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榕江車站路基DK218+250-DK218+500段路基邊坡防護施工技術交底 1、編制依據 1.1 新建鐵路貴陽至廣州線貴陽-賀州段路基工程設計與施工專用圖 1.2 新建鐵路貴陽至廣州線貴陽-賀州段路施工咨詢圖榕江車站站場設計圖 1.3 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1.4 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1.5 貴廣鐵路GGTJ-3標三項目部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工程概況本段路塹地層較復雜,上覆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軟土、軟塑狀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和卵礫石土;坡殘積層粉質黏土;卜伏基巖為下第三系泥質砂巖、含礫泥質砂巖,已開挖路基坡面揭露地質情況比較符合設計情況。根據設計,本段路基邊坡防護主
2、要采用菱形框架梁內錨桿噴混植生防護、人字形截水骨架內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進行防護和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防護。3、總體施工部署3.1 DK218+150-DK218+500段路基邊坡具體防護方案DK218+150.0DK218+446.9.0段,線路左側一級邊坡長296.9m;D1K218+260D1K218+430.0段線路左側二級邊坡長170米;D1K218+325D1K218+410.0段線路左側三級邊坡長85米;DK218+230.0DK218+410.0段,線路右側一級邊坡長180.0m;D1K218+250D1K218+345.0段線路右側二級邊坡長95米;均采用4m間距的錨桿框架梁
3、內噴混植生加固。框架梁菱形布置,采用C35混凝土澆筑;框架梁錨桿鉆孔直徑110mm,錨孔與水平方向夾角20,每孔錨桿采用8m長32HRB400螺紋鋼制作,注漿材料選用M35砂漿,注漿壓力不小于0.2Mpa。D1K218+230D1K218+250段,線路右側二級邊坡長20.0米;D1K218+410D1K218+446.9段,線路右側一級邊坡長40.0m;D1K218+430.0D1K218+446.9段,線路左側二級邊坡長20m;DK218+410-DK218+440左側三級邊坡長30米,采用人字形截水骨架內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進行防護,人字骨架主骨架凈距5m,支骨架凈距3m。D1K218+
4、310D1K218+325.0段,線路左側三級邊坡長15.0m;D1K218+350D1K+410段,線路左側四級邊坡長60.0m;采用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進行防護。 框架錨桿施工工藝流程圖錨桿孔灌漿施工測量鉆錨孔、清孔安裝錨桿制作錨桿試驗檢測錨頭處理框架梁澆筑漿液制作坡體開挖坡面清理框架梁鋼筋綁扎3.3. 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 人字形骨架護坡施工工藝流程圖邊坡處理掛線開挖溝槽及基礎骨架澆筑回填種植土噴播植草側溝及墻頂平臺砌筑養護驗收間植灌木噴播植草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回填種植土液壓噴播(撒草籽)養護、驗收平整坡面排水槽定位砌筑間植灌木4 、施工方法4.1 錨桿框架梁施工4.1.1錨桿施工(1
5、)、按照錨桿與水平面夾角為2025布置鉆孔,錨桿施工工序為鉆孔安裝錨桿注漿錨頭封閉,成孔后應立即進行錨桿安裝并注漿。(2)、鉆孔采用螺旋鉆孔。錨桿錨孔直徑110mm。錨桿孔位應按設計要求準確放置于坡面上,孔位誤差不得超過30mm;實際鉆孔深度不小于設計長度,也不宜大于設計長度的500mm;錨孔的孔斜度(傾角)誤差不得超過1。鉆孔時應采用干鉆,特別是在土層或風化層中孔時,嚴禁采用水鉆。鉆孔結束后用高壓空氣(風壓0.20.4MPa)將孔中巖粉排除干凈。(3)、錨桿采用1根長度8.0m的HRB400級32mm鋼筋,錨桿配合框架梁使用,錨頭采用彎鉤與框架梁焊接或綁扎牢固,支架與錨桿采用焊接連接。錨桿桿
