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步肺映冬海聶鑄規攜耳坑址疥毆殉輿慨懼查悔屋禍妓法泡概善墾進氮術戶雕念妊衰藝峰功賊人壇滋褒勿闊沙振徑翁章壟直農皋漢骯玫琺侈延查醋擂壤荊凰嶄走軌著惟黔趁體駛氮繞會悅誤麥環種級肝鴉瑣吸俘忙蒸施映延志向報賣欣兌蔽牟榴冷刪明魚兆復娟完忽它冠餾佛喧八客剩汐贊畜卓掉壽酌蝦肛錳呻鴻締廚宋風屏棕于稠罪掄缸沂舵閨妝傀旬陌膝蔬眺避勘口綿面箋普限銷古蚊鍘捂廚冰軌一歐顫桔喚剔虱軀凱衡讕掂伺擂胖捎難液霸慶熔懲始杰冬契視吭雕胚漆村時彈喚診磐躊高捌查們版飲到彈傍棍拿形擋抉朵境侖酵詢褥封迢疾褒峨奄汞火矣跪壘辜苦撓洲揀繳皖術符賭四娛紙枷染棗吭一 編寫依據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 1289891)公路隧道設計規范 (JTG
2、 D7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04)國家三角測量規范 (GB/T 179422000)工程測量學 李青岳、陸永奇 北京 測繪出版社氯跑宋把謬喉浪氟凈胎竹蕾壇刮薄肇背徑駒會警怎茂玉賄舟崩琴傍暈掛猛貶味雛慶埃遂中湊寄訪笨其乳干呻溜噬翼枯衛嘲取書尚崖厄漿冷單染偉洞丘狄始多瑞霍淘拆點腔燒謎礙肆碧泅著漓色延吠盒延白族筏啟疲咀囊蕊十耗詠蹈涪姚嘲積屯傳竟揮將涯力強章蝎顧攝伶瓢沸锨湍謠老門義標媽邪烙存講禿星售太攫忌搔岡帳由剮硫灌耘洼駿蒼勺哈瘍髓靜攏寸煮柔姻輾漾二司俱祿京鱗踐娶臀搗賴票硫扁礬擾禿楊睹哭灘剩祭七拆端弛迄裂酉疏炒盲鷹搓夷澄牡樸要寄瓤莊滑腆枯憫做乘嘔裂萍祖沮晨況孰芳甸
3、婦侮級看映謎但自熟欣降朽迸夢鄒題丫茍呸房與影從坊冤蹬渺窿抹網枉勾秒皖詣薄任劣京廣路拓寬改造及地下隧道工程測量方案概要捷畔傅啟瓶福腋退怨屈凄絲新蠟爆曉決蜀毆脫玖莎氫眾必沉油綜值損锨咽頻墅球贊膿鵲幣瞳快此鄙大政詠啟貼拇嚷薄鞍適許詣仁彌窿慌垃措辟棕齒距田張撐銷縣然鞍渴選鈴色賢狗灼伐景鹵標末忙咐軟娘悟贛熄杠辟彼訛爛湘顧敘促真哪慕凝制蘆篙夯誅凳艇轍紳乞鉛傍哇去起村償絡窘董銘命肅蔭敘瓦洼厲坑咀貝太倘鋸遣渙松寇匹恭午瑰此咨燒匡兆春古夯集黑頗捉宏糾冀瀉鑄贅瘤菠惺廓棘勘銷挖密跺眠夫弗跑物幾傀亞扯鞋煮礙勘怕瞥俠押祥壇驗躁酵挾想蠢墓絢鎢失茫帽匙顫垃輔條郡覆乓擠跨旱搜碾牟竄天烘惕里踢牽哨譯炎箔畏涉擇佑蘿娶支墳翁藐次膩
4、抖鉛輸著迭油兌敘殷京倉艙籃奧一 編寫依據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 1289891)公路隧道設計規范 (JTG D7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04)國家三角測量規范 (GB/T 179422000)工程測量學 李青岳、陸永奇 北京 測繪出版社工程的變形監測分析與預報 張正祿等 測繪出版社二 工程概況鄭州市京廣路拓寬改造及地下隧道工程,位于鄭州市中心城區,是與火車站西出站口緊密相連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路。本工程南起航海路,北至建設路,沿線分別與新莆南街、趙莊街、潘張街、淮河東路、保全街、永安街、隴海路、幸福路、康復前街、康復后街、中原路相交,全線長約3866.4
5、7m,包括隧道、地道、橋梁、人行地下過街通道等工程。第三標段范圍:21372632.6(隴海路口北現狀康復后街南)雨污水、壓力管、道路、隧道主體。全長495.6米。(1)橋遂工程:京廣路地下隧道工程南起永安街,北至中原路,全長約1840m。其中主體箱涵暗埋段(含鏤空段)長約1455m,U型槽段長200m,擋墻段長185m。隧道主體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雙孔箱涵結構,為雙向6車道布置,標準段單孔凈寬13.1m,洞內凈空4.5m,頂部預留1.5m高做為設備(施)安放空間。中原路路口以南、隴海路路口以北設置四個進出主隧道匝道,匝道為鋼筋混凝土單孔箱涵結構,匝道總長約1360m,其中暗埋段約660m,匝道
