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總論1.1 任務來由 為了充分回收利用尾礦中的鈦資源,做大做強XX鈦產業,提高XX鈦原料產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將對選鈦廠鈦精礦生產線進行擴能改建,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改用“強磁-磨礦-強磁-浮選”工藝;對現有前、后八細粒選鈦系統進行改造,增加一段強磁選改為“強磁-強磁-浮選”流程,并對前、八后細粒選鈦系統的浮選作業進行整合。擴能改造后,選鈦廠設計規模為年處理原礦6200kt,年產鈦精礦479kt和硫鈷精礦10kt。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衛
2、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為了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衛生以及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切實保障勞動者生命健康權益,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于2007年12月委托我公司對其選鈦廠擴能改造工程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我公司本著真實、公正、客觀的原則,按照雙方協商的技術服務范圍,承擔了該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1.2 評價依據1.2.1 法律、法規、規章(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2001.10.27);(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8號(1994.7.5);(3)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52號(2
3、002.5.12);(4)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4號(2002.1.26);(5)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9號(2006.7.27);(6)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2002.3.28);(7)職業病危害因素目錄、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衛法監發200263號(2002.3.28);(8)職業病目錄衛法監發2002108號。1.2.2 相關標準、規范(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2)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93;(3)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83-1999;(4)選礦
4、安全規程GB18152-2000;(5)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6)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01;(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8)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9)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8部分:噪聲GBZ/T189.8-2007;(10)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1部分:總粉塵測定標準GBZ/T192.1-2007;(11)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12)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2004;(13)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
5、質測定方法GBZ/T160-2004;(14)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國經貿安全2000189號;(15)適用于本工程評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標準。1.2.3 基礎依據(1)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委托書,見附件1;(2)項目備案通知書,見附件2;(3)可行性研究報告;(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關防護、管理措施的資料。1.3 評價目的 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標準,從源頭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 識別、分析與評價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確定該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類別,為該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確定建設項目在
6、職業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為建設項目的設計提供必要的職業病危害防護對策和建議。1.3.4 為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復提供科學依據。1.4 評價范圍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和雙方簽訂的技術服務合同要求確定評價范圍,包括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前、后八細粒選鈦系統及其配套公輔設施,對其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危害程度、擬采取的防護措施和職業衛生管理等情況進行評價,不包括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職業病危害問題,不包括因設備和工藝重大更改后所遇到新的職業病危害問題。1.5 評價內容1.5.1 項目選址、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評價;1.5.2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分布、濃(強)度及對勞動者
7、健康的影響評價;1.5.3 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評價;1.5.4 輔助用室基本衛生要求、建筑衛生學評價;1.5.5 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評價;1.5.6 職業衛生管理、職業健康監護、職業衛生專項經費評價;1.5.7 通過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和擬采取防護措施等情況的綜合分析,得出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結論,并提出控制職業病危害的補充措施。1.6 評價方法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的要求及該項目職業病危害的特點,本次評價主要采用類比法收集數據和資料,結合檢查表法、綜合分析法,按國家、部門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1.6.1 類比法通過對與該項目相
8、似的生產工作場所的職業衛生調查、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強)度檢測以及對該項目的有關技術文件、技術資料的分析,類推該項目建成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和危害程度,對其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隱患和產生的后果進行風險評估,預測廠方擬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的防護效果。本項目是對原生產線進行改造、整合,生產工藝基本不變,因此選擇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鈦廠擴能改造前生產線為類比現場進行類比調查,主要內容包括:類比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與分析;職業病危害防護技術措施的調查分析;個人使用的職業病危害防護用品的發放和維護;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調查;職工的健康監護及應急救援體系調查分析評價等。1.6.2 檢查表
