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產品檢驗方案(31頁).doc

  • 資源ID:591320       資源大小:136.50KB        全文頁數:3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產品檢驗方案(31頁).doc

1、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產品檢驗方案目 錄前言.11 適用范圍12 檢驗準備要求13 傳輸數字化44 增強抗電磁干擾能力45 推廣應用先進傳感技術及裝備66 提升傳感器的防護等級67 完善報警、斷電等控制功能68 支持多網、多系統融合69 格式規范化610 增加自診斷、自評估功能611 加強數據應用分析612 應急聯動613 提升系統性能指標614 增加加密存儲要求615 方便用戶使用、維護、培訓616 附則6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產品檢驗方案前言為貫徹執行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方案,保證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工作穩妥有序開展,根據相關標準的規定,結合安全監控系統現狀及檢測檢驗技術發

2、展及,經反復討論、比對試驗、征求社會各方意見建議及專家論證,形成本檢驗方案。1 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方案中涉及的13項內容的檢驗,升級改造未涉及的內容,執行現行標準。2 檢驗準備要求系統生產企業在送檢之前,應做好文檔準備和樣品準備工作。2.1 文件資料要求檢驗實施前,送檢企業應向檢驗機構提供以下書面材料,為檢驗機構高效有序開展檢驗工作提供參考:(1)梳理出完備的技術資料,包括企業標準(或技術說明)、使用說明書、受控表、圖紙;(2)提交傳感器到其上級設備的通訊協議文件;(3)提交自評估報告和自檢報告,自檢檢驗報告應重點體現系統巡檢周期、異地斷電時間、備用電源時間等技術

3、指標的測試情況和結果數據;(4)抗干擾摸底測試報告,應包含抗干擾測試詳細情況和結果數據。2.2 樣品要求除應符合MT/T 772-1998第5章的要求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2.2.1 輪巡主從式的系統送樣要求(1)中心站設備。應包含:監控主機設備2臺(含顯示器)、打印機1臺、井上傳輸設備1臺。(2)井下傳輸設備。系統主傳輸為環網的,應至少2臺完整整機;其他接口設備各1臺;其它為機芯(模擬傳輸設備)構成環路等網絡機構的最大配置,多種型式的傳輸設備每種至少1臺。(3)分站。整機數量應不少于3臺,系統配備多種型式分站時每種至少1臺,其余為模擬分站設備。(4)電源。應不少于3臺,多種型式的電源每種至少

4、1臺。(5)信號轉換器(如有)??倲祽簧儆?臺,多種型式的信號轉換器每種至少1臺。(6)每種本安電源最大組合負載的全部傳感器。(7)傳感器、執行器、聲光報警器。每種設備至少1臺整機,數字量傳感器設備及數字量傳感器模擬板總數要滿足2臺分站滿容量;執行器、聲光報警器的設備總數應滿足甲烷風電閉鎖的檢驗需求。(8)井上融合后的系統牽涉到聯動子系統的設備由企業提供最小組合樣品(至少包含人員分站、人員識別卡、應急廣播設備)滿足應急聯動功能的檢驗需求。(9)井下融合后的系統企業提供人員、應急廣播等系統全部設備,且滿足各自行業標準送樣要求。(10)構成系統的其它必要設備。2.2.2 其它巡檢方式系統送樣要求

5、(1)分站。應不少于3臺整機,系統配備多種型式分站時每種至少1臺,其余為模擬分站設備。測試前,1臺整機分站必須掛滿實際傳感器,其余所有分站(含模擬分站)均采用軟件程序模擬滿容量上傳數據包。(2)其余要求與輪巡主從式的系統一致。2.2.3 抗電磁干擾試驗(EMS)的樣品準備在前述樣品中選擇相應設備用以進行EMS試驗,至少應具備下列設備:(1)中心站設備(即地面設備)一套,一般至少應有: a)監控主機1臺(含顯示器);b)地面交換機等接口設備各1臺,且應滿足系統所需的全部下井數據通道的配置需求;c)聲光報警器(如有)1臺,如有多種,應各有1臺;d)避雷器(如有)1臺,如有多種,應各有1臺;e)其他

6、與井下設備可靠運行密切關聯設備,例如將礦用隔爆兼本安型交換機放置在地面中心站作為地面交換機使用時,該設備也應視為中心站設備。(2)井下交換機等接口設備,應滿足如下配置:a)系統主傳輸為環網的,應至少2臺,且保證不同規格型號的交換機每種1臺;其他接口設備各1臺;b)系統主傳輸為非環網的,各種規格型號接口設備應至少各1臺。(3)傳感器、執行器(含聲光報警器)等井下終端設備。每種傳感器、執行器等井下終端設備至少1臺,具體數量應滿足異地斷電功能測試的最大配置需要。(4)分站類設備。分站類設備的總數,應滿足測試所需所有傳感器、執行器硬件連接需求。a)如果只有一種分站,則應至少2臺;b)如果存在不同型號、

