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南市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方案淮南市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方案二一七年七月II目 錄前 言1一、自然與社會經濟情況2(一)自然概況2(二)社會經濟條件2(三)土地利用現狀與特點3二、規劃實施情況5(一)規劃實施情況5(二)規劃實施評估結論9三、指導思想、原則與依據10(一)指導思想10(二)調整原則10(三)調整依據11四、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調整情況14(一)規劃主要控制指標調整情況14(二)農用地布局優化調整15(三)建設用地布局優化調整19(四)基礎設施等規劃重點建設項目調整情況25(五)其他用地布局調整優化情況29五、“三線”
2、劃定情況30(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劃定情況30(二)城市開發邊界劃定情況34(三)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情況35六、規劃調整完善方案可行性分析37(一)規劃調整完善對規劃目標影響分析37(二)規劃調整完善對土地利用結構布局變化影響分析37(三)規劃調整完善環境影響分析38(四)規劃調整完善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分析39七、加強規劃實施管理的保障措施42(一)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42(二)嚴格建設項目用地審批管理42(三)建立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激勵機制42(四)加快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43(五)加大規劃實施公眾參與力度43八、附表44附表1 重點生態保護區名錄44附表2 規劃主要控制指標調整表45附表
3、3 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46附表4 規劃控制指標分解表47附表5 建設用地管制分區變化情況表48附表6 耕地面積規劃平衡表48附表7 “三線”劃定面積統計表48附表8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49II52前 言淮南市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自實施以來,在保護耕地與基本農田、保障重點基礎設施和城鎮發展的用地需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十三五”規劃編制并全面實施以來,特別是城鄉改革發展的深入推進,土地利用和管理新情況、新問題的凸現,如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中的耕地、建設用地現狀與規劃編制時制定的土地利用目標發生較大變化,規劃制定的土地利用布局、目標與客觀實際、
4、發展需求不協調、不適應,影響規劃的權威性與嚴肅性。為適應新形勢下謝家集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和相關規劃布局,保障“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確保謝家集區實有耕地數量穩定、質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節約集約水平,維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估成果,按照國土資源部和省市統一部署要求,對淮南市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進行調整完善。規劃范圍與現行規劃保持一致,含淮南市謝家集區轄區內所有土地,土地總面積為27059.81公頃。規劃期限為2006-2020年,其中規劃基期年為2005年,規劃調
5、整基期年為2014年,規劃目標年為2020年,采用2014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成果數據和相關權威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為基礎。本次調整完善工作重點對2015-2020年土地利用進行規劃安排。一、 自然與社會經濟情況(一)自然概況謝家集區位于淮南市西部,淮河與東淝河之間,東經11654-11701、北緯3232-3239。東與田家庵區接壤,東南與長豐縣為鄰,西南與壽縣以瓦埠湖、東淝河為界,西北與八公山區相連,北分二道河灘地與潘集區相交。境內中部較高,崗丘綿亙,北臨淮河,南臨瓦埠湖,地勢低洼。丘陵自西北至東南綿亙于中部,占區境總面積的19.7%;天然湖泊分布四周,因采煤而形成的大、小塌陷區相嵌其間,水
6、面占區境總面積的6%;平原洼地占區境總面積74.3%。屬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937.2毫米,年平均氣溫在14.316.4之間。(二)社會經濟條件全區轄5個街道、4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共有45個社區、56個村委會,區政府駐平山街道。2014年末,謝家集區戶籍人口32.16萬人,其中非農人口21.94萬人。全區地區生產總值84.4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6億元,財政收入3.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8.2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23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5547元和10839元。謝家集區地處淮南市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中心位置。淮河、東淝
7、河與規劃建設的江淮運河共同構成黃金水道。102省道、合淮阜高速公路、在建的商杭高鐵穿境而過,高速公路淮南西出口坐落其間,毗鄰正在建設的高鐵站,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70公里。(三)土地利用現狀與特點1、土地利用現狀根據謝家集區2014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全區土地總面積27059.81公頃,其中,農用地17218.9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3.63%;建設用地4990.4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8.44 %;其他土地4850.3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7.93%。(1)農用地農用地中耕地13189.1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8.74%。園地254.2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94%;林地815
8、.4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01%。牧草地27.3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10%;其他農用地2932.8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84%。(2)建設用地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地4132.1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27%,其中城鎮工礦用地2082.6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70%;農村居民點用地2049.4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57%;交通水利用地789.3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92%;其他建設用地68.9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25%。(3)其他土地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積4801.06公頃,自然保留地面積49.31公頃,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17.75%和0.18%。2、土地利用特
9、點(1)土地利用程度較高、可開發土地面積較少2014年全區已開發利用土地22209.4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2.07%,土地農業利用率為63.63%,土地墾殖系數為48.74%,土地利用程度處于全市較高水平。2014年全區其他土地4850.37公頃,主要以河流水面和湖泊水面為主。(2)城鎮建設用地較多、布局比較分散2014年謝家集區內各類城鎮工礦用地合計2082.64公頃,占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之比略高于50%。謝家集區是緣煤而建的工礦型城區,區內現有3座大中型煤礦和12對小型煤礦,城鎮用地布局主要服從于產業布局需求,礦業布局主導城鎮布局的結果是城鎮用地布局分散,缺乏足夠的集聚力。(3)農村居
10、民點用地占比較高、節約集約利用程度較低2014年,全區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2049.49公頃,與城鎮工礦用地規模相當,占全區國土面積的7.57%;人均農村居民點面積200.54平方米/人,遠高于村鎮規劃標準規定的150平方米/人的人均用地標準,農村居民點用地集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二、 規劃實施情況(一)規劃實施情況本次規劃調整完善前期,對淮南市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2009-2014年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評估,評估主要內容如下:1、規劃主要調控指標執行情況(1)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指標2009-2014年,耕地面積總體呈現增加態勢,凈增211.76公頃;2014年全區耕地面積
