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省某市300戶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可行性分析報告目 錄第一章 概 述-3第二章 項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設的意義-4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建設規模-6第四章 工程技術方案-8第五章 環境保護-12第六章 公用工程與輔助設施方案-13第七章 項目組織及勞動定員-16第八章 工程工期和施工進度-17第九章 社會經濟效益分析-18第十章 結 論-22 第一章 概 述第一節 項目名稱及建設單位1、項目名稱 某市300戶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2、項目建設單位單位名稱:xxx公司 第二節 可行性研究的依據、范圍及原則1、可行性研究的依據 1.1、國家、省市有關政策、法規、條例; 1.2、現行有關技術規范、規定、條例
2、;1.3、國家計委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1.4、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1.5、某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1.6、財建2008年10月30號2008735號1.7、某省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促進辦法;1.8、關于調整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1115號;2、可行性研究的范圍 2.1、項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設的意義;2.2、需求分析及建設規模;2.3、工程技術方案;2.4、環境保護;2.5、公用工程與輔助設施方案;2.6、消防、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2.7、項目組織及勞動定員;2.8、工程工期和進度;2.9、社會經濟效益分析。3、
3、主要技術設計原則根據生物質能源項目的建設方針、國家和行業有關設計規劃的規程,本工程在設計中將體現以下技術原則:3.1、以生物質能源規模化應用為主要任務,符合改善環境、節約能源和提高供氣質量的要求。3.2、根據資源供應條件和能源需求結構,優化設備選型和系統布局,確保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力求較好的經濟效益。第二章 項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設的意義第一節 項目提出的背景生物質是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資源,在世界能源消費總量中占14%,中國每年消耗的生物質能源占全球生物質消耗總量的30%。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作物秸稈年產量約為7.2億噸,其中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約為4億噸。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
4、約有2.4億噸的農作物秸稈被農民用于低效爐灶的直接燃燒或廢棄在田間地頭直接焚燒,不僅浪費了資源,也嚴重污染了環境。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十五”規劃中明確要求加快農村環境保護步伐,加大秸稈禁燒執法力度,強化污染控制,促進種、養業廢物資源化,促進秸稈綜合利用。2008年初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確表示“國家鼓勵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并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項目提供一系列財政貼息、稅收優惠政策”。隨著農村經濟的改善,富裕起來的農民已經把使用商品能源作為改善生活質量的首選。為了加快落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法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指針,加快實施農村生態小康村和新農村建設,保護當
