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總論 1.1 項目名稱: 商河縣XX鎮中心小學教學綜合樓、公寓樓、餐廳樓 。1.2 項目承辦單位 XX鎮政府 1.3 項目建設性質 原址重建 1.4 承建單位 XX工程公司 1.5 可研編制的主要依據 (1) 立項批復(2) 用地許可證(3) 中小學建筑設計規范 GBJ99-86(4) 與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及技術深度要求. 1.6 可研編制的原則 (1) 符合昆明市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 (2) 根據地形現狀,保護生態環境,污染不超標; (3) 工程項目綜合考慮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建筑要滿足昆十一中教學綜合樓教學功能的要求,空間景觀和建筑要有現代氣息. 1.7 可研編
2、制范圍及內容 本可研編制范圍為擬在昆明市第十一中學內的教學綜合樓.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 建設的必要性,建筑內容及規模,項目的設計方案,學校擴招計劃,投資估算,最后為綜合評價. 1.8 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 (1) 建設內容 商河縣XX鎮中心小學教學綜合樓、公寓樓、餐廳樓 。(2) 建設規模 綜合樓總建筑面積:6315M2 層數:五層 1.9 主要經濟指標 總投資:848.31(萬元)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2.1 學校所在片區教育現狀 2002 年官渡區初中在校生由 3 萬,高中在校生(含職業高中)約 5000 人,初中升高中 升學率(含職高,中專,技校)82%.初中升普通高中升學率約
3、30%,普高每年招生能力 28 個班(1400 人) .全區學校布局需要調整,有條件的學校規模需要擴大,容納學生數需增加 2.2 學校簡介 座落在穿金路上金汁河畔的昆明第十一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完全中學,她的前身是 始建于 1940 年的私立天祥中學 .1940 年正值艱苦的抗日戰爭年代,當時西南聯大的一批 志士英杰,愛國進步師生堅信中興業,須人杰 ,他們抱著培育英才,救亡圖強,衛國興邦 的目的,克服重重困難,創建了這所以愛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字命名的中學.天祥中學建 校伊始,就以西南聯大為榜樣,樹立緊張,活潑的校風,延攬人才,嚴謹治學,關心國 運.學校不僅質量高,被譽為人才搖籃 ,而且始終
4、走在一二,一等歷次愛國民主運動 的前列,被譽為開展學生運動的民主堡壘 . 62 年來,學校稟承緊張,活潑的校風,艱苦奮斗,嚴謹治校,教書育人,為新中 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可謂是桃李芬芳,碩果累累.從十一中走 出去的師生中,朱光亞(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2002 年受云南省政府邀請參加昆明國際舞 蹈節時,曾回母校看望師生和當年的同事) ,申泮文,池際尚,黃潤乾等六人已經成為了中 科院院士;陳邦柱,孫淦,龍志毅等已經成為了省部級干部;原來和現在的我省,我市地廳 干部中,字國瑞,周益群,劉承璋,何有德等都曾在十一中學習或工作過.一批在新加坡, 美國,香港等地定居的老校友,非常懷
5、念母校,關心母校的發展建設,或向母校贈書贈錢, 1 可行性研究報告 或利用世博會,昆交會等機會回母校看看,都希望天祥中學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2.3 學校現狀 現在學校占地 72446 平方米(108.67 畝) ,有 29 個教學班(高中 13 個,初中 16 個) , 1500 名學生(住校生 300 名) ,生均占有用地面積 46 平方米. 有 128 名教職工.學校 1995 年被評定為省二級一等完全中學,1998 年成為市級文明學校 .目前有 11 位教師成為市或 區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 , 一批教育教研成果獲國家,省,市,區的獎勵.兩年來初 中中考平均分上升了 102 分.2001
6、 年 185 名應屆畢業生全員參加高考,127 人上線,高考上 線率達到 68.65%,錄取率達到 80%.2002 年 158 名應屆畢業生參加高考,上線 131 人,上 線率達 82.91%,錄取率達到 90%以上.作為一所生源不理想的學校,能取得如上成績,說明 學校有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和較高的辦學水平. 現有校舍情況 1) 普通教室:建于上世紀 50 年代的四幢兩層樓普通教室共 4064 平方米,其中 1482 平 方米為 D 級危房(已拆除) ,2584 平方米為 C 級危房.另外已計劃建設一幢 6000 的教學樓,可容納 48 個班,滿足擴招的要求. 2) 實驗室:建于上世紀 80
7、年代的一幢四層磚混結構實驗樓,面積 1255 平方米,僅能維 持目前的實驗教學. 其他用房:(1)兩層樓的食堂 789 平方米(二樓做大會議室用,僅容納 120 人)(2) ; 3) 其它用房: 不帶衛生設施的三層男生宿舍 628 平方米; (3)教師辦公室與女生宿舍混用樓(不帶 衛生設施,無安全疏散功能) ,四層,1309 平方米; (4)兩個學生廁所共 304.7 平方 米. 此項校舍共計 3030.7 平方米. 2.4 必要性分析 1、 歷史原因形成的危房急需排危,各種功能教室缺乏的狀況亟待改變 學校現有校舍建筑中,大門和一個兩層學生廁所建于 1998 年,新的六跑道標準田徑運 動場建于
