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工程DK447+819.734DK448+233路基預加固樁和錨固樁技術交底書 項目部名稱: XX云桂鐵路二分部 交底內容范圍: DK447+819.734DK448+233路基預加固樁和錨固樁 交底對象范圍: 編 寫 人: 審 核 人: 接受交底方代表簽字: 共印 份 年 月 日編制III級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路基工程交底內容范圍DK447+819.734DK448+233路基預加固樁和錨固樁交底時間 年 月 日 交底地點交底主要情況DK447+819.734DK448+233路基預加固樁和錨固樁1)先施工天溝,做好地面截排水工程,嚴禁邊坡被水浸泡,軟化邊坡;2)自上而下分級、分段開
2、挖,及時施做樁頂高程以上邊坡防護工程;3)待上部邊坡加固防護工程施工完成后,隔樁開挖樁井,設置鎖口、護壁;4)綁扎鋼筋籠,一次性連續灌注樁身砼;5)開挖樁前巖土體,并及時施工樁間支擋工程;6)鑿除暴露的鎖口和護壁,封閉樁頂平臺。交底會組織主持人交 底 人接受交底人員單位、部門或工種簽 名單位、部門或工種簽 名結果1.對交底內容理解、掌握程度 完全理解 基本理解 沒有理解2.交底文件簽收 交底書 施組 專項方案 其它 接受交底單位或部門負責人(代表)簽字: DK447+819.734DK448+233路基預加固樁和錨固樁技術交底書工程概況:DK447+840DK447+955.11右側,長105
3、米,設預加固樁,共16根,樁截面1.5m*2m,樁間距(中-中)均為7m,樁長11-14m. DK447+927.27DK447+969.27左側,長42m,路肩設置錨固樁,樁截面1.5m*2.0m、2.0*2.0m,樁間距(中-中)均為7m,共設7根樁,樁長1118m,DK448+014.73DK448+042.73左側,長28m,路肩設置錨固樁,樁截面1.5m*2.0m、2.0*2.0m,樁間距(中-中)均為7m,共設5根樁,樁長1214m,DK448+025.16DK448+088.16右側,長63米DK448+088.16(樁中心里程)右側垂直于線路方向13.0m70.0m,長度57m
4、,DK448+088.16DK448+123.16右側順線路方向,長35m,設預加固樁,共23根,樁截面1.5m*2m,樁間距(中-中)均為7m,樁長10-15m.均采用C35混凝土澆注,樁結構設計均采用個別設計,1.施工工藝:施工順序:1)先施工天溝,做好地面截排水工程,嚴禁邊坡被水浸泡,軟化邊坡;2)自上而下分級、分段開挖,及時施做樁頂高程以上邊坡防護工程;3)待上部邊坡加固防護工程施工完成后,隔樁開挖樁井,設置鎖口、護壁;4)綁扎鋼筋籠,一次性連續灌注樁身砼;5)開挖樁前巖土體,并及時施工樁間支擋工程;6)鑿除暴露的鎖口和護壁,封閉樁頂平臺。施工流程圖:施工工藝流程框圖樁位放樣首次孔樁開
5、挖井口護壁鋼筋、模型安裝灌注護壁混凝土護壁混凝土強度5Mpa安裝鋼筋骨架護壁模型拆除向孔中注入新鮮空氣深度、垂直度、斷面尺寸檢查平整場地鋼筋骨架制作鋼筋骨架吊裝安設串筒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輸送混凝土檢驗結 束孔樁開挖每2米澆注護壁混凝土不合格施工方法1.先按設計圖放出樁背坡度寬度、坡率及平臺位置,用挖土機配合汽車對該段邊坡進行開挖,開挖面內高外低,以便排水。2.挖至樁頂平臺時,對預加固樁場地進行平整,定出樁開挖區域、堆料場、鋼筋加工場、施工便道,進行架電工作,搞好電線布置。3.人工挖孔及護壁施工測量定位:施工人員必須按圖施工,工程開工前根據設計提供的現場坐標點測放軸線,放出的定位線測放所有的樁位,
6、同時做好各軸線的控制樁,樁位的放樣允許偏差為5mm。經監理復核驗收并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開挖。標定中點:挖孔前,以放好的樁位中心點向樁的四周按軸線方向,引出樁心控制點,待第一節護壁澆筑好后,將下中心控制點標定在護壁上,以后每放一節都用大線錘吊中,找樁中心及軸線控制點,在挖樁工作面定出樁軸線,確保樁徑不小于設計要求,樁軸線偏差不大于規范值;每澆完三節護壁,需校核垂直度一次,垂直度偏差小于0.5%。并做好記錄。挖樁:在填土層、淤泥層、粘土層用短柄鐵鍬鋤頭挖土施工;進入砂巖層用風鎬施工;如遇堅石風鎬難以施工的,采用鉆眼爆破施工。運輸:每孔樁原地面挖下150cm后,即在樁孔上架立垂直運輸支架,用卷