9、法依據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標準,以及操作規程,通過對擬評價項目的詳細分析和研究,列出檢查單元、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要求等,編制成表,逐項檢查建設項目可研報告相關職業衛生防護內容與國家標準、規范符合情況,確定擬評價項目存在的問題、缺陷和潛在危害。1.6.3 綜合分析法根據類比調查、經驗推斷等方法相結合的原則,對該項目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根據類比企業(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現場檢測結果,擬建項目職業衛生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防護技術措施、個人防護用品的發放和維護、生產工人的健康監護以及應急救援體系等的調查及綜合分析,最終對該項目建成運行后擬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的有效性和合
10、理性進行綜合評價。1.7 評價程序本次評價嚴格按照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進行評價,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程序見圖1-1。1.8 質量控制本次評價工作將嚴格按照我公司質量管理手冊、質量控制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以及國家、部門相關規定執行。質量控制程序見圖1-2。圖1-1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程序圖1.收集有關資料(法規、標準、技術資料)2.初步調查分析3.確定評價單元,篩選重點評價因子擬訂預評價方案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評價及風險評估依據預評價方案開展評價工作編制預評價報告書匯總、分析資料提交正式報告國家、地方有關法規、標準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接受建設單位委托確定預評價方案質控審查職業衛生調查(現場、
11、類比)得出結論提出對策和建議預評價報告書專家評審修改、形成評價報告送審版建設單位委托評 價 部接受客戶委托(簽訂技術服務合同)資料收集登記 1.委托書2.合同書3.項目相關材料項目負責人接受工作任務組織項目組編制評價方案方案內部審核按評價工作程序開展評價工作初步評價報告書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組織審核完善合格圖1-2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質量控制程序示意圖衛生行政部門監督評審過程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委托評價單位領取報告并登記存 檔按專家組評審的意見對報告進行修改、補充完善,形成報告最終稿評價單位組織專家組評審報告書由項目負責人、報告編寫人、審核人簽字法人簽字評價單位簽章送審稿征求客戶意見2 企業
12、和項目概況2.1 項目概況 本項目為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鈦廠擴能改造項目,設計將現有“重-電”流程廢除,改為“強磁-磨礦-強磁-浮選”的工藝來回收粗粒鈦精礦;并對現有前、后八細粒選鈦系統進行改造,將“強磁-浮選”流程改為“強磁-強磁-浮選”流程,即增加一段強磁選,并對前、八后細粒選鈦的浮選作業進行整合。項目實施后,粗粒部分鈦精礦產量將達到308.7kt,比現在的產量增加158.7kt;細粒部分鈦精礦產量將達到170kt,比現在的產量增加20-40kt。項目名稱: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鈦廠擴能改造工程建設地點:密地選鈦廠內建設性質: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增量總投資為25691.22萬元2
13、.2 企業概況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鈦廠于XXXX年建成投產,第一條生產線年產50kt鈦精礦,對選鐵尾礦進行綜合回收,初期采用“重-電”流程,產品為粗粒鈦精礦(0.074mm);XXXX年對該生產線進行擴建改造,達到100kt/a的生產能力。XXXX年建成后八系統微礦生產線,回收選礦廠后八系統磁選尾礦中的細粒鈦精礦(0.019-0.074mm), 2004年又建成前八系統微礦生產線,回收選礦廠前八系統磁選尾礦中的細粒鈦精礦(0.019-0.074mm),至此,選鈦廠可以處理選礦廠的全部尾礦。經過多次改造擴能,目前選鈦廠已形成年產280-300kt鈦精礦的生產規模,此外全廠有約10kt/a的
14、附產品硫鈷精礦。3 工程分析3.1 選址情況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鈦廠擴能改造工程位于XX市X區XXX的密地選鈦廠區內,北側緊靠XX礦業選礦廠,西側為通往XX礦業選礦廠的廠區公路,整個場地北高南低,場地標高介于1100.46-1068m之間,場地內的雨排水及道路系統比較完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圖見附件3。XX市地處X西裂谷中南段,屬浸蝕、剝蝕中山丘陵、山原峽谷地貌,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錯分布的特點,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脈近于南北走向,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XX屬長江水系,河流多,境內有大小河流95條,分屬金沙江水系、雅礱江水系,兩水系在雅江橋匯合;XX市屬南亞熱帶-北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
15、被稱為“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具有夏季長,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氣侯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長(全年2300-2700h),太陽輻射強(578-628kj/cm2),蒸發量大,小氣候復雜多樣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9.7-20.5,是四川省年平均氣溫總熱量最高的地區,一般6月上旬至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無霜期達30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20.9日極端最高氣溫41日極端最低氣溫-1年降雨量800mm年蒸發量24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59%年平均大氣壓87.8kPa年靜風頻率46%年最大風速18.3m/s年平均晴天約240天年無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霧日2.9天年平
16、均日照時數2640h常年主導風向ESE風玫瑰圖見圖3-1圖3-1 全年風玫瑰圖3.2 總平面布置擬建項目新建廠房為粗粒磁選廠房、粗粒浮選廠房、細粒磁選廠房、藥劑中心、將原新篩分間改造成前八一段強磁掃選廠房、將原老篩分間改造為粗粒一段強磁掃選尾礦提升泵站,增加三座粗粒鈦精礦包裝倉,并對需占用的選礦廠磁選車間職工休息室、礦業公司選礦廠地磅房、房產公司選礦澡堂及鍋爐房、礦業興礦公司綜合廠辦公樓進行還建;同時,對工程需占用拆除的選鈦廠內部設施,有必要恢復的部分也進行搬遷還建。為節約用地,充分利用現有場地,滿足工藝流程要求,平面布置緊湊、合理,進出物料流暢,輔助設施靠近主要服務對象,運輸便利,檢修方便,
17、消防通暢,有利于場地排水。新建粗粒磁選廠房、粗粒浮選廠房被設置在廠區西北面;新建細粒磁選廠房、細粒浮選廠房被設置在廠區東面;新建藥劑中心設置在廠區東南面;新增的包裝倉位于廠區南側,緊臨鐵路運輸線;綜合樓、實驗樓、倒班宿舍等輔助用室設置于西南側(廠前區)遠離生產區域,總平面布置圖見附件4。3.3 生產工藝流程擬建項目立足于選鈦廠現有流程及場地的實際情況,借鑒類似選鈦企業的成功經驗,對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重-電”流程和前、后八細粒級浮選系統采取不同的處理辦法: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改用“強磁-磨礦-強磁-浮選”的全新流程替代;前、后八細粒浮選流程由現在的一段強磁拋尾改為兩段強磁拋尾,即“強磁-強磁-浮
18、選”流程,并對兩條生產線的浮選部分進行整合。(1)粗粒選鈦流程:改造后的粗粒選鈦流程與現有主流程有根本的變化,在工程實施投產后,停用現有的“重-電”流程,新流程內部結構為:隔渣-脫鐵-隔渣-脫鐵-強磁拋尾-磨礦-分級-強磁精選-強磁掃選-浮硫-浮鈦,并對浮鈦尾礦進行綜合回收。流程中,一段強磁選前采用兩段隔渣和脫鐵,是根據密地選鈦廠的生產實際確定的,由于選礦磁尾中常常含有較粗的顆粒物料,有的達到10-20mm,若僅用一段隔渣,其篩孔為1.5mm,篩絲細,粗顆粒礦石很快會將篩網磨穿,因此,采用兩段隔渣,第一段隔渣篩孔為5mm,由于其篩絲粗,使用壽命長,有利于流程的連續和生產的穩定,第二段隔渣篩孔為