7、不同功能的分站類設備,每種應至少1臺,且應保證安全監控分站的數量不少于2臺。(5)電源類設備:每種電源設備至少1臺。(6)電纜:必須使用技術文件規定型號規格的實際電纜。(7)構成系統的其它必要設備。3 傳輸數字化要求:所有的井下分站至中心站的傳輸都必須是數字化;所有模擬量傳感器至分站的傳輸必須是數字化;開關量暫不作要求。判別:對于模擬量傳感器,如全為數字傳感器則符合要求;否則應通過轉換器進行模數轉換,轉換器與傳感器必須采用一體化設計或一體化固定。分站連接模擬量傳感器的接口必須為數字接口。4 增強抗電磁干擾能力根據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方案的要求,被試系統EMS試驗施加部位(即具體設備的有

8、關端口)應執行GB/T 17799.2 -2003電磁兼容通用標準工業環境中的抗擾度試驗的規定。4.1 系統連接及典型運行條件設置4.1.1 中心站設備的連接要求應按照系統技術文件規定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4.1.2 主傳輸設備的連接要求(1)系統主傳輸為環網的,應將地面交換機與各種規格型號井下交換機進行環網連接;(2)交換機類設備的每個電信號接口至少帶載一臺配套設備;(3)其他接口設備按照系統技術文件規定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 分站、傳感器、執行器等終端設備的連接及配置要求(1)系統只有一種分站時的要求:選取2臺分站配置成為具備異地斷電控制邏輯的對應關系;其中一臺分站接滿甲烷風電閉鎖測試所需傳感

9、器、執行器;另一臺分站接入至少一臺執行器、至少一臺傳感器(傳感器類型不限)。(2)系統中存在不同型號、不同功能的分站時,連接要求如下:a)如果安全監控分站類型僅為一種,則選取2臺該種分站,并按照前一條要求完成連接和配置;b)如果安全監控分站類型為兩種,則選取該兩種分站各1臺,并按前一條要求完成連接和配置;c)如果安全監控分站類型為三種或更多,則應進行分組,每組為兩種分站各1臺;每組均按前一條要求完成連接和配置;d)如果系統存在其他功能的分站(人員管理分站、電力監控分站等),其連接和配置應滿足該種分站的最大監控容量測試要求。 系統其他設備的連接要求需要接地的設備(如避雷器、隔爆兼本安型電源),必

10、須遵照其產品技術資料規定的接地方式完成相關連接。產品技術文件中規定的標準配置應為長距離傳輸/供電線纜的,EMS測試時不得使用仿真線,且應遵照具體的EMS試驗方法規定的長度完成電纜連接。4.1.5 典型運行條件設置要求被試系統連接完成后,應核查前述的安全監控異地斷電控制邏輯關系的正確性、檢查其他功能(如人員管理、電力監控等)的監控容量配置的完整性。被試系統運行后,首先檢查安全監控異地斷電控制功能是否正常,監控軟件界面是否能夠正確顯示相關模擬量數值、開關量狀態、報警狀態,實時曲線是否正常刷新。其后應檢查其他功能(如有,例如人員管理、電力監控等)的監測控制能力,具體檢驗方法應執行相應行業標準規定的試

11、驗方法。4.2 試驗順序選擇為保證試驗有效進行,建議抗電磁干擾試驗執行以下順序: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具體的試驗實施次序可由送檢方與檢驗機構協商確定。4.3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4.3.1 試驗等級要求(1)頻率范圍:801 000 MHz;(2)場強:3 V/m;(3)調制方式:1 kHz,80%,AM 調制;(4)掃頻駐留時間:2 s;(5)評價等級:A。4.3.2 試驗要求(1)試驗樣品范圍:本試驗的被試設備(EUT)為被試系統整體。(2)試驗布置應滿足以下要求:a)EUT的邊線應當平行于均勻域布置,以使影響

12、最大(GB/T 17626.3-2006第9頁第二行為“最小”,是翻譯錯誤);其余試驗布置應遵守GB/T 17626.3-2006第7章的規定。b)為了能夠有效運行被試系統典型運行條件,需要將需進行操作的終端設備(異地斷電測試時選取的關鍵傳感器等設備)放置于電波暗室之外,由試驗人員直接設置其輸出狀態;因此,需要將本試驗分成兩個(或更多)批次進行。如果系統規模龐大,眾多被試設備無法一次性放置在試驗轉臺(凈區),則應將各種設備進一步分類,以滿足更多批次進行輻射抗擾度試驗的需要。(3)試驗程序:具體試驗程序遵守GB/T 17626.3-2006第8章的規定。(4)注意事項:如果分站數據上傳方式為總線

13、型,應使用分站模擬設備配滿單條總線支路最大容量,分站模擬設備應后放置于電波暗室之外。4.4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4.4.1 試驗等級要求(1)直接施加的放電:接觸放電,6 kV,每點正負各十次,間隔1 s;(2)間接施加的放電:水平耦合和垂直耦合,6 kV,每點正負各十次,間隔1 s;(3)評價等級:A。4.4.2 試驗要求(1)試驗樣品范圍:本試驗的被試設備(EUT)為被試系統的“地面設備”即中的中心站設備,應對這些設備逐臺進行試驗。(2)試驗布置要求:試驗時應將被試設備放置在靜電放電試驗臺上,試驗布置應遵守GB/T 17626.2-2006第7章的規定。(3)試驗程序:每臺被試設備均應進行直

