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 術 交 底 記 錄 單位工程名稱: XX小區(II期)3#樓 共3 頁 第 1 頁交 底 單 位XX小區項目部交底人 簽字:接 底 單 位施工班組接底人 簽字: 交底內容:構造柱、柱混凝土工程 一、施工準備: 1、 材料及主要工具:(1)水泥:32.5Mpa普通水泥,進場時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復試報告。 (2)砂:采有中砂,砂中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粒徑采用 1-3cm碎石。(5)施工機具:砼攪拌機、磅秤、雙輪手推車、鐵鍬、插入式振搗器、木抹子、長抹子。 2、作業條件:(1)澆砼層段的模板、鋼筋、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并辦完隱、預檢手續。(2)澆混凝土用的
2、架子及馬道已搭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3)水泥、砂、石經檢查符合有關標準要求,試驗室已下達砼配合比通知單。(4)檢查磅稱計量準確設備檢查運轉合格。施工班組接到全面技術交底,砼澆灌令已下達。 二、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作業準備砼攪拌混凝土運輸 柱、 構造柱砼澆筑與振搗養護 2、作業準備:澆筑砼前應將模板內的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水泥砂漿墊塊是否墊好。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3、混凝土攪拌: (1)根據配合比確定每盤各種材料用量及車輛重量,分別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秤標準,在上料時應車車過磅。 (2)裝料順序:先倒入石子,再裝水泥,最后倒砂子。需使用早強減
3、水劑時與粗細骨料同時加入。(3)攪拌時間:為使用混凝土攪拌均勻,自全部拌合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混凝土開始卸料止,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為120秒。 (4)混凝土開始攪拌時,經主管技術部門檢查坍落度、和易性合格后,方可正式攪拌。 4、砼運輸:砼自攪拌機中卸出后,應及時送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砼離析、 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技 術 交 底 續 頁 共3頁第 2 頁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現象。如砼出現離析現象時,必須進行二次攪拌。 5、混凝土澆筑與振搗要求: (1)砼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超過3m必須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
4、。 (2)澆筑混凝土時應進行分段分層澆筑,澆筑高度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應快插慢撥,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漏振, 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 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一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拉接縫。 (4)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進行處理。 (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洞、插筋和預埋件等有無變形、位移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
5、完好。6、柱的混凝土澆筑: (1)柱的混凝土澆筑前,底部應先填510cm厚與混凝土同配比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于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2)柱子高度在3m以內,可在柱頂直接澆筑。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筑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置在主梁下23cm處。柱與梁板整體澆筑時,應在柱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停歇凝土澆完畢后停歇11.5小時,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筑。(3)澆筑完畢后應隨時將預留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9、砼的養護:砼澆筑完畢后,應在12小時以后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砼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
6、少于7晝夜。10、混凝土雨期施工:(1)、雨期澆筑的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內的積水、污垢。 (2)、雨期砼養護:砼澆注12小時以內必須加以覆蓋并保濕養護,下雨時砼澆注完后即可用塑料紙覆蓋,不能直接用腳踩踏砼面,必須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直接踩踏。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技 術 交 底 續 頁 共 3頁第 3 頁三、混凝土工程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混凝土強度等級及試件的取樣和留置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1條。 (2)原材料稱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3條規定。 (3)初凝時間控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4條規定。(4) 外觀質量必須符合施工
7、驗收規范第8.2.1條規定。(5)過大尺寸偏差處理及驗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8.3.1條規定。(6)、水泥進場檢驗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1條規定。(7)、砼中錄化物、堿的總含量控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3條規定。(8)、配合比設計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1條規定。2、一般項目(1)、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5條規定。(2)、后澆帶的位置和澆注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6條規定。(3)、砼養護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7條規定。(4)、外觀質量一般缺陷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8.2.2條規定。(5)、軸線位置允許偏差:基礎 15 mm 墻、柱、
8、梁 8mm(6)、垂直度允許偏差: 層高 5m : 8mm; 5m: 10mm 全高(H):H/1000且3030mm(7)、標高允許偏差 : 層高 10mm; 全高 30mm。(8)、截面尺寸允許偏差:+8 mm ; -5mm(9)、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 : 8mm。(10)、予埋設施中心線允許偏差 : 予埋件 :10mm; 予埋螺栓 :5mm; 予埋管 :5 mm。(11)、予留洞中心線位置允許偏差:15mm.(12)、礦物摻合料質量及摻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4條規定。(13)、粗細骨料的質量及摻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5條規定。(14)、拌制砼用水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
