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架柱木模板安裝技術交底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框架柱木模板安裝技術交底1.1、2440mmx1220mmx15mm木質覆膜多層板、100mmx100mm、100mmx50mm木方。1.2、14穿墻對拉螺栓、3型卡。1.3、隔離劑:油性脫模劑。1.4、鋼管柱箍、鋼管支撐:483.5鋼管、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接頭扣件。1.5、12定位筋端頭刷防銹漆。1.6、爬梯:16鋼筋焊接2、主要機具:錘子、活動扳子、線墜、撬棍、托線板等。3、作業條件3.1、施工圖紙尺寸配制模板,模板中部間距500mm預留好螺栓穿孔,經預檢符合要求。3.2、柱軸線、邊線、500mm控制線已用墨線彈至基礎梁上或樓板上
2、,經預檢符合要求。3.3、柱鋼筋綁扎完畢,預留、預埋完畢,保護層厚度滿足要求,并經驗收符合要求。3.4、柱水平施工縫已處理完畢。3.5、在柱皮線外5mm已粘貼5020mm厚海綿條。3.6、柱模板已刷好油性脫模劑,并經預檢合格。3.7、安裝模板的腳手架已搭設完畢,并經驗收合格。4、操作工藝4.1、工藝流程彈柱位置線安裝柱模安裝柱箍安裝斜撐辦預檢。4.2、安裝前的準備4.2.1、施工縫處處理:混凝土終凝后,在柱上彈上墨線后(線的位置為梁底上35mm),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交底內容:用云石機
3、切割,深度2mm,再用鏨子剔除表面浮漿和松動石子,見堅硬石子,并用水沖洗干凈,表面無積水現象。4.2.2、依據設計施工圖紙,把柱邊線及500mm控制線彈至混凝土樓板。4.2.3、模板安裝前焊接定位筋,定位筋不得焊接在主筋上,應焊接在預埋的插筋上,端頭用無齒鋸切割,外刷防銹漆,距地面50mm,間距1米。起步距陽角處150mm,任何一柱面的定位筋不少于2個。4.2.4、安裝前應用扁鏟、干拖布等工具將模板板面清理干凈,刷油性脫模劑,脫模劑用滾筒均勻涂刷于模板上,不漏涂,涂刷時,伴隨用棉絲擦掉浮油,防止出現流墜現象,經雨雪后應重新涂刷一遍。4.2.5、基礎或樓板混凝土澆筑時埋好地錨,地錨用25,距柱邊
4、2.5米,高出板面250mm,每邊不得少于2個,且最大間距不得大于1米。4.3、柱模板安裝4.3.1、調運模板1)按照模板配板圖調運模板,調運至柱筋且快要落地時,下面要一人配合,推著模板底部,使模板緊貼定位筋,之后上面一人用8#鐵絲把柱筋與模板之間臨時拉接。2)柱四面板初步就位后,安裝模板穿心連接螺栓及3型卡,并用扳手擰緊。4.3.2、安裝柱箍1)柱箍起步距地150mm,2米以下間距為400mm,2米以上間距為500mm。2)柱箍采用14對拉螺栓配雙螺帽雙3型卡和雙鋼管兩面一對拉。3)安裝時,先用石筆在柱模上畫出柱箍的位置,依據柱箍位置線把雙鋼管緊貼一個方向兩面柱模外邊緣,同時用14對拉螺栓貼
5、另一方向柱模外邊把雙鋼管夾住,擰緊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螺帽。按此方法安裝另一個方向兩面柱箍。4)、柱箍與模板背棱有間隙時,用木楔將背棱與鋼管逐個塞緊。4.3.3、安裝斜撐并校正1)首先安裝底部鋼管頂撐,先把鋼管一端與地錨上的鋼管用扣件鎖緊,另一端用U托頂住模板背棱,依據地面500mm控制線來緊或松U托,直至模板的位置地面控制相符合。依此辦法安裝其余各面的底部頂撐。2)底部頂撐安裝后,安裝最上部斜撐,首先把斜撐一端與地錨上的鋼管用扣件鎖緊,用雙十字靠尺校正好模板垂直度,之后把斜撐與上部柱
6、箍用扣件鎖緊。用同樣方法安裝與之垂直的一面的柱模斜撐。3)在底部頂撐和最上部斜撐安裝完畢之后,安裝中間的兩道斜撐,斜撐直接一端與地錨鋼管用扣件鎖緊,一端與柱箍用扣件鎖緊。4)每面柱模安裝至少兩排斜撐,且最大垂直間距不超過1米。5)四周柱模與外墻面平行一面的內側底部頂撐要與柱箍用扣件鎖緊,不準用U托6)若是通排柱,先按上述方法安裝兩個邊柱,經校正、固定,拉通線校正中間各柱。4.4、模板拆除4.5.1、常溫下混凝土強度達1.2MPa方可拆模,(通過試壓同條件試塊確定),同時拆模時必須保證其混凝土棱角不受損壞,拆模前必須有經過批準的拆模申請單,任何人不得私自拆模。拆模后將柱子四角用100x100xx
7、xmm多層板做成護角模進行保護。4.5.2、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拆除斜撐和柱箍,松開模板間的連接螺栓,同時把暫時不拆除的模板用鐵絲和鋼筋臨時拉接。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交底內容:4.5.3、清除模板平臺上的雜物,檢查模板是否有鉤掛兜絆的地方,調整塔臂至被拆除的模板上方,把將要拆除的模板掛好鉤,之后松開模板,使模板向后傾斜與柱脫開,并將模板吊出。拆除時不得在混凝土柱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4.5.4、模板吊至存放地方時,要及時進行板面清理,涂刷隔離劑,防止粘連灰漿。5、