7、揚機作為運土設備。護壁施工:護壁砼采用人工澆筑,人工搗實的方法。塌落度控制在8-10cm。原地面下第一節灌注鎖口,其下挖深2m就灌注C20鋼筋砼護壁一節,厚度為25cm,往下施工以每一節為一施工循環,當樁井井壁土層穩定性差時,應縮短護壁分節高度,可采用0.5-1m一節。每節高度為2m,1.5m2.0m和1.5m2.25m樁徑的護壁厚度為20cm。在節與節之間插豎直鋼筋(入下節25cm),以提高護壁的整體性。護壁模板采用小塊鋼模,拆上節,支下節重復周轉使用,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接固定,在上下端各設一道圓弧形的角鋼內圈做為內側支撐。護壁砼灌注24小時后才可進行拆模工作。夜間施工時要保證用電,施工
8、場地周圍架好照明燈,孔內照明用電采用36V安全電壓,孔內照明燈泡用專用燈罩防護,防止其碰撞時破裂。第一節鎖口鋼筋砼高出原地面20cm,孔口上搭防護棚,孔口周圍設防護欄,挖排水溝。檢查:成孔后對樁身尺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度進行全面測定,作好施工記錄。經監理及有關質檢人員共同逐孔檢查鑒定,符合設計要求后,辦理好隱蔽工程驗收,再制作、吊放鋼筋籠、澆筑砼。當遇到流泥、流砂時,孔圈護壁施工應按下列方法:a.做到快速施工,并減少護壁高度在3050cm,采用上述方法仍無法施工時,應迅速用砂回填樁孔到能控制塌孔為止,并通報有關設計、監理、質檢及現場技術部門研究處理。b.對易塌方施工段應即挖,即驗收
9、,即澆灌護壁砼。孔樁護壁須滿足下列要求:a.護壁厚度、搭接筋的配備,砼必須符合設計的要求。b.孔樁開孔后,應盡快澆筑樁壁砼,且當天需一次性澆筑完畢。c.不得在水淹沒模板情況下澆注護壁砼。d.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應及時加以堵塞或導流。4. 預加固樁孔內爆破為確保施工安全,孔內爆破應注意:孔深超過10米時采用電引起爆。必須打眼放炮,嚴禁裸露藥包,對于軟巖石炮眼深度不超過0.8米,對于硬巖石炮眼深度不超過0.5米。炮眼數目、位置和斜插方向,應按巖層斷面方向來定,中間一組集中掏心,四周斜插挖邊。嚴格控制藥量,以松動為主。一般中間炮眼裝硝胺炸藥1/2節,邊眼裝藥1/31/4節。有水眼孔要用防水炸藥
10、,盡量避免瞎炮,如有瞎炮要按安全規程處理。炮眼附近的支撐應加固,以免支撐炸壞引起坍孔??變确排诤箜氀杆倥艧煛?刹捎秒妱庸娘L機放入孔底吹風等措施。終孔檢查處理挖孔達到設計標高后,應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平整,無松碴、污泥及沉碴等軟層。嵌入巖層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了解地質情況,如與設計資料不符,應提出變更設計。預加固樁炮眼布置圖5.鋼筋籠制作施工前確保使用的設備機具狀態良好,所使用鋼筋材料必須有質保書和試驗報告,作業前作好技術交底.鋼筋加工時主筋搭接位置應錯開,在35d且不小于500mm,范圍內接頭數目不得超過總受力鋼筋面積的50%。主筋焊接必須保證搭接長度不小于規范值??v向主
11、筋在樁頂以下2m內不設接頭。水平加力筋必須和縱筋點焊成牢固的鋼筋籠,保證鋼筋籠不變形、不扭轉。箍筋與主筋間采用22#鐵絲全部進行綁扎,綁扎要牢固,適當加以點焊。根據工期安排及現場實際情況,采用孔內人工綁扎鋼筋,鋼筋數量、規格、尺寸及綁扎等按設計及規范施工,施工完畢后報請監理單位驗收,待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砼灌注。鋼筋在加工場地加工好后用人工搬運、安放至孔內,由鋼筋工按設計圖定好鋼筋位置,控制各鋼筋間距、數量及長度,綁好保護層墊塊,確保保護層厚度等于或大于5cm。然后進行綁扎焊接,成型后采取有效措施固定好鋼筋籠,在同一圈用35個300500mm長18鋼筋一端焊接在加力筋上,一端頂在護壁上,以防鋼筋
