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 編制依據21.1.施工圖紙:21.2.規程、規范22 .工程概況2總體工程概況:2后澆帶說明及布置圖。33. 施工準備54. 主要工序的施工措施5后澆帶留置54.2 后澆帶的保護64.3 后澆帶鋼筋:7后澆帶混凝土84.5 后澆帶止水條及止水鋼板安裝94.6 后澆帶模板9后澆帶部位防水處理:125. 安全技術保障措施12砼泵送設備的主要安全措施12外墻及梁板后澆帶砼澆筑安全要求13模板安拆注意事項136、質量技術保證措施141. 編制依據1.1. 施工圖紙: 建安公寓9#樓建筑施工圖紙 建安公寓9#樓結構施工圖紙 建安公寓地下室建筑施工圖紙 建安公寓地下室結構施工圖紙1.2. 規程
2、、規范序 號規范、規程名稱編 號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2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501052001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2008年版)6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9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2 .工程概況2.1總體工程概況:1建筑面積86651m22層數地下室-2層地上住宅32層3基底標高 6 m、-10.6m
3、 4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獨立柱基礎、筏板基礎主體結構形式框剪5地下防水結構自防水筏板基礎:C35/S8 6結構斷面尺寸(mm)基礎底板厚度1600mm,900mm、500mm地下外墻厚度600mm、500mm、400mm、350mmm后澆帶寬度800mm樓板厚度120、150、180、2507結構抗震等級一級、二級 后澆帶說明及布置圖。本工程9#樓南側及北側與車庫之間的后澆帶(東西向后澆帶)為沉降后澆帶,9#樓及車庫所有南北向的后澆帶均為溫度伸縮后澆帶。 地下一層、二層后澆帶P-S軸車庫后澆帶:U-X軸車庫后澆帶:地上部分后澆帶:3. 施工準備 (1)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前認真學習技術規范、
4、標準、工藝規程,熟悉圖紙。(2)編制后澆帶施工方案,對施工隊組進行技術交底。(3)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和技術培訓,加強隊組的技術素質。(4)結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砼,泵送澆筑。(5)勞動力準備:勞動力投入計劃分兩組每組人數如下工 種人 數管理人員2架工4木工8混凝土工84. 主要工序的施工措施后澆帶留置必須按照設計要求的尺寸及位置留置。后澆帶的留置主要是指在主體施工階段后澆帶模板支護,保證后澆帶的斷面尺寸及鋼筋位置正確。在基礎、主體施工階段,首先對后澆帶進行定位放線,在墊層或模板上按照設計的后澆帶位置用墨線彈出后澆帶的位置。然后按照設計進行鋼筋的綁扎,鋼筋綁扎完成后,采用鋼絲網在后澆帶位置處支設。
5、與其他部位的鋼筋和模板工程進行驗收,驗收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澆筑過程中,對后澆帶的側模安排專人看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清理鋼筋上雜物,并進行保護。4.2 后澆帶的保護后澆帶根據設計和規范要求,伸縮后澆帶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60天才開始澆筑,沉降后澆帶待主體完工后30天進行澆筑,因此在主體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后澆帶的保護。后澆帶保護分三種形式,一是基礎底板部位的后澆帶、二是樓、頂板處的后澆帶、三是后澆帶底部支撐保護。 基礎底板及地下室頂板上的后澆帶基礎底板及地下室頂板上的后澆帶的保護,由于土方回填時,后澆帶不能進行澆筑,因此其保護應保證回填土正常進行。在后澆帶的兩側砌筑擋土墻,采用240空心
6、磚砌塊、M10水泥砂漿砌筑,高度同回填土厚度。詳見圖4.21、4.2-2。 樓層頂板處后澆帶保護其保護采用覆蓋多層板,并加設彩條布,為保證多層板不位移,在多層板下設兩道50100的木方固定。后澆帶的下部支撐保護后澆帶處下部的模板支撐系統采用獨立的支撐系統,其他部位模板拆除時此處模板不能拆除,達到兩個月后用高一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灌或主體工程施工完畢再進行澆灌。因施工進度已經拆除了的部位,必須進行回頂加固。回頂加固采用碗扣式鋼管腳手管,沿后澆帶兩側進行加固,立撐的間距、縱距均。上部與混凝土接觸處加木方,用頂絲頂緊,鋼管下部墊通長腳手板。4.3 后澆帶鋼筋:4.3.1后澆帶加筋:4.3.1.1
7、梁后澆帶加筋(如下圖)(如下圖)(如下圖)4.3.2后澆帶鋼筋處理:留置后澆帶時,應重點控制鋼筋位置及鋼筋保護層厚度,方法是用木板制成梳子狀擋板,將快易收口網固定于擋板上。在后澆帶間隔期間,應保持該部分清潔,并把裸露在外的鋼筋加以覆蓋,防止踩踏變形。在澆筑后澆帶部位砼前,必須把原澆筑污染在后澆帶鋼筋上的砼漿、浮灰及鋼筋浮銹等用鋼絲刷清理干凈,鋼筋必須調整及綁扎到位。伸縮后澆帶處混凝土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60天后再進行澆筑。沉降后澆帶在主體完工30天后再進行澆筑。 按設計第十二條中第7條要求:各后澆帶處混凝土采用比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抗滲等級與原構件相同,后澆帶混凝土澆注
