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廈門火車(新)站2#地塊安置房塔吊基礎設計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況 二、塔式起重機型號及定位的選擇 三、塔吊樁及基礎尺寸 四、塔吊樁基礎設計 (一)編制依據 (二)TC5610塔吊基礎設計 五、塔吊樁基礎的施工 六、塔式起重機基礎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 七、塔式起重機的安全使用技術措施 八、塔式起重機的維護 附圖一、塔吊總平布置圖 附圖二、塔吊基礎預埋件大樣 附圖三、塔吊基礎平面布置圖 附圖四、塔吊定位圖 附圖五、塔吊基礎大樣 附圖五、TC5610主要技術性能參數表 一、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 工程位于廈門市集美區孫坂北路,由聯合地下室、清潔樓、1#樓、2#樓、3#樓、4#樓組成,總建筑面積為512
2、49.44m2。其中:聯合地下室,建筑層數為地下一層,主要層高要求為4.00-4.20米,單體建筑面積為7403.94平方米。清潔樓:建筑高度為7.05米,建筑層數為地上二層(局部一導),主要層高要求為一層3.00米,二層3.90米(局部一層6.90米),單體建筑面積為159.65平方米。1#樓建筑高度為86.40米,建筑層數為地上二十九層,主要層高是一層、二層3.90米,三至二十九層均為2.90米,單體建筑面積為12736.48平方米(含騎樓122.01平方米,因此計容建筑面積為12614.47平方米)。2#樓建筑高度為71.90米,建筑層數為地上二十四層,主要層高要求為一層、二層3.90米
3、,三于二十四層均為2.90米,單體建筑面積為8697.69平方米(含騎樓92.94平方米,因此計容建筑面積為8604.75平方米)。3#樓建筑高度為74.80米,建筑層數為地上二十五層,主要層高要求為一層、二層3.90米,三于二十五層均為2.90米,單體建筑面積為10249.1平方米(含架空46.38平方米,騎樓250.59平方米,因此計容建筑面積為9952.13平方米)。4#樓建筑高度為92.20米,建筑層數為地上三十一層,主要層高要求為一層、二層3.90米,三至三十一層均為2.90米,單體建筑面積為12002.58平方米(含架空178.68平方米,騎樓163.05平方米,因上計容建筑面積為
4、11660.85平方米)。基礎類型為PHC靜壓樁,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所在地區的抗震設防裂度為7度,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建筑物耐火等級一級,總工期1052日歷天。2、工程地質情況: 根據廈門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揭示,本工程巖土體特征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層(地層編號1a、1b):厚度0.40-1.70m。2、素填土(地層編號Qmi)1b:承載力標準值95Kpa,厚m。3、耕植土(地層編號QS):承載力標準值120-130Kpa,分布層厚在-m。4、淤泥(地層編號Q1):承載力標準值115-125Kpa,。5、粉質粘土(地層編號Q4ai-pi):承載力
5、標準值125Kpa,層厚-m。6、中沙(地層編號Q4al-pl):承載力標準值150-180Kpa,層厚0.7-3.1m。7、淤泥質土(地層編號Q4m):承載力標準值160Kpa,層厚-m。8、粉質粘土(地層編號Q3al-pl):承載力標準值170-190Kpa,層厚-5.50m9、中沙層(地層編號Q3al-pl)7a:承載力標準值180-200Kpa,層厚-5.3m10、淤泥質土層(地層編號Q31)7b:層厚-2.40m11、粗沙層(地層編號Q3a1-p1):層厚m12、殘積沙質粘性土(Qe1):層厚m13、全風化花崗巖(Y52(3)c):層厚m14、沙躒狀強風化花崗巖(Y52(3)c)11
6、:層厚m15、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巖(r52(3)c)12:層厚m16、中風化花崗巖(Y52(3)c)13:層厚m本塔吊基礎樁基設計持力層殘積沙質粘性土(地層編號9),1#樓塔吊安裝在-交D-C軸之間,4#塔吊安裝在3-A/H交-軸之間,現場施工中,各承臺樁施工按工程樁標準進行施工,有效樁長約為15m,承載力為4592KN。二、塔式起重機型號及定位的選擇塔式起重機(簡稱塔吊,下同)主要用于結構施工中的大宗物料(如:鋼筋、模板和混凝土等)的水平、垂直運輸,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和工期要求(總工期1052天),經項目部綜合考慮,擬采用2臺江西宜春中天TC5610塔吊。TC5610型塔吊是一種水平臂、小車
7、變幅上回轉自升式塔機。該機標準前臂長56m,根據工程現場條件限制。最大起重量為6t,最大幅度起重量為1t,額定起重力矩為630KN/m, 采用液壓頂升機構使塔吊隨建筑物升高而升高,本工程塔吊使用高度在140m高度之內。針對塔吊服務范圍廣,應盡量滿足施工現場工作面的需要,減少工作死角;盡量避開建筑物的突出部位,減少對施工的影響;盡量避免穿越裙房或地下室設置,以免留下預留洞和后澆施工部分;保證塔吊安裝和拆除時所必須的場地和工作條件以及盡量保證施工場地物料的堆放、搬運在塔吊工作范圍內,減少二次搬運等。本工程2臺塔吊具體定位詳附圖。三、塔吊樁、基礎尺寸及鋼筋選擇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本工程塔吊基礎為二座
