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總 論第一節 項目提要一、項目名稱:現代農業生態園花卉苗木基地一期工程建設項目二、建設性質:新建 三、項目業主:*景觀規劃設計建設有限公司四、建設地點:*區五、項目建設規模與內容項目苗木基地園總規模3000畝,其中紅梅基地300畝。年產喬木大苗23910株、灌木等小苗2348萬苗。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基地土地整治3000畝,苗木引進喬木119500株和灌木1600萬苗,管理用房4000m2,以及農田水利工程、蓄水池、蓄糞池、道路系統、環保等配套基礎設施。六、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10000萬元,其中:土建工程費2700萬元,苗木購置費6500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用300萬元,預備費500萬元。
2、七、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10000萬元,擬通過申請庫區產業發展投資補助、企業資本金投入、銀行貸款等方式籌措,其中:1、申請2007年度國家*庫區產業發展投資補助3000萬元(占總投資33.3);2、企業資本金投入2000萬元、銀行貸款3000萬元、(占總投資72.5)。九、項目效益1、本項目對農民、移民的增收作用十分明顯,通過采取“基地+農戶”的模式,在租用農戶土地的同時,采取聘用務工的方式使其得到穩定的收入來源,本項目管護費和出苗費為345.3萬元,加上土地租金75萬元,農戶年純收益為420.3萬元,每畝凈收入達2802元。項目區涉及*區義和鎮受益農民近1000人,其中含600名庫區移民,人均
3、純收入4203元,比原有收入高出1000元以上(該鎮農民人均純收3176元),因此,項目帶動農民和移民增收效果明顯。2、本項目可為當地提供新的就業機會30個,其中吸收移民就業15人。還可以促進運輸、商業、包裝、園林工程施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當地就業水平的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對破解*區產業空虛化具有積極的意義。3、本項目建設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水土保持,還能有效推進*庫區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生態效益明顯。此外,對城市綠化和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4、項目投資利潤率25.1;投資利稅率28.2;內部收益率18.4;財務凈現值741.2萬元;投資回收期6.5年,總體盈利能力較好
4、。十、項目實施計劃:2007年7月2008年8月。第三節 可研報告編制依據及范圍一、編制依據1、中共*市委關于加快庫區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促進庫區繁榮穩定的決定(2006年6月);2、*市*庫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發展規劃綱要(*市人民政府渝府發200364號文發布); 3、*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0499號);4、*市“十一五”農業發展規劃;5、*市優勢農產品發展布局規劃;6、*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五年規劃綱要;7、*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8、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9、項目業主就本項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相關基礎資料
5、;10、項目業主關于進行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合同。第三節 技術經濟指標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表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指標備注1總投資萬元1816.32建設規模畝1500 其中苗圃畝20 3生產能力其中喬木大苗株/年4320灌木等小苗萬苗/年12804效益指標4.1銷售收入萬元1759達產年4.2投資利潤率%25.14.3投資利稅率%28.24.4財務內部收益率%18.4稅后4.5財務凈現值萬元741.2稅后4.6投資回收期年6.5稅后4.7盈虧平衡點%61.35社會效益5.1畝凈收入元28025.2受益農民人1000其中:移民人6005.3人均純收入元4203其中:人均增收元10002007年,
