2、 為防止發電機定子過流,在增減磁時,要緩慢的增減。3、 做上升、下降曲線時,要單方向調整增、減磁。8發電機升壓試驗19日09:00-10.301、 試驗測量設備已到位,接線已完畢。2、 修改勵磁調節器過勵限制值和V/F限制為1.3倍。3、 過激磁保護退出。4、 發電機過電壓保護時限修改為0.1s。1、 中控室遠方開機空轉。2、 手動增磁,3、 每隔10%額定電壓記錄定子電壓、轉子電流,錄制發電機空載特性的上升曲線。在100額定電壓下,測量記錄機組軸電壓。4、 在50和100額定電壓下,記錄機組擺度。5、 升壓過程中,核對機組PT二次相序。6、 額定電壓下,現場整定3保護定值(K1
17、、K2)。7、 檢查完畢無異常,繼續升壓至120額定電壓,保持三分鐘,做定子感應耐壓試驗,同時測量機組擺度和軸電壓。8、 耐壓結束,手動減磁。9、 每隔10%額定電壓記錄定子電壓、轉子電流,錄制發電機空載特性的下降曲線。10、 試驗完畢后,中控室遠方自動停機。11、 恢復勵磁調節器限制值。12、 恢復發電機過電壓保護定值時限。13、 恢復過激磁保護。14、 拆除試驗接線。發電發電 電一發電電二電二發電 電一發電電一發電電二電二發電電一9機組帶主變壓器單相接地試驗(發電機消弧線圈補償試驗)19日10:30-12.001、 在發電機B相出口安裝經電流表接地試驗裝置。(電一)2、 試驗用K2、K3刀
18、閘投入,靜電電壓表接入。(電一)3、 定子接地3U0保護、定子接地3保護、啟停機保護退出。4、 拉開丹017刀閘。5、 投入2臺主變冷卻器。1、 中控室遠方自動開機空轉。2、 手動增磁。3、 待Uac達到額定電壓的50%時,斷開K2,讀取電流表數值IC(50Ue)及靜電電壓表的數值。4、 記錄完畢,減磁至零,斷開FMK。5、 根據電容電流選擇消弧線圈檔位。6、 推上丹017刀閘。7、 合上FMK,再次手動升壓至50額定電壓。8、 斷開K2,讀取電流表數值I,此時的剩余電流I(50Ue)ICIL。9、 記錄完畢,減磁至零,斷開FMK,拉開丹017刀閘。10、 重復以上操作(29),直至檔位合適。
19、11、 試驗完畢,拆除試驗接線。12、 恢復定子接地3U0、3和啟停機保護。發電發電電一發電電一發電發電電一發電發電 電一電一發電1、 測量中性點電壓的引線應保證對地有足夠絕緣距離。2、 讀表人員應盡量遠離表計,防止觸電。3、 投入消弧線圈的刀閘時,應戴絕緣手套,用絕緣桿操作。4、 操作電流表短路刀閘時,應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墊上。10機組帶主變壓器及空母線升壓試驗(核相)19日14:30-15.301、 110kV全部負荷均倒至母運行,母作為試驗母線。2、 斷開丹31開關,拉開丹311、丹312、丹231刀閘,推上丹232、236刀閘、丹018刀閘。3、 發電機、變壓器外接測量、監測儀表投
20、入。(電一)4、 投入2臺主變冷卻器。1、 合上丹23開關。2、 中控室遠方自動開機空轉。3、 手動逐步增磁。4、 機組升壓至15%Ue(發電機額定電壓)時,觀察各表計指示是否正確。5、 檢查無誤后繼續升壓至30Ue、50Ue、75Ue、100Ue,讀取試驗數據,觀察主變的工作情況。6、 核對系統及機組PT相序、相位。7、 相序、相位核對完畢無異常,減磁停機。8、 斷開FMK。9、 斷開廠用電601開關。10、 拆除FMK轉子側并接的電爐。11、 恢復勵磁調節器電壓閉環正常運行方式12、 合上丹31開關。13、 保護傳動跳丹31開關。14、 在發電機出口、勵磁變高低壓側各裝一組三相短路接地線,