8、劃歸官渡區管理的 2000 年, 360M2 的排危臨時教室建于 2001 年. 約目前仍在使用的 建于上世紀 50 年代,現已嚴重破損,漏雨,采 三幢兩層磚木結構主教學樓群(約 2582M ) 光差,經昆明市房屋安全鑒定辦公室 2002 年 4 月鑒定為C 級危房昆房鑒(2002)危字 第 029 號文,現仍在使用.建于同一時期的一幢兩層磚木結構教學樓(約 784M2) ,經昆明市 房屋安全鑒定辦公室 2001 年 7 月鑒定為D 級危房昆房鑒(2001)危字第 051 號文,現 已拆除. 現在學校已經沒有了圖書室,閱覽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電教室,勞技教室,團隊 活動室等各類專用教室.由
9、于普通教室的不安全和功能教室的缺乏,已嚴重影響了學校正常 的教育教學工作和發展,并對師生的健康和安全構成了威脅.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意見中 第 22 條高度重視排危工作,積極排除現有中小學危房精神,2002 年 9 月召開的省振 興基礎教育暨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會議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 2005 年力爭把現有危房全 部改造完畢,絕不能讓中小學生長期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的要求,學校認為有必要將學 校的排危工作和新建教學樓綜合的工作結合起來,把改變學校不符合辦學條件標準化的 情況與學校未來的發展結合起來. 2, 理想的地理區位優勢,充足的初高中生源,良好的
10、教育質量和社會聲譽,豐厚的 歷史文化底蘊和自身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是進一步發展十一中,把其辦成一級完 中的可靠保證 學校位于穿金路中段,背靠金殿公園和世博園旅游區,既是龍泉鎮,聯盟鎮,金馬鎮三 鎮交匯點,又處北市區的白龍路,穿金路,北京路延長線,龍泉路四大縱向通道之中.交通 便利(有 10 路,68 路,71 路公交車經過校門) ,校園寬闊(占地上百畝的中學目前市內只有 昆一中和正在籌建中的官三中) . 學校高中招生范圍覆蓋全官渡區,但主要生源來自龍泉,聯盟,金馬鎮和雙龍,雙哨, 小河,小哨,茨壩,大板橋等東北部鄉鎮.近幾年,每年高中招生都是門庭若市,應接不暇, 無法全部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愿
11、望.現在我市的優質高中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發展 十一中的高中應是具有區位優勢的. 學校初中劃片招生范圍覆蓋龍泉鎮(總人口 73628 人,其中 0-18 周歲 12479 人)大部, 聯盟鎮(總人口 35422 人,其中 0-18 周歲 7084 人)和金馬鎮一部份.目前聯盟鎮沒有鎮辦 2 可行性研究報告 初中,龍泉鎮的初中規模有限.從近十年(特別是近三年)的發展看,我校周邊約 3 公里范 圍內,新辦了新迎二小,金康園小學,金實小學,清泉花城小學和一些民辦學校,因此我校 的初中招生壓力逐年增加,初一新生一年比一年多,年年突破招辦原定計劃.因此保留我校 的初中是必須的. 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
12、府和市,區兩級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 力,近年來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績,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上升,學生整體綜合素質 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效益有了較大提高.學校受到區委區政府,市教育局,區教育 局的表彰和社會的好評.這是進一步辦好十一中的根本保證. 3, 上級黨政的關心支持,人民群眾的需要是發展昆十一中的有利條件 根據省,市,區黨委和政府關于十五期間加快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優化學校布 局,創辦高質量高中,堅持高質量普九 ,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高中和初中教育的需求, 求真務實地體現三個代表的精神,官渡區教育局已批準了昆明第十一中學八年發展規 劃要點(2002-2010
13、),按照這個規劃,學校將在 2005 年前創建為一級三等完中,2010 年爭 創為省一級二等完中.這是官渡區教育局,學校師生和周邊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也是官渡 區實現普級高中階段教育宏偉目標的一個重要步驟. 4,學校發展目標 從現在到 2010 年,學校高中班從現有 13 個班擴大到 36 個班,初中班從現有的 16 個班 擴大到 24 個班,學校規模擴大一倍,其中高中規模擴大兩倍.擴大后所在片區初中升普通高 中的升學率可從目前的約 30%提升到約 70%. 師資采用公開考核招聘的辦法逐年解決. 從現實的需要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實現這個目標對于推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滿足城郊 工人,農村居民,新建