14、接施加的放電試驗和間接施加的放電試驗,其中直接施加的放電均采用接觸放電方式施加;詳細方法執行GB/T 17626.2-2006第8章的規定。(4)注意事項:每一個試驗點/面均應從最低等級開始逐級施加,直至預期等級。4.5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4.5.1 試驗等級要求(1)測試電壓:供電電源端口、功能接地端口 1 kV(峰值),信號/數據/控制端口 0.5 kV(峰值);(2)脈沖前沿:5/50 ns (Tr / Th);(3)重復頻率:100 kHz;(4)評價等級:A。4.5.2 試驗要求(1)試驗樣品范圍:本試驗的被試設備(EUT)為被試系統整體。(2)試驗布置要求:試驗布置應遵守G

15、B/T 17626.4-2008第7章的規定。(3)試驗程序:具體試驗程序遵守GB/T 17626.4-2008第8章的規定。(4)注意事項:試驗過程中須對各個設備及各設備間的互連線逐一進行試驗。僅由電池供電的設備(如礦用隔爆型電池箱)的電源互連線無需進行本試驗。本試驗不適用于規定長度小于10 m的電纜固定連接的直流電源輸入端口。4.5.3 相似部位的試驗覆蓋原則(1)對于交流供電輸入端具有多個供電等級可選的設備,應選擇最嚴酷的條件進行試驗,例如在標準規定的最低供電電壓條件下進行本試驗。(2)隔爆兼本安型電源與本安用電設備(分站、傳感器等單機設備)之間的電源互連線的試驗選擇,應視本安用電設備的

16、類型和各個設備的關聯設備數量而定。覆蓋原則是:依據關聯設備列表進行組合,務必使每一種電源的直流電源輸出端口、每一種本安設備的電源輸入端口均被施加干擾。(3)不同設備本安端口之間互連線的試驗選擇,不得進行覆蓋;根據系統企標配置要求,能夠進行互聯的兩種設備均須互聯后進行本項試驗。如果互連線上會出現不同信號類型(如頻率型和電平型),應分別針對每一種類型的信號進行試驗。4.6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4.6.1 試驗等級要求(1)測試電壓:交流電源端口 2 kV(峰值),直流電源端口及互連線 1.0 kV(峰值);(2)浪涌次數:正負各五次,交流電源端口還應考慮相位角;(3)脈沖間隔時間:60 s;(4

17、)評價等級:B。4.6.2 試驗要求(1)試驗樣品范圍:本試驗的被試設備(EUT)為被試系統整體。(2)試驗布置要求:試驗布置應遵守GB/T 17626.5-2008第7章的規定。(3)試驗程序:具體試驗程序遵守GB/T 17626.5-2008第8章的規定。(4)注意事項,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a)試驗過程中須對各個設備及各設備間的互連線逐一進行試驗。僅由電池供電的設備(如礦用隔爆型電池箱)的電源互連線無需進行本試驗。本試驗不適用于規定長度小于10 m的電纜固定連接的直流電源輸入端口;本試驗不適用于實際使用長度小于10m的數據電纜。b)每一個試驗端口均應從最低等級開始逐級施加,直至預期等級。c

18、)在設備非本安直流電源設備供電端口施加干擾時,干擾輸出端到被試設備之間的連接線長度不得大于2m。使用電容耦合施加干擾。無需設置試驗相位。d)在設備交流電源供電端口施加干擾時,干擾輸出端到被試設備之間的連接線長度不得大于2m。使用電容耦合施加干擾。必須設置試驗相位為0、90、180、270分別進行試驗。e)對稱互連線指差模到共模轉換損耗大于20dB的平衡對線;以太網電口互連線、Lonworks信號雙絞互連線為對稱互連線。對非屏蔽對稱信號互連線施加干擾時,使用對稱信號耦合去耦網絡配合浪涌發生器施加干擾,干擾耦合方式首選避雷器,也可用鉗位電路耦合。施加干擾時,僅采用線-地耦合。f)RS485信號互連

19、線、CAN信號互連線、模擬量和開關量信號互連線均為不對稱互連線。對非屏蔽不對稱信號互連線施加干擾時,使用不對稱信號耦合去耦網絡配合浪涌發生器施加干擾,干擾耦合方式首選電容;如果因功能等問題而不能使用電容耦合時,則可改為避雷器耦合或鉗位電路耦合。g)在任何情況下,互連線上所采用的耦合方式都應該在測試報告中注明。4.6.3 相似部位的試驗覆蓋原則(1)對于交流供電輸入端具有多個供電等級可選的設備,應選擇最嚴酷的條件進行試驗,例如在標準規定的最低供電電壓條件下進行本試驗。(2)隔爆兼本安型電源與本安用電設備(分站、傳感器等單機設備)之間的電源互連線的試驗選擇,應視本安用電設備的類型和各個設備的關聯設

20、備數量而定。覆蓋原則是:依據關聯設備列表進行組合,務必使每一種電源的電源輸出端口、每一種本安設備的電源輸入端口均被施加干擾。(3)不同設備本安端口之間互連線的試驗選擇,應視類似產品的具體電路原理而定;例如,互連線上會出現不同信號類型(如頻率型和電平型),如果這兩種信號是通過內部跳線選擇了不同的電路端口,則應分別針對每一種類型的信號進行試驗;如果這兩種信號是由設備電路自行辨識,則可選其一進行試驗。另外,在查證充分的前提下,同類型的設備(分站類、接口類、傳感器類)的不同型號產品的電源輸入端口的電氣原理、PCB布線及結構完全相同,則可考慮選取其中一種型號產品進行試驗,從而覆蓋該類型設備中其他設備的試