12、籠在灌注砼過程中發生位置偏移現象。6.樁芯砼澆灌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挖至設計標高樁基成孔后,認真清理浮渣,抽凈積水,經自檢合格后請監理單位下孔驗收樁孔幾何尺寸,驗收合格后方可灌注樁芯砼。樁芯砼澆灌前,落實現場各作業班組、質檢員、值班人員職責,并作好樁芯砼澆灌記錄。澆灌作業前認真檢查機具工作狀態良好,所用材料符合要求,攪拌班組配合比交底明確。砼拌制,材料(砂、石)必須試驗合格,水泥除具有質保書外,還應有安定性檢驗報告,樁芯砼配合比掛處理牌明示。嚴格砼配合比,為提高施工進度在砼中加入早強劑以加速砼的硬化,控制好坍落度,在攪拌砼時,嚴格按照砼的配合比進行配料,車車過磅,精確在攪拌中用水的計量,砼攪拌
13、時間不少于90秒,坍落度控制在8-10cm范圍內。澆筑采用干式澆注法:在砼澆筑過程中,采用串筒,保證串筒端部距砼的澆筑面不大于2m,防止粗骨料與水泥砂漿離散,出現離析現象。樁芯砼每下料1.5米左右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一次,保證樁芯砼的密實度。樁孔中有水時應用水泵排干;灌注時根據地下滲水的情況確定砼的塌落度,如地下涌水量較大,應采用集中投料,灌注前先投水泥50100公斤,如浮漿的厚度超過0.4米,應用水泵將浮漿抽掉。澆灌過程中,擴頭部分每1米振搗一次,振動棒振點間距0.40.5m,每點振搗時間不少于20秒,振動棒插入砼面不小于1米,樁身部分每1.2米振搗一次。振搗程度以砼面不再明顯沉落和無氣泡溢出
14、為限。振搗由專業人員穿、戴好安全品并有二人在孔口護送下孔進行振搗。澆灌過程中,經常用尺量測砼高度來計算砼面上升高度及時振搗,接近樁頂標高時,認真測浮漿厚度,并做到實際澆灌砼面不產生負誤差或超過設計樁頂標高不大于5cm。樁芯砼澆灌過程中,認真做好砼攪拌及澆灌記錄。每樁芯必須連續澆灌完成,不得留設施工縫。樁芯砼澆灌以后,24小時內用水養護。灌樁芯砼時,做好砼試塊,認真養護,達到齡期后送檢。2.質量標準及措施:質量標準:成孔檢驗實測項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成孔中心位置縱向100mm,橫向+100 -50mm孔徑不小于設計傾斜度小于0.5%孔深不小于設計值沉淀層厚度不大于設計規定鋼筋骨架安裝尺寸實測項目檢
15、查項目允許偏差鋼筋骨架長度100mm主筋間距5mm鋼筋骨架直徑20mm箍筋間距20mm鋼筋骨架垂直度2%質量保證措施:1、技術措施:1)施工過程中的系統檢查,簽證工作,是工程質量的保證,簽證前要認真進行自檢,合格后方可填寫檢查證并報請監理工程師會同檢查簽證。2)樁孔采用人工挖孔,抗滑樁應由兩側向中間靠,跳樁開挖施工。3)精確測定樁位,根據樁位中心十字交叉放出護樁(4個),距孔邊緣約1.0m左右。經常檢查樁孔凈空尺寸和平面位置。使孔的中線誤差、截面尺寸、孔口平面位置滿足設計要求。4)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護壁混凝土必須保證密實,根據土層滲土情況使用
16、速凝劑,護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后進行,樁身鋼筋的接頭按鋼筋圖中說明進行。5)孔內混凝土一次連續灌注,不得中途停頓。樁孔灌注完及時進行樁頂混凝土養護。6)人工挖孔樁挖出的棄土應堆砌在現有的路基上,不應堆砌在路鏨上部,挖樁棄土在抗滑樁施工完成前不應外運;7)滑坡的誘發因素是路鏨開挖,山體滑移后路基繼續開挖又加速了坡體的滑動,因此在滑坡治理施工完成前,禁止在路基上開挖土石方;8)在處理滑坡體張、剪裂縫時,應將開裂兩側的土(石)挖開,每側寬度不應小于0.5m,深度不小于1.0m,然后用粘質土填筑夯實。9)調遣技術水平高、操作熟練的技術人員組成精干的測量、試驗、檢測隊伍,制定詳細的、切實可行的、具有可
17、操作性的技術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標準,檢查按標準。裝備先進的測量、試驗、檢測儀器,用科學的手段保證工程質量。10)嚴把材料關,鋼筋應有出廠質量保證書或試驗報告單,并作機械性能試驗,對進場的鋼筋進行抽驗,遵守“先試驗,后使用”的原則,對力學性能、嚴重銹蝕、麻坑、裂紋夾砂和夾層以及其它不合規范的鋼筋,堅決不予驗收、使用。11)嚴格控制鋼筋的加工質量,加強對加工后的鋼筋存放管理,保證鋼筋的綁扎和焊接質量。2、管理措施:1)實行三級質檢責任制和質量獎罰制。2)施工過程實行全工序控制,嚴格監理程序。3)優化施工方案使施工作業程序化和標準化。4)通過合理的組織與正確的施工方法,盡快形成生產能力,提高施
