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充墻砌筑技術交底一、設計要求:1、電梯井壁采用頁巖多孔磚M7.5混合砂漿砌筑,其砌塊容重應15.6KN/M3,部分放射影像科機房采用240厚、370厚頁巖實心磚M5.0混合砂漿砌筑,其砌塊容重應19KN/M3,其余固定隔墻墻體采用加氣砼砌塊(一等品),M7.5(層高4.2m)和M5.0混合砂漿砌筑,其砌筑容重5.5KN/ M3。所有通風管井內表面要求隨砌隨抹灰(水泥砂漿)。煙道側壁用耐火磚砌筑,內壁要求用耐火砂漿隨砌隨抹,并要達到無滲漏。填充墻砌體砌筑做法根據設計要求按照8度抗震設防的做法進行。2、水電管井在設備及管道安裝完畢后砌筑墻體;空調機房、通風機房統一在空調設備安裝完成后砌墻和安裝門
2、扇。衛生間等用水房間除門洞外做120高與墻體同寬的鋼筋砼反邊,再砌墻體。管道井門門洞下部平墻體內側設80100 C15素砼門坎,以起擋水作用。二、施工準備1、材料準備1.1砌塊:品種、規格、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規格應一致。有出廠證明、試驗報告單。本工程墻體規格有100厚、200厚、局部240厚、370厚。加氣砼砌塊的含水率應小于15%。1.2干拌混合砂漿:標號M7.5、M5。1.5 水: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1.6 其它材料:拉結鋼筋、預埋件等。2、工具機械準備備有手推車、膠皮管、篩子、鐵揪、半截灰桶、噴水壺、托線板、線墜、水平尺、大鏟、瓦刀、專用切割工具鋸、 皮數桿等。3、技
3、術準備3.1 砌體砌筑前主體部分承重結構已施工完畢,并已通過有關部門驗收。3.2 彈出軸線、墻邊線、門、窗洞口線,在結構墻柱上彈好+500MM標高水平線及墻立邊線。經復核,辦理預檢手續。3.3 立皮數桿:宜用30mm40mm木料制作,皮數桿上注明門、窗洞口、拉結筋、圈梁、過梁的尺寸標高。轉角處均應設立,一般距墻皮或墻角50m為宜。皮數桿應垂直、牢固、標高一致,經復核,辦理預檢手續。3.4 根據最下面第一皮磚的標高,拉通線檢查,如水平灰縫厚度超過20mm,用細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漿找平或砍磚包合子找平。先砌三皮燒結實心磚,然后砌筑砌塊。砌筑前一天,應將預砌加氣混凝土墻與原結構相接處,灑水濕潤以
4、確保砌體粘結。在砌筑前二天,應對加氣砼砌塊灑水23遍濕潤,要求水滲入加氣砼砌塊表面810mm。3.5 檢查砌塊的齡期情況,齡期不足28d的砌塊不得砌筑。三、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排磚砌塊砌筑驗評2、砌筑前,將砌筑墻體部位的樓地面,剔除高出撂底面的凝結灰漿,并清掃干凈,灑水濕潤。3、砌筑前按實地尺寸和砌塊規格尺寸進行排列擺塊,加氣塊不夠整塊的可以鋸裁成需要的規格,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空心磚用適當尺寸的填充磚找補。4、拌制砂漿4.1 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混合砂漿一般在拌合后34h內用完,嚴禁用過夜砂漿。4.4 每一樓層或250m3砌體的各種強度等級的砂漿,每臺攪拌機至少作一組試塊
5、(每組6塊),砂漿材料、配合比變動時,還應制作試塊。5、填充墻砌筑5.1 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交接處咬槎搭砌,掉角嚴重的砌塊不宜使用。5.2運輸至樓層面堆放的磚塊應輕拿輕放,禁止直接傾倒在樓面上,禁止在樓層四周邊緣隨意堆放砌塊。5.3 砌筑墻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全部灰縫均應填滿砂漿,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應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8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低于80%,不得出現瞎縫、透明縫;加氣砼砌塊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不宜小于10mm,不宜大于15mm,豎向灰縫寬度不宜大于20mm。每砌兩皮砌塊應隨即用原漿勾縫,勾縫深度不應大于4mm,勾縫深淺一致,橫平豎直,待砂漿硬化后宜對墻面進行養護,養護
