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擴建工程報告書.doc

  • 資源ID:594072       資源大小:719.34KB        全文頁數:5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擴建工程報告書.doc

1、1、建設項目概況1.1項目背景及建設地點項目背景: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是dd市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該綜合處理場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110公頃,設計總容積3000萬m3。分三期建設,預計使用30年。其中一期工程于2003年投入運行,占地面積30萬m2,填埋庫容1000萬m3,因事故運行整個一期庫區現已全部覆膜暫停填埋生活垃圾。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于2011年在一期庫區南側預留區域新建了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總庫容240萬m3,預計使用3年(2012年2014年)。目前二期庫區存在著以下問題:(1)現有生活垃圾即將填埋至設計高程。(2)生活垃圾逐年增加,原設計

2、生活垃圾日處理量偏小。(3)原有填埋作業機械等設備超負荷工作。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庫區2012年正式建成運行至今,已使用2年多時間,填埋高度現已接近設計的1070m高程,即將達到設計標高,新的垃圾即將面臨無法消納的局面。建設地點:dd市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實施邊坡擴建工程,并在二期南側預留區域新建灰渣專用填埋區。填埋場地理位置為434701.4N,873855.0E。項目北側為一期庫區,隔一期庫區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山監獄;西側為山體;南側為預留填埋區;東側為填埋場辦公管理區。1.2項目概況1.2.1 可研確定的工程內容本項目可研確定的工程內容主要包括: 擴建工程近期內容包括在生活垃圾

3、填埋場二期庫區邊坡實施防滲膜擴建工程,即;二期標高1070m錨固平臺到1090m平臺,完善邊坡防滲系統、導氣系統和設截洪溝;在二期庫區南側設計新建一個爐渣和固化飛灰專用填埋區。 擴建工程遠期內容包括在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期庫區邊坡實施防滲膜擴建工程,即;一期標高1060m錨固平臺與標高1080m,完善邊坡防滲系統、導氣系統和設截洪溝。擴建工程遠期工程實施的前提是當一期填埋庫區事故運行結束,經相關單位評估可繼續填埋后,才能實施遠期擴建工程。1.2.2 環評確定的工程內容結合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實際運行情況,本評價對可研確定的工程內容進行了環??尚行苑治觯J為在二期庫區實施邊坡防滲膜擴建以及在二期

4、南側預留區域新建一座灰渣專用填埋區環保可行,但在一期庫區實施邊坡防滲膜擴建不具有環保可行性。評價認為由于一期庫區目前處于事故運行狀態,在滲濾液完全處理的前提下,庫內填埋的垃圾堆體究竟多長時間才能穩定并具備在其上新建填埋場的要求尚不明確,而環境影響報告書自審批之日起五年內有效,若一期庫區五年后才達到新建填埋場的標準,則將一期庫區擴建工程列為工程內容的本次環評也將無效,待一期庫區事故狀態結束后,建議以新建填埋場為工程內容單獨編寫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避免出現首府生活垃圾出現無處消納的局面,本評價建議將擴建工程實施范圍改為一次性將二期庫區邊坡擴建至1090m高程,實現“以時間換空間”,待二期庫區填至封場

5、再啟動一期庫區的擴建。因此,本次環評確定的工程內容包括二期庫區邊坡防滲膜擴建以及在二期南側預留區域新建一座灰渣專用填埋區。本項目的建設內容為:在原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填埋庫區的基礎上擴建新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區(1090m以下),在原有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庫區的南側新建爐渣和飛灰填埋區。其中,衛生填埋區有效用地面積為16.64萬m2,爐渣填埋區有效用地面積為2.53萬m2,飛灰填埋區有效用地面積為3.98萬m2。本次擴建工程主要工程內容包括: 工程范圍為二期填埋堆體以上區域,即二期標高1060m錨固平臺到1090m平臺等高線構成的邊坡區域,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填埋面積,并結合新建邊坡區域,形成填埋庫

6、容。 填埋場庫區邊坡地基做穩定處理,設置防滲系統,與原填埋場現有防滲系統連接。 導氣系統為沿用原導氣石籠,原導氣石籠隨著垃圾填埋堆體逐步加高,并在邊坡區域新建導氣石籠。 滲濾液導排,采用水平與垂直導滲兩種方式導排。水平導滲指在1070m標高位置增加鋪設滲濾液卵石導排層及滲濾液盲溝,從而增加滲濾液導排通道;垂直導滲指設置豎井,利用提升泵收集1070m標高以下滲濾液。 生活垃圾填埋區攔水壩南側新建庫區,并由分區壩分為爐渣貯存區與飛灰貯存區。 飛灰與爐渣貯存區滲濾液由滲濾液導排盲溝導排,導排入二期場底,統一由豎井導排入滲濾液調節池。 新建作業道路從環場道路通往場底,方便垃圾填埋運營作業。 沿填埋庫區

7、設置截洪溝,減少地表徑流進入場內,垂直分區做到雨污分流,減少滲濾液產生。 環境監測、辦公管理區、滲濾液處理等均依托原有設施。本工程填埋場建設規模屬類;日處理能力分級屬于級。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位于dd市西山地區四道岔以南5.0km的大浦溝山谷地帶,以西距烏奎高等級公路約2.0km,以東距雅瑪里克山荒山綠化范圍1.0km,南距倉房溝公路約4.0km,填埋場地理位置為434701.4N,873855.0E。注:*結合工程內容環??尚行苑治?,評價認為本次工程內容應為二期庫區的擴建,工程范圍為邊坡1070m-1090m防滲膜鋪設,項目名稱應改為“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70-1090m)工程”

8、,或者改為“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擴建工程”,但由于市發改委、市財政局下發的“烏發改投2014139號”文件中的項目名稱已核定為“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因此,本評價沿用該名稱,但評價內容為二期(1070-1090m)防滲膜鋪設帶來的環境影響分析。1.2.3 建設周期和投資工程計劃2013年12月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至2015年2月完工,工程設計總投資9997.85萬元,建設資金由政府相關部門核準后撥付。1.2.4 依托可行性分析本次擴建工程每年滲濾液量的產生量約為4.26萬m3/a、166.6t/d。一期庫區積存了約70000m3滲濾液,尚未進行有效的

9、處理和消納;二期自2012年投入使用以來2年多時間產生的滲濾液約有18.34萬m3/a。2013年建成的600t/d滲濾液處理站,年運行周期330天,采用“均衡池 + 外置式MBR(二級硝化)+ 納濾”工藝,配套燃氣鍋爐房,所有污水池均采取密閉形式,處理達標廢水通過管線接入四道岔市政管網,最終進入河西污水處理廠處理。同時,原有100t/d滲濾液處理站2014年將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處理工藝與600t/d滲濾液處理站相同,能夠保證處理后出水能夠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中“現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通過對污水池加蓋、增加保溫層、并入燃氣鍋爐

10、房實現冬季供暖等措施,能夠實現年運行周期330天。改造完成后,可與600t/d滲濾液處理站一起對一期積存滲濾液、二期填埋區已產生滲濾液以及本次擴建工程新產生的滲濾液進行有效處理。本次擴建工程垃圾滲濾液依托可行性分析詳見表1.2-1。表 1.2-1 本工程滲濾液依托可行性分析一期庫區積存滲濾液量(m3)二期填埋區運行3年滲濾液產生量(m3)600t/d處理站削減量(m3/a)100t/d處理站削減量(m3/a)二期擴建和灰渣填埋區新建滲濾液總產生量(m3/a)垃圾處置方式:填埋垃圾處置方式:焚燒+填埋7000087343.2370%=根據表1.2-1核算結果,升級改造后的100t/d滲濾液處理站

11、和新建的600t/d滲濾液處理站一年可處理23.1萬m3滲濾液,用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即可對一期積存、二期已產生的共計25.34萬m3滲濾液進行完全處理,本次擴建工程建設期約一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兩座處理能力共計700t/d的滲濾液處理站可先對一期積存、二期已產生的滲濾液進行處理和消納,預計可以處理23.1萬m3,剩余2.24萬m3。待本次擴建工程投入運行后,新填埋垃圾產生的滲濾液和一期、二期原有未處理滲濾液共計6.5萬t/a、178.1t/d,完全可以依托處理能力共計700t/d的兩座滲濾液處理站。因此,本次工程依托600t/d滲濾液處理站和升級改造后的100t/d的滲濾液處理站具有環保可行性

12、。 主要設備及公用工程本工程輔助設施全部依托現有填埋場的輔助設施,包括主要的生產設備以及供電、供暖、給排水等公用工程。本次的新建內容主要是環場截洪溝。環場截洪溝的主要作用是為確保填埋庫區的安全,保證有效截流山洪,使填埋庫區盡量做到雨污分流,減少滲瀝液產生量。1.2.5.1 主要生產設備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是專業性很強的作業過程,除采用通用機械完成挖土、運土、鋪土、推土、碾壓和夯實等一般性土方工程作業外,還需根據生活垃圾的組成、強度及外形等特性以及衛生填埋場處理規模等因素選用一些專用機械、機具,以確保衛生填埋場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達到全天候運行的目的。填埋作業設備配備以滿足處理規模的需要為原則,在滿足生

13、產規模及填埋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設備配置適用性、專業性與先進性的統一。由于填埋場運行多年,部分作業設備老化,因此本工程在盡量利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根據運行和日常作業需要,新增一些設備,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主要生產設備見表1.2-2。表 1.2-2 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主要生產設備序號名稱規格數量1履帶式推土機5000L3輛2運輸車10m37輛3大型挖掘機PC-3001輛4小型挖掘機PC-601輛5垃圾壓實機25-30T2臺6輪胎式裝載機斗容2m32臺7地磅100T2座8撒藥車5000L1輛9灑水車-1輛10自卸車10T3輛11抽泥車5000L1輛1.2.5.2 公用工程1、供電接大浦

