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倉原料貯運輸送系統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及質量通病預防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沈陽市法庫縣陶瓷工業園內,我公司所承建煤倉原料貯運輸送系統土建工程(包括圓形煤倉、卸煤間、控變室、轉運站、棧橋等)。煤倉倉體為圓筒結構,倉間凈內直徑為80m;本工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墊層砼標號為C15,基礎和其他構件砼標號均為C40。建筑高度10.4m,建筑面積5150.4 m2。(其它建筑構件見其圖紙說明)本工程安全結構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結構抗震等二、對地基不均勻沉降采取的防治措施(1)從鉆探報告入手,確保其真實性和可靠性地質鉆探報告是一門專門的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鉆探報告是設計人員的主要設
2、計依據,必須提高地質勘測人員的業務水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加強責任感,這樣才能使鉆探報告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2)從設計入手,采取多種措施,增強煤倉系統的基礎剛度和整體剛度。建筑措施:在軟土地區建筑物的裂縫事故,往往以有高度差異或荷載差異的建筑物為多見,尤其是高、低或輕。設置沉降縫:煤倉工程占地面積大直徑較大,考慮在適應部位設置沉降縫;在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不同處或在地基處理方法不同處設置沉降縫。地基和基礎措施1)地基基礎設計必須以控制變形值為主,設計單位必須進行基礎最終沉降量和偏心距離的驗算。基礎最終沉降量應當控制在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規定的限值以內。在建筑物體形復雜,縱向剛度較差時,基
3、礎的最終沉降量必須在15mm以內,偏心距應當控制在15以內。(2)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建筑物沉降變形控制要求的,必須采取技術措施,一般可采用打預制鋼筋砼短樁或伐板基礎。(3)同一建筑物盡量采用同一類型的基礎并理置于同一土層中。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分析及控制1、混凝土裂縫按形成時期分類 混凝土的裂縫按形成過程的時間可分為下面三類。 1.1 初期裂縫 初期是指澆筑后的升溫期。在此期間,由于水化熱使得混凝土澆筑后 23 d溫度急劇上升,內熱外冷引起“自約束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即引起初期裂縫。可采用控制溫差 20辦法來控制初期裂縫。 1.2 中期裂縫 中期是指水化熱降溫期。當水化熱升溫到達峰值之
4、后逐漸下降,水化熱散盡使結構物的溫度接近于周圍氣溫。此期間結構物冷縮(另外還增加干縮)引起“外約束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便引起中期裂縫。 1.3 后期裂縫 后期是指“準穩定期”。當混凝土接近周圍氣溫之后即保持相對穩定,隨季節溫度和日溫度而變化。有的工程由于受到生產上的散熱作用有的暴露在外面的混凝土受凍引起裂縫,在此期間還有干縮作用。這些稱作后期裂縫。 根據以往大體積混凝土基礎施工經驗,混凝土的表面裂縫占90%;裂縫寬度小于 0.5 mm的占94%,一般都在 0.10.2 mm,裂縫大部分呈垂直方向,少數裂縫呈水平方向。水平裂縫大部分在施工縫部位。裂縫的長度一般不超過 35 m有些斷面單薄窄
5、長的結構出現了貫穿性的裂縫。 上述裂縫的出現、擴展、增加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寒冷季節中經常出現的寒潮襲擊是引起大量表面性裂縫的主要原因。2、 控制裂縫的施工技術措施 (1)通過保溫,嚴格控制內外溫差,允許最大溫差為 20。 (2)合理安排澆筑順序以減少溫差,薄層連續澆筑是個比較好的辦法,如分層大間歇(156d)澆筑,則裂縫顯著增加。 (3)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均勻性。控制砂、石骨料的規格,含泥量,強度等級。力爭避免塌落度波動太大的情況出現。考慮到基礎的荷載需要經過數月至一年才有可能全部施加,所以應當利用后期強度減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減少收縮,這些是有 利于控制 裂縫的。有些國家,如日本和
6、美國都是提倡利用 90 d強度,這樣不僅有利于控制裂縫,還有顯著的經濟效益,但對負荷較早的薄壁受彎構件,則不應利用其后期強度。 (4)混凝土的水灰比對混凝土的抗凍性能有決定性的影響。隨著水灰比的增加,抗凍性,抗拉強度和極限拉伸都會降低,適宜的水灰比為0.60.65,越小越好。 (5)可以應用預制板作為混凝土基礎的一部分,使其在早期就具有強度很高的表面層,使混凝土在表面區,在最陡峻的溫度梯度區具有較高的抗裂度。當無條件采用預制板時,在大體積厚壁結構中加強面層構造鋼筋對控制表面裂縫也是有效的。 (6)在變截面處及薄弱環節(配筋弱的地方應適當增加一些構造鋼筋網片,以提高抗裂性能。 (7)拆模時間相對
7、于抗裂性能至關重要,一般為 1430 d,最好不低于30 d,拆模后應立即保溫或回填。 (8)冬季施工要特別重視保溫養護,保溫養護可以減小界面溫差及提高抗拉能力。保溫層的效果和質量由“放熱系數”來評定。根據材料的放熱系數草袋最佳,油布次之,帆布較差。草袋草簾之類材料易得,價格低廉,可大量采用。 (9)利用水化熱自我養護。澆筑混凝土時的氣溫達到零度左右,甚至 -5時,按照一般混凝土施工規范應停止澆筑,但對于0.8 m厚以上的混凝土結構物,在上述溫度條件下完全可以繼續澆筑,但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這類大體積混凝土可以依靠 自身散發的水化熱使混凝土強度正常上升,控制裂縫的產生。 3、較低溫條件下混
8、凝土施工的裂縫控制混凝土在低溫條件下施工是國內外普遍重視的技術課題之一。混凝土施工時日平均溫度在5以下或最低溫度在一3以下都被稱為低溫混凝土施工即“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據混凝土的抗凍理論,當混凝土的早期強度低于 5 MPa(臨界強度)時受凍,將惡化混凝土的物理 一力學性能和建筑一技術性能,產生裂縫。 4、施工縫的后期處理1、凡混凝土初凝以后的接茬面均視為施工縫,繼續澆灌時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執行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