14、社區居發的需要,支持國企改革,體現辦學規模效益原則和可持續發 展的基本國策都是非常有利的. 3. 建筑方案設計 3.1 設計指導思想 建設一個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具有現代氣息和特色的教學綜合大樓.滿足 各項功能要求,為昆十一中的校園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3.2 總體布局 在遵照學校詳細規劃的前提下,在教學區內設計該幢建筑.整個建筑主朝向為南向,其周邊 分別為:北邊為足球場,南邊為教學區的庭院綠化與教學大樓對立相望,是校園軸線的收尾 部分,功能分區合理,充分考慮了學生對陽光和通風的要求. 3.3 建筑單體設計 3.3.1 建筑設計 (1) 平面功能:由于該建筑處于校園規劃軸線的結束
15、部分,因此平面采取了對稱的布局方 式,建筑中部為大樓的入口,其左右為科技教室和團隊教室以及電教室,在大樓的 2 5 層分別設置了語音室,電腦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美術教 室,音樂教室,手工教室,舞蹈教室等綜合性教室.另外在各層的兩端都分別設置了 教師辦公室和衛生間. (2) 交通組織:學生進入門廳后,通過左右的樓梯轉換至 25 層,在每層都設置了 2.4 米 寬的室外走道聯系各教室,整個建筑的交通流線清楚明晰. (3) 立面造型:整個建筑采用對稱布局手法,結合庭院綠化,突出建筑物在空間延續及收 尾部分的重要性.在材質上采取虛實對比的手法,通過橫,豎線條的處理,與教學大 樓共同
16、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3.3.2 結構設計:結構采用現澆空心板無梁樓蓋的新型技術,加大受力跨度,擴展室內空間.3.3.3 水電設計 (1) 給排水 水源來自相鄰穿金路的市政給水管,供至各用水點.雨水與污水分開排放,分別排入穿 金路城市雨水管和污水管.(2) 電氣 學校已預先完成了供電設施的擴容,現已有一臺 200KVA 的變壓器安裝就緒,對主要電 教設備配置了備用柴油發電機組. 3.3.4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綜合樓總建筑面積: 6315 總層樓:五層 結構形式:現澆空心板無梁樓蓋 層高:一層 4.2 米 其它層:3.6 米 4 環境保護 4.1 環境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國務院1
17、998253 號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GB3095-96)二級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3096-93)二類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987-96)三類 建筑施工界噪聲值 (12523-1990) 4.2 項目產生的污染分析 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及建成后,人們的生活工作中存在的環境影響主要有生態破壞和環 境污染.生態破壞主要是現有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的變化. 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污染主要有: (1) 房屋建設,管道鋪設,道路施工等,將產生一定量的粉塵,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可 能造成施工區上空短時局部 TSP 超標. (2) 施工期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 (3) 施工過程中
18、的建筑垃圾. (4) 施工設備及運輸產生的噪聲. 項目建成后的環境污染物主要為生活污水的排放. 4.3 環境保護的措施 (1) 設置生活垃圾的收集點,盡量減少人們的視覺污染,按環衛部門規定外運集中處理. (2) 建筑垃圾分類集中到一定規模時,按環保要求統一處理. (3) 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污水管道.(4) 施工中注意文明施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和污染. 5.投資估算 5.1 編制依據:根據我公司的建筑方案設計圖,1998 年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云 南省預算基價 ,1994 年全國統一安裝工程預算定額云南價目表 ,1999 年云南省房 屋建筑工程造價資料 ,
19、參照類似工程投資估算指標以及考慮昆明市建筑工程現行價格水 平進行編制. 5.2 編制范圍: (1) 綜合樓土建工程,室內,外裝修工程,給排水,消防工程,電氣照明,綜合布線系統等. (2) 其它費:建設單位管理費,勘察設計費,工程監理費,工程招標費,預算編審費, 質檢費,施工圖審查費,預備費等. 5.3 投資估算結果 昆明市第十一中教學綜合樓總建筑面 6315 ,投資估算總額 848.31 萬元,詳見投資估算表. 6. 綜合評價 學校教學綜合樓的建設中在學校由 29 個班擴招為 60 個班后必需配備的教學輔助用 房,也是遠期校園規劃實施的步驟之一,是整個校園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該項目的實施基本滿足學校教學區的使用功能,這樣形成的教學氛圍不僅大大緩解 本區域內的適齡青少年就近入學的需要,還將為區域內適齡青少年提供一所環境優美, 學習和體育活動設施齊全,智能和網絡化的高標準學校.為社輸送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