6、義和鎮農民人均純收3176元5.4提供就業崗位個30其中:移民15第四節 主要結論*市是中國花卉苗木最適種植區,也是最重要的種植基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花卉苗木的需求量快速增長,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集團作*最大的地產集團之一,也是花卉苗木的最大消費者,其花卉苗木供應基地暨對口支援*庫區項目*區10平方公里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園建設項目,被作為*區統籌城鄉發展的試驗園,本項目作為該項目的首期工程,規劃建設1500畝示范園核心區示范基地,該項目的建設對*10平方公里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園建設的順利實施,對*區城鄉統籌試驗,對帶動當地農民移民增收致富,對保障*集團園林花
7、卉苗木需求有著重要意義。項目建設規模適度、建設內容合理、技術措施完善、產品市場有保障,經濟及社會效益顯著,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將其納入國家*庫區產業化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并批準實施。本項目1500畝花卉苗木園工程,作為*現代農業生態園首期核心示范園,由*集團下屬子公司*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全額出資建設,項目建成后,將作為*現代農業生態園的示范區和花卉苗木科技研發區,也是*集團工程環境花卉苗木產業供應基地,不僅可以滿足*集團房地產業發展花卉苗木需要,對推動*及西南區花卉苗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本項目的建設,通過“公司+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對帶動和推廣*10平方公里現代農
8、業生態示范園花卉苗木種植也具有重要意義。二、產品標準的花卉苗木質量應達到國標主要造林樹種花卉苗木標準,育苗工藝應按照國標育苗技術規程的要求,工程設計應根據花卉苗木生產的規模和技術要求,合理安排工程項目。第二節 生產技術方案及工藝流程一、工藝技術方案采用的工藝技術典型方案如下:1、無病毒容器苗:為使苗圃效益快速發展和提高,項目均采用容器育苗、工程使用量較大。 根據項目產品方案,本項目生產主要涉及花卉苗木生產工藝為:品種選育基質選配與填料播種或扦播和覆蓋煉苗花卉苗木的生長栽培管理設計成型裝箱出售。2、品種訓育:將研究庫區的野生和頻危種類,提供綠化新品種。計劃建設新品種觀察及展示園試驗、示范、推廣良
9、種、新技術。3、種苗基地采用標準化整地和節水灌溉技術,示范推廣肥水一體智能化灌溉系統,以提品質和產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益,以此項措施節約用水,創建節約社會。二、苗圃生產工藝流程生產技術的核心就是將現有的商品化品種選擇技術、新品種培育技術、組織培養技術、組培苗商品生產技術、花卉低溫花芽分化和容器苗生產技術及栽培技術等專項技術進行集成并運用,使每個專項技術在各生產環節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最終達到生產的最佳效果。裝 盤穴 盤打 孔種 子播 種覆蓋、澆水催 芽小苗管理產品質檢容 器移 栽培 育產品質檢容 器換盆移栽產品質檢容 器換盆移栽培 育產品質檢育苗基質填料機1、綠化喬木容器苗生產工藝流程圖
10、打孔機播種機走水機發芽室穴盤苗包裝栽培基質蔭 棚一年生苗包裝栽培基質培 育二年生苗包裝栽培基質多年生苗包裝2、彩葉灌木容器苗生產工藝流程圖育苗基質優良母本 穴 盤裝 盤采 穗扦 插組培苗煉 苗小苗管理穴盤苗包裝產品質檢栽培基質移 栽容 器培 育一年生苗包裝產品質檢容 器栽培基質換盆移栽培育、成型二年生苗包裝產品質檢栽培基質容 器換盆移栽多年生苗包裝產品質檢培育、成型第六章 建設規模及內容一、指導思想項目以移民安穩致富前提,大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為宗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科技為支撐”的原則,大力發展標準化農業,并遵循“規模生產,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綠色環保;品牌營銷,現代管理”的指
