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設計理念二、設計說明三、總平面設計說明四、建筑設計說明五、結構設計說明六、給排水設計說明七、電力電信設計說明八、空調、通風設計說明九、燃氣動力設計說明十、節能設計說明十一、環境保護設計說明十二、消防設計專篇十三、投資估算 萬象華庭綜合性安置小區設計方案說明第一章 設計理念 萬象華庭綜合性安置小區項目本著“經濟、適用、美觀”設計理念。以高層、小高層搭配布局,低密度規劃,中部打造超大氣的生態園景,通過建筑單體錯落布置、建筑同景觀小品相互呼應、建筑同綠化的相互融合,拉動視覺角度,饋映出有收有放、高低錯落的特征。盡量拉大棟與棟之間山墻間距,使住宅有良好的日照及通風采光。C06、D02地塊集中布
2、置安置用房,并配備相應的村民活動中心等配套用房,這樣有利于集中管理。C06、D02地塊的住宅多采用18層的高層住宅,僅在北面規劃道路沿街結合一二層的商鋪設計26層和33層的高層住宅。作為標志性建筑的產業用房則布置在沿金鷹路的C03地塊內,這樣對小區內住宅的影響最小,又能凸顯此建筑的標志性意義。幼兒園布置在C01地塊西南角,相對獨立,擁有獨立的出入口,對小區內部影響很小,幼兒園與北側的高層建筑有足夠的間距,擁有良好的日照。萬象華庭綜合性安置小區項目雖然是安置小區,但本著既要經濟適用又要美觀的原則。因此在整體建筑風格上選擇采用新古典主義,將古典的繁雜雕飾經過簡化,并與現代的材質相結合,呈現出古典而
3、簡約的新風貌。 第二章 設計說明一、項目概況為保證青云譜區土地收儲拆遷項目順利推進,確保拆遷戶能夠早日住進干凈舒適、配套設施齊全的綜合安置小區,根據南昌市推進舊城改造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會議研究決定建設朱橋花園綜合性安置小區項目,該項目建成后主要用于全市房屋征收拆遷的安置戶。該項目由南昌市土地儲備中心出資委托南昌昌南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萬象華庭綜合性安置小區”項目建設業主。此次建設用地范圍為青云譜區南鋼路支線以北、青山湖南大道以東、金鷹路以南地塊。二、規劃要求1、容積率:2、建筑密度:30%3、綠地率:30%22建筑面積5、非機動車位:集中設置6、主出入口方位:規劃支路7、建筑間距:按南
4、昌市城市管理技術規定8、退離紅線:建筑后退青山湖大道10米以上,后退金鷹路8米以上,后退其余道路5米以上;9、必備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8班幼兒園(用地面積大于2400平方米);集中設置建筑面積不小于800平方米的社區中心(含社區管理用房300平方米、文化活動站300平方米;衛生站300平方米);并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配套其他公共服務設施10、其他:用地須配套用地面積不小于3500的公交首末站;商業建筑面積不大于總建筑面積的 10%;用地臨青山湖大道一側建筑須滿足后退地鐵2號線安全距離要求三、工程概況1. 本項目為萬象華庭綜合性安置小區,項目位于青云譜區南鋼路支線以北、青山湖南大道以東、金
5、鷹路以南地塊。交通便利,具備住宅建設的優良條件和環境。2. 項目規劃占地面積約300畝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商業、居住用地,本次規劃整個項目有31棟住宅建筑,為18層、26層、30層及33層的高層住宅組成。同時小區還配有物業用房、幼兒園等配套用房。項目總建筑面積: 407400平方米,其中計入容積率建筑面積:328400平方米。整個項目規劃建筑總容積率2.29。共有住宅2606戶,機動車總車位2480個。其余指標詳指標表。四、設計依據1. 萬象華庭綜合性安置小區設計方案招標文件2. 萬象華庭綜合性安置小區用地紅線圖及設計任務書3. 南昌市市土地局土地測量資料5.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
6、0-93(2002年版)6. 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27.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8. 各專業有關規范 第三章 總平面設計一、 場地概況項目位于青云譜區南鋼路支線以北、青山湖南大道以東、金鷹路以南地塊。二、規劃控制1. 該地塊容積率上限為2.3。2. 建筑密度:30%22建筑面積 4. 退離紅線:建筑后退青山湖大道10米以上,后退金鷹路8米以上,后退其余道路5米以上;三、總平面布局項目以高層、小高層搭配布局,低密度規劃,中部打造超大氣的生態園景,通過建筑單體錯落布置、建筑同景觀小品相互呼應、建筑同綠化的相互融合,拉動視覺角度,饋映出有收有放、高低錯落的特征。盡量拉大棟與棟之間山墻間
7、距,使住宅有良好的日照及通風采光。住宅區塊:聚合型住區設計住區成組團型排布,每個組團形成一個核心,向核心內聚。弧形空間軸設計通過一條弧形的空間帶,將每個組團有序竄聯,空間有機而多變。 核心花園設計建筑圍繞中心花園展開,創造更多的公共綠地空間,給業主超凡享受。 規劃產品包括:18F、26F、30F、33F高層住宅、沿街2F商業、綜合樓(商業及產業用房)、社區用房、幼兒園、垃圾站和公廁等公共服務設施。 商業配套:內街商業設計打造沿青山湖南大道商業形象,充分吸引人流,創造濃烈商業氛圍。 購物中心設計形成城市副中心,提升商業品質,聚集區域人氣。 沿街商業設計充分挖掘商業價值,提高小區商業配套品質,方便
8、小區居民生活。 物管及社區用房配套:考慮對小區內部影響最小,既能兼顧四個區塊的實際使用,又能相對集中,因此分別布置C01、C06地塊之間。 幼兒園:考慮到幼兒園相對獨立,因此布置在地塊西南角,擁有獨立的出入口,與北側的高層建筑足夠間距,擁有良好的日照。幼兒園8班編制,配置新奇、有趣、益智的娛教設備,重點關注幼童的身心健康培育。綜合樓:在設計中考慮到對住宅小區日照及交通干擾影響最小化,因此在金鷹路一側布置一棟22層酒店,一棟22層辦公樓、1-4層為集中商業。成為整個區塊的制高點,也是該區塊的標志性建筑。四、交通設計小區道路交通系統規劃以加強內部功能組織和便利內外交通聯系為原則,形成人車分流的交通
9、體系。同時強調組團內部的私密性,形成步移景異的空間變化,共同創造良好的內外空間景觀。1、車行道路系統 小區車行系統由寬6米的環車行道組成,道路呈流暢的環形曲線,連接各出入口,便于區內交通組織。2、人行流線的組織 步行沿各出入口進入到小區內部景觀系統,結合整個綠化系統設置綠化散步道,充分考慮步行活動的舒適性與便利性。步行道線性自由活潑、有曲徑通幽之感,并將小區內各組團綠化連為一體,形成茶余飯后散步休閑的理想場所。3、靜態交通組織 小區內機動車停車采用集中地下停放,在各地塊的主出口附近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小區機動車統一停放在地下停車庫內。五、景觀設計綠化與公共空間布局在滿足居住小區相關的同時,注重
