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公寓弱電系統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目錄第一章:工程綜述3一、工程范圍3二、編制依據4第二章:施工方案4第三章:重要系統的施工工藝6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6二、綜合布線安裝工藝10三、視頻監控系統12四、周界報警系統18五、門禁出入口控制系統20六、工程調試及驗收23第一章:工程綜述一、工程范圍1、工程情況本工程位于北京商務中心區心臟地帶,項目為國貿中心開發的居住項目雙井宿舍樓由東座和西座兩棟地上21層、地下2層的建筑組成,共有420套房間,分為一居、二居、三居及四居共四種戶型。總體建筑面積約為44680平米,其中本次裝修改造面積為40796平米,建筑高度為59.00米。項目199
2、9年建成,現在國貿中心準備對此項目進行整體改造。另外在用地南側新建一個消防水池及泵房,供改造后使用。2、工作內容根據招標文件的規定,我公司工程范圍包括弱電系統工程的深化設計、設備材料供應、安裝、測試、驗收、保養等,包括下列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綜合布線系統、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可視對講及門禁系統、周界安防系統、無線巡更系統、機房工程。3、與精裝專業施工界面劃分1)精裝區域涉及消防報警及廣播的末端點位,需結合精裝定位及消防規范要求完成末端設備的安裝。2)位于精裝走廊區域的消防報警按鈕、聲光報警在滿足消防規范的情況下應臨近消火栓安裝。3)L3L21 戶內部分自弱電
3、箱后的弱電(電視、電話、網絡)布線及插座安裝由精裝專業負責,弱電箱及箱內配線架、分支分配器等由弱電施工單位提供并安裝,自弱電箱之前的所有管線施工均由弱電施工單位負責。4)除其它精裝區外的其它部分的所有弱電由弱電施工單位負責,但部分涉及精裝區域的末端點位需精裝專業配合定位。5)本次改造會涉及部分梁上和剪力墻開洞,需結構專業進行加固處理的開洞應結構專業進行開洞及加固處理,如線槽經過的洞口,應加套管。其它開洞由弱電施工單位負責完成。二、編制依據XX公寓消防電專業招標簡要說明(2013 年11 月28 日版);XX公寓弱電專業招標簡要說明(2013 年11 月28 日版);XX公寓消防電、弱電專業招標
4、施工圖紙;國家和北京市現行有關工程施工和驗收的規范、標準、規程、圖集: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年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2007汽車庫、停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1997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2-2007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04建筑設備施工安裝通用圖集(91SB)建筑電氣通用圖集(92DQ)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與施工圖集(09X700)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01-51-2010北京市建
5、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62-2002第二章:施工方案1、設備安裝和接線1. 根據公司關鍵過程質量控制要求和現場裝修安裝的進度,在作好線路檢測的前提下,開始合同中規定的弱電子系統的設備安裝和接線工作,并在計劃時間內完成各系統現場設備和控制設備的安裝和接線,以免影響裝修等的進度要求。 各系統中央控制設備安裝就位,具備系統調試基本調試條件。 所有前端設備須以標簽予以標識,并清楚地表明其位置。 所有設備端口都應使用標簽予以標識。 所有系統線纜的端接須采用產品供應商認可的方法和工具設備。 所有系統線纜的接續點必須在接續工作完成后進行現場測試。2、單體分系統調試根據專業規范和標準要求對本弱電工
6、程各子系統分部分項進行調試。1單體調試在安裝之前進行,首先檢查設備型號、規格、數量是否等同接線圖的要求,并對所有電纜和端子排進行檢查。2使用萬用表或數字電壓表,專業的輸出接口是否符合規定要求。3通電調試。4所有由我方安裝的電纜設施在被接收以前應進行全面的連續運行測試。所有的電纜缺點,包括在制造廠內所產生的,都由我方改正。5我方提供的測試設備、信號發生器及其它設備足以顯示所安裝的聯接系統在現場安裝完畢后能符合運行要求所需。3、系統集成調試調試前檢查電源是否連接無誤,電壓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機柜設備安裝合格,檢查控制設備箱與相關設備的型號,確保等同批次型號。1在各項設備單體調試完畢,進行系統調試。按