14、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的供電系統,電源從場外變電站引一來回10kV架空線路,已有架空線路沿12m寬的西山公路架設,架桿高度為15m,總長度約為850m。在配電室內設若干低壓開關柜為本工程所有低壓用電設備提供380/220V電源。2、供暖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辦公管理區冬季供暖目前由一臺2噸燃氣鍋爐提供。待生活垃圾焚燒廠建設完成后考慮熱電聯產方式。3、給排水(1)給水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給水由位于場址東北側約340m的天山源水管公司西山供水站提供。全場用水量一覽表見1.2-3。表 1.2-3 全場用水量一覽表項目用水指標用水量(m3/d)備注職工生活用水50L/d人2.6職工52人,新

15、鮮水綠化用水1.5L/m2d22.5利用滲濾液處理后排水消防用水-不可預見-合計2.6(2)排水 填埋場導排設施現狀導排系統:主要由滲濾液導排盲溝組成,場底設有滲濾液導排主盲溝和支盲溝,主盲溝和支盲溝均采用梯形斷面,支盲溝按50m間距設置,溝內均鋪設級配卵石和HDPE穿孔管。導氣系統: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通過坡面和豎向導氣管收集,然后排入大氣;導氣系統采用邊填埋邊置管的方法,收集管為200HDPE穿孔花管,外圍石籠,籠外包裹土工布過濾層,其橫縱向間距為50m;收集管底部與滲濾液導排系統相連,導氣管兼作滲濾液導流管。排洪系統:沿一期工程場邊設置截洪溝,截洪溝內的水一部分排至垃圾截污壩下游的排水溝內

16、;另一部分排至攔洪壩前,經排洪涵管(內徑1.5m)排出,截洪溝采用漿砌塊石結構;在垃圾填埋場上游修建兩座攔洪壩,壩體為混凝土結構,壩長約230m,壩頂標高為1046m,攔洪壩上游坡鋪設單層HDPE膜防滲,與填埋場內的防滲層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防滲系統。 填埋區排水系統包括填埋期的排水系統(主要為環場截洪溝)以及封場后的排水系統。 污水系統辦公管理區自建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站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后出水冬儲夏灌。 滲濾液收集系統本次二期擴建工程需新建邊坡滲濾液收集系統,灰渣填埋區需新建庫底和邊坡滲濾液收集系統。并在二期與灰渣區之間的東側新建一座有效容積3000m3、最大容積4000m3的滲濾液事

17、故池。 滲濾液處理本次擴建工程產生的垃圾滲濾液將依托新建600t/d滲濾液處理站進行有效處理。原有100t/d滲濾液進行升級改造后繼續投入使用。4、覆土根據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提供的資料,目前,二期庫區正在試點采用0.5mm-1.0mmHDPE膜覆蓋垃圾,在二期庫區三分之一區域采用1.0mmHDPE防滲膜(光面)覆蓋堆存的垃圾,暫時不填埋區域用焊接好的整塊防滲膜覆蓋,有利于減少垃圾無組織逸散的惡臭污染、減少雨水匯入、減少覆土量,同時可有效減少覆土占據的庫容。目前二期庫區剩余三分之二區域仍采用傳統的覆土方式覆蓋垃圾,每日覆土量約為400m3,取土場設在填埋場南側紅線范圍內的山體,通過取

18、土后立即灑水降塵等方式減少揚塵。預計本次擴建工程建成后,可實現全庫區垃圾膜覆蓋的填埋作業方式,屆時將不再從南側山體取土,待擴建工程填埋垃圾至終場,需要封場時,再從垃圾場紅線范圍內的南側山體取土。1.3 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位于dd市西山地區四道岔以南5.0km的大浦溝山谷地帶,以西距烏奎高等級公路約2.0km,以東距雅瑪里克山荒山綠化范圍1.0km,南距倉房溝公路約4.0km,填埋場地理位置為434701.4N,873855.0E。辦公生活區設在填埋區的東側1090m高程的平臺上。山谷總體走向大致為南北向,剖面呈“U”字型,山谷寬約600m,填埋場場地為典型的山谷型

19、填埋場,可利用土地總面積約520畝。該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初次環境影響評價于1998年12月21日由dd市環境科學研究監測中心站編制完成了dd市西山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高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該環評文件1999年初通過了有關環保主管部門的審批,項目選址合理。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總體規劃占地約110公頃,填埋場總庫容約3000萬m3,預期使用年限約30年。其中,一期占地面積30公頃,填埋庫容1000萬立方米,設計日填埋生活垃圾2000噸,預計使用12年。垃圾計劃自大浦溝溝底的1030m堆高至海拔1090m。目前一期庫區已填埋垃圾約300萬噸,垃圾已填埋至1045米高程。根據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

20、合處理場2010年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評價結論,一期工程已處于事故運行狀態,一期填埋區及北側攔污壩防滲層已經損壞,大量滲濾液滲入地下,并在壩下地勢較低處滲出。應暫時停止繼續填埋生活垃圾,并必須采取緊急補救措施和啟動應急預案,控制目前滲濾液滲漏態勢。二期庫區是在一期庫區南側預留區域建設,是為妥善解決一期工程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的有效措施,本次擴建工程是對二期庫區邊坡實施防滲層加高。同時,在二期庫區南側預留區域新建灰渣專用填埋區,用于填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運行后的灰渣,擴建工程產生的滲濾液依托大浦溝垃圾填埋場2013年建成的600t/d滲濾液處理站,實現對滲濾液的及時處理和

21、有效削減,降低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因此,本項目從環保角度分析是合理的、具有環??尚行裕蟼刃陆ǖ幕以鼘S锰盥駞^選址合理。2、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2.1建設項目所在地的環境現狀 大氣環境現狀(1)常規監測項目 本次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數據引用2013年9月27日9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在1#填埋場辦公區和2#填埋區大氣環境監測點的現狀監測數據由監測和評價結果可見,監測時段內區域大氣環境中SO2、NO224小時均值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日均濃度限值要求。1#辦公區和2#管理區這兩個監測點位的TSP均出現超標現象,超標率均為33%,

22、最大超標倍數分別為0.31倍和0.16倍,可以看出項目區環境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為TSP。(2)惡臭現狀評價 本次惡臭現狀調查數據采用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委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2013年9月27日9月29日在1#在垃圾填埋場辦公區和2#填埋區進行的現狀監測數據。根據監測和評價結果可見,在1#辦公區和2#填埋區這兩個監測點位的惡臭監測中,除了2#填埋區臭氣濃度出現超標以外,其余的一氧化碳、硫化氫、氨、甲硫醇、臭氣濃度(1#辦公區)均達到了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 36-79)中“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要求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中“現有項目

23、惡臭污染物廠界二級標準值”,2#填埋區臭氣濃度超標率為33%。1#辦公區惡臭污染物濃度均低于2#填埋區惡臭污染物濃度,通過監測結果可以看出惡臭污染隨距離衰減的趨勢明顯。2.1.2 地下水環境現狀本次評價利用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委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2013年9月26日對兵團西山監獄地下水水質進行的現狀監測數據說明填埋場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由結果可知,在監測的22項指標中,硫酸鹽和總大腸菌群已超過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類標準,分別超標1.106倍和1799倍,其余20項監測指標的單因子指數Pi值雖然均1,但氯化物、總硬度和溶解性總固體已接近地下水質

24、量標準類標準值,監獄綠化水管地下水水質較差。超標原因可能是該區域地下水受到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滲濾液和周邊其他單位排放污水的重度影響。超標項目中總大腸菌群是屬于與大浦溝填埋場滲濾液污染特征有關的特征因子,由此得出,項目區地下水已受到大浦溝一期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污染。2.1.3 聲環境質量現狀從監測結果可以看出,本項目所在區域六個測點晝間噪聲監測值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4a類標準要求,項目區聲環境質量較好。2.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1)大氣:環境空氣評價范圍以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為中心,半徑2.5km的范圍。(2)聲環境:評價范圍為生活垃圾填埋

25、場場界外1m以內。(3)地下水:評價范圍包括此次擴建的垃圾填埋場一期、二期庫區及填埋場區下游至四道岔范圍內的地下水。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及擬采取的主要措施與效果3.1 一期事故運行可能原因分析1、一期工程防滲層與國家規范相符性分析根據dd市西山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dd市環境科學研究監測中心站,1998年12月21日),一期工程庫底及邊坡防滲由壓實基底、GCL襯墊保護層、HDPE膜防滲層、長絲紡粘土工布保護層組成。HDPE防滲膜的厚度為2.0mm,滲透率小于110-12cm/s,具有較大的延展率。一期工程水平防滲層自下而上設計如下: 整平場底基礎層 7mm厚復合土工排水網

26、 1000mm厚壓實土壤保護層 5000g/m2的GCL鈉基膨潤土墊一層 2.0mm厚HDPE土工膜一層 600g/m2的無紡土工布一層 300mm級配碎石導流層(d=16-32mm) 200g/m2的無紡土工布一層邊坡防滲系統結構由下而上設計如下: 整平邊坡基礎層 5000g/m2的GCL鈉基膨潤土墊一層 2.0mm厚HDPE土工膜一層 600g/m2的無紡土工布一層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 17-2004)、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2001101號),一期工程的防滲層均符合以上國家標準和規范。2

27、003年建成的一期工程雖然未向環保部門申請進行環保竣工驗收,但通過了工程竣工驗收,說明施工質量不存在任何問題。2、一期工程定性為事故運行過程回顧根據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2010年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dd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2010.11)(以下簡稱“2010年環評報告書”),對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運行現狀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在調查中發現,一期工程攔洪壩壩體多處出現滲濾液滲流,大壩下游滲濾液處理站地勢較低處出現污染特征與滲濾液水質相似的“地下水”,結合“1998年環評報告書”中有關大浦溝地下水分布資料,“2010年環評報告書”認為一期工程填埋區及攔洪壩防滲層已損壞,一