6、時間不宜小于24小時。5.4墻體在地面或樓面先砌三皮實心磚,砌筑時要從轉角或交接處開始,內外墻同時砌筑。切鋸砌塊時應用專用工具,不得用斧子或瓦刀任意砍劈,洞口兩側應選用規則整齊的砌塊砌筑。墻體上的預埋件及留洞應預埋、預留,盡量避免在已砌好的墻體中打洞。不宜在外墻上留腳手眼,若留應用細石砼將腳手眼填實。窗臺砼現澆帶做法見05G701(一)37頁。5.5砌塊與墻柱的相接處必須預留拉結筋,豎向間距為600MM,壓埋26鋼筋,沿墻長貫通,水平拉結鋼筋應保證位置準確、平直。做法見西南05G701(一)第2832頁中8度設防的相關大樣執行,(見附圖)。鋪砌時將拉結筋理直、鋪平。墻體高度大于4m的內填充墻,
7、應在其半高處或門上口設通長C20砼配筋帶,截面為墻厚120,配48縱筋6200箍筋,配筋帶與柱墻的連接構造詳見西南05G701(一)第24頁,有門窗洞口時,當洞口寬度不大于1.2m時,應在洞口兩側設置鋼筋混凝土邊框,洞口寬度大于1.2m時,應在洞口兩側設置構造柱,詳第26頁用于8度設防的節點1和節點2;填充墻轉角處應設置水平筋,要求詳見西南05G701(一)第27頁,填充墻頂部與梁板的連接措施詳見西南05G701(一)第34頁大樣,每隔1.3m設18的U型鋼筋與梁底板底連接,用M5砂漿塞實,墻體頂部與梁底、板底也采用M5砂漿塞實。外墻層高大于4m時應在其半高處或窗頂處設置通長圈梁,截面為墻厚2
8、00,配級414縱筋,6200箍筋(兼過梁時應滿足過梁要求),縱筋分別錨入兩端柱內Lae。砼構造柱除圖中已注明外,其截面為墻厚200,構造柱鋼筋大小及連接構造詳西南05G701(一)第28頁,縱筋兩端分別錨入上下梁板內Lae,構造柱設置位置如下: a、內隔墻:內隔墻端部轉角處,相鄰橫墻或砼墻柱間距大于5m時,墻段內增設構造柱,間距不大于3m. b、外圍圍護:內外墻交接處,外墻轉角處,相鄰橫墻或砼墻柱大于4m時,墻段內增設構造柱,間距不大于2m。 c、窗下墻:窗洞大于3m的窗下墻中部設構造柱,間距不大于2m。 d、窗間墻(外墻)長度小于1.0m時,在該段墻中部設置1根構造柱。e、女兒墻:墻高小于
9、1500的屋面女兒墻按西南05G701(一)第36頁設置構造柱。f、陽臺欄板:每隔1.5m設置一根,且應在轉角處設置,構造詳05G701第35頁。5.6磚砌電梯井井壁角部設置200200構造柱,配筋412縱筋,6100箍筋;沿層高每隔2.0m左右(結合門洞)設置200300圈梁一道,配412縱筋,6150箍筋。5.7當門窗洞口上無主體結構時,應設置過梁,當其跨度不大于2.7m時按西南05G701(一)第25選用;當跨度大于2.7m時過梁按本圖過梁選用表選用,并按西南05G701(一)第26頁構造要求施工。過梁選用表門窗洞寬(Ln-mm)梁長(L-mm)梁寬(B-mm)梁高(H-mm)上部筋下部
10、筋箍筋27003300L=Ln+225墻厚2002821461503300390030021021461503900480030021221861505.8當門窗洞口緊靠現澆砼柱或墻時,應從柱中預留過梁鋼筋,過梁改為現澆,但澆筑前應將柱面打鑿成槽齒狀,且此端梁內箍筋加密4道,間距100。5.9多孔磚施工:砌筑前提前1-2d澆水濕潤;每次鋪漿長度不超過750mm;多孔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砌筑;豎向灰縫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假縫;磚砌體施工臨時間斷處必須將接槎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在8-12mm之內。6、構造柱施工6.