7、照施工圖對每臺設備及接口調試。2在調試過程中,每項試驗應做好記錄,及時處理安裝時出現的問題,當各項技術指標都達到要求時,系統并經過24小時連續運行無事故,繪制竣工圖,向業主提供施工質量評定資料,并提出交工驗收請求。4、系統試運行系統調試完成后,進入系統試運行,我方負責系統試運行的全過程;運行期為兩周,當主要指標(監控性能、可靠性、穩定性)在試運行驗收滿足要求后,系統進入最終驗收。在試運行前一周,我方提交操作和維護手冊,使建設單位及有關人員能事前熟悉所安裝的設備和系統。手冊內應包括控制程序、操作和維修的程序。每本手冊包括不少于以下資料:n 所有設備的規格及詳細的中文版操作手冊、調試手冊及質量保證
8、書3套;n 系統和主要部件常見故障說明,包括配件及裝配圖、一般事故說明。說明書需包括操作及手冊和常見備件清單;n 建議的定期保養期及項目;n 建議的緊急安全程序;n 緊急維修中心的電話、地址及負責人的聯系方式。5、工程竣工驗收u 工程竣工驗收的條件:n 我方已完成按合同約定的設備材料供貨、工程施工安裝、軟件編制、設備測試及系統調試工作;n 性能測試和試運行驗收時出現的問題已被解決至建設單位滿意;n 試運行期間,系統性能滿足合同要求;n 我方已提供了合同中約定的全部貨物;n 我方竣工資料齊備完整;n 符合政府或有關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任何竣工條件。u 上述條件具備后,我方至少提前14天將某一確定的
9、日期通知工程師,說明在該日期的工程將具備竣工驗收的條件,同時為建設單位提供一份副本,該日期稱為“竣工報驗申請日期”。各方應按合同約定根據相應的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竣工驗收。u 我方在施工過程中應負責全部設備的保護和清潔工作直至項目驗收合格。u 我方有責任協助建設單位向政府及有關管理機構辦理必要的竣工批準和登記手續。u 我方按照竣工圖紙的約定,向總包人提供竣工資料。在以上各階段的實施中,關鍵在于設計階段的控制,因為各系統的設計深度和質量直接影響到現場的施工質量和系統功能的最終實現,所以必須加強設計階段的組織管理和質量保證措施。另外,現場施工過程的環節控制尤其重要,其控制內容包括管線施工、設備安裝接
10、線、系統調試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第三章:重要系統的施工工藝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1、注意事項原消防中心位于西樓 1 層,東樓施工時需從消防中心切斷東樓的所有消防報警、消防廣播線纜,斷除供東樓使用的設備,但需保證西樓消防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東樓施工時,建設新的消防報警及廣播系統,在東樓竣工時投入使用,同時為西樓接入預留條件,在西樓施工時,可接入新建消防系統。 2、安裝方法1)火災探測器的安裝 本次工程在梁的頂棚上設置感煙探測器時,應符合下列規定:u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小于200mm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u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為200-600mm時,應確定梁對探測器保
11、護面積的影響和一只探測器能夠保護的梁間區域的個數。u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超過600mm時,被梁隔斷的每個梁間區域至少應設置一只探測器。u 當梁間凈距小于1m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 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至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風口安裝。探測器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
12、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 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單弦連接必須可靠壓接后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探測器底座的額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5c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 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2)手動報警按鈕的安裝 每個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距離不應大于30m。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宜設置在公共活動場所的出入口處。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置在明顯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高度宜為1.3-1.5m,且應有明顯的標志。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