11、導思想。通過建設好花卉苗木基地及銷售環節,形成產業鏈,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二、建設目標及任務本項目建設目標是擬建成一個集品種選育、新技術開發、應用示范以及工廠化、規模化、標準化為一體,具有先進水平的花卉苗木繁育與高新技術生產示范基地。為企業發展拓展新空間,同時通過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開發和推廣,帶動花卉苗木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促進當地花卉苗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三、建設基本原則1、規模開發原則。項目區有明顯區域范圍,按統一規劃、分片、分類、分期實施,進行集中連片建設。2、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種植綠化用花卉苗木為原則。3、堅持科技優先、示范推進的原則。在項目規劃中,堅持科技措施綜合配套
12、,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四、主要建設規模和內容本項目生產用地采用租用農戶用地解決,租用的土地應根據計劃培育花卉苗木的種類、數量、規格、出圃年限、育苗方式及輪休或休閑等因素以及各樹種的花卉苗木單位面積產量。項目擬建設1500畝花卉苗木種植區,其中建設苗圃20畝。花卉苗木基地分大樹區、小樹區、地被作物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苗圃種苗繁育基地設施,種植基地土地整改、種苗定植、水利及其它配套設施,采后收購處理,以及對苗農的技術培訓工作。本項目達產后,年產喬木4320株,灌木1280萬苗。二、土地規劃布局1、生產用地(作業區)的區劃,作業區的長度應根據當地諸因素綜合具體而定,作業區的長度應從200
13、300m為宜,其寬度應考慮地形是否有利于排灌系統的設置,機動作業的范圍等條件進行綜合,作業區主要分為播種區、換床區、營養繁殖區、移植苗區(小苗區)、大苗區、母樹區、引種馴化區。2、輔助設施的區劃主要指道路、排灌溝渠、管理用房、防護林等。各功能區主要以基地內的道路為分界線,保證基地園區運輸暢通。三、項目工程設計構成1、生產設施:作業區工程。2、輔助生產設施:包括土壤改良、給水、排水、道路、供電、通訊、防護林及倉庫棚窖、機具檢修、化糞池、消防、科研、溫室等工程。3、行政與生活福利設施:包括辦公室、職工宿舍以及公共和衛生福利工程。第二節 工程建設方案一、總平面布置1、總平面設計應根據自然地形,生產工
14、藝、功能區劃以及與外部銜接等要求,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2、輔助用地面積規定輔助用地系指除圃地以外的用地。大型苗圃的輔助用地不應超過苗圃總面積的25%。3、輔助生產設施的平面設計道路網布設從行政管理區與外部交通相聯結的干道;園內道路應以保障生產、方便管理和生活,適應機耕需要,布設支道和岔道。大型苗圃及種植基地可根據需要布設環形道路。道路網,給水及排水系統應綜合考慮,統一協調布設。職工宿舍及住宅可以在圃外適宜的地點建設。二、種植區區劃1、區劃原則(1)合理利用土地,便于生產和經營管理。(2)根據立地條件與樹種生物學特性要求和育苗方法與經營管理水平綜合考慮,進行作業區區劃。(3)作業區的長度與寬度比
15、例應適當。作業區長度:大型苗圃或機械化程度高的苗圃以200至300m為宜,中型苗圃或畜耕為主的苗圃以50至100m為宜。作業區寬度:以長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為宜。在排水良好地區可寬些,反之則窄些。山地苗圃作業區長度、寬度可按照地塊現狀盡量保持完整形狀。(4)作業區宜循南北走向。2、作業區劃分:播種區:應選擇地勢較高而平坦,坡度小,土層厚度50cm以上,肥力中等,灌溉方便,背風向陽地段。無性繁殖區:應依據樹種生物學特性,以滿足扦插、嫁接埋條(壓條)、分蘗(分株)育苗的工藝條件,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段。移植區:應依據花卉苗木培育規格和樹種生長速度及其特性,選擇獨立完整的地段。試驗區:應根據引種、組培和新
16、種引植及新品種的特性及其采用工藝條件,選擇便于觀察、試驗的地段,宜結合溫度統一區劃。三、工程建設方案1、土壤改良工程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對含水量過多和土地瘠薄或連續育苗地力衰退的圃地應進行土壤改良工程。由于項目區土地大多是低山和深丘坡耕地,須以改造整治。由于規劃區坡度小,為了防止重新整地時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新建苗圃盡量利用現有梯田和梯地,只對少數極不規則地塊作坡改梯整治,保留池、塘、庫和成塊的林地等水土保持系統,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設施,提高水肥綜合利用率,減少水土、肥料和農藥流失,實現早茶園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水田改土改土前需順坡方向在每塊田里挖排水溝和背溝,盡快放
