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術交底記錄編號: 工程名稱煤業化工集團科技研發中心項目交底部位A區工程編號日 期交底內容:地上核心筒鋼筋綁扎技術交底一、 材料要求1、 所有成型鋼筋必須按料單核對檢查合格,并應注有“合格”標識牌。2、 預制梯子筋必須按墻厚尺寸,梯子筋的上中下三根支撐筋必須刷防銹漆,總長度應為墻厚減2mm。梯子筋、 門口暗柱定位卡、“F”卡做法詳見附圖3、 扎絲:20至22號火燒絲,拉筋和支撐筋(墻雙層網片拉結用)拉鉤直徑6。5鋼筋制作,一端彎135度,另一端為90度彎鉤,支撐用直徑12鋼筋制作,尺寸應準確。4、 鋼筋保護層墊塊采用水泥塊厚為15mm。二、 主要機具: 鋼筋鉤子、撬棍、F型板手、手推車、鋼筋腳
2、手橙,鋼筋刷子、粉筆、卷尺等。三、 作業條件:1、鋼筋按現場平面圖位置堆放,堆放時要按鋼筋綁扎的順序分類。 底下應墊墊木,墊木應上下對正,已成型堆放好的鋼筋逐一掛牌,標明規格、尺寸、使用部位,以免發生差錯,長鋼筋吊裝時應采用吊架,以免彎折。2、 對操作人作應班前技術交底,確定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并交代與有關工種配合工作,確定施工方法。3、 彈好墻身、門窗洞口位置線。預留鋼筋處的松散砼及浮漿層剔鑿干凈,辦好放線驗收單。四、 操作工藝:1、 工藝流程:套暗柱箍筋直螺紋套絲安裝暗柱主筋柱箍筋綁扎綁扎連梁鋼筋綁扎墻體鋼筋。2、鋼筋校正,按照墻身線、門窗洞口位置線校正預留鋼筋保護層位置。清理鋼筋表面的污
3、染,鋼筋位移偏大時應按1:6校正,不得出現“馬蹄”形彎。3、暗柱鋼筋綁扎:應在墻體鋼筋綁扎之前進行。綁扎順序:先在柱主筋上畫出箍筋間距尺寸,按已畫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動,由上往下順序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彎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到位,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主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31、柱箍筋最底部的一根距樓面應為5cm,箍筋的彎鉤應為1350,平直長度不小于10d(d為鋼筋直徑)。32、為保證門窗洞口的位置正確,在綁扎LL梁前將所有洞口的標高尺寸標在暗柱主筋上(該標高一定要是建筑標高)梁主筋伸入墻內的錨固長度,級鋼不小于35d,直徑20=700mm,直徑25=875mm,
4、。梁第一個箍筋應進支座5cm。箍筋彎鉤疊合處應綁在梁頂部位,并應交叉布置。33、暗柱主筋接頭位置距砼板面500mm,相鄰兩接頭錯開高度不應小于35d,直徑16=560mm,直徑18=630mm。4、墻體鋼筋綁扎:41、墻體鋼筋綁扎時應先綁24根豎筋,并畫好橫筋分檔標志,然后在下部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橫筋在外,主筋在內,先綁豎筋,后綁橫筋,立筋距暗柱第一根鋼筋為5cm,水平筋距樓面第一根鋼筋為5cm,鋼筋的網格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42、墻體鋼筋均為雙向受力鋼筋,所有鋼筋相交點均應滿扎牢固。43、綁扎墻體水平筋水平筋綁在墻體豎向筋的外側,水平筋的第一根起步筋距混凝土面50mm。綁扎時所有鋼筋交叉
5、點逐點綁扎,不得漏扣。具體搭接方法及搭接長度見下圖: 剪力墻豎向鋼筋搭接 剪力墻水平筋搭接4、4、鋼筋錨固長度: 抗震剪力墻鋼筋錨固長度LaE鋼筋型號HRB400鋼筋抗震錨固長度(cm)C35(43d)C50(36d)C55(35d)1251.643421460504918776563208672702295797725100.89087.5剪力墻轉角處水平鋼筋錨固長度做法詳見下圖: 剪力墻水平筋轉角處錨固圖示剪力墻連梁縱向受力筋伸入墻內的錨固長度不小于LaE,且不小于600mm。當墻體連梁高度大于700mm時,且相應的墻體水平筋10mm,則連梁兩側面沿梁高范圍內的縱向構造鋼筋采用直徑為10m
6、m的三級鋼,間距200mm布置。(見圖集11G1011 68頁)剪力墻開洞時洞口加筋布置:當洞口小于300mm時不需設置加筋,鋼筋直接繞過即可;當300mm時洞口每側加筋按后表設置:(見機構設計說明二;圖集11G1011 78頁)剪力墻外墻變截面處鋼筋做法見下圖連梁鋼筋綁扎完畢后清理梁底模板的雜物,并將梁側模板合上,支設頂板模板,按板筋的間距用墨線在模板上彈出下層筋的位置,板筋起始筋距梁邊為50mm。綁扎板的下層鋼筋:按彈好的鋼筋位置線擺放縱橫向鋼筋。下層鋼筋綁扎完畢后,預埋件、電氣管線、水暖設備預留孔洞等及時配合安裝。然后放置墊塊和馬凳,綁扎上層板筋,上層筋的直鉤應垂直朝下,不能直接落在模板