8、完畢后及時養護,其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4.5 后澆帶止水條及止水鋼板安裝4.5.1止水條安裝:橫向后澆帶采用止水條,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先在止水條位置處預埋模板條,拆模時將模板條剔鑿除,嵌入止水條,用鋼釘固定。4.5.2水上鋼板安裝:地下室外墻縱向后澆帶采用止水鋼板,墻體混凝土澆筑前按要求進行安裝,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進行清理及檢查,并隱檢合格。4.6 后澆帶模板4.6.1基礎后澆帶模板:后澆帶寬度為800,在兩側底板中間留高為1/3板厚、寬為100的凹槽,后澆帶混凝土采用微膨脹混凝土,抗滲等級同底板,混凝土強度比底板混凝土等級提高一級。本工程施工時以后澆帶為界分為兩個施工段施工,后澆帶內模板采
9、用小鋼模板支設,第一段施工時,采用前鋼筋斜拉,后鋼管支撐的辦法將模板與底板鋼筋固定牢固。(下圖一)。第二段施工時,以第一段已成型混凝土為支撐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第二段混凝土的支模。(如圖二)為了及時清理后澆帶,并且方便安放集水泵,在后澆帶處設下人孔洞,下人孔為500500洞口,沿后澆帶每端設置一個。通過下人孔的上層鋼筋暫時不鋪設,待澆筑前與兩側鋼筋采用機械連接;為了能及時將底板內積水抽出,及將來后澆帶內清理,混凝土墊層施工時,在后澆帶內設集水井,集水井設在下人孔側,距下人孔500,方便人員操作水泵。4.6.2樓板、頂板處后澆帶:選用多層板和碗口式鋼管支撐體系。見下圖:地下外墻處后澆帶:外側采用水泥
10、預制板,板錨筋與墻體鋼筋焊接牢固,外側采用1:2.5水泥砂漿抹面壓光,兩側做大八字,達到做防水標準;外墻內側選用多層板與鋼管支撐體系,加固選用斜撐頂住模板。(見下圖)部位防水處理:底板后澆帶防水處理:底板設置后澆帶,后澆帶下空鋪一層防水卷材作為附加層,兩側各伸過后澆帶500,見下圖:后澆帶端部處理:5. 安全技術保障措施 泵車操作工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有證人員,嚴禁無證操作。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象的泵管不準使用,以防爆管傷人。 泵管架設的支架要牢固,轉彎處設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轉彎宜緩,接頭密封要嚴。 泵車料斗內的砼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氣造成堵管或管中氣錘聲和造
11、成管尾甩傷人的現象。 泵車安全閥必須完好,泵送時先試送,注意觀察泵的液壓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砼坍落度較小和開始起動時使用短行程。檢修時必須卸壓后進行。 當發生堵管現象時,立即將泵機反轉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轉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則必須經拆管排堵處理后開車,不得強行加壓泵送,以防發生炸管等事故。 砼澆筑結束前用壓力水壓泵時,泵管口前面嚴禁站人。后澆帶砼澆筑安全要求mm,設置兩道水平防護欄桿。操作架上嚴禁出現單板、探頭和飛跳板,必要時操作工人系掛安全帶。操作架上嚴禁超量堆放砼材料,堆放量每平方米不得超過120kg。模板上架設電線和使用電動工具采用36V的低壓電源。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
12、放在工具箱內或工具袋內,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裝拆施工時,上下有人接應,隨拆隨運轉,并把活動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架上或拋擲。安裝墻模板時,隨時支撐固定,防止傾覆。預拼裝模板的安裝,邊就位、邊校正、邊安設連接件,并加設臨時支撐穩固。拆裝承重模板,設臨時支撐,防止突然整塊塌落。拆除模板時由專人指揮和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標出作業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區。操作人員佩掛好安全帶,禁止站在模板的橫桿上操作,拆下的模板集中吊運,并多點捆牢,不準向下亂扔。拆模間歇時,將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模板放置時不得壓有電線、氣焊管線等。模板拆除時嚴禁使用大杠或重錘敲擊。拆除后的模板及時清理混凝土渣塊。由專人負責校對模板幾何尺寸,偏差過大及時修理。6、質量技術保證措施澆筑前,務必做到,后澆帶內垃圾清理干凈:檢查原施工完畢的鋼筋綁扎是否在前期施工中被破壞,若被破壞及時修復,底板后澆帶內立面用于止水的遇水膨脹條安裝是否牢固、正確。待以上工作做完后方可進行砼的澆筑,并單獨留置試塊。通知監理驗收,并做好隱蔽記錄。澆筑前應將該部位雜物及松散的混凝土清理干凈,并將接口處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在接縫處要振搗密實,防止此處出現裂縫而滲漏。后澆帶混凝土初凝后,應及時覆蓋養護。如板無面筋時,配置6150鋼筋,兩端伸入板內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