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 拌 砂 漿技 術 交 底成都XX建材有限公司 預拌砂漿技術交底一、我司預拌砂漿的優勢1.質量可靠:材料配制精確,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使得砂漿具有更高的基面粘結強度;砂漿的砂級配合理,并合理搭配相應的聚合物膠粉,大大降低墻面塑性裂紋發生率;避免了工人隨拌隨用造成的砂漿浪費及墻面大面積空鼓開裂現象。2.安全環保:我市已發出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通知,預拌濕砂漿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它從選材到生產過程都是低碳環保的,在生產過程中避免了材料烘干使用的燃煤和粉塵,施工中避免了工地二次攪拌產生的大量粉塵及噪音污染,更避免了粉塵對人的身體危害。3.效率高:濕砂漿具有“開放時間”保證,長時間的施工性能,工人
2、的批蕩時間好掌握,施工順滑,易上墻,手感輕松,抹灰量一般能增長一倍,大大地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而現拌砂漿是要求工人要精確掌握砂漿的收水時間,如果稍稍錯過了收水時間就會造成砂漿難以搓平抹壓的情況,而且,一次攪拌量不宜太多,抹一點拌一點,效率低下4.科學組織管理:大規模施工時,施工組織簡單快捷,大批量砂漿供應能及時配送到位,而且,還能避免現場攪拌造成的低效混亂局面。5.社會經濟效益:生產企業無需添置設備,利用夜間閑置的攪拌站即可連續穩定的生產和配送濕拌砂漿,既合理安排混凝土和砂漿的生產,又使閑置設備增值,這種經濟效益保障了施工單位能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砂漿。二、預拌砂漿與傳統砂漿的對應關系品種預拌
3、砂漿傳統砂漿砌筑砂漿M5M5混合砂漿、M5水泥砂漿M7.5M7.5混合砂漿、M7.5水泥砂漿M10M10混合砂漿、M10水泥砂漿M15M15水泥砂漿M20M20水泥砂漿抹灰砂漿M51:1:6混合砂漿M101:1:4混合砂漿M151:3水泥砂漿M201:2水泥砂漿 1:2.5水泥砂漿 1:1:2混合砂漿 地面砂漿M151:3水泥砂漿M201:2水泥砂漿三、交貨驗貨1.濕拌砂漿由攪拌車運送到工地現場后,應進行交貨檢驗,交貨檢驗的濕拌砂漿應隨機從同一車中抽取,并應在卸料工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間采取。2.濕拌砂漿試件的采取及稠度、力學等試驗應在砂漿運到交貨地點時開始算起20min內完成,試件的
4、制作應在30min內完成。3.每個試樣取樣量應大于砂漿檢驗項目所需量的2倍,且不宜少于0.01m3.四、工地現場準備(一)、濕拌砂漿存儲池的技術要求:1.砂漿池采用普通砌塊砌筑,池體具有足夠圍護強度儲存砂漿;2.砂漿池的數量、容量應滿足砂漿品種、供貨量的要求;例如:單個砂漿池存儲容積不低于10m3,建議規格:長*寬*高=3500*3000*1300mm;3.砂漿池應做防漏、防滲水措施,頂部做防雨和防曬處理,避免雨淋和陽光直曬,同時,避免強風吹刮;4.濕拌砂漿存放期間需用密封材料覆蓋表面(如:塑料薄膜或彩條布),以避免水分過度流失;5.不同品種、強度等級的濕拌砂漿應分別存放在不同的砂漿池內,并對
5、砂漿池進行標識,標識內容應包括:砂漿的品種、強度等級、開放時間等。6.應確保先存先用,后存后用。當存放地點的溫度超過30或低于5時,應考慮溫度對砂漿可操作時間的影響。 (上圖為砂漿池)(二)接料斗的作用:主要用于抹灰、砌筑砂漿,由小工將砂漿池砂漿運送到每個樓層,根據包工頭要求將砂漿放置在接料斗中分配給大工,這樣可避免濕砂漿與地面接觸導致水分喪失,確保開放時間。接料斗制做要求:采用厚度為24mm厚鐵皮制作,容量為:可存放兩三個斗車砂漿即可。 ( 上圖為接料斗) (三)、工地砂漿用量表:利于司機準確卸料,工地科學管理。五、濕拌砂漿施工技術要點1. 盡快上樓:砂漿到達工地盡量在第一時間(3小時內)轉
6、移到各施工樓層。2. 注意干裂:空氣對流速度過快的樓層要等風速減小的時間進行砂漿施工。3. 淋水處理:基層墻面要提前澆水,要澆透澆勻。4. 注意抹灰砂漿滑落:第一遍砂漿上墻后一定要等其收水干燥后才能進行第二遍砂漿層的上漿,等第二遍砂漿收水干燥后才能進行刮平施工,否則由于漿體太軟會造成砂漿層下滑脫落及空鼓的情況。5.收水時間:收水應在砂漿層已處于六、七成干的情況下施工(此時用手指按壓砂漿層,有輕微壓痕但不粘手)和現拌砂漿砂漿相比,濕砂漿在磚墻收水時間一般延后半個小時;在剪力墻面收水時間要延后2至3小時。6.尾漿:砂漿達到初凝時間時,砂漿和易性變差(稱為尾漿),往往工人加水或加水泥攪拌后使用,這時
7、的砂漿強度低且返白,極易出現塑性裂紋,所以一定要在砂漿達到初凝前施工上墻。7.隔天上漿:隔天要做第二遍砂漿前,也要對第一遍砂漿層進行淋水,否則容易產生“層間粉化”的情況,甚至會出現兩遍砂漿層之間剝離空鼓的現象。8.基層清潔:抹灰施工前要對基層進行處理,保證清除干凈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9.預防空鼓:為防止砂漿空鼓,在砂漿抹灰施工之前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規范的“拉網加強”(尤其是剪力墻與磚墻交接處)或“拉毛”(尤其是剪力墻,方式包括涂抹法、滾刷法及噴涂法等)。10.保濕養護:砂漿施工后必須進行7d以上的保濕養護,包括噴水、灑水、涂養護劑或養護膜、覆蓋濕草簾等方式。六、預拌濕混砂漿施工質量控制參
