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大廈工程測量方案1.編制依據1.1施工組織設計序號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單位編制日期1科技大廈施工組織設計1.2施工圖紙序號名 稱編 號出圖日期1科技大廈工程施工圖結構專業建總施建總施2009年3月(第二版)建建42科技大廈工程施工圖結構專業結01結21.3主要規程規范、標準序號名稱編號1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2建筑工程質檢驗評定標準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J11/T446-20074工程測量范GB5026-20075建筑安裝分項工程施工工藝規程DBJ-01-26-20036建筑安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1-51-20032.工程概況本工程為科技大廈,原建筑于完成設計,并已經按照設計圖紙
2、完成了外檐、屋面和內部二次結構的施工,此次施工主要是在不改變工程使用性質的前提下按照新的國家規范和標準對原建筑進行結構加固和重新裝修施工,因此本工程要拆除原已經施工好的外檐墻體和門窗、拆除已經施工的建筑次結構,按照新建筑施工圖紙的要求進行二次結構的砌筑和外墻保溫、抹灰和涂料的施工等。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科技大廈2工程位址北京市3建設單位有限公司4設計單位有限公司5監理單位工程監理公司6監督單位工程質量監督站7施工總承包單位建筑工程公司8原建筑外墻和門窗拆除和新樓二次結構砌筑施工分包單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9建筑功能本項目為甲級寫字樓,首層、二層為商業及自用配套用房,三層為開放式辦公,四二十一
3、層為單元式辦公,地下一、二層為設備用房,地下三層平時為停車庫,戰時為六級人防物資庫。10合同承包范圍土建工程:1.二次結構施工,新增結構柱、梁、板、墻施工,結構植筋、后開孔洞。2.大堂、電梯廳、過道等公共區域,戶內初裝修(墻面抹灰,地面做至墊層),地下車庫、樓梯間、管道間、設備間裝修到位。3.屋面工程施工(不含防水層施工)。4.防火門、防火卷簾安裝。5.門窗封堵。合同承包范圍6.外腳手架搭設及外電梯安裝。7.新增樓梯間鋼樓梯施工。8.5層以上樓內建筑地面拆除。9.核心筒有礙結構加固工作的砌筑墻體,外圍護砌筑墻體。10.1-3層外立面石材幕墻拆除。11.屋面(防水卷材找平層、基層以上所有屋面各建
4、筑層)拆除(屋面女兒墻保留)。11合同工期200年3月1日至200年11月25日12質量目標合格2.1工程設計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建筑規模規劃用地面積900m2建筑面積9598m2層數地下3層、地上21層建筑檐高77.8m2建筑基地面積3684m2室內地坪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39.35m3結構類型框架剪力墻結構4結構安全等級2級5設計使用年限30年6耐火等級一級7人防等級六級物資庫8屋面防水等級級9地下室防水等級級10抗震設防烈度8度11基礎形式筏板基礎2.2結構層樓面標高及層高層號層高(m)結構地面標高(m)距地面高度(m)層號層高(m)結構地面標高(m)距地面高度(m)D33.2
5、4-12.30012.3103.3535.3535.35D23.43-9.0609.06113.3538.7038.70D15.88-5.6305.65123.3542.0542.0514.900.150.15133.3545.4045.4025.105.55.05143.3548.7548.7534.8510.1510.15153.3552.1052.1043.6515.0015.00163.3555.4555.4553.3018.6518.65173.3558.8058.8063.352.9521.95183.3562.1562.1573.3525.3025.30193.3565.5065
6、.5083.3528.6528.65203.3568.8568.8593.3532.0032.00213.9072.2072.203 .本工程特點3.1本工程的特點是3.1.1經與總包方聯系,本工程,樓內水準點、軸線、軸線樁已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原樁點,因此需按本工程目前結構現狀重新施測。3.1.2原圍護結構工程需拆除新建修改,樓內正式電梯已安裝完畢。3.1.3樓內、外二次結構重新砌筑,樓內增加一些結構構件墻、柱樓梯、挑檐、首層頂板外延接板。3.1.4鑒于以上特點本工程的施工測量工作應以現結構現狀的測量結果為依據,通過對現結構的實際測量對照北京華麟科技大廈工程施工圖,測量放線。3.15根據本工程的
7、特點確定符合本工程現狀和承包范圍的測量方案。4.任務要求4.1高程引進4.1.1由于沉降或上浮等原因,首層地面標高可能與設計圖紙不符,根據已校核的水準點,測設圖紙中首層0.000標高,以此標高為基準進行標高的豎向傳遞。高程引進測量根據本工程的性質和業主交給的水準點(北京測繪設測繪分院的測量成果報告書),由場引入水準點至現場內,建立高程控制網,4.1.2校核本工程0.000=3.35m標高和層高,與目前現有樓內實際標高對比,依據原室內的標高線進行復核,復核結果上報業主、監理、總包,。4.1.2由于本工程結構已完成根據施工的要求需進行豎向標高的傳遞。4.1.3為控制外檐門窗安裝和外立面的豎向控制依