19、1.5mm;兩段脫鐵也是必要的,如果僅用一段,磁選機磁場強度低了,脫鐵不干凈,影響下步作業,如果選高場強,又會帶來部分鈦的流失。第二段磁選采用強磁精選-強磁掃選的流程,在流程結構上與國內選鈦企業通用的強磁選流程結構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其對物料性質的適應能力大大增強:強磁精選的場強為中場強,一般在3000-5000GS,掃選場強較高,可達8000-9000GS,這樣,用精選強磁的中場強選出磁性較強的物料,其精礦品位得以保證,同時,掃選采用高場強提高回收率,精選精礦和掃選精礦合二為一后,既保證了精礦品位,又保證了回收率,同時,這樣的流程結構可避免在單一強磁流程中因單純提高回收率而盲目增大強磁機
20、電流而帶來的設備事故。(2)細粒選鈦流程:現有細粒選鈦流程為強磁-浮選流程,但因其只有一段強磁選,承擔著大量拋尾和大幅提高TiO2品位的任務,是難以兼顧的,本次改造將其改變為兩段強磁選,其內部結構為:隔渣-脫鐵-強磁粗選-強磁掃選-脫鐵-強磁精選-強磁精掃選-脫鐵-浮硫-浮鈦,并對浮鈦尾礦進行綜合回收。在兩段強磁內部結構的配置上,也考慮采用粗(精)-掃選的流程結構,一方面可保證很高的回收率,另一方面盡可能提高精礦品位,同時可有效避免設備堵塞事故的發生。選礦生產工藝流程簡圖見圖3-2。圖3-2 選礦生產工藝流程簡圖(3)干燥、成品包裝及搬運:粗粒選鈦、細粒選鈦出的成品經干燥爐干燥后送至自動包裝系
21、統,少量經過人工包裝成袋,袋裝成品由人工、叉車等送至儲存地點儲存。3.4 主要生產設備擬建項目主要設備布置,在滿足工藝布置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采光良好,自然通風,廠區功能分區明確,生產流程合理,物料流向順暢,管線銜接短捷。擬使用生產設備情況見表3-1。表3-1 擬使用主要生產設備情況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 注1Slon-2000立環脈動高梯度強磁選機臺162Slon-2000立環脈動高梯度中磁選機臺83Slon-1750立環脈動高梯度強磁選機臺54SL-20001950圓筒篩臺225500/55斜板沉淀池臺36150/55斜板沉淀池臺172.74.5濕式溢流型球磨機臺282.13
22、.6濕式溢流型球磨機臺291.53.0濕式溢流型球磨機臺1103508水力旋流器組臺21112001800弱磁機臺231212003000弱磁機臺21310502400磁選機臺21410503000磁選機臺2152000雙頭螺旋選礦機臺14163500提升攪拌槽臺4173000藥劑攪拌槽臺7181500藥劑攪拌槽臺719750藥劑攪拌槽臺120CLF-16型浮選機臺4821CLF-8型浮選機臺1422ZPG-40盤式過濾機臺423ZPG-20盤式過濾機臺124自動包裝系統套43.5 擬使用原輔材料擬建項目接收XX集團礦業選礦廠處理的所有尾礦,年處理原礦6200kt,設計藥劑中心主要有三個功能:
23、一是藥劑原料的堆放、儲存,二是藥劑的配制,三是將配制好的藥劑輸送至各用藥地點。主要藥劑用量、庫存容量及存放時間見表3-2。表3-2 擬使用主要藥劑用量額定消耗表藥劑名稱小時用藥量(kg/h)每天用藥量(t/d)藥劑形態存放方式儲存容量(t)存放時間(天)備注濃硫酸83020液態罐裝904.5調整劑306復合黃藥58014膏狀桶裝20014.3捕收劑丁基黃藥300.7粉狀袋裝1014.32#油190.45液態罐裝817.8起泡劑98#油170.4液態罐裝820MOS選鈦劑3027.25粉狀袋裝5820選鈦劑柴油852液態罐裝3015輔選劑捕收劑:黃藥,化學成分為烴基二硫代碳酸鹽,分子式ROCSS
24、Me,其中R為CnH2n+1類烴基,Me為金屬鈉或鉀,在常溫下是固體的黃色粉末,帶有刺激性臭味;黃藥易溶于水,溶解解離成黃原酸根陰離子遇重金屬陽離子生成對應的重金屬黃原酸鹽沉淀,為此具有捕收力;黃原酸離子水解生成黃原酸,黃原酸不穩定易分解成不起捕收作用的CS2和醇。選鈦劑:M0S選鈦劑,對鈦精礦的捕收能力強,選擇性好。由于M0S水溶性好,無毒、泡脆,對水質無影響,其主要生產原料為生產棉子油的下腳料,原料來源豐富且用量少,所以采用M0S為微細粒級鈦精礦的捕收劑。起泡劑:2#油、98#油,均為松醇油類物質,主要成分為一元醇,廣泛用于有色金屬的浮選中的起泡劑,在全國各地的礦山中均有應有,是一種常規的
25、起泡劑。輔選劑:柴油,與黃藥、2#油攪拌混勻后送入輸送部分。調整劑:濃硫酸,保證捕收劑環境為酸性,使黃藥保持捕收力。3.6 崗位設置及定員選鈦廠改造完成后,不再新增職工,職工定員保持不變,為950人,其中生產工人860人,采用連續生產、四班三運轉工作制,年工作365天,每天3班,每班8h,磨選、過濾系統設備作業率90.41%,年運轉7920h;干燥、包裝系統設備作業率85%,年運轉7446h。擬建項目崗位設置及定員情況見表3-3。表3-3 崗位設置及定員設置表崗位名稱作業內容作業方式崗位人數(人/班)生產班制日工作時間(h)篩分崗位原礦隔渣巡視、DCS控制8四班三轉8原礦崗位原礦軌道巡視、DC
26、S控制20四班三轉8配藥崗位配制藥劑巡視、DCS控制11四班三轉8浮選崗位浮選選礦巡視、DCS控制60四班三轉8過濾崗位鈦精礦脫水巡視、DCS控制8四班三轉8干燥崗位鈦精礦烘干巡視、DCS控制25四班三轉8高梯磁選崗位高梯度磁選巡視、DCS控制10四班三轉8斜板崗位斜板分級巡視、DCS控制18四班三轉8包裝崗位包裝鈦精礦少量人工包裝50四班三轉8搬運崗位鈦精礦輸出現場操作20白班83.7 生產自動化擬建項目過程檢測和控制系統采用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即DCS,在選鈦廠調度室設總控制站,將各車間集控室的主要信息集中顯示,主要顯示廠控電力設備的運轉狀態、主要生產流程的工藝參數、環保參數、各流程藥劑分
27、配與消耗情況、能源消耗情況等,便于調度人員實時掌握生產信息,調節指揮生產,同時總控制站信息上傳至選鈦廠網絡,達到資源共享。在各個車間分別設一個PLC站,將車間內各區域自控室的重要信號集中,監控車間內生產流程的主要生產參數、主要動力設備的運轉狀況,并采集車間的能耗信息,同時將需廠控的信息上傳至總控制站,根據工藝要求在各車間的崗位室設操作員站,以便各個崗位能夠及時監控各區域的工藝狀況。根據全廠流程設四個PLC站:粗粒級鈦精礦生產線集控室、微礦生產線集控室、干燥系統集控室和自動加藥系統集控室。4 類比調查4.1 類比現場的選擇本項目是對原生產線進行改造、整合,生產工藝有改進,由表4-1分析可知,擬建
28、項目的生產工藝、原輔材料、主要產品和產量等情況和現有選鈦廠生產線相似,因此選擇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鈦廠擴能改造前生產線為類比現場進行類比調查、檢測。擬建項目與類比現場可比性分析見表4-1。表4-1 擬建項目與類比現場可比性分析比較內容類比現場擴能技改項目比較結果建設地點節能技改項目在原有生產線上采取新流程、更新設備,并對前、八后細粒選鈦系統的浮選作業進行整合,使選鈦生產線達到節能目的,項目地址在XX市東區紅花田密地選鈦廠內相同主要產品及產量年產280-300kt鈦精礦、硫鈷精礦10kt年產鈦精礦479kt、硫鈷精礦10kt擬建項目產量大生產工藝粗粒選鈦重電強磁磨礦強磁浮選擬建項目先進細粒
29、選鈦強磁浮選強磁強磁浮選相似生產設備強磁機、中磁機、圓筒篩、浮選機、過濾機等強磁機、中磁機、圓筒篩、浮選機、過濾機、球磨機等擬建項目先進主要原輔材料硫酸及SO3、烴基二硫代碳酸鹽、捕收劑、柴油、2#油、MOS選鈦劑、98#起泡劑硫酸及SO3、烴基二硫代碳酸鹽、捕收劑、柴油、2#油、MOS選鈦劑、98#起泡劑相似主要作業方式現場操作、現場巡視現場操作、現場巡視、DCS控制擬建項目先進作業時間四班二運轉,工作時間12h/d四班三運轉,工作時間8h/d擬建項目合理勞動定員選鈦廠改造完成后,不再新增職工,職工定員保持不變,為950人,其中生產工人860人相同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化學毒物:硫酸及SO
30、3、柴油、CO、CS2等;物理因素:噪聲、高溫;粉塵:鈦精礦塵、硫鈷精礦塵等。化學毒物:硫酸及SO3、柴油、CO、CS2等;物理因素:噪聲、高溫;粉塵:鈦精礦塵、硫鈷精礦塵等。相似職業病防護措施采取了防噪、防塵、防化學毒物等防護措施;針對不同崗位發放防塵口罩、防酸面罩、耳塞等個人防護用品。采用DCS控制,擬選用低噪聲的設備、密閉隔聲和安裝消聲器,合理布置噪聲源,設置隔聲操作(值班)室;采取密閉揚塵點和集中處理措施降低粉塵,設置通風換氣設施;個人防護用品將發放防塵口罩、防酸服、防酸面罩、防噪耳塞等;開設職工職業病防治知識的教育和培訓課程。擬建項目措施更好職業衛生管理廠方沒有專職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
31、,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制定了應急救援預案,成立了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小組分工明確。廠方擬設置安全委員會,下設專職管理人員及兼職管理人員,擬采取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組織均沿用現有預案及組織。擬建項目管理更好4.2 類比調查內容 生產工藝調查密地選鈦廠現接取選礦廠產生的全部尾礦,按粗細粒級分級選鈦:選礦廠前八磨選系統的尾礦經隔渣選質機隔渣后,進入選鈦廠前八一級原礦斜板分級機,其底流用機泵揚送到選鈦廠老篩分間,進入“重-電”流程,其溢流進入前八二級斜板分級機,二級斜板分級機的底流進入前八微礦浮選系統,其溢流自流入選礦廠1#、2#53m濃縮機;選礦廠后八磨選系統的尾礦經隔渣選質機隔渣后,進入選鈦廠后八原
