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施工組織機構及職責42.1、組織機構圖42.2崗位職責5三、資源節約63.1節能與能源利用63.2 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63.3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73.4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7四、環境保護84.1、揚塵控制措施84.2、噪聲控制84.3、光污染控制94.4、室內空氣污染控制9五、施工廢棄物管理105.1、固體廢棄物控制10六、再生材料的使用12七、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12八、綠色施工管理評價. .1313 一、 編制依據天慶格林小鎮15#、16#樓工程建設場地位于蘭州市城關區北面灘。本工程地下室為3層,地上均為三十二層,15#樓地上均為住宅,地下一層為丙類庫房;地上二三層戰
2、時為甲類核6級二等人員掩蔽所,平時為自行車庫,15#樓地上面積為18312.20,地下面積為:1501.30,16#樓地上面積為:33645.80,地下面積為3718.60。建筑部分:(一) 、設計參數:筑物抗震設防烈度:八度。地下室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除地下超市部分為一級,其余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級:級。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室內環境污染控制類別:幼兒園及住宅為類,公建為類。鍋爐房火災危險性類別為甲類。墻體設計:1、地下室外墻均為300厚鋼筋混凝土墻,隔墻采用200厚燒結空心磚,墻體由M5水泥砂漿砌筑,地下工程防水使用年限要求低于50年,采用砼結構自防水外
3、設1.5厚三元乙丙橡膠防水卷材兩道防水。地下室外墻防水保護磚墻改為80厚EPS聚苯板。2、地上各層:除注明外,住宅外墻采用250厚燒結粘土空心磚或250厚鋼筋混凝土墻(外墻窗洞口窗臺下采用220厚加氣砼砌塊),公建及商鋪外墻采用300厚燒結粘土空心磚;與剪力墻相連的內墻采用140厚結粘土空心磚。結構部分:建筑物設計分類等級1.建筑物設計分類等級見表,混凝土構件的環境類別見表,建筑耐火等級詳建筑設計。2.未經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不得改變結構的用途和使用環境。(二).設計使用活荷載標準值及墻體容重1.設計使用活荷載標準值見表,未列出的局部房間荷載按規范或實際取值。基本雪壓So=0.15KN/m2(
4、n=50年)。地面粗糙度為C類,體形系數1.3;基本風壓Wo=0.35KN/m2(n=100年)、0.3KN/m2n=50年), 2.砌體:電梯井道、衛生間隔墻采用容重13.5kN/m3的MU10燒結粘土多孔磚,其它墻體采用容重8.0kN/m3的燒結粘土空心磚砌塊,多孔磚砌體14.5KN/m3,空心磚砌體9KN/m3,輕質墻板成墻重量 1.0KN/m2。砌筑砂漿為M5混合砂漿。鋼筋混凝土容重25KN/m3?;炷翂w室內表面未考慮粉刷層荷載,施工單位在砌筑填充墻時應結合混凝土墻體厚度選用砌塊厚度,以保證填充墻在粉刷完畢后同混凝土墻體表面相平,混凝土墻體表面不再抹灰。未經設計院同意,不得更改墻體
5、材料及墻體布置,不同材料墻體所用位置見建筑專業圖紙。3、建筑物的使用荷載和施工中所用材料容重不應超過本說明設定的限值。施工時樓面堆載與施工荷載之和不得 大于4.0KN/ m3。(三).材料1.地下一層地面以上混凝土強度等級:剪力墻、柱、梁、板詳見柱、剪力墻平法施工圖, 樓梯同本層樓板,構造柱、圈梁為C20,女兒墻、欄板為 C25。當梁與柱(混凝土墻)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時,梁柱(混凝土墻)核芯區混凝土強度等級同梁。地下一層地面以下:基礎墊層150mm厚C15,伸出筏板邊150mm,筏板、墻、梁板均為C35?;炷量節B等級15#、16#筏板、車庫地面以下外墻為P8, 有關耐久性的規定。2.框架抗震
6、等級為一、二級時,框架縱向受力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且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且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于9%。未經設計院同意,鋼筋不得隨意代換。3.焊條:焊條由施工單位按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選用。(四).鋼筋混凝土工程1. 受力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地下一層地面以下注明的見表,地下一層地面以上及地下一層地面以下未注明的依據表按平法圖集第33頁取值,板保護層厚度同一類環境中的墻,且不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2.鋼筋接頭:鋼筋直徑D20時,應采用級等強度直螺紋套筒連接,16D20宜采用級等強度直螺紋套筒連接或焊接,
