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休閑運動居住社區酒店項目弱電系統調試方案第一章綜合布線系統41.1 綜合布線調試概述41.2綜合布線調試要求51.3 測試調試71.4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11第二章視頻監控系統122.1概述122.2 系統調試要求132.3系統調試142.4系統測試記錄表格182.5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19第三章門禁管理系統203.1概述203.2系統組成203.3系統調試檢測213.4系統調試記錄表223.5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23第四章防盜報警系統244.1概述244.2系統組成244.3調試要求254.4系統調試254.5調試記錄表264.6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27第五章樓宇設備監控系統28
2、5.1.概述285.2.本系統的監控范圍285.3.中央系統的配置295.4.現場設備配置295.5.系統調試295.5.1.DDC加電調試305.5.2.BA系統監控設備調試325.6.樓宇設備控制軟件調試375.6.1.開發、調試階段375.6.2.通信接口軟件的開發375.6.3.系統的調試395.7.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40第六章無線巡更系統416.1.概述416.2.系統組成416.3.系統調試416.4.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42第七章停車場管理系統437.1.概述437.2.系統組成437.3.系統調試447.4.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 計劃45第八章UPS配電系統468.1概述468.2
3、11.2 UPS配電調試468.3UPS調試記錄表488.4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49第 49 頁 共 49 頁 第一章 綜合布線系統1.1 綜合布線調試概述所有銅電纜在線槽或管道內布線; 垂直電纜則可以直接置放在電纜托架上或線槽內。所有光纖電纜在線槽或管道內布線。并保證為整個電纜路線留有足夠大的彎曲半徑。按照被批準的方法將所有電纜固定于槽箱和托架上。為了正確地完成安裝工作所需的任何專用安裝設備或工具。這將包括終接電纜設施、銅/ 電纜接線設施、通訊設施、電纜轉盤的支撐架、或其它安裝電纜所需的工具。在沒有合適墊具的情況下,不得卷動或貯存電纜轉盤。不應沿電力線路旁安裝任何電纜,或與其它電氣器具共享同一
4、根線管、線槽或套管。我司在安裝過程中,任何時間均不使超過電纜最大允許的拉力,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不超過所指定的極限。在安裝設備或電子部件時盡可能接近配線架,并考慮將來的發展以便于管理與服務。在安裝完畢的電線槽、電纜管和入口洞處用被批準的防火材料密封。電線槽、電纜管穿過防火樓梯前室時做防火處理。所安裝的線管道,若長度超過3 0 m 或90 彎頭超過2 個,則使用合適尺寸接線箱或者分線盒。電磁干擾的分離帶有不同種類信號或不同電壓的設備如集裝在一個共享的容器內,按供貨商的有關要求,有效地與任何其它一類的設備屏蔽以避免電磁干擾。電纜的安排根據圖紙或規格說明書的要求提供一切必需的電纜插銷、插座、接頭耳等等
5、, 并按照電纜的種類與入口方向把它們固定于安裝板和安裝帶上。整齊地安排系統內所有線路的電纜導體,并按規范的間距將所有線纜固定,以防止電纜在運行情況下損壞( 例如熱膨脹、震動等)或引起其它線路短路。電纜的終接不讓已絕緣的導體觸及未絕緣的有電部件或銳利的邊緣。每個終端只連接一條電纜導體。新安裝的線槽,均在適當的位置連接接地點, 并保證能正確地與任何現有設施連接,正確將所有有關的電纜、包合體、柜、服務箱和框架連接起來,以保證接地的延續性。所有接地由銅線或銅帶組成,由一個被批準的樓宇接地點供應,并與主要的電氣接地點連接。設備或者箱體的所有門、蓋板,均接地銅導體的最小斷面積為2.5平方毫。1.2綜合布線
6、調試要求l 纜線的型式、規格應與設計規定相符;l 直埋電纜通過交通要道時,應穿鋼管保護。電纜應采用具有鎧裝的直埋電纜,不得用非直埋式電纜作直接埋地敷設.轉彎地段的電纜,地面上應有電纜標志l 雙絞線中間不允許有接頭;l 纜線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象,不應受外力的擠壓和損傷;l 纜線彎曲半徑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1. 非屏蔽4對對絞線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4倍;2. 屏蔽4對對絞線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6-10倍;3. 主干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10倍; 4. 光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光纜外徑的20倍;5. 同軸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
7、5倍。l 端接時,每對對絞線應保持扭絞狀態,扭絞松開長度對于6類線不應大于8mm;l 各類跳線纜線和接插件間接觸應良好,接線無誤。跳線選用類型應符合系統設計要求; l 纜線兩端應貼有標簽,應標明編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l 各類跳線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對絞電纜跳線不應超過5m,光纜跳線不應超過10m; l 雙絞線跟強電的管槽應符合下表要求范圍條件最小凈距(mm)380V5Kv.A對絞電纜與電力電纜平行敷設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70150300雙方均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注80150注:雙方都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且平行長度小于10m時,最小間距可為1
8、0mm。表中對絞電纜如采用屏蔽電纜時,最小凈距可適當減小,并符合設計要求。對絞電纜與避雷引下線、保護地線、給水管等的最小凈距應符合下表要求:管線種類平行凈距(mm)垂直交叉凈距(mm)避雷引下線1000300保護地線5020熱力管(不包封)500500熱力管(包封)300300給水管15020煤氣管30020壓縮空氣管15020l 當采用架空電纜與其它線路共桿架設時,其兩線間最小垂直間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電纜與其它線路共桿架設的最小垂直距離(m)種類最小垂直間距110kV電力線2.51kV以下電力線1.5廣播線1.0通信線0.61.3 測試調試所有由本公司安裝的電纜,在驗收前采用專用FLUKE
9、測試儀器進行全面的連續運行測試,測試六類非屏蔽線纜測各項性能質量參數是否合格。按整體測試內容要求,我司根據各信息點的標記圖進行一一測試,測試的同時做好標號工作,把各點號碼在信息點處及配線架處用標簽紙標明并在平面圖上注明,以便今后對系統進行管理、使用及維護;六類非屏蔽線纜測試六類非屏蔽線纜測試參考標準:ANSI/ EIA568B,TIA六類非屏蔽布線標準和ISO-E級布線標準。測試儀器:(采用用FLUKE DSP4000系列以上)支持的測試1.近端串擾(NEXT):以線對間NEXT和/或功率和NEXT的格式顯示測試結果2.衰減3.同級遠端串擾(ELFEXT)4. 回波損耗5.環境噪聲:繪制噪聲和