32、礦斜板分級機,其底流也用泵揚送到選鈦廠老篩分間,進入“重-電”流程,其溢流直接進入選礦廠3#、4#53m濃縮機,濃縮機的底流進入后八微礦浮選系統,溢流作為選礦廠的循環水。粗粒物料進入“重-電”流程后,經重選、脫鐵、脫硫、過濾后,得到粗鈦精礦,粗鈦精礦經干燥、電選后得到粗粒鈦精礦;進入前、后八微礦系統的細粒原料,經強磁-浮選流程選別后,得到細粒鈦精礦;“重-電”流程中粒級偏細的礦石進入老浮選線,經強磁-浮選流程得到細粒鈦精礦;前、后八微礦系統的浮選尾礦輸送至搖選線,經搖床重選后得到搖選鈦精礦。4.2.2 生產設備調查類比現場主要生產設備見表4-2。表4-2 類比現場主要生產設備一覽表 序號設備名
33、稱規格單位數量備 注1立環脈動高梯度強磁選機臺152立環脈動高梯度中磁選機臺83圓筒篩臺224斜板沉淀池臺45水力旋流器組臺26弱磁機臺207磁選機臺48雙頭螺旋選礦機臺149浮選機臺5210盤式過濾機臺4 原輔材料調查類比現場主要原輔材料調查見表4-3。表4-3 主要原輔材料一覽表物料名稱形態年用量(t)主要用途儲存方式硫酸98%,液體2195調整作用罐裝丁基黃藥固態61捕收作用袋裝2#號油液體45起泡作用桶裝306復合黃藥固態1355捕收作用袋裝 勞動定員調查選鈦廠現有職工950人,包括生產工人860人,年工作365天,其中搬運崗位每天一班,工作8h,其他崗位按四班二運轉設置。現有選鈦廠崗
34、位設置及定員見表4-4。表4-4 類比現場崗位設置及定員表 崗位名稱作業內容作業方式崗位人數(人/班)生產班制(班/日)日工作時間(h)篩分崗位原礦隔渣現場巡視、操作8212 原礦崗位原礦軌道現場巡視、操作20212 配藥崗位配制藥劑現場巡視、操作11212浮選崗位浮選選礦現場巡視、操作60212 過濾崗位鈦精礦脫水現場巡視、操作8212 干燥崗位鈦精礦烘干現場巡視、操作25212高梯磁選崗位高梯度磁選現場巡視、操作10212 斜板崗位斜板分級現場巡視、操作18212 人工包裝崗位包裝鈦精礦現場操作50212搬運崗位鈦精礦輸出現場操作2018 4.3 類比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噪聲(1)測定
35、方法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噪聲GBZ/T189.8-2007(2)測定布點原則在生產穩定運行情況下,選擇工人日常操作工作地點和有代表性的巡視點布置檢測點,記錄不同崗位的巡視工作停留時間,計算8h等效連續A聲級進行評價。(3)類比現場接噪崗位接噪情況分析主要接噪崗位接觸噪聲寫實見表4-5。表4-5 主要接噪崗位接觸噪聲寫實崗 位名 稱作業路線主要產噪設備接觸人員數量及接觸時間、頻次配 藥崗 位休息位加藥平臺休息位動力機泵、攪拌器11人/班,四班二運轉,現場加藥6h/班。浮 選崗 位休息室浮選機操作磁選機巡視休息室磁選機風機、浮選機動力泵60人/班,四班二運轉,巡視操作9h/班。人工包裝崗位休息位包
36、裝機休息位包裝機、動力機泵50人/班,四班二運轉, 接噪14h/班。干 燥崗 位控制室干燥爐巡視點控制室干燥爐風機25人/班,四班二運轉,巡視10min/次,12次/班。篩 分崗 位休息室巡視點休息室動力機泵8人/班,四班二運轉,巡視10h/班。高梯磁選崗位休息室高梯磁選機脈動平臺休息室高梯磁選機、動力機泵10人/班,四班二運轉,巡視高梯磁選機6h/班,脈動平臺5h/班。斜 板崗 位休息室斜板斜板動力斜板休息室動力機泵18人/班,四班二運轉,巡視6h/班。原 礦崗 位休息室-7.8m低層休息室動力機泵20人/班,四班二運轉,巡視15min/次,12次/班。過 濾崗 位休息室過濾機休息室動力機泵
37、8人/班,四班二運轉,巡視10h/班。搬 運崗 位休息位搬運休息位汽車、叉車20人,1班/日, 接噪14h/班。噪聲檢測結果見附件5。接噪崗位8h等效連續A聲級計算結果見表4-6。表4-6 接噪崗位8h等效連續A聲級計算表崗位名稱測定地點現場測定結果聲級Li dB(A)主要作業方 式工作、操作或停留時間t(min)規格化8小時等效連續A聲級計算值 Leq(A)dB配藥崗位微化車間配藥崗位加藥平臺84.0現場操作36084.2休息位79.9休 息360浮選崗位微化車間浮選機平臺82.7現場操作8087.5微化車間浮選機平臺83.780微化車間浮選機平臺88.280微化車間浮選機平臺85.180微
38、化車間浮選機平臺81.380微化車間浮選機平臺87.780微化車間高梯度磁選機91.2現場巡視30微化車間高梯度磁選機92.930微化車間浮選休息室71.9休 息180人工包裝崗位人工包裝位82.7現場操作39084.5人工包裝位81.5390休息位81.2休 息60干燥崗位干燥爐巡視位86.5現場巡視12080.6干燥爐控制室64.9休息控制600篩分崗位篩分車間巡視位(一層)89.1現場巡視20090.6篩分車間巡視位(二層)89.6200篩分車間巡視位(二層)90.0200篩分車間休息室77.6休 息120高梯磁選崗位高梯度磁選機88.9現場巡視36092.3脈動平臺92.5300高梯度
39、磁選機休息室78.8休 息60斜板崗位前八隔渣機85.6現場巡視4886.1前八二次分級84.748前八一次分級86.548前八斜板動力92.536前八斜板88.660前八斜板(分級)休息室71.8休 息200前八斜板休息室80.3280原礦崗位原礦-7.8m底層94.6現場巡視18090.5原礦休息室75.2休 息540過濾崗位過濾機89.1現場巡視60090.1過濾休息室76.3休 息120搬運崗位搬運81.2現場操作72083.5休息位80.0休 息120類比現場噪聲測定結果分析經對類比現場各主要生產崗位的現場操作點、巡視點、休息位等處噪聲測定及現場調查的結果分析可知:浮選崗位巡視點高梯
40、度磁選機、部分現場操作點浮選機平臺噪聲超標,工人接噪時間長,8h等效連續A聲級超過職業衛生標準;干燥崗位在干燥爐巡視點10s連續等效噪聲檢測超標,工人每班巡視時間短,8h等效連續A聲級符合職業衛生標準;篩分崗位巡視點噪聲檢測均超標,并且工人主要在現場巡視、操作,8h等效連續A聲級超過職業衛生標準;斜板崗位、原礦崗位、過濾崗位部分巡視點噪聲超標,生產班制為四班二運轉,工人接觸高強度噪聲時間長,8h等效連續A聲級超過職業衛生標準;配藥崗位、人工包裝崗位、搬運崗位的操作點、休息處噪聲檢測不超標,8h等效連續A聲級符合職業衛生標準。 硫酸(1)測定方法GBZ/T160.33-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硫化
41、物的測定方法(2)檢測結果崗 位名 稱檢測點樣品數接觸時間min檢測結果(最大值)mg/m3OELs mg/m3C-STELC-TWAPC-STELPC-TWA前八加藥崗位操作位33600.440.4621休息位33600.47后八加藥崗位操作位33601.000.83休息位33600.66(3)結果分析對類比現場可能產生泄漏點、工作人員巡視點進行了連續3天的采樣檢測,結果顯示采樣點空氣中硫酸濃度均不超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但仍應明確可能直接接觸硫酸的地方為關鍵控制點如硫酸存放點、加藥操作位等,廠方應加強個人防護、工程防護,以防造成的急性危害。 粉塵(1)測定方法GBZ/T192.1-2007工
42、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1部分:總粉塵測定標準(2)檢測結果崗 位名 稱檢測點樣品數接觸時間min空氣中粉塵短時間(15min)濃度最大值mg/m3C-TWA最大值mg/m3OELs(PC-TWA)mg/m3人工包裝崗位操作位33601.531.14總塵:8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塵的超限倍數是PC-TWA的2倍。搬運崗位操作位33603.072.30(3)結果分析對類比現場工人可能接觸粉塵的點進行了連續3天的采樣檢測,經現場調查,人工包裝崗位為四班二運轉、搬運崗位為白班8h工作,兩個崗位每班實際工作時間超過12h,達到14h,包裝操作位、運輸場地均同時作為休息位,本次選擇工人在生產包裝時
43、進行采樣,結果顯示采樣點空氣中粉塵短時間(15min)濃度最大值分別為1.53、2.30mg/m3,C-TWA最大值分別為1.14、2.30mg/m3,均不超過二氧化鈦粉塵國家職業接觸限制。4.3.4 CS2(1)測定方法GBZ/T160.33-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硫化物的測定方法(2)檢測結果崗 位名 稱檢測點樣品數接觸時間min檢測結果(最大值)mg/m3OELs mg/m3C-STELC-TWAPC-STELPC-TWA前八加藥崗位操作位33600.440.33105前八浮選平臺平臺35402.022.27后八加藥崗位操作位33600.380.28后八浮選平臺平臺35402.122.3
44、8(3)結果分析由于捕收劑黃藥在酸性條件下易生成高毒物質CS2,因此選擇類比現場整改后可能接觸CS2的點進行了連續3天的采樣檢測,結果顯示采樣點空氣中CS2濃度均不超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但仍應明確可能接觸CS2的地方為關鍵控制點如浮選平臺、加藥操作位等,廠方應加強個人防護、工程防護,保證廠房通風,以防造成的急慢性危害。4.3.5 CO(1)測定方法GBZ/T160.28-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無機含碳化合物的測定方法(2)檢測結果崗 位名 稱檢測點樣品數接觸時間min檢測結果(最大值)mg/m3OELs mg/m3C-STELC-TWAPC-STELPC-TWA干燥崗位巡視點41202.50.