9、.2.6條規定。(15)、開盤鑒定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2條規定。(16)、依砂石含水率調整配合比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3條規定。 四、成品保護:1、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碰動預埋件和插筋。 2、不用重物沖擊模板保護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 技 術 交 底 記 錄 單位工程名稱: XX小區(II期)3#樓 共 4 頁 第 1 頁交 底 單 位XX小區項目部交底人 簽字:接 底 單 位施工班組接底人 簽字: 交底內容:圈梁、梁板、樓梯混凝土工程 一、施工準備: 1、 材料及主要工具:(1)水泥:32.5Mpa普通水泥,進
10、場時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復試報告。 (2)砂:采有中砂,砂中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粒徑采用 1-3cm 碎石。(5)施工機具:砼攪拌機、磅秤、雙輪手推車、鐵鍬、插入式振搗器、木抹子、長抹子。 2、作業條件:(1)澆砼層段的模板、鋼筋、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并辦完隱、預檢手續。(2)澆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搭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3)水泥、砂、石經檢查符合有關標準要求,試驗室已下達砼配合比通知單。(4)檢查磅稱計量準確設備檢查運轉合格。施工班組接到全面技術交底,砼澆灌令已下達。 二、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作業準備砼攪拌混凝土運輸基礎、柱、梁板、樓梯砼澆筑與
11、振搗養護 2、作業準備:澆筑砼前應將模板內的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水泥砂漿墊塊是否墊好。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3、混凝土攪拌: (1)根據配合比確定每盤各種材料用量及車輛重量,分別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秤標準,在上料時應車車過磅。 (2)裝料順序:先倒入石子,再裝水泥,最后倒砂子。需使用早強減水劑時與粗細骨料同時加入。(3)攪拌時間:為使用混凝土攪拌均勻,自全部拌合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混凝土開始卸料止,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為120秒。 (4)混凝土開始攪拌時,經主管技術部門檢查坍落度、和易性合格后,方可正式攪拌。 4、砼運輸:砼自攪拌機中卸出后,應及時送
12、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砼離析、 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技 術 交 底 續 頁 共4 頁第 2 頁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現象。如砼出現離析現象時,必須進行二次攪拌。 5、混凝土澆筑與振搗要求: (1)砼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超過3m必須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 (2)澆筑混凝土時應進行分段分層澆筑,澆筑高度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應快插慢撥,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漏振, 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 cm
13、)。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一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拉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4)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進行處理。 (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洞、插筋和預埋件等有無變形、位移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完好。 6、梁、板混凝土澆筑: (1)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砼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 (2
14、)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處砼時宜用小粒每項石子同強度等級的砼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器振搗。 (3)澆筑板時虛鋪砼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動器垂直于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托拉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砼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板砼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砼。 (4)施工縫留置位置:應沿次梁方向澆筑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擋牢。 (5)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筑砼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筑。在繼續澆筑砼前,施工縫砼的表面應鑿
15、毛,剔除浮動石子,并用水清洗干凈后,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后繼續澆筑,應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技 術 交 底 續 頁 共4頁第 3 頁 8、樓梯混凝土澆筑: (1)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2)施工縫位置:樓梯砼應連續澆筑完,多層樓梯的砼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1/3的部位。9、砼的養護:砼澆筑完畢后,應在12小時以后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砼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晝夜。10、混凝土雨期施工:(1)、雨期