5、地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合理高效利用秸稈資源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本項目即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來的。第二節 項目建設的意義秸稈氣化工程是一項高科技的綠色能源項目,它能夠充分利用生物質資源,為居民提供潔凈的燃料,是農村燃料史上一大突破,為秸稈的綜合利用開辟一條新路。本項目的實施對于保護和提高當地村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生活現代化發展水平,加快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義。1、提高秸稈類生物質利用效率和利用價值。我國主要農作物秸稈類生物質(稻稈、麥秸、玉米秸等)總量7.2億噸,農業殘余物(稻殼、蔗渣等)0.84億噸,主要被農村作為一次性炊用能源直接燃燒或廢棄,燃燒不完全,熱源轉換
6、率低,浪費嚴重;而采用氣化集中供氣技術,其熱源轉換率在75%以上,實際熱源利用率大于直接燃燒利用率的3倍以上。2、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加速農村城鎮化建設。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解決了農民炊用直接燃燒秸稈的麻煩,做到了“一人燒火,全村做飯”,使農民享受到使用管道煤氣的便捷,大大改善了農民的炊事和采暖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有利于加速農村城鎮化建設。3、減少農村大氣環境的面源污染。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避免了“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室內空氣污染與室外大氣面源污染問題,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4、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延緩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持續利用。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不
7、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儲量固定有限,隨開采量的增加,儲量逐年減少,直至耗盡。現在各國均在加強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研究,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屬于傳統能源利用的新途徑,可用作炊事燃料、供熱、發電或液化等,是常規能源的良好替代品。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建設規模第一節 需求分析1)地理位置:*12個鎮、11個鄉,518個行政村,全市行政區域面積中,耕地總面積258224畝,占7.42%,人均0.5畝,山地307.9萬畝,占88.3%,人均6畝;水面13.5萬畝,占3.8%,人均0.25畝,其中耕地面積60多萬畝。2009年根據某市新一輪市域總體規劃將某市定位于“某市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極旅游集散中心”。2)氣候特征
8、*屬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6.9;年總積溫6180,無霜期254天,年平均日照1940小時,年總降水量1500毫米,雨日160天,是一個適合亞熱帶多種作物和果木生長的綜合農業區。3) 農村產品資源 某市屬浙西丘陵山區,自然環境十分優越。經過十多年努力,已初步建成了茶葉、柑桔、草莓、板栗和筍竹、畜禽、水產等六大優勢農產品主導產業和蓮子、瓜菜、香榧、薄殼山核桃、花卉苗木、蠶桑等六大特色農產品基地,總面積60多萬畝,其中:大棚草莓2萬畝,柑桔10萬畝,茶葉7.5萬畝,板栗6.5萬畝,專業化養蛋雞200多萬羽,水產養殖3萬畝。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某市
9、有518個行政村,我們設計安裝為300戶做集中供氣方案。供氣范圍內按照居民300戶,每戶每日炊事用能約Q為6000 kcal。每Nm3燃氣熱值(q)為:q=1200kcal炊事用氣量的計算:每戶每日所需燃氣量(n1)為:n1=Q/q=5m3 300戶居民每日炊事用氣量(N1)為:N1=300n1=1500m3炊事高峰時用氣量:(N2)為:N2=N1/3=500m3第二節 建設規模根據需求分析和用氣量計算,并結合項目承辦單位的實際情況,擬定建設規模如下:項目總占地面積4.5畝,主要設備有秸稈氣化機組(JTD-C700)一套、800m3濕式貯氣柜一座及其他配套附件等。第四章 工程技術方案第一節 秸