45、623020(3)結果分析本次類比選擇了干燥崗位巡視點進行CO采樣,由于CO為高毒物質,雖然干燥爐屬于露天布置,通風良好,幾乎不會引起急性中毒事件的發生,但廠房仍應注意事故防范,建議選擇干燥爐巡視點、尾氣放空處安裝CO報警儀,或者為工人配備便攜式報警儀,當CO濃度過高時提醒工人避讓。4.4 類比現場職業健康檢查XX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根據GBZ188要求定期安排全廠工人到有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XX勞研所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最近一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該項目所包含的工人均無職業禁忌癥,當體檢鑒定為可疑職業病或職業禁忌癥的工人,應及時安排其到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確認診斷,經確診不適合從事
46、原工種工作的,應及時調離。5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5.1 評價單元劃分按照生產工藝流程將擬建項目劃分為3個評價單元,即前八、后八細粒選鈦系統,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成品包裝及搬運評價單元。5.2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1)前八、后八細粒選鈦系統現有細粒選鈦流程為強磁-浮選流程,但因其只有一段強磁選,承擔著大量拋尾和大幅提高TiO2品位的任務,是難以兼顧的,本次改造將其改變為兩段強磁選,其內部結構為:隔渣-脫鐵-強磁粗選-強磁掃選-脫鐵-強磁精選-強磁精掃選-脫鐵-浮硫-浮鈦,并對浮鈦尾礦進行綜合回收。生產崗位工人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見表5-1。表5-1 細粒選鈦系統各崗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
47、情況編號崗位名稱職業病危害因素備注1配藥崗位噪聲、CS2、硫酸及SO3、柴油等2浮選崗位噪聲、CS2、硫酸及SO3、柴油等3篩分崗位噪聲4高梯磁選崗位噪聲5斜板崗位噪聲6原礦崗位噪聲7過濾崗位噪聲(2)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改造后的粗粒選鈦流程與現有主流程有根本的變化,在工程實施投產后,停用現有的“重-電”流程,新流程內部結構為:隔渣-脫鐵-隔渣-脫鐵-強磁拋尾-磨礦-分級-強磁精選-強磁掃選-浮硫-浮鈦,并對浮鈦尾礦進行綜合回收。生產崗位工人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見表5-2。表5-2 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各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編號崗位名稱職業病危害因素備注1配藥崗位噪聲、CS2、硫酸及SO3、
48、柴油等2浮選崗位噪聲、CS2、硫酸及SO3、柴油等3篩分崗位噪聲4高梯磁選崗位噪聲5斜板崗位噪聲6原礦崗位噪聲7過濾崗位噪聲(3)成品包裝及搬運評價單元前八、后八細粒選鈦系統,粗粒鈦精礦回收系統回收的鈦精礦經烘干干燥后包裝成袋待售。干燥爐布置在室外,使用煤氣燃燒對成品進行干燥。生產崗位工人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見表5-3。表5-3 成品各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編號崗位名稱職業病危害因素備注1干燥崗位噪聲、高溫、粉塵、CO2包裝崗位噪聲、粉塵3搬運崗位噪聲、粉塵經工程分析,結合對該項目有關資料和原輔材料、生產工藝流程、操作方式等因素的綜合分析,判斷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噪聲
49、、高溫、粉塵、硫酸及SO3、柴油、CO、CS2、黃藥、2#及98#油,其中噪聲、粉塵、硫酸及SO3、CS2為該項目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5.3 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5.3.1 噪聲(1)對人體的影響噪聲是由許多不同頻率與不同聲強無規則組合在一起的聲音,它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以內耳損傷為明顯,在長時間超過國家標準的噪聲環境中工作可從暫時性聽閾位移逐漸發展為永久性聽閾位移,直至導致噪聲性耳聾,職業性聽力損傷是國家法定職業病。長期接觸高強度的噪聲,不僅使聽覺器官受到損傷,同時對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均有不良影響。在噪聲干擾下工人會感覺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
50、鈍,生產場所由于噪聲影響掩蓋了異常信號和聲音,容易發生各種工傷事故。(2)職業接觸限值根據GBZ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物理因素規定,噪聲職業接觸限值見表5-4。表5-4 工作場所噪聲職業接觸限值接觸時間接觸限值dB(A)備注5d/w,=8h/d85非穩態噪聲計算8h等效聲級5d/w,8h/d85計算8h等效聲級5d/w85計算40h等效聲級5.3.2 粉塵(1)對人體的影響勞動者長期接觸生產性粉塵可能引起職業性塵肺和職業性肺病,如粉塵性支氣管炎、呼吸系統腫瘤、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塵肺是法定職業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胸痛、咳嗽、咯痰等,最終因呼吸功能衰竭而導致
51、病人死亡。(2)職業接觸限值為預防塵肺病,國家規定了工作場所環境中的各種粉塵濃度接觸限值。擬建項目人工包裝崗位、搬運崗位工人可能接觸粉塵,根據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4.2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容許濃度的規定,二氧化鈦粉塵職業接觸限值PC-TWA:總塵8mg/m3。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塵的超限倍數是PC-TWA的2倍。5.3.3 高溫(1)對人體的影響高溫作業可導致中暑,職業中暑是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熱射病又稱為中暑性高熱,是在高溫、高
52、熱或日射環境下人體散熱障礙,導致體溫調節機制失調,出現高熱、神經與消化系統癥狀。熱痙攣為在高溫下勞動大量出汗,引起水、鹽丟失過多,引起人體電解質平衡紊亂,而發生肌肉痙攣。熱衰竭即為高溫引起周圍血管擴張,導致顱內供血不足,血壓下降,發生暈厥。職業性中暑以上三型可交叉發生,同時存在,以混合型多見。(2)職業接觸限值接觸時間率100%,體力勞動強度為IV級,WBGT指數限值為25;勞動強度分級每下降一級,WBGT指數限值增加1-2;接觸時間率每減少25,WBGT限值指數增加1-2,見表5-5。表5-5 工作場所不同體力勞動強度WBGT限值()接觸時間率體力勞動強度IIIIIIIV100%302826
53、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注: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按本標準第14章執行,實際工作中可參考附錄B。本地區室外通風設計溫度30的地區,表5-2中規定的WBGT指數相應增加1。 硫酸及SO3 (1)對人體的影響 濃硫酸遇水大量放熱, 可發生沸濺;與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爆炸或燃燒;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吸水性。SO3與水結合成硫酸(H2SO4),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對眼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強烈刺激作用。硫氧化物進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
54、被阻滯在上呼吸道,在濕潤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蝕性的硫酸和硫酸鹽,使刺激作用增強,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膚接觸濃硫酸后,局部立即形成不同程度灼傷。輕者表現為皮膚紅斑、或呈暗褐色,出現水皰;重者可形成焦痂、潰瘍。若灼傷面積較大,可引起休克。眼部接觸硫酸后可引起結膜炎、角膜混濁以至穿孔,嚴重者可失明。(2)職業接觸限值根據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的規定,硫酸及SO3的職業接觸限值為:PC-TWA:1mg/m3;PC-STEL:2mg/m3。5.3.5 柴油(1)對人體的影響柴油皮膚接觸可為主要吸收途徑,可致急性腎臟損害。柴油可引起接觸性皮炎、油性痤瘡,吸入柴油霧
55、滴或液體嗆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柴油廢氣可引起眼、鼻刺激癥狀,頭暈及頭痛。(2)職業接觸限值目前未查到相關職業接觸限值的資料。5.3.6 CS2(1)對人體的影響二硫化碳是損害神經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有頭暈、頭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癥狀;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現;重度中毒可呈短時間的興奮狀態,繼之出現譫妄、昏迷、意識喪失,伴有強直性及陣攣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嚴重中毒后可遺留神衰綜合征,中樞和周圍神經永久性損害。慢性中毒:表現有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多發性周圍神經病,中毒性腦病。眼底病變,可發生視網膜微動脈瘤,動脈硬化,視神經萎縮。(2)職業接觸限值根據GBZ2.1-2