10、綠化與公共空間的有效適用性,并通過其周邊建筑形態的處理,使綠化系統成為體現小區形象特征的骨架。綠化景觀設計規劃公共綠地分為:小區中心綠化景觀帶,組團公區綠地,宅間綠地和道路綠化四部分組成。規劃理念:綠軸 + 綠核綠核:小區主入口+小區中央景觀中心+小區次入口綠軸:住宅間的組團綠地中心綠軸系統是以一條自西向東的復合景觀帶為樹干,組團道路為樹枝,組團綠地為綠葉,形成一株會呼吸生長的大樹,喚起人決對自然環境茂密植被的集體回憶。本小區的規劃設計了大面積綠化,綠地率高。綠化設計與環境設計緊密結合,功能上凈化與調節基地內的空氣質量,降低外界噪音,改善小氣候;形式上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合理搭配樹種,與水景
11、、小品、草坪、小徑、建筑等形成優美整體的居住環境,提供居民良好的活動娛樂天地,讓家家戶戶都有良好的室外景觀。具體的設計原則是:在各主要出入口適當位置、中心區域、對景地點等處設置賞觀類樹木,中心綠地作為居民休息、活動的主要場所及環境設計的重點,設有草坪、鋪地與豐富的觀賞植物,建筑布局也使得小區綠化景觀更親近、自然。道路旁種植樹冠較大的喬木,夏季具有遮陽降溫的作用;建筑東西北側適當種植常綠喬木,冬季可以適當阻擋寒風;建筑南面適當種植落葉喬木,幫助建筑形成冬暖夏涼的小氣候。第四章建筑設計一、設計依據 1. 住宅建筑規范 GB50368-20052. 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20113. 建筑設
12、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4.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年版)5.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50352-2005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7.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978.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GB 50180-93(2002版)9. 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 134-2010)10. 與本工程有關的其它國家與地方規程、規范二、設計內容和要求1. 本次設計涉及高層住宅、綜合樓及部分裙房房商業用房、社區用房、幼兒園及地下停車庫、設備用房。2. 建筑結構形式:住宅為剪力墻結構,
13、產業用房為框剪結構,裙樓商業用房、幼兒園為框架結構。建筑設計使用年限類別均為3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項目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3. 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小高層、16F18F高層住宅建筑均為二類高層建筑,其余24高層住宅耐火等級為一級;幼兒園為多層民用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4. 地下車庫防水等級為級、高層住宅防水等級為級。5. 根據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本項目無障礙設施有:高層建筑入口、入口平臺及電梯候梯廳,電梯轎箱按無障礙設計。公共服務設施入口和垂直交通及衛生間為無障礙設計,人行道設緣石坡道、集中綠地入口處設提示盲道。三、平面設計1. 住宅
14、設計:首先,住宅內部分區做到居寢分離、潔污分離;其次,每戶均有最大可能的朝南面;第三,各戶都最大可能享用小區中心景觀及宅間景觀帶。2. 商業設計:一、二層臨街商業分隔為300平方米以下的商鋪。3. 幼兒園設計:一層設計有三班幼兒活動室和寢室、音體教室及輔助用房,二層設計有三班幼兒活動室和寢室及教師辦公用房,三層設計為有三班幼兒活動室和寢室。4.綜合樓設計:1F4F為集中大商業,4F以上為雙塔式的產業用房。四、立面設計整個住宅小區采用新古典建筑風格。新古典建筑風格強調建筑的高聳、挺拔,給人以拔地而起、傲然屹立的非凡氣勢,代表一種復興的城市精神,簡潔流暢的豎向線條,變化優質的凹凸關系,淺色真石漆和
15、深色金屬漆強烈的對比設計,顯現了建筑高貴而內斂、優雅而不動聲色的文化氣息。立面設計提倡時代感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從整體入手,細膩刻畫,追求光彩、色彩和質感的對比。高層住宅建筑主體色調為米黃色涂料,高貴大氣,一三層采用灰褐色真石漆。通過陽臺、凸窗、空調百葉等元素組合處理豐滿整個建筑形體,通過色塊區分,門窗、欄桿等細部設計,以點、線、面的形式展示出一個現代化高級城市住宅形象。五、剖面設計1、住宅部分:住宅標準層層高為m,室內外高差0.3m。 2、地下室層高為3.95m,主樓部分5.1m。3、幼兒園層高3.6m,室內外高差0.15m。4、沿街商業用房一層層高3.9m,二層層高3.4m,室內外高差0.
16、10m。5、綜合樓一層層高5.4m、二層層高4.5m、三層層高4.5m、標準層層高3.2m、六、經濟技術指標第五章 結構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1本工程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地上建筑物主樓為18/26/30/33層、,幼兒園3層、商鋪2層。二、設計依據本工程所遵循的主要標準、規范、規程、資料: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2. 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2008)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7砌
17、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01)8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9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11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 50476-2008)1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2008)13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8年版)14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三、建筑結構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1.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11-24層住宅為甲級,綜合樓為甲級,幼兒園、商業(與高層設縫分開)、配套用房為丙級。3.