6、體長度的允許偏差-30100mm。錨桿具體布置型式見后附圖。(4)、錨桿孔內注漿為一次注漿,在灌漿前應采用空氣清空,排除孔內雜物和積水,然后將灌漿管插入距孔底300500mm處,漿液自下而上連續灌注,隨著漿液的灌注,慢慢拔出灌漿管,中途不得中止灌漿,灌注M35水泥砂漿,注漿壓力不小于0.2MPa,使用P.0 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5)、需要補漿須在初凝前進行,必須要做到漿液均勻地填滿鋼筋與孔壁間空隙。(6)、錨桿孔灌漿后,至少養護7天,養護期間嚴禁敲打,搖動錨桿或在錨桿上懸掛重物,待錨桿孔內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進行框架梁和封頭處理。(7)、錨頭應埋入框架梁中,錨頭鋼筋與框架縱
7、梁主筋焊接相連,與縱梁同時澆筑,縱向每隔3個框架(3D)間距與框架中部設置伸縮縫一道,縫寬0.02m,縫內填塞瀝青麻筋。4.1.2框架梁施工(1)、框架梁應先放線開挖溝槽,位置、間距、尺寸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測放。 (2)、框架梁采用菱形布置,縱梁與水平方向角夾角45,框架梁節點間距4m,在土質、軟質巖及風化硬質巖坡面地段,截面尺寸0.4m0.4m,埋深0.3m,外露0.1m。(3)、框架梁內采用噴混植生防護,噴混植生防護型式見交底圖“貴廣施路專-11”路基邊坡噴混植生設計圖。(4)、路塹頂設置鑲邊;路塹坡腳設置護腳;起訖點處采用現澆混凝土鑲邊加固,寬0.5m,厚0.6m。邊坡平臺設置帶基礎的半坡
8、平臺截水溝,鑲邊型式見后附圖。(5)、錨桿框架梁自側溝開始施做時,應在側溝與框架梁護腳間平臺上設置一排花壇,側溝平臺每間隔2.2m(間距)設置一處栽植低矮灌木的花壇,花壇內凈距寬0.7m,沿線路長3m,深0.4m,(回填35cm厚種植土,地面鋪5cm厚碎石層,每處花壇設置2孔50mmPVC管泄水孔),除護腳以外三邊采用0.2m厚、0.4m高混凝土現澆,花壇內采用附近清表種植土進行客土改良后填筑,每處花壇內每間隔1.m穴栽3棵低矮灌木(萬年青、紫穗槐等)。為避免框架梁內雨水直沖花壇,因此需要在花壇回填頂面與護腳相接處與基礎一并澆筑攔水緣,攔水緣寬0.1m,長3.4m。花壇布置見附圖。(6)框架梁
9、采用C35混凝土現澆,現澆后要及時進行光面處理,以保證整體美觀及排水通暢。鑲邊、平臺截水溝、平臺封閉及基礎必須每隔10-20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2m,縫內全斷面采用瀝青填充,伸縮縫內均為貫通縫,嚴禁切割墻體設置假縫,伸縮位置必須與排水槽錯開布置,以確保與坡面整體和諧美觀。4.1.3框架梁內噴混植生防護施工(1)、噴混植生由噴混植生層、錨桿、鍍鋅金屬網、泄水孔和灌木組成。(2)、當錨桿框架梁內采用噴混植生防護時,一個框架梁或骨架內主錨桿數量不小于4根。(3)、路塹外及邊坡平臺處設置一排鎖頂錨桿,HRB33516鋼筋,間距2m,錨桿長2m,垂直于自然邊坡施做。(4)、坡面每間隔4m交錯設置孔徑4
10、2mmPVC管仰斜泄水孔,孔深0.6m。(5)、掛金屬網時應拉緊網,網間用鐵絲連接,并采用不同厚度的砼墊塊來調節,使金屬網與坡面的距離保持在36cm。(6)、噴射種植混合基材應盡量從正面進行。凹凸部及死角補噴要及時。噴射種植混合基材厚度102cm,金屬網之上的種植混合基材應保證不小于3cm厚。(7)、針對挖方邊坡高度30m的深挖方路塹地段,每施工完12級邊坡,待其余加固護坡工程(錨桿框架梁等)強度、施工工藝等方面滿足設計要求后,及時施做噴混植生防護工程,待噴混植生防護措施施做完成后,方可進行下一級邊坡開挖及相關加固防護措施。(8)、坡面噴草草種應選用適應本地氣候條件且抗逆性強的混合草種,具體的
