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地理位置1工程總體簡介1建筑設計概況22.4 測量特點42.5工程對測量的要求43.測量放線精度要求54.平面控制測量65.高程控制測量76.分部、分項工程的測量放線87.精度分析98.測量管理體系的建立109.復核、驗線131編制依據 1.1 業主提供的北京市海淀小營C1居住用地項目規劃總平面圖和軸線定位圖、建筑和結構設計圖1.2 國家GB 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1.3 北京市DB11/T446-2007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1.4 建設部城市測量規范)(CJJ899)1.5 建設部(JGGT/T8-97)建筑測量變形規程1.6 國家(GB50319200
2、0)建設工程監理規范1.7 北京市DBJ014198)工程建設監理規程1.8 北京市(DBJ01512003)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定1.9 建設部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1.10 國家GB 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1.11 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1.12 業主提供的市測繪院工程測量成果資料2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小營,東至規劃西三旗東路,南至后屯中路,西至前屯西路,北至西三旗南路東延。 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北京市海淀小營C1居住用地項目2工程地址3建設單位4設計單位5監理工程單位6施工總承包單位7建筑性質定向安置房(1#樓)、
3、拆遷安置房(6#樓、9#樓)8合同質量目標合格,爭創北京市“結構長城杯”序號項 目內 容1建筑功能住宅(1#樓、6#樓、9#樓)2建筑面積m21#樓/6#樓/9#樓/部分1#地下車庫/2#地下車庫10522.6/8504.13建筑層數地上18層,地下2層(1#住宅樓),地上9層,地下2層(6#住宅樓),地上11層,地下2層(9#住宅樓)4建筑高度0相當于絕對標高+(1#樓)、+(6#樓)、+(9#樓)基底標高5建筑等級二級2.4 測量特點由于本工程屬超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新穎、結構復雜,對施工測量要求精度高。地上部分的平面和外立面均為曲線形,每個建筑都是獨立軸線關系,與周圍其他建筑軸
4、線互相交錯,場區整體的平面控制網無法布設成方格網,給場區的整體測量控制增加了難度。為了便于施工期間的點位投測,滿足測量放線的精度要求,場區整體平面控制網和軸線控制網的測設是整個施工測量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測量管理需要統一協調。2.5工程對測量的要求人員配備合理,儀器精度滿足工程測量放線的需要。工程結構施工,給測量工作的作業時間幾乎沒有,要求測量工作迅捷、高效、準確,不能因為測量工作的延誤或失誤造成工序的窩工現象。所以,必須選擇高素質的測量人員,有高效率的測量管理體系,經濟、合理、可靠的測量方案和測量方法及質量檢驗體系,足夠的、能滿足精度要求的測量儀器,以保證測量工作的正常進行。放線精度必須滿
5、足設計和驗收以及有關測量規范的要求。由于本工程屬超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新穎、結構復雜,對施工測量要求精度高。地上部分的平面和外立面均為曲線形,每個建筑都是獨立軸線關系,與周圍其他建筑軸線互相交錯,場區整體的平面控制網無法布設成方格網,給場區的整體測量控制增加了難度。為了便于施工期間的點位投測,滿足測量放線的精度要求,場區整體平面控制網和軸線控制網的測設是整個施工測量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3. 測量放線精度要求3.1 二級控制的精度要求市測繪院所做導線點達到二級導線的精度要求,高程達到四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平面位置2cm高 程2cm3.3 軸線控制網的精度要求軸線控制網選用一級建筑方格
6、網,精度要求見下表:一級建筑方格網的精度指標測距相對中誤差1/24000測角中誤差9直線度5高程控制點間高差誤差不超過3mm。3.5作業面的放線要求 對于砼結構工程部分,各部位的放線的允許誤差如下:項 目允許誤差外廓主軸線長度(L)L30m5mm30mL60m10mm60mL90m15mm90mL20mm細部軸線2mm墻、柱、梁邊線3mm門、窗、洞口線3mm層高3mm3.6 對于建筑物的垂直度誤差和總高度誤差:3H/10000,且度建筑物高度垂直度誤差總高度誤差30H60m時10mm10mm4.1 場區控制及軸線控制場區控制網作成方格網形式,也以此作為現場的軸線控制網,方格網平行軸線,考慮到基