18、抗震設防類別:幼兒園為重點設防類,其余為標準設防類。四、自然條件1.雪荷載:基本雪壓So=0.45kN/m2 2.風荷載:基本風壓Wo=0.4kN/m2 建筑物地面粗糙度類別B類3南昌市為6度抗震設防區。4. 抗震設防參數:詳見下表抗震設防烈度抗震措施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設 計地震分組建 筑場地類別結 構阻尼比場 地特征周期(Tg)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max)6 度6 度 第一組類場地5%多遇地震 3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除基礎、地下室底板、外墻、頂板室外部分、水池等為二a類外,其它皆為一類。六、主要材料1. 混凝土強度等級:1)梁板柱:C40-C25 2)砼墊層:C152. 鋼材 HP
19、B300()級,f=270N/mm2HRB400()級, f=360N/mm23砌體:本工程采用的非承重砌體材料如下表 本工程隔墻采用輕質加氣砼砌塊七、基礎設計1.高層建筑采用樁基礎,樁型待地質勘察報告完成后確定。2.多層建筑擬采用淺基礎,基礎型式待地質勘察報告完成后確定八、結構選型、結構布置1.結構體系,抗震等級:(1)11層-18層住宅及綜合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框架為四級。(2)24層住宅為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為四級。(3)沿街商業、配套用房為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四級。(4)幼兒園為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三級。2.屋蓋及樓蓋結構: 樓、屋蓋均采用現澆鋼筋砼肋梁樓蓋。第
20、六章 給排水設計說明一、 設計依據1、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2、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2005年版)4、 建筑滅火器配量設計規范GB50140-20055、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6、 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7、 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GB17051-19978、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9、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10、 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GB 50555-201011、 現行的其它
21、有關規范規程12、 建筑專業提供的方案設計資料二、 概述項目規劃占地面積約300畝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商業、居住用地,本次規劃整個項目有31棟住宅建筑,為18/26/30/33層的高層住宅組成。同時小區還配有物業用房、幼兒園等配套用房。三、 給水設計1、 水源2、 水源由市政管網供給,供水壓力0.25MPa。由經二路與龍虎山路各引入一條DN200的供水管道,經總水表和防污隔斷器進入,形成環狀生活消防供水管網;3、 用水量(見表1) 用水項目用水單位用水標準使用時間小時變化系數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時用水量(m3/h)住 宅10591人120L/人d241270132商業及物業13931m2
22、2d12h90幼兒園150人40 L/人d106澆灑和綠化29382.4 m22X2L/m2次2h合計未預見水量(10%)148合計1632故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632 m3/d。最大時生活用水量223.63 m3/h4、 給水方式本地塊設四套獨立的供水系統。二、 低區供水系統:高層的一至四層、多層幼兒園宅的一至三層及地下車庫,由市政供水系統供水。2、 高區供水系統:高層的四層及以上的住宅,由高區由無負壓供水設備供水。四、 消防設計二、 消防水源水源由市政管網供給,供水壓力0.25MPa。由北面景東大道和西面規劃路各引入兩條DN200的供水管道,經總水表和防污隔斷器進入,形成環狀生活消防供水管網
23、;2、 消防用水量(見表6) 表6 消防用水量計算消防系統用水量標準火災延續時間一次滅火水量備注室內消火栓40L/S3小時432M3消防水池自動噴淋30L/S1小時108M3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20L/S2小時144M3市政供水總計總計468M33、 室外消火栓系統 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管網供水,各室外消火栓間距小于120m,并配合水泵接合器數量進行布置,詳見給水總平面圖。 4、 室內消火栓系統小區使用一套消防系統,豎向不分區。26#樓(33層)屋頂設置容積為18 m的高位消防水箱,已保證火災初期消防用水。結合道路布置及各樓位置,消防在室外設置3組水泵接合器。消火栓箱的布置消火栓箱布置于消防電梯前室
24、,走廊等明顯便于取用的地方,并保證同層相鄰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任何部位,水槍充實水柱不小于10m。建筑物內的消火栓箱內配備DN65消防龍頭、25m襯膠水帶、19直流水槍、水泵啟動按鈕。消火栓出口動壓大于0.5MPa時采用減壓穩壓型栓口。消防水泵的啟動控制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時,通過消防控制中心或消火栓啟泵按鈕人工啟動消防泵進行滅火。5、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物業、商場和店鋪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按中危險級級設計,作用面積160m22,用水量為21L/S。地下停車庫按中危險級設計。噴水強度:8L/minm2;作用面積:160m2;持續噴水時間:1h;噴灑頭工作壓力0.1MPa。用水量為28L
25、/S。標準噴頭選用動作溫度為68的玻璃球閉式噴頭。當發生火災時噴頭玻璃球破碎噴水,水流指示器動作,向消防控制中心報警,同時系統壓力下降,報警閥壓力開關動作,啟動噴淋泵進行滅火。6、 氣體滅火系統 柴油發電機房、配電間、弱電機房采用立柜式S型氣溶膠自動滅火系統,滅火設計密度為140g/m3,滅火浸漬時間為10min。7、 手提滅火器 幼兒園的滅火器配置危險等級為嚴重危險級,商鋪和住宅樓的滅火器配置危險等級為輕危險級,在走廊、樓梯間等處按消防規范設置手提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配電間、柴油機房增設推車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9、消防系統水泵參數表表8 消防系統水泵參數表名稱參數室內消防泵(設置于9#
26、樓地下室)Q=40L/s H=120m N=90KW(一用一備)噴淋泵(設置于9#樓地下室)Q=30L/s H=60m N=37KW(一用一備)消防增壓泵(設置于2#樓屋頂)Q=3m3/h H=40m (一用一備)五、 排水設計1、 污、廢水排水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小區最高日生活排水量 (取最高日用水量的90%)為3724m3,建筑物的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井,幼兒園廚房的廢水經室外隔油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井。消防電梯、水泵房、地下車庫排水采用潛水泵排水。2、 雨水排水小區所有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網。建筑物雨水計算采用鷹譚地區暴雨強度公式q= 2226(
27、1+0.6LgP)/ (t+8),設計重現期P=5年,初始集水時間5分鐘,室外雨水設計重現期P=2年,初始集水時間10分鐘。雨水流量2942升/秒。六、管材1、 室內生活給水主管采用鋼塑復合管。2、 室內生活給水支管采用PPR管3、 室外生活給水管采用球墨鑄鐵管。4、 室內排水管采用螺旋消音排水管。5、 潛水泵排水管采用鋼塑管。6、 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加筋排水管。消防、噴淋給水管采用熱鍍鋅鋼管。第七章 電力電信設計說明依據設計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242-2011新建住宅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36/J001-2011/T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 16-2008;供配電設計規范GB 5
28、0052-2009;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0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98;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 (2005 年版)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97一、電氣設計內容:1、供配電系統2、變配電所3、低壓配電系統4、防雷保護、接地系統及安全措施5、電訊設計二、供配電系統:1、負荷等級:(1)一類高層住宅的下列負荷按一級負荷供電要求供電(小高層住宅按二級負荷供電):a.