10、頻率6.接線圖:確定錯接、短路、開路、接反和線對分離。檢測屏蔽連續性7.電纜長度:測量每個線對的長度以及距故障點的距離8.傳播延遲:報告線對之間的總延遲和延遲偏差9.環路阻抗綜合布線工程的電纜系統電氣性能測試,各項測試有詳細記錄和FLUKE測試數據,以作為竣工資料的一部分,以下表格供測試用。綜合布線系統六類非屏蔽電纜性能質量測試記錄表項目名稱:陳家鎮濱江生態休閑運動居住社區酒店項目工程 測試日期:2011年 月 日 信息點總數其中數據點語音點檢測位置線纜名稱六類非屏蔽線纜線纜型號 VDIA-11211模塊型號VDI7700GU測 試 標 準TIA/EIA568A、ISO/IEC11801標準使
11、用的測試儀器FLUKE測 試 單 位上海同濟學士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業 主 單 位上海寶源房地產有限公司分 包 單 位上海同濟學士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測 試 結 果序號配線間信息點編號性能參數Wire Map接線圖(開路/短路/錯對/串繞)Length長度Atten-uation衰減NEXT近端串擾 Return Loss 回波損耗(ISO)ACR 衰減串擾比(ISO)Propa-gation Delay傳輸時延DelaySkew時延差PS NEXT綜合近端串擾EL FEXT等效遠端串擾PS ELFEXT綜合等效遠端串擾其它測試結果1詳見測試報告234567891011我司采用以下銅纜測試儀器中的一種
12、對線纜進行測試。FLUKE DTX (CAT6信道測試) 國際標準組織及SYSTIMAX推薦下列六類布線測試儀表:1, DSP-4000(Fluke Corporation)2,WireScope-350(Agilent Technologies)3,Onmi-Scanner(Microtest Inc)4,LT-8600(WaveTek Inc) DSP-4000 ONMI-Scanner WireScope-350 LT-8600SYSTIMAX GigaSPEED XL7的測試值測試儀器儀表的要求:電氣性能測試儀按二級精度,達到下表測試儀精度最低性能要求 序號性能參數1100兆赫(MHz
13、)1隨機噪音最低值65-15log(f100)dB2剩余近端串音(NEXT)55-15log(f100)dB3平衡輸出信號37-15log(f100)dB4共模抑制37-15log(f100)dB5動態精確度0.75dB6長度精確度1m4%7回損15dB注:動態精確度適用于從0dB 基準值至優于NEXT極限值10dB的一個帶寬,按 60dB限制。光纖測試根據我們檢測工作的實際需要,我們主要從傳輸模式上來進行測試。根據我們驗收所用的測試設備,我司采用FLUKE測試儀與光纖模塊進行測試,分析測試數據,了解光纖的狀態。在現場進行的光纖鏈路測試,我們使用“衰減值”或者“損耗”來判斷被測鏈路的光纖質量,
14、多數情況下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ISO 11801、TIA 568B和GB 50312 等常用標準中都傾向于使用這種測試方法,特點是:測試參數包含“損耗和長度”兩個指標,并對測試結果進行“通過/失敗”的判斷總衰減值是否符合要求。 首先采用兩條光纖跳線和一對連接器,然后將被測鏈路接進來(如圖下圖),進行測試。詳細的測試數據見FLUKE測試數據。光纜芯線終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光纖連接盒對光纖進行連接、保護,在連接盒中光纖的彎曲半徑應符合安裝工藝要求。 光纖熔接處應加以保護和固定,使用連接器以便于光纖的跳接。 光纖連接盒面板應有標志。 光纖連接損耗值,應符合表6.0.3的規定。 表6.0.3光纖
15、連接損耗 光纖連接損耗(dB)連接類別多 模單 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熔接0.150.30.150.3以下表格供測試用光纖光纜性能質量測試記錄表項目名稱:陳家鎮濱江生態休閑運動居住社區酒店項目工程 測試日期:2011年 月 日 光纖芯總數光纖類型室內型多模檢測位置總機房負二層弱電井、首層弱電井線纜名稱12芯多模光纖線纜型號 VDGR125TB1P測試人員測試標準TIA/EIA568A、ISO/IEC11801標準使用的測試儀器FLUKE測試時間測試單位上海同濟學士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業主單位上海寶源房地產有限公司分包 單位上海同濟學士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測 試 結 果序號配線間信息點編號性能參數D
16、irection方向Wavelength(nm)波長Result結果Loss(dB)損耗Loss Limit (dB)損耗極限值Loss Margin (dB)損耗余量Reference (dBm)參考其它測試結果1詳見測試報告234567891011121314151.4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24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4月10日調試, 5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3-6人2011-4-102011-4-155工作日第二章 視頻監控系統2.1概述本工程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采用模擬傳輸線路、后端數字化處理相結合的模擬、數字混合系統,
17、總控室設在首層消防保安中心。系統采用高清晰度全彩色系列攝像機,視頻信號傳輸電纜采用SYV-75-5射頻同軸電纜。電梯攝像機視頻信號采用由電梯公司提供的電梯專用的綜合電纜傳輸,并在電梯機房設樓層信號疊加器,將電梯運行樓層的信號疊加后通過監控系統的SYV-75-5同軸電纜傳輸。快球攝像機控制電纜采用RVVP-2X1.0屏蔽多芯銅電纜,采用星型結構與矩陣通信。安防控制中心分別設置1臺多媒體視頻圖形工作站、1臺視頻矩陣切換器、一個控制鍵盤、15臺16路嵌入式硬盤錄像機,監示器墻由16臺21”100Hz監視器。系統前端將所有視頻信號及控制信號分別傳送至控制中心,接入16路嵌入式數字硬盤錄像機進行錄像,輸
18、入信號經錄像機環接輸出后連同錄像機的16路輸出信號同時接入中心的視頻矩陣,通過矩陣控制,將不同區域的視頻信號歸類輸出到監示器上進行自動輪巡或定格切換監視。在監示器上同時顯示對應畫面圖像的攝像機編號。上述操作一次編程后自動運行,操作員得到授權后,可通過與矩陣連接的圖形工作站或控制鍵盤修改程序及實時調看指定的攝像機或錄像機圖像。通過工作站上的圖形操作界面或用控制鍵盤可對一體化攝像機的云臺、鏡頭進行操控。系統視頻矩陣具備報警接口,可接收入侵報警系統的報警輸出信號,實時聯動攝像機及錄像機動作,對報警信號進行圖像復核。系統圖形工作站、各臺硬盤錄像機通過安全管理系統的專用交換機聯網,將相關數據、圖像向上送
19、至安全管理系統進行集成。如下圖所示:2.2 系統調試要求1) 系統的畫面顯示應可任意編程,具備畫面自動輪巡、定格及報警顯示等功能,可自動或手動切換。對多路攝像信號具有實時傳輸、切換顯示、后備存儲等功能。對多畫面顯示系統應具有多畫面、單畫面轉換、定格等功能。2) 應具備日期、時間、字符顯示功能,可設定攝像機識別和監視器字幕;電梯轎廂的攝像機信號要求能將樓層字符疊加上去,通過視頻線傳至安防監控室,并在監視器墻上顯示。3) 系統前端所有視頻信號均能在硬盤錄像機上錄制下來(包括日期、時間、攝像機編號等)。4) 系統可對視頻輸入進行編組,用以對各組不同視頻的顯示及操作進行組別限制。5) 系統應具備獨立的