7、上。上層筋為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應綁扎,綁扎方法同下層筋,頂板分布筋和溫度筋均按6200設置。板的下層鋼筋錨入支座內的長度大于5d,且過中線。具體見下圖:44、墻體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扎間距支撐和拉筋,撐筋可用梯子筋,以固定雙排鋼筋及水平筋之間的間距。拉鉤鋼筋間距為400 mm,梅花形布置。45、鋼筋保護層,墻板為15 mm,梁柱為25 mm,設置間距為1.5米左右。梅花型布設。46、在配合其它工種安裝預埋管件,預埋孔洞時.其標高位置均應符合設計。把所碰到的縱橫鋼筋盡量理順。47、加強層與非加強層之間的鋼筋轉換應符合規范要求。5、偏位鋼筋處理 :接長剪力墻豎向鋼筋將插筋調直理順,如有位移,則按
8、1:6的比例將其調整到位。剪力墻和暗柱的鋼筋采用搭接接頭連接,鋼筋接頭相互錯開,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豎向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2LaE,若不同直徑鋼筋搭接以較小鋼筋的直徑進行計算。暗柱箍筋接頭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綁扎。剪力墻第一排豎向鋼筋距暗柱距離為50mm。暗柱綁扎時在立好的主筋上用粉筆畫出箍筋的位置線,然后將已經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綁扎好,箍筋接口彎鉤水平且平直部分滿足10d,暗柱縱向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加密(間距小于5d并且小于100mm)。綁扎剪力墻豎向鋼筋時加設豎向梯子筋,以保證剪力墻鋼筋骨架的尺寸,每道剪力墻至少加設兩道梯子筋。五、 質量要求1、鋼
9、筋帶有顆粒狀和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有規格使用。鋼筋表面應保持清潔。2、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接頭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3、鋼筋網片和骨架綁扎不得缺扣、松扣。4、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搭接長度不小于規定值。5、箍筋數量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6、鋼筋成品允許偏差范圍 網眼尺寸:20mm 受力筋間距:10mm 暗柱箍筋間距:20mm 受力筋保護層:3mm 六、成品保護:1、綁扎鋼筋時嚴禁碰撞預埋件,如碰動應按設計位置重新固定牢靠。2、大模板板面刷隔離劑時不得污染鋼筋。3、各工種人員不準任意踩 踏鋼筋。特別是級鋼筋
10、容易彎拆。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水平筋位置、間距不符合要求:應嚴格按劃好的分檔線綁扎。梯子要按規定設置,墻筋綁扎時應搭設高凳或簡易腳手架,綁扎要牢固,以免水平筋發生位移。2、下層伸出的墻柱鋼筋 位移偏大,綁扎時應先將下層伸出墻筋調直理順,然后綁扎或焊接, 墻體模板安好后要認真設專人用墊塊調整模板上口板面與墻立筋的保護層厚度,并用F水平筋固定立筋,以免甩出鋼筋移位。3、門窗洞口暗柱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各層門窗洞口兩側伸出筋,在綁扎前根據洞口邊線位置調整,綁扎洞口暗柱立筋時應用吊線找正。4、剪力墻水平鋼筋錨固長度不符合要求:綁扎之前要熟悉圖紙,特別注意在拐角、十字結點、墻端、連梁等部位鋼筋的
11、錨固長度必須符合要求。豎向筋每次搭接應嚴格按標準執行,以免樓面上甩出的插筋長短不齊,造成搭接位置長度偏差。5、暗柱箍筋在同一平面上只允許兩道箍筋重疊,墻體立筋搭接部位必須綁扎三道水平筋。暗柱第一道箍筋距地3cm起線。6、墻體梯子筋及模板上口定位筋做法詳見附圖八、應注意的安全事項8.1、鋼筋吊運必須有專人負責指揮,遇六級風以上應停止吊運。8.2、捆綁鋼筋的鋼絲繩應牢固,起吊時確認鋼絲繩已拴緊才能緩慢起鉤。 8.3、使用的鋼筋機械必須有專用配電箱,一機一閘。 8.4、機械外殼必須有保護接地裝置。 8.5、夜間作業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8.6、所有臨邊及洞口防護必須齊全。8.7、墻體綁扎由于層高較高,在高廳綁扎時必須打設操作架,嚴禁攀扶在墻體上綁扎。操作架必須穩固,外側用安全網圍護。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高掛低用。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交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