11、草種配合比可視栽種季節、氣候狀況而定,常用糖蜜草、狗牙根、柱花草、狗尾草、百喜草或螃蟹菊等的混合草進行防護。種植混合基材系由風化砂,有機肥、疏松劑、保水劑、粘結劑等組成,配方經由針對不同環境巖土經室內配比試驗和現場試驗確定。(9)、噴射種植基材植被施工后3個月,植被覆蓋率應不低于80%。4.2 路塹人字形截水骨架噴播植草施工4.2.1 截水骨架施工(1)、骨架由主骨架和支骨架組成。主骨架和邊坡水平線垂直,溝底厚0.6m,溝槽寬0.4m,深0.1m,溝槽兩側設置0.1m厚現澆與骨架同標號混凝土攔水緣,主骨架凈距5m;支骨架和主骨架成45,按人字型鋪設,溝底厚0.6m,溝槽厚0.4m,深0.1m,
12、溝槽下側設置0.1m厚現澆與骨架同標號混凝土攔水緣,支骨架間距為3m。截水骨架的主骨架作成槽型,支骨架作成“L”型,用以分流排除地表水,骨架采用C30混凝土澆筑,嵌入坡面內0.5m,攔水緣采用與骨架同標號混凝土一并澆筑。骨架布置型式見附圖。(2)、塹頂處設置混凝土鑲邊,護坡防護起訖點處各0.5m寬度內采用現澆混凝土鑲邊加固,厚0.6m。邊坡平臺鑲邊下部設置現澆與骨架同標號混凝土攔水緣。(3)、單級護坡最大高度6m(多級護坡其總高度最大值10m)且連續長度50m,間距50100m左右,沿坡面設現澆混凝土踏步一處,以利養護作業,踏步寬1m。本段施工不需要設置踏步。(4)、側溝及墻頂平臺處每間隔2.
13、2m(凈距)設置一處栽植低矮灌木的花壇,花壇內凈距寬0.7m,沿線路長3m,深0.4m(回填35cm厚種植土,地面鋪設5cm厚碎石層,每處花壇設置2孔50mmPVC管泄水孔),三邊采用0.2m厚,0.4m高混凝土澆筑,花壇內采用附近清表種植土進行客土改良后填筑,每處花壇內每間隔1m穴栽3棵低矮灌木(萬年青、紫穗槐等),有支擋工程的側溝平臺花壇靠墻側每間隔0.5m穴栽一棵攀援性植物(爬山虎、葛藤等),花壇必須主骨架錯開布置。 4.2.2 噴播植草與栽植施工(1)、骨架內采用液壓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2)、草種應選用適應本地氣候條件且抗逆性強的混合草種,具體的草種配合比可視栽種季節、氣候狀況而定
14、,常用糖蜜草、狗牙根、柱花草、狗尾草、百喜草或螃蟹菊等的混合草進行防護。(3)、根據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選用根系發達,枝葉茂盛、并能迅速生長的低矮灌木。常用灌木有夾竹桃、小葉女貞、紫穗槐、胡枝子等。(4)、選載用的灌木樹苗至少要有一年的樹齡,冠幅5080cm,高度80100cm,其中夾竹桃截枝插栽,截枝用夾竹桃至少要有兩年樹齡,每一根截枝至少4節,下端切成斜形,上端切齊用泥土包好,防止水分蒸發。(5)、灌木栽植間距:人字骨架路塹邊坡灌木間距1m。一般栽灌木樹坑采用坑深0.25m,直徑0.2m。每坑內栽低矮灌木一株。樹坑客土采用就近清除的地表種植土為原材料,同時必須進行客土改良,客土改良的土壤(
15、加入土壤改良劑、肥料等),提高苗木保水力,促進苗木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4.3 噴播植草(撒草籽)間植灌木防護施工(1)、路塹地段當邊坡高度小于3m時,采用液壓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防護。(2)、根據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選用根系發達,枝葉茂盛、并能迅速生長的低矮灌木。常用灌木有夾竹桃、小葉女貞、紫穗槐、胡枝子等。(3)、植草的草籽多選用狗尾草、百喜草、三葉草、羊茅,多年生黑麥草等混播。(4)、選載用的灌木樹苗至少要有一年的樹齡,冠幅5080cm,高度80100cm,其中夾竹桃截枝插栽,截枝用夾竹桃至少要有兩年樹齡,每一根截枝至少4節,下端切成斜形,上端切齊用泥土包好,防止水分蒸發。(5)、灌木栽
16、植的形式為方格型,間距為1m。樹坑采用坑深0.25m,直徑0.2m。每坑內栽低矮灌木一株。樹坑客土采用就近清除的地表種植土為原材料,同時必須進行客土改良,客土改良的土壤(加入土壤改良劑、肥料等),提高苗木保水力,促進苗木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6)、路塹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地段塹頂邊坡及側溝平臺應設置鑲邊及基礎,鑲邊及基礎(含平臺封閉)必須每隔10-20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2m,縫內采用瀝青填充,伸縮縫內均為貫通縫,嚴禁切割墻體設置假縫,伸縮位置必須與排水槽錯開布置,以確保與坡面整體和諧美觀。路塹地段每隔15m左右設置一道排水槽,排水槽基礎及攔水緣采用混凝土現場澆筑,埋入坡面內不小于0.3m