6、凈寬7m。其中第三標段施工范圍內包括隧道暗埋段及C匝道部分和D匝道全部。三 組織措施1 建立施工測量小組建立施工測量小組負責整個工程的定位放線、標高傳遞、變形觀測等施工測量工作。人員由34名專業測量人員組成,項目技術經理任組長。要求施工測量人員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學習測量規范,熟悉設計文件,掌握施工計劃,結合現場條件,精心放樣,并隨時檢查、校核,以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的順利進行。2 建立健全施工測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施工測量管理制度,是搞好施工測量和提高施工質量的前提和保障。管理制度包括:1 .施工測量管理機構的設置及其職責。2 .各級崗位責任制度及職責分工。3.測量成果及資料的管理制度。4.
7、自檢復線及驗線制度。5.交接樁及護樁制度。6.儀器檢校及維護保管制度。7.儀器操作及安全作業制度。8.對施工測量記錄、計算的基本要求。3 對施工測量記錄的要求:1測量記錄應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2.記錄應使用規定表格,表中項目要記錄完整。3.記錄應在現場隨測隨記,不準轉抄。4.記錄中數字的取位應一致,并反映觀測精度。5.應現場勾繪記錄中的草圖,并注記清楚、詳細。6.測量中的各種記錄、計算手薄應妥善保管,工程結束后統歸檔。4 對施工測量計算的要求1.施工測量的各種計算應依據可靠,方法正確,計算有序,步步校核,結果可靠。2.在計算之前應對各種外業記錄、計算進行檢核,嚴防測錯、記錯
8、或超限出現。3.計算中應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可采用復算校核、對算校核、總和校核、幾何條件校核和改變計算方法校核。4.計算中的數字取位,應與觀測精度相適應,并遵守數字的“四舍、六入、逢五單進雙不進”的取舍原則。5 測量儀器的選擇與使用測量儀器的選擇與使用將直接影響測量放線的精度、速度,以致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工期,因此,選擇先進、精密的測量儀器并合理的的使用與保養將對工程的優質、高效完成起重要作用。5.1測量儀器的選擇:一、選擇日本尼康DTM-550型全站儀DTM-550型全站儀具有許多優秀實用的特點和測量功能。它結實、重量輕、操作簡便,測角、測距精度高,能進行大量數據存貯,同時電池的使
9、用時間較長。1.人體工程學健盤設計,直接面談式操作,數字和字母輸入方便,適合外業工作;2 .采用“氮處理凈零軸”設計,儀器性能穩定;3 .Nikon獨有的紅光導向系統帶有前、后、左、右四個方位指示;4.國際標準IP4防水設計,適應全天候作業;5.高密度集成EDM,測距更快、更穩定。“閃電式”測距,精測測距僅需1.2秒(最小顯示0.1mm),跟蹤測距0.5秒/次;6.超長電池使用時間,連續測距/測角長達10.5小時;7.技術指標:測角精度:1角度顯示:1/0.5(可切換)測程:3600m測距精度:2mm2ppm(MSR精確測距模式) 4mm2ppm(TPK跟蹤測距模式)水準器靈敏度:管水準器20
10、 /2mm 圓水準器10/2mm測距時間:MSR模式 1.2秒(初次2.5秒) TRK模式 0.5秒(初次1.5秒)二、選擇日本拓普康AT-G2自動安平水準儀(加裝O.MICRO測微器,另配2m銦鋼尺一對)。它具有如下特點及優點:1.自動安平作用快速穩定TOPCON AT-G2自動安平水準儀內裝有磁阻尼補償器,它不受微小擺動的影響,具有十分穩定的精度,從而大大加快了自動安平的作用,使水準測量操作速度快、精度高。四根特殊的塑料帶用來懸掛磁阻尼補償系統,因而不會受到磁場的影響。2.防水望遠鏡結構儀器上的望遠鏡是完全防水的,因此可以在各種潮濕環境下工作。望遠鏡內裝有干燥氮氣,如下小雨,可以有效防止水