28、期庫區定性為事故運行,應暫停填埋生活垃圾,并采取緊急補救措施、啟動應急預案,控制滲濾液滲漏的態勢。(1)地下水分布調查根據“1998年環境影響報告書”,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兩側山坡沒有地下水分布,僅在溝底第四系洪積層中有少量的潛水分布,埋深3.6m,水質較差,受到中度污染,污染原因是環境地質造成的。地下水在垃圾場場區內沿弱透水層順東、西側山腳沖溝方向緩慢徑流,自西南向東北方向流出場區后轉向北直至四道岔。(2)2010年對一期工程的現狀調查2010年,在對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運行情況進行現狀調查時,大浦溝工作人員反映在2008年100t/d滲濾液處理站地基施工時,剛挖到0.5m就已有大量“

29、地下水”滲出。滲濾液處理站建成后,為防止滲出水浸泡處理單元構筑物,處理站在地勢較低處挖了三口井(見照片),井深均為3m,通過水管串聯,定期用泵將井內的水泵出,排入攔洪壩下自然沖溝,經兵團西山監獄防洪涵洞穿越監獄后向北排入溝口。據工作人員反映,井內的滲水每半個小時就已充滿,需用泵將水泵出。 滲濾液處理站地勢較低處開挖的三口井(井深3m)及將水泵出時情況根據“1998年環評報告書”,大浦溝溝底并沒有如此豐富的“地下水”富集。經過進一步的現場調查,環評工作人員發現在一期工程垃圾攔洪壩的壩體有多處小股流出的滲濾液(見照片),據此推測填埋區或垃圾壩的防滲層可能已經損壞,為進一步驗證該推測,特委托新疆維吾

30、爾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對泵出井水水質進行了監測。 垃圾攔污壩滲漏情況 壩體小股流出的滲濾液監測點位:井內滲出水經泵泵出后的排水管口,坐標為434549.64N,873018.57E(1015.2m)。 監測時間:2010年8月26日。 監測項目:硫酸鹽、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揮發酚、氰化物、氯化物、總硬度、氟化物、鐵、高錳酸鹽指數、pH、六價鉻、總大腸菌群、溶解性總固體、錳、鉛、鎘、汞、砷,共20項。 監測頻次:一次。 監測結果(見附件):見表3.1-1。 參照標準:因泵出水不宜飲用,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GB 14848-93)中類地下水水質標準限值。表 3.1-1 井內滲出水水質監測及分

31、析結果序號項目監測濃度類標準限值序號項目監測濃度類標準限值1硫酸鹽1.31103 mg/L350 mg/L11高錳酸鹽指數147 mg/L10 mg/L2氨氮113 mg/L0.5 mg/L12pH7.825.5-6.5,8.5-93硝酸鹽氮3.22 mg/L30 mg/L13六價鉻0.004 mg/L0.1 mg/L4亞硝酸鹽氮0.009 mg/L0.1 mg/L14總大腸菌群2.4103 個/L100 mg/L5揮發酚0.002 mg/L0.01 mg/L15溶解性總固體1.71105 mg/L2000 mg/L6氰化物0.004 mg/L0.1 mg/L16錳3.27 mg/L1.0 m

32、g/L7氯化物4.27103 mg/L350 mg/L17鉛0.2 g/L0.1 mg/L8總硬度2.27103 mg/L550 mg/L18鎘0.005 g/L0.01 mg/L9氟化物1.76 mg/L2.0 mg/L19汞8.04 g/L0.001 mg/L10鐵2.05 mg/L1.5 mg/L20砷38.3 g/L0.05 mg/L由表3.1-1井內滲出水水質監測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滲出水中硫酸鹽、氨氮、氯化物、總硬度、鐵、高錳酸鹽指數、總大腸菌群、溶解性總固體、錳、汞等10項監測因子的水質濃度超過地下水質量標準(GB 14848-93)中“類地下水水質標準限值”。具體分析如下: 水

33、質:對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 14848-93)類標準,井內滲出水中硫酸鹽超標960mg/L(2.74倍)、氨氮超標112.5mg/L(225倍)、氯化物超標3920mg/L(11.2倍)、總硬度超標1720mg/L(17.2倍)、鐵超標0.55mg/L(0.37倍)、高錳酸鹽指數超標137mg/L(13.7倍)、總大腸菌群超標2300mg/L(23倍)、溶解性總固體超標169000mg/L(84.5倍)、錳超標2.27 mg/L(2.27倍)、汞超標0.00704mg/L(7.04倍),其余10項監測因子達標。由超標項目及超標倍數可判定,井內滲出水不是大浦溝溝底的地下水,且表現出很強的垃圾滲

34、瀝液污染特征。超標項目中,硫酸鹽、氯化物、總硬度等超標,存在原始背景濃度偏高的可能,但氨氮、總大腸菌群、汞超標嚴重,表現出與滲濾液水質相似的污染特征。本評價認為壩后地勢較低處的井水即為垃圾場滲濾液滲出水。 水的埋深、水量:據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滲濾液處理站工作人員介紹,在建設滲濾液處理站挖地基時,剛挖到地下0.5m就已見大量“地下水”滲出,為保證施工質量、確保處理站構筑物不浸泡在水里,工作人員在地勢較低處打了三口井,這三口井井深3.0m,且每半個小時就要對井內的滲水用泵泵一次,否則將溢出井口。經查閱“1998年環評報告書”,大浦溝溝底并沒有如此大量的地下水富集,否則該選址是不合理的,垃圾填

35、埋場不允許建在地下水富水區。另外,據“1998年環評報告書”內容,僅在溝底第四系洪積層中有少量的潛水分布,埋深3.6m。這與大浦溝工作人員反映的剛挖到地下0.5m就已見大量“地下水”滲出不符?,F狀分析結論:根據現場實地勘察,結合“1998年環評報告書”有關大浦溝溝底地下水分布資料、水質監測結果,本環評基本認定垃圾填埋區及攔污壩防滲層已經損壞,大量滲濾液滲入地下,并在壩下地勢較低處滲出。據此可以得出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期工程已處于事故運行狀態,應暫時停止繼續填埋生活垃圾,并必須采取緊急補救措施和啟動應急預案,控制目前滲濾液滲漏態勢。3、一期工程事故運行的可能原因分析經分析,一期工程的防滲層均符

36、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2003年建成后雖然未向環保部門申請環??⒐を炇眨ㄟ^了工程竣工驗收,說明施工質量不存在任何問題。據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反映,2003年一期工程運行之初,第一車垃圾是沿攔洪壩傾倒庫中,垃圾從大壩向庫內堆存,即:從高程較低處向較高處填埋,大量垃圾堆存在壩前,使得滲濾液隨垃圾堆體到處游移,不利于滲濾液向地勢較低處的導排,也使壩體承受較大的壓力。同時,填埋作業機械從地勢低處向地勢高處填埋,直接與防滲系統接觸,而邊坡防滲層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加上垃圾填埋、碾壓作業采用粗暴填埋方式,壓實機將邊坡防滲膜壓破、撕爛,垃圾場的管理也較為混亂,對該情況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

37、一期工程事故運行埋下隱患。從2010年,一期工程定性為事故運行后,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領導到國內類似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進行考察,比較典型的有深圳、上海、北京、成都、杭州等,這些城市的垃圾場采用與大浦溝垃圾場相同的防滲層系統、相同的填埋工藝,一直運行正常。不同的是,這些城市垃圾填埋場在運行之初,垃圾就是從高程較高處向較低處填埋,不僅有利于滲濾液向下游導排,也保證了壩體的穩定和滲濾液導排系統的正常運行。填埋作業機械從高往低推填垃圾,不與庫底及邊坡防滲層接觸,不會破壞防滲層,達到終場標高的垃圾堆體即可進行封場和綠化,有利于垃圾堆體的穩定以及景觀的改善。3.2 填埋場環保工程及原有環境問題3.2.

38、1 填埋場環保工程進展情況1、一期填埋庫區1998年12月21日由dd市環境科學研究監測中心站編寫完成dd市西山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稱“1998年環境影響報告書”),垃圾衛生填埋場及配套設施通過工程竣工驗收,但未向環保管理部門申請進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2010年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0.11)(簡稱“大浦溝2010年報告書”)對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運行現狀調查,基本認定一期工程已處于事故運行狀態,應暫時停止繼續填埋生活垃圾,并必須采取緊急補救措施和啟動應急預案,控制目前滲濾液滲漏態勢。2012年對事故運行的一期庫

39、區實施了臨時封場。包括建設滲濾液導排、垃圾堆體整形、一期庫區粘土及膜覆蓋、膜下表面氣體導排、防飛散網工程;填埋庫區高桿噴淋除臭系統、移動式除臭風炮車;沼氣收集系統及處理火炬等內容。自此,一期庫區暫停填埋生活垃圾并全部進行膜覆蓋、邊坡建有導排溝,用于防止降雨、降雪進入庫區與垃圾堆體接觸產生新的滲濾液。2、原100t/d滲濾液處理站2007年8月dd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編寫完成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滲濾液處理站于2007年11月開工建設,到2008年10月建成,總投資500萬元,采用二級膜滲透技術,處理能力為100t/d,由于運行不正常,該滲濾液處理站未向

40、環保管理部門申請進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3、二期填埋庫區2011年,dd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編寫完成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防滲膜鋪設(1070m標高以下)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稱“2011年環評報告書”),2011年6月30日取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的批復(新環評價函2011562號)。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位于現有填埋場南側區域,使用年限為3年,即2012年2014年。建設內容包括防滲工程、整平工程、排水工程、錨固工程等。該工程依據現有建設標準和污染控制標準建設,填埋作業嚴格按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進行。建成后未向環保管理部門申請進行建設

41、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4、新建的600t/d滲濾液處理站201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編寫完成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滲濾液處理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稱“滲濾液改擴建工程環評報告書”),2011年6月30日取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的批復(新環評價函2011564號),2013年9月建成,2013年12月投入試運行,目前正在設備調試中,尚未申請環??⒐を炇?。5、一期填埋庫區除臭工程2012年,dd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編寫完成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衛生填埋場除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簡稱“除臭工程環評報告表”),實施范圍為大浦溝衛生填埋場一期庫區(面積