7、礎結構放線的通視情況,控制線偏離軸線間距1m。考慮到作業面放線方便,格網間距不大于25m。方格網點(軸線控制點)布設在基坑兩側穩固之處。精度按一級建筑方格網的等級布設,必須滿足軸線相對允許誤差不大于1/24000,軸線正交度為9”。施測時以工程二級控制點為起始邊,用極坐標法放出臨時控制點,附和到二級控制點上后,嚴密平差,算出臨時控制點的坐標,再用極坐標法釘出各個軸線控制點。釘完后附和到首級控制點上檢查。由于點位都處在沉降區,所以要每三個月定期檢查樁點,發現點位變動,及時改正。具體見附圖:軸線控制點平面布置圖。4.2建筑物的控制測量及放線 0以下的控制測量及放線:以軸線控制網作為基礎前期施工和0
8、以下結構施工的測量控制,將方格網的控制線投測到施工作業面,依次測放出建筑物的軸線、墻、柱、門窗洞口、樓梯、模板控制線檢查線。 0以上的控制測量及放線:(1)、內控網的建立: 主體建筑:內筒體布設成十字形,外部結構布設成矩形,控制點位置:內筒離墻邊30cm或50cm,外部結構離軸線1m,點位躲開上部結構梁的位置。另外,還應考慮結構形式和施工流水段的劃分。 所有內控點位布設在首層結構地面上,埋設1001005預埋鐵件,點位上鑲銅芯。預埋鐵件如下圖所示: 首層以上內控點相應位置留設200200預留洞。預留洞作好測量標識,3m以內嚴禁堆放東西。首層內控點用鋼管架圍護,尺寸:12001200800,掛總
9、承包測量標識。(2)、軸線豎向投測:作業面搭設模板支撐體系時,測量人員檢查模板支撐體系構件,防止擋住投測視線。作業面澆砼后,架鉛垂儀于首層內控點上,向作業面投測,每一點鉛垂儀要旋轉0、90、180、270度的四個方向投點,繪出“十”字線,交點投測點,投點允許誤差為3H/10000。投測完成后,用全站儀檢查各投測點之間的間距、對角線長度是否相等,角度是否為直角(誤差10”),全站儀應進行溫度和氣壓改正;若間距、對角線、角度超限,則重新投測,無誤后進行下一步的放線工作,排出各條縱橫軸線、偏距1m的控制線。二級高程控制點網形同工程二級平面控制點網圖,高程按四等水準的高程施測,導線點帶高程,高程點三個
10、,半年后應復測高程點變化。根據二級高程網施測場區高程控制網,按附合導線施測,聯測現場高程控制點,按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場區高程控制點要定期復測。控制點具體位置同軸線控制網點。 0以下的高程控制:隨著挖土的深入,從現場高程控制點向基槽內導引標高,按三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控制點設在護坡樁上。基礎前期施工和結構施工用此來控制。結構拆模后,把標高抄測到結構墻柱上,放出建筑1m線。基槽內標高控制點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時修正。引測到結構內的標高要附和到場區控制點進行檢查。 0.00以上主體建筑的標高控制:根據場區高程控制點,向首層引測建筑標致高+1m的控制標高點(1.0m),每個施工流水段不少
11、于三個標高控制點。標高豎向引測從電梯井或結構外墻往上傳遞,用鋼尺向上傳遞,并用水準儀檢查標高控制點是否在同一平面內,若不超過3mm,以平均值作為結果,若超過3mm,則重新傳遞。用鋼尺量中時,應進行溫度、尺長改正。6.分部、分項工程的測量放線6.1基礎部分根據軸線控制點向坑內投測,也可用極坐標法進行放樣。從基坑上的控制樁上架設經緯儀,后視對面的后視點,將控制線投測到工作樓層上,投點允許誤差3mm,縱橫向至小各投兩條控制線,組成閉合的矩形或“井”字形,校核矩形或“井”字形的間距、對角線、直角度等,符合限差后,再依次排出各道主軸線,后放出墻、柱、樓梯、洞口門窗、模板控制線等。放線完后,測量人員先進行
12、自檢,再報有關質量部門檢查驗收,后請監理驗收。0以上部分上的放線:采用激光鉛垂儀從內控點向作業面投測,校核后,拉鋼尺放出軸線。6.3平面內細部線應放出結構的各種細部線邊線、50cm控制線。6.4標高應放出:作業面結構50線或建筑50線(視施工方便情況),拆模后抄測建筑1m線。根據作業面標高控制點,進行作業面抄平,每跨至少4個點。測完后應附和到另一流水段檢查。建筑物的放線相對精度是保證建筑物設計幾何尺寸的關鍵。7.1經緯儀 a. 指標:測角誤差: 2” b. 數量:1臺c. 其它特性:橫軸、視準軸、豎軸傾斜誤差自動改正電子經緯儀主要用于投測軸線,校準柱子的垂直度。經緯儀的結構及其指標,對于校正柱
13、子的垂直度有直接的影響。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的誤差 ( C ) 假設C10”,當仰角為450時,它對水平角的偏差為CC/cos=10”/cos45014” 若假設立柱高L=15m,則柱子傾斜L=LtgC=151000tg14”當700 CC/cos=10”/cos70029”L1=LtgC=151000tg29”可滿足立柱吊裝要求。橫軸不水平的誤差(i)當I=10”時,若仰角為600時, i=itg10”引起的水平偏差為L2=Ltgi=151000tg17”豎軸不垂直的誤差(v)若豎軸不垂直的誤差V10” 若仰角為700時, 最大傾斜量(900時)v=vcostg10”COS900tg700 =