11、1構造柱鋼筋綁完后,應先砌墻,在構造柱處留出馬牙槎,再澆構造柱混凝土。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預留伸出的拉結鋼筋。馬牙槎從每層的構造柱角開始留設,砌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進退尺寸應為60mm,以保證構造柱角為最大面,每一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應超過300mm,對于200mm高的加氣塊每兩層進退。鋼筋豎向位移和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構造柱不應超過2處。馬牙槎內的灰縫砂漿必須填實飽滿,其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 6.2在逐層安裝模板之前,必須根據構造柱較正豎向鋼筋位置和垂直度。箍筋間距應準確,并分別與構造柱的豎筋和圈梁的縱筋相垂直,綁扎牢固。構造柱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一般為20mm,
12、并不得小于15mm。6.3在澆搗構造柱混凝土前,必須將磚墻和模板澆水濕潤,并將模板內的砂漿殘塊、磚渣等雜物清理干凈。6.4構造柱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其坍落度不應小于 70 mm,并注意砌筑砂漿強度必須達到1Mpa以上才能支模澆砼,振搗時,振搗棒應避免直接觸碰鋼筋和磚墻,嚴禁通過磚墻傳振,以免對砌好的磚墻造成破壞。6.5構造柱施工的尺寸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柱中心線位置15用經緯儀檢查2柱層間錯位8用經緯儀檢查3柱垂直度每層10用吊線法檢查全高10m以下15用經緯儀或吊線法檢查10m以上20用經緯儀或吊線法檢查四、質量標準1、主控項目1.1使用的原材料和砌
13、塊的品種、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加氣混凝土塊的質量應滿足GB/T11968-1997的有關質量標準的要求,砌塊有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1.2砂漿的品種、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砌體砂漿必須密實飽滿,砂漿的平均強度不小于其抗壓強度fm.k,其中任意一組試塊的強度不小于0.75fm.k。1.3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預留的拉結鋼筋應位置正確,施工中不的任意彎折。1.4鋼筋的品種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2、一般項目2.1、加氣砼砌塊砌體和空心磚砌體不應與其他塊材混砌。2.2、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均應大于80%,不得有透明縫、隙縫、假縫。2.3、填充墻砌體留置的
14、拉結筋的位置應與塊體皮數相符合。拉結鋼筋應置于灰縫中,埋置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豎向位置偏差不應超過一皮高度。2.4、填充墻砌筑時應錯縫搭砌,加氣砼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 2.5、填充墻砌體的灰縫厚度和寬度應正確。多孔磚砌體灰縫應為812mm;加氣砼砌塊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及豎向灰縫寬度分別宜為15mm和20mm。2.6、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有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成并應至少間隔7d后,再用砂漿塞實。2.7設置在水平灰縫內的鋼筋,應居中置于灰縫中。水平縫厚度應大于鋼筋直徑4mm以上。砌體外露面砂漿保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5mm。2.8拉結筋兩端應設彎鉤,拉結筋及箍筋的位置應
15、正確。2.9、允許偏差項目 加氣混凝土塊砌體尺寸位置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墻面垂直度小于或等于3m5用靠尺及線墜檢查大于3m 102墻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塞尺檢查3軸線位移10尺 量4水平灰縫平直(10M以內)10拉通線用尺量5門窗洞口高、寬5尺 量6外墻窗口上下偏移20以底層為準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五、植筋對于漏設的墻體拉結筋和構造柱鋼筋,應采取用注入式植筋膠植筋的辦法將鋼筋植入澆筑好的砼構件內。1、 注入式植筋膠的特點注入式植筋膠為雙組分改性環氧樹脂膠粘劑,該雙組分改性環氧樹脂膠粘劑具有高強度、粘結力極強、耐老化、耐低溫、耐酸堿、耐水等優點。兩種組分按2:1的比例均勻拌合
16、后1520分鐘(20-25oC)開始初凝,固化時間為36小時(20-25oC),允許施工的溫度在-1050 oC之間,具有操作工藝簡單、施工快速方便的特點。2、 注入式植筋膠的適用范圍注入式植筋膠適用于混凝土的加固植筋固定、螺栓錨固、玻璃幕墻、柵欄、管道、機械設備、鋼構與混凝土、天然石材等錨固。本工程的框架柱縱筋植筋宜采用注入式植筋膠進行植筋。3、 注入式植筋膠的主要基本性能根據不同直徑的鋼筋、使用注入式植筋膠植筋的基本技術參數如下表所示。植筋錨固長度均不得小于100mm。鋼筋直徑(mm)鉆孔直徑(mm)植筋深度(mm)6.5101008100100101410012161204、 植筋的施工