11、為13189.16公頃,比規劃確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標(12381.15公頃)高出808.01公頃,全區嚴格落實了耕地保有量目標任務,目標完成率為106.53%。規劃確定全區2020年基本農田保護目標為10282.80公頃,2014年全區實際劃定的基本農田面積為10674.05公頃,目標完成率103.80%,基本農田保護目標得到了嚴格落實。(2)建設用地規模指標2014年,謝家集區建設用地總規模為4990.48公頃,2009-2014年建設用地增量為225.75公頃,指標使用率為30.72%(低于評估時點階段目標45.45%),指標剩余量為509.02公頃。2014年,全區城鄉建設用地規
12、模4132.13公頃,2009-2014年城鄉建設用地增量為215.90公頃,指標使用率為27.78%,指標剩余量為561.26公頃。2014年,全區城鎮工礦用地規模2082.64公頃,2009-2014年城鎮工礦用地增量為216.42公頃,指標使用率為36.48%,指標剩余量為376.84公頃。2014年,全區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2049.49公頃,2009-2014年農村居民點用地凈減0.53公頃,未像規劃預期那樣出現增加,剩余農村居民點用地增量指標充沛。2014年,全區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規模858.35公頃,2009-2014年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增量為9.85公頃,未能像規劃預期那樣出現降
13、低。規劃確定2020年,全區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規模、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規模3項控制目標分別為700、610.46和479.21公頃。2009-2014年,全區3項指標分別使用了317.29、312.29和212.83公頃,指標剩余量分別為382.71、298.17和266.38公頃。2014年末,全區人均城鎮工礦用地規模為73.32平方米,與2009年相比人均減少9.73平方米,并未像規劃預期那樣出現大幅增加,遠低于規劃2020年全區人均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控制值(125平方米)。2、生態用地變化情況評估期內,生態用地(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土地)規模呈現減少態勢,
14、凈減172.42公頃,至2014年末為19136.52公頃,大于規劃2020年目標值(18813.49公頃)。其中,耕地、園地規模增加明顯;林地(-42.80公頃)、牧草地(-0.10公頃)、水域(-392.77公頃)、自然保留地(-3.59公頃)均有所減少,且至2014年末均低于規劃2020年目標值。除耕地、園地以外的生態用地減少,主要受到耕地開墾、城鄉建設占用、農業結構調整等影響。3、規劃布局和分區執行情況規劃將謝家集區劃分為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禁止建設區四個空間管制分區,并制定了相應的空間管制規則。規劃實施過程中,各項重點建設項目嚴格按照劃定的允許建設區范圍執行,各項重
15、點建設項目盡可能落入允許建設區范圍內,不在允許建設區范圍內的,通過規劃布局調整來滿足項目用地需求,做到建設用地總規模不增加。截止2014年謝家集區管制分區執行情況良好,沒有因規劃調整改變限制建設區布局和面積的情況,也沒有項目落入禁止建設區。4、土地利用結構目標執行情況規劃至2020年,各項比例為62.46%:20.32%:17.22%,規劃的主導方向為農用地和建設用地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土地比重減少。規劃實施至2014年末,全區農用地、建設用地、其他土地面積比例為63.63%:18.44%:17.92%,農用地、建設用地和其他土地的變化趨勢與規劃安排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方向一致。5、重點建設項目落實
16、情況規劃實施期間,謝家集區嚴格按照規劃用途和“保重點、保急需、保開工”的原則篩定項目,對接指標定地塊,科學統籌,優先確保了全區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的用地需求。在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中,除商杭城際鐵路、淮六路、省道102改建工程、汽配城項目、東華怡樂生態園和望峰崗失地農民創業園6個項目,受項目進度影響暫未進入用地程序,其他規劃重點項目均已經予以安排用地,切實保障了項目用地需求。6、規劃實施保障措施執行情況截止評估時點,規劃中提出的各種實施保障措施逐步得到落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配套措施日趨完善。規劃實施期間,健全了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完善了耕地保護責任機制,大力保護了基本農田,認真執行了
17、占補平衡制度;嚴格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加大了動態巡查力度,強化了土地執法監察工作;進一步完善了規劃公示和輿論宣傳制度。7、規劃實施定量評價謝家集區規劃實施的綜合評估分值為94.11分,其中規劃主要指標實施情況得分99.83,用地結構和布局變化得分81.97,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情況得分95.55,規劃保障措施執行情況得分86.80,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匹配度得分為100。評估結果為規劃實施總體狀況優秀,但用地結構和布局變化情況、規劃保障措施執行情況和節約集約用地情況有待提高。(二)規劃實施評估結論根據淮南市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2009-2014年實
18、施評估結論,規劃總體執行情況優秀,但是規劃當前的現勢性與可操作性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形勢,亟需盡快啟動規劃調整程序,進一步優化用地結構、時序和布局安排。規劃總體實施效果良好,對促進謝家集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綜合效應。但是,受到規劃自身與外在因素的綜合影響,規劃在實施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規劃實施至今,各鄉鎮建設用地指標剩余不均衡、指標趨緊與過剩并存,可能會影響到今后各鄉鎮的均衡發展;各項建設和采煤塌陷對耕地、基本農田影響較大,保護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實現難度有所提高;規劃對于農村居民點用地預測與實際偏差大,農村居民點有所縮減,但是節約集約程度較低;規劃本身與其他部門規劃之
19、間的協調度有待提高;規劃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難以滿足十三五期間各項建設發展需要。可見,雖然規劃在編制時,已結合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背景做了前瞻性的安排,與相關部門和行業規劃也進行了充分銜接;但是規劃實施以來,隨著宏觀經濟發展背景的變化,國家、省、市在重大發展戰略上做出了相應調整,對謝家集區土地開發、利用、保護和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規劃確定的土地利用重大布局已經無法很好地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三、 指導思想、原則與依據(一)指導思想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進一步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
20、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全面落實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 年)調整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以二次調查連續更新的土地利用現狀數據為“底數”,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自上而下逐級控制的約束性指標和總體布局為“底盤”,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為“底線”,做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促進“多規合一”,保障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二)調整原則1、保持穩定,適度調整堅持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總體安排不變,適度調整主要指標和用地布局。2、堅守職責,保障發展。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和基本農田應保盡保,
21、數量質量并重。堅持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優化結構布局。充分發揮土地承載功能,通過調整結構和優化布局,保障經濟社會發展。3、上下結合,統籌兼顧。注重與上級規劃的銜接和對下位規劃的引導,統籌開發與保護、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需求與可能,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兼顧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4、充分銜接、深度融合。充分結合“三線” 劃定、“多規合一”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土地整治規劃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銜接,強化深度融合,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規劃方案。(三)調整依據1、相關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訂);(2)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8年);(3)中華人