18、工進度,保持穩定高產,使施工作業程序化、標準化。3.安全、文明及環保措施:安全措施:(1)安全管理實行三級檢查責任制,即:現場安全員自查自糾;專職安全員跟班旁站,實行監督檢查,隨時整改;安全工程師實行巡視監督、檢查、驗收。(2)施工現場應有明顯的安全標志;危險地區必須懸掛“危險”或者“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3)施工所用各種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品應定期進行檢查和必要的試驗,保證其經常處于良好狀態。不合格的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嚴禁使用。(4)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梯,供人員上下井。使用的電葫蘆、吊籠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
19、電葫蘆宜用按鈕式開關,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5)用吊斗出土時,應設有信號指揮。土斗上應拴溜繩,裝土或卸土后應將斗門關好。吊機扒桿和土斗下面嚴禁站人。(6)孔口四周必須設置護欄,一般加0.8m高圍欄圍護。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7)混凝土灌注平臺的減速漏斗,應以吊具固定在平臺方木或鋼件上,不得用扒釘或鐵絲拴掛。減速漏斗外邊的縫隙,應用木板封閉。漏斗串筒之掛鉤、吊環,均應牢固可靠。懸掛之串筒,應有保險鋼絲繩。(8)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加設兩極漏電保護裝置。遇到跳閘時,應查
20、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合閘。(9)每個操作間應懸掛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程序操作。道路出入口、重要安全裝置等處要懸掛安全警告標志。(10)配電箱開關要分開設置,必須堅持一機一閘用電,并采用兩級漏電保護裝置;配電箱、開關箱必須安裝牢固,電具齊全完好,注意防塵、防濕。(11)各種電器應配有專用開關,室外使用的開關、插座應外裝防水箱并加鎖,在操作處加設絕緣墊層。(12)各種電氣設備的檢查維修,一般應停電作業;如必須帶電作業時,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派專人監護。(13)每個操作間應懸掛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程序操作。道路出入口、重要安全裝置等處要懸掛安全警告標志。(14)清除一切可能
21、造成火災、爆炸事故的根源,嚴格控制火源、易燃、易爆和助燃物。(15)工地現場、料場,派專人24小時輪班看守,防止生活物品、材料被盜及其它事故的發生。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中采取一切可靠合理措施,保護施工現場內外的環境,避免由于施工機械操作等引起的粉塵、有害氣體、噪聲等對環境的污染。2、采取可靠措施,保護原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和維持沿線村鎮的居民飲水、農田灌溉、生產生活用電及通訊管線的正常使用。3、施工中發現文物古跡不得移動和收藏,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停止施工,報監理工程師和業主聽候處理,防止文物流失。4、營造良好環境。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經常進行衛生清理。5、工程完工后,及時徹底進行現場清理,并按設計要求采用植被覆蓋或其它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