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質量方針14.質量控制目標:25.質量管理原則26.質量保證措施26.1施工技術保證措施26.2施工過程控制措施36.3材料質量保證措施46.4管理保證措施47.主要工序控制、驗收標準57.1 鋼筋工程57.2 模板工程77.3 混凝土工程87.4 卷材防水工程91. 編制依據1.國家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建筑安裝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2.北京市建筑結構長城杯工程質量評審標準3.*工程設計說明、施工圖。2.工程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2工程地址、3建設單位-4代建單位-5設計單位-6勘察單位-7監(jiān)理單位-8質量監(jiān)督北京市豐臺區(qū)質量監(jiān)督站9建筑面積30925
2、m210結構標高地上最高49.7 m地下基底-9.98 m11結構形式剪力墻結構、基礎梁式筏型基礎12建筑層數地上10層局部11層,地下2層13施工工期總工期770日歷天14質量目標北京市結構“長城杯”金杯,竣工“長城杯”3.質量方針 質量為本,建設綠色工程;科學管理,樹立守法意識;精心施工,贏得最佳信譽;持續(xù)改進,永讓顧客滿意。4.質量控制目標:分項、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單位工程竣工合格率100%;確保結構長城杯金杯、竣工長城杯;5.質量管理原則全體參施人員和員工必須時刻牢記項目經理部的“精、嚴、細、實、快”五字管理要素和精神實質。施工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頒發(fā)的建筑工程強制性條文及建筑工程
3、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正確理解“質量第一、用戶第一”的深刻含義。以“項目在我心中、質量在我手中”為主題,加強科學管理,精心組織施工,以標準化為質量根本,創(chuàng)建名牌產品。實施“全員、全面、全過程”的質量控制,不斷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全面提升工程質量,逐步實現(xiàn)質量目標。結構施工隊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質量驗收規(guī)范、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進行施工,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施工質量。加強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制”的執(zhí)行力度,堅持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制、實名掛牌制、樣板引路制、質量分析例會制。嚴格執(zhí)行有序施工管理制、進場材料檢驗驗收制、工序施工質量驗收制、施工質量獎懲制。6.質量保證措施6.1施工技術保證措施
4、技術人員在主任工程師領導下,熟悉圖紙,及時制定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對設計變更項目、部位及時通知到有關施工人員,將可能發(fā)生的質量問題消除在施工之前。在每道工序施工前,除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外,對重點施工部位召開專項交底會。針對工程特點,適時研究可能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并采取預防控制措施。嚴格認真做好施工測量、試驗、計量、技術保障和復核驗證工作。6.2施工過程控制措施采取抓重點、抓關鍵的原則,對重點工序和施工項目,由技術、質量人員旁站監(jiān)督,進行高標準、嚴要求、全方位質量管理。測量工作是保障施工質量的基礎,每個部位測量放線完成后,由技術、生產、質量和施工隊進行復驗,及時請監(jiān)理驗收,以保證外形尺寸、位置及標
5、高的準確。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須由技術、生產人員交底后方可按施工方案或技術交底進行施工。嚴格執(zhí)行質量“三檢”制度。工序完成班組自檢合格后,由施工隊質檢員將自檢記錄上報項目質檢員,專職檢查合格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加強工種之間、工序之間的“交接檢”,堅持上道工序服務于下道工序,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絕對不移交,下道工序對不合格的上道工序不承接。堅持樣板引路制。分項工程施工時先做樣板間,由有關各方共同驗收,確認達到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后再大面積施工。質量、技術、生產人員深入施工作業(yè)現(xiàn)場,旁站監(jiān)督,加強施工質量過程控制。制定落實成品、半成品保護措施,加強施工成果保護。6.3材料