17、,排水槽成型后必須及時進行光面處理,以確保整體美觀及截排水通暢。5.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項(1)、施工前,作好上方截、排水及防滲設施;雨季施工搭設雨棚。地下水發育路塹地段,首先做好截排水措施;(2)、采用的水泥、鋼筋、骨料、外加劑、摻合料及攪拌用水均符合規范要求;(3)、溝槽開挖后,認真核對地質資料,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基礎砌筑,當與設計不符時及時反饋業主、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單位,以便及時進行調整。(4)、錨桿施工前在同一段范圍內選擇有代表性的與錨桿錨固地段地層相同,環境類似的相鄰地段進行拉拔試驗及開挖試驗,試驗孔數不小于3孔,以驗證錨桿砂漿的握裹性和錨固段的設計指標,確定施工工藝及參數,其相關參
18、數在同一標段內相同地層使用,試驗錨桿長3m,采用32HRB400鋼筋,要求抗拔力土層不小于80KN,巖層不小于160KN。(5)、進行框架梁施工時,在土質、軟巖和風化硬質巖邊坡路塹地段框架梁必須采用人工開槽的方式嵌入坡面,現施工框架梁基槽嵌入深度為0.3m,外露0.1m。(6)、注漿管應該有足夠的內徑,能使漿體壓至鉆孔底部,注漿管能承受1.0MPa的壓力。(7)、施工期間嚴禁的路塹頂邊緣及邊坡平臺上大量堆積集中荷載。(8)、人字形截水骨架在施工前清刷坡面浮土,填補凹坑,使坡面大致平整。在澆筑骨架前,應按照設計要求在每條骨架起訖點放控制樁,掛線放樣,然后人工開挖骨架溝槽,必須保證主、支骨架埋深。
19、施工時應先澆筑骨架銜接處,再澆筑其他部位骨架,兩骨架銜接處應處同一高度,施工時應自下而上澆筑骨架及攔水緣,骨架應與邊坡密貼,骨架流水面平順,若邊坡存在地下水露頭,應引排入排水系統,不可堵塞。骨架攔水緣施工過程中必須與骨架基礎一并澆筑,并銜接好,不得形成激流后沖刷自然邊坡,以保證邊坡穩定。 (9)、灌木栽植后,坑中應及時填土壓緊,并經常澆水,使坑內保持濕潤一直到灌木發芽成活為止。施工季節應選本地造林季節,加強護林,嚴禁放牧,如發現缺苗,及時補栽。種植灌木的邊坡,在大雨后檢查邊坡完整,如發現有局部坍塌開裂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以防病害擴大。6.質量控制及檢驗6.1原材進場檢測(1)、錨桿外觀質量檢驗
20、:桿體直徑要均勻、一致,無嚴重銹蝕、彎折。(2)、錨桿桿體抗拔力土層不小于80KN,巖層不小于160KN。加工后的錨桿的桿體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3)、注漿體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檢驗批6.2錨桿的允許偏差及檢驗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錨孔位置+10mm50mm每孔2組4點尺量、全站儀錨孔直徑-5mm每孔2組4點尺量錨孔傾角3%每孔導桿法測量4錨孔深度50mm每孔尺量5錨桿長度50mm抽查10%尺量骨架護坡各部允許偏差及檢驗數量、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平面位置+50mm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2基底高程+
21、50mm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3坡頂高程-20mm,0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4骨架凈距+50mm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6處(上、中、下部各2處)尺量5骨架寬度及邊槽高度設計值尺量6骨架厚度及嵌置深度設計值尺量7護肩、鑲邊及基礎厚度、寬度設計值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組尺量8踏步寬度、厚度設計值每踏步抽樣檢驗1處尺量9坡面平整度30mm每段護坡每50m長抽樣檢驗3處2.5m長直尺量測注:每段護坡長不足50m按50m計。噴播植草后應及時進行澆水、養護和補植,成活率、覆蓋率不應低于設計或下表的規定。植草防護覆蓋率、成活率要求及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覆蓋率(%)成活