13、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的標志。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并不得傾斜。3)各類模塊的安裝 在安裝時一定要認清其型號,被控制的設備,被控制設備所能提供的接點及接線方式,達到的要求等。 模塊一定要固定牢固,安裝于被控制的設備附近。 模塊的接線及保護措施要得當。 將信號線從出線孔中穿出,將模塊緊帖在預留盒表面,安裝孔對準螺孔。4)接線端子箱的安裝 接線端子箱安裝應在土建地面施工完后進行 接線端子箱安裝位置應準確,部件齊全,箱體開孔合適,切口整齊,油漆完整,盤內外清潔,箱蓋、開關靈活,回路編號清晰,接線整齊,線安裝明顯牢固。 接線箱因有引出管而需開孔時,必須使用開孔器,嚴禁用電
14、、氣焊開孔。5)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火災報警控制器(以下簡稱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告度不應小于1.5m,落地安裝時,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須符合下列要求:u 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u 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褪色;u 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u 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u 導線應綁扎成束;u 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
15、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的標志。6)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的標志。 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3、系統調試1)單機調試:消防各有關系統應先進行分系統調試,在確保分系統調試完好并做好記錄的情況下參加聯合調試。2)聯合調試:由公司協助業
16、主、總包方組織,所有相關聯動設備廠家、專業分包方參加,由我方提出聯合調試方案報業主、總包方、監理工程師批準,并準備聯合調試所需的機具、通訊工具等,牽頭進行聯合調試工作。聯合調試主要項目如下:3)消火栓系統:消火栓箱內啟泵按鈕啟泵試驗;消防控制中心啟動消火栓泵、停泵試驗等;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信號閥啟閉消防控制中心顯示試驗;管網試水裝置按要求流量泄水,壓力開關、水流指示器、濕式報警閥、噴淋泵動作試驗及消防控制中心顯示功能試驗;消防控制中心啟動噴淋泵、停泵試驗;消防控制中心啟動預作用閥電磁閥試驗等);5)防排煙系統:防火閥、排煙閥、正壓送風口模擬動作,消防控制中心顯示功能試驗;按防煙分區模擬報警
17、,聯動系統自動啟動排煙風機、正壓送風機試驗;消防控制中心啟動排煙風機、正壓送風機試驗等);6)消防廣播系統:按防火分區模擬報警,聯動系統自動按預定預案打開相關區域火災事故廣播;消防控制中心手動啟動、關閉各相關區域火災事故廣播試驗等;7)電梯控制及強切非消防電源系統:按防火分區模擬報警,相關區域內的電梯迫降至首層試驗;按防火分區模擬報警,相關區域內非消防電源被關閉,事故照明系統啟動;8)防火卷簾系統:按防火分區模擬報警,相關區域內的所有作為防火分隔使用的防火卷簾一次降至地面,并反饋給消防控制中心位置信號;作為防火分區使用的防火卷簾兩側的感煙探測器報警后自動降至距地1.8m,感溫探測器報警后降至地
18、面;9)消防專用通訊系統:用手持消防電話分機巡回各區,插入電話插孔后,與消防控制中心通話應語音清晰,顯示位置準確;各主要機房的電話分機摘機后,消防控制中心應顯示位置準確,通話時應語音清晰。10)凡是上述系統的施工單位必須派專業人員參加聯調工作,統一服從指揮,在聯合調試中如發現問題,上述各單位應分別寫出整改意見,相關單位組織整改后進行由業主、設計單位、監理、總包方及專業分包方設備廠家等單位參加的驗收,驗收合格后,寫出竣工預驗收報告,由各方簽字,由我方協助業主報消防監督部門進行消防工程的最后驗收工作。二、綜合布線安裝工藝1、注意事項原電話網絡系統系統位于東樓B1 層,東樓施工時,供東樓使用的線纜可