21、推上601開關柜地刀。15、 拆除601至勵磁變外接勵磁電纜,恢復勵磁變至機組出口高壓勵磁電纜。16、 失磁、失步、低阻抗保護投入。發電發電發電電一電一電二發電發電發電電二發電發電電二發電電一發電1、 試驗過程中通訊應保持暢通。2、 升壓過程中試驗人員密切監視所接表計,檢修人員注意監聽主變聲響,若有異常立即通知機旁盤試驗負責人停止試驗。11電力系統對主變壓器沖擊合閘試驗19日15:30-17.301、拉開丹011刀閘。2、確認丹018刀閘已推上。3、投入2臺主變冷卻器。1、 丹31母聯保護按試驗定值整定加用。2、 合丹31開關,向110kV母充電。3、 合丹23開關,向主變進行第一次沖擊合閘。
22、4、 試驗人員在主變旁監聽是否有異常聲響。5、 檢查主變差動保護及瓦斯保護動作情況。6、 無異常后保持主變運行15分鐘,然后斷開丹23開關,完成第一次沖擊。7、 間隔10分鐘以上繼續合分丹23開關,共進行5次沖擊合閘,每次沖擊后運行時間5分鐘,每次間隔時間不低于10分鐘。8、 沖擊試驗合格后,斷開丹23。9、 試驗完畢,退出丹31母聯保護壓板,10、 恢復丹31母聯保護正常運行定值, 11、 恢復110kV正常運行方式。電二發電發電 電一電二發電發電 電一電二發電發電電二發電1、 母聯及機組保護應正確躲過勵磁涌流,若出現沖擊試驗時跳閘,則應分析查明原因或調整保護定值,否則不得馬上進行下一次的沖
23、擊試驗。2、 每次沖擊時檢修人員均應觀察主變有無異狀,若有異常立即通知試驗負責人停止試驗。3、 沖擊試驗前后應對變壓器油作色譜分析。12假同期試驗20日09:00-10.301、 推上丹011刀閘。2、 推上丹231或232刀閘。3、 在監控系統將丹236刀閘模擬置合位。4、 拔出機組有功增減和無功增減繼電器。5、 試驗設備已到位,接線已完畢。1、 中控室遠方開機至空載。2、 用丹23開關做同期點,監控選丹23開關進行自動準同期合閘。3、 錄制丹23開關合閘過程滑差曲線,計算導前時間是否符合要求。4、 試驗完畢后,中控室遠方斷開丹23開關,在機旁盤進行手動準同期試驗。5、 錄制丹23開關合閘過
24、程滑差曲線。6、 試驗完畢,遠方停機。7、 拆除試驗接線,恢復功率增減繼電器。發電發電電二發電電二發電電二13機組帶負荷試驗20日10:30-12.301、 推上丹236刀閘。1、 中控室遠方開機并網。2、 現場手動調整少量有功(10MW),檢查現地增減有功是否正常。3、 小負荷下(15MW),現場整定3保護定值(K3)。4、 負荷調整無異常后,現場手動調整導葉開度,分別在30%、40%、50%、60%、70%、80%、90%及最大導葉開度下測量機組振動及擺度,監測各部軸承瓦溫、油溫,觀察水輪機補氣裝置工作情況。5、 在滿負荷下測量發電機軸電壓。6、 機組帶滿負荷運行穩定后,進行快速增減負荷試驗(-40MW、+40MW),記錄機組轉速、蝸殼壓力、接力器行程的過渡過程。7、 進行機組帶負荷下調速器切換試驗。8、 一次調頻試驗9、 試驗完畢,根據調度要求決定機組運行狀態。發電發電電二發電 機修電一發電 機修長控所發電 長控所 電二發電1、 負荷增加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監視機組振動和擺度情況,如機組有明顯振動,應快速越過。14甩負荷試驗待定見專項實驗方案15停機檢查16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