21、驗結果;相同電氣原理、PCB布線及結構的結論,原始記錄中應當有充分的證明過程作為支撐。4.7 試驗結果的評價試驗結果應依據被試系統在試驗期間和試驗之后的功能喪失或性能降低現象進行判定,系統性能水平正常的描述內容應當具體明確。4.7.1 典型運行條件下被試系統功能與性能正常的基本條件(1)各單機設備工作正常,未出現設備死機、復位、掉電現象;(2)數據通信未見異常;(3)就地、遠程、異地控制功能未見異常;(4)未出現誤動作、誤報警、異常大數、顯示亂碼現象。4.7.2 試驗結果的評價等級標準評價等級A:試驗期間,被試系統功能和性能水平無任何異常;評價等級B:被試系統功能和性能水平在試驗期間出現下降或

22、失效,但試驗結束后系統無需人為干預即可自行恢復正常功能和性能水平;評價等級C:被試系統功能和性能水平在試驗期間出現下降或失效,且試驗結束后系統必須接受人為干預才可恢復正常功能和性能水平;評價等級D:被試系統功能和性能水平在試驗期間出現下降或失效,到試驗結束后,即使人為干預也無法恢復系統正常功能和性能水平。4.7.3 試驗結果判別各項試驗應滿足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方案的規定。5 推廣應用先進傳感技術及裝備5.1具體要求(1)系統架構簡單;(2)突出礦井的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采區回風巷,總回風巷瓦斯傳感器推薦使用激光、紅外等全量程傳感器

23、;(3)突出、高瓦斯礦井的回風隅角建議采用無線傳感器;(4)建議加裝粉塵監測設備。5.2 判別方法(1)架構簡單:在網絡拓撲圖中,由傳感器至中心站的網絡層級不超過3層;有線傳輸的每層轉載不超過2次,無線傳輸的每層轉載不超過4次。(2)監控系統至少應包含有激光或紅外全量程傳感器,滿足突出礦井的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采區回風巷,總回風巷的需要;(3)監控系統至少應包含有無線傳感器,滿足突出、高瓦斯礦井的回風隅角的監控需要;(4)監控系統至少應包含粉塵監測設備,滿足采掘工作面及主要轉載點的監測需要。6 提升傳感器的防護等級6.1 具體要求采掘面傳感器的防護

24、等級應為IP65。6.2 定義采掘面傳感器,指在采煤工作面及進、回風巷內,掘進工作面迎頭及掘進巷道內使用的傳感器。具體包括納入安全監控系統主要監測參量的傳感器,如氣體類傳感器、粉塵傳感器、風速風向傳感器、環境溫度傳感器等。6.3 檢驗要求(1)每一種傳感器各取一臺進行檢驗。檢驗時傳感器應按工作狀態設置,但不通電。傳感器各部位(包括氣室)不得進行任何額外加工處理。(2)IP65試驗實施前,可對傳感器進行標校。(3)傳感器本安外殼按照技術文件及圖紙規定的安裝固定方式完成組裝,可以在外殼上尋找一個合適的穿孔(優先選擇電纜穿孔)與真空管路相連。(4)按GB 4208-20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的

25、規定進行檢測。6.4 結果評判IP6試驗后首先檢查本安腔體內部,若本安腔體內部沒有明顯的粉塵沉積,則應立即進行基本誤差測定,僅當基本誤差滿足要求時,方可認為試驗合格;其余情況均為不合格。IP5試驗后應立即按標準要求進行耐壓試驗,耐壓試驗合格后進行基本誤差測定。僅當耐壓試驗和基本誤差都滿足要求時,方可認為試驗合格;其余情況均為不合格。7 完善報警、斷電等控制功能7.1 具體要求(1)系統實現分級報警,根據瓦斯濃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續時間、瓦斯超限范圍等,設置不同的報警級別,實施分級響應。各級別報警濃度值的設置可由煤礦企業根據相關法規標準和實際情況決定。(2)推行邏輯報警,根據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

26、內在邏輯關系,實施邏輯報警,促進各類傳感器的正確安裝、設置、維護,監控系統的正常使用,防止違法行為。具體邏輯關系可由煤礦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3)完善就地斷電功能,提高斷電的可靠性,并加強饋電狀態監測。(4)推行區域斷電,可由煤礦企業根據井下供電系統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7.2 判別方法7.2.1 分級報警功能檢查(1)系統傳感器分級報警設置應分別基于瓦斯濃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續時間、瓦斯超限范圍等設置,也可有兩種及以上組合進行設置,原則上級數不低于四級,各級的報警濃度、持續時間應可任意設置。表7-1、表7-2僅為示例,并非強制要求。表7-1 甲烷傳感器按超限濃度和傳感器數量分級報警設置報警