16、澆筑的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內的積水、污垢。 (2)、雨期砼養護:砼澆注12小時以內必須加以覆蓋并保濕養護,下雨時砼澆注完后即可用塑料紙覆蓋,不能直接用腳踩踏砼面,必須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直接踩踏。 (3)雨期施工方法詳見雨施措施。三、混凝土工程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混凝土強度等級及試件的取樣和留置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1條。 (2)原材料稱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3條規定。 (3)初凝時間控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4條規定。(4) 外觀質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8.2.1條規定。(5)過大尺寸偏差處理及驗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8.3.1條規定。(6)、水泥
17、進場檢驗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1條規定。(7)、砼中錄化物、堿的總含量控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3條規定。(8)、配合比設計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1條規定。2、一般項目(1)、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5條規定。(2)、后澆帶的位置和澆注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6條規定。(3)、砼養護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7條規定。(4)、外觀質量一般缺陷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8.2.2條規定。(5)、軸線位置允許偏差:基礎 15 mm 墻、柱、梁 8mm(6)、垂直度允許偏差: 層高 5m : 8mm; 5m: 10mm 全高(H):H/1000且3
18、030mm(7)、標高允許偏差 : 層高 10mm; 全高 30mm。(8)、截面尺寸允許偏差:+8 mm ; -5mm(9)、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 : 8mm。(10)、予埋設施中心線允許偏差 : 予埋件 :10mm; 予埋螺栓 :5mm; 予埋管 :5 mm。(11)、予留洞中心線位置允許偏差:15mm.(12)、礦物摻合料質量及摻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4條規定。(13)、粗細骨料的質量及摻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5條規定。(14)、拌制砼用水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6條規定。(15)、開盤鑒定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2條規定。(16)、依砂石含水率調整配合比必
19、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3條規定。 四、成品保護: 1、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樓梯的彎起鋼筋,不得碰動預埋件和插筋。 2、不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模板吊幫上蹬踩,應搭設跳板,保護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3、已澆筑樓板、樓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準在面上進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 4、冬期施工在已澆的樓板上覆蓋時,要在鋪的腳手板上操作,盡量不踏腳印。禁止用草墊直接覆蓋剛施工過的混凝土。 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 技 術 交 底 記 錄 單位工程名稱: XX小區(II期)3#樓 共 5
20、頁 第 1 頁交 底 單 位XX小區項目部交底人 簽字:接 底 單 位施工班組接底人 簽字: 交底內容:混凝土工程 一、施工準備: 1、 材料及主要工具:(1)水泥:32.5Mpa普通水泥,進場時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復試報告。 (2)砂:采有中砂,砂中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粒徑采用0.52cm;1-3cm;2-4cm碎石。(5)施工機具:砼攪拌機、磅秤、雙輪手推車、鐵鍬、插入式振搗器、木抹子、長抹子。 2、作業條件:(1)澆砼層段的模板、鋼筋、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并辦完隱、預檢手續。(2)澆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搭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3)水泥、砂、石經檢
21、查符合有關標準要求,試驗室已下達砼配合比通知單。(4)檢查磅稱計量準確設備檢查運轉合格。施工班組接到全面技術交底,砼澆灌令已下達。 二、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作業準備砼攪拌混凝土運輸基礎、柱、梁板、樓梯砼澆筑與振搗養護 2、作業準備:澆筑砼前應將模板內的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水泥砂漿墊塊是否墊好。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3、混凝土攪拌: (1)根據配合比確定每盤各種材料用量及車輛重量,分別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秤標準,在上料時應車車過磅。 (2)裝料順序:先倒入石子,再裝水泥,最后倒砂子。需使用早強減水劑時與粗細骨料同時加入。(3)攪拌時間:為使用混凝
22、土攪拌均勻,自全部拌合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混凝土開始卸料止, 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技 術 交 底 續 頁 共 5頁第 2 頁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為120秒。 (4)混凝土開始攪拌時,經主管技術部門檢查坍落度、和易性合格后,方可正式攪拌。 4、砼運輸:砼自攪拌機中卸出后,應及時送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砼離析、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現象。如砼出現離析現象時,必須進行二次攪拌。 5、混凝土澆筑與振搗要求: (1)砼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超過3m必須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 (2)澆筑混凝土時應進行分段分層澆筑,澆筑高度
23、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應快插慢撥,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漏振, 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 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一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拉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4)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進行處理。 (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洞、插筋和預埋件等有無變形、位移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