7、D16采用搭接或焊接接頭。鋼筋的連接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五).砌體部分1.后砌填充墻與框架柱、剪力墻、構造柱間設26500拉接筋,拉筋伸入墻內的長度地下一層地面以下為墻長的1/5且不應小于700mm,地下一層地面以上沿填充墻拉通,做法參見02G02第42、44頁,墻頂與梁、板的連接見02G02第46頁節點(1)。2.墻長大于 5米(包括門窗洞口)時,應在墻長的中部或結合門窗洞口位置設置構造柱;寬度大于2.1米的門窗洞口兩側、無翼墻的“一”字形墻端頭及懸挑梁端部砌體應增設構造柱;構造柱寬200X200mm,柱內配 412(豎向筋)、6200(箍筋),上下錨入梁內400mm;墻高4米時,在墻體半
8、高處(或門洞上皮)設置與柱(構造柱)連接且沿墻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做法見02G02第45頁,水平系梁兼洞口過梁時,應按過梁截面施工并另配過梁鋼筋。3.在施工時應預設埋件或插筋,不得在事后砸鑿柱、墻、梁,不得將構造柱和墻體拉接筋焊在主筋上;應先砌墻后澆構造柱。二、施工組織機構及職責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為保證各項指標完成,擬在現場成立項目部領導小組。2.1、組織機構圖 綠色施工組織機構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王有智領導小組副組長:技術負
9、責人:張興永領導小組臨時副組長:王小平成員:郭彥光、朱立巖、鞏建存、馮英杰、包愛軍、曹海河、曹海濱、2.2崗位職責2.2.1、領導小組組長崗位職責組長為本項目綠色施工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各項目標,審批實施專項方案,建立管理組織機構,主持領導小組例會。2.2.2、領導小組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受組長委托主持領導小組例會,組織現場檢查和整改,協調各分包施工管理工作。2.2.3、領導小組組員負責本單位綠色施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經小組批準的施工方案實施。2.2.4、資料員 負責綠色施工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三、資源節約綠色施工節約是指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施
10、工用地保護。3.1節能與能源利用3.1.1嚴禁使用國家、行業、蘭州市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 3.1.2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避免大功率施工設備長時間低負載運行。3.1.3做好現場施工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工作,使其保持低耗、高效狀態,并完善施工設備管理檔案。 3.1.4合理布置施工臨時供電線路,在開工后編制專項的臨時用電方案,對工程的臨時用電經過合理的計算,臨時用電線路路徑進行優化,做到距離短、線損小。3.1.5現場臨時辦公室設施在施工前要進行合理規劃,并編制詳細的現場平面布置圖,根據臨時設施的布局充分結合日照和風向等自然條件,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風,節省能源。3.1.6施工
11、現場辦公和生活的臨時設施均采用夾心泡沫彩鋼板,其保溫隔熱性能良好,以降低能耗,節約能源。3.2 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 3.2.1 工地開工前,項目管理人員在現場進行多次勘察測量,根據九標段的現場條件對臨時設施占地面積進行了規劃。3.3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3.3.1開工后嚴格安裝施工進度計劃提出材料計劃,要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減少庫存。 3.3.2所有施工材料運輸工具適宜,裝卸方法得當,要輕拿輕放,防止遺灑和損壞。 3.3.3現場材料堆放有序,儲存環境適宜,措施得當;保管制度健全,責任落實。 3.3.4主要材料損耗率比定額損耗率降低 30%。 3.3.5合理布局場地,根據每個月的