9、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 2.后澆帶及施工縫處理 (1)后澆帶及施工縫是混凝土結構自防水的薄弱環節,為此除設凹槽(僅限于底板豎縫)、凸縫(僅限于墻的平縫)、鋼板止水帶并進行鑿毛處理、空壓機吹洗外,在新澆混凝土澆筑前,還應涂刷4mm的EE2界面處理劑,鋪50mm厚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減石子的砂漿,澆筑新混凝土時在附近充分振搗。 (2)穿墻螺栓中央焊止水環,止水環滿焊;螺栓兩端需在模板內存設混凝土墊塊。(3)后澆筑帶混凝土選擇在初春季節溫度較低時澆筑,以免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 5、質量驗收標準;混凝土工程嚴格按工程檢查標準施工,質量標準如下:混凝土結構工程允許偏差(mm)項
10、次項 目允許偏差值(mm)檢查方法1軸線位置基礎10尺量柱、墻、梁52標高5水準儀、尺量3截面尺寸基礎5尺量柱、墻、梁24垂直度5經緯儀、吊線5表面平整度32m靠尺楔型、塞尺6角、線順直3線尺5、防水混凝土工程:1、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交接檢和專職人員檢查的“三檢”制度,并有完整的檢查記錄防水設防體系一覽表序號設防部位設防體系防水等級1卸煤間地下室底板及側墻混凝土自防水摻入UEA微膨脹劑剛性防水混凝土P82、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質量要求:1 )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 )防水混凝土應密實,表面應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裂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11、3 )水泥砂漿防水層應密實、平整、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裂紋、起砂、麻面等缺陷;防水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4 )卷材接縫應粘結牢固、封閉嚴密,防水層不得有損傷、空鼓、皺折等缺陷;5) 涂層應粘結牢固,不得有脫皮、流淌、鼓泡、露胎、皺折等缺陷;涂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等防水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等細部構造,應采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縫密封材料。3、防水混凝土(1)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1 水泥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 級,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水泥;2 碎石
12、或卵石的粒徑宜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0.5%;3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4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5 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一等品及以上的質量要求;6 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20%;硅粉摻量不應大于3%,其他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2)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1 試配要求的抗滲水壓值應比設計值提高0.2MPa;2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 摻有活性摻合料時,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3 砂率宜為35%45%,灰砂比宜為1:21:2
13、.5;4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5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宜為100140mm。(3)混凝土拌制和澆筑過程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 、商品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檢查不應少于兩次。2、混凝土各組成材料計量結果的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混凝土組成材料計量結果的允許偏差()混凝土組成材料 每盤計量 累計計量水泥、摻合料 2 1粗、細骨料 3 2水、外加劑 2 1注:累計計量僅適用于微機控制計量的攪拌站。3、 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檢查兩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GBJ 80 的有關規定。混凝土實測的坍
14、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間的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混凝土坍落度允許偏差要求坍落度(mm) 允許偏差(mm)40 105090 15100 204、防水混凝土抗滲性能,應采用標準條件下養護混凝土抗滲試件的試驗結果評定。試件應在澆筑地點制作。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m3 應留置一組抗滲試件(一組為6 個抗滲試件),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采用預拌混凝土的抗滲試件,留置組數應視結構的規模和要求而定。抗滲性能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GBJ 82的有關規定。5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混凝土外露面積每100m2 抽查1 處,每處10m2,且不得少于3 處;細部構造應按全數檢
15、查。6、 主 控 項 目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2)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抗壓、抗滲試驗報告。3)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設置和構造,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 、 一 般 項 目1)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埋設件位置應正確。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2)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檢驗方法:用刻度放大鏡檢查。