24、土凝結前修正完好。 6、柱的混凝土澆筑: (1)柱的混凝土澆筑前,底部應先填510cm厚與混凝土同配比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于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2)柱子高度在3m以內,可在柱頂直接澆筑。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筑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置在主梁下23cm處。柱與梁板整體澆筑時,應在柱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停歇凝土澆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技 術 交 底 續 頁 共 5頁第 3 頁完畢后停歇11.5小時,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筑。 (3)澆筑完畢后應隨時將預留的搭接鋼筋整理
25、到位。 7、梁、板混凝土澆筑: (1)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砼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 (2)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處砼時宜用小粒每項石子同強度等級的砼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器振搗。 (3)澆筑板時虛鋪砼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動器垂直于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托拉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砼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板砼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砼。 (4)施工縫留置位置:應沿次梁方向澆筑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
26、中間1/3范圍內。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擋牢。 (5)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筑砼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筑。在繼續澆筑砼前,施工縫砼的表面應鑿毛,剔除浮動石子,并用水清洗干凈后,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后繼續澆筑,應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8、樓梯混凝土澆筑: (1)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2)施工縫位置:樓梯砼應連續澆筑完,多層樓梯的砼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1/3的部位。9、砼的養護:砼澆筑完畢后,應在12小時以后
27、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砼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晝夜。 交接底時間 2003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技 術 交 底 續 頁 共 5 頁第 4 頁10、混凝土雨期施工:(1)、雨期澆筑的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內的積水、污垢。 (2)、雨期砼養護:砼澆注12小時以內必須加以覆蓋并保濕養護,下雨時砼澆注完后即可用塑料紙覆蓋,不能直接用腳踩踏砼面,必須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直接踩踏。 (3)雨期施工方法詳見雨施措施。三、混凝土工程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混凝土強度等級及試件的取樣和留置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1條。 (2)原材料稱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
28、.3條規定。 (3)初凝時間控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4條規定。(4) 外觀質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8.2.1條規定。(5)過大尺寸偏差處理及驗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8.3.1條規定。(6)、水泥進場檢驗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1條規定。(7)、砼中錄化物、堿的總含量控制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3條規定。(8)、配合比設計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1條規定。2、一般項目(1)、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5條規定。(2)、后澆帶的位置和澆注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6條規定。(3)、砼養護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4.7條規定。共5頁,第5頁
29、(4)、外觀質量一般缺陷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8.2.2條規定。(5)、軸線位置允許偏差:基礎 15 mm 墻、柱、梁 8mm(6)、垂直度允許偏差: 層高 5m : 8mm; 5m: 10mm 全高(H):H/1000且3030mm(7)、標高允許偏差 : 層高 10mm; 全高 30mm。(8)、截面尺寸允許偏差:+8 mm ; -5mm(9)、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 : 8mm。(10)、予埋設施中心線允許偏差 : 予埋件 :10mm; 予埋螺栓 :5mm; 予埋管 :5 mm。(11)、予留洞中心線位置允許偏差:15mm.(12)、礦物摻合料質量及摻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4條規定。
30、(13)、粗細骨料的質量及摻量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5條規定。(14)、拌制砼用水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2.6條規定。(15)、開盤鑒定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2條規定。(16)、依砂石含水率調整配合比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第7.3.3條規定。 四、成品保護: 1、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樓梯的彎起鋼筋,不得碰動預埋件和插筋。 2、不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模板吊幫上蹬踩,應搭設跳板,保護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3、已澆筑樓板、樓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準在面上進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 4、冬期施工在已澆的樓板上覆蓋時,要在鋪的腳手板上操作,盡量不踏腳印。禁止用草墊直接覆蓋剛施工過的混凝土。 交接底時間 2003 年 月 日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