12、施工計劃、施工內容對施工場地進行合理的安排,并畫出場地平面布置圖,各種大型結構件、大型設備、砌體材料等應一次就位卸貨,避免或減少二次搬運。 3.3.6施工前,對貼面類塊材進行總體排版策劃,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料的數量。 3.3.7各類油漆及粘結劑隨用隨開啟,不用時及時封閉。 3.3.8木制品及木裝飾用料、玻璃等各類板材應在工廠采購或定制。 3.3.9采用非木質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質板材。 3.3.10本工程采用懸挑外腳手架。 3.4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3.4.1施工現場供水管網根據華能大廈工程的用水量進行設計布置,管徑合理、管路簡捷。 四、環境保護4.1.1、對作業活動的揚塵控制方法 1、工人
13、清理建筑垃圾時,首先必須將較大部分裝袋,然后灑水,防止揚塵,清掃人員戴防塵口罩,對粉灰狀的施工垃圾,采用吸塵器先吸后用水清洗干凈。施工現場建筑垃圾設專門的垃圾存放棚,并將垃圾堆放區設置在避風處,以免產生揚塵,同時根據垃圾數量隨時清運出施工現場,運垃圾的專用車每次裝完后,用苫布蓋好,避免途中遺灑和運輸過程中造成揚塵。 2、在涂料施工基層打磨過程中,作業人員一定要在封閉的環境作業配戴防塵口罩,即打磨一間、封閉一間,防止粉塵蔓延。 3、拆除過程中,要做到拆除下來的東西不能亂拋亂扔,統一由一個出口轉運,采取溜槽和袋裝轉運,防止拆除下來的物件撞擊引起揚塵。 4、氣割和焊接按一般要求在敞開環境中作業,若在
14、密閉的房間或地下室待通風不暢場所作業人員必須戴防塵口罩,另外采取通風措施。4.2、噪聲控制 施工現場的噪聲控制執行GBl2523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的噪聲限值,并按GBl2524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進行聲級測量。4.2.1、機械設備的噪音控制 1、設備在使用前要檢查鑒定,使用進行中要督促開展正常的維修保養,必要時應對設備采取專項噪音控制措施,如設備隔音防護棚,轉動裝置防護罩,盡量采用環保型機械設備等。 2、對有可能發生尖銳噪音的小型電動工具,如沖擊鉆、手持電鋸等,應嚴格控制使用時間,控制使用的頻次的設備數量,在夜間休息時應減少或不進行作業。4.3.1、施工作業噪聲控制 l、嚴格控制
15、施工作業中的噪音,對機械設備安拆、腳手架搭拆、模板安拆、鋼筋制作綁扎、混凝土澆搗等,按降低和控制噪音發生的程度,應盡可能將以上工作安排在晝間進行。4.3.2、在運輸作業中的噪音控制 1、在現場材料及設備運輸作業中,應控制運輸工具發出的噪音的材料、設備搬運、堆放作業中的噪音,對于進入場內的運輸工具,要求發出的聲響符合噪音排放要求。2、在易發出聲響的材料堆放作業時,應采取輕取輕放,不得從高處拋丟,以免發出較大聲響。4.4、光污染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避免在夜間施工。在保證滿足施工要求下,調整燈光的照射方向,減少對周圍居民的影響。4.5、室內空氣污染控制1、含揮發性VOC材料各施工階段材料
16、如密封膠、精裝材料等含有VOC的材料時,選用低揮發性材料,其VOC含量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有害物質不在樓層存放并注意通風。封閉房間內施工不使用燃油施工機械,防止廢氣污染。2、減少施工影響在施工區域使用臨時的屏障,對施工區域進行隔離以保護清潔的區域和居住區域不受干擾。根據天氣條件,在安裝含有VOC的材料時,使用自然通風來排出室內污染的空氣。必要時,地下室等部位使用臨時通風設施通風,防止有害氣體聚集造成污染,防止吸潮材因受潮而損壞。3、.施工過程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具有高效過濾介質的真空吸塵器,增加清潔及通風的頻次及加濕等,減少灰塵污染。4、.施工計劃安排方面在施工計劃安排力面,對于高污染的施工
17、作業活動,盡量安排在周末或夜晚進行,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來稀釋室內空氣污染。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入住前的清洗或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在施工完成后對污染的空調系統過濾介質進行更換。五、施工廢棄物管理5.1、固體廢棄物控制1、固體廢棄物的分類 (1)無毒無害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 廢舊鋼材、木材、有色金屬;材料設備包裝盒、桶、袋;廢舊電氣材料、機械金屬配件;廢舊建筑磚瓦、門窗等材料;廢舊辦公用品;廢舊裝飾材料;廢舊安裝材料等。 (2)無毒無害無利用價值的廢料廢棄建筑垃圾;廢棄碎磚、碎石、生活垃圾。 2、固體廢棄物的收集、存放 (1)施工現場在施工作業前,應設置固體廢棄物堆放場地或容器,對有可能因雨水淋濕造成污染