17、干田中積水,種植大豆、花生、蠶豆等豆科作物,將水田改造成旱作土。耕作層土壤深度 0.5m的水田采用壕溝改,壕溝改土有利于排水。(2)旱地改土耕作層土壤深度0.5m的旱地采用簡易改土。建成的梯地按寬0.8米、深0.6米的規格挖槽開成種植溝,全部回填耕作層土壤,盡量多壓埋改土材料。挖溝時挖起來的生土或成土母質放在行間風化,并種植間作或綠肥熟化。2、道路系統方案設置三級道路系統,即主干道、支道和操作便道。主干道主要便于外部運輸車輛的進出, 如產品、肥料、農藥、基質等的運輸;支道為機耕道,主要為內部運輸服務。(1)主干道和支路項目區通車道路設計為主干道和支路。主干道設計包括項目區與主公路連接干道,利用
18、原有公路改建,區內交通干道一橫一縱,按林區公路三級標準進行設計,路基4-6米,水泥路面。支路設為單行車道,路基寬度按3.5m,其它技術指標按林區公路四級標準進行設計,環圃道按支道標準設計。靠山坡一側修筑截洪溝攔截山洪,保證生產設施安全。主干道和支路設計長度5.5公里。(2)作業便道作業便道與支路連接,組成完整的交通運輸網絡。路面結構設計為簡易泥結石路面和塊石路面,在縱坡大或轉彎半徑小的路段采用塊石路面,便道為小區內主要運輸道路,要求規范修筑,便道縱坡小于8%的均可修成板車道,坡度大于8%的,可以修筑臺階,方便上下路面為土路,有條件也可以用片石或五料石鋪筑石板路。3、給排水工程(1)苗圃必須設有
19、給水系統,以保證花卉苗木生產的灌溉和滿足生活用水需要。給水系統應充分利用當地水源,合理確定工程項目及其規模和構筑物類型。給水工程設計主要內容包括:水源工程、引水工程、灌溉系統工程。(2)水源工程對項目區山坪塘蓄水量5萬立方米進行整治,整治內容包括:堵漏、堤壩加固加高、清淤。(3)為了保證苗木基地有充足的灌溉用水,引水工程包括,新建提灌設施5處,配套鋪設管道10公里,按小型提灌站設計。(4)蓄水基地1500畝(含20畝苗圃)。按平均蓄水1m3滿足1畝基地計,共需建蓄水池總容積1500 m3。根據生物肥料施用需求,另建750 m3蓄糞池。蓄水池和蓄糞池按種植地實際情況擬按以下大小兩種規格建造,其中
20、:有效容積90m3,規格為長寬高109m1.0m;有效容積40m3,規格為長寬高4.0m5.0m2.0m。蓄水池和蓄糞池建在地勢較高而又易接受雨水的地方為宜,水池開挖成型后,池內層涂厚60mm的C20砼,池底要求砼厚100mm。(5)排水基地排水系統原則按道路系統布置,單獨設計一條排洪溝,以攔截項目區外坡面來水。規格視上方匯水面大小而定,設置寬度一般為0.60.8m,深0.30.6m。(6)灌溉方式為了提高灌溉水溫和蓄水灌溉的需要,可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庫、塘、蓄水池或水塔,其類型和規模應根據貯水量確定。A、種植區采用移動式管灌方式。B、苗圃繁育區采用噴灌工程。主要是管道式噴灌系統和機組式噴灌系統
21、。噴灌工程設計應根據灌區地形、土壤、氣候、水文與水文地質以及經濟條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做到充分利用現有水利設施、切合實際、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噴灌工程設計應進行灌溉技術參數論證、水源分析、管道水力計算、設備選擇及其工程設計,按照國際噴灌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設計。固定管道應埋入地下50cm以下。4、管理用房主要為苗圃辦公用房、培訓用房、庫房及員工宿舍等,建筑面積300m2,磚混結構,二層平屋頂。同時,配套建設環境保護設施(含生化池1座)。5、供電通訊工程苗圃供電工程應根據電源條件,用電負荷和供電方式,本著充分利用地方電源,節約能源、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設計。苗
22、圃通訊一般采用架空明線的有線通訊,在條件具備時可采用無線通訊。四、主要工程量清單*區凱爾辛基苗木基地園工程量清單一覽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工程量備 注1土地整治1500畝整地、施有機肥2道路2.1干道5500m路寬4-6m,水泥硬化路面2.2便道30000m路寬1.2m,泥結石路面3水利設施3.1山坪塘整治5萬m3堵漏、堤壩加高加固、清淤3.2引水工程其中提灌設施和設備5處按小型提灌站標準管網10000m3.3蓄水池1500m3 90m3/個,109m1.0m3.4蓄糞池750m3 40m3/個,45m2m3.5排洪溝1000m漿砌塊石4管理用房300m2磚混結構,兩層5環保設施1處含生化池6其