14、 ” 引起的水平偏差為L3=LtgV=151000”對于吊裝柱子,電子經緯儀的三軸誤差的綜合影響為:ML3. 153mm通過誤差估算,電子經緯儀的三軸誤差在10”內,能滿足柱子吊裝不偏差3mm的要求。將各項指標再縮小至5”,則精度還能提高一些。為了使柱子的垂直偏差盡可能小,本工程配備的電子經緯儀,可對視準軸、橫軸、豎軸的偏差進行實時計算和改正,從而保證柱子的垂直偏差盡可能小。7.2 鉛垂儀投測精度a. 指標:投測精度 1/10萬 b. 用途:將軸線投測到上一樓層工作面上c. 數量:1臺若設高度H250m,投點誤差為mp=250103(1/00000)= 2.520 , 滿足軸線豎向投測的要求每
15、個跨距的誤差為mjmp=所以,采用高精度鉛直儀投測軸線,滿足垂直偏差的要求,可滿足結構施工精度要求。a. 指標:光學水準儀:0.3/km b. 用途:高程控制測量,引測標高,抄平,檢測和校正構件的標高,沉降監測等c. 數量:光學水準儀1臺采用帶有測微器的水準儀,可直接讀數到0.01, 可滿足抄測 1 精度的水平面的要求; d. 水準儀的視準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俗稱i角)應經過精密檢校,使其小于3”,當視距差為50m時,h=5010003”/0.73mm1mm可滿足抄測 1.0精度要求。另外,保持前、后視距相近或相等,可抵消此項誤差。8.1管理體系:是本工程測量工作的制度保障。管理體系圖如下: (
16、1)、本工程日常管理分三級測量管理,項目部技術部門、分包單位技術部門、分包單位施工測量人員。(2)、管理流程圖如下:(3)、各自的職責范圍:1)、項目部技術部門負責現場首級控制網的測繪,負責建立各種關鍵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及其樁位的交接工作,對各分包單位測量工作的復核驗收,向監理的報驗工作和對現場所有測量單位的協調工作,向其他部門提供測量成果及有關數據。2)、各分包單位負責本部施工范圍測量方案的制定、軸線定位、工程放線的實施以及資料的整理、上報工作。3)、遇有其他分包作業單位時,指定可供使用的測量樁、線,并辦好交接手續。8.2儀器管理:(1)、儀器選用: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工程放線的精度要求,各分
17、包單位配備的測量儀器必須滿足施工需要和精度要求,主要測量儀器如下:序號名稱型號數量精度用途1全站儀GTS-102N1儀器均已檢定,且配件齊全2自動激光鉛垂儀TKJ2E11/10萬3水準儀S3-1 AL-25A13mm/Km4塔尺5m25鋼卷尺50m2已檢定(2)、儀器現場管理:1)、所有儀器設備都應有檢定合格證,并按周期檢定。2)、儀器檢定按照國家(市)各類設備檢定規程規定的周期、檢定方法、檢驗準則在國家授權的計量單位進行檢定。3)、保存檢定記錄,建立儀器管理臺帳,內容主要包括:型號、數量、檢定時間、搬運、收發使用等。4)、現場設儀器柜,測量人員負責儀器日常管理。5)、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杜
18、絕冒險、違章。6)、各分包單位應將使用儀器各種資料上報總承包項目經理部、北辰監理公司,做到統一管理。7)標準尺的管理:為了保證各分包單位對結構測量的數據準確一致,項目部配備一把50m鋼卷尺,經檢定合格后做為計量標準尺,用來檢定其它在用的小盒尺,50m鋼卷尺,平時不得用于施工測量,由測量員專門保管。8.3人員配備:各分包單位應配備至少一名經驗豐富、基礎扎實的測量人員,每個人都應持有相應等級的崗位證書并報總承包項目部、北辰監理公司進行備案。8.4資料管理: (1)、表格的填寫、簽字:根據新的資料管理規定DBJ 01512003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中有關測量章節內容和要求,應填寫:表B2-2 施工測
19、量放線報驗表(報監理),表C3-1工程定位測量記錄;表C3-2 基槽驗線記錄;表C3-3 樓層平面放線記錄;表C3-4 樓層標高抄測記錄;表C3-5 建筑物垂直度、標高觀測記錄;具體填寫格式參見工程測量管理實施細則,填寫的資料應整潔、清晰,不得涂改,需讓監理驗收、復核的必須提前一天報驗,不能影響工程施工進度。9.復核、驗線9.1要求:(1)、各分包單位技術部門及測量人員首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將各種資料準備齊全,經技術負責人簽認后,方可向項目部技術部門申請驗線。(2)、項目部技術部門復檢合格后,向北辰監理公司申請驗線。(3)、經監理公司復檢通過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驗線不合格,需立即改正,復檢合格后,重新整理資料,申請驗線。9.2驗線程序:9.3驗線范圍:(1)、政府規劃驗線:工程定位、結構出地面、結構竣工等三個階段,由建設單位向市規劃局申請驗線,總包配合驗線。(2)、監理驗線范圍:現場和作業面各級平面、高程控制點,各種分部、分向工程的定位樁點,基槽位置、幾何尺寸和標高,樓層軸線、標高和各種關鍵部位的線。(3)、總包單位驗線范圍:除了以上監理驗線范圍內的必驗項目,隨時檢查各種細部線,驗線結果及時反饋各分包單位,以便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