18、的,搭設防雨設施。 (2)現場堆放的固體廢棄物應標識名稱、有無毒害、可否回收等,并按標識分類堆放。 (3)有毒有害類的廢棄物不與無毒無害的廢棄物混放。 (4)固體廢棄物按平布置規劃位置堆放整齊,與現場文明施工要求相適應。 (5)固體廢棄物收集由項目部在工作安排時予以明確,并由安全管理部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管理。 3、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1)固體廢棄物的處理由管理負責人根據固體廢棄物存放量的多少以及存放場所的情況安排處理。 (2)由項目經理審核廢棄物管理負責人提出的處理報告,由項目材料部門和廢棄物管理小組共同處理廢棄物。 (3)固體廢棄物根據分類進行處理,不得混堆處理。 (4)對于無毒無害有利用價值
19、的廢棄物,如在其它工程項目可再次利用的,可調其它項目再次利用,對于不能再次利用的,向有經營許可證的廢品回收部回收。 (5)對于無毒無害無利用價值的固體廢棄物,委托環衛垃圾清運單位清運處理。 (6)對于有毒有害的固體廢棄物的處理,無論是否有利用價值,均為有危害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理。六、再生材料的使用根據再生材運用目標,在工程開工前編編制再生材采購訓劃,再生材料主要是指含有利用工業廢料成分的材料和用廢料再生的材料,比如粉煤灰、鋼材、加氣塊,及利用再生技術、使用廢料生產的塑料、橡膠、玻璃、紙、保溫材料等。另外施工前將編制工地廢料的再生利用計劃,比如破碎的混凝土、砂頭等可用來澆筑混凝土墊層(需經過試
20、配確定配合比)或施工道路的穩定層。七、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保護員工和外部人員的安全健康。各類重大危害因素控制在規定風險范圍內,并力求更好;杜絕重大安全衛生事故發生;不斷改善工作環境,增進員工身心健康。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中,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的指導方針,通過周密的策劃和嚴格的運行控制,從源頭消除隱患,預防事故發生,保證人身安全健康。1、施工現場布置及臨時設施建設:施工現場辦公區等臨時設施,每天安排專人打掃,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開放置在指定地點,禁止露天放置。 2、 作業條件及環境安全(1)腳手架搭設必須符合JGJ59-2011的規定,雙排落地式腳手架重點把好“連接
21、、承重、檢查”三關,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重物,并按規定用安全網進行全封閉,防止物體打擊。(3)施工現場設安全標語,危險區設立安全警示標志,施工現場出入口、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基坑邊沿及有害氣體及液體存放處設置明顯安全警示標志,且安全警示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3、職業健康(1)施工現場應在易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和設備、場所設置警示標識或警示說明。(2)定期對有從事有毒害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培訓和體檢,指導操作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3)為員工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及所從事工種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4)采用低噪音設備,降低機械噪音,盡量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干擾,操作人員在操作時應戴耳機進行聽力保護。(5)在進行有毒害氣體作業時,作業人員應佩戴防護面具或防護口罩。(6)在粉塵作業場所,應采取噴淋等設施降低粉塵濃度,操作人員應正確佩戴防塵口罩,焊接作業時,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面罩,護目鏡及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7)高溫作業時,施工現場應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4、衛生防疫(1)施工現場員工膳食、飲水、休息場所符合衛生標準。 八、綠色施工評價管理 本工程綠色施工評價程序及評價方法嚴格按照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0640-2010)執行,具體評價樣表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