8、據現結構進行投測控制(原控制點已沒有)重新建立建立本工程軸線控制網。4.1.4根據測量組負責平面控制網及高程控制網的測設與校核,施工期間的豎向控制線投測、樓層放線、水平控制線等日常測量工作;驗線組與質量負責各項測量放線的檢查驗收工作。5.施工準備5.1測量準備工作5.1.1測量應收集的資料及準備工作。城市規劃部門測繪結果;工程勘察報告;施工設計工程圖紙及有關設計變更文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場區地下管線等測繪成果;場地平整、暫設工程定位放線。5.1.2熟悉審核圖紙對圖紙中不明確的圖紙尺寸核對并要閉合計算,對實際施工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存在疑問等整理匯總以書面的方式提出,在設計交底會上與設計單位協商解
9、決。5.1.3軸線平面控制樁點盡量選擇在堅實、震動小、便于施工和長期保存的地方。樁點要求頂面略低于場地設計標高,且樁點四周用磚圍砌,上面用定制木板封蓋嚴密。5.1.4高程控制點位應選擇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的地方,可利用固定地物或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點的標識與標志的埋設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5.1.5測量工作由總工組織,放線員和驗線員負責具體施工和檢驗,技術員負責配合協調。5.2測量儀器準備施工用測量儀器嚴格按照有關規程及GB/T190012000標準要求進行檢定,并建立測量設備臺帳:經緯儀、水準儀、垂準儀及50m鋼尺等強檢類計量設備需經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檢定單位進行檢定;對于測力計量、盒尺、
10、水平尺等非強檢類計量設備按照國家標準及本企業的相關規定進行自檢;對于在檢定期內的經緯儀、水準儀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自檢,確保測量儀器的精度。為滿足施工精度及進度的要求,配備符合本工程測量精度的測量器具。測量設備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用 途1電子經緯儀2”臺2施測面角度測量、軸線傳遞2普通水準儀S臺2常規水準測量3水準標尺5把2水準測量4鋼卷尺50把4距離測量5對講機摩托羅拉對4測量工作聯系6計算機臺2測量數據內業整理5.3本工程測量隊由技術組、測量組和驗線組三部分組成:技術組負責測量方案編制、編制作業指導書、測量內業資料管理工作;測量組負責平面控制網及高程控制網的測設與校核,施工期間的豎向控制線
11、投測、樓層放線、水平控制線等日常測量工作;驗線組負責各項測量放線的檢查驗收工作。6.流水段劃分本工程流水段劃分為地下1-3層為一段,地上1-3層為一段,地上4層以上A、B兩塔樓各為一段,A、B各為一段流水施工。7.測量放線的基本要求7.1施工測量放線應按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11/T46-2007結構施工測量及國家規范的有關要求及工程測量規范(GB5026-2007)。4.2根據 DB11/T446-2007 中的有關規定,本工程制定了建筑方格控制網,并按規范表4.2.3中三級精度指標進行控制,其技術指標為:測角中誤差為20,邊長相對中誤差為1/1000。4.3根據DBJ11/T446-20
12、07 中的有關規定,本工程在建筑物四周設置了高程控制網,并按規范表5.2.1中四等精度指標進行控制,其技術指標。 8.起始高程依據點的檢測8.1根據甲方提供的北京測繪設計研究院第院測量成果報告書引進水準點和相應的坐標點。8.1.1高程引進測量根據本工程的性質和業主交給的現場外水準點(北京測繪普測測量成果報告書)已經給定的2個坐標高(G3=38.133、G1=38.315點)程導入施工現場,設置A、B、C、D、E個基準樁,根據DBJ11/T46-2007建立高程控制網,按規范表5.2.1中四等精度指標進行控制,其技術指標為:。8.1.2高程控制網的精度要求:四等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水準測量的
13、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公里高差中數中誤差(mm)儀器型號水準標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合或環閉合差(mm)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與已知點聯測環線或附合平地四等510DS雙面往返往20注:L為附合線路或閉合環線長度(以Km計)施測圖見附圖:“現場高程控制網平面圖 附圖一”9.測量放線施工方法及質量標準9.1工程定位測量放線9.1.1本工程定位測量已完。目前對華麟大廈主體軸線,結合工程圖紙和已建主體,以此為依據布設平面軸線控制網。9.1.1.2根據本工程接結構已完成的特點,應本著以實際機構為依據布設控制線,并與施工圖紙復核,9.1.1.3地下1-3層、以主體結構柱中分確定軸線并與圖紙尺寸校核,軸線誤差