42、17.34萬m2),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填埋庫區增設滲濾液導排井;填埋庫區臨時覆蓋工程(包括對一期庫區進行粘土和膜的臨時覆蓋);填埋庫區膜下表面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工程;防飛散網工程;填埋庫區高桿噴淋除臭系統、移動式除臭風炮車等五項內容。2012年7月31日取得dd市環保局“烏環監管審字2012282號”環保批復(見附件),2013年10月建成,尚未申請環??⒐を炇?。6、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于2013年11月29日取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的批復(新環評價函20131159號),一期預計2016年6月建成運行。7、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1998年12月21日由dd市環境科學研究

43、監測中心站編寫完成dd市西山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稱“1998年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建設內容包含一座醫療垃圾焚燒設施,2003年5月16日開始運行,設計處理能力為30t/d。根據“2010年環評報告書”現狀調查,該焚燒設施2010年實際處理能力為10t/d,焚燒爐處于低溫燃燒狀態,導致焚燒廢氣經過布袋除塵器時發生“糊袋”現象,黑色油性廢氣排入大氣環境,對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辦公管理區和溝谷的兵團西山監獄影響較大。2011年,在辦公管理區下風向660m處新建一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該項目2011年6月30日取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的批復(新環評價函20115

44、65號)。目前尚在建設中,預計2014年6月建成運行,處理規模為20t/d,兩座焚燒爐一用一備,根據dd市醫療廢物產生量(目前為910t/d),近期處理規模為10t/d,遠期將根據烏市醫廢產生量的增加啟動備用的一座10t/d焚燒爐。3.2.2 填埋場整改措施落實情況1、填埋場一期庫區事故運行(1)立即停止繼續向一期庫區傾倒、填埋生活垃圾;(已落實)(2)在填埋場南側預留區域新建填埋區,按照新建填埋場要求完善防滲工程、滲濾液收集導排工程、地下水收集導排工程、填埋氣體導排工程等一系列工程體系,并修筑分隔壩使新填埋區與事故運行的一期庫區不連通。(已落實)2、垃圾壩被滲濾液侵蝕,威脅壩體安全要求建設方

45、盡快委托水利部門對一期庫區大壩安全性進行評估。(已落實)引用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垃圾庫垃圾壩工程綜合安全評價報告(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11.3)中“安全鑒定結論及建議”:(1)綜合結論經過多個專題的綜合分析論證,對大浦溝垃圾庫垃圾壩的安全問題得出如下結論: 根據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2001101號),大浦溝垃圾庫建設規模為類級。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有關規定,大浦溝垃圾庫為(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 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大浦溝垃圾場洪水導排系統的防洪標準(重現期:年

46、),防洪等級為級,設計洪水50年一遇,校核洪水100年一遇。 經復核,工程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0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度。根據壩址工程地質條件,在設計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地基抗震穩定性較好。 大壩運行期間常規管理尚好。 壩頂高程不滿足設計要求,大壩壩頂沉降量超過規范規定。根據大壩穩定性復核:在正常穩定滲流期、地震情況壩體下游邊坡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大于規范規定的最小值,壩坡穩定性滿足規范要求。設計沒有明確提出壩料填筑標準,施工填筑質量較差,壩體變形量大。依據大壩安全綜合評價表,土石壩結構安全性分級評定為B級;抗震安全性分級評定為B級。 垃圾壩防滲體起到了一定的防滲作用。垃圾壩滲流總體上處于穩定

47、狀態,對工程安全無影響;通過壩體滲流計算分析:壩體不會發生滲透破壞,但滲流出逸點較高,有明流現象。 防洪設計標準原設計防洪標準20年一遇,復核后的防洪標準,設計洪水50年一遇,校核洪水100年一遇。原設計建筑物的防洪標準不能滿足現行規范的要求。根據大壩防洪安全性分級,評定為C級。 經復核計算,排洪涵管不能滿足過洪能力要求。 大浦溝垃圾庫選址不符合垃圾庫壩選址要求,嚴重影響兵團西山監獄的環境。綜上所述,參照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SL252-2000)規定,綜合評定大浦溝垃圾庫垃圾壩安全性分級為B級,垃圾壩屬三類壩。(2)總體建議針對大浦溝垃圾庫垃圾壩存在的安全問題,建議如下: 建議對壩頂進行加高

48、處理,加高到原設計高程。 鑒于垃圾庫、壩的防滲系統已破損,滲漏嚴重,壩后出逸點較高,建議對垃圾壩進行防滲處理。 鑒于原設計防洪標準不能滿足現行規范要求,現有排洪涵管排洪能力不能滿足要求,建議新建排洪設施,確保工程安全。 建議盡快加大對填埋場內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以減少壩體內滲濾液的積存,降低壩內滲濾液的高程,從而消除滲濾液對壩體的浸泡,提高垃圾壩壩體穩定性和安全性。 應補充完善垃圾庫垃圾壩運行規章制度,及早建設垃圾壩監測設施。 監獄大浦溝垃圾庫選址不符合垃圾庫壩選址要求,建議垃圾壩下游的兵團西山監獄整體搬遷。目前,兵團西山監獄已選址九龍生態園,預計2015年整體搬遷。3、滲濾液導流不暢、100

49、t/d處理站運行不理想(1)對原有100t/d滲濾液處理站露天設置的處理單元進行加蓋、增設采暖設備;會同滲濾液處理站設計、施工、工藝調試等專業人員,解決好厭氧微生物培養的溫度和處理條件以及超濾工序不能穩定運行的難題,使滲濾液處理后排水水質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中“現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2)滲濾液經處理后達標的排水不再回灌蒸發,建議近期用罐車將達標廢水拉運至河西污水處理廠處理,遠期修建排水管道將達標廢水排至市政下水管網(最近距離本項目9km),在排水管道修建完成前,滲濾液處理后排水應使用廢水罐車拉運至河西污水處理廠處理。(3)新建

50、更大規模的滲濾液處理站。措施落實情況:(1)原有100t/d滲濾液處理站是按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中垃圾滲濾液排放限值的二級標準進行設計,2008年建成后,新頒布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對垃圾滲濾液排放限值進行了更嚴格的規定。2011年,處理站工藝調試等專業人員始終無法解決好厭氧微生物培養的溫度和處理條件以及超濾工序不能穩定運行的難題,滲濾液處理后排水水質也一直無法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中“現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2)2013年在原有100t/d滲濾液處理站北側空地新

51、建一座600t/d滲濾液處理站,污水池均采取密閉形式,處理后的達標出水通過管線接入四道岔市政管網,最終進入河西污水處理廠處理。(3)原有100t/d滲濾液處理站將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對處理工藝進行升級改造,保證出水達標。4、一期庫區臨時封場(1)待一期庫區積存滲濾液處理完畢后,應對一期庫區進行封場;(2)考慮到該填埋場設計運行30年,目前僅運行了7年,還要運行23年。結合dd市實際情況,建議在事故運行的一期工程封場后再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要求,可以在封場后填埋場的上部按照新建填埋場的要求進行新建,繼續用于市區生活垃圾

52、的妥善處置。落實情況:2012年對事故運行的一期庫區實施了臨時封場,建設滲濾液導排、垃圾堆體整形、一期庫區粘土及膜覆蓋、膜下表面氣體導排等。待一期庫區滲濾液完全處理、垃圾堆體穩定后,再對在封場的一期庫區上部新建填埋場的可行性進行專業評估。5、地下水監測井的布設根據“2011年環評報告書”內容:要求在二期填埋區新建時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在整個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完善地下水監測井的布設。主要包括:1眼地下水本底井、2眼污染監測井及2眼污染擴散井。地下水監測井的具體布設方案為:(具體分布見圖3.1-1),(1)填埋場上游地下水本底井:在填埋場上游有一處泉

53、水,位置坐標為:434510.10N,872945.39E(1074m)。根據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總體規劃,未來填埋場不會向南擴建到該處泉水所在的位置,同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為處理場正在委托有關單位編制整個填埋場防洪體系的初步設計,屆時該處泉水將被填埋場重新布設的防洪壩攔在填埋區之外,該泉水不會對二期填埋區進行補給,防洪體系計劃將洪水沿西側山溝引出填埋場,不會對整個填埋場形成大的洪水壓力。(2)填埋場場區附近地下水污染監測井:在現狀一期庫區北側截污壩下游兵團西山監獄西側山體附近有一口常年涌水的蛤蟆泉,地理坐標為:434559.06N,873017.16E(1014m)。該蛤蟆泉位于填埋區

54、附近,其水質可以說明填埋場地下水受污染狀況。因此,將蛤蟆泉設置為填埋場地下水污染監測井,項目方應采取措施將該泉眼保護起來并設置必要的監測孔,便于對水質進行長期監測。(3)填埋場地下水污染擴散井:在填埋場下游3.7km的四道岔片區一四團附近有一口井深約70m的地下水井,地理坐標為:434747.90N,873032.41E(928m)。據介紹,該井建設于1968年,目前用于烏奎高速路四道岔路段兩側綠化帶綠化用水,也用于緩解用水高峰期四道岔片區居民的飲水困難。由于該井夏季高峰期也用于周圍居民的飲用水,有必要將其作為填埋場污染擴散井對水質進行長期監測。圖 3.1-1 填埋場地下水監測井布設方案根據實

55、地勘察結果,以上3口地下水監測井(分別在填埋場上游、填埋區附近以及下游3.7km的四道岔片區)已完成布設,但與“2011年環評報告書”中的要求不符,還應增設1眼污染監測井及1眼污染擴散井,要求建設方在大浦溝溝口布設1眼污染監測井、在下游合適位置布設1眼污染擴散井。3.2.3 填埋場存在的原有環境問題1、綜上分析,目前填埋場存在的原有環境問題首先是歷年各項工程均未進行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建設方應盡快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歷年各項工程逐一申請進行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對不滿足驗收規定的,要按照要求限期整改,將各項環保措施逐一落實到位。2、其次,填埋場及滲濾液處理站惡臭對北側兵團西山監獄影響較大。目