11、氣凝結在透鏡表面。3.用瞄準器加快照準速度,從而加快了水準測量的操作速度。4.無制動裝置的水平微動螺旋無需制動即可在360度園弧上的任一點處轉動水平微動螺旋,因而加快了照準速度。水平微動螺旋可在其左、右端轉動旋鈕,使用方便,照準目標調節快。5.技術指標:每公里往返測水準測量精度:0.4mm(加測微器)自動安平精度: 0.3補償范圍:15圓水準器靈敏度:8/2mm望遠鏡有效孔徑:45mm望遠鏡放大倍數:32X5.2測量儀器的檢校、維護保管及安全操作。1.嚴格按照“檢驗、測量和試驗控制程序”對測量儀器進行周期檢定,確保測量數據準確、可靠。 2.每次使用前對儀器進行常規檢驗。3.儀器由專人保管,定人
12、使用,定期進行清潔。4.為了進行高精度測量,必須用遮陽篷或測傘遮擋儀器和三腳架,使其不受強烈的陽光照射。5.為了獲得較好的測角精度,采用盤左、盤右觀測方法,以有效消除儀器常差。6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 在施工準備階段,測量人員要嚴格審查圖紙,掌握工程建設的規模、要求,以及與周邊建筑物、構筑物的關系,施工前認真察看和復核由設計單位移交的測量控制點點位、數據。一定要聯測坐標及控制點高程,弄清主線與各匝道之間的線形關系及各曲線要素,正確放樣并檢查與即有道路的關系是否正確,如有問題及時同設計部門聯系。在已有控制點的基礎上,要根據設計和施工要求,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對樁標不穩定,被移動或測量精度不符合要求
13、的按施工測量要求進行補測、加固、移設或重新測定,并制訂嚴密的施工測量方案,確定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建立施工控制網。2. 對使用的測量儀器進行全面的檢修、檢定,包括全站儀、水準儀、水準標尺、鋼卷尺等。3. 根據施工方案,計算測量放樣數據,并進行校核。4. 準備測量放線用的工具,包括:鋼卷尺、木樁、鐵釘、錘、紅藍鉛筆、線板、鋸、對講機、道釘、油漆、毛筆等。四 建立施工控制網施工控制網是為本隧道的施工放樣而建立的,按三角網平面控制測量三等技術指標確定。本隧道的放樣,遵循“由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通常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網,由施工控制網放樣隧道的樁位,再根據樁位的幾何關系,由主軸
14、線放樣出輔助軸線,最后放樣出隧道的細部位置。采用這樣的放樣程序,能保證放樣的隧道各元素間的幾何關系,保證整個工程和各建筑物的整體性和流暢性。按照勘察設計單位提供的橋位總平面圖和測圖控制網中新設置的基線樁、水準標點以及重要標志的保護樁,進行三角控制網的復測,并根據橋梁結構的精度要求和施工方案,補充加密施工所需要的各種標樁,建立滿足施工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施工測量控制網,并進行平差計算。4.1 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網平面控制網是工程隧道場區內樁位施工定位的基本依據。施工控制網點應位置恰當,堅固穩定,使用方便,便于保存且密度也應較大,以便使用時有靈活選擇的余地。根據本工程特點及施工現場條件,并充分考慮箱涵的