19、撤除,但經B1 層至西樓的供西樓使用的電話網路線纜需保留,并且施工期確保線纜的安全。此外,需從西樓配電房為電話網絡機房提供臨時電源,電話、網絡系統正常運行。在東樓施工期間,電話網絡機房向南擴展,建設新的電話、網絡系統,東樓重新布線,完成電話、網絡系統布線,由其它承包商安裝電話、網絡設備,開通電話、網絡系統,同時為西樓預留配線、電話、網絡條件,西樓施工時,接入已建成布線系統、電話機網絡系統。原衛星電視機房位于西樓21 層,東樓施工時,西樓衛星電視機房正常運行,為西樓提供信號,供東樓的信號切斷。西樓施工時,需新建衛星有線電視系統,但建設期間,需保證已運行東樓的有線電視信號正常,需確保從西樓衛星電視
20、機房至東樓的電視線纜安全,新舊系統的切割需盡可能少影響住戶收視。2、安裝工藝流程開箱檢驗機柜安裝機柜內配線架安裝打線做標簽末端模塊打線做標簽固定面板做標簽填寫安裝記錄。3、各部位安裝要點1)標簽系統 標簽的標準遵循TIA/EIA 606標準。 所有使用的標簽均為機器打印,標簽上的編號同時支持簡體漢字、英文字母、數字、標點。標簽上每個字母的高度不低于4mm. 標簽具有永久的防脫落、防水、防高溫性。 所有線纜單獨標簽,標簽位于線纜的兩端及中途可為人接觸的地方。 所有配線架標簽予以標識,配線架上的模塊和端口單獨標簽。 所有信息端口都使用標簽加以標識,并清楚地表明其用途。 所有機柜/機架都使用標簽加以
21、標識,并清楚地表明其用途。2)端接 光纖的接續和端接采用產品供應商認可的工具設備進行熔接。 光纖接續點在接續工作完成后進行現場測試。 光纖接續點的衰減損耗0.2dB. UTP電纜不允許接續。3)跳線 所有的跳線由我公司提出統一的標識規則,由各弱電子系統我公司予以標識,并單獨編號。 所有跳線的兩端具有接頭護套,兩端護套顏色一致。 布線管理軟件進行完備詳細的跳線管理,以確保跳線能夠快速容易地進行。 具有多種不同顏色、不同連接頭的跳線,跳線的標簽遵循TIA/EIA606標準,跳線的顏色與色場標識的顏色一致。 跳線是產品制造商的COTS產品,隨包裝箱附有測試合格證明。4)線纜敷設 所有線纜的敷設按相關
22、規定和標準施工。 線纜敷設到位,所有線纜敷設在指定的橋架、線槽或線管內,線纜的敷設應平直,不得產生紐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 敷設多條線纜的位置應用扎線帶綁扎,并做出標識。扎線帶應保持相應間距,線纜扎線帶的綁扎不能太緊以免影響線纜的使用。 線纜排列避免交叉。 線纜布放時長度應有冗余。在交接間、設備間線纜在配線架處的預留長度一般為3m至6m,工作區為0.3m至0.6m,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m至10m.有特殊要求的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4)橋架及線管的標識對弱電橋架及線管的標識工作,要求如下: 敷設光纖的線管或橋架(暗敷的線管或線槽除外)在每隔15m處應設置橙色色標,并設置
23、標有“危險光纖Fiber Optic”字樣的標志或標牌,字體的高度不小于30mm. 敷設UTP銅纜的線管或橋架(暗敷的線管或線槽除外)在每隔15m處應設置黑色色標,色標寬度50mm.n 視頻監控系統 1、注意事項原監控系統位于西樓1 層,東樓施工時需從監控中心切斷供東樓的所有監控線纜,斷除供東樓使用的設備,但非東樓改造區域的攝像頭仍應安全運行。東樓施工時,建設新監控系統,在東樓竣工時投入使用,同時為西樓接入預留條件,在西樓施工時,可接入新監控系統。2、安裝方法(1). 前端設備安裝前的檢查1). 將攝像機逐一加電檢查,并進行粗調,在攝像機工作正常時才能安裝。2). 檢查室外攝像機的防護罩套、雨
24、刷等功能是否正常。3). 檢查攝像機在護罩內緊固情況。4). 檢查攝像機與支架、云臺的安裝孔徑和位置。5). 在搬動、架設攝像機過程中,不應打開攝像機鏡頭蓋。(2). 前端設備的安裝1).安裝原則. 應安裝在監視目標附近不易受外界損傷、無障礙遮擋的地方,安裝位置不影響現場設備工作和人員的正常活動。. 攝像機安裝對環境的要求:a. 在帶電設備附近架設攝像機時,應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b. 攝像機鏡頭應從光源方向對準監視目標,應避免逆光安裝,否則易造成圖像模糊、或產生光暈;必須進行逆光安裝時,應將監視區域的對比度壓縮至最低限度。c. 室內安裝的攝像機不得安裝在有可能淋雨或易沾濕的地方;室外使用的攝像機
25、必須選用相應的型號。d.不要將攝像機安裝在空調機的出風口附近、或充滿煙霧和灰塵的地方,易因溫度的變化而使鏡頭凝結水氣,污染鏡頭。e.不要使攝像機長時間對準暴露在光源下的地方,如射燈等點光源。. 安裝高度:室內以2.55米外宜;室外以3.510米為宜,不得低于3.5米。. 攝像機安裝時露在護罩外的線纜要用軟管包裹,不得用電纜插頭去承受電纜自重。2).護罩攝像機的安裝攝像機安裝的注意事項有: 一般在天花板上頂裝,要求天花板的強度能承受攝像機的4倍重量。 將攝像機接好視頻輸出線和電源線,并固定在防護罩內,再安裝在護罩支架上。 根據現場條件選擇攝像機的出線方式,通常有從側面引出(通過裝飾蓋板缺口)、或
26、從頂面引出(需在天花板上開空)兩種方式。 用螺釘將攝像機的固定基座固定在天花板頂上。 將防墜線鉤在攝像機固定基座上,以防攝像機意外墜落。 攝像機安裝完畢后,應將安裝螺釘擰緊,并確認攝像機的安裝是否牢固和安全。 根據現場情況調節護罩角度,以使攝像機的視場和視角最佳。3).云臺攝像機的安裝.根據安裝方式安裝,墻裝時將云臺支架固定于墻上;吊裝時則將云臺倒裝在吊架上。.根據最佳視場角設定云臺的限位位置。安裝高度:室內以2.55米為宜;室外以3.510米為宜,不得低于3.5米。 根據云臺的控制方式選用交流、或直流驅動電源;一般轉動速度固定的多采用交流驅動;轉動速度可變的則采用直流驅動。 攝像機的視頻輸出