56、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的規定,CS2的職業接觸限值為:PC-TWA:5mg/m3;PC-STEL:10mg/m3。5.3.7 CO(1)對人體的影響CO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00-300倍,能把血液氧和血紅蛋白中的氧排擠出來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且離解慢,較氧和血紅蛋白更穩定,可造成腦和其它組織的嚴重缺氧。急性中毒:輕者頭疼、頭昏、四肢無力、惡心、嘔吐、輕微意識障礙;重者昏迷、腦水腫、肺水腫及嚴重的心肌損害、呼吸衰竭、死亡。急性CO中毒意識障礙恢復后可出現神經、精神損害的遲發性腦病,如癡呆、偏癱、失語、失明等。(2)職業接觸限值根據GBZ2.1-20
57、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的規定,CO的職業接觸限值為:PC-TWA:20mg/m3;PC-STEL:30mg/m3。6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6.1 選址及總平面布置評價依據評價標準、規范,編制檢查表,逐項調查建設項目職業衛生有關內容與國家標準、規范的符合情況。項目選址、總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檢查如表6-1、6-2。表6-1 建設項目布局選址檢查表序號檢查依據與內容檢查情況結論1GBZ12002第條工業企業選址需依據我國現行的衛生、環境保護、城鄉規劃及土地利用等法規、標準和擬建工業企業建設項目生產過程的衛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狀況,結合建設地點的規劃與現狀,水文、地質、氣象等因素以
58、及為保障和促進人群健康需要,進行綜合分析而確定擬建項目依據XX市規劃選址符合2GBZ12002第條建設單位應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選擇建設地點擬建項目選址屬非自然疫源地符合3GBZ12002第條嚴重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惡臭、粉塵、噪聲且目前尚無有效控制技術的工業企業,不得在居住區、學校、醫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護區域內建設擬建項目選址工業區,遠離居住區、學校、醫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護區域符合4GBZ12002第條排放工業廢水的工業企業嚴禁在飲用水源上游建廠,固體廢棄物堆放和填埋場必須避免選在廢物揚散、流失的場所以及飲用水源的近旁擬建項目所在地遠離城市飲用水源,沒有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各主要車間的生產
59、廢水均并入尾礦中,流至尾礦濃縮池處理符合5GBZ12002第.2條工業企業總平面的分區應按照廠前區內設置行政辦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戶;生產區內布置生產車間和輔助用房的原則處理,產生有害物質的工業企業,在生產區內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擬建項目分區明確,綜合樓、實驗樓、倒班宿舍等輔助用室設置于廠前區,遠離生產區域,生產區僅布置有生產裝置,不設置非生產用房符合6GBZ12002第.4條工業企業的總平面布置,在滿足主體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應將污染危害嚴重的設施遠離非污染設施,產生高噪聲的車間與低噪聲車間分開,熱加工車間與冷加工車間分開,產生粉塵的車間與產生毒物的車間分開,并在產生職業危害的車間與其他車間及
60、生活區之間設有一定的衛生防護綠化帶擬建項目將噪聲危害較嚴重的球磨機、高梯度磁選機設置在獨立工作室內,粉塵危害重的包裝車間布置在東南側,處于全年最大頻率風向下風側符合7GBZ12002第.5條廠區總平面布置應做到功能分區明確;生產區宜選在大氣污染本底濃度低和擴散條件好的地段,布置在當地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散發有害物和產生有害因素的車間,應位于相鄰車間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廠前區和生活區(包括辦公室、廚房、食堂、托兒所、俱樂部、宿舍及體育場所等)布置在當地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將輔助生產區布置在二者之間擬建項目選址大氣污染本底濃度低和擴散條件好,廠區總平面布置功能分區明確,生產區遠離生活
61、區設置基本符合8GBZ12002第.8條廠房建筑方位應保證室內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相鄰兩建筑物的間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鄰兩個建筑物中較高建筑物的高度。高溫、熱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員較多的建筑物應避免西曬擬建項目部分廠房設計為敞開式,以利于通風及采光;室內采用側窗采光、通風,并適當設置局部照明、抽排風符合6-2 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檢查表序號檢查依據與內容檢查情況結論1GBZ12002第條生產粉塵、毒物的生產過程和設備,應盡量考慮機械化和自動化,加強密閉,避免直接操作,并應結合生產工藝采取通風措施。放散粉塵的生產過程,應首先考慮采用濕式作業。有毒作業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因工藝要求必須使
62、用高毒原料時,應強化通風排毒措施擬建項目新建藥劑中心設置PLC站,自動化程度加強,藥劑中心主要負責藥劑儲存、配制,擬安裝機械通風裝置,藥劑配制均在密閉容器中攪拌,配制好后直接通過管道運輸;成品包裝擬采用機械包裝代替人工包裝,項目建成后僅有少量成品采用人工包裝符合3GBZ12002第條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的工作場所,必須設計自動報警裝置、事故通風設施,其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12次h-1。事故排風裝置的排出口,應避免對居民和行人的影響擬建項目使用DCS控制,在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的工作場所設置有感應探頭,并設置有事故通風裝置符合4GBZ12002第
63、條有可能泄漏液態劇毒物質的高風險度作業場所,應專設泄險區等應急設施擬建項目藥劑中心設計有泄險區,針對液態化學毒物設計有緩沖池符合5GBZ12002第.1條具有生產性噪聲的車間應盡量遠離其他非噪聲作業車間、行政區和生活區擬建項目各產噪源均設置在廠房一層,并將噪聲危害較嚴重的球磨機、高梯度磁選機設置在獨立工作室內符合6GBZ12002第.2條噪聲較大的設備應盡量將噪聲源與操作人員隔開;工藝允許遠距離控制的,可設置隔聲操作(控制)室擬建項目DCS中心控制室為隔聲控制室,現場擬設置隔聲休息室,工人主要在控制室、休息室內停留符合7GBZ12002第.8條工作地點生產性噪聲聲級超過衛生限值,而采用現代工程
64、技術治理手段仍無法達到衛生限值時,可采用有效個人防護措施廠方擬為工人配備防噪耳塞、防塵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符合可以看出,該技改項目的選址、總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基本符合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6.2 建筑衛生學要求6.2.1 采光照明良好的采光與充足的照明環境,是不可缺少的改善作業環境的因素,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對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保護視力具有重要作用。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要求:廠房建筑方位應保證室內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相鄰兩建筑物的間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鄰兩個建筑物中較高建筑物的高度。GB50034-2004規定的照明限值見表6-3、表6-4。表6
65、-3 工業建筑一般照明標準值房間或場所參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標準值(lx)備注控制室一般控制室0.75m水平面300主控制室0.75m水平面500表6-4 公用場所照明標準值房間或場所參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標準值(lx)門廳地面100走廊、流動區域地面50樓梯、平臺地面30廁所、浴室地面75休息室地面100GB18152-2000規定的照明限值見表6-5。表6-5 選礦廠生產車間人工照明照度要求照明地點最小照度,lx中間礦倉上面的房間、梯子、通廓10貯礦倉上面的房間、固定篩、干磨機、帶式輸送機、砂泵15振動篩、破碎機、磨礦機、分級機、洗礦機、帶式輸送機傳送裝置、藥劑存放處20跳汰機、搖床25磁選機
66、30浮選機、真空泵、鼓風機35化驗室、實驗室50擬建項目設備照明采用安全節能型燈具,廠方應根據工藝流程合理利用空間,并考慮生產、生活輔助用室的采光、照明等衛生學要求,嚴格按照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18152-2000選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設置照明。6.2.2 室內微小氣候微小氣候是由于墻、房頂、地板、門窗等圍護結構的作用,形成了與室外不同的室內氣候,稱為室內微小氣候。組成微小氣候的氣象因素包括氣溫、氣濕、風速和熱輻射等四個基本物理因素。良好的微小氣候是保持人體熱平衡,使體溫調節處于正常狀態的必要條件,從而有利于提高工效、恢復體力;