22、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7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07年);(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6號)。2、相關政策文件(1)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規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評估修改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141號);(2)國土資源部關于嚴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2號);(3)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325號);(4)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規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皖國土資發2013173號);(5)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完善
23、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41237號);(6)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前期工作的通知(皖國土資函2015312號);(7)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關于抓緊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皖國土資函2016125號);(8)關于轉發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關于抓緊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淮國土資函2016399號);(9)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成果省級審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國土資函201770號)。3、相關規劃(1)淮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2)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3)謝
24、家集區各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4)安徽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區土地綜合整治規劃 (20092020年;(5)淮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6)謝家集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7)淮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8)淮南市“十三五”工業發展規劃;(9)淮南市“多規合一”規劃;(10)淮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山南新區)智造園區規劃;(11)淮南市謝家集區相關鄉鎮村莊布點規劃;(12)淮南市謝家集區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規劃(20122020年)。(13)淮南市謝家集區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年);(14)淮南市謝家集區全域永久
25、基本農田劃定方案;(15)淮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方案。4、相關規程文件(1)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TD/T10242010);(2)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圖規范(TD/T10212009);(3)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標準(TD/T10272010)。四、 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調整情況(一)規劃主要控制指標調整情況規劃調整后,謝家集區土地利用規劃目標為:耕地保有量12880.0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0413.33公頃。相比調整前,耕地保有量增加了498.85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增加130.53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5400.00公頃以內。其中,城
26、鄉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4240.00公頃,城鎮工礦用地規模不超過2446.67公頃;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規模不超過1160.00公頃。新增建設用地不超過700.00公頃,其中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控制在613.33公頃以內,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546.67公頃以內。相比調整前,建設用地總規模減少了99.51公頃,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減少了453.39公頃,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減少了12.33公頃,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規模增加了353.88公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減少了0公頃,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規模增加了3.33公頃,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增加67.67公頃。實現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面積833.33公頃,相比調
27、整前,補充耕地面積增加了471.33公頃。人均城鎮工礦用地面積控制在134.66平方米以內,相比調整前,人均城鎮工礦用地面積比原先增加了9.66平方米。(二)農用地布局優化調整1、耕地利用布局調整情況本次調整完善,主要根據市級下達指標情況、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各鄉鎮2014年現狀耕地規模及其質量情況、各項建設項目對于耕地占用需求情況、區級“十三五”土地整治規劃等,對全區規劃耕地保有量及其布局進行統籌調整。調整后,謝家集區規劃目標年耕地保有量為12880.00公頃,與市級下達指標一致,比原先規劃2020年目標值增加了498.85公頃。與調整前相比,調整后,區政府駐地唐山鎮、淮南市高新區智造
28、園區所在地李郢孜鎮的耕地保有量得到相應下調,望峰崗鎮、楊公鎮、孫廟鄉、孤堆回族鄉的耕地保有量有所增加;調整后耕地主要分布在楊公鎮、孫廟鄉、孤堆回族鄉和望峰崗鎮,調整后耕地分布的基本格局仍維持穩定。表4-1 耕地利用布局調整前后各鄉鎮耕地變化情況單位:公頃,%行政區調整前調整后調整后-調整前李郢孜鎮707.22513.64-193.58望峰崗鎮1070.911420.12349.21唐山鎮1093.26835.84-257.42楊公鎮4461.004799.64338.64孫廟鄉2708.112910.78202.67孤堆回族鄉2340.652399.9859.33謝家集區12381.15128
29、80.00498.85與2014年相比,調整后謝家集區2020年耕地面積凈減309.16公頃,除望峰崗鎮、楊公鎮、孫廟鄉耕地保有量凈增外,其他鄉鎮耕地面積均有所減少。2014-2020年,全區規劃新增耕地305.45公頃,主要分布在楊公鎮、望峰崗鎮、孫廟鄉和孤堆回族鄉。2014-2020年,全區由于規劃實施導致的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為229.38公頃,主要發生于唐山鎮、孤堆回族鄉、楊公鎮、孫廟鄉、李郢孜鎮。調整后,全區及各鄉鎮“保發展、保耕地”的雙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耕地保有量任務均可完成,且耕地分布將更加集中連片,耕地質量總體穩中有升。表4-2 調整后2014-2020年各鄉鎮耕地變化情況單
30、位:公頃,%行政區201420202020與2014年相比新增耕地新增建設占用耕地李郢孜鎮759.22513.64-245.581.6921.89望峰崗鎮1114.591420.12305.5376.912.06唐山鎮1309.57835.84-473.737.0192.57楊公鎮4691.684799.64107.96101.3134.72孫廟鄉2841.592910.7869.1962.2230.39孤堆回族鄉2472.512399.98-72.5356.347.76謝家集區13189.1612880.00-309.16305.45229.382、基本農田布局調整情況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確
31、保基本農田保護率和保護面積不減少,需要對謝家集區基本農田布局進行調整。調整依據主要有:一是依法批準的重點建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的;二是因其他情況造成不滿足基本農田劃定要求的圖斑;三是現行規劃執行期間,部分一般農田隨著中低產田改造、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實施,耕地質量已大大提高,已具備劃入基本農田所要求的質量條件,對這部分一般農田需要調整補劃為基本農田;四是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中新劃入部分。經調整,規劃期內,確保謝家集區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得低于10413.33公頃。其中,調出的基本農田主要是位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允許建設區和有條件建設區附近未來預留建設區,以及蓄滯洪區、重要基礎設施兩側、區
32、位偏遠、零星破碎和不易管理的基本農田,主要分布在孫廟、孤堆、楊公、望峰崗、唐山等鄉鎮允許建設區及擴展邊界附近。調出基本農田合計1058.45公頃。表4-3 謝家集區基本農田劃定調整表單位:公頃行政區劃出基本農田劃入基本農田劃定后基本農田小計地類構成平均質量等級小計地類構成平均質量等級面積地類構成耕地其他地類耕地其他地類耕地其他地類李郢孜鎮28.2927.920.37八等322.72322.72八等525.09525.09望峰崗鎮132.35131.730.62八等381.85381.85八等884.52884.52唐山鎮110.11109.650.46八等414.42414.42八等847.7