27、線、控制線應留有1米的余量。4).電梯轎箱內攝像機安裝.應安裝在電梯轎箱頂部、電梯操作器的對角處;要求隱蔽安裝。.攝像機的光軸與電梯的兩面壁成45角,且與電梯天花板成45俯角為宜。5).攝像機的連接線. 云臺攝像機的視頻輸出線、控制線應留有1米的余量,以保證云臺正常工作。.攝像機的視頻輸出線中間不得有接頭,以防止松動和使圖像信號衰減。. 攝像機的電源線應有足夠的導線截面,防止長距離傳輸時產生電壓損失而使工作不可靠。. 支架、球罩、云臺的安裝要可靠接地。6).戶外攝像機的安裝戶外安裝的攝像機除按上述規定施工外,要特別注意避免攝像機鏡頭對著陽光和其他強光源方向安裝;此外還要對視頻信號線、控制線、電
28、源線分別加裝不同型號的避雷器。(3).監控中心設備的安裝1).監控中心設備的安裝原則參照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T 2887)執行。2).在監控室內的終端設備,在人力允許的情況下,可與攝像機的安裝同時進行。監控室裝修完成且電源線、接地線、各視頻電纜、控制電纜敷設完畢后,將機柜及控制臺運入安裝。3).機架底座與地面固定,安裝豎直平穩,垂直偏差不超過2;幾個機柜并排在一起,面板應在同一平面上并與基準線平行,前后偏差不大于3cm,兩個機柜中間縫隙不大于3cm。對于相互有一定間隔而排成一列的設備,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大于5mm。控制臺正面與墻的凈距不小于1.2m,側面與墻或其他設備的凈距,在主要走道
29、不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小于0.8m;機架背面和側面距離墻的凈距不小于0.8m。4).監控室內電纜理直后從地槽或墻槽引入機架、控制臺底部,再引到各設備處。所有電纜成捆綁扎,在電纜兩端留適當余量。并標示明顯的永久性標記。2、系統調試調試主要為校線和施工質量的檢驗,其性能調試應結合系統調試進行,有關系統調試的內容如下。(1)、主要調試方法:1)設備調試能夠進行獨立單項調試的設備、部件的調試、測試在設備安裝前進行。如:攝像機的電氣性能調試、配合鏡頭的調整、終端解碼器的自檢、云臺轉角限位的測定和調試、放大器的調試等。2)系統調試按調試設備的功能或作用和所在部位或區域劃分。傳輸系統的每條線路都進行通、
30、斷、短路測試并做標記。遇到50Hz工頻干擾,采用在傳輸線上輸入“縱向扼流圈”來消除;當傳輸本身的質量原因與傳輸線兩端相連的設備輸入輸出阻抗非75歐姆的傳輸線特性阻抗不匹配時,會產生高頻振蕩而嚴重影響圖像質量,需在攝像機的輸出端串聯幾十歐的電阻,或在控制臺或監視器上并聯75歐姆電阻。3)系統聯調首先檢查供電電源的正確性,然后檢查信號線路的連接正確性、極性正確性、對應關系正確性。系統進入工作狀態后,把全部攝像機的圖像瀏覽一遍,再逐臺對攝像對的上下左右角度、鏡頭聚焦和光圈仔細調整,若是帶云臺和變焦鏡頭的攝像機,還要搖動操作桿,使云臺對應地轉動,再調節鏡頭。把攝像貢的圖像顯示在各監視器上,檢查監視器的
31、工作狀態。把全部攝像機分組顯示在所有監視器上,觀察圖像切換情況。檢查錄像機時,自動倒帶后對操作多畫面處理器或控制臺自動錄像,放像后實現錄像帶的重放。(2)、調試內容:1). 電源檢測(1)、監控臺、電視拒總電源交流電壓檢測。(2)、監控臺、電視柜各分路交流電壓檢測。(3)、攝像機用總電源和各分路電壓檢測。(4)、有直流電源輸出時,要檢測輸出極性。2). 線路檢查(1)、按施工圖進行校線。(2)、用500V兆歐表檢查電源電纜的絕緣,其芯線與芯線、芯線與地線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0.5M。(3)、用250v兆歐表檢查控制電纜的絕緣,其芯線與芯線、芯線與地線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0.5M。3). 接地電阻的
32、測量(1)、系統中所有接地極的接地電阻均應測量,并做好記錄。(2)、系統接地電阻不大于4。4). 單機調試取視頻電纜、控制電纜和電源電纜35米,在控制室從控制臺、柜的接線端子接通攝像機。(1)、攝像機控制功能調試a、調整控制器遙控旋鈕,檢查云臺的水平旋轉、垂直旋轉角度是否滿足要求;旋轉速度是否均勻;啟、停控制是否靈敏;有無噪聲等。b、若旋轉角度不能滿足要求,可調整云臺的限位開關。(2)、攝像機防護罩功能調試a、對攝像機防護罩的加熱器功能調試。b、對攝像機防護罩的雨刷功能調試。c、對攝像機防護罩的排風扇功能調試。d、檢查防護罩的保護電路。(3)、攝像機功能調試a、依次開通控制器電源、監視器電源、
33、攝像機電源,監視器應顯示圖象。b、圖像清晰時,可遙控變焦、自動光圈、觀察變焦過程中的圖像清晰度,對異常情況做好記錄。c、遙控電動云臺,帶動攝像機旋轉,在靜止和旋轉過程中圖像的清晰度應變化不大。云臺應運轉平穩、無噪聲、不發熱、速度均勻。5). 系統調試 開通總電源,分別在監控室和監視現場通過對講機聯絡,逐一開通攝像機回路,調整監視方向,使攝像機能準確對準監視目標或監視范圍。 遙控變焦、自動光圈、遙控云臺旋轉,觀察監視范圍的變化。 攝像機防護罩各種功能應正常,防護玻璃、鏡頭應擦拭干凈。 操作控制器進行圖像切換,并進行定時連續切換功能試驗,再進行數字、年、月、日顯示調整和進行錄像試驗。 當圖像發黑、