27、級別傳感器IV級III級II級I級單一傳感器標準報警值1標準報警值1.5標準報警值2標準報警值2.5同一工作面2個或2個以上傳感器2個或2個以上同時報警2個或2個以上同時報警,且其中一個標準報警值1.52個或2個以上同時報警,且其中一個標準報警值2相鄰區域傳感器相鄰區域傳感器同時報警,且其中一個標準報警值1.5相鄰區域傳感器同時報警,且其中一個標準報警值2表7-2甲烷傳感器按超限時間分級報警設置 濃度(%)時間(min)標準報警值1標準報警值1.5標準報警值2標準報警值2.51IV級III級II級I級30III級II級I級I級60II級I級I級I級60I級I級I級I級(2)報警的響度或頻率應由

28、低到高設置,應為至少四級,且與分級報警相對應。表7-3僅為示例,并非強制要求。表7-3傳感器聲光分級報警方式報警級別IV級III級II級I級聲光頻率(占空比50%)0.2Hz0.5Hz1Hz5Hz報警響度(dB.A計權)80808080(3)井上、井下報警均應該滿足分級報警要求且保持一致,具有語音功能的報警器還可通過語音提示報警區域、報警參數、報警級別等信息。監測控制主機報警信息欄除滿足AQ 6201規定外,還應考慮按顏色進行等級區分。表7-4僅為示例,并非強制要求。表7-4監控主機分級報警顏色報警級別顏色描述IV級藍色預警III級黃色預警II級橙色預警I級紅色預警7.2.2 邏輯報警功能檢查

29、邏輯報警,指監測到的瓦斯濃度明顯違反礦井瓦斯涌出的內在邏輯關系,肯定有違章行為或監測裝置失效的情況而應實施的報警。(1)檢查系統軟件是否具備邏輯報警設置界面,且能同時配置不少于3組邏輯關系。具體的邏輯關系可以根據礦井實際情況進行設置,檢查軟件是否可以配置各種邏輯關系的報警設置,如:進風巷的瓦斯濃度高于回風巷的瓦斯濃度,有違正常邏輯,應報警。(2)如果系統軟件存在邏輯報警設置界面,且可以完成各種邏輯關系的報警設置,隨機抽查2種不同的邏輯關系,經查驗其邏輯報警按照預期條件動作,則認為系統具備邏輯報警功能。(3)具體的邏輯關系,應由礦井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6版)第四百九十八條等的相關規定,結合本

30、礦井通風瓦斯管理中總結積累的瓦斯涌出規律進行確定,產品檢驗時無需逐一檢查。7.2.3 就地斷電功能檢查系統軟件必須具有就地斷電、饋電邏輯配置菜單,菜單中可查詢當前系統中就地斷電、饋電所有初始化參數配置,并且可進行打?。贿M行就地斷電配置時,軟件必須同時配置饋電狀態,否則不予參與就地斷電控制,并且系統軟件必須包含饋電狀態監測。7.2.4 區域斷電功能檢查區域斷電,指根據瓦斯涌出、超限發展的態勢,由局部斷電延展到區域性斷電,以防止引燃引爆瓦斯。(1)檢查系統軟件是否具備區域斷電邏輯關系設置界面,具體的邏輯關系可以根據礦井實際情況進行設置,檢查軟件是否可以配置區域間斷電控制的邏輯關系,如:某一區域發生

31、甲烷超限斷電,但系統監測到該區域的甲烷濃度仍然持續升高,可能波及其他區域,根據區域間斷電相應策略,該區域甲烷濃度上升到一定限度后應將可能波及區域的電源切斷。(2)如果系統軟件存在區域斷電邏輯關系設置界面,且可以完成各種區域邏輯關系的響應策略設置,經查驗其區域斷電策略按照預期條件動作,則認為系統具備區域斷電功能。(3)詳細的區域間邏輯關系及響應策略,應由礦井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6版)第十一章等的相關規定,結合礦井具體的采掘部署、通風系統、供電系統等進行確定,檢驗時無需逐一檢查。8 支持多網、多系統融合8.1 具體要求(1)實現井下有線和無線傳輸網絡的有機融合、監測監控與GIS技術的有機融合。

32、(2)多系統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也可以采用井下方式。鼓勵新安裝的安全監控系統采用井下融合方式。在地面統一平臺上必須融合的系統:環境監測、人員定位、應急廣播,如有供電監控系統,也應融入。其它可考慮融合的系統:視頻監測、無線通信、設備監測、車輛監測等。8.2 判別方法8.2.1 硬軟件有機融合檢查(1)系統組成中應當有有線和無線設備配合使用;(2)系統應基于GIS技術,具有空間地理信息服務功能,不限二維三維。8.2.2 多系統融合檢查(1)多系統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的,僅判斷系統支持地面的多網融合,生產單位提供依據,并進行演示;(2)采用井下融合的:a)融合后的系統整體應滿足被融合系統的各自

33、標準要求,測試應該在系統整體各部同時運行的情況下進行,包括本安特性;b)在進行抗干擾試驗時,接入的系統不影響安全監控系統抗干擾能力的,可不再考慮接入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如采用光纖接入方式的。如有影響的,系統整體應按上述要求進行抗干擾試驗。融合后不能影響安全監控系統的正常工作。c)分站的備用電源供電能力,必須考慮電源的最大載荷。(3)注意事項假定融合后的系統功能包含了安全監控、人員管理、廣播通訊、供電監控、頂板動態監測、運輸監控,共計六種功能。以安全監控相關性能指標及功能檢驗為例開始檢驗前,其余五種功能對應的數據傳輸狀態應人為配置為最大數據負荷,再根據本方案前文各條方法實施檢驗,其他功能指標檢驗時