23、他1項供電、通訊等第十章 項目建設進度安排一、建設期限本項目建設期限2007年7月2008年8月,建設周期1年。二、建設進度安排本項目根據其不同子項的建設內容和作用,建設安排盡量確保工作的統一性、協調性,具體安排如下:時 間項 目2007年7月完成項目的立項,可行性報告編制及審批。2007年8月完成項目勘查設計及開工準備。2007年9月2008年7月完成1500基地(含20畝苗圃)建設2007年10月2008年5月完成項目苗木采購及引種2008年8月項目竣工驗收并投入生產。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第一節 投資估算一、估算依據本項目建筑工程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估算分別依據如下定額及文件:
24、1、*市建委渝建發(1999)68號文頒發的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市基價表;2、*市(2000)安裝工程單位基價表;3、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2002年)4、水利建筑工程概(估)算定額(2002年)5、*市現行各項有關建設費用定額及文件;6、主要設備、材料現行市場價格。二、估算范圍本項目投資估算范圍包括:1500畝苗木基地園(含20畝苗圃)的建筑工程費、苗木購置及引種費、工程其它建設費用、基本預備費等全部工程費用。三、估算說明1、建筑工程費:根據相關定額并參照*市目前建筑和市政估算指標確定;2、苗木購置及引種費:根據苗木基地基地園定植的需要,按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原則,將其
25、列入設備費項下。3、其它費用估算說明(1)勘察設計費:根據國家計委、建設部聯合發布的(2002)10號文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規定計列。(2)建設單位管理費:根據*市財建(2002)394號文規定計列。(3)工程監理費:根據*市渝價(2000)352號文規定計列。(4)技術培訓費:分別根據各子項不同建設內容和職能,考慮科研、技術支持和推廣費。4、預備費:按項目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之和為基數,按5測算。四、估算內容項目總投資1816.3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738萬元,苗木購置及引種費879萬元,工程其它建設費用114.9萬元,預備費84.3萬元。(詳見附表1投資估算總表)第二節 資金籌措一、資
26、金來源項目總投資1816.3萬元,擬通過申請庫區產業發展投資補助、企業資本金投入等方式籌措,其中:1、申請2007年度國家*庫區產業發展投資補助500萬元(占總投資27.5);2、企業資本金投入1316.3萬元(占總投資72.5);二、年度投資計劃(見下表)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序號 年 份項 目20072008年度(萬元)合計(萬元)備注一總投資1816.31816.3二資金籌措1816.31816.31申請庫區產業發展投資補助500.0500.0占總投資27.52企業資本金投入1316.31316.3占總投資72.5第十四章 經濟效益評價第一節 財務評價一、評價范圍項目財務評價范圍為苗木基地
27、園,并對此進行總體財務評價。二、評價依據1、國家計委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2、項目成本及效益財務測算,以財政部頒發的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為依據;3、國家及*市頒發的有關稅、費征收政策;4、主要原材料、產品近期市場價格;5、項目建設規模。三、財務評價原則1、財務評價本著穩妥可靠的原則,在計算費用時取上限。計算效益時取下限;2、遵循動態分析為主、靜態分析為輔;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的原則;3、遵循效益與成本費用計算口徑一致的原則;4、項目計算期內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四、假定條件及評價方法假定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按計劃實施并如期完成,建成后其功能和經營狀況達到預期目標,