34、或發暗時,應對監視區域的照明燈具的方位進行調整,以提高圖像質量。 當攝像機調試時,屏幕出現干擾雜波,應檢查攝像機附近是否有強電磁場,并檢查視頻接頭接觸是否牢靠。 檢查云臺和攝像機處的電纜量,在云臺旋轉過程中插頭尾部是否承受有拉力。 攝像機附近50CM處不應有障礙物。6).系統功能檢測電視監控系統功能檢測是檢測各種不同類型的設備是否達到設計說明中指標,運行是否正常。 1)檢測內容. 系統功能檢測:云臺轉動、鏡頭、光圈的調節、調焦、變倍,圖像切換、防護罩功能的檢測。. 圖像質量檢測:在攝像機的標準照度下進行,進行圖像的清晰度及抗干擾能力等檢測。 2). 檢測方法:系統功能檢測通常采用主觀評價法檢測
35、。2).抗干擾檢測 抗干擾能力測試按GA/T 367 進行檢測。3).系統整體功能檢測根據系統設計方案進行功能檢測。包括:視頻(電視)監控系統的監控范圍、現場設備的接入率及完好率;開通穩定運行時間;矩陣監控主機的切換、控制、編程、巡檢、記錄等功能;系統跟蹤時的隨動效果等。對數字視頻錄像式監控系統還應檢查主機死機的記錄、圖像顯示和記錄速度、圖像質量、對前端設備的控制功能、以及通信接口功能、遠端聯網功能等;對數字硬盤錄像監控系統除檢測其記錄速度外,還應檢測記錄的檢索、查找等功能;4).系統聯動功能檢測對電視監控系統與安全防范系統其他子系統的聯動功能進行檢測,包括出入口管理系統、報警系統、巡更系統、
36、停車場(庫)管理系統等的聯動控制功能。5).電視監控系統的圖像記錄保存時間應保符合合同的規定。四、周界報警系統1、安裝方法(1)、探測器的安裝安裝時應根據探測器的探測范圍和方向(如全方位等)確定安裝位置和方式。探測器應安裝在堅固而不易振動的墻面或支架上,要牢固固定。探測器的安裝應對準方向,并使其探測范圍內不應有障礙物。2、系統調試報警系統的調試是在保證系統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能對布防的防區實現可靠的監測。(1).報警系統的硬件調試(1). 探測器的調試安裝調校是提高探測器有效性、獲得最大探測區域和高效運行的重要保證。1).對室內安裝的探測器,必須保證探測器的安裝角度,以確保最佳接收探測信號;2)
37、.對雙射束光電探測器必須調節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微調旋鈕,將接收器(或發射器)之影像聚焦至發射器(或接收器)之光學鏡片中心位置。3).在探測范圍內的不同位置進行全面的步行測試和調校,確保在探測區域內的連續有效保護。4).為防止因探測區域的雨、霧、雪及外罩堆積塵埃而引起信號損失,至少每年應對探測器清洗一次。(2). 主機的調試1).檢測前端探測器的故障、交流供電失敗、直流欠壓和探測器的被拆等故障和破壞行為,并當發生該事件時向系統發出的報警信號。2).通訊線路故障(短路、開路等)的模擬檢查。3).對各防區的地址與電子地圖上顯示的報警的地點和性質的一致性調試。4).系統通過自動電話撥號器向設定的電話
38、撥號的功能。(2).報警系統的系統調試系統調試應按產品技術資料規定進行。一般有:(1). 安裝報警系統軟件,并進行系統設置。(2). 對前端設備驅動器進行逐點設置和聯動設置。(3). 進行軟件功能檢查:1). 指令發送功能檢查;2). 參數發送功能檢查;3). 前端數據反饋功能檢查;4). 報表生成功能檢查;5). 聯動功能檢查。(3).系統功能的檢測 1).系統電源的檢測:按設計檢測系統前端控制(驅動)器的直流電源、以及所有探測器的電源;電源自帶的充電器能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并能達到蓄電池能支持工作8小時以上。市電供電掉電、直流欠壓時,能給系統發出警報。 2).探測器和前端控制(驅動)器功能監
39、測:. 探測器的有效區間的檢測和防寵物功能檢測。. 探測器和前端控制(驅動)器的防破壞功能檢測,包括:報警器的防拆卸功能;信號線斷開、短路;剪斷電源線等情況的報警。. 探測器靈敏度檢測。. 探測器的輸出信號是否為無壓接點(干接點)開關信號。3).系統功能檢測.系統控制功能檢測,包括:系統的撤防、布防功能、防拆報警功能、系統自檢,巡檢功能、報警延時、報警信息查詢、手/自動觸發報警功能;系統后備電源投入功能等。. 系統通信功能檢測,包括:報警打印、報警儲存、報警顯示(聲音、光報警、報警區域號等)、接警時間、報警接通率功能等。. 現場設備的接入率及完好率統計。 . 系統的聯動功能檢測,包括:控制(驅
40、動)器的輸出接點與當地輸出的聯動、入侵報警系統與視頻(電視)監控系統、出入口管理系統等相關系統的聯動功能的檢測;檢測內容包括:報警點相關電視監視畫面的自動調入,開/關相關的出入口管理系統,事件錄像聯動等。. 報警系統主機應保存至少1個月(或按合同規定)的數據存儲記錄。 五、門禁出入口控制系統門禁管理系統由計算機、管理軟件、發行器、感應卡、門禁控制器、門禁讀頭、電鎖、通訊適配器、開門按鈕、電源、打印機等組成。出入口控制(門禁)系統前端設備安裝的示意圖如下所示:其中:P:讀卡機 R:出門按鈕 C:門禁控制器 L:電鎖門禁出入口控制系統前端設備安裝圖本系統施工時對設備的安裝、信號抗干擾能力等應給予充