56、前,兵團西山監獄已選址九龍生態園,預計2015年整體搬遷。本次工程在進行公眾參與調查中,長勝三隊(張家莊)村民反映,二期填埋場夏季惡臭對該村居民影響較大,希望整體搬遷至倉房溝村。3、dd市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示范園目前正處于規劃階段,應盡快完善示范園區的規劃環評及環保審批手續。4、根據實地勘察結果,目前分別在填埋場上游、填埋區附近以及下游3.7km的四道岔片區布設了3口地下水監測井,還應增設1眼污染監測井及1眼污染擴散井,要求建設方在大浦溝溝口布設1眼污染監測井、在下游合適位置布設1眼污染擴散井。3.3 工程污染源分析3.3.1 施工期污染源施工期污染因素主要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噪聲、固廢等。

57、1、揚塵施工期場地平整及地基處理等土方工程將產生大量揚塵,建筑材料的運輸、堆放及施工過程也會有揚塵產生。類比同類工程施工過程,起塵影響范圍為下風向150m之內的地段。2、噪聲建筑噪聲是施工工地比較嚴重的污染因素,該項目以設備噪聲和機械噪聲為主,這些噪聲聲壓級均在90dB(A)左右,參考同類施工機械噪聲影響預測結論,晝間施工機械影響范圍為50m,夜間影響范圍為150m。其次為交通運輸噪聲對沿途居民區的影響。3、固廢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固廢主要有開挖的土方和少量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本次擴建工程所有填埋區在每天填埋作業完成后,應立即實施當日覆蓋,覆蓋材料選用0.5mm-1.0mm的HDPE膜。不再進

58、行覆土填埋,不設取土場。待垃圾填埋至終場時,再從垃圾場紅線范圍內的南側山體取土,屆時將重新進行封場的環境影響評價,給出具體的取土量。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量為50kg/d。3.3.2 運營期污染源(1)本項目二期庫區擴建邊坡及爐渣填埋區和固化飛灰填埋區庫底、邊坡防滲層,防滲系統結構由上而下為:壓實基礎 + 5000g/m2的GCL鈉基膨潤土墊一層 + 2.0mm厚HDPE土工膜一層 + 600g/m2的無紡土工布一層 + 7mm土工復合排水網(1200g/m2)+ 袋裝砂土保護層。滲濾液收集系統分為邊坡區域滲濾液收集和填埋堆體上滲濾液收集。產生的滲濾液約為4.26萬t/a、166.6t/d,全

59、部依托2013年建成的600t/d滲濾液處理站以及升級改造后的100t/d滲濾液處理站,改造后的100t/d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工藝與600t/d滲濾液處理站相同,均采用“均衡池 + 外置式MBR(二級硝化)+ 納濾”工藝,能夠保證處理后出水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中“現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達標廢水通過管線接入四道岔市政管網,最終進入河西污水處理廠處理。600t/d處理站2013年9月建成,目前處于試運行階段,預計2014年4月可正式投入運行。本次擴建工程建設期約一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兩座處理能力共計700t/d的滲濾液處理站可先對一期

60、積存(7萬m3)、二期已產生的滲濾液(18.34萬m3)進行處理和消納,預計可以處理23.1萬m3,剩余2.24萬m3。待本次擴建工程投入運行后,新填埋垃圾產生的滲濾液和一期、二期原有未處理滲濾液共計6.5萬t/a、178.1t/d,完全可以依托處理能力共計700t/d的兩座滲濾液處理站。為防止地下水污染事故發生,要加強管理,及時清運滲濾液收集池;并要求填埋場應設置防滲襯層滲漏檢測系統,定期監測填埋場污染監測井;以保證在發生事故時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2)垃圾填埋場的廢氣主要有垃圾厭氧消化、降解產生的大量填埋氣,成份為CH4、CO2、CO、H2S、NH3等;垃圾在運輸和填埋過程產生的粉塵。

61、填埋場產氣量隨服務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預計垃圾填埋氣產生量5251104m3/a,其中CH4排放量1.86104t/a,惡臭氣體排放量NH3為121.3t/a、H2S為161.63t/a。填埋氣采用自然導排方式,即在垃圾堆內布設垂直石籠作為填埋氣收集井,石籠內設置穿孔HDPE管,將導氣管直接伸出覆蓋層以上至少1m,然后將十幾個相鄰管口水平相接為一組,然后通向膜下凈化和處理利用系統,一方面通往燃氣鍋爐、向附近用熱點供暖,多余氣體通往填埋氣體發電廠(近期裝機容量為1MW,最大裝機容量5MW),另外設置火炬系統。為減輕垃圾卸車時產生的灰塵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應注意控制卸車時的速度,在干燥天氣,應配備水車

62、,邊卸車邊適當灑水,減少灰塵飛揚;并加強對垃圾堆卸、運輸管理,在夏季切實做到當天的垃圾,當天壓實、覆土填埋;確保填埋場導氣系統的暢通;在填埋場四周建高2m移動鐵絲網,阻止易飄物隨風擴散;大風天氣停止作業;垃圾運輸采用全封閉專用汽車,避免垃圾揚散和滲瀝液的滴漏。根據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防滲膜鋪設(1070m標高以下)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環保批復,二期庫區的衛生防護距離為500m。(3)垃圾填埋過程中的噪聲源主要是運輸車輛、推土機、壓實機等,其聲壓級在75-90dB之間,場址周圍的噪聲屏障效應分析,場址東面和西面靠山,除北面相對開闊外,場界外主要是山坡,垃圾場處于低凹的山溝,對噪聲有良好的

63、屏障作用。距場址最近的為二期庫區東側600m山體平臺上的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辦公管理區,噪聲對辦公管理區沒有影響。(4)對于垃圾填埋場內的蚊蠅、鼠類等,在不同時間采取不同的噴藥頻次和交替使用殺蟲劑加以滅殺。(5)垃圾填埋至設計標高,與周圍地勢基本持平后進行封場作業,對填埋場必須進行覆蓋、綠化。封場應嚴格按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程(CJJ112-2007)中的有關要求,對填埋場下游的地下水監測井進行環境監測,并對垃圾滲濾液進行收集和處理,直到終場后不產生的垃圾滲濾液為止。3.4 建設項目評價范圍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分布情況根據現場調查,項目周圍主要環境敏感點見表3.4-1,各敏感點的分布

64、見圖3.4-1所示。表3.4-1 項目主要環境敏感點分布情況序號環境類別名稱方位及最近距離控制標準1環境空氣兵團西山監獄崗樓場界北側,距填埋場一期庫區250mGB3095-1996,二級2天山源水公司西山供水站場界東北側,距一期庫區470m3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管理區場界東側,距一期庫區120m4張家莊場屆東側,距二期庫區邊界1400m5地下水填埋場址區域及下游填埋場址及下游GB/T14848-93,填埋場址區域執行類;下游四道岔片區執行類6土壤生態填埋場址及周圍土壤填埋場址周圍區域GB15618-1995,二級根據項目自身特點、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和周圍敏感點調查結果,確定本次評價

65、的環境保護目標為:大氣環境:確保項目評價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質量維持現有水平,重點保護兵團西山監獄、西山供水站、張家莊及本項目工作區的大氣環境不受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排放的惡臭影響。水環境:本次擴建工程建成后,產生的滲濾液將依托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2013年建成的600t/d滲濾液處理站進行處理,要確保垃圾滲濾液穩定處理和達標排放,使其對項目區環境的影響最小。聲環境:控制垃圾填埋作業噪聲、滲濾液處理站運行噪聲,使其廠界達標,不對北側兵團西山監獄及東側填埋場辦公管理區產生明顯不利影響。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區周圍生態環境。圖3.4-1 項目周圍敏感點分布示意圖3.5 建設項目的主要環境影響

66、分析及采取的環保措施3.5.1 水環境影響分析及環保措施3.5.1.1 施工期建設項目施工過程的廢水主要來自雨水的地表徑流、建筑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廢水包括新建填埋區分隔壩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泥漿水和洗滌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員的炊事、洗浴用水及糞便等生活污水,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進入辦公管理區地埋式污水處理站、冬儲夏灌。雨水地表徑流沖刷浮土、建筑沙石,不但會夾帶大泥沙,而且還會攜帶少量的油類等各種污染物。施工期廢水排放的污染防治措施:a、施工要盡量求得土石方工程的平衡,無法平衡的多余土石方可以暫存于備料場供填埋垃圾時作為覆土使用。應減少棄土,作好各項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設計

67、,作好必要的防護坡,防止水土流入低洼地積存。b、在施工中,應合理安排施工計劃、施工程序,協調好各施工步驟,雨天盡量減少地面開挖,并爭取土料隨挖隨運,以避免受到降雨的直接沖刷,在大雨時,還應采取應急措施,盡量用覆蓋物覆蓋新開挖的陡坡,防止沖刷和坍塌。c、在道路施工場地,作到土料隨填隨壓,不留松土。d、在施工現場需要構筑相應的集水沉砂池和排水溝,以收集地表徑流和施工過程產生的泥漿水、廢水和污水,施工廢水經過沉砂、除渣和隔油等預處理后排入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排水系統。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產生的環境影響較小。3.5.1.2 運營期 降水產生滲濾液由于目前一期庫區已進行膜覆蓋臨時封場并暫停填埋生活

68、垃圾,故實際降水形成滲瀝液產生面積為現有二期庫區和即將新建的爐渣和飛灰專用填埋區,根據報告書工程分析相關計算,填埋場以上面積內因降水產生的滲瀝液約為113.89m3/月、1366.68m3/a。 垃圾自身產生滲濾液根據報告書工程分析,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中儲水進入滲濾液的量按0.1m3/t計算。2016年dd市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示范園規劃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如期運行時,大部分生活垃圾以焚燒方式處置,剩余少部分生活垃圾需要填埋處置,則本次擴建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庫區在使用期(2015年2027年)內需要填埋生活垃圾約為535.7萬噸,平均日填埋量為1129噸,則垃圾自身進入滲濾液的量為11