6、質量保證措施材料的質量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進入現(xiàn)場的材料,其型號、規(guī)格必須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產品合格證和檢驗報告等資料齊全完整。進入現(xiàn)場的材料,由試驗員負責取樣或見證取樣送檢復試,經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并由材料部門作好該批材料的處理記錄,具備可追溯性。取樣復試合格的材料進場時,由材料、技術、質量、監(jiān)理共同驗收。需要加工定貨的物資,對生產廠家嚴格考察,貨比三家,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設計和相關要求。6.4管理保證措施嚴格選擇管理體系健全的施工隊伍。結構施工隊配備一名專業(yè)質量檢查員,在項目部質量監(jiān)督員的領導下,開展質量管理工作,以保證施工質量管理“三檢制”落到實處。合理安排施
7、工工序,增強土建與水電等其他專業(yè)間的溝通協(xié)調與配合,提高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適時對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意識教育、施工操作要領培訓教育,不斷提高工人的質量意識和操作技能。特殊工種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嚴格工序質量檢查驗收制度。編制下發(fā)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手冊并嚴格實施。工序施工完成后確保驗收合格,方可轉入下道工序,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擅自下道工序施工。定期在施工隊、班組之間開展比質量、比安全、比進度的勞動競賽,由技術、質量、生產各部門組織聯(lián)合檢查,對優(yōu)勝施工隊或班組進行物質獎勵。技術、質量部門對施工隊工程質量進行不定期檢查評審,獎優(yōu)罰劣。7.主要工序控制、驗收標準7.1鋼筋工程 7.1.1鋼
8、筋及鋼筋直螺紋加工必須嚴格按設計圖紙和加工料表,對鋼筋級別、規(guī)格進行審核校對,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下料加工、制作。在鋼筋直螺紋連接套絲加工時,其鋼筋端頭斷面必須采用砂輪機垂直切割,要確保鋼筋端面平直、邊緣圓潤。直螺紋連接套絲絲扣長度,按不同規(guī)格的相關專業(yè)質量要求和標準進行加工,加工完成并檢驗合格后,擰上相應規(guī)格絲頭保護帽進行絲頭保護。鋼筋加工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和質量要求,建筑結構長城杯工程質量評審標準規(guī)定允許偏差:受力鋼筋長度:10mm鋼筋彎起點位移:15mm鋼筋錨固長度:10mm箍筋內凈尺寸:3mm箍筋彎鉤平直長度:5mm箍筋彎鉤角度:135度;彎錨主筋彎鉤角度:90度7.1.2鋼筋綁扎
9、安裝鋼筋綁扎安裝必須以技術交底為指導,以設計圖紙和施工規(guī)范和現(xiàn)行標準圖集為依據。綁扎時須嚴格按圖紙對鋼筋的級別、品種、規(guī)格和數量進行核對。鋼筋綁扎時,要先對有偏位的甩槎筋進行排距或間距調整,鋼筋表面有混凝土浮漿的,必須清理干凈。鋼筋綁扎安裝必須符合設計和質量要求,建筑結構長城杯工程質量評審標準規(guī)定允許偏差:受力主筋間距10mm、排距5mm、彎起點位置15mm綁扎鋼筋骨架寬度、高度5mm箍筋間距10mm綁扎搭接長度10mm、5mm鋼筋保護層厚度:基礎5mm、墻 柱 梁 板3mm鋼筋焊接搭接焊接長度:雙面焊為鋼筋直徑5d倍、單面焊為鋼筋直徑10d倍梁底主筋與箍筋必須完全綁扎到位;梁筋二排鐵直徑小于
10、25mm的,與一排鐵間距為25mm;梁筋二排鐵直徑大于25mm的,與一排鐵間距為鋼筋直徑數。墻體水平起步筋距樓地面50mm;柱子箍筋起步筋距樓地面50mm;墻體立筋起步筋距墻、柱邊50mm;頂板起步筋距梁邊、墻邊50mm;門窗洞口有暗梁時兩端50mm處各加箍筋一道。直螺紋連接套筒外露絲扣不大于一整扣,自檢合格,用紅油漆進行標識。梁、柱箍筋四個角用兜扣與主筋綁扎并輔以梅花扣,墻體、頂板鋼筋以“八字”邪扣相鄰,墻體里外排、頂板上下層錯開,綁扎絲尾朝混凝土里側,禁止漏、丟綁扎扣。梁筋綁扎必須在梁側模支立合攏前完成,梁底主筋與箍筋必須完全綁扎到位,梁筋二排鐵或三排鐵位置必須綁扎準確。墻柱鋼筋必須采取定