67、不良的微小氣候則使體溫調節處于緊張狀態,并可能影響機體其他系統功能。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對采用人工空氣調節的工作場所室內微小氣候相應要求見表6-6。表6-6 工作場所室內微小氣候要求季節參數冬季夏季溫度()20242528風速(m/s)0.20.3相對濕度(%)30604060注:過度季節微小氣候計算參數取冬季、夏季插值。同時,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對采用人工空氣調節車間新鮮空氣量的要求為:保證每人每小時不少于30m3的新鮮空氣量。擬建項目將設置總控制站及4個PLC站,將使用舒適空調系統,但應注意保持空氣流通,保證工作場所新風量達到基本要求。6.3 擬建工程存
68、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危害預測分析6.3.1 噪聲綜合類比現場檢測結果,類比現場部分崗位巡視點、操作點噪聲檢測超標,并且生產班制采用四班二運轉,自動化水平低,工人長時間現場操作或巡視,導致部分崗位8h等效連續A聲級超過職業衛生標準。擬建項目生產班制改為四班三運轉,自動化水平提高,使用DCS控制并根據流程設置1個總控制站和4個PLC站,車間內生產流程的主要生產參數、主要動力設備的運轉狀況、能源消耗情況等集中顯示、及時監控,減少工人的巡視、現場操作時間,預計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減小噪聲對工人的危害,但對于噪聲8h等效連續A聲級超標的崗位,廠方仍應加強工程防護、個人防護,如選擇低噪設備或帶密閉罩設備,對高
69、噪設備采取減振措施,對產噪設備進行合理布置,適當調整安排工人巡視路線,為接噪人員配備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培訓,幫助工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避免工人長時間接觸高強度噪聲,降低噪聲對工人的危害。6.3.2 粉塵類比現場檢測人工包裝崗位、搬運崗位工人接觸粉塵8h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均低于二氧化鈦粉塵國家職業接觸限制,但粉塵對工人健康危害大,擬建項目主要采取機械包裝,少量人工包裝,可較有效的降低粉塵危害,但廠方仍應重視在裝袋、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危害,應盡量降低工人接觸粉塵濃度,建議采取在粉塵高濃度作業點設置局部抽風裝置,增強包裝機的密閉效果,加強個人防護,為工人提供合格的防塵口罩并監督
70、佩戴,加強對職工職業病防治知識的教育和培訓等措施。6.3.3 高溫干燥爐是干燥崗位的巡視點,根據現場崗位寫實,每班工人高溫作業120min接觸時間率為25%,體力勞動強度為I級,根據相關法規要求,干燥崗位WBGT限值為33。擬建項目采取四班三運轉,干燥崗位控制室設置舒適性空調,根據現在巡視情況推測每班接觸高溫80min,接觸時間率約為16.7%,廠方應在高溫月份為接觸高溫的工人配發清涼飲料,加強高溫地點通風,降低高溫對工人的危害。6.3.4 化學毒物類比現場采樣檢測結果顯示,配藥崗位加藥操作位硫酸C-STEL、C-TWA均未超過職業接觸限值。擬建項目有專門的藥劑中心,主要負責藥劑原料的堆放、儲
71、存、藥劑的配制、配制好的藥劑輸送至各用藥地點,廠方須保證藥劑中心的通風,在自然通風達不到衛生需要時應采取機械通風,事故通風裝置。擬建項目采取四班三運轉,自動化加強,浮選崗位工人巡視、現場操作時間縮短,預計工人接觸化學毒物危害較類比現場小,但建議設置機械通風、事故通風裝置、洗眼器和沖淋裝置,加強個人防護及對接毒崗位工人的健康教育,為工人配備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并監督使用等,減少工人與毒物接觸。6.4 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分析與評價6.4.1 職業病工程防護設施(1)防塵措施擬建項目在干燥爐、成品包裝搬運可能產生粉塵,主要采取機械包裝,少量人工包裝,建議在粉塵高濃度作業點設置局部抽風裝置,增強包裝機的
72、密閉效果,其他工序均為濕式作業,基本上不產生揚塵。(2)防噪措施擬建項目自動化生產提高能較有效降低工人接噪強度,對于磁選機、球磨機、浮選機等高噪聲設備,建議在選型上優先考慮低噪聲或自帶隔聲罩設備,噪聲仍超標的設備可增設減振基座,不能增設減振基座或增設減振基座仍不能使噪聲達標的設備將采取設備置于獨立建筑物中,在滿足工藝前提下采用DCS控制并盡量遠離工人操作位,降低噪聲危害。(3)防化學毒物接觸為防止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傷害,廠方擬建藥劑中心,藥劑中心廠房分為兩跨,分為藥劑堆放儲存廠房、藥劑配制和輸送廠房,廠房采用現澆鋼筋砼框排架結構,高度設計為9m,內設機械通風系統,換氣次數按12次/h確定,浮選廠
73、房設置機械通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硫酸有強烈腐蝕性,建議在藥劑中心、浮選廠房設置洗眼器和噴淋裝置,一旦不慎有腐蝕毒物濺出可立即用水沖洗以免進一步損害;建議藥劑中心設置CS2濃度報警裝置,并與DCS聯網,當CS2濃度超過報警限值時DCS控制面板上及時反映。綜上所述,擬建項目職業病工程防護設施能夠有效的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強)度,基本符合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6.4.2 擬配置的個人防護用品經調查,廠方擬為工作人員配置的個人防護用品見表6-7。表6-7 擬配置的個人防護用品一覽表崗位名稱職業病危害因素發放個人防護用品名稱發放數量/人發放周期配藥崗位硫酸、硫化氫、噪聲工作服(兩季
74、)22年防噪耳塞11月防酸面罩1以舊換新手套1半月浮選崗位硫酸、噪聲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防毒口罩1半月手套1半月人工包裝崗位粉塵、噪聲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防塵口罩1半月手套1半月干燥崗位粉塵、噪聲、高溫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防塵口罩1半月手套1半月篩分崗位噪聲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手套1半月口罩11月高梯磁選崗位噪聲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手套1半月口罩11月斜板崗位噪聲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手套1半月口罩11月原礦崗位噪聲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手套1半月口罩11月過濾崗位噪聲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
75、月手套1半月口罩11月搬運崗位噪聲、粉塵工作服(兩季)22年防噪耳塞11月防塵口罩1半月口罩11月手套1半月廠方將發放的職業病危害個人防護用品基本滿足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和勞動保護用品配備標準的要求。6.4.3 擬采取的應急救援設施措施廠方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調查處理辦法的要求制定了微礦車間配藥崗位硫酸灼傷事故應急預案、檢修車間電工崗位觸電事故應急預案、粗選配藥崗位硫酸灼傷事故應急預案、精選車間熱風爐崗位煤氣中毒事故應急預案、精選車間電選崗位觸電事故應急預案、選鈦廠煤氣泄漏(中毒)、爆炸事故管理預案,對可能發生的硫酸灼傷事故、觸電事故、煤氣泄漏(中毒)、爆炸事故等做了相應的預防
76、措施,對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事故做了相應的報告程序、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理辦法,并成立應急救援組織小組:由廠長、書記擔任組長,副廠長、工會主席、總工程師擔任副組長,生產技術安全科、設備科、人力資源科、工會、政工科、辦公室、精選車間和協力車間的主要負責人到位。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安全保衛組、搶險救護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分工明確。綜上所述,廠方沿用現有應急救援預案,對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事故做了相應的防護要求,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對于事故的發生,能及時快速的做出應急救援反應,保證財產、人員安全。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規定。6.4.4 擬采
77、取的職業衛生管理措施廠方建立有專門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其網絡圖見圖6-1。主席秘書副主席各部門員工代表安全委員會公司管理層圖6-1 選鈦廠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廠方擬設置安全委員會,下設專職管理人員及兼職管理人員,專職管理人員主要從事職業衛生健康以及安全生產監護、職業病危害因素監督、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管理、職業安全衛生監督管理等工作,兼職管理人員為各班組負責人,主要監督各崗位工人是否按要求佩帶個人防護用品。該廠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基本上滿足GB18152-2000選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6.4.5 擬設置的輔助用室按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中的有關規定,對擬建項目