28、且期間國家、地方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相對穩定。本項目按新建項目進行財務評價。五、財務基礎數據測算1、生產能力預測根據項目建設計劃及進度安排,第一年為建設期,第二、三、四年為投產期生產能力按40%、60、80%,第五年進入正常生產年份100。2、銷售收入苗木基地園收入測算見下表,經測算,其年收入為1759萬元。項目產品年收入測算表序號內容工程量產出比例產出量產出單價銷售額(萬元)1黃葛樹500株20%100株5000元/株502香樟500株20%100株7000元/株703銀杏500株20%120株7000元/株844商山榕1000株20%200株3000元/株605老人葵1000株20%200株2
29、000元/株406小葉榕1000株20%200株700元/株147天竺桂2000株20%400株800元/株328魚尾葵1000株20%200株750元/株159茶花10000株20%2000株150元/株3010海桐球2000株20%400株50元/株211灑金珊瑚2000株20%400株50元/株212杜鵑800株80%640萬苗1.5元/株96013紅繼木500萬苗80%400萬苗0.7元/株28014金葉女貞300萬苗80%240萬苗0.50元/株120合計21600株4320株17591600萬苗1280萬苗 2、總成本費用估算(1)土地租金:本項目租地面積為1500畝,按500元/
30、畝測算,則土地租金為75萬元/年。(2)苗木更新費:每年引種及種苗購置成本,按年銷售金額10%測算。(3)外購原輔料費用測算:主要為化肥、有機肥及農藥消耗量,其中:喬木按95元/株測算;苗子按0.16元/苗測算,則原輔料總費用為461.2萬元。(4)人工費:項目基地管理人員定員30人,工資按800元/月計,工資附加及福利按14%計,則人工費用為32.8萬元/年。(5)管護費: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修枝整形等,其中:喬木按55元/株測算;苗子按0.09元/苗測算,則管護總費用為262.8萬元。(6)出苗費:按550元/畝測算。(7)折舊費:項目固定資產原值1644.5萬元,折舊年限按
31、20年;考慮3%殘值,平均年限折舊,則年折舊費為79.8萬元。(8)基地維修費用:平均按每畝80元測算。(9)其他費用:按銷售收入的3%測算。六、財務評價參數的確定1、基礎參數:基準收益率按目前銀行長期貸款利率測算的資金成本確定,取IC=8;基準投資回收期PC=10年。2、計算期:15年。3、項目正常年份流動資金按150萬元估算。4、所得稅率按25%。七、財務報表主要包括: 銷售收入及稅金估算表(附表3) 總成本費用估算表(附表4) 損益表(附表5) 現金流量表(全部投資)(附表6) 資金來源與運用表(附表7)八、財務評價指標及結論內部收益率 18.4Ic財務凈現值 741.2萬元0投資回收期
32、 6.5年(含建設期)10年投資利潤率25.1上述指標表明,項目財務評價均高于基準指標,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財務評價可行。第二節 風險分析一、定性分析本項目應充分注意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等風險因素,建立有效的預防預警機制,可以有效減少風險損失。在產業化運作環節,良好的經營和管理是企業取得效益的保證。本項目業主具有較好的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綠化苗生產經驗和技術,因此,經營管理風險不大。但業主單位仍需按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加強經營管理,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從市場需求來看,本項目近期產品主要滿足公司自身園林工程用花卉苗木,從外部市場分析來看,尤其是對于優質花卉苗木來講,短期內將不會出現供過于求的
33、情況。隨著土地資源越來越寶貴,從長遠看,市場形勢較好。通過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化產品布置方案,加強新品種引進、開發,不斷保持產品的市場優新特性,市場風險不大。二、定量分析1、盈虧平衡分析項目年固定成本809.1萬元,年可變成本378.1萬元,年均銷售收入1759萬元,年稅金及附加為61.6萬元,以項目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項目盈虧平衡點(BEP)為:固 定 成 本 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可變成本BEP 61.3%表明項目生產能力達到61.3,就可保本,安全幅度較高,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2、敏感性分析根據項目特點,將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產品價格、經營成本作為三個主要敏感因素進行分析,取變化率5%,計算結果如