14、控制在5范圍內,如超過誤差允許范圍上報總包和監理。9.1.1.4地上室內1-21層設控制線與原結構校核小于5允許誤差,如超過誤差允許范圍上報總包和監理。9.1.2地上沿建筑主體外圍設置軸線控制點(視建筑物周邊通視情況,采用樓層內軸線與樓外控制點校核,控制外檐豎向軸線),形成縱橫交叉的軸線控制網。平面軸線控制樁位置詳見附圖: 9.1.3在軸線定位施測過程中,掌握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布設引樁。9.1.4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精度等級及技術要求:選用三級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主要技術要求等級適用范圍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三級一般建筑241/8009.3.1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網測定并驗線合格后,以平面控制網
15、為依據,結合施工圖紙,測定建筑其它軸線。9.3.2本工程驗線由報總包驗線合格后報監理驗線。 9.2結構砌筑施工測量9.2.1建筑物的軸線豎向投測9.2.2本工程地下結構砌筑由首層樓板(或利用原樓板測量預留孔)開孔向下投測。校核以主體結構柱中分確定的軸線并與圖紙尺寸校核。 9.2.3根據地上結構A、B塔樓和裙房設3處投測點,A、B塔樓由樓梯間、和外墻空隙向上引測。 9.2.4在首層樓板施工時,由測量員指導,將2020010m鋼板按照位置用膨脹栓固定埋入樓板。測量員及時根據控制樁點將軸線的借線交點用鋼針劃于鋼板上,做十字交叉標記。全部做好后(或在段內做好)用經緯儀配合拉尺閉合檢驗,并記錄誤差。此點
16、為軸線向上投測的依據。以上每層樓板施工時,按照首層預埋鋼板的相應位置預留洞口。9.2.5首層放線驗線后,應將邊角軸線全部引測至結構外立面上,用紅漆標記,作為高層軸線豎向投測的校準依據。校核時使用掛線墜的方法,與天頂法得到的軸線進行對比,偏差應小于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的規定(見7.1.5)。線墜校核方法每三層進行一次。當條件具備時,校核應使用經緯儀外側控測。9.2.6投測的精度要求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項目允許誤差()每層3總高H3m56mH90m190mH209.3施工層放線順序9.3.1現在結構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測設細部軸線,然后據此測設柱、墻、梁、門窗洞口等邊線。平面放線時應將墻
17、體暗柱、構造柱等也一并放出。由于本工程結構已完成多時,每層放線時還需根據目前結構現狀以各層軸線測量依據結構框架柱本層內的電梯間的相互位置關系放線,具體方法是依據室內框架柱的斷面尺寸找軸線(如能找到原結構軸線與之復核對比),由軸線引借線,借線做字線校核四邊軸線的角度(90度)用以校核軸線的,經總包、監理驗收合格后進行下到工序,根據本工程的建筑特點,1-3層軸線控制線施測圖詳見: 9.3.2結構施工彈線時將構件邊線和軸線兩端應長出結構構件500mm,便于施工控制。9.3.3平面測量精度要求各個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項目允許誤差()外廓主軸線長度(L)L3m530mL60m1060mL90m59mL2細
18、部軸線2承重墻、梁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9.4高程傳遞9.4.1地下砌筑結構施工時采用首層預留洞孔利用引入首層的高程高程引測到地下各層。地上結構施工時利用外墻和玻璃幕墻空隙(在外墻未拆前)用多點尺量校核。9.4.2依據根據施工圖紙給定的首層室內0.000絕對高程為依據首層裙房樓梯處做高程傳遞,傳遞點不少于3個,A、B兩塔樓由樓梯間和外檐樓板與窗間的空隙貫通處做豎向標高傳遞點,兩側獨立建筑物傳遞點不少于3處,由首層拉通尺測量各層標高。當0.000檢驗合格后作為傳遞標高的依據,與原結構各層校核超過“傳遞的精度要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表”允許誤差范圍的上報總包和監理。9.4.3豎向標高傳遞
19、用鋼尺從首層起始標高線垂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時,要另設一道起始線,標高允許誤差見(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表)9.4.4結構柱、墻施工時應將50mm相對高程控制線測放于立筋上,并進行標識,誤差10mm;當梁板施工時,應將精確的相對高程控制線測放于墻的周圈,誤差小于3mm。9.4.5傳遞的精度要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表項目允許誤差(mm)每層3總高mH30m530H601060H90159.4.6地上結構施工的抄平放線:抄平放線前首先校核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點,當較差小于3mm時,以其平均值引測水平線,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并進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允許誤差為3mm