10、稈氣化工藝技術選擇1、氣化技術秸稈氣化是利用農作物秸稈、木屑、稻殼等各種可燃生物質在缺氧狀態下,加熱反應的能量轉換過程。秸稈是由碳、氫等元素和灰分組成,當它們被加熱,只供應少量的空氣時,發生熱解反應,使碳、氫等元素變成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可燃氣體,產生的秸稈燃氣通過輸配管網輸送到各個家庭。目前按氣化裝置的運行方式主要分為固定床氣化爐、流化床氣化爐兩種,其中應用最為廣泛、技術最成熟的是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具有以下優點:(1)操作簡便,運行可靠;(2)原料適應性強;(3)氣化效率高;(4)熱裂解充分,焦油含量低。2、燃氣凈化技術氣化爐內產生的燃氣溫度高且含有焦油和灰分等,需要降
11、溫和凈化,以保證系統高效、連續工作。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凈化方式主要分為干式凈化和濕式凈化。其中干式凈化功能單一、結構復雜、凈化效果較差。因此,本項目實施中燃氣凈化采用濕式凈化,并集噴淋、水浴、水膜和沖激于一體,具有凈化效率高,一次性無動力排除灰分,用水量少等特點。該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是目前較理想的燃氣凈化技術。第二節 工藝流程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工藝流程為:原料進行預處理后,經輸送機送入氣化爐中進行熱解氣化反應轉換成可燃氣體,在凈化系統中除去燃氣所含灰塵和焦油等雜質,冷卻到常溫由風機加壓后送至貯氣柜,經燃氣輸配系統后送至用戶用于炊事。工藝流程簡圖如下:該系統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氣化機組、貯氣
12、柜、燃氣輸配系統、用戶炊事系統。1、氣化機組氣化機組由加料器、氣化反應爐、燃氣凈化裝置、電捕焦、羅茨風機和電控系統等部分組成。其氣化工藝流程為:原料預處理后經上料器進入氣化機組,在氣化爐中經熱解、氧化和還原反應,轉換成為可燃氣體。燃氣經過凈化裝置,除去其中的灰塵和焦油,并冷卻到常溫,經羅茨風機壓送入貯氣柜。2、貯氣柜在一天中燃氣用量的波動是相當大的。連續產氣的氣化爐不能解決短期高峰用氣,為此,貯氣柜在用氣量小時將燃氣儲存起來,以供高峰期使用。另外,貯氣柜還起到定壓穩壓的作用。3、生物質燃料成型設備 該成套設備可以將農作物秸稈及農業廢棄物加工壓縮至原體積的1/7-1/10,增加了農作物作為燃料的
13、比重,可以極大地提高產氣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該成套設備由主機、上料機、出料機、電控柜組成。4、燃氣輸配系統儲氣柜中的燃氣通過燃氣輸配管網送至用戶。燃氣輸配系統包括輸氣管網和附屬設備。燃氣管網根據敷設位置可分為干管、支管、用戶引入管等,其干支管采用淺層直埋的方式鋪設在地下。附屬設備主要包括集水器、放散器、控制器等。5、用戶炊事系統戶內炊事系統由煤氣表、濾清器、閥門、專用燃氣灶具等組成。第三節 主要設備選型根據本項目所需設備的性能要求,主要設備選型如下:序號設 備 名 稱規格、型號數 量功能說明1秸稈氣化機組JDX-C7001秸稈氣化(1)上料器JDX-D1上料(2)氣化爐JDX-1氣化產氣(
14、3)噴淋器JDX-S-1噴淋除灰(4)電捕焦JDX-C-131凈化(5)分離器JDX-1凈化分離(6)羅茨風機L42LD1引風(7)沉淀器JDX-1凈化除塵(8)濾清器JDX-1安全裝置(9)生物質成型設備JDX-BX45-11秸稈壓縮(10)上料機5M上原料(11)出料機4.5M1出成品(12)電控柜配套12干式貯氣柜800m31儲存燃氣,調峰第五章 環境保護第一節 執行標準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2、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GB12348-90)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1996)4、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3096-93)第二節 環境影響評價1、灰
15、渣的綜合利用生物質氣化供氣工程建成后,氣化爐產生的灰渣基本為草木灰,是一種優質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鉀、鎂、磷和鈣元素,將底灰、炭灰返還到土地里,可降低農民施肥成本;同時炭灰、底灰又可以制成保溫材料,加以充分利用。2、廢水的排放及治理本項目生產用水很少,無廢水排放。排水主要為生活污水,沖洗地面等,均系輕度污水,無需特別處理,排水經檢查達到排放標準后,通過排水溝直接排放。廠區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為地面有組織排放,沿廠區道路兩側敷設排水管道系統。3、噪聲的控制及治理本項目中氣化系統的設計保證設備噪聲不超過設計值,并加裝消音器、隔音裝置等必要的噪聲防止設備。管道的設計可以改善氣流輸送時流場狀況,減