8、考預拌砂漿應用技術規程(JGJ/T 223-2010)、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等有關規定。1、一般要求(1)不同品種、規格的預拌砂漿不應混合使用。(2)預拌砂漿施工的環境溫度宜為535。當溫度低于5或高于35施工時,應采取保證工程質量的措施。五級風及以上、雨天和雪天的露天環境條件下,不宜進行預拌砂漿施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低于5時,砌體工程應采取如下冬季施工措施。a) 現場的砂漿拌合料應采取保溫措施。b) 砂漿拌合料的溫度及施工面的溫度不應低于5。c) 抹灰(粘貼)層應有防凍措施。(3)攪拌好的砂漿拌合料應在規定時間內用完,在炎熱或大風天氣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損失。對出
9、現泌水的砂漿拌合料應在使用前再次拌合。(4)使用單位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互檢和專職人員檢驗制度,并應有完整的施工檢查記錄。2、砌筑砂漿施工(1)砂漿稠度可參考表1的規定選用。表1 砌筑砂漿的稠度砌體種類砂漿稠度(mm)燒結普通磚砌體粉煤灰磚砌體7090混凝土多孔磚、實心磚砌體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蒸壓灰砂磚砌體蒸壓粉煤灰磚砌體5070燒結多孔磚、空心磚砌體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6080石砌體3050 (2)塊材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a) 砌筑非燒結磚或砌塊砌體時,塊材的含水率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b) 砌筑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砌
10、體時,磚應提前澆水濕潤,并宜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不應采用干磚或處于吸水飽和狀態的磚;c) 砌筑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混凝土多孔磚及混凝土實心磚砌體時,不宜對其澆水濕潤;當天氣干燥炎熱時,宜在砌筑前對其噴水濕潤;d) 砌筑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時,應提前澆水濕潤。砌筑時,砌塊表面不應有明水。(3) 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a) 砌筑砂漿的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允許誤差宜為2mm;b) 采用鋪漿法砌筑磚砌體時,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 mm;當施工期間環境溫度超過30時,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c) 對磚砌體、小砌塊砌體,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一步腳手架高度內;對石砌體,每日
11、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d) 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密實飽滿。磚砌體的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磚柱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90%;小砌塊砌體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90%,填充墻砌體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80%。豎向灰縫不應出現瞎縫和假縫;e) 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法或擠漿法使其飽滿,不應先干砌后灌縫;f) 當砌體上的磚或砌塊被撞動或需移動時,應將原有砂漿清除再鋪漿砌筑。3、抹灰砂漿施工(1)外墻大面積抹灰時,應設置水平和垂直分格縫。水平分格縫的間距不宜大于6m,垂直分格縫宜按墻面面積設置,且不宜大于30m2。(2)天氣炎熱時,應