34、按相同方法設置(具體檢驗方法應遵守具體行業標準的規定),整套系統的檢驗應符合MT/T 1004-2005的相關規定。邏輯示意圖如圖8-1。圖8-1 融合系統檢驗示意圖對于系統聯動功能的檢驗,應依據系統生產商技術資料規定的聯動機制,并結合各子系統對應的行業標準要求,進行逐項驗證。9 格式規范化9.1 具體要求(1)系統主干網應采用工業以太網。(2)分站至主干網之間宜采用工業以太網,也可采用RS485、CAN、LonWorks、Profibus?!笆濉蹦捎霉I以太網。(3)模擬量傳感器至分站的有線傳輸采用工業以太網、RS485、CAN;無線傳輸采用WaveMesh、Zigbee、Wi-Fi

35、、RFID。(4)系統改造后支持聯網并按要求數據格式上傳。(5)傳感器至其上級設備的通訊協議應統一,至少應公開協議。9.2 判別方法(1)查看系統連接框圖及實際連接,系統主干網必須采用工業以太網,如果采用其它方式則為不合格。(2)分站至主干網可以采用工業以太網;若采用RS485或CAN或LonWorks或ProfiBus,安全標志有效期僅發放至“十三五”末;如果采用其它方式則為不合格。(3)模擬量傳感器至分站的有線傳輸,可以采用工業以太網、RS485、CAN,如果采用其它方式則為不合格;模擬量傳感器至分站的無線傳輸,可以采用WaveMesh,或Zigbee、Wi-Fi、RFID,如果采用其它方

36、式則為不合格。(4)系統改造后支持聯網并能按照煤礦安全生產在線監測聯網備查系統通用技術要求和數據采集標準(試行)(安監總廳規劃2016138號)規定的數據格式進行上傳。(5)由送檢單位提供傳感器至其上級設備的通訊協議,協議一致性的核實方法由送檢單位提出,檢驗機構根據其核實方法進行分析并開展檢驗。10 增加自診斷、自評估功能10.1 具體要求實現系統定期的自診斷、自評估,能夠預先發現系統在安裝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自診斷的內容至少應包括:(1)傳感器、控制器的設置及定義;(2)模擬量傳感器維護、定期未標校提醒;(3)模擬量傳感器、控制器、電源箱等設備及通信網絡的工作狀態;(4)中心站軟件自診斷,包括

37、雙機熱備、數據庫存儲、軟件模塊通信。10.2 判別方法10.2.1 傳感器、控制器的設置及定義自診斷檢查模擬各類傳感器、控制器異常和改變傳感器報警及斷電門限,系統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2016版)及AQ 1029-2007的要求自診斷出傳感器、控制器的缺失和傳感器門限定義異常,有一處未診斷出即為不合格。10.2.2 模擬量傳感器維護、定期未標校提醒功能檢查在井下需要標校的每種傳感器中各抽一個傳感器進行試驗,模擬傳感器過期未標定狀態,系統應自動提示傳感器未標校,標校完成后系統應自動取消提醒。10.2.3 設備及通信網絡的工作狀態檢查模擬量傳感器工作狀態包含:斷線、在線;控制器工作狀態包含:斷線、在

38、線;電源箱工作狀態包含:交/直流供電狀態、電池供電電量等;網絡接口工作狀態包含:斷線、在線;每種設備各隨機抽取一臺進行試驗,模擬實現模擬量傳感器、控制器、電源箱及網絡接口的異常,系統應自動提示模擬量傳感器、控制器、電源箱及通信網絡的工作狀態故障;異常排除后系統應自動恢復。10.2.4 中心站軟件自診斷功能檢查(1)雙機熱備自診斷功能檢驗人為模擬雙機熱備功能喪失(例如人為將雙機熱備的通信監聽線拔除),查證系統是否會自動提醒雙機熱備故障;恢復雙機熱備,查證系統是否會自動恢復。(2)數據庫存儲異常自診斷功能檢驗人為模擬數據庫硬盤溢出和刪除數據庫,查證系統是否會自動提醒數據庫溢出和刪除,恢復模擬數據庫

39、硬盤溢出和刪除數據庫,查證系統是否會自動恢復。(3)軟件模塊通信異常自診斷功能檢驗將系統數據采集模塊關閉,查證系統是否會自動提醒軟件模塊通信異常,恢復相關軟件模塊通信故障,查證系統是否會自動恢復。11 加強數據應用分析11.1 具體要求安全監控系統應具有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功能,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1)偽數據標注及異常數據分析;(2)瓦斯涌出、火災等的預測預警;(3)大數據分析,如多系統融合條件下的綜合數據分析等;(4)可與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檢查分析工具對接數據。11.2 判別方法11.2.1 偽數據標注及異常數據分析(1)傳感器標校期間的數據分析功能a)如果傳感器具備標校狀態輸出,則當傳感器進

