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技術交底記錄施管表(橋)4 編 號: 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濱江大道雨花段一期工程項目經理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稱見證取樣分項工程名稱見證取樣交底內容:一、橋梁工程(一)、設計范圍及內容濱江大道板橋河大橋,由南向北分別跨越板橋河、五號路、板橋河南北兩側防洪通道和六號路,總長490m,寬度217m。(二)、主要技術標準1、道路等級和設計速度主線: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80km/h;輔道:城市主干路級,設計速度40km/h。214、荷載等級:城A級;。4、橋寬:0.5m(防撞墻)+16m(車行道)+0.5m(防撞墻)+44.4m(分幅間距)+0.5m(防撞墻)+16m(車行道)+0.5m(防撞墻)
2、。詳見道路總體布置。5、抗震要求:抗震設防烈度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設計特征周期為0.35s;結構重要性系數1.3。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底人接收人 年 月 日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監制6、臺后最大填土高度:3.5m以下7、橋梁設計基準期:100年8、結構安全等級:二級9、耐久性環境類別:類環境10、設計洪水頻率:1/100(三)、建設條件1、氣象、水文條件橋位區域位于長江下游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年平均溫度16,夏季最高氣溫可達43,冬季最低氣溫零下14。冬季因受大陸、海洋以及來自南北天氣系統的影響,氣候比較復雜,
3、年際間變化大,氣象災害較為頻繁,夏秋之際多臺風暴雨。年降水量為10002000mm,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為梅雨季節,7月降水量最多,全年約60%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的汛期。風向隨季節變化較有規律,夏季以東南風為主,冬季以東北風為主,區域亦受臺風影響,最大風速19.8m/s。冬春兩季存在霧障,年平均霧日31天。2、區域地質概況(1)地層橋位區表面為人工填土,其下為新近沉積的粉質粘土、粉細砂夾粉土、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土、粉細砂夾粉土,中部為一般沉積的粉細砂夾粉土、粉細砂,下部為上更新統Q3沉積巖的礫石層,底部為白堊系上統浦口組(K2p)粉砂質泥巖,根據鉆探揭示及結合原位測試、室位巖土試驗等綜合分
4、析,場地土層自上而下可劃分為六大工程地質層,十五個亞層,具體詳見表。(2)區域地質構造根據寧鎮山脈地質志資料,橋位區內主要斷裂為西善橋烏江斷裂東,該斷裂走向4060度,推測傾向西北,傾角陡。自喜馬拉雅晚期構造運動以來,區域構造活動明顯趨弱并趨于穩定。經調查研究上述構造對工程建設無影響。(3)地震及區域穩定性南京地區新構造活動的最基本特征是升降差異活動,但自全新世紀以來這種升降差異活動已變得相對緩慢。地震活動以小地震為主,震中位置大都沿北西向活動斷裂帶分布。從地震活動歷史及區域基底構造分析,認為南京地區發生中強地震的可能性極小。該場地屬于基本穩定場地。擬建場區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不考慮遠震影響;
5、參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南京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類別為類,特征周期為0.35s。工程地質層分布表 表1層號工程地質層工程地質亞層狀態推薦容許承載力fa0(KPa)鉆孔樁樁周土極限摩阻力qik(KPa)填土1淤泥2素填土流塑結構松散粘性土、砂性土1粉質粘土可塑局部軟塑85222粉細砂夾粉土松散8021粘性土、砂性土1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土流塑70182粉細砂夾粉土松散稍密80213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土流塑7018砂性土1粉細砂夾粉土稍密100252粉細砂中密120303粉細砂密實210534粉細砂夾粉土中密1303
