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煤礦篩分系統改造方案XX煤礦設計能力為30萬噸/年,2012年產量為39萬噸,2013年計劃產量是39萬噸。煤礦現有的篩分系統為三級篩分,其設計能力為250t/h。三級篩分使用的三個振動篩均為圓振篩,一級篩為16x45,單層,網孔為80mm;二級篩為15x36,雙層,上層網孔48x60mm;下層網孔24x30mm;三級篩為15x36,單層,其網孔為13mm。經查閱相關資料,圓振篩一般適用于120mm的篩上物進行人工選矸。手選的矸石通過皮帶下的溜槽直接落入現有的塊煤倉;3在手選皮帶機頭處,將現有塊煤落倉溜槽,改造成褲衩形(分煤器),將選矸后的塊煤,一路由新增設的一條皮帶轉載至二級篩后的破碎機
2、,一路直接落塊煤倉。現有塊煤倉隔斷成二部分,一部分容納手選矸石,另一部分存大塊煤。(二)二級篩的改造1將上層篩網由現有的48x60mm,更換成80x80mm。換下的上層篩網,安裝到二級篩的下層。二級篩原來的下層篩網不再使用。2二級篩現有的兩個溜煤槽,改成褲衩形(分煤器),一路保持原樣,一路通進二級篩后新增設的破碎機。(三)新安裝一臺雙輥齒式破碎機安裝破碎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破碎30號煤層(特別是下分層)的塊煤,提高30號煤的精煤回收率和綜合效益;其次是為了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在二級篩后,增設一破碎機,其破碎能力為80100t/h。破碎機安設在現有的砂煤轉載皮帶上方,破碎后的砂煤直接落
3、入砂煤轉載皮帶,入緩沖倉待洗。1破碎機出料口可在3080mm之間調整,這樣,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加工煤、砂煤的比例及產品結構。2若市場加工煤需求較好,6080mm粒度的可以不進破碎機,而通過褲衩形溜槽直接進入砂煤轉載皮帶,入緩沖倉待入洗。3冬季大塊煤需求較多,120mm以上粒度的可以通過褲衩形溜槽,直接進入塊煤倉待手選。(四)三級篩現有三級篩保持不動,其篩網規格現為20mm,作為備用篩使用。(五)新安裝一臺滾筒篩在三級篩后,增設一個三層篩網的滾筒篩,與三級篩平行安裝,并可與三級篩并列使用。滾筒篩的直徑為1800mm,三層篩網分別為:外層13或15mm,中間層30mm,內層50mm。其綜合
4、生產能力為150180t/h。二級篩過來的物料,通過褲衩形溜槽進入滾筒篩,13(15)mm以上的砂煤,通過溜槽(或皮帶)轉入現有的砂煤皮帶,進入緩沖倉待洗;13(15)mm以下的篩下粉煤,通過溜槽直接落地進入粉煤倉。需要并列或單獨使用圓振篩時,只需調整褲衩溜槽的擋板即可。四、可行性的分析(一)生產能力的評估現有上倉皮帶的生產能力為250t/h。為控制洗煤廠的入洗量,現將其運輸能力控制在150200t/h左右。根據目前篩分產物看,80mm以上約占10,6080mm約占18,3060mm約占25(其中含粉煤量約17,已計入13mm以下量內),1330mm約占17(其中粉煤含量約為60,已計入13m
5、m以下量內),13mm以下約占30(已去除其中約31砂煤含量)。1一級篩生產能力現有一級篩、二級篩及三級篩均為圓振篩。篩網更換后,其一級篩的生產能力計算如下:式中:A0有效篩面面積,m2; Q0單位生產能力,t/m2h,查表得65; 07篩分效率。上倉皮帶的最大運輸能力為250t/h,一級篩滿足要求。2經計算,更換后二級篩上層的生產能力約為212t/h,下層為189t/h。根據計算及觀察結果,改造后二級篩基本能夠滿足生產要求。3進入三級篩的物料最多約為180t/h,滾筒篩基本能夠滿足生產的要求。若產量繼續增加、篩分效果變差,可同時啟用三級圓振篩,使兩個三級篩同時運轉,增大生產能力。(二)破碎效