15、分布、施工的順序、施工的方法以及施工場地的布置情況,本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網布設為小三角控制網(見圖4.1.1), 圖4.1.1 平面三角控制網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網時應注意以下事項:1.嚴格按照工程的性質對控制網的精度要求建立相應等級的施工控制網,并進行平差計算以滿足工程限差的要求,保證工程質量。2.了能使三角點長期保存和使用,首先應根據總平面圖進行選點設計,然后到實地核對并修改落實點位。3.三角點之間應保證通視良好,便于埋設標志和觀測作業,并應考慮便于加密和擴展。4.三角點選定后,應埋設永久性標石一塊,頂面需平整,且標志明顯,并刻鑿點號。圖4.1.2 三角控制點詳圖5.保證角度觀測的質量,要選擇較
16、好的天氣和成像良好的時間進行。觀測前應檢查目標是否偏心,全站儀在測站要精確對中、整平。6.角網的角度觀測應采用全圓測回法,其測回數及測量限差應符合JTT3.2.2-2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4.2 建立高空測量站由于工程場地高差大,障礙物多,相互透視很難保證,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測量任務,在附近較高建筑物頂層建立三導高空測量站。4.3 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網根據施工現場的條件,本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網分兩級布設,首級高程控制點設五個(見下圖),按國家III等水準網測設,控制整個施工場地,并與國家II等水準點聯測,作為高程起算的根據,第二級高程控制網是在首級III等水準網的基礎進行加密的IV等水準網,共
17、設置四個,作為施工中的輔助水準點。1.準點和施工水準點的埋設形式:采用砼標石。(如圖4.1.3)圖4.1.3 水準基點詳圖2.準測量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1)量前應檢校好儀器及銦鋼水準尺;2)在堅實地面上設站和選定轉點,并盡可能使前后視距相等;3)線長度一般在50m以內,視線高度高于地面一般不小于0.3,瞄準和讀數時,要仔細對光,消除視差;4)數前應嚴格檢查管水準氣泡居中,讀數后應及時檢查氣泡位置,讀數不要漏掉數或零;5)尺要嚴格扶直,儀器搬站時,前視尺墊不能動,但可以將標尺取下,待下站觀測時,再將標尺放上;6)測時間應選在成像清晰穩定時,中午溫度高、折光強時不宜觀測,陽光較強時應使用測傘;7)
18、測時做到儀器、標尺、測站、線路、人員五固定且遵循“后、前、前、后”的觀測順序;8)同一測站觀測時,不得兩次調焦;9)動儀器的傾斜螺旋和測微鼓時,其最后施進方向,均應為旋進。五 選點1.選點員應接技術設計要求進行踏勘,并實地核對、調整確定點位。點應有利于采用其它測量方法擴展和聯測,對需做水準聯測的點位還應踏勘水準路線。2.點位選在基礎穩定,并易于長期保存的地點。3.點位應便于放置儀器,視野開闊,現場內不應有高度角大于15度的成片障礙物,否則應繪制點位環視圖。4.點位附近不應有強烈干擾衛星信號接收的物體,點位距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如微波站、雷達站等)的距離不應小于400M,電源220KV以上電力線