16、3)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其允許偏差為+15mm、-10mm;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其允許偏差為10mm。檢驗方法:尺量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8、 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等防水構造(1)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等防水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2) 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等細部構造,應采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縫密封材料。(3) 變形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止水帶寬度和材質的物理性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裂縫和氣泡;接頭應采用熱接,不得疊接,接縫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2) 中埋式
17、止水帶中心線應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不得穿孔或用鐵釘固定;3 )變形縫設置中埋式止水帶時,混凝土澆筑前應校正止水帶位置,表面清理干凈,止水帶損壞處應修補;頂、底板止水帶的下側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邊墻止水帶(4 )施工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水平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鋪水泥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2 )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3 )施工縫采用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時,應將止水條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預留槽內;4 )施工縫采用中埋止水帶時,應確保止水帶位置準確、固定牢靠。( 5 )后澆帶的
18、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后澆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d 后再施工;2) 后澆帶的接縫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4.7.4 條的規定;3 )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兩側混凝土;4 )后澆帶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 5 )穿墻管道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好防腐處理;2 )穿墻管處防水層施工前,應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3 )套管內的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在兩管間嵌入內襯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縫。柔性穿墻時,穿墻內側應用法蘭壓緊;4) 穿墻管外側防水層應鋪設嚴密,不留接茬;增鋪附加層時,應按設計要求施工。(6)埋設件的
19、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埋設件端部或預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當厚度小于250mm 時,必須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2 )預留地坑、孔洞、溝槽內的防水層,應與孔(槽)外的結構防水層保持連續;3 )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螺栓或套管應滿焊止水環或翼環;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做法,拆模后應采取加強防水措施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實。(7) 密封材料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檢查粘結基層的干燥程度以及接縫的尺寸,接縫內部的雜物應清除干凈;2) 熱灌法施工應自下向上進行并盡量減少接頭,接頭應采用斜槎;密封材料熬制及澆灌溫度,應按有關材料要求嚴格控制;3
20、 )冷嵌法施工應分次將密封材料嵌填在縫內,壓嵌密實并與縫壁粘結牢固,防止裹入空氣。接頭應采用斜槎;4 )接縫處的密封材料底部應嵌填背襯材料,外露密封材料上應設置保護層,其寬度不得小于100mm。(8) 防水混凝土結構細部構造的施工質量檢驗應按全數檢查。(9)主 控 項 目1)細部構造所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和接縫密封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進場抽樣試驗報告。2)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作法,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10)一 般 項 目1)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應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現象。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2)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防腐處理。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3)接縫處混凝土表面應密實、潔凈、干燥;密封材料應嵌填嚴密、粘結牢固,不得有開裂、鼓泡和下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