33、9847.79楊公鎮152.62148.504.12八等3.673.67八等4145.094145.09孫廟鄉379.48316.6962.79八等22.4722.47八等2362.192362.19孤堆回族鄉255.60252.243.36八等17.3017.30八等1975.611975.61謝家集區1058.45986.7371.72八等1162.431162.43八等10740.2910740.29調入基本農田均分布在原基本農田周圍,與周圍的耕地成片布局;規劃期內調入的基本農田主要包括城市周邊基本農田劃入較多的唐山、望峰崗、李郢孜,和楊公、孤堆、孫廟等土地開發整理新增耕地較多的鄉鎮,調
34、入基本農田1162.43公頃。根據基本農田指標調整結果,以已有基本農田保護成果為基礎,謝家集區多劃了一定數量的基本農田。市級下達謝家集區基本農田規劃目標10413.33公頃,實際劃定10740.29公頃,比規劃目標多劃定基本農田面積326.96公頃。3、園地、林地、牧草地利用布局調整情況主要考慮到新增建設占用、采煤塌陷區治理、農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依據各地實際情況,對全區園地、林地、牧草地規模與布局進行調整,調整前后變化幅度均很小,規模與布局總體維持穩定。表4-4 園地、林地、草地利用布局調整情況單位:公頃行政區園地林地牧草地201420202020-201420142020202
35、0-2014201420202020-2014李郢孜鎮93.4880.40-13.08151.65143.97-7.680.000.000.00望峰崗鎮15.2017.302.10108.46107.71-0.750.000.000.00唐山鎮72.2968.94-3.35456.25464.788.5327.3526.67-0.68楊公鎮0.490.660.1750.1750.660.490.000.000.00孫廟鄉63.1878.5415.3613.9214.460.540.000.000.00孤堆回族鄉9.587.49-2.0934.9631.75-3.210.000.000.00合計
36、254.23253.33-0.90815.41813.33-2.0827.3526.67-0.68調整后,全區園地面積為253.33公頃,相比2014年減少了0.90公頃,園地的減少主要發生在位于市中心城區的李郢孜鎮和唐山鎮,受城鎮建設占用影響較大。調整后,全區林地面積為813.33公頃,相比2014年減少了2.08公頃,林地的減少主要發生在位于市中心城區的李郢孜鎮、望峰崗鎮和唐山鎮,同樣受城鎮建設占用影響較大;但是主要為布局分散、規模較小的林地,臥龍山森林公園、重點公益林等生態紅線內林地和其他集中連片規模較大的林地規模維持穩定。調整后,全區牧草地面積為26.67公頃,全部為位于唐山鎮的天然牧
37、草地,相比2014年減少了0.68公頃,牧草地的減少受到了中心城區擴展和交通建設影響。(三)建設用地布局優化調整充分發揮土地的載體功能,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產業競爭力為核心,以提升城鎮用地綜合服務功能、優化產業集群用地為重點,按照“產業集中、人口集聚、土地集約”的原則,適度控制中心城區、鄉鎮用地規模。至2020年,城鎮工礦用地規模為2446.67公頃,相比原規劃凈減12.81公頃,與2014年現狀相比凈增364.03公頃,調整后占土地總面積比例為9.04%。按照城鄉統籌發展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農村居民點用地統一規劃、規范管理,加快城中村改造,鼓勵城鎮發展優先利用近郊區居民點,加大農村居民
38、點整理力度,使農村居民點用地有序減少,城鄉建設用地結構更加合理。至2020年,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為1793.33公頃,相比原規劃凈減441.06公頃,與2014年現狀相比凈減256.16公頃,調整后占土地總面積比例為6.63%。適度增加交通水利設施用地。以國家及區域交通設施為骨架,加快鐵路、港口、公路和綜合客貨運輸樞紐建設。推進防洪除澇工程、供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和城鄉飲用水工程建設,提升水利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至2020年,交通水利設施用地規模為1160.00公頃,相比原規劃凈增353.88公頃,與2014年現狀相比凈增301.65公頃,調整后占土地總面積比例為4.29%。1、銜接市級
39、規劃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布局通過對接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保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在區級和鄉鎮級土地規劃中得到完全落實,切實保障城市發展需要。與市級中心城區規劃銜接后,在原規劃基礎上共調入建設用地539.29公頃,其中相比2014年現狀,新增建設用地達496.74公頃,新增建設用地占耕地346.49公頃,主要涉及唐山鎮、李郢孜鎮和望峰崗鎮的城鄉建設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同時,建設用地指標從全區內部各鄉鎮間進行相應核增、核減。2、對原規劃劃定新增建設用地統籌調整在建設用地布局的調整過程中,對678.97公頃的原規劃新增建設用地(2014-2020年)予以保留。本次調整中,對有明確項目支撐和規
40、劃依據的規劃新增建設用地予以充分保障;同時,對位于市級中心城區規劃劃定的允許建設區外,由原規劃劃定的、2014年現狀非建設的規劃新增建設用地,基于保障鄉鎮和園區建設、農民建房與農業生產需要等的考慮,結合鄉鎮調研與征求意見,對暫無明確項目和規劃安排、但確需保留的新增建設用地,酌情予以保留。本次調整,對原規劃劃定的330.71公頃的無明確項目依據的新增城鄉建設用地予以保留,主要位于市級中心城區外的孤堆回族鄉(124.93公頃)、孫廟鄉(95.76公頃)和楊公鎮(94.42公頃)。在建設用地布局的調整過程中,對436.81公頃的原規劃新增建設用地(2014-2020年)進行調出處理。這其中,在全域永
41、久基本農田劃定時調出140.20公頃,另有42.33公頃調出地塊為納入整治規劃的農用地整理地塊,全部位于望峰崗鎮。此外,還針對位于市級中心城區規劃劃定的允許建設區外,由原規劃劃定的、2014年現狀非建設的規劃新增建設用地,篩選出既無建設項目依據、且確無近期發展建設需要的地塊,在征求相關部門及利益相關者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酌情予以調出、恢復現狀。共涉及254.29公頃原新增建設用地,主要位于孤堆回族鄉(127.23公頃)和李郢孜鎮(99.23公頃)等。3、合理調整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鑒于原規劃中農村居民點規模增加的預期與規劃實施情況不相適應的實際,結合整治規劃、增減掛鉤項目等
42、,以及對各鄉鎮的反復調研,在優先保障移民安置等“三農”相關建設需求的前提下,對各鄉鎮規劃期末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適當調減;對布局分散、空心化程度較高、利用粗放的居民點進行規劃復墾,對居住環境和居住集聚效應較好中心村、集鎮的居民點用地適當擴張。調整后全區規劃期末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為1793.33公頃,比原規劃減少了441.06公頃,比2014年現狀減少256.16公頃。調整后,農村居民點用地的布局更加集中連片,節約集約利用程度有所提高,為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奠定良好基礎。表4-5 農村居民點用地布局調整情況單位:公頃行政區2014調整前2020調整后2020調整后-調整前調整后2020-
43、2014李郢孜鎮182.2159.46237.0177.5554.81望峰崗鎮212.15268.20182.47-85.73-29.68唐山鎮545.69325.69411.0785.38-134.62楊公鎮384.37665.45301.02-364.43-83.35孫廟鄉380.96439.57353.55-86.02-27.41孤堆回族鄉344.12376.02308.21-67.81-35.91合計2049.492234.391793.33-441.06-256.164、各鄉鎮建設用地布局優化調整概覽(1)李郢孜鎮對李郢孜鎮的建設用地布局調整,在避讓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耕地保護任務、
44、為瓦埠湖留足保護空間、規避集中連片、規模較大林地等的前提下,精準銜接了市級規劃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及其規劃基礎設施布局,密切對接了淮南市“多規合一”規劃劃定的近期產業線和安徽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智造園區部分)審核公告目錄修訂成果,合理保障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近期發展需要,優先確保了境內商杭高鐵、李郢孜現代農業產業園、回民公墓等一批新增建設用地項目落地。調整后鎮域建設用地總規模為884.84公頃,比調整前增加167.93公頃。(2)望峰崗鎮望峰崗鎮建設用地布局調整過程中,在避讓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耕地保護任務,為淮河、淮西湖和十澗湖等留足保護空間,規避集中連片、規模較大林地等前提下,精準銜接了市級
45、規劃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及其規劃基礎設施布局,為淮西湖濕地公園、十澗湖濕地公園一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密切對接了淮南市謝家集區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規劃(2012-2020年),對鎮域北部大量的存量工礦廢棄地和空心化村莊進行整理復墾。調整后鎮域建設用地總規模為822.58公頃,比調整前增加4.70公頃。(3)唐山鎮區政府駐地唐山鎮是全區建設用地分布最多的鄉鎮,其建設用地布局的優化調整,在避讓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耕地保護任務,為瓦埠湖、臥龍山省級森林公園等留足保護空間、規避集中連片、規模較大林地和重點公益林等的前提下,精準銜接了市級規劃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及其規劃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城市建設優先利用城
46、郊農村居民點用地和工礦廢棄地,為商杭高鐵、保莊圩、中電謝家集100MW光伏發電、淮南金湖農業等項目提供新增用地保障。調整后鎮域建設用地總規模為2212.14公頃,比調整前增加4.70公頃。(4)楊公鎮在避讓基本農田保護區、切實落實耕地保護任務,為瓦埠湖水域及沿岸濕地等留足保護空間,規避集中連片、規模較大林地等的前提下,對楊公鎮建設用地規劃布局進行適當調整。合理促進中心鎮發展,尤其是促進中心鎮沿東西軸橫向發展;適當加大村莊整理力度,引導農村居民點沿路布局,強化城鄉建設用地的“T”形分布格局,以現有交通骨架為依托,促進鎮區與鄉村間各項要素的充分流動;優先為S242山南新區-合肥新橋機場快速通道項目