40、入標校狀態時,系統應能自動識別,標校完成后傳感器應立即自動恢復正常工作;軟件界面中的數據列表和曲線圖中均應能夠自動區分出標校期間的數據信息。b)如果傳感器不具備標校狀態輸出,在對傳感器進行標校期間,系統軟件能夠根據傳感器數據變化情況自動識別出傳感器處于標校狀態,自動將傳感器標校期間的數據標注為標校數據。(2)異常數據分析功能系統應具備數據分析模型。檢驗時,根據數據分析模型模擬異常數據出現,檢查系統是否能夠自動識別運行過程中的“突變”數據,并進行標注、顯示。無論是標校期間的數據,還是異常數據,均應當實時存儲,不得進行刪除和隱藏。11.2.2 瓦斯涌出、火災等的預測預警系統提供瓦斯涌出量預測預警功

41、能,主要根據井下瓦斯、風速等數據預測瓦斯涌出量,并進行預測預警;系統根據CO、溫度等傳感器數據對煤礦井下火災的預測預警。11.2.3 大數據分析能力檢驗系統軟件應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如多系統融合條件下的綜合數據分析等。系統應具備大數據分析功能的界面,界面中應可進行相關工況條件參數的選擇,以及可進行數值關系比較、數據參數間邏輯關系輸入等邏輯條件的設置,如果此界面的分析、篩選、統計可以實現前述邏輯關系則認為具備大數據分析功能。11.2.4 數據分析工具檢驗可與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檢查分析工具對接數據,通過國家煤礦安監局配套硬件自動進行檢驗,能夠正常采集數據即為合格。12 應急聯動12.1具體要求在瓦斯

42、超限、斷電等需立即撤人的緊急情況下,可自動與應急廣播、通信、人員定位等系統的應急聯動。12.2判別方法檢查系統是否具備多系統聯動功能,例如瓦斯超限、發生瓦斯突出預警、火災預警后,根據危險等級控制礦井斷電,可通過井下應急廣播系統通知危險區域人員撤離;可通過人員定位雙向通信功能,直接通知危險區域人員進行撤離,等等。對于融合后的系統,牽涉到聯動子系統的,企業提供滿足應急聯動功能的最小組合的樣品。融合后的系統應具備聯動配置功能界面,具體的聯動策略、機制應在企業技術文件中明確規定。聯動功能檢驗,按照所設置邏輯關系進行功能驗證。13 提升系統性能指標13.1 具體要求(1)系統巡檢周期不超過20 s;(2

43、)異地斷電時間不超過40 s;(3)備用電源能維持斷電后正常供電時間由2 h提升到4 h,更換電池要求由僅能維持1 h時必須更換,提高到僅能維持2 h時必須更換;(4)具有雙機熱備自動切換功能;(5)模擬量傳輸處理誤差不超過0.5%; (6)分站的最大遠程本安供電距離(在設計工況條件下)實行分級管理,分別為2 km、3 km、6 km。13.2 判別方法13.2.1 系統巡檢周期檢驗系統巡檢方式分為:輪巡主從式方式和其它巡檢方式(無主或多主式)。(1)輪巡主從式方式若系統具備多種分站時,企業應提供2臺數據量最大的分站作為巡檢周期測試。巡檢周期測試時,傳感器應處于其傳輸最大距離和最低波特率的條件

44、之下。實施檢驗前應先進行計算,依據企業自評估報告中提供的T1(中心站對一臺分站進行數據讀取所需的最長時間)和T(中心站接收完畢上一包分站數據到開始讀取分站數據的間隔時間),根據公式【(T+T1)N 】計算出巡檢周期估計值。估算值滿足升級改造要求后,再進行實際檢驗。具體過程應按MT/T 772-1998中9.4條檢驗方法的規定進行。(2)其它巡檢方式巡檢周期測試時,傳感器應處于其傳輸最大距離和最低波特率的條件之下。a)將全部分站(包括模擬分站)投入使用,所有分站均采用程序模擬報警,同時產生所有測點報警,并開始計時,直到主機顯示全部報警相關信息停止計時,所測時間為T1。測試5遍,取最大值,該時間為

45、巡檢所有分站的時間,不含分站巡檢傳感器時間。b)僅將1臺帶滿實際帶載分站投入使用,測試1臺分站上傳的巡檢時間T2。測試5遍,取最大值,該時間為1臺分站巡檢時間,含分站巡檢傳感器的時間。c)分站巡檢傳感器時間為同時并發機制,1臺可覆蓋所有時間。巡檢時間計算使用如下公式:13.2.2 異地斷電時間檢驗按MT/T 772-1998中9.5條檢驗方法的規定進行。(1) 輪巡主從式方式a)所有的分站(包括模擬分站)投入使用,且配滿分站的所有端口,配置1條邏輯控制關系,使系統輸出控制信號邏輯模擬量輸入值改變,用計時儀測量從信號變化輸入到控制執行器實現相應動作的時間;按MT/T 772-1998中9.5條檢

46、驗方法的規定進行。建議結合巡檢周期的方法,補充提出被測各端口設置及測試設備基本要求。b)邏輯控制關系的確定,查看巡檢模擬圖,巡檢方式為:巡檢1號-巡檢2號-巡檢3號巡檢N號,邏輯控制范例:2號分站甲烷端口與1號分站斷電器端口進行控制,當剛巡檢過2號分站時產生信號變化,此時控制時間最長。(2)其它巡檢方式a)設置1條邏輯控制關系(2臺正常分站進行控制),全部分站投入使用(其中,最大容量N -2臺分站用程序模擬報警),同時產生所有測點報警,并且使系統輸出控制信號邏輯模擬量輸入值改變,用計時儀測量從信號變化輸入到控制執行器顯示相應動作時間;測試5遍,取最大值。b)若各鏈路中傳輸速率不同時,還要測試高