11、位措施。柱筋采用內撐外箍定位(見附圖),墻體采用豎向和水平向梯子筋定位,其頂模棍端頭必須平直并涂刷防銹漆。在墻柱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對墻柱模板上口鋼筋保護層進行有效控制,以防甩槎鋼筋偏位;在頂板混凝土澆筑前,同樣要對墻柱鋼筋接槎部位進行有效的防位移控制。直螺紋連接受拉區(qū)接頭面積50%、受壓區(qū)無限制;綁扎搭接受拉區(qū)接頭面積25%、受壓區(qū)接頭面積50%。7.2 模板工程模板安裝必須以技術交底為指導,以設計圖紙和相關規(guī)范為依據。模板表面必須清理干凈,脫模劑涂刷均勻無遺漏,接縫嚴密、尺寸準確。豎向模板頂模棍不準焊接于鋼筋主筋上,端面刷漆防銹。模板支撐體系必須按技術交底要求施工,主次龍骨設置必須保證有足夠
12、的鋼度、強度和支撐力、穩(wěn)定性,立桿末端自由度不得大于600mm。墻體、柱體及墻柱頭模板安裝時,其混凝土接槎處(即水平施工縫)必須已按要求剔鑿、清理完畢,預留洞、預埋件已準確無誤安裝到位,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合模。當同一軸線有兩根以上柱模時,其柱模上口必須拉通線進行順直校驗。高度大于300mm梁側邦模板,在梁筋未綁完之前,禁止側邦合攏,以保證梁體下鐵箍筋的綁扎到位。梁板后澆帶模板需按技術交底要求,一次支立到位,在后澆帶兩側200300mm處,提前設定好頂板先期拆模位置,(見后附示意圖)以確保后澆帶梁、板底混凝土接槎平整。頂板施工縫模板卡置時,板筋與施工縫之間的起步筋間距50mm。當墻柱混凝
13、土澆筑完成后,木工要及時對其模板垂直度進行校正。墻、柱模板拆除必須依據技術交底要求進行;梁、板模板拆除依據混凝土試驗報告進行,均不得過早拆除。框梁模板應設置一定的清掃口,便于模內雜物清理。模板安裝必須符合設計和質量要求,建筑結構長城杯工程質量評審標準規(guī)定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軸線位移:墻 柱 梁3mm底模上表面標高3mm截面尺寸:柱 墻 梁3mm層高垂直度3mm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2mm預留孔洞尺寸5 mm、0 mm門窗洞口寬度、高度5mm、對角線6 mm電梯井筒長、寬對定位中心線20mm、0 mm按本工程設計規(guī)定:跨度4m的梁板模板按2起拱。7.3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澆筑必須依據技術
14、交底和設計要求,按結構不同部位、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分別進行澆筑施工。嚴格控制混凝土運輸時間,到場后必須及時、連續(xù)澆筑并做好記錄。所有豎向、水平向混凝土接槎處、預留梁窩,遵循先彈線、后切割、再剔鑿的工序要求,剔鑿時必須將混凝土表面軟弱層及松散層剔除,以露出石子為宜,并在支模前將墻頭、柱頭里混凝土渣清理干凈。混凝土澆筑必須及時供應、連續(xù)作業(yè),振搗均勻密實、收口光潔平整、實體內實外光。振搗時要快插慢拔,不得過振、漏振。預拌混凝土嚴格禁止隨意加水。墻柱混凝土澆筑時先用水對接槎處沖洗濕潤,座50mm厚同標號砂漿,以防爛根。墻、柱要分層澆筑,放灰厚度不宜大于500mm,用 標尺桿進行有效控制,并注意防止
15、分層離析。門窗洞口兩側需同時放灰、同時振搗。必須嚴格按施工標高點對墻、柱混凝土水平標高進行控制,要確保墻體混凝土上口水平施工縫水平向平直度。梁板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將墻柱頭、梁模底、板面等處小型木塊、鋸沫、混凝土渣等雜物清理干凈;必須將墻柱豎向甩槎鋼筋采取定位控制措施后,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頂板混凝土澆筑。梁板混凝土澆筑時,必須按控制標高點拉縱橫線、對角線進行樓面標高控制。樓地面要抹平拉毛,墻柱外圍120mm內要抹平壓光,為墻、柱轉層支模打好基礎。梁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強度未達1.2MPa前,不得過早上人、過早堆放材料和雜物,尤其是重物。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安排專人按技術交底要求,對混凝土進行澆水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濕潤,養(yǎng)護期不得少于7天。同時對墻柱還需用塑料布或麻袋片進行包裹圍護、養(yǎng)護,使其保有一定的養(yǎng)護水份,滿足混凝土強度上升需求,確保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結構施工隊應設置專門的剔鑿、清理、養(yǎng)護施工人員,以保證施工質量和工序銜接。7.4卷材防水工程防水卷材施工應以技術交底為指導,以設計和施工技術規(guī)范為依據。卷材防水層及其轉角處、穿墻管道等細部做法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基層應牢固,基面潔凈、平整,無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xiàn)象;基層陰陽角做抹成圓弧型。卷材防水層搭接縫粘結牢固,封口嚴密、無皺折、翹邊和鼓泡等缺陷。防水卷材搭接寬度100mm,允許誤差10m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