34、下:財務敏感性分析計算表變動因素變化率財務內部收益率(%)較基本方案增減(%)固定資產投資+5%17.50.9-5%19.4+1.0經營成本+5%16.12.3-5%20.7+2.3價格+5%20.9+2.5-5%16.3-2.1根據敏感程度大小排序由大到小依次為:產品價格、經營成本、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固定資產變動5,對財務內部收益率影響很小,產品價格、經營成本對財務內部收益率影響較大,這表明項目受市場影響相對較大。但整個變動范圍都在5范圍內,因此,企業在經營中應穩定市場,搞好市場開拓,并注重進一步提高花卉苗木質量和品質,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其次應加強成本管理,降低經營成本,避免風險。第十四章
35、 經濟效益評價一、項目對農民增收作用明顯本項目通過“基地+農戶”的模式,在租用農戶土地的同時,采取聘用務工的方式使其得到穩定的收入來源,主要體現在苗木基地園的管護和出苗,根據財務評價分析,本項目管護費和出苗費為345.3萬元,加上土地租金75萬元,則項目區農戶年純收益為420.3萬元,每畝凈收入達2802元。項目區涉及*區義和鎮受益農民近1000人,其中含600名庫區移民,人均純收入4203元,比原有收入高出1000元以上(該鎮農民人均純收3176元),因此,項目帶動農民和移民增收效果明顯。二、就業帶動效益通過項目的實施,業主公司的花卉苗木基地和示范基地可以為當地提供新的固定就業機會30個,其
36、中吸收移民就業15人。通過產業化的運作,還可以促進運輸、商業、包裝、園林工程施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當地就業水平的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對破解*區產業空虛化具有積極的意義。三、生態效益顯著本項目建設目的旨在發展綠化林木的種植,項目本身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水土保持。同時還將有效推進*庫區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發展花卉苗木產業產品,能夠產生較好的生態效益,對城市綠化和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十五章 綜合評價及結論一、結論1、本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的有關農業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項目建設對發展*庫區特色產業,改善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安置勞動就業、改善生
37、態環境、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屬于*庫區產業化發展重點扶持的范圍。2、市場前景好、規模適度,技術成熟,符合環保要求。項目業主自身工程市場的花卉苗木年需求量就達6000多萬元,可以充分保障項目建成后和產品銷售。所發展的產品市場前景看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項目采用的容器育苗技術成。項目環保措施切實可行,符合環境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3、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項目示范性強,帶動農民增收效果明顯。項目建成后,可帶動項目區農民和移民種植花卉苗木增收致富,對發展地區經濟、增加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解決庫區產業空虛化具有重要意義。4、項目具有優越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建設條件,業主單位具有現成的產品自銷能力、有較強的資金投入能力,地方政府也積極支花卉苗木產業的發展。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建議1、抓緊項目下階段的設計、規劃、建設應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以及符合環境保護要求。2、盡快完善項目相關研究工作,制訂相關操作技術規程;抓緊科技攻關,制定產品質量標準等相關技術工作,保證產品按計劃順利生產。3、鑒于項目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應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盡快建成投產,帶動當地農民及移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