41、分重視,以確保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和響應時間。1).讀卡器的選擇和安裝讀卡器的選擇由設計確定。常用的讀卡器有:a磁卡讀卡器:通過磁卡刷卡讀入數據,通常配有鍵盤和顯示屏。bIC卡讀卡器:通過插卡讀入數據,通常配有鍵盤和顯示屏。c感應卡讀卡器:通過非接觸式的讀卡方式讀入數據,可根據對讀卡距離的要求選用不同的讀卡器。. 讀卡器的安裝應按產品說明書要求安裝。a.讀卡器應安裝在靠門處,并有足夠空間,且高低位置合適,以方便人員刷卡。b.讀卡器用螺釘固定在墻上。c.讀卡器的安裝還應使讀卡器與控制器之間的電纜連接方便。2).控制器的選擇和安裝.控制器的選擇由系統設計確定。.控制器的安裝應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以及可靠
42、性、工藝性、實用性。. 門禁控制器安裝在受控門內的上方、或放在公眾不易接近,而又易于工程技術人員維修的地方(如豎井內),與該控制器連接的讀卡機安裝在門外方便刷卡的地方。控制器用緊固件或螺釘固定在墻上。控制器旁應有交流電源插座。出門按鈕安裝在門內。. 控制器與各部件的連線a.控制器與讀卡機之間的信號線采用0.5mm2或以上規格的帶護套的銅芯屏蔽導線聯接,最長距離不應超過100m ;b.控制器與鍵盤間的信號線采用0.5mm2或以上規格的屏蔽導線聯接,最長距離不應超過5m。c.系統主控制器至各現場控制器之間、現場控制器至各讀卡器之間應采用屏蔽雙絞線纜;d.控制器至電動鎖、出門按鈕、門磁開關之間采用2
43、芯雙絞線纜。e. 不應出現兩條線纜焊接連通的情況,信號線如超過距離時, 必須通過轉換器進行連接。f. 所有線纜必須穿管或經線槽敷設,主干線可通過金屬線槽敷設, 支線采用金屬管敷設到位, 兩接口端用8686方盒作出線口。.安裝控制器時必須注意控制器對電鎖的驅動能力,當驅動能力低時,必須選配輔助電源。3). 鎖具的選擇和安裝.應根據裝修要求,并按門的材質(如玻璃門、木門、鐵門等)、裝置(如單門、或雙門)和開門的要求,選用相應的鎖具。a. 電磁鎖:利用電磁鐵通電產生磁吸力的原理制成。斷電開啟,符合消防對門鎖的要求。適用于適合于單向開門的玻璃門、木門和鐵門。b. 插銷鎖:斷電開啟,適用于適合于雙向開門
44、的木門、鋁合金門和有框玻璃門,特別適用于需180度開啟的門。使用插銷鎖時,要求插銷總能對準門上的鎖孔,安裝精度要求較高。c. 陰鎖:通電開啟。適用于單向開門的木門上安裝。是一種與傳統鎖具配套使用的新型電控鎖。在安裝完傳統鎖具的鎖頭后,把陰鎖安裝在原來要安裝鎖舌匣(或稱鎖扣)的地方。當陰鎖被通電后,陰鎖的翻板部分能因人力的推動而被翻開,使鎖舌從鎖舌匣中脫出從而打開門。. 鎖具的安裝應按產品說明書要求安裝。4).門磁開關的選擇和安裝門磁開關是用于檢測門的開關狀態。. 門磁開關有暗埋式和明裝式兩種,應根據裝修要求選用。. 門磁開關的安裝應按產品說明書要求安裝。六、工程調試及驗收1、工程調試當弱電系統
45、安裝完畢后,進入調試階段,必須按弱電分系統對各自的監控設備逐個進行調試和系統聯調。1. 調試步驟:1) 校線2) 硬件調試3) 軟件調試4) 子系統聯調5) 集成系統調試2校線的內容對每系統的設備(控制柜、箱)到現場設備進行點對點的檢查。這些工作包括:(1)檢查弱電平面管線是否按圖紙設計施工,強、弱電不同電壓等級管線是否走不同的管和線槽;(2)檢查弱電平面管線控制柜、箱端是否全部上控制器端子;(3)檢查弱電平面管線與配電柜(箱)端子連接是否正確。(4)把檢查情況報告給安裝公司,特別注意在此項工作完成之前,控制柜、箱一直處在關的位置。(5)檢查電源敷設到位:弱電系統各子系統中控室及控制柜、箱電源
46、保證在調試前敷設到位,并保證在調試階段各子系統可隨時得到供電。注意在調試前千萬不要給各子系統的控制柜、箱通電,以免損壞弱電系統現場設備。(6)配合安裝公司完成整改(7)移走插在控制柜、箱底板上連接現場設備線的端子排;(8)給控制柜、箱供電,檢查端子排上是否有錯誤的高電壓接入,確保沒有損壞控制器及現場設備的隱患存在;(9)關閉控制柜、箱電源,將連接現場設備線的端子排插到控制柜、箱底板的端子上。3硬件測試(1)系統測試在設備全部安裝完成后進行,線路敷設和接線要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各設備按系統文件進行檢查,單機運行必須正常,與各系統的聯動、信息傳輸和線路敷設滿足設計要求。(2)測試的目的是測試和驗證供
47、貨商所提供的設備(子)系統作為一整體時的功能是否滿足合同要求。(3)鏈路的驗證測試:使用單端測試儀,邊施工邊測試(隨裝隨測電纜)檢查電纜的開路、短路、反接、串繞等故障。認證測試參數:接線圖測試、長度測試、衰減、近端串擾等。(4)通電測試前的檢查:機房的溫度、濕度和電源電壓符合要求;檢查標志齊全,安裝位置正確,各種選擇開關位置正確,各開關的限流指標符合要求,設備各種熔絲規格符合要求,機架接地良好,電源線無接現象。(5)硬件測試:設備按操作程序逐級加電;檢查變換器的輸出電壓是否符合要求;外圍終端自測量是否正常,設備內部運行是否正常,告警裝置工作是否正常,裝入測試程序尋設備進行測試。4設備單體測試,