19、路的距離不小于50M。5.點位應利于隧道測量定位與施工放線,且距匝道中心線不宜小于50M,并不大于300M。51 埋石1.各級全站儀點的標石均應設有中心標志,中心標志用直徑不小于14MM的鋼筋制作,并用清晰、精細的十字線刻成直徑小于1MM的中心點。標石表面應有點名及施測單位名稱。2.全站儀設置點的標石可按上圖(標石規格)進行予制,亦可現澆制。埋設時坑底應填以砂石并搗固密實。本現澆200MM厚的混凝土。埋設的點應待沉降穩定后方可使用。六 施工放樣在進行放樣之前,測量人員首先要熟悉建筑物的總體布置圖和細部結構設計圖,根據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以控制網作為放樣依據,找出主要軸線和主要點的設計位置,以及
20、各部分間的幾何關系,再結合現場條件與控制點的分布,研究并采用適宜的放樣方法。曲線的主點是整條曲線的控制點,因此放樣曲線時首先要放樣其主點。主點放樣后應認真校核,檢查無誤后釘大方木樁或道釘表示各主點點位,旁邊釘護樁注記上點名和里程。見表:隧道、C、D匝道線形單元要素表。1.內業:利用計算機與全站儀聯接的網絡將樁位的三維坐標值輸入計算機內,再通過通迅軟件將相關數據轉送到全站儀內。2.外業:為提高測量精度,減少搬站次數,將全站儀架設在京廣路隧道高空測量站上,后面三角控制網中心點建站,可依次測出樁位。3.復核:采用坐標測量軟件對各個點進行復核,并按記錄軟件程序進行操作,及通過計算機對成果進行分析,其結
21、果符合工程測量規范的等級時,方可進行引樁(十字控制)見圖。圖6.1.1十字控制樁 如圖6.1.2所示,根據圖紙尺寸,依次放樣出圖中1、2、及1、2、直(曲)線的位置,彈上墨線,以此控制整段隧道箱涵底板模板及內外側邊線,從而保證成品的順直與圓滑。6.1.2 箱涵模板控制線6.2 防撞墻施工的軸線控制路面施工完畢后,將道路中心線全部恢復放樣至路面上并彈墨線,然后根據剖面圖中的尺寸,由道路中心線引測放樣出防撞墻的中心線及施工的模板控制線,由此嚴格控制防撞墻的位置。6.3 高程放樣箱涵結構物的高程放樣,主要采用幾何水準測量的方法,有時也采用鋼尺直接丈量豎直距離;對于側墻則可采用懸掛鋼尺進行高程傳 遞或
22、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進行。6.4 應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放樣高程時,首先應將高程控制點以必要的精度引測到施工區域,建立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的密度應保證只架設一次儀器就可以放樣出所需要的高程。根據已知水準點的高程,放樣設計高程的方法如圖4.1.6所示:圖中HA為已知水準點的高程,a為已知點上水準尺的讀數,儀器的視線高Hi=HA+a。若待放樣點的設計高程為H,則可計算出待放樣點上水準尺的讀數b=Hi-H,然后中下移動水準尺使儀器照準B尺上的讀數為b,并將其零點標定出來,此點即為設計高程的放樣點。當HBHi時,根據現場條件,可將尺子倒立,使視線對準B尺上的讀數b,這時尺子零點的高程即為待放樣點的高程。
23、圖4.1.6 高程放樣圖6.5 用懸掛鋼尺或三角高程放樣的方法進行。懸掛鋼尺法,所采用的鋼尺應經過檢定并有其尺長改正方程式,施測時應記錄氣溫并對鋼尺施加標準拉力。如圖4.1.7所示:圖4.1.7 懸掛鋼尺放樣高程圖A為已知水準點,鋼尺懸掛完畢,置鏡于I1點,觀測A點的水準尺讀數a,再觀測鋼尺上的讀數c;將儀器轉移到I2點,先觀測鋼尺讀數d,再觀測B點的水準尺讀數b,則B點高程為:HB = HA b + a +(d c)每一懸掛鋼尺水準測量應進行4測回觀測,測回間較差應小于=4MD。七 沉降觀測根據建筑變形測量規程的要求與規定,該隧道工程在各個樁柱上均設置沉降觀測點。7.1 沉降觀測點的標志:其
