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項目管理表格分項工程技術交底卡表格編號CSCEC-PM-0803項目名稱及編碼海南移動指揮調度中心一期主體工程第 頁共 9 頁樓棟號/分項工程名稱外腳手架工程量/分包公司XX發勞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交底內容1、外腳手架搭設區域本工程需要搭設外腳手架的部位:地下室施工階段沿著地下室四周搭設落地鋼管腳手外架;主樓1-2層,核心筒四周搭設雙排單立桿落地鋼管外腳手架,結構高度9.55m,3層以上為爬模架體無需搭設外架;裙樓1-4層四周全部搭設雙排單立桿落地鋼管外腳手架,結構高度為19.15m。(見下圖)地下室施工階段鋼管落地外腳手架搭設示意圖地上結構施工階段鋼管落地外腳手架搭設示意圖(主樓、裙樓)2
2、、外腳手架搭設施工2.1 腳手架搭設技術參數立桿縱距(m)立桿橫距(m)步距(m)掃地桿距地距離(m)剪刀撐內排架距墻的距離(m)連墻件材質選用及設置方式1.511.80.215m0.3兩步一跨2.2 各分項節點施工方法2.2.1 構造要求1、立柱構造要求(1)每根立桿底部設置200mm寬腳手板墊板。(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管底端不大于200mm 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3)立柱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對接,對接應符合以下要求:立柱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
3、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4)腳手架立桿頂端高出檐口上端1.5m。2、縱向水平桿構造要求(1)縱向水平桿設置在橫向水平桿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緊在橫向水平桿上??v向水平桿在操作層的間距不宜大于400mm。(2)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于3 跨,并不小于6m。(3)縱向水平桿一般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4)橫桿伸出腳手架外沿不得大于100150mm,必須統一尺寸,本工程統一100mm。3、橫向水平桿構造要求雙排架的橫向
4、水平桿兩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本工程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設置為300mm。4、腳手板的構造要求(1)腳手板主筋應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四個腳應用直徑為1.2mm 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2)同時進行結構施工的操作層不多于二層,自操作層的腳手板往下每隔三層滿鋪一層腳手板。(3)腳手板禁止挑頭板。(4)腳手板不得有裂紋、硬彎。5、連墻件布置及構造要求(1)連墻桿的做法:采用鋼管四面抱柱及鋼管拉結(結構施工時預埋鋼管,通過連墻桿與架體立桿扣件連接,并采用鋼管回頂至混凝土結構上)兩種形式進行設置。(2)連墻件垂直間距、水平間距分別控制在兩步一跨,連墻件必須從底步第一根縱
5、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當腳手架下部不能設連墻件時可采用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 60 度,連接點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4)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墻面設置,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稍為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6、剪刀撐與橫向支撐構造要求(1)沿腳手架縱向兩端和轉角處起,在腳手架外側面整個長度與高度用斜桿搭成剪刀撐,自下而上循序連續設置。(2)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宜在6 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 跨,且不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控制為50 度。(3)剪刀
6、撐斜桿的接頭必須采用搭接,搭接要求跟以上構造要求同。(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5)因本工程腳手架搭設高度均小于規范要求的24m,所以剪刀撐不需要連續布置,按間隔10跨布設(即間距為15m)。7、門洞構造要求(1)洞口處增設的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優先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中心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2)洞口兩側增設的橫向支撐應伸出增設的斜桿端部;增設的短斜桿端部應增設一個安全扣件。8、之字型斜道構造要求及斜道腳手板構造要求(1)本工程的上人斜道設置在裙房建筑東側及
7、塔樓北側,斜道桿件全部獨立設置,人行斜道寬度為1.2m,坡度為1:3(高:長),拐彎處設置1.5m寬休息平臺。(2)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均必須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為1.2m,擋腳板高度為180mm;(3)斜道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上增設縱向支承斜桿,斜桿間距為500mm。(4)腳手板順鋪時,接頭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應用三角木填順。(5)人行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300mm 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30mm。3 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措施(1)在方案實施前,方案編制人必須組織項目各部門的所有人員以及腳手架專項施工操作人員全面討論方案的各項細節。方案通過各方審核
8、批準后,方案編制人召集相關人員對方案進行詳細的交底,并形成記錄。在工程施工前必須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各方嚴格交底,確保從方案編制人、現場管理組織實施人到實際施工操作人員明確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及技術要點。(2)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3)搭設立柱時,外徑不同的鋼管嚴禁混用,相鄰立柱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構造要求。(4)開始搭設立柱時,應每隔6 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5)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6)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
9、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7)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拆除。(8)剪刀撐、橫向支撐應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剪刀撐、橫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珩架于150mm。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9)鋪設腳手板時,應滿鋪、鋪穩,靠墻一側立墻面距離不應大于150mm。腳手板的端頭應采用直徑3.2mm 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上,在拐角、斜道平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以放置滑動。(10)欄桿和擋腳板應搭設在外排立柱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1.2m,中欄桿居中設置,擋
10、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11)腳手架搭設完畢后,必須經有關部門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4 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措施(1)劃出工作區域,禁止行人進入。(2)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綁者先拆除,先綁者后拆除,一般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3)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告知對方以防墜落。(4)材料工具要用滑輪和繩索運送不得亂扔。(5)根據工程經驗,在腳手架拆除時經常發生:拆除外架時,操作人員不帶或不按要求掛設安全帶,極大的造成了不安全的隱患,因此本工程強制性要求采用16#的鋼絲繩做拆除腳手架的安全保險繩, 示意圖見下頁。具體
11、技術要求如下:A、此安全保險鋼絲繩采用16#及以上直徑的鋼絲繩,鋼絲繩不得有彎曲及明顯破損等缺陷。B、保險鋼絲繩掛設在腳手架的內排架的立桿上,并確保在內排架靠近外排架一側。C、保險繩沿結構外側設置一周,并在每個直線轉角處斷開設置,每個直線面的兩端頭鋼絲繩均繞鋼管一周,待直線內鋼絲繩基本緊固后,兩端采用繩卡固定。D、在直線范圍內,每6 個鋼管鋼絲繩繞相應立桿一周,形成一個固定點,減少鋼絲繩的活動范圍。E、待保險鋼絲繩安裝完成后,拆除外架操作人員直接將安全帶懸掛在保險鋼絲繩上即可,順做拆除外架的進度,鋼絲繩相應下調即可。F、每拆除腳手架一定高度應檢查鋼絲繩是否緊固,如松動應及時緊固。會簽欄質量安全環保時間時間時間編制審核簽發時間時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