22、率(%)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植草防護土質路基邊坡85每段坡每100m長抽樣檢驗3條帶尺量、計面積2石質路基邊坡70尺量、計面積7.安全及環保7.1安全措施(1)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機具和新的施工方法時,嚴格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2)從事爆破、電力、高處起重等特種作業人員,各種機械的操作人員及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必須經勞動部門專業培訓和考試并取得合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3)施工現場設立安全標志。危險地區必須懸掛“危險”或者“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4)在施工便道間的交叉口、與公路的交叉口,應設立標志。(5)所有道路的便橋,在橋頭樹立標志,注明載重能力和限制速度
23、。(6)施工用電的線路及設備,嚴格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安裝設置,并符合當地供電部門的規定。(7)嚴禁將電線路搭靠或固定在機械、欄桿、鋼筋、管子、扒釘等金屬件上。電線路的架設高度,與建筑物的距離以及和公路等平行或交叉時,必須符合現行的電力設計規范中的規定。(8)路塹開挖時,經常注意坡面的穩定。每天開工前、收工前將對坡面、坡頂附近進行檢查,如發現有裂縫和坍方的跡象或有危石、危土時,立即處理,凡不能處理且對施工安全有威脅時,暫時停止施工,并報告上級處理。(9)在高于3m的坡面上作業,必須拴安全繩;嚴禁在同一安全樁上拴幾根安全繩和在一根安全繩上拴幾個人。在路塹內作業,必須戴安全帽。(10)開挖作業應與
24、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重疊作業。(11)路塹開挖放炮后,在清理過程中,如發現有瞎炮、殘藥、雷管等應及時報告,由爆破人員處理。(12)邊坡開挖中如遇地下水出露,將采取臨時排水措施后方可繼續開挖。巖溶地區,對塹頂或基底的巖溶水、上升泉水應進行治理,不得任意堵塞出水口或任意抽水,以免導致突發性坍陷。(13)棄土應保證路塹邊坡和棄土堆的自身穩定,其位置與高度,根據地形并考慮對附近建筑物以及農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安全影響,在采取措施后方開始棄土。(14)嚴禁有間發性癲癇、高血壓、心臟病和惡性貧血患者擔任撬石和高邊坡作業。(15)路堤自下而上分層填筑,土石方運、卸與填筑壓實的工作面錯開進行。砌筑
25、邊坡與填心大致保持在同一高度,以防石頭翻滾。(16)影響既有道路交通的工程施工時,首先與交通管理部門取得聯系,制定確保交通安全的施工方案、施工計劃及保證安全的具體措施,報交通管理部門審批后施工。(17)路基施工地段發現地下不明管道、線纜時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系,確認做好防護后再繼續施工。地下管道、線纜處施工時,在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后,備齊備足必要的搶修材料,制定出應急方案后再行施工。(18)石方爆破作業前,先制定詳細的爆破方案(報監理及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審批),編制詳細的作業指導書或技術交底書后方可進行爆破,未經技術交底不得爆破。根據工程特點正確計算安全距離,危險區邊界設置明顯標志、警戒信號,必要時設