47、等提供用地保障。調整后鎮域建設用地總規模為473.10公頃,比調整前減少293.26公頃。(5)孫廟鄉在避讓基本農田保護區、切實落實耕地保護任務,為瓦埠湖水域及沿岸濕地等留足保護空間,規避集中連片、規模較大林地,為鎮域內保莊圩留足退讓空間等前提下,對孫廟鄉建設用地規劃布局進行適當調整。維持中心鎮建設用地沿路南北向布局的形態,引導中心鎮條帶狀用地布局的形成與填合,吸引農民居住和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代表的產業向中心鎮集中,促進鎮區集中成片發展。繼續強化對于農村居民點用地的整理力度,推進零星分散、空心低效村莊的搬遷,化零為整,促進中心村用地規模的適當擴張,引導農村居民集中居住和農村居民點用地的節約集約。
48、優先為S242山南新區-合肥新橋機場快速通道項目提供用地保障,適當滿足土地流轉項目、現代種養業等農業現代化產業項目的建設用地需求。調整后,鎮域建設用地總規模為515.14公頃,比調整前減少9.32公頃。(6)孤堆回族鄉在避讓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耕地保護任務,為瓦埠湖、許橋水庫等留足保護空間,規避集中連片、規模較大林地等的前提下,對孤堆回族鄉建設用地規劃布局進行合理優化。鑒于原規劃對集鎮范圍規劃較大、但中心鎮以北片區實際建設擴展緩慢的情況,在保障商合杭高鐵和S102孤堆-毛集改擴建等項目用地的前提下,合理調減中心鎮以北片區原規劃新增建設用地;銜接“市工業園區”規劃,積極謀劃承接中心城區外溢產業,
49、推動中心鎮區西部片區與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外圍產業區塊連通、接合;在充分尊重回民區居住習慣與生活習俗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推動城鄉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調整后,鎮域建設用地總規模為492.20公頃,比調整前增加25.97公頃。(四)基礎設施等規劃重點建設項目調整情況1、現行規劃重點建設項目調整隨著區域經濟社會背景發生變化和發展戰略的調整,需要對現行規劃中重點建設項目進行調整:對部分仍將實施的項目給予保留,并根據需求對其規模和布局進行調整;調出規劃期內不再實施的項目。根據現行規劃中重點建設項目,結合規劃實施期間建設用地審批臺賬等資料統計,截止2014年底,現行規劃已實施重點建設
50、項目12個,未實施項目3個。將已經實施項目從重點項目清單中剔除,并通過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繼續保留未實施項目3個。表4-6 現行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實施和調整情況表單位:公頃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年限項目用地涉及鄉鎮實施情況調整情況總規模其中新增建設用地其中占耕地交通商杭城際鐵路新建2011-2020年20.0020.0012.00唐山鎮、孤堆回族鄉、李郢孜鎮未實施保留合淮阜高速公路新建2006-2010年80.0064.0044.80唐山鎮、孤堆回族鄉、李郢孜鎮已實施剔除淮六路新建2011-2020年55.0050.0040.00唐山鎮未實施保留S102改建一級公路改建2011-2020年3
51、3.0033.0025.00楊公鎮、孤堆鎮未實施保留S308改建一級公路改建2011-2020年30.0030.0020.00唐山鎮已實施剔除S310改建一級公路改建2011-2020年35.0035.0025.00唐山鎮、望峰崗鎮已實施剔除水利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朱集站改建2011-2020年0.200.200.00唐山鎮已實施剔除下六坊堤行洪區調整工程改建2011-2020年望峰崗鎮已實施剔除能源謝一礦望峰崗礦井新建2006-20103.003.002.10望峰崗鎮已實施剔除其他淮南市西部污水處理廠新建2006-20100.300.300.20唐山鎮已實施剔除淮南市寶元物流園新建2011-
52、201530.0025.0021.00李郢鎮已實施剔除香港榮氏科技商貿中心新建2011-201533.3028.0024.00李郢鎮已實施剔除汽配城項目新建2011-201510.008.006.00李郢鎮未實施保留統一集團公司純凈水項目新建2011-20158.004.004.00李郢鎮已實施剔除東華怡樂生態園新建2011-2015100.0060.0040.00望峰崗已實施剔除望峰崗失地農民創業園新建2011-2015100.0060.0040.00望峰崗鎮已實施剔除表4-7 現行規劃重點建設項目表(調整后)單位:公頃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年限項目用地涉及鄉鎮總規模其中新增建設用地其
53、中占耕地交通商杭城際鐵路新建2011-2020年20.0020.0012.00唐山鎮、孤堆回族鄉、李郢孜鎮淮六路新建2011-2020年55.0050.0040.00唐山鎮S102改建一級公路改建2011-2020年33.0033.0025.00楊公鎮、孤堆回族鄉2、新增重點項目調整情況為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求,此次規劃調整新增加41個重點建設項目,涉及用地規模389.49公頃。表4-8 新增重點建設項目表單位:公頃項目類別序號項目名稱用地面積建設地點備注一、公路項目1西緯三路12.00唐山鎮2濱瓦埠湖道路11.50各鄉鎮3十澗湖東路及地下綜合管廊23.81望峰崗鎮4臥龍山路地下綜合管廊8.
54、00唐山鎮5西部二通道13.00唐山鎮6楚都大道5.00唐山鎮、望峰崗鎮、李郢孜鎮7城市高速公路北環線4.00唐山鎮、望峰崗鎮、李郢孜鎮8S242山南新區-合肥新橋機場快速通道42.00楊公鎮、孫廟鄉9淮南西高速出口綜合整治項目5.60唐山鎮10十澗湖城市濕地公園-環湖路5.33唐山鎮11羅山過山通道10.00望峰崗鎮二、鐵路項目1淮南-壽縣-六安城際輕軌(壽縣段)15.00謝家集區2合淮城際輕軌6.00謝家集區3淮南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12.00謝家集區三、水利設施項目1瓦埠湖、壽西湖行蓄洪區等沿淮洼地治理工程20.60謝家集區2淮干峽山口-渦河口段行洪區調整與建設項目6.90謝家集
55、區3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朱集站0.15謝家集區4大別山飲水工程0.40謝家集區5引江濟淮工程90.00謝家集區6淮南市謝家集區唐山鎮保莊圩工程28.86唐山鎮7謝家集澗溝等整治項目(亞行項目)13.38唐山鎮、李郢孜鎮四、電力能源項目1二道河光伏項目1.70望峰崗鎮2北鑫謝家集20MWP漁光互補光伏項目1.67謝家集區3李一礦廢棄工業廣場10MW光伏項目2.33謝家集區4謝家集100MW光伏發電項目1.50各鄉鎮5瓦埠湖風力發電項目2.42孤堆回族鄉、楊公鎮、孫廟鄉6凱迪生物質電廠1.33李郢孜鎮五、民生工程1淮南西綜合客運樞紐2.67唐山鎮2淮南公交場站項目1.33唐山鎮3公共停車場2.20
56、唐山鎮4淮南市西部污水處理廠5.11謝家集區5淮南市城市水系綜合治理項目6.30謝家集區6農產品批發物流園2.00唐山鎮六、其他1春申君戰國文化產業園和淮西湖采煤沉陷區修復綜合開發2.57望峰崗鎮、李郢孜鎮2唐家山生態公園修復項目3.66唐山鎮3十澗湖公園1.67望峰崗鎮4二道河公園1.98望峰崗鎮5淮西湖生態修復(1期、2期)3.68唐山鎮6淮南市南河灣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5.96唐山鎮、望峰崗鎮、李郢孜鎮7鐵路物流園項目3.98唐山鎮、望峰崗鎮8古樹玫瑰項目1.90李郢孜鎮(五)其他用地布局調整優化情況本次規劃調整完善,為給中心城區、鄉鎮和三農等建設預留一定騰挪空間,統籌劃定了有條件建設
57、區1349.28公頃,主要位于允許建設區外圍。其中李郢孜鎮366.75公頃,孤堆回族鄉291.96公頃,孫廟鄉263.25公頃,楊公鎮222.55公頃,唐山鎮158.16公頃,望峰崗鎮46.61公頃。整合生態紅線、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區、生態安全控制區保護紅線劃定成果,統籌劃定禁止建設區4176.08公頃,占全區總面積的15.43%。禁止建設區主要包括瓦埠湖蓄滯(行)洪區和臥龍山森林公園林地等。五、 “三線”劃定情況(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劃定情況1、劃定原則(1)堅持依法依規、規范劃定嚴格按照淮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明確的基本農田保護指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相關規定
58、及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相關技術要求,綜合利用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規范劃定。(2)堅持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將全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與規劃調整完善工作協調推進,兩者互為基礎、互為條件,同步完成。做到基本農田保護圖、基本農田數據庫、統計表、基本農田保護臺帳等規范、齊全、與實地相一致。(3)堅持保護優先、優化布局要盡量保留原有基本農田中的高等級耕地、集中連片耕地,杜絕基本農田“保遠不保近,保劣不保優”等問題。新劃定為基本農田的土地利用現狀必須是耕地。規劃期內已經確定必須占用的耕地不得劃為基本農田。應當將現狀基本農田中的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不可調整的、達不到耕地質量標準的農用地劃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做
59、到總體穩定、局部微調、應保盡保、量質并重。(4)堅持優進劣出、提升質量謝家集區基本農田劃定后,保護面積不得低于市級規劃下達的指標;劃定后的基本農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應有所降低,總體質量等別應高于調整前的平均質量等別。(5)堅持特殊保護、管住管好結合謝家集區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會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把劃定的基本農田落實到承包農戶。記載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明確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的保護責任。簽訂或更新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依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層層落實保護責任,強化全面監測監管,建立健全“劃、建、管、護”長效機制。2、劃定依據(1)2016年國務院政府