12、避免基層受日光直接照射。施工前,基層表面宜散水濕潤。(3)基層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a) 基層應平整、堅固,表面應潔凈。上道工序留下的溝槽、孔洞等應進行填實修整。b) 不同材質的基體交接處,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在抹灰前鋪設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門窗口、墻陽角處的加強護角應提前抹好。c) 在混凝土、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等基體上抹灰時,應采用相配套的界面砂漿對基層進行處理。d) 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混凝土多孔磚等基體上抹灰時,宜采用界面砂漿對基層進行處理。e) 在燒結磚等吸水速度快的基體上抹灰時,應提前對基層澆水濕潤。施工時,基層
13、表面不得有明水。(4)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a) 抹灰施工應在主體結構完工并驗收合格后進行。b) 抹灰工藝應根據設計要求、抹灰砂漿產品說明書、基層情況等確定。c) 抹灰砂漿抹灰時,每遍涂抹厚度不宜大于10mm。當抹灰砂漿厚度大于10mm時,應分層抹灰,且應在前一層砂漿凝結硬化后再進行后一層抹灰。每層砂漿應分別壓實、抹平,且抹平應在砂漿凝結前完成;抹面層砂漿時,表面應平整。d) 當抹灰砂漿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e) 抹灰砂漿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振動和受凍。抹灰砂漿施工完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4、地面砂漿施工(1)地面找平層和面層砂漿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14、,且不應小于20mm。(2)基層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a) 基層應平整、堅固,表面應潔凈。上道工序留下的溝槽、孔洞等應進行填實修整。b) 基層表面宜提前灑水濕潤,施工時表面不得有明水。c) 光滑基面宜采用相匹配的界面砂漿進行界面處理。d)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前應對立管、套管和地漏與樓板節點之間進行密封處理。(3) 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a) 面層砂漿的鋪設宜在室內裝飾工程基本完工后進行。b) 地面砂漿鋪設時,應隨鋪隨壓實。抹平、壓實工作應在砂漿凝結前完成。c) 做踢腳線前,應彈好水平控制線,并應采取措施控制出墻厚度一致;踢腳線突出墻面厚度不應大于8mm。d) 踏步面層施工時,應采取保證每級踏步
15、尺寸均勻的措施,且誤差不應大于10mm。e) 地面砂漿鋪設時宜設置分格縫,分格縫間距不宜大于6m。f) 地面面層砂漿凝結前宜用抹灰板操抹不少于2次,凝結后應及時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g) 地面砂漿施工完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面層砂漿的抗壓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前,應采取保護措施。5、普通防水砂漿施工(1)防水砂漿的施工應在基體及主體結構驗收合格后進行。(2)防水砂漿施工前,相關的設備預埋件和管線應安裝固定好。(3)防水砂漿施工完成后,嚴禁在防水層上鑿孔打洞。(4)基層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a) 基層應平整、堅固,表面應潔凈。當基層平整度超出允許偏差時,宜采用適宜材料補平或剔平。b
16、) 防水砂漿施工時,基層混凝土或砌筑砂漿抗壓強度應不低于設計值的80%。c) 基層宜采用界面砂漿進行處理。d) 當管道、地漏等穿越樓板、墻體時,應在管道、地漏根部做出一定坡度的環形凹槽,并嵌填適宜的防水密封材料。(5)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a) 防水砂漿可采用抹壓法、涂刮法施工,且宜分層涂抹。砂漿應壓實、抹平。b) 普通防水砂漿應采用多層抹壓法施工,并應在前一層砂漿凝結后再涂抹后一層砂漿。砂漿總厚度宜為18mm20mm。c) 砂漿防水層各層應緊密結合,每層宜連續施工,當需留施工縫時,應采用階梯坡形槎,且離陰陽角處不得小于200mm,上下層接槎應至少錯開100mm。防水層的陰陽角處宜做成圓弧形。d) 屋面做砂漿防水層時,應設置分格縫,分格縫間距不宜大于6m,縫寬宜為20mm,分格縫應嵌填密封材料,且應符合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5的規定。e) 防水砂漿凝結硬化前,不得直接受水沖刷。儲水結構應待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注水。f) 砂漿凝結硬化后,應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