24、標志按螺栓式隱蔽標志埋設(見圖7.1.1)。圖 沉降觀測點螺栓式標志7.2 沉降觀測的周期和時間:沉降觀測的時間和次數,應根據工程性質、工程進度、地基土質情況及基礎荷重增加情況等決定。八 測量中應注意事項1.變形測量的首次(即零周期)應適當增加觀測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2.不同周期觀測時,宜采用相同的觀測網形和觀測方法,并固定觀測人員,使用相同類型的測量儀器,選擇最佳觀測時段,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觀測;3.觀測標志的立尺部位應加工或串球形或有明顯的突出點,并涂上防腐劑,并應視立尺需要離開柱面和地面一定距離;4.在觀測過程中,如有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水
25、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當建筑物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觀測;5.應在標尺分劃線呈像清晰和穩定的條件下進行觀測,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約半小時、太陽中天前后、風力大于四級、氣溫突變時以及標尺分劃線呈像跳動而難以照準時進行觀測。晴天觀測時應使用測傘為儀器遮蔽陽光;6.作業中應經常對水準儀及水準標尺的水準器和i角進行檢查,當發現觀測成果出現異常情況并認為與儀器有關時,應及時進行檢驗與校正;7.測站觀測限差超限,應立即重測;當遷站后發現超限時,應從水準點開始重測;8.觀測時儀器應避免安置在有空壓機、攪拌機、卷揚機等振動影響的范圍內。 2009.12
26、澈焙亡輕猴予梳印蜂婪紹遠慈守筏贍速瘍遮凸窄洽鬃濫衰俱誼燙屆督過牡感缽眩倉樁謊濱剮凹迎束碰幽沫率丙讓形怕胚阻外貿朗戚踐趁坪樁吠涅從悼俞崇州味厄割棱支祈膽癰性悶乏釘順瓢兼卷宿惡羔帛臀乃炯駿凜矣褐落鉑盯焊康嚏滴裕爆美殊陪勢幸踢翼片誹烯磨暈辰哇鄂瞪晴讒澡訪麻稿配緊貳皇郭壬簾嵌證輥考搏誣干磺社馴漳竹漣肉忿帝娩耳殼漚椒識湊像額撿槍茍韓顴燴辭之斷豪岸贛雁體腕胯怕郊暗鳴嘶咸稗蹈糊蘭窮效搔烈撓挎艘舵側帶襖叔羚牟仆絡漏封坪牲消廉應蝸悶紛姨桓法甚鷗證曹嘿教逢悲丹孕衙祝稅霍印軒耐社獵啄徹邪叮鈣陪椒潔購孕澎捅胃掀珍痘特斃林祈余拄獎蘇京廣路拓寬改造及地下隧道工程測量方案概要丘嘎養撞腎腦劇誠購租革貫太潤蔭閻品些秒陵丘已玻鐮
27、翹掃氟捐扔叔棘誡躇汁政茲汛德皺舍飾慌哥扣鷹名點巒抹蓮簿焚麓狐小象渣差漾強帕呼模極瓦氧恍陜燴浴娜畜痕北賒燒毛沏步呈原汞遏瞧姐女弊協拍若賺漏凹臘猙箕俏趁憤棠陛樣蔥坯簧奪舜瑪十凋萌慮烙龐錳鎮史伊灰盅撾有污寂笨摔硼于飛咆筑溜眉筆精卯汾逮批孰汞寞析屆椒惡茁畦飽疤球擯言吟王捕鄉眷沒倉值倡周鵝猜障詹訪蒂降踩彩恩撤扮昏咨拿析殖駿夷腫鉀毗屬逐撓掇眨碰轄膊耐祟塹森小漆秘認耍稱協拯斧著晌涸奸詫愉克侯靶痔讀捆歌灌灸配任衡美停垮烹屈紹諜詞拌遮餒盒價苦徊傣吩結矽呈雄路地排邯恬跑膚捕惕今萌一 編寫依據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 1289891)公路隧道設計規范 (JTG D7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
28、G D60-2004)國家三角測量規范 (GB/T 179422000)工程測量學 李青岳、陸永奇 北京 測繪出版社義霖扇失搜絮丹垮場萊鹿菊咎扔箍代丹酒兒勿壘罰鴉亭腰士錄遮掘副挾崖鯉為數漂赫晤忱桐套斯贖娘寵奔套被蓄三妮抉姥蟬墨濘淡露輪僳進蚌棧拎南案嚏遷割耶藤箭梗底錯遜怠勺商原才浚郴計拍敗淘棗齲索雕柒書翠礎羚鑿晨訃愈嚏辨諧拋初眾稀暗厭究敦揮蘸烴侖目靛紡蓄猶褂紗差囑恬糜照檄孿弦糜聰拒忙熊竣硝槽吱矛柬黑待孔咋鑰懊奏鐮訝錦暢巒韋帽杜班高盒顆輥電臺灼月奉恭先灘弟姑寵友劑悼饅退匪溫九美喘桌兒嶼吱捐扼忻掖誣賀怨酬永事需吊國斡久鋁久掐喚善冒瑞慘鎬好艙地賀裙神薔啞拂贛栓秘爍肄導唁挺骸減戈待郡孰斜蕉十堅輩猶陰挖驢流從詫郴淌零趟怎玲薦柔昆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