6、果評估雙輥齒式破碎機,該類型破碎機產生粉煤量少,約為5。進入破碎機的煤量為:120mm以上粒度級,約為4,以250t/h計算,每小時約10t;80120mm粒度級,約占6,每小時15t;6080mm粒度級,約占18,每小時45t。合計破碎量為70t/h,占全部煤量的28。按1.2倍的富裕系數,考慮選擇生產能力為80100t/h的破碎機。經考察調研,該生產能力的破碎機,以錘式、牙板式的價格最低,約為10萬元/臺。鱷式、圓錐式、對滾軸式、反擊式、雙輥齒式等破碎機的價格均在20萬元/臺以上。但雙輥齒式效果最佳、安裝方便、維修量最小、通過率高、出粉率低,故考慮選用雙輥齒式破碎機。(三)篩分及洗選效果評
7、估(見表一)表一: 各類篩分物料統計(以250t/h產量計算)粒度級120mm80mm60mm30mm13mm13mm粒度級中10的含粉量為估計值。由上表可以看出:1改造后,每小時可減少粉煤入洗29.9噸,增加砂煤入洗量23.3噸。在入洗量不變的前提下,每小時可減少(29.923.3)x25415元的洗選費支出、可增加精煤產量并可減少10的煤泥量約3噸,其經濟效益顯而易見。2改造后,經過破碎可增加10(28)砂煤入洗量。(四)粉煤提質的評估經13mm篩分實驗,現有粉煤經13mm網孔篩分后,篩下粉煤熱值比較篩分前粉煤熱值,可提高約200卡/克,相應粉煤的噸煤銷售價格可提高1015元。(五)農事關
8、系的評估塊煤揀選一直由附近農村的村民承包。因歷史原因,塊煤揀選費為50元/噸,價格偏高。特別是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塊煤銷售多少也受到些影響,客戶意見也較大。為此,曾多次與村民協商降低揀選費用,但均無結果,協調難度較大。若將塊煤進行破碎后洗選,在銷售淡季暫時停止大塊煤的生產,可以無形破解揀選價格高、農事關系難協調的問題,為今后改變塊煤揀選方式創造條件。五、需要增加的設備及預算1一級篩及二級篩篩網,鋼材及加工安裝費約1.5萬元(錳鋼)。2破碎機及附屬設備,約38萬元。其中:破碎機一臺,約35萬元(含雙電機含稅);轉載皮帶一條約1萬元;輔料及加工安裝費2萬元。根據聯系的幾家廠家報價,雙輥齒式破碎機在2
9、240萬元之間。故預算35萬元。3滾筒篩及附屬設施,約13.64萬元。其中:滾筒篩5萬元,基礎剛架約4萬元,皮帶(或溜槽)一條約1萬元,防雨棚32m2約0.64萬元,材料及加工安裝費約3萬元。4大塊煤溜槽及手選矸石溜槽約3萬元。以上合計約56.14萬元。系統改造以后,一是能夠提高篩分系統生產能力,滿足當前礦井生產的要求;二是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調整產品的結構;三是能夠提高洗煤廠洗選效果,增加精煤回收率;四是能夠滿足30號煤層開采時對該層煤的加工及洗選要求,提高30號煤的精煤回收率,提高綜合經濟效益;五是可以增加砂煤入洗量、減少粉煤入洗量,降低煤泥產出率;六是可以破解大塊煤揀選費高而又難以調
10、整的問題,避開農事關系矛盾。附件:一、XX煤礦篩分系統改造方案示意圖二、對XX煤礦30號煤開采及加工方案的建議三、XX煤礦煤層煤樣報告表(共3份)附件二: 對XX煤礦30號煤層開采及加工方案的建議13001工作面為XX煤礦30號煤層的首采工作面,今年8月份即將進入開采。該工作面設計傾斜長為130米、走向長600米。其煤層平均厚度2米,共有上、中、下三個分層,上、下兩個分層為煤巖,中分層為泥質頁巖夾石。13001作為30煤層的首采工作面,其開采及加工方式的選擇確定,對整個30號煤層的開采,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一、30號煤層的基本情況及特性根據對30號煤13001運輸巷20個區域45個測點的實測及觀
11、察,30號煤上分層煤巖的平均厚度為1.01米,中分層矸石0.43米,下分層煤為0.41米(未考慮2處較大斷層影響)。上分層煤層厚度1.01米(局部煤層樣為1.0米),除局部有不連續層狀硫鐵礦夾石外,煤質硬且煤質分布狀態較為穩定均衡,與中分層分界明顯。根據局部煤層樣1.45浮沉實驗,30上層煤上浮率為78.65,上浮物低位熱值為 6865卡/克,灰分 11,固定碳為83.72。下分層煤巖的平均厚度為0.41米(局部煤層樣為0.3米),與中分層分界不明顯,煤巖中摻雜著較均勻而細密夾矸,堅硬。根據局部煤層樣1.45浮沉實驗,30下層煤的上浮率為54.22,其低位熱值為6788卡/克,灰分11.78,