20、圖形工作站及軟件控制功能,實現對系統的管理、編程,并采用軟件方式對矩陣、硬盤錄像機的控制和視頻畫面調用顯示,在工作站上能以電子地圖的方式調看及控制攝像機圖像(攝像機圖像應能在工作站的顯示器及監視器墻上顯示)。6) 圖形工作站可對系統進行編程。當收到聯動控制信號時,工作站能自動調出與警報點相關的現場平面在監視墻上顯示,并啟動錄像,同時聲光報警提醒值班人員及時處理。7) 實現監視系統狀態事件功能,系統的報警、功能切換、順序事件、鍵盤活動、視頻信號丟失等信息可以被實時的顯示在圖形工作站的顯示器上。8) 系統可利用鍵盤或鼠標對各攝像機、云臺、鏡頭、監視器進行控制,操作簡單方便。9) 系統具有獨立的視頻
21、移動報警功能,可按需要設置任意的報警畫面或局部畫面的移動報警。10) 系統應可設置操作員權限,被授權的操作員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監控范圍和系統參數。11) 系統應可設定任一監視器或監視器組用于報警處理,報警發生時立即顯示報警聯動的圖像。系統應可記憶多個同時到達的報警,并按報警的優先級別(如級別相同則按時間)進行排序。12) 系統應具有對主要設備的自檢功能,故障報警。13) 系統應獨立運行,并提供開放的通訊接口及協議,與安全管理系統進行集成,組成一個完整的安防系統。2.3系統調試1、線路檢查與測試對控制電纜進行校線,按施工圖檢查配線,查對接線是否正確,對接錯的線進行修改,并修改其編號。采用250
22、V兆歐表對控制電纜絕緣進行測量,其線芯與線芯、線芯與地線絕緣不應小于0.5M。用500V兆歐表對電源電纜絕緣進行測量,其線芯間和線芯與地線的絕緣不應小于0.5M。閉路電視系統是依靠三種形式的電纜連接起來的。220V交流電源供電線路,從系統總配電箱到控制器,從控制器至云臺、到攝像機,從系統總配電箱到監視器。24V直流供電線路和單獨傳送的伴音線路,從攝像機至控制器。視頻電纜從攝像機至控制器,再從控制器(含視頻切換器)至監視器。信號線路不宜與強電線路同管或并行敷設,走線方式及要求應符合下表。分 類舉 例說 明安裝要求干擾線路220V交流供電線路高電平線路,易對其他線路造成干擾距其他線路45cm以上,
23、雙線絞合行走一般線路24V直流供電線路和單獨傳送的伴音線路是中電平線路,既對其他線路干擾又受高電平線路干擾距敏感線路10cm左右,雙線絞合行走敏感線路視頻傳輸電纜是低電平線路,容易受到感應和干擾互相間距5cm以上,屏蔽線可不考慮間距鋼管在攝像機附近預留的位置、長度應基本準確、不應影響攝像機的轉動。上述表中規定的線路間距均為明敷時的距離,本工程線路是穿鋼管暗敷設時,不受上表限制。2、設備接線電纜由監控臺、柜底部引入地槽,電纜離開機柜彎點10cm處開始成捆綁扎,根據電纜的數量每隔200400cm綁扎一次。所有電纜(整根都應逐根標示明顯永久性標志,以區分電纜去向和傳輸信號。引入室內或引出室外的電(光
24、)纜在出入口處應加裝防水彎,以免雨水順電(光)纜流入設備或監控臺、柜。視頻電纜傳輸的電平信號很弱,其接續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時不能使信號衰減太大,連接處不允許扭接,要進行焊接,端頭接續插頭時,線芯和屏蔽層均應焊接在插頭上,插頭不但要與設備插座相配套,還要與電纜外徑相配套,插頭插入設備插座后,用插頭外套螺母應將插頭插座鎖緊。安裝時應合理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 按照每盤電纜的總長綜合考慮,盡量減少中間接頭。控制電纜線芯多,在設備端一般與插頭相接,插頭上的每個線芯的連接均采用焊接,線芯絕緣護套長度適宜,電纜的外護套應包在插頭后蓋內,線芯剝去絕緣的長度為2mm左右,剝去太長容易發生互相碰線。控制電纜應盡
25、量少或不設中間接頭,對于多芯電纜應按線芯顏色統一對所接端子作一規定,并在監控臺、柜的接線箱的接線端子上做上編號,編號應和施工圖中編號統一。控制電纜的線芯經兩人查對,確認接線正確,方可插接在設備上,插接后應用鎖緊螺母鎖緊。監控室采用單相220V、50HZ電源供電,電源內部允許混入脈沖干擾脈刺(如可控硅開關電源、電弧焊接脈沖刺等),否則要隔離變壓器供電。引入攝像機、云臺的控制線、電源線、視頻電纜,在引出保護管時,用金屬蛇皮管、塑料波紋管或聚氯乙稀軟管進行保護,每根電纜均應有足夠的松弛度,其長度應能滿足云臺旋轉的最大距離,在此基礎上還應留10cm左右余量,電纜應沿支架、吊架引向攝像機或云臺并進行必要
26、地綁扎,當云臺在旋轉時,不應使電纜出現互相絞纏現象。電纜的引入端應設在云臺的旋轉死角處。在配電箱中的電纜余量為配線箱周長的二份之一,電纜應沿配線槽、或綁扎整齊敷設在配線箱內。若綁扎配線時,每10cm綁扎一次。整個系統采用單點接地,接地母線采用銅質線,采用綜合接地系統。為了保證整個系統采用單點接地,在工程實施中做到視頻信號傳送過程中每路信號之間嚴格隔離,單獨供電,信號共地集中在中心機房,接地措施的科學合理,可有力地保證了系統的抗干擾性能。3、電源檢測關閉監控臺、柜上的總電源開關,檢測交流電源電壓,檢查穩壓裝置的線路排列、電壓表讀數等。關閉各電源分路開關,給監控臺送電,測量各輸出端電壓,直流輸出的
27、極性,給每一回路送電,檢查電源指示燈等。檢查各設備端電壓。4、單體調試設備的單體調試一般在監控室進行。取視頻電纜、控制電纜和電源電纜35m,一頭接監控臺、柜配線箱接線端子,另一頭接相應的插頭。若某些小系統,不設專用監控臺、柜,可以直接按系統構成原理圖進行接線。首先系統圖接線,接通電源,電源指示燈亮,調整控制器的遙控云臺旋鈕,對電動云臺進行遙控(電動云臺應固定在穩固的三角支架或木臺上)。電動云臺的水平旋轉、垂直旋轉角度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以調整云臺的限位開關。對攝像機防護罩按其功能進行逐項試驗,分別試驗其加熱器、刮雨刷和排風扇等的工作情況,當各種功能均能滿足設計要求,方可進行安裝。并對防護罩的保護
28、電路進行檢查,并作必要的試驗調整。5、聯合調試1) 系統支持TCP/IP或RS485方式進行分級、多級聯網控制。2) 系統通過RS232及其它相關接口,實現與圖形工作站及控制鍵盤的連接。圖形工作站及鍵盤均能對一體化快球、自動變焦鏡頭等前端設備進行控制。3) 系統內置日期、時間、字符發生器,在每幅圖像中疊加攝像機的編號、位置以及實時變化的時間(包括年、月、日、時、分、秒)。攝像機標題以全中文顯示,日期/時間格式可調整。4) 系統具有視頻丟失檢測功能。5) 系統具有多種不同的報警顯示方式及報警狀態清除方式。6) 系統支持RS232作為報警輸入接口,實現與入侵報警主機的聯動控制。7) 系統支持鍵盤口
29、令輸入及優先級操作。8) 系統具有實時監控系統狀態功能。9) 系統鍵盤同時支持對矩陣及硬盤錄像機的控制。10) 支持快進、快退、慢進、逐幀等播放模式,快進/快退速度可調整。11) 支持外接鍵盤及工作站軟件等遠程集中控制。12) 支持用戶權限管理。13) 圖像管理軟件。14) 支持WEB遠程監控模式。15) 支持電子地圖。16) 支持多工作站聯網授權控制。17) 支持實時圖像顯示。18) 支持對硬盤錄像機進行網絡集中管理。19) 通過軟件在多媒體工作站顯示實時畫面。2.4系統測試記錄表格系統聯合調試時,將測試記錄表記錄各項調試內容,入下表。A、系統測試記錄表格項目名稱:陳家鎮濱江生態休閑運動居住
30、社區酒店項目工程 測試日期:2011年 月 日 序號項目內容抽查百分數(%)檢查記錄12345N1攝像機設置位置,視野范圍30安裝質量及外觀鏡頭、防護罩、支撐裝置、云臺2監視器安裝位置100設置條件3各類探測器安裝設置位置30安裝質量及外觀4硬盤錄象機安裝位置100接線引入電纜接地線情況5輔助電源安裝位置30接線引入電纜接地線情況6控制臺與機架安裝垂直度、水平度100設備安裝位置穿孔、連接處接觸情況7電纜敷設*敷設與布線30電纜排列位置,布放、綁扎質量地溝、支架、橋架的安裝質量埋設深度及架設質量焊接及插接頭安裝質量接線盒接線質量參與測試人員檢測綜合意見B、安全防范系統部件的功能檢測表項目名稱:
31、陳家鎮濱江生態休閑運動居住社區酒店項目工程 測試日期:2011年 月 日 序號項目檢測內容抽查百分數%檢查記錄12345N1攝像機通電試驗100防拆、防破壞功能云臺動作、鏡頭情況及視野范圍圖像質量2監視器通電試驗100顯示清晰度3各類探測器通電試驗100探測器靈敏度調整防拆、防破壞功能環境對探測器工作有無干擾的情況4硬盤錄象機通電試驗100防拆、防破壞功能控制功能動作實時性5后備電源電源品質30電源自動切換情況斷電情況下電池工作狀況參與測試人員檢測綜合意見2.5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24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4月23日調試,22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
32、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2-4人2011-4-232011-5-1522工作日第三章 門禁管理系統3.1概述本系統主要是對對于中心機房、重要房間、通道出入口等區域,主要在該區域的通道入口門處設置門禁管理系統,授予工作人員的正常出入管理,同時按照授權的權限來判斷合理的出入區域,避免機密區域受到不正常的出入侵犯。門禁點位置:在辦公區域的空調機房、風機房、消防控制中心、辦公監控中心、水泵房、制冷機房、制冷機房控制室、熱水機房、傳輸泵房、等重要辦公場所。在酒店區域的空調機房、熱水機房、新風機房、板換機房、前臺辦公室及樓梯前室也是要設置門禁的地方。3.2系統組成門禁控制系統由軟硬件兩部分組成,包括識
33、別卡、前端設備(讀卡器、電動門鎖、門磁開關、各種報警探頭、控制設備等)、傳輸設備、通信服務器及相關軟件。硬件部分中最主要的是控制設備,所有的讀卡器,門磁,開門按鈕、報警探頭等其他前端設備均接入相應的控制設備中,以完成各種系統功能(門禁控制、電子巡更、閉路監控和防盜報警等)的目的。軟件安裝在管理中心中專門用于監控管理的電腦上,管理人員借助門禁軟件,對系統進行設置及發卡授權管理,查看各通道口通行對象及通行時間;巡更計劃完成情況;防區報警情況等,并進行相關的實時控制或設定程序控制目標。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3.3系統調試檢測門禁系統采用RS-422或485總線制方式聯網,整個系統的拓撲結構非常簡單,整
34、個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可分為管線敷設、設備安裝接線、系統調試三個階段。調試分為單點調試與系統調試(1)單點調試的步驟:檢查接線是否正確;接通電源,如有異常情況則立即斷電;測試測試內容如下指示燈正常情況下紅燈亮或紅燈閃爍,按動開門按鈕指示燈變綠;蜂鳴器正常情況下不發出聲音,按動開門按鈕蜂鳴器鳴叫一聲;將卡靠近讀卡器,蜂鳴器應鳴叫二聲;電控鎖平常上鎖,按動開門按鈕時打開,維持數秒后應自動關閉。若測試結果符合以上四項,則該點通過測試(2)系統調試的步驟: 檢查網線有無短路; 設備號設置與軟件有關的操作請參閱軟件說明書;門禁控制器的地址碼設置分軟設置與硬設置;(注意:在整條總線上同時只能有一臺門禁控制器處
35、于設置狀態)系統認可的卡片指在系統運行正常的情況下可在系統范圍內正常使用的卡片;其它事宜參閱相關圖紙。 接通網絡擴展器電源; 測試。測試內容如下:設置時鐘,對設備進行初始化,軟件均應顯示“設置成功”將任意一張系統認可的IC卡登錄到控制器,若在規定時間段,應可開鎖;將已登錄到控制器的IC卡刪除,應不能開鎖;讀卡后采集數據,檢查采集到的數據是否正確若所有門禁點的測試結果均符合以上四項,則系統通過測試。3.4系統調試記錄表調試測試時,必須要有明確的記錄,以供檢查和日后備查或者維護用。門禁系統調試記錄表項目名稱:陳家鎮濱江生態休閑運動居住社區酒店項目工程 測試日期:2011年 月 日序號調試項目測試內
36、容正常情況合格情況1門禁主機控制器設備接線通電測試指示燈正常情況2讀卡器感應靈敏度蜂鳴器3電控鎖線纜連接通電測試4開門按鈕線纜連接通電測試5IC卡感應靈敏度6門禁系統管理軟件人機界面操作性功能參與調試人員調試綜合結論3.5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24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4月25日調試, 5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2-4人2011-4-252011-4-305工作日第四章 防盜報警系統4.1概述本系統主要是在酒店前臺接待柜、貴重物品保管室、總出納室、財務部總機房、財務經理辦公室、總經理辦公室等場所的隱蔽部位安裝緊急報警裝置,啟
37、動緊急報警裝置時保安中心應能準確顯示報警部位,同時啟動聲、光報警裝置。在財務部及出納室、電話程控交換機房、計算機中心機房、總經理辦公室等場所設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并可通過現場鍵盤進行布/撤防,用于防止無人辦公時的非法入侵,探測器報警時保安中心應能準確顯示報警部位,同時啟動聲、光報警裝置。在桑拿干蒸房、蒸汽房和游泳池旁設緊急報警按鈕,實現緊急報警和對健身中心服務臺的求助。在非正常出入的消防疏散門的門楣上設門磁開關監視其狀態。當報警后,系統向安防中心發出報警信號,并聯動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監視并記錄相關部位的圖像。在酒店內所有殘疾人衛生間設緊急報警按鈕,作為殘疾人的緊急求助。4.2系統組成入侵報警系統
38、由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報警按鈕、八路總線擴展模塊、布/撤防鍵盤、報警主機、管理鍵盤、管理工作站及監控軟件等構成。系統控制中心設于首層消防保安中心。報警主機采用總線與安裝于樓層弱電間的總線擴展模塊連接。擴展模塊的8個信號接收端口與相應樓層的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報警按鈕等報警裝置星型連接,實現探測器與主機的通信。報警主機可即時接收探測器的報警及狀態信息,管理人員通過管理工作站或主機配置的鍵盤對系統進行維護管理。系統除聲光報警外,管理工作站可同時采用電子地圖方式顯示報警點,并通過接口直接聯動視頻監控系統的矩陣,實現聯動控制。4.3調試要求1) 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報警主機通過RS232接口,將報警信
39、息、地址信號送至視頻監控系統的矩陣,矩陣根據預先編定的程序,自動將報警點附近攝像機的畫面調出在主顯示屏上顯示;同時,矩陣向硬盤錄像機發出信號,錄像機自動將報警前后時間段的錄像畫面登記,作為不可修改及覆蓋的信息儲存,作為日后事件處理的依據。2) 與智能照明系統聯動:報警管理工作站通過軟件接口,向上與安全管理系統、BMS集成。系統報警后,通過BMS聯動智能照明系統,把現場附近區域的燈光打開,便于保安人員通過視頻監控系統監察現場的話畫面。4.4系統調試1) 系統能按時間、區域部位任意布防或撤防。2) 系統自成網絡,且有輸出接口,用手動、自動方式,通過有線向外報警。3) 系統提供與視頻監控系統矩陣聯動