29、消防用電:消防控制中心、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裝置、疏散照明、各種消防用電設備;b.其他用電: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衛照明、障礙照明用電,主要業務和計算機系統用電,安防系統用電,電子信息設備機房用電,客梯用電,排污泵、生活水泵用電等。(2)其他負荷按三級負荷供電要求供電。2、供電電源:(1)要求引入二路獨立的10KV市政電源引入地下層10KV開閉所。(2)為了進一步保障供電可靠性,采取下列措施:a.建筑設置230/400V自備應急柴油發電機組(600KW)作為一級負荷的應急電源。b.設置應急電源裝置EPS或自帶的蓄電池為應急照明供電。c.設置不間斷電源裝置UPS為消防控制室、主要業務和計算機系
30、統用電、安防系統用電、電子信息設備機房用電提供應急電源。3、負荷估算(采用單位容量法):地下層:30W/平米商場:100W/平米住宅: 每戶建筑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按4kw設計三、配變電所:1、總體規劃設計:(1)地下層內設置10KV高壓開閉所一處.(2)本地下層內設置多處10/0.4KV變電所,用于住宅及公共部分配電。(3) 部分住宅用電由小區內安裝箱式變電所提供.一部分由地下層配電間提供。(4)本項目變壓器裝機總容量為10040KVA。2、系統結線型式及運行方式:(1)配變電所為二路獨立的10KV電源進線。 (2)低壓配電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引自10KV電源的兩段母線間設聯絡開關,有聯絡關
31、系的兩主進開關及聯絡開關之間設電氣聯鎖。3、電能計量:(1)設置高壓專用計量柜。(2)各回路設置計量裝置(綜合儀表)以便于物業管理。(4)各低壓進線柜內設置有功及無功參考計量表。4、無功補償:在變電所低壓側設置功率因數集中自動補償裝置,電容器組采用自動循環投切方式,補償后使得高壓側功率因數0.9。設置調諧電抗器以避免諧振,并減少諧波污染。四、低壓配電系統:1、低壓配電電壓等級為交流220/380V,50HZ,接地系統型式為TN-S(TN-C-S)。自變壓器中性點引出的PEN線必須絕緣,并只能在低壓配電屏內一點與接地的PE母排連接而實現系統接地。2、在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場所設置防火災漏電監察裝置,
32、采集剩余電流和溫度等技術參數,通過總線傳至主機,主機放在消防保安中心內。3、照明、電力、消防及其他防災負荷分別自成系統。4、對容量較大和較重要的用電負荷主干回路,采用放射式配電;其它負荷主干回路采用樹干式或分區樹干式配電。干線配電采用三相配電系統。5、分支回路配電采用放射式。6、為了進一步保障配電線路的可靠性,對重要負荷采取下列補充措施:(1)消防水泵、消防電梯、防排煙風機等消防用電設備:由來自兩個不同電源的回路供電,并在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2)應急照明:由來自兩個不同電源的回路供電,燈具自帶蓄電池。(3)備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由不同的分支回路供電。(4)客梯用電:由來自兩個不同
33、電源的母線供電,并在機房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7、住宅均采用一戶一表單獨計費,公用配套房單獨設表計費五、防雷保護、接地系統及安全措施:1、根據建筑自身特點,按二類防雷建筑設防。2、本設計考慮如下綜合措施:直擊雷的防護、等電位連接、屏蔽措施、規范的布線、完善的接地系統、SPD的設計。六、電訊設計:1、本工程內涉及的電訊系統如下:(1)通信系統(含電話及計算機網絡)(2)有線電視系統(3)有線廣播系統(4)建筑設備管理系統(5)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全管理、入侵報警、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電子巡查、訪客對講及門禁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6)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七、電氣節能及環境保護:1
34、、變壓器節能及環保:(1)本工程變壓器采用絕緣干式變壓器,負載損耗小、噪音低。(2)各變壓器設計負荷率控制在80至85,有利于降低損耗。2、供配電系統:(1)電壓等級選擇合理,從而實現系統節能。(2)變壓器容量、臺數設計合理,便于管理人員根據負荷情況確定投入臺數,減少不必要的損耗。(3)設置調諧濾波電容器組,實現自動補償,減少無功損耗,并可有效抑制諧波污染。(4)變電所靠近負荷中心,供電半徑基本控制在250米內,減少了銅材的消耗。3、照明設備和低壓電器的節電:(1)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燈具和節能控制措施。(2)照明節能:辦公室內照度設計要求值為300lx,LPD 11W/m2。要求
35、休息廳內LPD13W/m2;門廳內LPD15W/m2;走廊內LPD5W/m2。(3)通過合理的控制方式、采用節能照明開關等方式實現節能。(4)注意三相負荷的平衡,減少零序電流。(5)采用具有節電效果的低壓電器。(6)按工況合理選擇風機及水泵容量并采用現場或系統的節能控制措施。4、發電機:(1)煙氣先經處理后再進行高空排放,減少了廢氣對環境的污染;(2)為機組設置減震基礎,房間內設置隔音墻及吊頂,減少噪音。5、通過BAS對機電設備、照明進行優化控制,節能環保。第八章 空調、通風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50019-2003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
36、6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年版)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6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 JGJ100-987.住宅設計規范 GB50368-20058.住宅設計標準 DGJ108-20-2007,J10090-20079.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9年版)10有關設計手冊和甲方要求二、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包括高層住宅、地下車庫、商業以及配套的輔助建筑等。三、 設計范圍:4. 高層住宅的客廳、臥室空調及廚房、衛生間通風的配合設計; 5. 商業建筑等配套公