60、工作報告(2016年國務院);(2)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257號);(3)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28號);(4)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10號);(5)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安徽省農業委員會關于印發的通知(皖國土資函20151648號);(6)安徽省市、縣級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編制技術指南。3、工作范圍謝家集區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范圍為基本農田保護涉及鄉鎮,包括望峰崗鎮、李郢孜鎮、唐山鎮、楊公鎮、孫廟鄉、孤堆回族鄉。謝家集區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范圍分兩個層級:全域范圍與謝家集
61、區行政區劃范圍一致;城市周邊范圍與上級下達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初步任務一致。4、劃定成果淮南市下達謝家集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指標分別為:耕地保有量12880.0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0413.33公頃,考慮到鄉鎮類型和鄉鎮之間的平衡及淮南市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謝家集區在劃定全域基本農田時多劃入326.96公頃的基本農田,實際劃定面積為10740.29公頃。本次劃入全域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內的基本農田,不僅在數量上大于原規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指標、現有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和本次調整完善市級下達指標;而且通過對劃定全域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使得基本農田在布局上更加優化,更加集中連片,更
62、好地落實了土地利用總體布局中確定的基本農田任務,使得調整后的基本農田質量有所提高,布局更加集中優化。調整后耕地所占比例提高,調入的基本農田和調出的基本農田的質量等級維持不變,基本農田保護區內非耕地全部調出,調整后基本農田全部為耕地。表5-1 謝家集區全域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劃定情況表單位:公頃行政區紅線劃定面積原規劃指標現狀保護面積紅線劃定面積-原規劃指標紅線劃定面積-現狀保護面積李郢孜鎮525.09217.60392.29307.49132.80望峰崗鎮884.52179.68396.24704.84488.28唐山鎮847.79571.04571.04276.75276.75楊公鎮4145
63、.094447.214447.21-302.12-302.12孫廟鄉2362.192686.252686.25-324.06-324.06孤堆回族鄉1975.612181.022181.02-205.41-205.41合計10740.2910282.8010674.05457.4966.24包括城市周邊基本農田劃入較多的唐山、望峰崗、李郢孜,和楊公、孤堆、孫廟等土地開發整理新增耕地較多的鄉鎮,調入基本農田1162.43公頃布局方面,調入的基本農田一方面包括城市周邊基本農田劃入較多的唐山、望峰崗、李郢孜;另一方面主要是楊公、孫廟、孤堆等基本農田布局相對集中、耕地質量相對較高的鄉鎮,劃入地塊主要為
64、已經通過驗收且變更的土地開發整理復墾新增的耕地,這些耕地質量較高,且分布集中連片。調出的基本農田主要集中在李郢孜、唐山、孫廟等鄉鎮;調出的地塊主要位于鄉鎮村莊內部、堤壩外側、湖泊沿岸及2014年變更調查為非耕地地塊,屬于零星分散的土地或不易耕作、土地質量不高。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包含劃定的耕地10740.29公頃,其他農用地537.01公頃,共計11277.30公頃。(二)城市開發邊界劃定情況1、劃定原則以保障城市功能完整、促進城市緊湊集約布局、土地節約高效利用為原則,妥善協調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用地空間布局差異,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合理確定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防止無序
65、擴張、盲目圈地和亂占耕地等現象,統籌市區、城郊、集鎮、鄉村發展,合理確定城市開發邊界控制線。2、劃定依據本次規劃劃定城市開發邊界,主要在嚴格遵守國家、省、市相關政策規范的基礎上,基于對行政區內各個鄉鎮、市區級部門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謝家集區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淮南市謝家集區用地信息(2016)、淮南市“多規合一”規劃、淮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淮南市工業園區規劃、淮南市謝家集區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規劃等規劃。3、劃定范圍本次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工作,空間范圍為謝家集區行政區全域,時間范圍為2006-2020年。4、劃定成果謝家集區城市開發邊界所劃定區域均為全域永久基本農田控制
66、線和生態紅線范圍以外,主要為淮南市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中心城區允許建設區和有條件建設區,淮南市高新區智造園區規劃劃定的產業區塊,規劃期內有明確選址的各項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市級“多規合一”規劃劃定的確需預留地塊,以及根據規劃調研確定的保障鄉鎮經濟建設、農民居住與農業生產、移民安居工程等規劃期內確需保有的存量、增量建設用地等。全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內總面積5369.59公頃,其中允許建設區4447.95公頃,有條件建設區921.64公頃;現狀農用地1892.05公頃,建設用地3458.05公頃,其他土地19.49公頃。表5-2謝家集區城市開發邊界劃定情況表單位:公頃行政區劃定面積其中現狀其中建
67、設用地農用地其他土地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合計5369.593458.051892.0519.494447.95921.64李郢孜鎮1236.72704.15525.387.19869.98366.75望峰崗鎮849.96756.6986.147.14803.3546.61唐山鎮2307.931677.10629.281.552149.77158.15楊公鎮259.14111.52147.610.00218.9240.21孫廟鄉236.0668.90167.160.00118.22117.84孤堆回族鄉479.78139.69336.493.59287.70192.07(三)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情
68、況1、劃定原則以區域生態安全為底線,以規劃調整完善所確定的禁止建設區為基礎,將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風景名勝核心區、水源地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用途管控。2、劃定依據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基線劃定技術指南(試行);安徽主體功能區規劃;安徽生態功能區劃;謝家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關于抓緊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皖國土資2016125號)。3、劃定類型及級別謝家集區生態保護紅線范圍主要包括兩種類型,即省級以上森林公園與蓄滯(行)洪區,分別為臥龍山森林公園、瓦埠湖蓄滯(行)洪區。4、劃定范圍及面積生態保護紅線
69、劃定總面積4176.08公頃。其中,臥龍山森林公園位于唐山鎮西北部,總面積384.90公頃;瓦埠湖蓄滯(行)洪區位于謝家集區西部、南部,總面積3791.18公頃。六、 規劃調整完善方案可行性分析(一)規劃調整完善對規劃目標影響分析通過規劃調整完善,有效落實上級下達耕地保有量及基本農田保護目標,同時,將建設用地總規模、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等控制在上級下達控制指標之內。通過調整完善有效滿足“十三五”期間各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同時也滿足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等各類開發園區的用地需求。通過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的劃定,既能夠保證糧食生產安全、提高農業產出水平,也能夠促進各類設施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二)
70、規劃調整完善對土地利用結構布局變化影響分析1、耕地、基本農田結構布局變化情況分析按照總體穩定、局部微調、應保盡保、量質并重的要求,謝家集區優先確定了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把城鎮周邊“圍住”、把公路沿線“包住”,優先保留了規劃基本農田中的高等級耕地、集中連片耕地。落實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優先保護類和安全利用類耕地調入基本農田,將受重度污染的嚴格控制類耕地及其他質量低下耕地按照質量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調出,提升耕地質量,保證農業生產環境安全。劃定后基本農田平均質量等級略高于劃定前的平均質量等級,基本農田中水田比重有所提升,坡耕地比重有所下降,基本農田集中連片程度有所提高,劃定
71、后的基本農田的數量充足、土壤肥沃、設施配套完善、生態環境良好。既保證了全區耕地保護的目標,又提高了全區耕地及基本農田的土地利用效益。2、建設用地結構布局變化分析本次調整完善中建設用地布局以市級規劃的中心城區規劃、淮南市“多規”、高新區智造園區規劃、采煤塌陷區治理規劃、村莊布點規劃等確定的城鄉總體建設用地布局為依據,根據謝家集區“十三五”規劃項目庫、用地管理信息等,對全區建設用地進行合理布局,進一步優化了建設用地內部結構,適當調整了城鄉建設用地內部城鎮工礦和農村居民點用地比例關系;本次調整完善工作有效結合了發改、交通、水利、規劃、環保等部門的規劃成果,更加切合謝家集區“十三五”期間建設發展需要,