8、,其型號均為TC5610。塔吊基礎:5米5米1.5米,每座基礎采用四根靜壓樁,樁端持力層為第五層為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巖,樁端進入持力層約9m,有效樁長按15米設計。承臺為C35商品泵送砼。四、塔吊樁基礎設計(一)編制依據1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3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4 鋼筋混凝土樁標準圖集等規范。(二) TC5610塔吊基礎設計塔吊樁基礎的計算書一. 參數信息塔吊型號: TC5610(QTZ63A) 自重(包括壓重):F1=740.00kN 最大起重荷載: F2=60.00kN 塔吊傾覆力距
9、: M=1784.79kN.m 塔吊起重高度: H=120.00m 塔身寬度: B=1.60m 樁混凝土等級: C40 承臺混凝土等級: C35 保護層厚度: 50mm 矩形承臺邊長: 5.00m 承臺厚度: Hc=m 承臺箍筋間距: S=200mm 承臺鋼筋級別: 級 承臺預埋件埋深: h=0m 承臺頂面埋深: D=00m 樁直徑: d=0.500m 樁間距: a=3.500m 樁鋼筋級別: 級 樁入土深度: 23.00m 樁型與工藝:靜壓樁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600.00kN.m 塔吊總高度: H=140m 基本風壓: Wk=0.45kPa 塔吊主弦桿截面寬度6m 塔身最大水平力:Vh=
10、0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120m 標準節數: n=41 二. 塔吊基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與彎矩計算 1. 塔吊自重(包括壓重)F1=740.000kN 2. 塔吊最大起重荷載F2 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 F=F1+F2=800.000kN 塔吊的傾覆力矩 M=1.5=三. 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 計算簡圖: 圖中x軸的方向是隨機變化的,設計計算時應按照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進行驗算。 1. 樁頂豎向力的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條) 其中 n單樁個數,n=4; Fk作用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Fk=800.000kN; Gk樁基承臺自重標準值,GkBcBcHc =1kN
11、; Mxk,My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承臺底面,繞通過樁群形心的 x、y 軸的力矩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m; Ni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第i基樁或復合基樁的豎向力(kN)。 經計算得到: 樁頂豎向力設計值最大壓力:(800.000+1)/4+(3.5001.75/2)/2(3.5001.75/2)2= kN 樁頂豎向力標準值最大壓力: N=(800.000+1)/4+0(3.5001.75/2)/2(3.5001.75/2)2=kN 2. 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條) 其中 Mx,My分別為繞X軸和繞Y軸方向計算截面處
12、的彎矩設計值(kN.m); xi,yi垂直Y軸和X軸方向自樁軸線到相應計算截面的距離(m); Ni在荷載效應基本組合下的第i基樁凈反力,Ni=Ni-G/n。 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 壓力產生的承臺彎矩:(800.000+)/4+2(3.500/2)/4(3.500/2)2=kN Mx1=My1=2(-/4)(1.500-0.875)=四. 矩形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00N/mm2。
13、 承臺底面配筋: s106152853 =1-(1-2853)9 s55 Asx=Asy8531355 mm2 滿足頂面和底面配筋要求的同時還應該滿足構造要求!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構造最小配筋面積為:15000.15%=mm2。實際配筋:HRB40020200mm,實際配筋值mm2mm2,滿足要求。五.樁身承載力驗算 樁身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條 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 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 c基樁成樁工藝系數,取0.950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fc2; Aps樁身截面面積,Ap