6、55粉細砂密實23056碎石土礫石層中密340120粉砂質泥巖1強風化粉砂質泥巖堅硬土狀300702中風化粉砂質泥巖碎塊狀柱狀40060(四)、主要材料1、混凝土預制箱梁、橫梁 C50混凝土現澆接頭、濕接縫 C50混凝土調平層 C40混凝土墩、臺蓋梁 C30混凝土墩柱 C30混凝土耳、背墻、牛腿、搭板 C30混凝土系梁 C25混凝土橋墩鉆孔灌注樁 C30水下混凝土橋臺鉆孔灌注樁 C25水下混凝土2、鋼材(1)低松弛高強度預應力鋼絞線應符合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 5224-2003)技術標準的規定。單根鋼絞線直徑s15.20,鋼絞線面積A=139mm,鋼絞線標準抗拉強度fpk=1860M
7、Pa,彈性模量Ep=1.95105MPa。(2)鋼筋種類分別為R235和HRB335,技術性能應分別符合GB130131991和GB14991998的規定。(3)鋼板應符合GB/T7142000標準的Q235鋼板。3、其他(1)錨具及管道成孔。箱梁錨具設計采用OVM型錨具及其配套的設備,管道成孔采用鋼波紋管;卷制鋼紋管的鋼帶厚度不小于0.3mm。(2)橋梁支座均采用橡膠支座GYZ和GYZF系列產品,其性能應符合交通部行業標準JT/T42004的規定。(3)橋梁防水層采用道橋用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瀝青中摻加聚酯纖維,每噸瀝青混合料的纖維摻量為2kg,詳見道橋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
8、)。(4)橋梁伸縮裝置采用毛勒伸縮縫。(五)、設計要點1、總體布置板橋河大橋位于平面曲線段,平曲線半徑5500m,雙向八車道,東西兩側上下行分幅。西線橋跨越板橋河主跨中心樁號WK26+545.495,東線橋跨越板橋河主跨中心樁號EK26+546.244。全橋共分為六聯,跨徑組合為330+425+2(330)+(430)=490m。2、上部結構上部結構采用先簡支后連續的裝配式部分預應力混凝土組合小箱梁,預制小箱梁梁高1.6m,按部分預應力A類構件設計。單幅橋寬17m,斷面內布置5根小箱梁,小箱梁橫向間距3.4m。板橋河、5號路、6號路均與主線斜交約20,河道內橋墩順水流方向布置。為了減少主梁預制
9、模板類型、提高施工效率,橋梁不設轉正孔,箱梁均按直線預制,并按折線進行平面布置,箱梁濕接縫寬度略有變化,由于曲線半徑較大,預制邊梁時懸臂長度無需發生變化,施工護欄時按曲線圓順即可。3、下部結構由于河道斜交原因,為了方便水中墩施工,并減小墩柱阻水面積,橋墩采用鋼筋混凝土雙墩柱,布設承臺,每個橋墩采用兩根1.8m鉆孔灌注樁基礎接兩根1.6圓柱。橋臺采用樁接蓋梁輕型埋置式橋臺,基礎采用三根1.5m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按摩擦樁設計,根據計算持力層主要考慮選擇在5層粉細砂,部分樁基端進入2中風化粉砂質泥巖。4、附屬設施(1)橋面鋪裝橋面鋪裝采用100mm瀝青混凝土+道路用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60m
10、m水泥混凝土調平層(內設冷軋帶肋鋼筋焊接網)。(2)伸縮縫伸縮縫采用毛勒伸縮縫,在伸縮縫兩端采用鋼纖維砼。(3)護欄護欄采用鋼筋混凝土防撞墻,防撞等級為SA,Sam級。(4)支座組合箱梁采用圓板式橡膠支座GYZ和GYZF型系列產品,設計中考慮支座的安裝、養護、更換的構造需要。預制箱梁簡支安裝時建議采用砂桶臨時支座。(5)橋面排水為使主線跨線橋橋面上雨水迅速排除,防止橋面積水,在防撞墻內側設置泄水管,沿縱橋向設置間距為5m,并通過PVC雨水管道引到地面就近排入地面道路上的排水系統。(6)臺后搭板臺后搭板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板,板厚40cm,長度為8m。(7)ZD1匝道橋、輔道橋ZD1匝道橋中心樁號
11、ZD1K0+287.786,輔道橋中心樁號FDK0+86.572,兩座橋梁均為單跨8m簡支梁橋。二、道路工程南京市濱江大道雨花段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南起江寧河橋,北至秦淮新河引橋,向南與江寧濱江大道相接,向北與河西新城區濱江大道南段相接。本次設計為該段道路一期工程,各道路工程范圍如下:主線西(W):WK25+547W27+211.36主線西(E):EK25+720.00EK27+210.69ZD2匝道(ZD2):ZD2K0+000ZD2K0+221.11道路沿線位置有板橋河大橋,ZD1匝道橋、輔道橋及一處箱涵。(一)、設計依據1、建設方委托我院進行該道路設計的任務委托書。2、建設方提供的該道路