37、建的空調及通風設計;6. 地下汽車庫、地下自行車庫、設備用房、電梯機房的通風設計;7. 地下汽車庫、小區配套公建、住宅的防排/煙設計四、 空調設計:1 設計參數:(1) 室外空氣計算參數:(南昌市)CCC通風計算溫度:33C大氣壓力:992.6 hPa冬季 采暖室外計算溫度:1C空調室外計算溫度:-2C空調計算相對濕度:78%通風計算溫度:6C大氣壓力:1011.1 hPa(2)室內設計參數及標準: 序號房間名稱室內溫度 室內相對溫度 %新風量噪聲冬季夏季冬季夏季m/h人dB(A)1住宅18-2026-28-60-6530452商業16-1826-28-50-6520452 設備用房通風標準:
38、房間名稱 換氣次數地下汽車庫 5 h-1變電室 15 h-1配電、電表室 10 h-1泵房 5 h-1電梯機房 12 h-1衛生間 10 h-1發電機房 按工藝設備發熱量確定五、空調:1.高層住宅其空調按分體空調器設計。選用普通分體空調器。每戶客廳、臥室外墻預留分體空調器室外機擱板及管道穿墻孔洞,并由電氣專業預留空調電量及空調插座。空調冷凝水排至室外冷凝水立管(給排水專業負責)中集中排放,以防止冷凝水高空飄灑。2.配套商業采用分體空調器設計。六、通風設計1、地下汽車庫均設機械排風系統,以排出汽車尾氣。補風由車道入口自然補充,不靠近汽車坡道的防火分區,補風為機械補風。2、設備用房均設機械排風系統
39、,并設置機械補風。3、住宅廚房設帶止回裝置的脫排油煙垂直防火排風豎井,各戶的廚房油煙由脫排油煙機排至豎井后引至屋頂高空排放。4、住宅衛生間設機械排風,同時由電氣專業預留衛生間通風器電源插座。 5. 電梯機房設機械排風,通風標準為15次/小時換氣次數。同時由電氣專業預留分體空調電量及空調插座。七、 防煙設計1、本工程高層住宅及多層住宅和前室(合用前室)盡量采用可開啟外窗自然防煙,如果自然排煙滿足不了的樓梯間和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機械正壓送風系統。2、正壓送風管采用鍍鋅鋼板,鋼板的厚度按照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高壓系統規定確定。八、排煙設計地下汽車庫設機械排煙系統,排煙系統按防煙分區設置
40、,機械補風系統按防火分區設置。排煙風機采用高溫 排煙風機并安裝在風機房內。消防補風與平時補風系統合用,補風機與排煙風機連鎖。防煙分區由設置在大梁下不小于500mm的擋煙垂壁來分隔。補風量不小于排煙量的50%。設備房設置機械排煙系統及機械補風系統。配電間如設置氣體滅火方式則配合設置滅火后排風。3、商業排煙方式可利用外窗進行自然排煙,其外窗可開啟的有效面積及開啟方式應符合消防規范的有關規定;自然排煙滿無法滿足時,設置機械排煙;長度大于20m的內走廊均設機械排煙。4、火災時煙感探測器動作后,由消防控制中心發出信號,打開排煙風機和其入口的排煙防火閥排煙。以實現對著火區域的防煙分區的有效排煙。5、按規范
41、要求在規定的地方設置防火閥及排煙防火閥。空調通風系統管道按防火分區設置。九、 環保節能:1、消音:1)通風設備選型符合環保要求,選用高效、節能、低噪音和低振動的通風設備。2)各類通風設備進出口設置風管軟接頭、消音器、消音靜壓箱等,各類設備及管道采用減振支吊架。3)對噪音較大的設備采用隔音消音處理,包括設置空調、通風機房、風管上設消音器、消音靜壓箱等。4)消聲和設備用房安裝隔聲門,室內作隔、吸聲處理。2、隔振: 對有振動的設備采用隔振措施,包括采用橡膠或彈簧減振器,彈性吊架、柔性接頭等。 3、排放:1)建筑管道井通至地面綠化區的偏僻處,排氣口底邊高度大于2.5米。2)封閉衛生間排氣經專用排氣豎井
42、高空排放。3)柴油發電機煙氣經排煙豎井通至高處排出。第九章燃氣動力設計說明一、 設計依據1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28-20062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年版)3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4 城市煤氣、天然氣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DGJ08-10-20045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3年版)6 住宅建筑規范 (GB50368-2005)7 其他相關的設計規范、規程和措施二、設計范圍負責小區室內民用低壓城市管道燃氣系統的設計。三、燃氣來源在本項工程中,住宅小區設計為民用低壓城市人工管煤氣系統。燃氣從市政總管接入,壓力為
43、中壓A級(4Kg/cm2),小區內主管直徑為200。四、燃氣供應范圍在本工程中,城市管道煤氣的供應用戶是高層住宅大樓的每戶居民,每戶均設有灶具和快速熱水器。五、燃氣計算流量遵照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的規定,暫按照城市管道煤氣低位熱值為18250kJ/Nm3和有關流量的計算公式:Q=K1N1q1+ KrNrqr可以初步計算得到住宅小區的燃氣計算流量Q:每戶居民綜合同時使用系數Ka取1.00,Q=2.40m2/h。六、管材和附件室內燃氣管道在管徑DN150時采用熱鍍鋅鋼管,明管敷設,絲扣連接并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帶)填料;管徑DN150時采用無縫鋼管,明管敷設,焊接和法蘭連接;燃氣進戶管上均設置有波紋補償
44、器。七、燃氣計量高層住宅大樓的民用燃氣用戶,均在各住戶廚房內設置4m3/h規格的低壓皮膜煤氣表。建議業主可以考慮設置戶外電傳抄表系統。第十章節能設計說明 一、設計依據1 節約能源管理條例2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 50176-933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JGJ_26-20104江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二、總平面節能設計本項目建筑坐北朝南,住宅朝向為正南朝向,高層住宅側向間距均不小于13米,每戶都能保證南北通透。三、建筑節能設計 建筑布置與體型1) 本工程根據地形,所有住宅呈東西向長方形布置,座北朝南,同時,盡可能使外窗可開啟,最
45、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風,有利于節能及建筑的通風散熱。2) 各單體建筑體形系數及窗墻比均滿足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設計要求。3. 外墻1)外墻墻體采用30厚AJ膨脹波化微珠保溫砂漿(燃燒性能A級)。2)采用可開啟外窗,有利于非冷季節組織自然通風。3)公建外窗、住宅玻璃外門窗為塑鋼56A5中空玻璃窗。4. 分戶門采用內夾礦棉氈保溫。5. 分戶樓板由住戶裝修做保溫地板。6. 屋面采用50厚AJ膨脹波化微珠保溫砂漿(燃燒性能A級),使屋面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 傳熱系數 K值小于1.0 , D值 滿足屋面最小傳熱阻要求。四、給排水節能設計1. 14層由市政水壓直接供水;5層以上采用無負壓變頻