12、固定碳82.89。但下分層煤質分布狀態不均衡、變化較多,所以綜合煤質一般。 30中分層為泥質頁巖,平均厚度為0.43米(局部煤層樣為0.6米),灰分平均為86.14。根據實驗結果綜合分析:上分層煤巖的密度為1.54-1.6,下分層為1.6-1.90,中分層夾矸為2.5,綜合密度約1.842(TRDd)。根據局部煤層樣實驗報告,三個分層的綜合灰分為45.62,綜合熱值為4120卡/克(若根據45測點結果分析,該煤層的綜合灰為37.47,綜合熱值約為4750卡/克)。(注:共做過3個局部煤層樣的小浮沉實驗,其中一個1.45密度實驗,兩個1.5密度實驗。詳見附件三)二、開采方案的思考根據30號煤層的
13、賦存結合XX煤礦的實際情況,對該煤層的開采,設想如下:1為提高開采效率和資源回收率,13001工作面采用綜合機械化開采,采高控制在1.82.0米,見頂見底,一次采全高。2綜采機組使用徑向扁形截齒螺旋滾筒,1000mm直徑、小截距。扁形截齒適用于煤質較硬且含夾矸較多的煤層,截割阻力小,效率高,裝煤效果好,產生粉塵少且出塊率高。三、地面揀選、洗選加工方案1一級篩人工揀選皮帶上,每班增加56個人工,對一級篩篩上的塊煤進行人工選矸。人工選出的矸石,落入煤倉上方新增設的排矸皮帶,由其將矸石運至棧橋北矸石堆,再用鏟車運至矸石坑定點填放。大塊煤落入塊煤倉后,再進行場地二次人工揀選,或直接破碎后洗選。2塊煤經
14、場地二次人工揀選,選出合格的塊煤后,將剩余的中煤及30號下分層的塊煤,破碎成60mm以下的砂煤進洗煤廠洗選,或直接粉碎后作為粉煤出售。330號煤需要單獨放倉并單獨洗選,才能保證洗選效果,提高精煤洗出率和洗選效益。四、可行性的分析1扁形截齒的使用技術現已非常成熟。可以要求滾筒的生產廠家根據30號煤質特性及對煤炭品種的要求,對滾筒及截齒排列進行單獨研究和設計。2若13001工作面采高2米,根據計算,其采出總量約為26.59萬噸。其中上分層為12.13萬噸,占45.62;中分層為8.39萬噸,占31.55;下分層為6.08萬噸,占22.87。若對矸石進行人工揀選,以30選出率計算,就是選矸8.390
15、.32.52萬噸,可節省洗選費約6.3萬元(扣除揀選人工費約12.6萬元),并可提高煤質、降低綜合灰分約8.16、綜合熱值提高約630卡/克。其計算公式為:(1)2.5230256702(6004)注天6.9萬元(2)45.62(26.5945.62%-2.5286.14%)/26.591008.16()(注:以每天2班生產、4米進尺計。每班安排6人選矸。)3若每天2班生產,推進6刀,日采出量約為1592噸,其中夾矸層矸石為503噸。以30塊矸率、又30被選出計,每班安排56個人工選矸,每人每班選矸約3.8噸。勞動強度偏高但基本可行。430號煤密度較大、特別是下分層最大密度為1.9且質硬,與含
16、矸中煤的密度相當。如不單獨洗選,則將在洗煤機第一段排矸口隨矸石排出。若按排出60計,約有3.65萬噸下分層的煤會被排出,按300元/噸價格計算,該工作面將損失銷售收入約1094萬元。所以,30號煤必須單獨洗選加工,特別是目前,必須與27號煤分開洗選。5經對洗選車間進行調研:若將30號煤、特別是下分層的煤破碎成60mm以下砂煤后再行洗選,則精煤洗出率會大幅提高。下層煤密度大且品相不好,大塊煤遭到客戶拒收。因此,將人工揀選塊煤剩下的中煤及下分層的大塊煤,進行60mm以下的破碎,再洗選成砂煤、丁煤,可以大大提高精煤出產率,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總結:30號煤層使用扁形截齒螺旋滾筒采煤機,一次采全高;原煤上井后,先在揀選皮帶上進行人工選矸、將大塊的矸石分選出。選矸后的大塊煤,進行二次場地人工揀選、或破碎后進行洗選。對場地揀選后剩余的中煤及粒度較大(60mm)、特別是下分層的塊煤,破碎成60mm以下砂煤后再進行洗選加工,可以提高洗選效果和精煤產出率,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