78、衛生學特征進行分析,分級標準見表6-8。表6-8 車間的衛生特征分級衛生特征1級2級3級4級有毒物質極易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的劇毒物質(如有機磷、三硝基甲苯、四乙基鉛等)易經皮膚吸收或有惡臭的物質,或有高毒物質(如丙烯腈、吡啶、苯酚等)其他毒物不接觸有害物質或粉塵,不污染或輕度污染身體(如儀表、金屬冷加工、機械加工等)粉塵嚴重污染全身或對皮膚有刺激的粉塵(如碳黑、玻璃棉等)一般粉塵(棉塵)其他處理傳染性材料、動物原料(如皮毛等)高溫作業、井下作業重作業擬建項目為選礦生產項目,工人接觸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其中CS2為高毒物品目錄中規定的高毒物質,根據上述特征分級,藥劑中心輔助用室屬于2級衛生特征,
79、粗粒磁選、浮選廠房,細粒磁選、浮選廠房輔助用室屬于3級衛生特征。根據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有關規定,擬建項目應配備的輔助性衛生設施設置的標準見表6-9、6-10。 表6-9 2級衛生特征車間輔助性衛生設施設置標準輔助性衛生設施名稱設置位置設置要求浴室車間不得設浴池、每個淋浴器使用人數5-8人,4-6個淋浴器設一具盥洗器存衣間車間便服、工作服可同室分開存放盥洗設備車間每個水龍頭使用人數20-30人休息室工人相對集中的位置與有毒生產車間隔開、應設置清潔飲水裝置,可兼作學習、取暖、進餐用男廁所靠近工作地點100人以下,每25人設一蹲位;100人以上每增50人增設一蹲位,小便器與蹲位
80、數同女廁所靠近工作地點100人以下,每20人設一蹲位;100人以上每增35人增設一蹲位婦女衛生用室靠近工作地點最大班女工100人,設婦女衛生室;最大班女工100-40人,設置簡易的溫水箱及沖洗器表6-10 3級衛生特征車間輔助性衛生設施設置標準輔助性衛生設施名稱設置位置設置要求浴室附近或廠區設置集中浴室每個淋浴器使用人數912人,46個淋浴器設一具盥洗器。存衣間車間,兩者可合并設置便服、工作服可同室存放休息室應設清潔飲水設施,可兼作學習、進餐、取暖之用。盥洗設備車 間每個水龍頭使用人數3140人。男廁所靠近工作地點100人以下,每25人設一蹲位;100人以上每增50人增設一蹲位,小便器與蹲位數
81、同。女廁所靠近工作地點100人以下,每20人設一蹲位;100人以上每增35人增設一蹲位。擬建項目輔助用室應根據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對2級、3級衛生特征車間輔助性衛生設施設置的相關要求配置。6.4.6 職業病防治專項經費概算廠方職業病防治專項經費單獨列支、統籌管理,包括員工勞動保護用品、防護設施維修維護更新、員工職業安全衛生培訓、職業性體檢、職業衛生現場監測等專項經費支出。可研報告中包括防護設施購置、職業病體檢等費用共770萬元,其他日常費用計劃見表6-11。表6-11 職業病防護日常費用計劃表職業衛生管理經費投資總額70 萬元/年防護設施維護更新經費15 萬元/年職業性體檢經
82、費2 萬元/年個人勞保防護用品經費50 萬元/年職業安全衛生培訓教育經費1 萬元/年職業衛生現場監測經費2 萬元/年6.4.7 警示標識評價為了使工人對工作場所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產生警覺,方便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建議廠方應根據工作場所各崗位的生產特點,按照GBZ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的要求,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崗位,在醒目的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包括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急救措施等內容。在產生粉塵的作業場所設置“注意防塵”警告標識和“佩戴防塵口罩”指令標識;在噪聲作業場所設置“噪聲有害”警告標識和“佩戴護耳器”指令標識;特別是在使用有毒物品
83、作業場所入口或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需設置“當心中毒”警示標識,“佩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風”等指令標識和“緊急出口”等提示標識。根據高毒物品目錄,在使用高毒物品作業崗位醒目位置設置有害作業告知卡,在高毒物品作業場所設置紅色警示線,一般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設置黃色警示線。7 結論(1)該項目選址合理,總平面布置功能分區明確,道路、綠化、配套設施基本滿足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相關要求。(2)根據類比現場衛生學調查和類比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評價,該項目擬采取的防噪、防化學毒物接觸等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基本可行,能較有效地降低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作業人員的不良影響,基本符合GBZ
84、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和勞動保護用品配備標準的要求。(3)擬建項目輔助衛生用室須按照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相關規定設置。(4)擬建項目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健全,有專人負責管理工作,同時還有職業衛生專項經費保證工作正常開展,其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能滿足職業病防治的要求。(5)擬建項目應急救援體系健全,有切實可行的預案,有應急救援隊伍及相應的設備器材,能滿足該項目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6)職業病危害類別確定擬建項目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噪聲、高溫、粉塵、硫酸及SO3、柴油、CO、CS2,其中噪聲、粉塵、硫酸及SO3、CS2為該項目主要的職業病
85、危害因素。擬建項目生產中間過程產生CO、CS2為高毒物品目錄中規定的高毒物質,但類比檢測數據均顯示這兩種高毒物質空氣中濃度均遠不超過職業接觸限值,同時擬建項目較類比現場的防護設施更先進,因此綜合考慮,本技改項目屬于職業病危害一般的建設項目。通過多方面的綜合分析,該項目擬采取的各項職業病防治措施是可行的,只要在施工設計階段能夠落實各項職業病防護措施,保證職業衛生資金的投入,項目投入運轉后加強職業病的防治管理工作,該項目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8 建議(1)擬建項目投入運轉后,廠方應將各項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增加相應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如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制度、職業病
86、危害控制制度、職業衛生培訓制度、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等。(2)擬建項目投入運轉后,廠方應加強設備的維護,工人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杜絕“跑、冒、滴、漏”,減少職業病危害。(3)廠方須為接噪、接毒工人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并定期更換、監督使用。(4)加強對職工職業病防治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并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方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自覺放棄不良生活習慣、行為和工作方式,減少自身制造的危險,全面提高人員的健康素質,使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真正達到實效。(5)廠方應按GBZ188-2007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組織工人到有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醫療機構作職業健康體檢,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
87、和離崗后醫學隨訪以及應急健康檢查。廠方應及時安排體檢鑒定為可疑職業病或職業禁忌癥的工人到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確認診斷,經確診不適合從事原工種工作的,應及時調離。(6)廠方應根據工作場所各崗位的生產特點,按照GBZ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的要求,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7)化學藥品應按其性質(劇毒、易爆、易燃、易潮、怕光等)進行分類儲存、液體與固體應分開儲存。(8)藥劑中心工人操作時由于可能大量接觸CS2應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橡膠耐油手套,穿防靜電工作服等防護,加強通風。(9)廠方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外包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該項目竣工驗收時,建設方應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及職業病防護設施的衛生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