20、。9.4.7當工程裝修前,將首層的高程線與高程控制樁進行校核,當因沉降發生誤差時,報總包、監理及時調整0.000的位置。9.5裝飾工程及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測量9.5.1裝飾工程與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測量的精度要求9.5.1.1高程控制線:每道墻上均彈50cm(或100)水平線。同一條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2mm,在不便于用水準儀的地方或立面上可安裝連通水準器。9.5.1.2室外鉛垂線:使用吊線墜方法,投測結果應小于2mm。9.5.1.3室內鉛垂線:可用線墜或經緯儀投測,其精度應高于1/3000。9.5.2地面面層施工測量9.5.2.1高程控制線:在四周墻面上測設出50cm(或1m)水平線,作為地面面
21、層施工的標高控制線。9.5.2.2檢測標高用水準儀的選擇:測量允許誤差大于2mm時,宜選用DS3級,測量允許誤差小于1mm時,宜選用DS1級水準儀。9.5.2.3檢測標高和水平度的點距:大廳宜小于5m,房間宜小于2m或按照施工交底。9.6屋面施工測量9.6.1高程控制線:以5cm線為依據,用鋼尺量至吊頂設計標高,沿墻四周彈水平線。9.6.2十字直角定位線:其中一條與外墻面平行,十字線按實際空間均勻確定,直線點標在四周墻上。9.6.3屋面防水施工測量卷材防水測設十字直角控制線,檢查流水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測設水平控制線級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線。9.7外墻面9.7.1陽角吊線:用鋼絲在建筑物所有陽角
22、固定鋼絲鉛垂線,控制墻面豎直度、平整度、及板塊出墻的位置,精度符合裝飾工程測量鉛垂線的一般要求。9.7.2水平控制線:符合裝飾工程測量的一般要求。9.8窗的安裝測量9.8.1安裝前檢測結構:檢測門窗洞口的凈空尺寸偏差,檢查外墻偏差。9.8.2控制線:按照裝飾工程測量的一般要求,彈50cm控制線。使用吊線墜方法或用經緯儀做豎向投測,根據需要在外墻面彈豎直通線。10.測量驗線的一般要求及質量標準10.1驗線工作的準備工作及基本原則10.1.1依據:設計圖紙。洽商變更、起始點及其已知數據等必須是原始資料、最后定案有效并正確。10.1.2儀器:儀器與鋼尺必須按計量法有關規定進行鑒定和檢校?;驹瓌t:驗
23、線工作應主動,從審核施工測量方案開始,在施工的各個主要階段前,應對施工測量工作提出預防性的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須獨立驗線,驗線人員、儀器、測法及觀測路線應盡量與放線工作不相關,驗線工作應在關鍵環節和部位,包括定位依據樁位及定位條件、場區平面控制網、主軸線及其控制樁(引樁)、場區高程控制網及0.000高程線,控制網及定位放線中的最薄弱部位。10.2驗線的精度要求符合規范要求:儀器的精度應適應驗線要求,校正完好,按規程作業,觀測誤差必須小于限差,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應采取措施進行改正,驗線本身應先行符合(或閉合)校核。10.3驗線的管理測量內容驗線人員水準點導入和場地控制網、建筑物初步定位驗線員基
24、礎定位放線驗線員樓層放線驗線員樓層中間控制檢查驗線員細部尺寸驗線員10.4工程沉降測量本工程的沉降測量由甲方另行委托其它單位進行,本項目部進行配合工作。11.施工測量安全措施11.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11.1.1鄰邊和地面不平處投放軸線時,確保架設各種測量儀器的穩定性。11.1.2樓面架設激光鉛直儀等儀器時,要有人監視不得有東西從軸線洞中掉落打壞儀器。11.1.3操作人員不得從軸線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11.1.4軸線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11.1.5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11.1.6測量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11.1.7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112.1.8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附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