12、規劃紅線、中心線,河道藍線等。3、建設方提供的縱橫斷面測量資料及由南京地質工程勘察院完成的該段道路工程地質詳細勘查報告。4、由我院完成的南京市濱江大道雨花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南京市濱江大道雨花段一期工程方案設計。(二)、設計技術指標1、道路等級及設計車速濱江大道主線:城市快速路,設計車速80km/h;匝道:設計車速40km/h2、設計荷載:以BZZ100為標準軸載。3、路面結構類型:瀝青混凝土路面(三)、通用說明1、道路施工技術要求道路施工技術應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交通部標準及江蘇省標準執行,并按設計要求施工。在施工執行標準中若設計數據與標準存在差異,應以高級別標準為準。道路設
13、計技術規范 表1CJJ 3790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 449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GJ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四)、路面工程1、路面結構各道路均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1)濱江大道主線車行道路面結構組合為:4cm SMA-13瀝青砼6cm AC-20C中粒式瀝青砼(摻聚酯纖維)8cm AC-25C粗粒式瀝青砼透層、玻纖格柵、封層40cm 二灰碎石(石灰
14、:粉煤灰:碎石=6:14:80)20cm 石灰土(石灰含量12)車行道路面結構總厚度78cm。(2)匝道、路面結構設計如下:4cm AC-13C細粒式瀝青砼8cm AC-20C中粒式瀝青砼透層、玻纖格柵、封層30cm 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20cm 石灰土(石灰含量12)車行道路面結構總厚度62cm。(3)改建道路一側人行道路面結構改建道路一側開挖原道路外側硬路肩及土路肩,挖除原路面的瀝青層后,根據設計標高,回填C15細石混凝土,上設6cm人行道板磚。(4)人行道路面采用人行道板磚,其結構如下:6cm 人行道板磚3cm 水泥砂漿(M10)10cm 細石砼(C15)10c
15、m 碎石墊層人行道路面結構總厚度29cm。2、材料要求(1)機動車道瀝青采用AH-70,礦料采用石灰巖,細集料、粗集料、填料的規格及質量要求,瀝青砼面層的級配、材料規格及用量,瀝青透層其級配、材料規格及用量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 F40-2004)的規定。(2)瀝青砼密實度應96%,并以馬歇爾試驗密度為標準密度。主線及汽渡線二灰碎石密實度98%(重型擊實標準,采用灌砂法測定),其他道路二灰碎石密實度97%。(3)二灰碎石設計配合比為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 。基層材料及施工要求應嚴格按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執行。(4)主線及汽渡線二灰碎石7天
16、齡期抗壓強度0.8Mpa,其他道路二灰碎石7天齡期抗壓強度0.6Mpa。各組成材料中,石灰采用級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并應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粉煤灰應采用火力發電廠燃燒副產品,其中SiO 和Al O 和Fe O 的總含量70%,燒失量20%,集料級配應符合規范要求,最大粒徑不超過31.5mm,壓碎值35%。(5)二灰碎石采用機械集中拌和、攤鋪、碾壓、養生的工藝。養生期間應經常灑水,保持底基層及基層表面濕潤,并禁止開放交通,至少養生7天后才能施工面層。二灰碎石應分層鋪筑。(6)石灰土層石灰摻量為12,主線主線及汽渡線控制無側限抗壓強度(7d)0.8MPa,壓實度不小于97(重型擊實標準)。
17、其他道路控制無側限抗壓強度(7d)0.7MPa,壓實度不小于96(重型擊實標準)。(7)瀝青封層中瀝青材料采用慢裂性乳化瀝青,型號為PC1,用油量為0.91.1Kg/m。透層油選用乳化瀝青型號為PC2,用油量為0.71.5L/m。瀝青層之間需設置粘層。粘層采用乳化瀝青,型號為PC-3,用油量為0.30.6Kg/m。用油量需通過現場試灑最終確定。(8)土工織物土工布用于填浜路基浜塘處理。土工布強度指標滿足級要求:要求土工布單位面積質量不小于400g/m ,其縱向抗拉強度不小于20kN/m,滿足握持強度1100N、撕裂強度400N、刺破強度400N、CBR頂破強度2750N,要求采用聚脂長絲針刺型