46、加壓設備供水。2. 生活給水泵選用高效、節能型的無負壓水泵。其揚程曲線平坦,高效區寬。3. 選用節水型衛生潔具及配水件。4. 采用塑料排水管取代鑄鐵排水管。五、電氣節能設計一、用戶變電所緊靠負荷中心,變壓器選用難燃、低噪音、高效低功耗的節能型產品。 二、變電所低壓側設置集中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裝置,以使高壓側功率因數達到0.90以上;對用電量大、功率因數低的用電設備設置就地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裝置,以降低無功損耗,提高電壓質量,減小導線截面。三、大功率水泵設置變頻軟啟動、生活泵和部分空調機組設置變頻控制系統,以節約能源。四、疏散指示燈采用低功耗光源。五、樓梯間、公共走道采用感應式自熄燈具,節約電能消耗
47、。六、暖通節能設計1、選用高效、節能型的通風設備。2、機械通風系統中風機的單位風量耗功率小于0.32W/(m3/h)。第十一章 環境保護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86)國環字第003號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二、建設項目可能影響的因素1廢氣排放因素本工程在地下室設有變配電室、水泵房,可能產生少量的廢氣。每層有廚房,燃料為管道煤氣,產生生活廢氣。2噪聲污染因素本工程噪聲污染因素主要為設備運行噪聲。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防治措施1廢氣影響防治廚房廢氣經凈化處理后,排至專設煙道通到屋頂,高空排放。柴油發電機排煙管接至屋頂高空排放,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48、變配電房、水泵房、設置機械排風系統,將廢氣排至室外。3、 主要動力設備噪聲的防治本工程設備噪聲源包括風機、水泵等。設計時,動力設備選用低噪聲設備,按規定采取隔振降噪措施,(2) 所有平時運行的通風機均選用低噪聲型,風機與風管之間采用柔性連接,風機均采用減振吊架吊裝。四環境影響評估結論本工程建成后,該地區從區位價值、土地利用、環境質量、人文景觀、市政建設、綠化等方面均可得到明顯改善。工程完成后需要指派專人負責環保工作,使人們有一個清新、舒適、干凈的工作環境。五、安全防護1為防止及減少漏電事故的發生,本工程除消防設備外所有插座回路均設置性能可靠的漏電保護開關,并專設PE線與接地體聯接。2衛生間設置
49、輔助等電位聯結。3電纜橋架水平敷設不低于,垂直敷設時距地以下部分加金屬蓋板保護,所有配電線路均穿塑管或金屬保護,以防漏、觸電事故的發生。4電梯井道內設置井道檢修照明。5重要機房內設置事故照明。消 防 設 計 專 篇第一章 建筑專業一、概述與設計依據(a) 設計依據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 (2005年版)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3)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974)自動噴水滅火設計規范GB 50084-20015)民用建筑防排煙技術規程GB 50098-98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0116-987)建筑滅火
50、器配置設計規范GBJ140-90 8)住宅建筑規范 GB50368-20059)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201110) 10)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 JGJ39-201211) 辦公建筑設計規范 JGJ67-200612)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 JGJ48-8813) 與本工程有關的其它國家與地方規程、規范(b) 建筑性質及分類住宅:高層居住建筑,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 11-18層高層居住建筑分類為二類,耐火等級為二級,24層高層居住建筑分類為一類,耐火等級為一級。綜合樓: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建筑分類為一類,耐火等級為一級。幼兒園:地上三層,根據建筑設計防
51、火規范的規定,屬于多層民用建筑,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地下室車庫及設備用房:建筑耐火等級一級。二、 單體設計與建筑平面布置。1. 消防車道沿各高層建筑一個長邊方向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寬度大于4m,消防車道轉彎半徑大于12米,消防車道滿足消防車荷載30T。2. 登高面長度及登高場地尺寸各消防車道滿足一個長邊以上消防登高面。落地長度均大于主樓1/4建筑周長。3. 防火間距各樓之間的間距高層與高層之間大于13米,高層與多層之間大于9米,多層與多層之間大于6米,滿足消防要求。三、 防火防煙分區3 防火分區及防火分隔物1) 防火分區住宅:住宅每層為一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1000平方米。幼兒
52、園:地上每層為一個防火分區。地下設備用房一個防火分區不大于1000平方米。地下車庫一個防火分區不大于4000平方米。2) 防煙分區: 防煙分區由結構梁垂直劃分每個防煙分區不大于500平方米。3) 防火分隔物:防火分區以防火墻和特種防火卷簾或甲級防火門為分隔物,防火墻采用燒結多孔磚、加氣砼砌塊或鋼筋砼墻,耐火極限不少于3小時,主樓梁、板、柱耐火極限均按一、二級耐火標準設計。 4 管道井防火措施不同專業管道井獨立設置,井壁由KP1型燒結多孔磚、加氣砼砌塊和鋼筋砼墻圍合,檢修門為丙級防火門,樓層處每層用鋼筋砼樓板分隔,留孔處縫隙每層用礦棉封堵。四、安全疏散1. 疏散樓梯高層住宅:16-24層高層住宅
53、設有一座防煙剪刀樓梯間,小高層住宅設有一座封閉樓梯間。高層住宅每座樓梯的疏散寬度不小于1.1m;塔式高層住宅消防電梯合用前室的面積不小于6平方米。前室及樓梯間疏散門均采用乙級防火門。2. 疏散出口住宅:小高層、16-24層住宅每個防火分區設有一個安全出口,其余高層住宅每個防火分區設有二個安全疏散出口。幼兒園:每層設有二個安全出口。3. 設備用房防火分區均有二個直接安全出口。第二章 給排水專業5 消防水源水源由市政管網供給,供水壓力0.25MPa。由經二路與龍虎山路各引入一條DN250的供水管道,經總水表和防污隔斷器進入,形成環狀生活消防供水管網;2、 消防用水量(見表6) 表6 消防用水量計算
54、消防系統用水量標準火災延續時間一次滅火水量備注室內消火栓30L/S2小時216M3消防水池自動噴淋30L/S1小時108M3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20L/S2小時144M3市政供水總計總計468M33、 室外消火栓系統 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管網供水,各室外消火栓間距小于120m,并配合水泵接合器數量進行布置,詳見給水總平面圖。 4、 室內消火栓系統小區使用一套消防系統,豎向不分區。 33層屋頂設置容積為18 m的高位消防水箱,已保證火災初期消防用水。結合道路布置及各樓位置,消防在室外設置3組水泵接合器。消火栓箱的布置消火栓箱布置于消防電梯前室,走廊等明顯便于取用的地方,并保證同層相鄰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