40、硬件接口,實現報警顯示及錄像功能。4) 系統提供數據集成端口、協議,與安全管理系統進行集成,實現安全管理系統對入侵報警系統的自動化管理及聯動控制。5) 系統以分區多層電子地圖的形式顯示用戶位置及狀態,報警自動彈出地圖,并顯示、記錄報警部位及有關警情數據,自動生成報警日志。6) 系統能對設備運行狀態和信號傳輸線路進行檢測,及時發出故障報警并指示故障位置。7) 系統具有防破壞功能,探測器被拆或線路被切斷時,系統應能發出報警。8) 提供本系統所需的全部相關軟件,包括使本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集成聯動,以及可能要求的與其它相關系統聯網所必需的應用軟件。9) 系統應用軟件須具有防止非法操作的功能。包括外人非法
41、操作以及操作人員的越權操作等。當發生非正常操作、停止運行時,應該能夠發出報警信號。10) 具備防止操作人員對歷史資料進行篡改的功能。11) 提供中文應用軟件與中文界面,并具備電子地圖。4.5調試記錄表調試測試時,必須要有明確的記錄,以供檢查和日后備查或者維護用。項目名稱:陳家鎮濱江生態休閑運動居住社區酒店項目工程 測試日期:2011年 月 日 序號項目檢測內容抽查百分數%檢查記錄123456合格/不合格1雙鑒探測器通電試驗100防拆、防破壞功能感應范圍靈敏度2報警按鈕通電試驗100防拆、防破壞功能感應范圍靈敏度3八路總線擴展模塊通電試驗100探測器靈敏度調整防拆、防破壞功能環境對探測器工作有無
42、干擾的情況4布/撤防鍵盤通電試驗100防拆、防破壞功能控制功能動作實時性5報警主機電源品質100電源自動切換情況斷電情況下電池工作狀況運行情況6聲光報警裝置通電試驗運行情況7管理工作站通電試驗操作系統及軟件運行情況8監控軟件軟件界面功能操作性人機界面性能參與測試人員檢測綜合意見4.6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24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4月25日調試,10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2-4人2011-4-252011-5-510工作日第五章 樓宇設備監控系統5.1. 概述樓宇設備監控系統(以下簡稱BAS),本系統是對機電設備進行集散式
43、監控,優化系統運行控制、收集分析運行數據、故障自動報警,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節省能耗、簡化管理、確保安全。系統運行全中文軟件,配置電話撥號軟件,實現遠程監控,能在發現故障時自動撥號至主管工程師的手機上,通知其及時進行處理。本系統采用Ecoa公司的Ecd66450040系統,具備優良的兼容性和先進性、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5.2. 本系統的監控范圍本系統監控、監測范圍如下:1)空調機房控制系統2)空調、通風系統3)熱水(蒸汽)鍋爐系統4)游泳池循環過濾系統5)給排水及污水系統6)電梯及自動扶梯監測具體見系統監控點表如下序號專業名稱數字輸入(DI)模擬輸入(AI)數字輸出(DO)模擬輸出(AO)備
44、注1空調系統275 177 109 166 系統設備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實現監控2冷凍系統86 15 33 7 采用通訊接口或協議接入BMS,BMS只監不控3采暖系統51 12 3 2 鍋爐系統采用通訊接口或協議接入BMS,BMS只監不控。其他設備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實現監控4給排水系統241 13 1 系統設備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實現監控。泳池熱泵機組系統采用通訊接口或協議接入BMS,BMS只監不控5變配電系統171 173 55 采用通訊接口或協議接入BMS,BMS只監不控。普通照明采用DDC接入BMS,實現監控。6發電機系統22 13 4 采用通訊接口或協議
45、接入BMS,BMS只監不控7電梯系統51 8 采用通訊接口或協議接入BMS,BMS只監不控8消防系統*采用通訊接口或協議接入BMS,BMS只監不控9冷房、冷藏庫3 系統設備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實現監控小計897 414 205 175 注:招標文件未計入電梯部分總計16911. 系統配置5.3. 中央系統的配置在服務器上安裝EBI服務器/工作站軟件,配置標準BACnet客戶端,連接各BACnet設備以及本項目中其他EBI系統,實現集成。配置標準OPC客戶端,用于連接第三方系統,實現集成。子系統接口開發:冷水機組接口、配電系統接口、發電機組接口、智能照明系統接口、電梯系統接口、泳池熱泵
46、接口、鍋爐系統接口、消防系統接口等。5.4. 系統調試調試條件1、DDC及相關的傳感器執行器已經安裝完成,并檢查接線正確;2、各設備機房具備正常的電源;3、受監控機電設備已經由相關專業完成單機通電調試;4、相關機電設備提供商提供設備的詳細說明書,并能到現場配合聯動調試;5、調試工具準備:筆記本電腦1臺,對講機1對,手電筒2支,萬用表1只,專用測試設備(如溫度濕度壓力)1套。溫濕度傳感器調試1) 要求有24VAC的電源,校準溫濕度傳感器,萬用表。2) 正確接線通電30分鐘后,如果其測量值與校準溫濕度傳感器比較,如果精度滿足要求,則合格,如果精度不滿足要求,可以使用軟件對其進行補償,在進行補償后,
47、如果精度滿足要求,合格。壓力傳感器調試1) 要求有8VDC的電源,校準壓力傳感器,萬用表。2) 正確接線通電30分鐘后,如果其測量值與校準壓力傳感器比較,如果精度滿足要求,則合格,如果精度不滿足要求,可以使用軟件對其進行補償,在進行補償后,如果精度滿足要求,合格。流量傳感器的調試1) 要求有24VDC電源,萬用表。2) 將流量傳感器探頭正確插入靜止的水中,通電30分鐘后,用萬用表測出其輸出電流,如果與4mA比較,在誤差范圍內,則合格,如果不是,則按住ZERO鍵1分鐘以上,讓傳感器歸零。5.4.1. DDC加電調試供電之前,對DDC盤內所有電纜和端子排進行目視檢查,以修正顯性的損壞或不正確安裝。
48、確認安裝按安裝手冊詳細步驟實施完畢。檢查接線端子,以排除外來電壓。注意在控制器底座和現場接線過程中及控制器邏輯模塊安裝之前,確保控制器屏蔽接地連接的完整性。現場接線的檢查使用萬用表或數字電壓表,將量程設為高于220V的交流電壓檔位,檢查接地腳與所有AI、AO、DI間的交流電壓。測量所有AI、AO、DI信號線間的交流電壓。若發現有220V交流電壓存在,查找根源,修正接線。注意:盤柜的所有內部線和外部線均要進行測試和檢查,堅決杜絕強電串入弱電回路!接地測試將儀表量程設在020K電阻檔。測量接地腳與所有AI、AO、DI接線端間的電阻。任何低于10K歐姆的測量都表明存在接地不良。檢查敷線中是否有割、劃
49、破口,傳感器是否同保護套管或安裝支架發生短路。檢查第三方設備是否通過接口提供了低阻抗負載到控制器的I/O端。為毫安輸入信號安裝250歐姆或500歐姆電阻。按I/O模塊表設置模塊地址及安裝模塊。通電測試先不安裝電源模塊,將DDC盤內電源開關置于“斷開”位置。此時將主電源從機電配電盤送入DDC箱。閉合DDC盤內電源開關,檢查供電電源電壓和各變壓器輸出電壓。斷開DDC盤內電源開關,安裝電源模塊和CPU模塊,將DDC盤內電源開關閉合。檢查電源模塊和CPU模塊指示燈是否指示正常。DDC測試報告DDC編號 備 注A項 加電之前所有設備已安裝和接線q 按安裝手冊正確安裝q 外來電壓檢查q 不正確接線檢查q
50、接地不良測試q 安裝250或500歐姆電阻q B項 供電機電配電盤供電q 開關閉合,檢查市電電壓q 開關閉合,檢查變壓器輸出電壓q 設置控制器時間、日期和地址q 設置控制器通訊速率q C項下載程序DDC數據變換q 程序下載至CPUq D項 檢查測試表DDC程序下載完成后簽屬測試表q 注釋:5.4.2. BA系統監控設備調試1、空調機組的調試方案空調機組“關”狀態下的目視及功能測試:目視檢查所有設備的接線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線,機電設備安裝就緒,做好運行準備等)目視檢查溫濕度傳感器、壓差開關、水閥及執行器、風閥執行器的安裝和接線情況,如有不符合安裝要求或接線不正確情況則立即改正。通過BAS手持終端