72、提高了全區建設用地布局合理性。(三)規劃調整完善環境影響分析1、規劃調整完善對土地生態環境影響通過全區規劃調整完善和“多規”綜合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相結合,本次調整完善全區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176.08公頃,加強了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提升保護了層級,加大了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資源保育,增強了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制度,推進分類分區管控。對于承擔重要生態服務功能以及生態環境高度敏感的區域,堅持保護優先,加強生態建設。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11277.30公頃,保護在以提供糧食為主的區域,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和水、土壤環境監管,確保食品安全。在城
73、市(群)等人口高度密集區域,以人居環境質量改善為主,將永久基本農田紅線作為優化城鎮建設空間布局的依據,加強生態安全格局與城鎮化發展格局的銜接。劃定城市開發邊界5369.59公頃,明確功能區之間最小生態安全距離,減少城鎮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預留環境污染凈化空間,緩解功能區之間環境污染的相互影響。可見,本次調整完善中通過“三線”劃定工作,極大保護了全區生態環境,讓城鄉建設、農業生產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機協調統一,有助于優化土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結構。2、規劃調整完善對其他環境影響本次調整完善未對原土地整治規劃期間已建、在建土地整治項目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進行調整,并將已建和在建高標準基本農田統一劃入
74、基本農田保護區,保障了全域農田的生產條件不受影響。另外,本次調整完善未涉及壓覆礦產資源、不存在地質災害、防洪隱患等其他因素。(四)規劃調整完善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分析本次調整完善在落實上級下達指標,調減建設用地總量指標、調增耕地保有量目標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的同時,在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方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助力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切實落實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235”發展戰略圍繞“一個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雙輪驅動”,做精做優煤電化產業鏈,做大做強非煤產業群;推動“三化進程”,加快產城融合化、城鄉一體化、合淮同城化;實現轉型、開放、安全、和諧、廉潔“五個發展”。精準銜接市級
75、中心城區規劃、淮南市“多規合一”規劃、“十三五”規劃等,優化建設用地結構與布局,滿足了近期中心城區建設發展需要,提高規劃對城市發展保障能力。與高新區智造園區規劃等充分對接,為高新區智造園區產業項目落地提供規劃用地保障,促進產城融合化。通過核減建設用地總規模、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倒逼城市發展用地減量化、促進城市精明增長;規劃實施采煤塌陷區治理和工礦廢棄地再開發項目,優化存量城鎮工礦建設用地格局,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促使資源型城市轉型、產業升級。切實滿足唐山保莊圩、S102孤堆-毛集改擴建等民生項目用地需求,完善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進程。為商杭高鐵、S242山南新
76、區-合肥新橋機場快速通道等項目優先提供用地保障,促進合淮一體化進程。調整各鄉鎮建設用地指標,改善規劃實施期間“各鄉鎮建設用地指標趨緊與過剩并存”的現象,既保障了中心城區建設需求,也統籌兼顧中心城區外各鄉鎮發展訴求。扭轉“規劃對于農村居民點用地預測與實際偏差大”局面,適當調減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加大了對農村居民點用地的整理力度,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既提高農村建設用地節約集約水平,也改善農村居民人居環境;通過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農村建設用地復墾、農用地整治、耕地后備資源開發、設施農用地調整等,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理用地需求;促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農業現代化進程,提高農村居民財產
77、性收入,助力扶貧攻堅,推動城鄉均衡發展。七、 加強規劃實施管理的保障措施(一)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證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及實行永久性保護。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實現補充耕地數量和質量平衡并重,保障糧食安全。將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作為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轄區的耕地保護情況負總責,把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完成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較好的鄉鎮,在相關政策扶持上予以一定傾斜,以此鼓勵其他鄉鎮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二)嚴格建設項目用地審批管理將規劃調整后的重點建設
78、項目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安排。嚴格審查建設項目,把好預審關、耕地占補平衡關、農用地轉用指標關、耕地開墾費征收關。強化現場踏勘,加強對重點建設項目集約用地的引導。加強對建設項目土地利用率及投資率的審查,達不到土地利用率標準及土地單位用地面積投資要求的項目,嚴格執行行業用地定額標準,并增設現場復審關卡,有效減少批少建多,違反規劃占地現象。(三)建立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激勵機制嚴格執行閑置土地處置政策,促進存量土地盤活利用,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土地整治,促進農村土地整治投入多元化和項目市場化。通過政策引導、用地指標傾斜、供地優先等手段,鼓勵各單位擴容改造和深度開發存量建設用地,研究
79、制定盤活存量土地的其他經濟激勵手段。(四)加快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快建設和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搭建用地審查、審批、供應、建設、耕地占補平衡、后期監管等各環節統一的信息平臺,不斷提高規劃管理信息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涵蓋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評估和調整等基礎數據的規劃數據庫,加強規劃數據庫與其他相關數據庫的整合應用。(五)加大規劃實施公眾參與力度本規劃調整方案經批準后,將規劃調整的指導思想、目的、主要內容等通過各類媒體和傳播方式依法向全社會公告,切實增強規劃調整方案的公開性和透明性,提高全區干部、群眾按規劃用地的法律意識。對規劃調整方案的確定要積極組織聽證會
80、,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提高規劃的公眾參與能力。政府要積極保障溝通渠道暢通,及時接受與處理公眾的反饋意見,實現公眾對規劃實施的監督。八、 附表附表1 重點生態保護區名錄單位:公頃序號名稱類型級別位置范圍保護區面積1臥龍山森林公園森林公園省級唐山鎮唐山鎮西北角,乳山村西北384.902瓦埠湖蓄滯(行)洪區省級謝家集區區西南側,西、南至區行政區邊界,北至唐山鎮施家湖南岸堤壩3791.18附表2 規劃主要控制指標調整表單位:公頃指標2014年現狀調整前2020年目標調整后2020年目標調整后-調整前耕地保有量13189.1612381.1512880498.85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0674.0510282
81、.810413.33130.53園地面積254.23259253.33-5.67林地面積815.411164813.33-350.67牧草地面積27.3513526.67-108.33建設用地總規模4990.485499.515400-99.51城鄉建設用地規模4132.134693.394240-453.39城鎮工礦用地規模2082.6424592446.67-12.33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858.35806.121160353.88新增建設用地總量/7007000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規模/610613.333.33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479546.6767.67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義務量
82、/362833.33471.33人均城鎮工礦用地(平方米)73.32125134.669.66附表3 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單位:公頃地類規劃基期 規劃基期數據采用2009年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2014年現狀調整前2020年調整后2020年調整后-調整前面積占總面積(%)面積占總面積(%)面積占總面積(%)面積占總面積(%)農用地合計17048.3563.00%17218.9663.63%16900.3162.46%17293.8063.91%393.49耕地12977.4047.96%13189.1648.74%12381.1545.75%12880.0047.60%498.85園地199.