8、質量標準5.1、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5.2、基本項目1)模板的下口及模板與模板接縫處要嚴密,不得漏漿。模板接縫處,接縫的最大寬度不應超過規定,模板與混凝土的接縫面應清理干凈。隔離劑涂刷均勻。2)模板允許偏差見下表7.1、模板安拆時輕拿輕放,不準碰撞,防止模板變形。7.2、拆模時不得用大錘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損傷混凝土表面和棱角。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交底內容:7.4、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模板表面的清理,并及時對模板破損的地方進行修理,并及時涂刷脫模劑進行
9、保養,拆除的模板及時分類進行碼放,不得現場隨地亂扔亂堆。7.5、模板表面不得涂刷廢機油作為脫模劑,防止污染鋼筋及混凝土表面,脫模劑涂刷應均勻并不得出現漏涂、流淌現象,模板使用前應檢查表面是否被污染,否則應進行二次清理。7.6、支模時應輕吊輕放,不得碰撞鋼筋,防止鋼筋受到擾動。8、安全注意事項8.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好下頜帶,施工人員嚴禁在現場打鬧、嬉戲,禁止酒后工作,施工現場禁止吸煙。8.2、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否則不準施工。8.3、暫設電必須由專業電工操作,非機電人員不得動用機電設備。8.4、作業層腳手架上必須滿鋪腳手扳。8.5、安裝或拆除模板時,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
10、必須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意外傷人,不得站在柱鋼筋上接應模板。8.6、無支撐柱模板,應放在專門制作的插板架內,嚴防下腳滑移傾倒。拆除后的模板放在模板拆裝區,周圍設置圍欄,并掛明顯標志牌,禁止非操作人員入內。8.7、起吊模板前,應將塔吊位置調整適當,穩起穩落,就位準確,嚴禁大幅度擺動。吊裝前,應檢查吊裝用繩索、卡具以及與吊裝模板是否連接牢固,吊裝模板時嚴禁斜牽。施工前后檢查使用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是否系掛牢固。8.8、遇五級及以上大風停止模板吊運。8.8、外圍作業層腳手架及操作平臺上四周掛1.2m密目網封閉。框架橋涵施工安全技術一、前言框架橋涵是解決道路交叉問題的適用方式之一,在各新建鐵路
11、中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一般針對特殊的地質,例如軟土,由于其具有壓縮性高.透水性差.抗剪強度低.觸變性的特點,因此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結構形式,由于一般所處的地基環境情況復雜,橋涵基坑開挖深度較深,施工難度相當大,為保證施工質量的安全可靠,必須要提高施工工藝的技術,加強質量控制,嚴格質量檢測。二、框架橋涵的施工工藝框架涵施工順序為:基坑開挖基底處理墊層施工涵身基礎施工中間節施工端墻基礎施工翼墻施工防水施工附屬工程。1.基坑開挖基坑開挖采用1:0.3放邊坡,開挖時若發現基槽有坍塌現象,應加大坡比至1:0.5,基坑上坡腳3m范圍內嚴禁堆土及放置重型設備。若基槽仍不穩定與工地主管聯系,基坑內有水時,應在坑底
12、四周設置排水溝,并在適當位置設置集水坑,采用用泵抽水的方法排水,保證基坑內無水。基坑開挖完畢后應立即設置防護欄并設置標識牌掛于醒目位置。基坑開挖注意事項:做好軸線控制點及臨時水準點的布設工作,復核其夾角.高程是否準確。基坑開挖前先挖探溝,明確地下障礙物后方可施工。若發現地下有光纜.電纜.油.水管等,應及時與管理人員聯系,與設備管理單位協商線纜防護措施,做好防護工作后方可施工。確定好棄土位置和基坑內水排放位置,提前準備防.排水設施。2.墊層及基礎混凝土施工先在樁頂上鋪厚粗砂墊層(根據設計要求),鋪墊平整壓路機碾壓密實或平板震動夯夯實。根據施工圖紙測設墊層模板位置,用組合鋼模或竹膠板木模做邊模,然
13、后澆筑混凝土墊層(根據設計要求設置分隔縫,分倉跳開澆筑)。澆筑前認真檢查模板尺寸.剛度.穩定性;將基礎標高引到模板上,并做好標記,作為澆筑混凝土時的標志;澆筑前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當發現混凝土離析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廢棄該車混凝土;采用搗棒分層振搗,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防止出現蜂窩.麻面;當澆筑達到設計標高時,采用人工將基礎頂面抹平但不留光面。當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值以前,不得在其表面來往行走或架設上層結構用的支撐和模板等設施。采用回彈儀檢測混凝土強度或到試驗室做同條件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試驗檢測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方可拆模。3.模板及支架安裝為達到框架混凝土