51、(手操器),依次將每個模擬輸出點,如水閥執行器、風閥執行器、變頻信號等手動置于100%,50,0;然后測量相應的輸出電壓信號是否正確,并觀察實際設備的運行位置。通過手操器,依次將每個數字量輸出點,如風機啟停等分別手動置于開啟,觀察控制繼電器動作情況。如未響應,則檢查相應線路及控制器。將電器開關置于手動位置,當送風風機關閉時,確認下列事項:送風風機啟停及狀態均為“關”。冷熱水控制閥關閉。所有風閥處于“關閉”位置。過濾器報警點狀態為“正常”。風機前后的壓差開關為“關”。空調機組送風風機啟停檢查保證無人在空調機內或旁邊工作,確認送風風機可安全啟動。按下列步驟檢查:用鑒定合格的壓差計,標定風機前后壓差
52、開關。當壓差增至設定值(可調)時,使壓差開關狀態翻轉。標定好后,作好標定記錄。用鑒定合格的壓差計,標定過濾器報警壓差開關。使壓差開關在壓差增加至設定值(可調)時狀態翻轉。標定好后,作好標定記錄,表明該壓差開關已標定。將機組電氣開關置于自動位置,通過BAS手持終端(手操器)啟動送風風機,送風風機將逐漸提速,確認風機已啟動,送風風機運行狀態壓差開關為“開”。通過BAS手持終端(手操器)關閉風機,確認送風風機停機,送風風機運行狀態壓差開關為“關”。將“自動手動”開關仍置于“自動”位置,再次啟動送風風機,以便作進一步測試。空調機組溫度控制采用PID控制,實際溫度高于設定溫度,冷水調節閥(MV01)以被
53、控對象的溫度為目標進行PID調節。實際溫度低于設定溫度,冷水調節閥(MV01)關閉。被控對象的溫度已達到控制的要求內,此時,保持冷水調節閥(MVOI)的開度。空調機組過濾器報警當空調機組送風風機狀態為“開”時,確認過濾器阻塞報警點為“正 常”。用一塊干凈紙板或塑料板部分阻塞過濾器網,使檢定合格之壓差計測得的過濾器前后壓差超過開關點設定值(如250Pa,可調),確認BAS手持終端(手操器)上的報警輸入點為“報警”。從過濾網上移去紙板或塑料板,確認過濾器阻塞報警點恢復正常。連鎖功能測試當空調機組運行狀態為“關”時,檢測以下設備是否正常:水閥執行器是否為0%,風閥執行器是否為0%;當空調機組運行狀態
54、為“開”時,檢測以下設備是否正常:水閥執行器是否進行正常調節,風閥執行器是是否開到預置位置,當模擬風機故障時是否可以停機;最終調整與標定待冷凍水機組和熱交換系統調試完畢,冷熱水可以供給大廈的各空調機組之后,可以進行溫、濕度傳感器的標定和溫度控制回路的細調。讓空調機組在全自動控制下運行足夠長的時間,以使被控區域溫濕度趨于穩定。用檢定合格的溫度儀表和濕度儀表,標定溫度和濕度傳感器,通過調試軟件在DDC控制器內作必要的調整。系統穩定之后,細調PI溫度控制回路,以確保溫濕度設定點的改變不致引起系統的振蕩。一旦發生振蕩,改變控制回路的PI參數,以獲得所有負載條件下的穩定控制。固定和手動模式的復位所有測試
55、完成之后,與空調機組相關的所有輸入、輸出點均應處于全自動模式,并將各個受控變量置于設計的設定值。2、新風機組調試新風機組“關”狀態下的目視及功能測試目視檢查所有設備的接線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線,機電設備安裝就緒,做好運行準備等)目視檢查溫度傳感器、水閥及執行器、風閥執行器的安裝和接線情況,如有不符合安裝要求或接線不正確情況則立即改正。通過BAS手持終端(手操器),依次將每個模擬輸出點,如水閥執行器手動置于100%,50,0;然后測量相應的輸出電壓信號是否正確,并觀察實際設備的運行位置。通過手操器,依次將每個數字量輸出點,如風機啟停、風閥執行器等分別手動置于開啟,觀察控制繼電器動作情況。如未響應,
56、則檢查相應線路及控制器。將電器開關置于手動位置,當送風風機關閉時,確認下列事項:送風風機啟停及狀態均為“關”。冷熱水控制閥關閉。所有風閥處于“關閉”位置。風機前后的壓差開關為“關”。新風機組送風風機啟停檢查保證無人在空調機內或旁邊工作,確認送風風機可安全啟動。按下列步驟檢查:用鑒定合格的壓差計,標定風機前后壓差開關。當壓差增至設定值(可調)時,使壓差開關狀態翻轉。標定好后,作好標定記錄。將機組電氣開關置于自動位置,通過BAS手持終端(手操器)啟動送風風機,送風風機將逐漸提速,確認風機已啟動,送風風機運行狀態壓差開關為“開”。通過BAS手持終端(手操器)關閉風機,確認送風風機停機,送風風機運行狀
57、態壓差開關為“關”。將“自動手動”開關仍置于“自動”位置,再次啟動送風風機,以便作進一步測試。新風機組溫度控制隨著送風風機狀態為“開”,執行下列檢查:在“制冷”工況下,如果送風溫度高于設定溫度,程序可以自動開大冷水閥開度,并關閉熱水閥;當送風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程序可自動減小冷水閥開度。在“制熱”工況下,如果送風溫度高于設定溫度,程序可以自動減小熱水閥開度,并關系冷水閥;當送風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程序可自動開大熱水閥開度。 (注, 調試報告中所列值均為參考值,以批準設計值為準。)注:由于PID控制環節積分時間的作用,執行器將花費一定時間,才能將閥門全開或全關。連鎖功能測試當空調機組運行狀態為“
58、關”時,檢測以下設備是否正常:水閥執行器是否為0%;當空調機組運行狀態為“開”時,檢測以下設備是否正常:水閥執行器是否進行正常調節,當模擬風機故障時是否可以停機;最終調整與標定待冷熱源條件具備后,可以進行溫、濕度傳感器的標定和溫度控制回路的細調。讓新風機組在全自動控制下運行足夠長的時間,以使被控區域或房間溫度趨于穩定。用檢定合格的溫度儀表和濕度儀表,標定溫度和濕度傳感器,通過調試軟件在DDC控制器內作必要的調整。系統穩定之后,細調PI溫度控制回路,以確保溫度設定點的改變不致引起系統的振蕩。一旦發生振蕩,改變控制回路的PI參數,以獲得所有負載條件下的穩定控制。固定和手動模式的復位所有測試完成之后
59、,與空調機組相關的所有輸入、輸出點均應處于全自動模式,并將各個受控變量置于設計的設定值。3、排風機的調試排風機“關”狀態下的目視及功能測試目視檢查所有設備的接線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線,機電設備安裝就緒,做好運行準備等)目視檢查風機電控柜接線情況,如有不符合安裝要求或接線不正確情況則立即改正。通過手操器,依次將每個數字量輸出點,如風機啟停手動置于開啟位置,觀察控制繼電器動作情況。如未響應,則檢查相應線路及控制器。當排風風機關閉,確認下列事項:排風風機啟停及狀態均為“關”。風機故障報警點為“正常”。排風機機啟停檢查保證無人在送、排風機旁邊工作,確認排風機可安全啟動。按下列步驟檢查:將機組電氣開關置于
60、自動位置,通過BAS手持終端(手操器)啟動送、排風機,確認風機已啟動,風機運行狀態為“開”。通過BAS手持終端(手操器)關閉風機,確認風機停機,風機運行狀態為“關”。將“自動手動”開關仍置于“自動”位置,再次啟動排風風機,以便作進一步測試。固定和手動模式的復位所有測試完成之后,將送、排風機置于全自動模式。5.5. 樓宇設備控制軟件調試5.5.1. 開發、調試階段該階段是整個BMS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軟件通信接口(網關)開發和系統調試工程師必需掌握上面提到的知識,對本項目BMS系統圖,功能技術方案中的要求有充分的熟悉和理解,清楚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務內容。該階段是有三大塊組成;通信接口的軟件開發