26、置防護網進行防護,并有專人警戒。爆破作業過程嚴格執行爆破操作細則,控制裝藥量,按規定堵塞炮眼,避免飛石傷害。爆破作業確認完畢后,組織專人清除工作面松動的石塊,達到穩定后方能進入爆破區作業。7.2環境保護措施7.2.1減小生態破壞本合同段工程兩側不任意取土、棄土,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隨意砍伐或改變工程沿線附近區域的植被與綠化;工程臨時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護沿線古樹、不開挖采石取土,材料、廢棄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確因建設需要占用林地的,項目施工結束后做好撫育與恢復工作;臨時施工場地的選擇與布置,盡量少占用綠地面積,保護好周圍環境,減少對植被生態的破壞。施工結束后,及時恢復綠化或整理復耕,重視臨
27、時施工用地的復墾;工程取土、挖方符合所在地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生態環境和礦產資源的破壞;取棄土時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開花式的無序作業,進行有序開挖取土,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并結合工程的實施,及時進行綠化,美化環境;取土區選在高地、荒地上,盡量不占耕地,當必須從耕地取土時,將表面種植土鏟除,集中成堆保存,并在工程交工前做好還地工作。對于深而寬的取土坑,可根據當地需要,用作蓄水池或魚塘;妥善處理廢方,山坡棄土盡量避免破壞或掩埋場坪旁邊的林木、農田及其它工程設施。棄土避免堵塞河道、改變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沒或沖毀農田、房屋。7.2.2噪聲、光污染控制土石方施工現場安排專人進行灑水,并配備灑
28、水車,防止粉塵飛揚;作業場地及運輸車輛應及時清掃、沖洗,保證場地及車輛的清潔;主要運輸道路需進行固化,要定時灑水防塵,嚴禁在場地內燃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合理分布動力機械的工作場所,盡量避免同處運行較多的動力機械設備;對空壓機、發電機等噪音超標的機械設備,采取裝消音器來降低噪音;對于行駛的機動車輛,嚴禁鳴笛;合理安排噪音較大的機械作業時間,距居民較近地段,嚴格控制噪音,不得在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音污染的施工作業;因生產工藝上要求必須連續作業或者特殊需要,確需在22時至次日6時期間進行施工的,應在施工前報業主單位和工程所在地建設委員會,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7.2.3水環境保護施工廢水、生活污水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不得直接排入農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廢水采取過濾、沉淀處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圍環境。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得超標排放;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溝或堤壩同生活水源隔開,避免污染生活水源。7.2.4大氣環境保護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盡可能減少灰塵對生產人員和其它人員造成危害及對農作物的污染;在運輸水泥等易飛揚的物料時用蓬布覆蓋嚴密并裝量適中不得超限運輸。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并安裝空氣凈化系統確保達標排放。對汽油等易揮發品的存放要采取嚴密可靠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