69、2.9m3/d,全年4.12萬m3/a。另外,垃圾填埋時的灑水一般不用新鮮水,可利用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后的中水,回噴的水量大部分以蒸發形式消耗,少量進入滲濾液導排系統。本次填埋場擴建工程滲濾液依托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于2013年新建的600m3/d滲濾液處理站進行有效處理,該處理站采用“均衡池 + 外置式MBR(二級硝化)+ 納濾”工藝,達標廢水通過管線接入四道岔市政管網,最終進入河西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站2013年9月建成,目前處于試運行階段,預計2014年4月可正式投入運行。3.5.2 環境空氣影響分析及環保措施3.5.2.1 施工期本項目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各種燃油動力機械和運輸車

70、輛排放的廢氣,挖土、運土、填土、夯實和汽車運輸過程的揚塵,都會給周圍環境空氣帶來污染,主要污染因素為粉塵和汽車尾氣(NO2、SO2、CO),尤其粉塵影響較為嚴重。為控制粉塵及二次揚塵污染,根據dd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dd市防治揚塵污染實施方案(烏政辦201149號)的要求,采取以下揚塵污染防治措施:a、施工工地周邊百分百圍擋;物料堆放百分百覆蓋;出入車輛百分之百沖洗;施工現場地面百分之百硬化。b、施工期間,工地內土石方、渣土或廢棄物輸采取覆蓋措施,四級以上大風天氣禁止土石方工程。c、施工中挖掘地面或者清掃施工現場時,應當向地面灑水降塵。d、從事散裝貨物運輸的車輛,特別是運輸渣土、建筑材料等易產

71、生揚塵物料的車輛,必須嚴密覆蓋,嚴禁撒漏。e、文明施工,做好施工機械的保養和維護,以減少施工作業中大氣污染物的排放。3.5.2.2 運營期 填埋氣體及惡臭a、填埋氣體根據核算,本次擴建工程從運營初期的2015年至終場2027年,累計產氣速率逐年增加,2027年填埋場累計產氣量達到最大值為5251萬m3,其中NH3 121.3噸、H2S 161.63噸、CH4 1.86萬噸。通過類比資料確定,填埋廢氣的甲烷濃度高達29.5%63.8%(甲烷氣體濃度達到5.3%14.0%時,易引起燃燒和爆炸),H2S濃度達26.47mg/m3,排放源多且分散,若不進行處理,其場界濃度將超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72、14554-93)的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限值。b、惡臭垃圾填埋過程發酵以及滲濾液排放過程中均有惡臭氣體產生。臭氣中主要污染物為CH4、NH3、H2S和甲硫醇等。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填埋氣體、惡臭可采用較成熟的沼氣凈化方法溶劑吸收法(MDEA作為吸收劑)進行回收利用,可高效脫硫脫碳,將NH3、H2S、CO2等氣體吸收后,有效降低臭氣濃度,并分離出填埋氣體中的CH4,填埋初期通過設置火炬系統,將填埋廢氣點燃轉化為CO2、NOX、SO2等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的氣體,可以減小惡臭氣體對環境的污染;填埋中期開始將分離出的CH4一方面通往燃氣鍋爐、向附近用熱點供暖,多余氣體通往填埋氣體發電廠(近期裝機容量為1

73、MW,最大裝機容量5MW)進行綜合利用。除此之外,在垃圾填埋場的運行過程中,還應嚴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要求,垃圾填埋場設置滅蠅、滅蟲、滅鼠、除臭措施,使用殺蟲劑、鼠藥劑滅蠅、滅鼠,做到當天填埋的垃圾當天覆土,減小臭氣污染和防止疾病傳播。 填埋作業揚塵運營期生活垃圾在道路運輸、填埋場傾倒、壓實、取士覆土過程中產生揚塵。采取的措施:a、將滲濾液處理后的部分排水用于填埋場的填埋作業抑塵灑水,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塵作用。b、在垃圾填埋場四周設置垃圾攔截網,防止輕質物如廢紙、廢塑料等隨風飄浮污染環境、影響景觀。3.5.2.3 衛生防護距離衛生防護距離是指產生有害因素的部門的邊界至居住區邊界的最

74、小距離。根據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其中有關的選址原則,規定了“垃圾場場址的位置及與周圍人群的距離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確定,并經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根據本項目污染特征、根據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防滲膜鋪設(1070m標高以下)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環保批復,二期庫區的衛生防護距離為500m。二期填埋區周圍環境敏感目標分布為北側距離兵團西山監獄890m、東側距離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辦公管理區600m、東北側距離天山源水公司西山供水站1150m,東側距離張家莊1400m,距離均滿足500m的衛生防護距離要求。3.5.3 聲環境影響分析及環保措施3.

75、5.3.1 施工期施工期間所產生的噪聲對施工場地周圍50m范圍將產生不利的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對施工期噪聲環境影響提出以下對策措施:a、合理安排好施工時間,盡量縮短施工期,在靠近敏感目標一側進行高噪聲施工活動時,提前與居民進行協商,以取得他們的諒解和支持,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沖突。b、嚴格控制夜間施工,如特殊工序需進行夜間施工,應按相關規定到沙依巴克區環保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c、施工設備選型時,盡可能選取噪聲低、振動小、能耗小的先進設備,并避免長時間使用高噪聲設備,加強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使機械噪聲增大的現象發生。d、修建臨

76、時工棚隔聲,以減少對環境敏感目標的影響。3.5.3.2 運營期 運輸噪聲垃圾運輸主要集中在早8:00-12:00,晚17:00-22:00期間,采用封閉垃圾專用汽車進行垃圾運輸,大浦溝垃圾填埋場運輸路徑需穿越dd市西山片區主要道路西山路,由于西山路兩側居民區較多,專用進場道路兩側范圍內無居民區,垃圾運輸交通噪聲對西山路沿線居民區有一定影響,通過嚴格控制垃圾運輸時間和在市區道路禁止鳴笛等措施,可降低運輸交通噪聲對電路兩側居民區的影響。 垃圾填埋作業噪聲運營期垃圾填埋作業的噪聲是各種施工機械噪聲和交通噪聲。因垃圾分單元填埋,因此各種機械同時作業,作業地點相對集中,噪聲污染源是各種設備噪聲的疊加。場

77、址周圍的噪聲屏障效應分析,場址東面和西面靠山,除北面相對開闊外,場界外主要是山坡,垃圾場處于低凹的山溝,對噪聲有良好的屏障作用。預測垃圾填埋場場界噪聲晝間能達標,由于填埋場夜間不運行,故噪聲夜間對當地聲環境無影響。垃圾場周圍屬于荒地,距場址最近的為二期庫區東側600m山體平臺上的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辦公管理區,因此垃圾填埋場噪聲對辦公管理區沒有影響。為最大限度減少其噪聲對環境的影響,建議采取的噪聲污染防治措施:a、選購低噪聲的先進設備,從源頭上控制高噪聲的產生。b、加強對高噪聲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有些設備噪聲會增大,故應在有關環保人員的統一管理下,定期檢查、監測,發現噪聲

78、超標要及時治理并增加相關操作崗位工人的個體防護。c、做好場界周圍的植樹綠化工作,周邊種植高大喬木等以形成綠化帶,即達到了美化環境的目的,又增加一道隔聲屏障。d、運輸中車輛產生的噪聲應加強管理,注意車速及減少鳴笛次數。3.5.4 生態環境與景觀影響及環保措施本次新建填埋區位于大浦溝溝谷、取土場址為填埋場南側山坡、荒地,據現場踏勘,填埋場場界種植的為人工植被,兩側山體為黃土山,山上自然植被分布稀少,植物以戈壁荒漠植被為主。經分析,垃圾場的建設對區域生態環境不會形成破壞性的影響。填埋區在建設和營運過程中,生態影響主要在取土場和填埋場兩部分,表現為對填埋場和取土場的水土流失影響、植被破壞和改變原有土地

79、利用狀態。一方面破壞原有的土壤結構、破壞了原本就很稀疏的地表植被,降低了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另一方面在施工和取土過程中開挖、移動、填筑土石很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本評價要求項目方按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要求對場界進行綠化,加上專用進場道路兩旁、生產生活管理區的綠化,可部分補償填埋場對植被的影響。按綠化方案實施,基本可以補償填埋場對植被的破壞,同時可以取得良好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效益。在垃圾填埋到設計標高后,按照終場封場要求進行封場覆蓋,取土后覆蓋土再重新種植樹木,覆土厚度以植物根系不穿透覆土層為宜,垃圾填埋場的最后封場還應注意地貌的美觀與周圍環境有機地結合成一體,

80、以盡可能恢復原有的生態景象。3.5.5 固體廢物影響分析及環保措施(1)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施工場所產生的建筑廢料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應按照dd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在工程開工前向dd市市政市容管理局申報建筑垃圾排放處置計劃,及時清運、處置施工中產生的垃圾,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環境;運輸時做好防揚散、防灑漏工作,避免固體廢物影響沿線環境。(2)填埋場飛揚的輕體廢物,通過灑水、及時填埋及按要去設置移動鐵絲網或抑塵網等措施后,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3.6 環保投資估算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是dd市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

81、本次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總投資為9997.85萬元??裳泻怂愕沫h保投資共計4980.5萬元,占總投資的49.82%。詳見表3.5-1。表3.5-1 項目環保投資概算表 單位:萬元序號投資項目內容投資額1二期庫區擴建灰渣專用填埋區新建截洪工程120.182防滲工程3372.123滲濾液地下水導排系統1329.154填埋氣體導排系統11.935外側邊坡綠化133.906環境影響咨詢服務費13.22合計4980.53.7 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結果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工程是一項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社會公益工程,在進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過程中,是對固