16、少氣體動力噪聲。廠房的建筑設計保證了主要工作和休息場所遠離強聲源,并設置必要的值班室,對工作人員進行噪聲隔離。廠區總體布置中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注重噪聲間距。在廠區、廠區前及廠界內外廣泛建立綠化帶,進一步減輕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4、廠區綠化充分利用廠區內空地進行綠化可以改善環境,降低噪聲,清潔空氣。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上考慮抗污染、吸收有害氣體及適應性強的植物為主,種植在廠前區,辦公室周圍、道路兩側,以減輕噪聲對廠區及廠外環境的污染和美化廠內的環境。第六章 公用工程與輔助設施方案第一節 總平面布置及運輸1、總平面布置原則1.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境保護、勞動保護法規和現行防水、抗震規范。1.2
17、、本著方便生產、節約用地、降低造價的原則,根據生產工藝流程特點及地區條件,合理布置廠區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及動力設施。在滿足工藝流程、環保、安全設計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總平面布置力求緊湊、合理、整齊、美觀,減少占地面積。2、總平面布置方案2.1、生產車間:生產車間是整個生產區域的核心,分上料間和氣化車間兩部分,為普通磚混平房結構,總建筑面積約378平方米。2.2、儲料間:根據生產需求,儲料間設置為普通磚混平房結構,建筑面積100平方米。3、工廠運輸3.1、運輸量本項目按照年需原料量300噸(正常267噸),則年運輸量即為300噸。3.2、運輸方案該項目廠外運輸擬全部依靠社會運力。廠內運輸主要是車
18、間內運輸及車間與倉庫之間的原料搬運,主要采用鏟車運輸方式。3.3、道路本項目應設置廠區道路,寬度設置為8米,為混凝土雙坡路面,縱坡2%,橫坡1.5%。第二節 給排水與消防1、給水本項目屬秸稈氣化項目,生產用水很少,主要是生活用水和雜用水。生產用水按生活用水的100%估算,人均消耗80升/天計算;雜用水主要為綠化及道路澆灑用水,廠區綠化率約20%,按1.5升/平方米天計算。本項目所在區域供水管網已敷設完成,供水可由當地供水系統保障。2、排水本項目生產用水很少,無廢水排放。排水主要為生活污水,沖洗地面等,均系輕度污水,無需特別處理,排水經檢查井通過排水溝直接排放。廠區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為地面
19、有組織排放,沿廠區道路兩側敷設排水管道系統。3、消防本項目根據建筑設計消防規范(GBJ16-87)進行消防系統設計。3.1、室內消防本項目生產車間及倉庫內擬設置室內消防系統,按規范要求布置DN65消火栓箱,室內相鄰兩個消防栓箱間距小于30米,保證每個著火點均有兩股水柱同時到達,消防用水量為15L/S。同時在車間內按最大保護距離25米配置MF-2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每組2-3具,以撲滅初期火源。3.2、室外消防管道采用環狀管網。按滅火半徑不超過120米設室外消火栓,每個消火栓水量為25L/S,室外另設水泵接合器1個,供消防車用。4、管材選擇4.1、生產、生活給水管室內采用PP-R管,熱熔連接,室
20、外采用鍍鋅鋼管,絲扣連接。消防給水管采用焊接鋼管。4.2、室內排水管采用芯層發泡塑料管或PVC管。第三節 供電及通訊1、供電1.1、用電負荷本項目生產車間及輔助設備裝機容量15KW(成型設備45KW),備用10KW,其它用電負荷5KW,主要供辦公、生活照明使用。以上各項合計,本項目用電負荷為100KVA變壓器配置。1.2、電源要求供電電源要求380V/220V/50HZ。其中主要設備電壓均為380V,少數小型設備電壓為220V,照明電壓均為220V。1.3、年綜合耗電量本項目實行非連續生產制,炊事用氣每天單機運行3.82小時,據此計算年耗電量約為20914.5千瓦時,燃料成型22000千瓦時。
21、1.4、防雷和接地生產車間、儲料間及辦公室等房頂加裝避雷網,頂部加裝避雷針以防雷擊。2、通訊主通訊程控電話線已鋪設,通訊設施有保障。本項目設置程控電話1臺,保證對外聯系暢通。第四節 管線綜合布置方案本項目工程管線有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纜、通訊電纜、燃氣供氣管等六種,除電力電纜和通訊電纜采用電纜溝鋪設外,其余管線一律采用直埋鋪設。各種管線之間及管線與道路及建筑物之間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間距,避免相互干擾,各種管線在垂直交叉時,應遵循如下原則:1) 壓力流管讓重力流管;2) 小管徑讓大管徑;3) 給水管盡量在污水管上面; 4) 冷水管讓熱水管5) 易彎曲管讓不易彎曲管;6) 臨時性管線