48、含通電測試、靜態測試要點(1)安裝前后系統模擬試驗做到: 準確模擬全系統的硬件、軟件功能符合系統設計(對應合同技術部分)。(2)參數設置、數據庫定義、監控對象、模式、接口檢查。(3)在單體設備合格的基礎上。(4)所有節點與全部接口核對無誤。(5)所有監控對象狀態、運行模式。(6)靜態畫面完善,動態畫面合理、鏈接實現。5系統動態測試要點(1)針對子系統監控對象和監控要求及各種運行模式分別逐一進行測試、驗收。(2)參數設置、數據庫定義、監控對象狀態、模式控制、接口數據傳輸正確。(3)報警、聯鎖、打印、顯示、記錄等功能試驗(可抽樣進行)。(4)動態畫面合理、鏈接實現。(5)系統集成通信、網絡、總線功
49、能符合設計要求。6系統聯調要點:(1)密切關注子系統內部接口:協議、信號制、連接。(2)密切關注子系統之間協調運行,尤其集成平臺工作:軟件聯調。(3)密切關注子系統與其他工藝系統(電視、廣播、電力、網絡等連接)。7系統質保期測試(1)系統簽發PAC(初步測試合格)后開始為期兩年系統質保期,正式投入使用期間。(2)將進行抽查各種測試項目,檢查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3)系統質保期通過后采購人與供貨商共同簽發系統最終驗收合格證(FAC)。(4)系統質保期后供貨商將終生協助采購人對系統進行維護。2、系統驗收弱電系統工程的驗收,應根據建筑安裝工程的施工進度,對隱蔽工程、分項工程和竣工工程進行驗收。1
50、系統驗收的條件弱電系統工程經隱蔽工程檢驗、安裝調試完成、子系統調試(含子系統聯調)、初檢合格、技術培訓、試運行、整改后,由系統集成商向業主提出驗收申請,經業主同意后進行。系統驗收可根據子系統的具體情況,對條件成熟的子系統分別組織驗收。2系統驗收的依據驗收標準應依據有關國際標準、中國國家規范、招標文件(包括答疑文件)、設計文件和合同等。3系統驗收的內容(1). 隱蔽工程驗收在弱電系統工程安裝施工中,凡屬隱蔽工程的,均應在下道工序以前由建設單位代表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并認真辦理好隱蔽工程驗收手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必須納入技術檔案。(2). 分項工程驗收弱電系統工程項目完成后,應嚴格按照有關的質量
51、標準、規程、規范進行交接試驗、試運轉和聯動試運行的各項工作,并做好簽證驗收記錄,匯入工程技術檔案。(3). 竣工驗收弱電系統工程作為竣工驗收的一部分,應在建設單位主持下,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共同參加,對所有建設項目按單位工程,嚴格遵照國家規定進行驗收、評定質量等級。不合格的工程不能驗收和投入使用。1).竣工驗收時,對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進行檢查;2).對分項工程的初檢結果進行檢查;3).對子系統的試運行記錄進行檢查;4).根據合同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對各子系統的安裝質量和指標按抽檢比例進行抽檢測試;在測試中的不合格項,由系統集成商負責進行整改。4. 系統驗收的組織系統驗收應由業主
52、主持和組織,設計方、監理方和系統集成商參加,按由業主方確認的驗收大綱進行驗收。驗收結果由參加驗收的同行專家、以及業主、設計方、監理方代表簽字認可。5竣工驗收(1) 竣工驗收的流程: 本公司負責部分的執行人: 工程項目經理部 輸入: 合同(驗收條款) 設計文件(驗收標準) 公司驗收規范 分系統國家、行業驗收標準或規范 分系統調試報告分系統內部驗收報告工程量報驗單設備及材料報驗單洽商及增補合同 竣工圖 竣工文件 過程: 驗收測試報告 驗收大綱 (移交設備清單,移交資料清單,洽商,增補合同或協議,驗收步驟和內容,會簽單) 工程部模擬驗收報告 整改 組織參加正式驗收(建設方,總包方,監理方,施工方)
53、形成驗收文件 輸出: 竣工資料 驗收文件 接收單位:工程部,公司檔案室(竣工驗收時移交業主)(2). 竣工驗收文檔要求 弱電系統工程的竣工驗收應備齊文檔,其中至少應包括:1). 弱電系統工程分項竣工表包括工程的名稱、地點、編號、建筑面積、開竣工日期和工程內容等。2). 設備清單包括所有工程中包括的弱電設備的名稱、型號、數量、重量、價格、制造廠商以及設備備品、備件和專用工具。3). 工程竣工圖包括原設計圖紙、涉及變更文件及施工單位的施工說明,涉及變更較大時,也可由設計單位重繪工程圖并附上施工單位的施工說明作為竣工圖。4). 設備、材料證書包括弱電設備、材料的產品合格證書及說明書、試驗調試記錄。5). 隱蔽工程記錄包括所有由建設單位代表簽證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6). 質量檢驗和評定包括建設單位的施工質量自檢記錄和質量監督部門的工程項目檢查評定表。7). 調試報告包括對弱電系統各分系統的分項調試報告、系統聯動調試報告和試驗記錄。8). 整改記錄包括弱電設備的整修、更改記錄以及質量事故的處理記錄。9). 優化變動情況說明包括施工單位提出并由建設單位代表簽證的合理化建議和變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