61、、系統組態和系統現場調試。系統組態的部分工作要等接口軟件開發完成后進行,系統現場調試要等上二大塊完成后進行。系統組態和現場調試可統稱為系統調試。5.5.2. 通信接口軟件的開發通信接口軟件的開發也可叫集成管理軟件的二次開發,即根據集成管理軟件提供與其他系統進行通信的接口函數,結合子系統提供的協議或開發包等等,開發接口通信動態連接庫或OPC-ServerS。該階段又可分為三個時間段:協議分析,協議測試和軟件編程、調試。a) 物理接口連線類型若BMS主機與子系統主機實現主機對主機相連,接口物理連線有二種:RS-232串口線和網絡線。若連線直接來自于他子系統的控制器,則要通過轉換模塊轉換成這二個物理
62、接口形式,再與BMS主機的串口或網口相連。如子系統的總線采用RS-485總線,則通過RS-485/RS-232轉換模塊后接入到BMS主機的串口接口。協議分析若子系統提供的RS-232或RS485,由于協議沒有統一的標準,BMS實施工程師就要對協議進行分析:協議的數據格式、通信參數、每個字段的含義、等等。并可直接在辦公室的計算機上進行測試。若子系統提供NetApi,NetDDE等,需分析了解數據通訊方式,通訊設置方法,數據包的詳細準確的解釋說明等等技術參數。當子系統提供的是開發包,需了解分析函數調用的詳細說明和使用示例等。有不明確的地方同子系統方的工程師聯系。有時,協議一定要到現場測試后才能了解
63、清楚。對于一些標準的協議,不用多費心去分析起內部的技術參數,直接安裝上BMS軟件供應商提供的網關,進入系統調試這一步。協議測試當現場子系統調試人員,通知你該子系統基本可運行時,你可進入現場,檢查BMS系統與各子系統的全部連線是否敷設好,在接線頭是否做好并接好。安裝好本系統操作系統、BMS軟件、數據庫服務器軟件以及一些常用的測試軟件等,當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就可以對協議進行現場測試。啟動子系統,調試人員可以用一些測試軟件測試子系統上傳數據或下發命令,進一步對協議的理解和確認。軟件編程、調試對與子系統提供的接口協議或其他的通信方式的技術參數、使用示例等等了解清楚后,就可以放心地開發接口通信網關。網關
64、開發流程如圖1所示。圖1 集成管理系統接口網關根據集成軟件提供的軟件接口函數和子系統提供的接口通信協議或函數,軟件工程師就可以在相關的軟件開發平臺編寫網關代碼,通過編譯、調試生成網關應用程序。有的網關可直接通過軟件測試工具在辦公室里測試:運行網關程序,在集成管理軟件進行幾個點的組態后運行,運行軟件測試工具,通過在組態頁面和軟件測試工具界面操作(讀、寫),就能在上頁面或界面上觀察到傳輸數據的正確性,反映出編寫的網關是否成功。往往大多種網關的測試要到現場,開啟子系統軟件平臺后進行。這一步也可歸到系統的現場調試、運行階段。5.5.3. 系統的調試集成管理系統的調試流程如圖2所示。圖2 集成管理系統調
65、試該階段工作要求準備好下列施工資料:BMS系統圖,設計方案及設備清單。各子系統原理/接線圖,點位圖的技術規格說明,I/O點數表。調試工程師必須對上面所提資料中的原理、技術功能有充分的理解,清楚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務內容及其施工順序。對各級通信網絡所有的網絡結點均有計劃好的名稱,代號和地址。在BMS調試前要求BMS系統與各子系統的全部連線在現場安裝就位,并接好所有電纜線(協議測試階段也要做到這些工作)。其安裝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該階段與接口協議的開發(網關的開發)可穿插進行,但在監控點配置、組態之前,接口網關應已開發結束。2.3.1系統組態系統組態有以下幾部分:監控頁面設計,監控點配置、組態
66、。監控頁面上信息的控制結構大多采用樹型結構,可通過鼠標點擊層層深入直到在電子地圖上的具體的設備或較大設備的運行原理示意圖或表格式顯示圖。背景圖片盡量根據建筑物的特點來設計,各控制、顯示點在監控頁面上要設置清楚、美觀、形象、生動,操作順敞,觀察容易。電子地圖要清晰,上面的設備點按實際位置、方向擺放。安裝好已開發的接口軟件網關,根據各子系統的點位圖表,進行相應監控點的配置,設置一些傳統的監控管理功能,如時間表、趨勢圖、報警。通過BMS軟件平臺的拖/放功能,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監控點的組態,但要細心。當點位數量很多時,組態時間長會看得眼花繚亂,容易出錯,最好做一些分段標記,便于調試。調試結束時去掉相應的
67、表記。2.3.2系統總體調試、運行集成系統總體調試步驟是先完成BMS系統與單個子系統的連接調試,再分別逐步進行系統集成,組成較大的控制系統,最終完成整個網絡系統的調試。該階段需要子系統現場調試工程師的很好技術配合。由于要觀察核對監控點的實際狀態和操作結果,需現場電工的協助。5.6. 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24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4月25日調試,25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2-4人2011-4-202011-5-1525工作日第六章 無線巡更系統 6.1. 概述本系統主要是根據安保系統的特點,在加強技術防范的基礎上,通過電子巡更
68、系統的設置,加強保安人員定時定點定線路的對各區域進行保安巡視做到人防與技防的結合。或根據企業對正常安全生產的需要,加強工作人員定時定點對各設備進行檢查或保養,用科學客觀的方式確保安全生產。電子巡更系統采用目前較流行的無線巡更設備,無線方式的特點是無須布管穿線,造價低,擴容方便。本系統工程在各層樓梯口,和重要的區域安裝巡更鈕,巡更人員使用巡更器在規定的巡更點刷卡,巡更器記錄刷卡的線路、人員、地點、時間及事件等信息,然后通過RS232數據線與PC機進行連接,記錄數據將自動上傳到PC機并由巡更管理軟件進行智能處理以實現對巡更人員及巡更過程的考核。6.2. 系統組成本系統由巡更棒、巡更管理軟件、通訊器
69、、巡更信息鈕(卡)、打印機、電腦及運行于WINDOWS 操作系和管理軟件組成。巡更鈕:用于標示巡更點的地點;人員鈕:用于標示巡更人員的身份;巡更棒:用于數據采集、儲存和傳輸巡更記錄信息;通訊器:通過RS-232通信線與計算機連接,實現巡更棒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打印等。6.3. 系統調試1、軟件啟動口令操作啟動管理軟件,設置軟件系統包含口令保護,系統管理口令操作員口令。分別對應不同的權限和更新功能口令的權限。2、信息采集器登錄及巡更人設置在系統中添加巡更人,并分配信息采集器。軟件中可通過信息芯片定義巡更人,以降低成本,軟件可管理的巡更人數目不受限制。3、設置信息鈕登錄及地點在系統管理軟件中添加巡
70、更地點,并分配信息鈕。軟件可添加的巡更地點是沒有數量限制的。4、巡更班次設置在管理軟件中設置上下班時間,可劃分不同的上班時間段,方便查詢。班次的設置可跨零點。5、巡更路線設置將巡邏的地點組織成不同的巡更路線,規定巡更人按路線進行巡邏,可更方便地進行管理。在查詢時通過路線查詢,對巡更人是否遺漏巡更點便一目了然。軟件中可設置的巡更路線數目最大的999.6、查詢功能在系統中按人名、時間、巡更班次、巡更路線對巡更人工作情況進行查詢,更可按多種條件組合查詢。生成巡更情況總表、巡更事件表、巡更遺漏表。每月還可列出月統計報表,并可通過打印機將結果輸出。7、設置巡更數據備份、恢復功能設置管理軟件的備份、恢復功
71、能,定期可將以前的數據備份到軟盤或硬盤上,需要的時候可恢復到軟件中。6.4. 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1-2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4月25日調試,5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1-2人2011-4-252011-4-305工作日第七章 停車場管理系統7.1. 概述本工程在首層進入地下停車場的入口處設置一套一進一出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對停車場進出車輛實施自動管理。系統要求具備出入口管理、停車收費及車輛圖像對比等功能。系統由入口管理設備、出口管理設備、管理工作站及軟件等構成。出入口管理設備安裝于停車場出入口,收費及管理控制計算機設于停車場出