22、讓永久性管線;7) 工程量小的管線讓工程量大的管線。第七章 項目組織及勞動定員第一節 項目組織為加強項目管理,提高投資效益,由項目法人對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資產的保值增值等實行全過程負責。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設立施工管理辦公室,對項目的概算控制、資金使用、施工組織、建設工期及工程質量等進行管理,以確保項目按時完成。第二節 勞動定員與培訓根據項目特點,綜合考慮項目建成后的規模和機構設置情況,確定本項目一期勞動定員為2人;燃料成型2人。所有人員應公開招聘,擇優錄用。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一般職工,應在上崗前進行管理和技術培訓,實行“先培訓,后上崗”的制度。同時要不定期的
23、對職工輪訓,實行競爭上崗,聘用上崗。第八章 工程工期和施工進度 進度項目第一個月第二個月第三個月510152025305101520253051015202530工程設計基礎挖掘土建工程設備制造外購附件采購主體設備安裝氣柜安裝輔助設備安裝調試驗收第九章 社會經濟效益分析第一節 主要設備投資第一部分:主體設備序號名 稱型號數量價格(萬元)備 注秸稈氣化機組JDX-C7001271)送料機JDX-L1原料輸送2)上料接口-1配套3)氣化爐JDX-1氣化產氣4)噴淋塔JDX-S-1洗滌降溫5)電捕焦JDX-C-131凈化6)分離器JDX-1凈化分離7)羅茨風機L43LD1燃氣排送8)沉淀器JDX-1
24、凈化除塵9)濾清器JDX-1安全裝置10)管線連接線-11)電氣控制柜配套小計27第二部分:貯氣系統序號名 稱型號數量價格(萬元)備 注干式貯氣柜500m3146儲存燃氣調峰調壓1)氣柜本體500m312)旋轉扶梯XT13)阻火器ZHQ1小計46第三部分:生物質燃料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單價(萬元)金額(萬元)1成型機JDX-BX45-1臺114.814.82上料機5M臺13出料機4.5M臺14電控柜臺1小計14.8第二節 運行費用及經濟效益核 第三節 社會經濟效益分析某市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項目的實施,將為當地帶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1、秸稈等生物質原料的回收將成為當地農民新的收入增長點秸稈氣化
25、集中供氣項目實施后,某市氣化站年秸稈消耗量300噸(按照267噸計算),按照現行市場價格和當地秸稈年產量估算,村民年總收入可達2.67萬元左右,這將成為當地村民新的收入來源。2、采用集中供氣進行炊事將使用戶節約大量的用能支出隨著國家能源產業政策的調整,煤炭等常規能源的價格上漲,村民炊事用能支出也相應大幅增加,這加重了村民的負擔。而采用生物質集中供氣進行炊事,與采用液化氣等傳統能源相比,全村每年將節約用能支出約14.6萬元。3、集中供氣項目將為氣化站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集中供氣項目建成投產后,憑借相對于煤炭、天然氣和柴油等常規能源的高性價比優勢,秸稈氣將成為當地村民的用能首選。按照0.5元/立方米
26、的銷售價格估算,采用集中供氣進行炊事時,氣化站全年總收入約為20萬元。4、二氧化碳歸零排放,環境效益顯著生物質中硫和灰分的含量僅為中質煙煤的1/10左右,同時生物質能源的生產利用過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可納入自然界的碳循環,實現了二氧化碳零排放。本項目實施后,每年可節約煤炭約244噸,減排二氧化碳近890噸,減排二氧化硫近9噸。5、改善村民生活質量,提高村民生活品質秸稈氣化集中供氣項目的實施,將使某市居民享受到管道煤氣的便捷,而清潔燃氣的使用也將大大改善村民的炊事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加快當地城鎮化建設的步伐。第十章 結論1、本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方案合理,符合當地的生物質資源和能源供需現狀。工程選用的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和燃氣濕式凈化技術工藝成熟、應用廣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2、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能充分利用當地農業秸稈資源,將低品質資源轉化為高品質的清潔燃氣,既可為當地農民增收節支,又可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有助于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3、本工程具備良好的建設條件,工程的實施既可為氣化站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又可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實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