18、。土工格柵用于石灰土底基層與路基加固層之間。采用高強滌綸纖維經編雙向土工格柵,延伸率10時,其雙向抗拉強度不小于50kN/m,單位面積重量不小于550g/m 。為防止反射裂縫對路面影響較大,在半剛性基層上,鋪設一層玻纖格柵。用于裂縫防治的玻纖格柵應滿足下表規定。采用玻纖格柵網孔尺寸為2020mm或25.425.4mm,并符合玻纖格柵的行業標準。三、排水工程1、雨水管管材:600采用平口式鋼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口,參見省標蘇S01-2004-70;雨水連接管采用De300HDPE(環剛度8000N/M )。2、管道基礎:HDPE管采用180砂石基礎,參見蘇S01-2004
19、-81。鋼筋砼采用120混凝土基礎,參見省標S01-2004第61頁;以上基礎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大于80KPa,如遇不良地質,須另行處理。3、本工程中檢查井采用五防井蓋,雨水口蓋板采用玻璃鋼纖維。4、開挖方式敷設管道回填:a.胸腔(圖中I)塑料管采用中粗砂回填,鋼筋砼管采用6%灰土回填,回填密實度為95;b.管頂以上0.5米范圍內(圖中II)塑料管采用中粗砂回填,鋼筋砼管采用6%灰土回填,回填密實度為87;c.管頂以上0.5米以上(圖中III)采用6%灰土回填至道路結構層,回填密實度同道路路基要求。5、雨水箅至檢查井的雨水支管采用De300的HDPE管。四、使用且需進行取樣檢測的主要原材料及
20、半成品有: 8、12、16、20、22、25、28、32鋼筋原材及鋼筋焊接、鋼絞線、錨具、波紋管、樁基超聲波檢測等。各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名稱、規格、型號、品種、數量、檢測頻率詳見附表。(1)一般要求1、為了保證本工程質量,安排一名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取樣員戎飛(證書編號蘇建A30219)、負責本工程各種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取樣送檢。2、根據本工程對各種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養護要求,在施工現場建立工地實驗室,其他需進行特殊養護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將送到總公司中心實驗室進行養護。3、為了保證各原材料及半成品取樣送檢的及時性,項目部安排了一輛面包車作為取樣送檢專用車。4、為了保證原材料及半成品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權
21、威性,本工程所有原材料及半成品均送至具有市政一級資質的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進行檢測。(2)各原材料及半成品取樣送檢的依據為保證本工程所用的各種原材及半成品均為合格產品,各種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取樣送檢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設計要求以及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檢測實用手冊的規定進行取樣送檢。執行的規范為:CJJ44-91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2-96 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JTJ/T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JTJ032-94 公路瀝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17-96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及施工技術規范CJJ1-90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2-90 市政橋梁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3)各原材料及半成品取樣方案各原材料及半成品進入施工現場后,經材料員驗收合格后通知取樣人員按照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見證取樣人員實用手冊進行樣品取樣(包括試樣制作)。整個過程的取樣、封樣、標識、送檢均由監理見證員全過程見證。(監理見證員鄭成林:,見證號:1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