83、150.74%254.230.94%2590.96%253.330.94%-5.67林地858.213.17%815.413.01%11644.30%813.333.01%-350.67牧草地27.450.10%27.350.10%1350.50%26.670.10%-108.33其他農用地2986.1411.04%2932.8110.84%2961.1610.94%3320.4712.27%359.31建設用地合計4764.7317.61%4990.4818.44%5499.5120.32%5400.0019.96%-99.51城鄉建設用地3916.2314.47%4132.1315.27%
84、4693.3917.34%4240.0015.67%-453.39城鎮工礦用地1866.216.90%2082.647.70%24599.09%2446.679.04%-12.33農村居民點用地2050.027.58%2049.497.57%2234.398.26%1793.336.63%-441.06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848.503.14%858.353.17%806.122.98%1160.004.29%353.88其他土地合計5246.7319.39%4850.3717.92%4659.9917.22%4366.0116.13%-293.98水域5193.8319.19%4801.0
85、617.74%465717.21%4330.1516.00%-326.85自然保留地52.900.20%49.310.18%2.990.01%35.860.13%32.87總面積27059.81100.00%27059.81100.00%27059.81100.00%27059.81100.00%0.00附表4 規劃控制指標分解表單位:公頃地區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園地面積林地面積牧草地面積建設用地總規模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城鎮工礦用地規模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規模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規模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人均城鎮工礦用地李郢孜鎮513.64509.1180.4
86、0143.970.00884.84620.31421.70264.53202.08190.86170.129.82121.08望峰崗鎮1420.12857.5917.30107.710.00822.58609.58441.61213.0042.2534.4830.73123.22105.08唐山鎮835.84821.9868.94464.7826.672212.141877.381277.91334.76249.14216.64193.0913.67168.63楊公鎮4799.644018.900.6650.660.00473.10398.48133.9674.6260.0549.7244.3
87、2329.25148.77孫廟鄉2910.782290.2878.5414.460.00515.14367.5448.99147.6054.9345.4340.49207.66120.14孤堆回族鄉2399.981915.477.4931.750.00492.20366.71122.50125.4991.5576.2067.92149.71144.28合計12880.0010413.33253.33813.3326.675400.004240.002446.671160.00700.00613.33546.67833.33134.66附表5 建設用地管制分區變化情況表單位:公頃建設用地管制分區
88、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制分區調整前面積調整后面積調整后-調整前比例允許建設區5499.515291.12-208.3919.55%有條件建設區2524.491349.28-1175.214.99%限制建設區14779.8916243.331463.4460.03%禁止建設區4255.924176.08-79.8415.43%合計27059.8127059.810.00100.00%附表6 耕地面積規劃平衡表單位:公頃2014年耕地面積規劃期間補充耕地面積規劃期間減少耕地面積規劃期間凈增減規劃期末耕地面積增加合計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土地開發其他減少合計建設占用生態退耕其他13189.16833.3360
89、4.52168.5660.250.001142.49546.670.00595.82-309.1612880.00附表7 “三線”劃定面積統計表單位:公頃三線名稱面積現狀地類面積備注農用地其中建設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城市開發邊界5369.591892.051202.33143.86207.662.92335.293458.0519.49永久基本農田紅線11277.3011277.3010740.29/537.01/生態保護紅線4176.08384.99.7835.92314.3822.052.770.003791.18合計20822.9713554.2511952.40179.7
90、8522.0424.97875.073458.053810.67注:面積是指三線圍成的空間面積。附表8 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單位:公頃項目類別序號項目名稱用地面積建設地點備注一、公路項目1西緯三路12.00唐山鎮2濱瓦埠湖道路11.50李郢孜鎮、唐山鎮、楊公鎮、孫廟鄉、孤堆回族鄉3十澗湖東路及地下綜合管廊23.81望峰崗鎮4臥龍山路地下綜合管廊8.00唐山鎮5西部二通道13.00唐山鎮6楚都大道5.00唐山鎮、望峰崗鎮7城市高速公路北環線4.00望峰崗鎮8S102孤堆-毛集一級公路改擴建PPP項目33.81李郢孜鎮、孤堆回族鄉、楊公鎮、唐山鎮9S242山南新區-合肥新橋機場快速通道42.00
91、楊公鎮、孫廟鄉10淮南西高速出口綜合整治項目5.60唐山鎮11淮六路15.00唐山鎮12十澗湖城市濕地公園-環湖路5.33唐山鎮13羅山過山通道10.00望峰崗鎮二、鐵路項目1淮南-壽縣-六安城際輕軌(壽縣段)15.00望峰崗鎮、唐山鎮2合淮城際輕軌6.00李郢孜鎮、唐山鎮3淮南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12.00望峰崗鎮、唐山鎮4商杭城際鐵路50.33唐山鎮、孤堆回族鄉、李郢孜鎮已上圖三、水利設施項目1淮南市謝家集區唐山鎮保莊圩工程項目28.86唐山鎮已上圖2瓦埠湖、壽西湖行蓄洪區等沿淮洼地治理工程20.60唐山鎮、楊公鎮、孫廟鄉、孤堆回族鄉3淮干峽山口-渦河口段行洪區調整與建設項目6.9
92、0望峰崗鎮4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朱集站0.15楊公鎮5大別山飲水工程0.40楊公鎮6引江濟淮工程90.00唐山鎮、孫廟鄉、孤堆回族鄉7謝家集澗溝等整治項目(亞行項目)13.38唐山鎮、李郢孜鎮三、電力能源項目1二道河光伏項目1.70望峰崗鎮2北鑫謝家集20MWP漁光互補光伏項目1.67孤堆回族鄉3李一礦廢棄工業廣場10MW光伏項目2.33李郢孜鎮4謝家集100MW光伏發電項目1.50唐山鎮5瓦埠湖風力發電項目2.42孤堆回族鄉、楊公鎮、孫廟鄉已上圖6凱迪生物質電廠1.33李郢孜鎮四、民生工程1淮南西綜合客運樞紐2.67唐山鎮2淮南公交場站項目1.33唐山鎮3公共停車場2.20唐山鎮4淮南市西部
93、污水處理廠5.11唐山鎮5淮南市城市水系綜合治理項目6.30李郢孜鎮、望峰崗鎮、唐山鎮6農產品批發物流園2.00唐山鎮六、其他1春申君戰國文化產業園和淮西湖采煤沉陷區修復綜合開發2.57望峰崗鎮、李郢孜鎮2唐家山生態公園修復項目3.66唐山鎮3十澗湖公園1.67望峰崗鎮4二道河公園1.98望峰崗鎮5淮西湖生態修復(1期、2期)3.68唐山鎮6淮南市南河灣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5.96唐山鎮、李郢孜鎮7鐵路物流園項目3.98唐山鎮、望峰崗鎮8古樹玫瑰項目1.90李郢孜鎮注:重點建設項目包括原規劃、屢次規劃修改和本次調整完善增加的建設項目。重點項目用地總規模488.63公頃,其中交通水利重點項目規模432.67公頃,其他項目用地規模55.96公頃(未上圖53.54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