55、實水柱同時到達任何部位,水槍充實水柱不小于10m。建筑物內的消火栓箱內配備DN65消防龍頭、25m襯膠水帶、19直流水槍、水泵啟動按鈕。消火栓出口動壓大于0.5MPa時采用減壓穩壓型栓口。消防水泵的啟動控制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時,通過消防控制中心或消火栓啟泵按鈕人工啟動消防泵進行滅火。1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物業、商場和店鋪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按中危險級級設計,作用面積160m22,用水量為21L/S。地下停車庫按中危險級設計。噴水強度:8L/minm2;作用面積:160m2;持續噴水時間:1h;噴灑頭工作壓力0.1MPa。用水量為28L/S。標準噴頭選用動作溫度為68的玻璃球閉式噴頭。當發生火
56、災時噴頭玻璃球破碎噴水,水流指示器動作,向消防控制中心報警,同時系統壓力下降,報警閥壓力開關動作,啟動噴淋泵進行滅火。6、 氣體滅火系統 柴油發電機房、配電間、弱電機房采用立柜式S型氣溶膠自動滅火系統,滅火設計密度為140g/m3,滅火浸漬時間為10min。7、 手提滅火器 幼兒園的滅火器配置危險等級為嚴重危險級,商鋪和住宅樓的滅火器配置危險等級為輕危險級,在走廊、樓梯間等處按消防規范設置手提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配電間、柴油機房增設推車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9、消防系統水泵參數表表8 消防系統水泵參數表名稱參數室內消防泵(設置于9#樓地下室)Q=40L/s H=120m N=90KW(一用
57、一備)噴淋泵(設置于9#樓地下室)Q=30L/s H=60m N=37KW(一用一備)消防增壓泵(設置于3#樓屋頂)Q=3m3/h H=40m (一用一備)第三章 電氣專業一、設計依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弱電專業提供的平、立面及相關專業提供的技術要求。二、設計范圍本工程中18層及以下的小高層住宅屬于二級保護對象,地下室及18層至32層住宅屬于一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保護對象,系統采用控制中心式報警系統,其設計內容包括:火災報警、消防聯動、消防電話,消防廣播。三、 供電電源本工
58、程由上一級開關站穿管埋地引來二路10kV電源專線供電。為滿足本工程一級負荷的供電要求,在地下室設置600KW(自動啟動裝置)柴油發電機與市政電源之間加機械和電氣連鎖,停電后立即啟動并在15S內供電,以確保一級負荷供電要求。自啟動信號取自變壓器的低壓主進線開關常閉觸頭。高層住宅樓消防用電設備采用二路380/220V三相四線制電源進線,當其中一路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回路電源不致同時受到損壞。四、 疏散標志與應急照明:(一) 在地下室車庫、設備用房及各安全出口設置安全出口標志燈。(二) 在疏散走道、消防電梯前室、消防樓梯前室大空間內設置疏散指示標志燈及疏散照明燈,保證應急照明連續供電時間不少于60m
59、in。(三) 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消防電梯間、變配電所、防煙排煙機房設置事故照明,保證應急照明連續供電時間不少于180min。五、 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一) 小區中心消防監控中心設在一層(有直接對外的通道內)設聯動型智能化火災報警控制器,對講、消防電話及DC24V消防電源柜一臺,計算機管理系統一套,消防監控中心可對所有的火災信息等進行顯示和控制。(二) 火災時,探測器或手動報警器動作,消防控制中心內發出聲光報警,并在CRT上顯示報警部位及平面圖,同時PPT以文字形式記錄。(三) 消防控制中心及水泵房均能自動或手動起動消防水泵并顯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或故障狀態;當消防栓內按鈕動作后自動啟動消防
60、水泵,并在消防中心顯示起泵按鈕的位置。(四) 消防控制中心及水泵房均能自動或手動啟動噴淋水泵,并顯示噴淋水泵的工作或故障狀態,消防中心應能顯示水流指示器和信號閥的位置及工作狀態;當水泵房內任何一個壓力開關動作后自動啟動噴淋泵,消防控制中心可監視地下消防水池和屋頂消防水池的高低水位。(五) 消防控制中心及地下室排煙風機控制箱處均能自動或手動啟動排煙風機,并顯示排煙風機的工作或故障狀態,火災報警后,自動開啟有關部位的排煙風機,并接受其反饋信號;當設在排煙風機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280)動作后聯動排煙風機停機。(六) 當設在排煙風機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280)動作后聯動排煙風機停機。(七) 消防控制
61、中心及上部壓風機控制箱處均能自動或手動起動加壓風機,并顯示加壓風機的工作或故障狀態,火災報警后,自動開啟屋頂層的加壓風機,同時接受其反饋信號。(八) 防火卷簾門做防火分隔使用故采用一次控制落下方式,當感溫探測器報警后發出控制信號使卷簾門降落到底,并將卷簾門動作信號送至消防控制室。(九) 火災確認后,向電梯機房內電梯控制柜發出強降信號使電梯停與首層(消防電梯在首層待命),并接收其反饋信號;手動或通過控制模塊自動切除,一般照明、動力等電源;送風管上防火閥70熔斷動作切除相應風機。(十) 火災確認后,自動打開著火層及相鄰層的聲光報警裝置。(十一) 消防監控中心內設置一臺300門消防專用電話總機,在變
62、配電所、消防泵房、排煙風機房、消防電梯機房、主要配電間等場所設固定消防電話分機;手動報警按鈕均帶電話插孔;消防中心設火警119專線電話。六、 設備安裝及線路敷設(一) 感煙探測器為吸頂式安裝且送風口間距須大于1.5M;手動報警按鈕;消防電話中心距地1.5 米在墻上明裝;其它的設備安裝方式及高度詳見火災報警平面圖。(二) 火災報警線采用NH-RVS-2X2.5、聯動控制線采用NH-KW型控制電纜;干線在防火橋架內敷設,分支線穿鍍鋅鋼管在現澆板內、吊頂內、墻內暗敷。七、 其它(一) 如穿線鋼管在吊頂內敷設,則必須做好防火處理。所有管線、橋架過弱電物伸縮縫時必須做好伸縮處理。第四章 暖通專業一、排煙