17、工序及要點:4.1、植筋的基本工序為鉆孔 清孔 注膠 植筋,如下圖所示。 鉆孔 清孔 注膠 植筋4.2、施工要點:鉆孔:先將地下室底板上框架柱范圍內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鑿去,定好植筋位置,植筋位置必需避開地下室底板內的鋼筋位置,鉆孔深度一般為鋼筋直徑的1020d左右,寬度大于鋼筋直徑48mm。清孔:鉆孔成型后必需將鉆孔時產生的粉末清除出孔內,可采用高壓氣流向孔內吹氣的辦法將粉末吹也孔外。注膠:將改性環氧樹脂膠粘劑的兩種組分按2:1的摻量拌合均勻后注入清理干凈的鉆孔內,注膠時從底部填充孔內2/3的膠量,此時鉆孔內必需保持干燥。植筋:植筋前必需保證鋼筋表面清理干凈,鋼筋表面必需保持干燥,將鋼筋轉動插
18、入注好膠的孔內,保證膠從孔內滲出,植筋完畢后6小時以內不得擾動鋼筋,以免錨固失效。待鋼筋錨化后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六、成品保護1、暖衛、電氣管線及預埋件應注意保護,防止碰撞損壞。2、預埋的拉結筋應加強保護,不得踩倒、彎折。3、手推車應平穩行駛,防止碰撞墻體。4、空心磚墻上不得放腳手架排木,防止發生事故。5、砌塊在裝運過程,輕裝輕放,計算好各房間的用量,分別碼放整齊。6、搭拆腳手架時不要碰壞已砌墻體和門窗口角。7、落地砂漿及時清除,以免與地面粘結,影響下道工序施工。8、剔鑿設備孔、槽時不得硬鑿,使墻體砌塊完整,如有松動必須處理補強。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砂漿強度不夠:注意不能使用過期水泥,計量
19、要準確,保證攪拌時間,砌體砌筑完成后注意對墻面進行灑水養護。2、墻體頂面不平直:砌到頂部時不好拉線,墻體容易里出外進,應在梁底或板底彈出墻邊線,認真按線砌筑,以保證墻體頂部平直通順。3、空心磚墻后剔鑿:預留孔洞、預埋件應準備預留、預埋,防止后剔鑿,以免影響質量。4、拉結筋不合磚行:混凝土墻、柱內預埋拉結筋經常不能與磚行灰縫吻合,應預先計算磚行模數、位置、標高控制準確,不應拉結筋彎折使用。5、預留在墻、柱內的拉結筋任意彎折、切斷:應注意保護,不允許任意彎折或切斷。6、灰縫不勻:灰縫大小不一致,砌筑時不掛線。7、排塊及局部做法不合理,影響墻體穩定:砌筑時不按規定排塊,構造不合理。八、安全技術措施1
20、、在操作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才可施工。2、墻身砌體高度超過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采用外腳手架應設欄桿和擋腳板后方可砌筑。3、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磚高度不得超過3皮側磚 ,同一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二人。4、在樓層施工時,堆放機具、磚等物品不得超過使用荷載。如超過荷載時,必須經過驗算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進行堆放及施工。5、不準站在墻頂上做劃線、刮縫及清掃墻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6、不準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面墊高操作,更不準在未經過加固的情況下,在一層腳步手架上隨意再疊加
21、一層。7、砍磚時應面向內打,注意碎磚跳出傷人。8、用于垂直運輸的吊籠、滑車、繩索、剎車等,必須滿足負荷要求,牢固無損;吊運時不得超載,并須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9、用起重機吊磚要用磚籠;吊砂漿的料斗不能裝得過滿。吊件回轉范圍內不得有人停留,吊車落到架子上時,砌筑人員要暫停操作,并避開一邊。10、裝磚時要先取高處后取低處,防止垛倒砸人。11、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12、不準勉強在超過胸部以上的墻體上進行砌筑,以免將墻體碰撞倒塌或上料時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13、已經就位的砌塊,必須立即進行豎縫灌漿,對穩定性較差的窗間墻、獨立柱和挑出墻面較多的部位,應加臨時穩定支撐,以保證其穩定性。14、當遇到下列情況時,應停止吊裝工作:(1) 因刮風,使砌塊和構件在空中擺動不能停穩時;(2) 噪音過大,不能聽清指揮信號時;(3) 起吊設備、索具、夾具有不安全因素而沒有排除時;(4) 大霧或照明不足時。1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嚴禁穿拖鞋或赤腳進入施工現場。16、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施工前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17、搭腳手架應使用鋼管,嚴禁使用鋼模板做為支撐。18、材料運輸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防止砸傷人員。九、做法見西南05G701(一)(后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