47、速鏈路控制低速鏈路、低速鏈路控制高速鏈路、低速鏈路控制低速鏈路、高速鏈路控制高速鏈路。c)系統若具有多個鏈路時,不僅應分別測試同一鏈路中2臺分站異地控制時間,還應測試跨網段跨鏈路中2臺分站異地控制。13.2.3 備用電源時間檢驗電源在最大組合負載的情況下進行測試時間,供電距離采用仿真線模擬;切斷系統交流供電,開始計時,相應設備的備用電源應立即投入運行,檢查系統,系統應正常工作,當最早的一個傳感器掉電時,停止計時,同時,考慮長時間使用后電池容量勢必有所下降,應當對實際試驗的時間進行80%折算。使系統恢復供電,檢查備用電源是否自動退出。13.2.4 雙機熱備自動切換檢驗自動切換設置雙機切換的條件,

48、備用主機及相應顯示打印設備應投入運行,所構成的系統應能正常工作。同時測試從滿足雙機自動切換條件開始到備用機正常工作的時間。13.2.5 模擬量傳輸處理誤差檢驗(1)普通型模擬量測試(包括頻率型、電流型、電壓型等)按MT/T 772-1998中第9.1條檢驗方法的規定進行。若系統中有信號轉換器時,模擬量誤差應該測試到信號轉換器的誤差。(2)數字型模擬量測試每種分站測試1路數字通道口(多種類別的數字信號每種要進行測試),測試時選擇任1種類別的可調數字量傳感器進行,調節數字量傳感器不得少于5個試驗點,試驗點應包括下限值、上限值在內,且大致均勻分布,記錄系統所顯示的各試驗點的實測值,以傳感器的顯示值與

49、上位機系統顯示值進行誤差計算。13.2.6 最大遠程本安供電距離檢驗先計算再進行檢驗,當電源接入多臺傳感器時,企標中必須明確傳感器連接方式。查看電源的本安參數、傳感器的本安參數不能超出電源,通過計算得出可以接入數量。舉例:輸出本安電源參數:Uo:19 V;Io:800 mA;Co:2 F;Lo:0.1 mH。甲烷傳感器參數:Ui:19 V,最大工作電流:150 mA,Ci:1 F,Li:0 mH。假定:傳輸電纜使用1.5 mm2的軟電纜,在2 km遠處接入2臺甲烷。具體分析過程如下。總線型連接方式時,電纜壓降為 2150 mA26.6 2 = 15.96 V, 19-15.96 = 3.04

50、9(V),傳感器可正常開機,即可接入。14 增加加密存儲要求14.1 具體要求為有利于安全監管監察和企業安全管理,對采掘工作面等重點區域的瓦斯超限、報警、斷電信息應進行加密存儲,采用如MD5、RSA加密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確保數據無法被破解篡改。14.2 判別方法煤礦安全監測實時數據的加密宜優先采用RSA加密算法。生產企業應將煤礦安全監測實時數據按照2016年12月版煤礦安全生產在線監測聯網備查系統數據采集標準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試行)第4.2.4條規定的文件格式進行備份存儲;在備份存儲時,生產企業宜使用RSA標準算法;加密公鑰由相關機構管理并提供。檢驗時,通過數據查看工具比對備份存儲的數據與數

51、據庫中的實時數據是否一致,一致時則可判定為合格。密鑰由加密公鑰管理機構發放給檢驗機構。15 方便用戶使用、維護、培訓15.1 具體要求軟件界面友好,方便調用,強化幫助功能。15.2 判別方法打開系統軟件,軟件界面應友好,方便調用應設置快捷按鍵,強化幫助功能。不同功能的軟件界面風格應相同,不同查詢內容對應的查詢條件和界面布局應保持一致;打印功能應當在軟件平臺中直接打印,而不是再調用其他軟件的界面來完成打?。粦邆鋽祿斜碜远x頁面,可供具體用戶對其最關注的數據顯示頁面進行定制化配置;系統配置頁面中,應提供邏輯關系配置的基本模型,如甲烷風電閉鎖配置模型、分級報警的各種模型等。16 附則本方案未涉及內容,執行AQ 6201、AQ 1029等現行標準的規定。煤礦安全規程(2016)對安全監控系統提出了新要求,如第四百八十九條、四百九十八條、第五百條等,升級改造中必須執行其規定。


注意事項

本文(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產品檢驗方案(31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福州市| 罗源县| 沂水县| 沧源| 磐安县| 自治县| 贞丰县| 崇文区| 中山市| 三穗县| 金塔县| 元江| 巴楚县| 梁山县| 章丘市| 西安市| 涞水县| 承德市| 新乐市| 万州区| 进贤县| 长阳| 房产| 南投县| 靖州| 上思县| 台山市| 民权县| 南平市| 建昌县| 房山区| 河池市| 任丘市| 浏阳市| 静安区| 漾濞| 许昌市| 河间市| 桃江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