72、口處.入口設備包括入口控制器、讀卡器、發卡機、中文電子顯示屏、滿位指示燈、自動道閘、車輛感應控制器、感應線圈、對講機、彩色攝像機等。主要完成車輛進場時的發卡(或驗卡)、車輛圖像及進場時間記錄等功能。出口設備包括出口控制器、讀卡器、費率顯示屏、自動道閘、車輛感應控制器、感應線圈、收費計算機、票據打印機、對講機、彩色攝像機等。主要實現車輛出場時的驗卡、計費、車輛圖像對比等功能。7.2. 系統組成本系統由收費及管理計算機、管理軟件、智能終端、發行器、RS485通訊卡、智能感應卡和道閘等設備組成。各組成設備主要作用收費及管理計算機:運行系統數據庫管理軟件,管理系統所有數據;運行系統應用管理軟件,實現對
73、系統智能終端設備及相關工作的管理;管理軟件: 人機交互接口,實現對系統智能終端設備及相關工作的管理;智能終端: 識別用戶卡片,判別卡的合法有效性,并做出相應的控制,如開啟道閘、操作提示等,同時將有效讀卡數據存儲;發行器: 系統管理員登錄注冊及卡片發行、檢測、清空、掛失、退卡等功能;RS485通訊卡:完成計算機與其下位智能終端設備的通訊傳輸及轉換;智能感應卡:承載信息的載體,用戶使用系統的憑證;道閘:接受智能終端發出的控制指令做出相應的控制,如:道閘對通道的開啟和關閉等;7.3. 系統調試一、接線按照布線圖的管號線號表確認每根線的用途,對照設備的接線圖將每根線連接到對應的接線端子上:1.多芯電纜
74、要先在每芯電線上用號碼管標記芯號,并記錄芯號與顏色的對應,這是電纜另一頭接線的依據。2.每根導線的端頭用專用壓線鉗壓制金屬接管,然后將金屬接管擰在接線端子上。3.接線完成后徹底清理剪下的線頭等雜物,尤其是裸露的銅芯線頭,以免通電時造成短路損壞設備。4.捆扎整理與接線端子連接的引線,信號線與信號線歸類,電源線與電源線歸類,以免互相干擾。二、接線檢查AC220V供電及接地接線檢查:火線、零線、接地線的順序;接地采用建筑物綜合接地。通訊接線檢查:CAN總線正負極;120歐姆終端電阻;不能分支。其它接線檢查:電腦、打印機等連接線。三、通電測試給設備通電:參照設備使用說明書,設備應工作正常、通訊正常。出
75、口設備通電:參照設備使用說明書,設備應工作正常、通訊正常。入口設備通電:參照設備使用說明書,設備應工作正常、通訊正常。四、系統設置收銀管理設備設置:設置通訊口、操作員、時間、收費標準、車位數等。出口設備設置:設置出口控制機地址(163,推薦為2);設置車輛檢測器靈敏度。入口設備設置:設置入口控制機地址(163,不能與出口控制機相同);設置車輛檢測器靈敏度。五、操作調試入口設備試運行:反復試驗入口功能,觀察入口設備是否工作正常。收銀管理設備試運行:使用入口試驗憑據及數據反復試驗收銀管理設備,觀察收銀管理設備是否工作正常。出口設備試運行:使用入口、收銀管理試驗憑據及數據反復試驗出口設備,觀察出口設
76、備是否工作正。7.4. 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計劃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2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5月20日調試,10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2人2011-5-202011-5-3010工作日第八章 UPS配電系統8.1 概述本工程的UPS配電,為視頻監控系統、報警系統、門禁系統、BA系統等各個系統供電。UPS放置于消防中心配置一臺山特30KW的UPS,為消防中心酒店所有有弱電系統供電。在辦公樓保安中心配置一臺科士達20KW的UPS,為辦公樓該部分的弱電系統供電。8.2 UPS配電調試1、自檢功能標準:UPS一般都有故障自檢功能,可以檢查出主要故障,并
77、報警。調試方法:先模擬一故障(如不接電池),給UPS接入交流電,并合上市電開關,系統將進入自檢狀態,自檢完成后,會報警該故障。2、無電池市電開機標準:UPS應該能在無電池情況,由市電逆變工作。調試方法:斷開電池,接入市電,合上市電開關,(這時若報電池故障可暫不理會)按“開機”鍵,稍后UPS指示燈由“市電”、“旁路”指示燈亮,轉為“市電”、“逆變”指示燈亮。這時測量的輸出電壓、頻率應該是穩定的,波形是正弦波。3、市電逆變轉電池逆變無間斷標準:正常情況下,UPS由市電逆變給負載供電,若這時電池正常,市電停電,應該由電池不間斷地給負載供電。調試方法:先讓UPS工作在市電逆變狀態,斷開市電開關;UPS
78、自動由市電逆變狀態轉到電池逆變狀態,指示燈相應的由“市電”、“逆變”指示燈亮轉為“電池”、“逆變”指示燈亮。在此轉變過程中,可以用一臺計算機做為負載,以便檢測在轉變過程中對負載的影響。4、電池逆變轉市電逆變標準:如果UPS工作于電池逆變方式,在市電正常后,UPS應不間斷地轉到市電逆變方式。調試方法:先斷開市電開關,讓UPS工作在電池逆變狀態,指示燈為“電池”、“逆變”指示燈亮;再合上市電開關,UPS將自動由電池逆變轉為市電逆變,指示燈由“電池”、“逆變”指示燈亮轉為“市電”、“逆變”指示燈亮。在此過程中,可以用一臺計算機做為負載,以便檢測在轉變過程中對負載的影響。5、轉維修旁路供電標準:對于中
79、等容量以上UPS(一般5KVA以上),應設計有維修旁路供電。 在機器故障時,可以讓UPS工作在維修旁路,以便進行內部不帶電維修。調試方法:先合上旁路開關,按關機鍵,讓UPS工作在市電旁路狀態,再合上維修開關,并且關閉輸入和旁路開關,這時輸出應不斷電,UPS內部板件部分應沒有電。最后合市電、旁路開關,UPS工作在市電旁路后,再將維修開關斷開,按開機鍵轉市電逆變。在此過程中,同樣也可以由一臺計算機做為負載,以便檢測在轉變過程中是否對負載有影響。6、市電逆變關機標準:UPS在市電逆變工作方式應能安全關機。調試方法:UPS工作在市電逆變狀態,按下“關機”鍵,直至聽到“嘀”的一聲,逆變指示燈滅,旁路指示
80、燈亮,UPS工作在旁路供電模式,再斷開市電應無輸出。7、電池逆變關機標準:UPS在電池逆變工作方式應能安全關機。調試方法:UPS工作在電池逆變狀態,按下“關機”鍵,直至聽到“嘀”的一聲,UPS停止工作,無輸出。8、主機輸出轉從機輸出標準:對于主備方式工作的UPS,主機應安全轉到從機供電。調試方法:主機與從機均工作在市電逆變狀態,這時負載由主機輸出帶載,斷開主機市電開關及電池開關,這時負載能正常運行,負載由從機輸出帶載。8.3 UPS調試記錄表調試測試UPS時,必須要有明確的記錄,以供檢查和日后備查或者維護用。項目名稱:陳家鎮濱江生態休閑運動居住社區酒店項目工程測試日期:2011年 月 日 測試
81、內容測試結果說明工作環境溫度040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濕度595,無凝露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海拔1500m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設備安裝擺放符合規范不符合規范接線走線符合規范不符合規范功能調試市電上電,旁路工作正常不正常市電開機,旁路轉逆變工作正常不正常市電停電,轉電池逆變正常不正常性能調試電池逆變工作正常不正常市電來電,電池逆變轉市電逆變正常不正常輸出電壓:正常不正常輸出頻率:正常不正常參與測試人員測試綜合結論8.4 調試人員及時間安排本系統調試測試過程,計劃需要2人投入到測試調試中,原計劃從2011年5月10日調試,5個工作日完成。調試人數開始時間完成時間調試工期備注2人2011-5-102011-5-155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