63、系統1、地下室汽車庫:每防煙分區不大于2000平方米。排煙系統與平時通風系統合用,系統按防煙分區劃分,采用消防箱式離心風機在風機房內落地安裝進行排煙。排煙量6次/h。設置雙速風機,平時低速排風,火災時由消控中心聯動為高速排煙。由車道及采光通風井自然補風;不具備自然進風條件的防火分區采用機械補風方式,機械補風量不小于排煙量的50。2、地下防火分區一(設備用房分區): 對水泵房及走道設置機械送、排風(兼排煙)系統。排煙量按水泵房及走道面積之和x60m3/h計算;機械補風量不小于排煙量的50。配電間因采用氣體滅火方式,對其相應設置滅火后排風,火災時手動或電信號關閉風機進行密閉氣體滅火,滅火完畢后手動
64、或電控風機啟動進行滅火后排風。其通風機應分別在室內、外便于操作的地點設置電器開關。3、平時用發電機房和儲油間設有獨立的機械送、排風系統,配有防爆型風機。發電機組配置排煙消聲裝置,排煙管接至屋面高空排放。4、在排煙風機入口的總風管設280熔斷溫度之排煙用防火閥,當總管煙氣溫度達280而關閉時,聯鎖排煙風機關閉,返回信號。火警時開啟地下室該防火分區的所有排煙風機及機械補風風機。5、地上建筑面積大于100平方米商業等均利用可開啟外窗自然通風排煙,外窗面積大于房間地面面積的2%,且任一點距外窗距離不大于30米。二、防煙系統1、對不具備自然防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及其防煙樓梯間前室,對其防煙樓梯間采用機械加
65、壓送風防煙。防煙樓梯間隔層設常開百葉風口,火災確認后由消防控制中心啟動相應加壓送風機。2、對不具備自然防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合用前室分別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防煙樓梯間隔層設常開百葉風口;合用前室每層設置常閉加壓多葉送風口,火災確認后手動或瞬時電動打開著火層及其上、下層(頂層則開啟下二層)的送風口并聯鎖啟動相應加壓送風機及對應防煙樓梯間加壓送風機。3、加壓送風系統中余壓值為:防煙樓梯間為40Pa50Pa,合用前室為25Pa30Pa。4、對不滿足自然排煙要求的地下室合用前室設有正壓送風系統,加壓值2530Pa。地下室防煙樓梯間則利用上部可開啟外窗自然防煙。5、地上防煙樓梯間及其合用前室均利
66、用可開啟外窗自然防煙。6、地上防煙樓梯間、防煙樓梯前室及其合用前室均利用可開啟外窗自然防煙。其中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可開啟外窗面積大于2.0平方(剪刀樓梯則需每個樓梯每五層內可開啟外窗面積大于2.0平方;防煙樓梯前室每層可開啟外窗面積大于2.0平方;合用前室每層可開啟外窗面積大于3.0平方。三、防火1、凡穿越不同防火分區、沉降縫、空調機房等火災危險性較大房間的隔墻或樓板處的空調和通風管道,均裝防火閥,一旦火警防火閥70熔斷,與其聯鎖的風機停止運行。2、消防控制中心可在火警發生時向大樓內所有通風系統發出指令,停止其運行,并開啟防排煙系統。排煙風機入口處均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可自動關閉的排煙
67、防火閥,并聯鎖關閉排煙風機。排煙風機應保證在280時能連續工作30分鐘。3、所有風管均采用鍍鋅鋼板制作,設備與管道連接處所設的軟接頭采用防火軟接頭,風管穿越機房或重要房間處均設防火閥。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一、投資估算編制說明1、本估算依據本工程設計圖紙和說明進行編制。2、本估算各項指標按照江西省相關定額及南昌市人民政府有關文件的規定,參照同類型工程的造價并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3、本估算僅是一個初期指標,較準確的工程造價將通過初步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調整修改。4、本估算總造價僅指建筑安裝工程費用,不包括該工程其他費用(如征地費、拆遷費、各種配套費、貸款利息以及其他稅費等)。二、萬象華庭綜合性
68、安置小區工程投資估算表(見下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估算金額(萬元)技術經濟指標備注建筑工程安裝工程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其他費用合計單位數量單位價值(元)一建筑安裝工程費用1住宅建筑工程28980 3684.5 1550.00 34215 m2241500 1420.0 土建工程28980 28980 m2241500 1200.00 水電通風安裝工程3622.5 3622.5 m2241500 150.00 電梯62 1550.0 1612.0 臺62 25萬元/臺2商業、物業等公建建筑11258.0 1732.0 162.00 12990.0 m286600 1500.00 土建工程11258
69、.0 m286600 1300.00 水電安裝工程1732.0 1732.0 m286600 200.00 電梯6.00 162.00 168.00 臺6.00 27萬元/臺3地下室工程23716.00 3234.00 26950.00 m2104000.00 2500.00 土建工程23716.00 23716.00 m2104000.00 2200.00 水電排煙通風工程3234.00 3234.00 m2104000.00 300.00 供配電、消防、防排煙等4室外總圖工程2019.41 858.39 2877.8 道路、廣場810.32 810.32 m262332 130.00 園林
70、綠化858.39 m257226 150.00 室外圍墻50.70 50.70 m650.00 780元/m室外水電管網等安裝858.39 858.39 m2143065.00 60.00 基坑支護及檢測費用300.00 300.00 暫定第一部分費用小計65973.41 9508.89 1712.00 77194.3 m2436200 1769.70 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建設單位管理費587.96 587.96 財建(2002)394號2建設監理費796.00 796.00 發改價格2007670號60%3項目前期工作費102.00 102.00 可研、環評、交評等4勘察設計費1062.0
71、1062.0 地質勘查費130.0 130.0 設計費15%工程設計費1487.00 1487.00 計價格200210號60%5招標代理服務費68.90 68.90 計價格20021980號6施工圖審查費50.00 50.00 暫定7工程保險費463.16 463.16 (一)0.6%8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617.55 (一)0.8%9行政事業性規費4798.2 4798.2 m2436200 110.00 暫定第二部分費用小計8485.77 8485.77 m2436200 194.53 三基本預備費4284.00 4284.00 (一)+(二)5%四總投資估算65973.41 9508.89 1712.00 12769.77 89964.07 m24362002062.45 (一)+(二)+(三)注:土地費用未予以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