82、體廢物最終的無害化處理,與垃圾隨處露天堆放的情況相比,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本次項目建成投產后,如能落實環評報告建議的環保設施,環境效益可觀。由此可知,本項目的建設可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3.8 建設單位擬采取的環境監測計劃及環境管理制度3.8.1 環境管理環境管理是按照國家、自治區和市有關環境保護法規、法律政策與標準,進行環境管理,接受地方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制定環保規劃和目標。垃圾填埋場建成投產后,在運行過程中應遵守環境保護和填埋場管理的有關規定,針對本項目特點,應注意以下基本原則:正確認識垃圾填埋場的作用,落實環境保護的各項措施,保證環境功能。加強全體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

83、使專業管理和群眾監護相結合;控制污染要以預防為主,管治結合,綜合治理,以取得最好的環境效益。建立環境保護的專門科室,設專職環境管理工作人員,實施環境管理工作,另外應建立必要的環境管理制度,涉及的內容應該包括:(1)實施對污染源的調查,弄清和掌握污染狀況,建立污染源檔案,并在場區地下水下游及污水排放口建立標準化監測井以定期開展環境監測。(2)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制定環保設施運行指標、制度及職責,做好環境統計及運行記錄。(3)填埋場服務期滿后,至少在三年內進行封場后的監測,要特別注意防止水污染、防爆。三年后經鑒定確認已達到安全指標時,方可他用。(4)作出場地使用規劃,可作為林木栽植、植草、人造景園等

84、用處。在未經長期觀測和環境專業的技術鑒定之前,填埋場地絕對禁止做為廠房、商店、學校、住宅、公共場所等建筑用地。3.8.2 施工期環境監理環境監理是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指導、監督工程建設單位的環境保護行為,可保證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有效實施和“三同時”制度的真正落實,從而可防范和降低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的環境風險,在促進工程項目所在地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證環境質量不受到破壞。根據國家環保部2012年1月10日關于進一步推進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環辦20125號),江蘇省、遼寧省是首批試點省,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浙江省、安徽省、青海

85、省、河南省、湖南省、陜西省、青海省、四川省、重慶市列為第二批試點省市。通知要求試點省市根據當地環境特點、建設項目特征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就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管理和技術規范體系、環境監理市場化運作方式、環境監理機構準入、環境監理隊伍建設、環境監理收費等進行全方位探索。尚未開展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地區,也應根據環境保護管理新要求,盡快啟動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逐步建立和規范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管理制度、環境監理隊伍和技術規范體系。結合本次擴建工程,本評價要求建設方重視施工期環境監理,將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同步進行。建設方dd市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應聘請具有準入資質的環境監理機構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環境監

86、理,對防滲層結構的鋪設嚴格對照設計規范進行監督,每一個步驟完成時環境監理人員要在監理單上簽字,重點督促施工中防滲膜嚴格按設計規范實施,確保不因施工質量不合格造成防滲系統破損。3.8.3 運營期環境監測3.8.3.1 環境空氣監測(1)監測點位分別在東側山體平臺的辦公管理區、二期工程東側長勝三隊張家莊處、填埋作業面、滲濾液處理站設置四個監測點。另外,在場內氣體導排系統附近增設一個甲烷氣體監測點。場區環境大氣監測采樣方法,應按修訂后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執行。(2)監測項目及頻率監測項目:TSP、H2S、NH3、NO2、臭氣強度、CH4。監測頻率:CH4每月監測1次,其余均為每季監測1次。除以上所列大

87、氣常規監測內容外,用以監控氣體導排系統可燃成分CH4濃度的報警裝置應隨時處于監控狀態。3.8.3.2 地下水監測(1)監測點位: 上游本底井:填埋場上游泉水,位置坐標為:434510.10N,872945.39E(1074m)。場區附近地下水污染監測井:蛤蟆泉,地理坐標為:434559.06N,873017.16E(1014m)。 下游污染擴散井:填埋場下游3.7km的四道岔片區一口井深約70m的地下水井,地理坐標為:434747.90N,873032.41E(928m)。(2)監測項目:pH、濁度、高錳酸鹽指數、色度、SS、CODCr、NH3-N、硫酸鹽、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總硬

88、度、揮發酚、總磷、總氮、銨、硝酸鹽氮(NO3-N)、亞硝酸鹽氮(NO2-N)、大腸菌群、細菌總數、鉛、鉻(Cr6+)、鎘、汞、砷等。(3)監測頻率:根據實際的情況,每年按豐、平、枯水期各監測1次。用水高峰期每月1次。3.8.3.3 滲濾液監測(1)監測點位:滲濾液處理站進水口、最終排水口平行取樣。(2)監測項目和頻率監測項目:SS、CODCr、NH3-N、BOD5、大腸菌群,總汞、總砷、總鎘、總鉻、總鉛、六價鉻。監測頻率:每季監測1次。3.8.3.4 蒼蠅密度監測(1)監測點位填埋場內監測點總數不應少于10個,依據填埋作業區的特征確定位置,宜每隔30m50m設一點,每個監測點上放置誘蠅籠誘取蒼

89、蠅。(2)監測方法蒼蠅密度監測應在晴天時進行,采樣方法是日出時將裝好誘餌的誘蠅籠放在采樣點上誘蠅,日落時收籠,并用殺蟲劑殺滅活蠅,計數,分類。(3)監測頻率根據氣候特征,在蒼蠅活躍季節每月測2次。以上監測任務也可季托當地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監測。 “三同時”竣工驗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單位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項目時,必須嚴格落實“三同時”管理,即建設項目中的安全設施設備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以確保相關生產經營場所安全設施設備的合理配置和及時到位,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凡是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確認可以開發建設的項目,建設時必須按照“三同時”規定,把環境保護措施落到實處,

90、防止建設項目建成投產使用后產生新的環境問題,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也要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主要環節落實環境保護措施,關鍵是保證環境保護的投資、設備、材料等與主體工程同時安排,使環境保護要求在基本建設程序的各個階段得到落實,“三同時”制度分別明確了建設單位、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的職責,有利于具體管理和監督執法。本工程的“三同時”竣工驗收一覽表見表3.8-1。表3.8-1 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一覽表類別驗收項目環保設施效果及要求完成時間環境監理施工期環境監理資料-對環境監理時的簽字單、存檔記錄、照片等逐一進行查閱對應每一個施工階段廢氣垃圾場惡臭移動式風炮車、防

91、飛逸散網場界處惡臭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中“現有項目惡臭污染物廠界二級標準值”。已完成壓實垃圾每日HDPE膜覆蓋隨填埋同步進行填埋作業粉塵壓實垃圾每日HDPE膜覆蓋場界顆粒物濃度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927-1996)中新污染源無組織排放周界外濃度最高點低于1.0mg/m3限值。隨填埋同步進行填埋氣體氣量少時,火炬焚燒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中“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CH4低于0.1%(體積百分比)的要求”已完成氣量大時,導出收集后送往填埋氣體發電廠焚燒發電發電廠2014年6月可正式運行廢水滲濾液依托600t/d滲濾液處

92、理站,完善并入市政管網的排水管線處理后出水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中“表2 現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排水管線正在施工,處理站2014年6月30日前通過環??⒐を炇丈壐脑旌蟮?00t/d滲濾液處理站2014年8月建成使用,3個月內通過環??⒐を炇斩谔盥駧靺^滲濾液導管滲濾液先在二期分隔壩的暫存池儲存,用泵提升后經高密度聚乙烯軟管(沿一期西側截洪溝布設)進入600t/d滲濾液處理站配套的6000m3滲濾液調節池。已完成地下水監測井已設3口地下水監測井;要求在溝口增設1眼污染監測井、在下游增設1眼污染擴散井地下水監測井數量和布設位置符合生活

93、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環評要求增加噪聲填埋作業噪聲選購低噪聲設備,加強對高噪聲設備的管理和維護。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中2類標準。已完成進場道路交通噪聲進場道路路面平整,對垃圾運輸車輛定期檢修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中4a類標準。已完成生態環境取土場壓實垃圾每日HDPE膜覆蓋,運行期不設取土場不對項目區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與本工程同步進行4、公眾參與4.1公眾參與內容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頒發的環評公眾參與暫行辦法(2006年3月18日實行)要求,結合該建設項目所在地實際情況,本次環評公眾參與采取信息公告、網站公示及發放調查表等具體

94、形式,其中以發放調查表的方式為主,向調查對象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首先向公眾說明擬建項目概況、項目意義、污染防治措施、環境影響程度和范圍等,然后征詢意見與建議并獲得反饋信息。4.1.1 第一次信息公開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和關于發布的通知(新環評價發2013488號)文件的要求,我單位在承擔“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環評工作后7日內,通過dd市環境保護局官方網站()向公眾發布了“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公示中將建設項目名稱及概況、工程內容、工程投資和建設期以及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

95、內容、環評審批程序、公眾參與程序、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及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環評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等均做了公布。第一次信息公開的具體內容見報告書附件,網上第一次信息公開截圖見圖4.1-1、圖4.1-2。4.1.2 第二次信息公開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和關于發布的通知(新環評價發2013488號)文件的要求,我單位在基本完成報告書初稿準備報送新疆環境過程評估中心前,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官方網站(.)向公眾發布了“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公示中將建設項目情況概述、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環境影響及污染防治措

96、施概述(包括水環境影響分析、環境空氣影響分析、聲環境影響分、生態環境與景觀影響以及固體廢物影響分析)以及環境影響評價主要結論、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公眾參與工作方案、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及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等均做了公布。第二次信息公開的具體內容見報告書附件,網上第二次信息公開截圖見圖4.1-3、圖4.1-4。圖4.1-1 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示網站截圖圖4.1-2 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示內容截圖圖4.1-3 公眾參與第二次信息公示網站截圖圖4.1-4 公眾參與第二次信息公示內容截圖4.1.3 公眾意見調查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