14、s=0.3847m2。3590 kN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 構造規定:靜壓樁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采用承壓靜壓樁時,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4%,直徑不宜小于14mm六.樁抗壓承載力計算 樁頂豎向力標準值最大壓力: N=(800.000+1)/4+0(3.5001.75/2)/2(3.5001.75/2)2=kN樁頂豎向力設計值最大壓力:= kN根據巖土勘察報告表7-2估算孔號ZK1中的數據在-18.00米處的單樁承載力為KN,大于計算的塔吊單樁最大壓力kN,所以滿足要求! 塔吊樁基靜壓樁有效樁長為15米。五、塔吊樁基礎的施工(一)施工流程 塔吊在塔吊基礎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開始安裝,施
15、工流程如下:靜壓樁施工頂端鋼筋砼基礎的立模、扎筋、澆筑砼塔吊安裝調試。(二)現場施工1、施工準備(1)施工前對施工員及施工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2)現場采用DTZ-818B型靜壓樁機進行施工。(3)樁長度為18米。2、塔吊樁基及承臺施工(1)四角軸線方位經復核無誤后放置細樣,細樣須經兩次復核無誤后方可施工。(2)樁機對準樁位后,必須將樁機調平后才能開始靜壓。(3)邊打邊注意樁機的水平,隨時調整保證樁的垂直,垂直偏差不得超過樁長的0.5%。 (4)必須按照要求深度靜壓,保證靜壓樁符合設計的要求。 (5)接樁的接頭必須焊接牢固,搭接長度必須滿焊。 (6)壓樁過程必須做好施工記錄。如壓樁過程中遇
16、異常情況,及時通知監理、甲方及其他人員協商處理。(7)靜壓樁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C40,鋼筋同樓座靜壓樁設計, TC5511塔吊靜壓樁長度18.0米。(8)承臺內的鋼筋均采用級鋼,20200雙層雙向布置,上下層鋼筋采用馬凳筋分開,馬凳筋采用16250250布置,雙層雙向鋼筋的綁扎滿足規范要求。墊層為100厚C15砼,承臺為C35商品砼。(10)塔式起重機基礎承臺土方開挖,施工承臺混凝土墊層、安裝承臺模板、鋼筋,埋設塔機地錨螺栓,澆注承臺砼,并養護。待承臺砼強度達到90設計強度后,安裝并調試TC5610型塔吊。(11)地下室內塔吊基礎承臺面比地下室底板標高低150mm。(12)塔吊在使用過程中,由
17、專業人員定期對其基礎沉降、水平位移進行觀測和監測,并認真做好記錄,一旦發生過大位移或其他危險時,應及時報告并采取措施。3、塔身附著措施建筑總高度為92.2m, TC5610型塔吊本次安裝高度為110m,附著參照TC5610型塔吊設置。本工程TC5610型塔吊按照結構層高進行調整,設置4道附著,第一道布置于七層剪力墻,第二道布置于十四層剪力墻,第三道布置于二十一層剪力墻,第四道布置于二十八層剪力墻。塔吊附著的預埋件位于結構有梁板鋼筋施工時候進行,與有梁板鋼筋焊接固定,塔吊附著由具有專業資質的施工隊伍施工。錨固裝置附著桿在建筑結構上的固定點要滿足以下原則:1、附著固定點應設置在丁字墻(承重隔墻和外
18、墻交匯點)和外墻轉角處,切不可設置在輕質隔墻與外墻匯交的節點處,附著桿角度為45o-65o之間,附著讓開樓座的裝飾柱等不能受力部位;2、在無外墻轉角或承重隔墻可利用情況下,可以通過窗洞使附著桿固定在承重內墻上;3、附著固定點應布設在靠近樓板處,以利于傳力和便于安裝。六、塔式起重機基礎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1、嚴格遵循建筑樁基技術規程(JGJ94-94)的有關規定,確保塔吊基礎的施工質量,并提供設備的施工記錄,做好樁基驗收工作。2、嚴格遵循TC5610型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埋設塔機預埋件及進行塔機的安裝、調試和拆除工作。3、嚴格遵循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19、和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4)的規定進行塔式起重機基礎承臺的施工。4、塔吊基樁、承臺及塔機安裝等施工中,均應做好防雷接地及隱蔽交接工作。5、從塔機安裝、調試、使用至塔機拆除止的整個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其水平位移和沉降觀測工作。七、塔式起重機的安全使用技術措施1、塔吊的操縱人員、安裝人員必須經過相關培訓,持證上崗。2、塔吊正常工作溫度-2040,正常工作風速20m/s。3、塔吊安裝后,必須按有關技術規定進行空載、靜載、動載試驗,并對各種裝置進行調試后,方可進行吊卸作業。4、塔吊進行夜間工作時,必須保證有充足的照明。5、頂升作業必須按TC5610型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
20、施工。6、工作時塔梯上嚴禁有人,并不得在工作中進行調整或機械維修工作。7、工作時嚴禁閑人走近臂架活動范圍內。 8、未盡事宜及安全保養工作均按TC5610型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執行。八、維護1、檢查所有的鋼絲繩,每月至少應涂上潤滑脂一次。每次安裝或工作一年以后,用油清洗一次。避免鋼絲繩發生打駁。避免鋼絲繩小角度彎曲。可在小車上張緊鋼絲繩,經常檢查鋼絲繩是否斷絲。2、由于起重機完全由銷釘連接的,特別是旋轉部分,每月應檢查一次銷釘和旋轉部分的螺栓連接。所有運動部分應經常得到充分的潤滑,按規定施加潤滑的種類。 附圖一、塔吊基礎預埋件大樣(祥見塔吊說明書)附圖二、塔吊基礎大樣(祥見塔吊說明書)附圖三、TC5610主要技術性能參數表(祥見塔吊說明書)附圖四、塔吊定位圖、塔吊基礎平面布置圖4#樓塔吊基礎定位圖 安裝于3-A/H交7-8軸之間1#樓塔吊基礎定位圖 安裝于1-2交D-C軸之間附圖五、塔吊總平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