14、外觀質量美觀,模板的制作安裝質量是關鍵,因為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潔度.色差度都與模板直接相關。模板采用單塊大平面組合鋼模板,對于跨度大的框架橋頂板采用高質量的竹膠合板做模板,框架橋涵上下倒角(梗肋)部位采用定型鋼模。對使用的鋼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如有翹曲變形,應進行修整,仔細打磨拋光,清理干凈,均勻涂刷脫模劑。采用竹膠合板時,宜使用專業切割機裁割,防止出現毛邊.破茬,以免竹膠合板遇水變形。模板接縫處理目前較常用的就是在縫隙處壓海綿膠條或橡膠條,縫隙細小的可用玻璃膠或膩子直接密封。4.拆模與養生混凝土拆模時的強度應符合施工圖要求,做同條件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試驗,拆側模時砼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
15、5,頂板砼強度達100%時方可拆模。拆模后的混凝土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100%的施工圖標示強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荷載。為使混凝土后期強度的增長,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必須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框架橋涵采用自然養護,用濕潤的土工布將外露混凝土和模板表面覆蓋嚴密,并安排專人進行灑水養生,始終保持混凝土面濕潤,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形成早期裂紋。拆模后,先用土工布包裹墻面,再用塑料薄膜封包,利用混凝土自身水化熱蒸汽進行養護。1.基坑無支護開挖(1)在人口密集地區.交通要道.行人過路地點開挖基坑,宜采用封閉管理,在基坑邊設防護欄,防止人員墜落,夜間設紅色標志燈。(2)開挖人員之間必須
16、保持足夠的距離:橫向間距不小于2m,縱向間距不小于5m。(3)挖土作業時應注意使施工機械和架空輸電線路間保持安全距離。(4)基坑開挖時應按施工工藝要求放坡.堆土,嚴禁在機身下方掏挖,履帶和輪胎應與坑頂緣邊保持1.5m以上的安全距離。(5)裝車作業時,應待運輸車輛停穩后進行,鏟斗應盡量放低,并不得砸撞車輛,嚴禁車箱有人。在鏟斗需從汽車駕駛室頂上越過時,(6)機械開挖裝卸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7)現場照明線路.設備要符合安全用電的有關規定。(8)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修坡等人員,應在機械回轉半徑范圍以外工作。當必須在回轉半徑以內工作時,應停機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9)施工中如遇土體不穩,發生坍塌危險
17、時,應立即停工,人.機撤至安全地點。(10)下雨.河道漲水或工作面受外部因素影響不足以保證安全時,應暫停施工,待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施工。(11)土方開挖必須自上而下順序進行,嚴禁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2.涵身混凝土灌注施工(1)混凝土開始拌制前,應對攪拌機及配套機械進行無負荷試運轉,檢查運轉正常,方可開機工作。(2)攪拌機運轉時,嚴禁將鐵鍬等工具伸人罐內,必須進罐扒混凝土時,應停機作業。(3)攪拌機應設專用開關箱,并應裝有漏電保護器。(4)用手推車運輸混凝土時,裝車不應過滿,行車應有序,卸車應有擋車措施,不得用力過猛或撒把,以防車把傷人。(5)使用井架提升時,應設制動安全裝置,升降應有明確信
18、號。提升臺內停放手推車應平穩,車把不得伸出臺外,車輪前后應擋牢。(6)采用吊斗灌注混凝土時,吊斗升降應設專人指揮。落斗前,下部的作業人員必須躲開,不得身倚欄桿推動吊斗。(7)混凝土灌注前,應對振動器進行試運轉,振動器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振動器不能掛在鋼筋上,濕手不能接觸電源開關。(8)使用溜槽灌注混凝土時,不準站在溜槽幫上操作,必要時應設臨時支架。4.涵洞模板制作安裝(1)支搭和拆除模板應有專人指揮。(2)在組合鋼模板上架設的電線和使用的電動工具,應采36V的低壓電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3)高處作業時,連接件必須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板上,扳手等各類工具必須系掛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內,不得掉落。(4)組合鋼模板裝拆時,上下應有人接應,鋼模板應隨裝拆隨轉運,不得堆放在腳手板上,嚴禁拋擲踩撞,若中途停歇,必須把活動部件固定牢靠。(5)安裝邊墻及蓋板模板時,應隨時支撐固定,防止傾覆。(6)安裝預組裝成片模板時,應邊就位.邊校正和安設連接件,并加設臨時支撐穩固。四、結論在框架橋涵施工中,選擇正確的施工方法,不僅能確保工程質量,而且能加快工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