97、-1080m)工程在dd市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示范園內的dd市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實施,本次進行公眾參與主要針對項目周圍環境敏感目標(包括循環經濟示范園內dd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兵團西山監獄、大浦溝民族村以及長勝大隊張家莊等)以及垃圾車運輸路線兩側的社區和居民。2014年3月17日:對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涉及的單位開展公眾意見調查,給有關單位發出dd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關于調查單位“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公眾參與意見的函,主要單位有大浦溝社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山監獄、dd市城市廢棄物管理中心(餐廚垃圾處理廠)。并對以上單位職工個人

98、開展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公眾參與意見調查,填寫公眾參與調查表。2014年3月18日3月25日:對項目涉及的敏感點以及垃圾車運輸路線涉及的居民區等進行公眾意見調查。包括四道岔社區、建陶社區、大浦溝社區、西梁社區(長勝大隊張家莊)、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辦公管理區。以上社區和居民區主要采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入戶前須在社區或居民區的宣傳欄張貼本次工程的公告、入戶通知,向公眾公示入戶時間、聯系方式等。同時,針對政協委員或者人大代表(不少于5人)以及環境保護相關領域專家(不少于5人)進行公眾意見調查。本次評價從項目涉及的環境敏感目標中選取公眾代表,代表數量見下表4.1-

99、1。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公眾參與調查表內容見報告書附件。表 4.1-1 公眾參與調查表發放情況一覽表公眾代表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數量分布(份)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130(其中維文10份)dd市城市廢棄物管理中心(餐廚垃圾處理廠)20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山監獄100大浦溝社區10四道岔社區17(其中維文4份)建陶社區13西梁社區(長勝三隊張家莊)10政協委員或者人大代表5環境保護相關領域專家54.2公眾意見調查結果分析本次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公眾參與調查共收回有效調查表310份,調查結果表明:(1)由調查人員基本情況統計來看,調

100、查表發放包括了男女比例是3.65:1;年齡段中中年人較多,占46.8%;調查區域內大學本科所占比例較大,為27.1%,高中、中專及大專學歷分別為25.16%、22.58%。調查少數民族比例為20.6%。(2)在被調查者中,在被調查者中,有94.5%表示在接受本調查以前知道烏市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但仍有5.5%的人表示不知道。(3)在被調查者中,有72.9%表示了解本次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19%表示聽說過,但仍有8.1%的人表示不知道。(4)有54.2%的人認為本次擴建工程所在區域(沙區)環境質量現狀很好,認為較好的為15.2%,認為一般的為21.6%,

101、認為較差的為9.0%。(5)有39.0%的被調查者表示本工程施工期對周圍環境無影響,認為較大的為12.9%,認為一般的為15.8%,認為較小的為32.3%。(6)有57.4%的被調查者表示本次擴建工程運營期的惡臭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較小,認為影響較大的為11.3%,認為一般的為12.9%,認為無影響的為18.4%。(7)有51.2%的被調查者表示本本次擴建工程運營期填埋垃圾產生的滲濾液對周圍地下水環境質量的影響較小,認為影響較大的為12.6%,認為一般的為11.0%,認為無影響的為25.2%。(8)有90.0%的被調查者表示同意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的建設,

102、不同意的為4.5%,無所謂的為5.5%。(9)有91.9%的被調查者認為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的實施十分有必要,認為建不建都行的6.1%,認為沒有必要的2.0%,(10)調查者對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的建設最關心的是,有38.1%的人認為是施工噪聲,認為是施工揚塵的為45.5%,認為是運營期惡臭的為19.7%,認為是運營期滲濾液處置的為24.2%,認為是運營期垃圾填埋噪聲的為1.0%,認為是原有環境問題的妥善解決的為18.7%,認為是環境風險的為4.5%,認為無的為7.4%。4.3 公眾反饋意見4.3.1 公眾意見本次公眾參與咨詢

103、工作得到了公眾的積極支持和反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部分公眾向我們反饋了對本次項目建設的意見和建議:(1)四道岔社區和建陶社區工作人員、群眾均反映西山路已被運送垃圾的車輛上流下的臭水嚴重污染,夏天不僅西山路沿線惡臭嚴重,而且路面很黏,用水沖洗也無濟于事。對生活在西山路兩側的居民影響很大,不利于正常的生活與出行。(2)兵團西山監獄獄警及武警、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辦公管理區以及dd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工作人員均表示支持本建設項目的實施,希望盡快開始施工并盡快投入運行,造福百姓,要求政府加強監督。(3)西梁社區(長勝三隊張家莊)工作人員及長勝三隊住戶中參與調查的10人中,雖然均支持本工程的實施,支持市

104、政府的這項重點任務工程,但也反映大浦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在夏季對長勝三隊(張家莊)的影響主要是惡臭污染,居民不敢開窗,有時候刮風時甚至感覺“辣眼睛”。希望政府對大浦溝垃圾場加強惡臭污染的監管力度,最好能對長勝三隊實施整體搬遷。4.3.2 公眾意見的答復及解決途徑根據公眾意見,評價單位向項目方進行了及時反饋,項目方強調公眾反映出來的問題正是目前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需要盡快解決的現狀環境問題。本評價結合此次工程內容,提出的公眾意見答復和解決途徑如下:(1)目前西山路是運送垃圾的必經之路,垃圾運輸沒有備選路線。要減少垃圾車沿途流出的臭水、惡臭污染問題,本評價認為應從垃圾裝車環節入手。目前,各區均

105、建有垃圾中轉站,應加大垃圾在中轉站內的壓縮力度,減少含水率;同時在垃圾運輸車垃圾斗尾部裝上滲濾液接收槽,接入隨車配備的滲濾液接收罐,使垃圾車在運輸途中沒有滲濾液灑落。至填埋場時,應將接收罐中滲濾液單獨送至滲濾液處理站處理。(2)關于目前垃圾場運行時尤其是夏季惡臭對長勝三隊(張家莊)造成的嚴重污染,本評價認為各種除臭措施僅僅是一種緩解方案,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惡臭對長勝三隊(張家莊)居民的污染影響。鑒于填埋場還要繼續填埋20年,長勝三隊(張家莊)位于填埋場東側的另一山谷,不利于惡臭氣體的稀釋和擴散,本評價認為根本的解決途徑是對長勝三隊(張家莊)實施整體搬遷,因此環評建議市政府盡快實施搬遷,將長勝三

106、隊(張家莊)整體搬遷至倉房溝村。4.3.3 影響單位的意見被調查的新疆建設兵團西山監獄、大浦溝社區和dd市城市廢棄物管理中心(餐廚垃圾處理廠)均同意本工程的實施,認為dd市大浦溝垃圾衛生填埋場(1060-1080m)工程的是一項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民生工程,在進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過程中,是對固體廢物最終的無害化處理,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4.3.4 人大代表、環保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被調查的5位自治區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和5位環境保護相關領域專家也對本工程表現出了很大的關注,全部贊同擴建工程的建設。其中,一位政協委員認為該項目離市區太近了,應在適合的地點新建一座垃圾填埋場,其余四位政

107、協委員(或人大代表)反映盡量工程應盡量減少對地下水的污染,并做好工程信息的及時公開,讓老百姓知情,了解此項目建設的利與弊,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阻力。環境保護相關領域專家希望建設方要確保工程質量,保證防滲完好,導排廢氣、滲濾液的系統與現有系統有效、良好鏈接;對兵團西山監獄實施搬遷;對一期工程出現的污染要盡快采取措施;關注并監控封場后的一期填埋場有無垃圾滲濾液繼續產生和關注滲濾液的排放并予以妥善處理;建設方應合理有效控制垃圾運輸過程垃圾滲濾液的泄漏。4.4 公眾參與調查結論通過兩次環境保護公示、網站公示,以及進行項目公眾意見調查等方式擴大公眾了解本項目各項工程構成的范圍和渠道,公布項目方和環評

108、單位的聯系方式以及意見搜集方式,讓更多的公眾參與到對本項目環保方面的意見搜集過程;同時向兵團西山監獄、大浦溝社區、四道岔社區、建陶社區、西梁社區(長勝三隊張家莊)工作人員及群眾等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300余份,征集他們對本項目環保方面的意見。整個過程都得到了廣大公眾的積極參與,也提出了許多針對本次大浦溝垃圾填埋場擴建工程的意見和問題。針對公眾參與調查中提出的問題,本評價及時向項目方進行了反饋和溝通,并提出了符合實際的解決措施??紤]到夏季惡臭對長勝三隊(張家莊)造成的嚴重污染,鑒于填埋場還要繼續填埋20年,而長勝三隊(張家莊)位于填埋場東側的另一山谷,不利于惡臭氣體的稀釋和擴散,本評價認為根本的解

109、決途徑是對長勝三隊(張家莊)實施整體搬遷,建議搬遷至倉房溝村。5、環境影響評價結論dd市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嚴格落實了前期環評報告提出的各項整改措施,目前一期填埋庫區已覆膜暫停使用;二期庫區建成并運行正常;新建的600t/d滲濾液處理站已投入試運行;處理達標的出水將通過排水管線并入四道岔市政下水管網,最終進入河西污水處理廠處理。本次實施填埋場二期庫區擴建工程和南側新建灰渣專用填埋區符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建設單位在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加強垃圾填埋過程中的運行管理和污染監測,可確保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項目建設可行。6、聯系方式建設單位:dd市xx處理場環評單位:dd市xx研究所地址:dd市西山大浦溝路1號地址:dd市北藝公園街355號郵編:郵編:聯系人:聯系人:聯系電話:聯系電話:郵箱:


注意事項

本文(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擴建工程報告書.doc)為本站會員(正***)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临泽县| 乌拉特后旗| 英德市| 蕉岭县| 太湖县| 新营市| 江华| 会理县| 武清区| 安泽县| 吉首市| 胶南市| 寿阳县| 通江县| 大姚县| 剑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新河县| 荣昌县| 康定县| 临江市| 尼木县| 米脂县| 三门峡市| 外汇| 昌黎县| 南漳县| 南雄市| 资兴市| 元氏县| 嘉黎县| 陈巴尔虎旗| 栾城县| 灌云县| 贞丰县| 兴山县| 玉溪市| 三河市| 苍山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