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施工要求設計要求:1.樁基直徑為600,鋼筋保護層50mm,鋼筋采用HPB235、HRB3352.樁長、高層25.5m多層16m、17m.3.灌注樁鋼筋籠長高層9500mm,多層8500mm.,錨樁鋼筋籠通長布置。4.樁主筋配筋(包括錨樁)加勁箍122000與縱筋相焊,6200螺旋箍筋。5、柱箍筋末做1350彎鉤,彎鉤直段長度為10 d。柱鋼筋保護層40。6、受力鋼筋采用焊接接頭,焊條型號為E50,同一截面上鋼筋接頭百分率50%鋼筋全面積。并排鋼筋接頭應相互錯開35d或500(取大值)7、承墻梁、拉梁的鋼筋伸入承臺30d,柱主筋錨入承臺大于36d。8、縱向受力鋼筋,其保護層為:樁基、承臺
2、50、柱40。 板保護層15。二材料要求1. 鋼筋應有生產合格證及二次復試報告。2. 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3. 鋼筋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不正常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檢查。三鋼筋配料鋼筋在彎曲或彎鉤時其長度會發生變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按設計圖中尺寸下料,應考慮砼保護層,鋼筋彎曲形狀,彎鉤等規定,再按圖中尺寸計算其下料長度。四鋼筋制作與安裝1.一般規定1) 鋼筋的制作與安裝應在前一項工程檢查合格后進行。2) 砼澆注前應進行鋼筋隱蔽驗收。2.鋼筋加工1)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HPB235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度彎鉤,其彎弧內直徑
3、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度彎鉤,HRB335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做不大于90度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2)除焊接封閉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做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鋼筋電阻點焊的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因有抗震要求,應為1350。.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因有抗震要求,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3)鋼筋宜采用機械調直,當采用冷
4、拉法,冷拉率HPB235不大于4%,HRB335、冷拉率不大于1%。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小于3件。4)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箍筋內凈尺寸+53、鋼筋連接1)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3) 受力鋼筋采用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4) 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
5、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在受拉區不宜大于50%。接頭不宜設置在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4、鋼筋的綁扎1)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25mm。2)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LL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該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3)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對梁類、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
6、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于25%時,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按下表: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llE 注:1、當不同直徑鋼筋搭接時,其laE值按較小的直徑計算。2、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300抗震llE=laE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修正系數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25501.21.4兩根直徑不同鋼筋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直徑計算。當縱向受拉鋼筋搭 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上表中的數值乘以系數1.2取用。當接頭面積百分率大于
7、50%,應按上表中的數乘以1.35取用。因本工程為3級抗震等級,應按以上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05采用。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4)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五鋼筋焊接一、 一般規定1柱采用電渣壓力焊,梁采用電弧搭接焊。2鋼筋焊接施工之前,應清除鋼筋或鋼板焊接部位與焊機接觸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鋼
8、筋端部有當有彎折、扭曲時,應預以矯正或切除。3應隨時觀察電源電壓的波動情況。對于電渣壓力焊或埋弧焊壓力焊,當電源電壓下降大于5%時,不宜進行焊接。二、 鋼筋焊接工藝1、鋼筋電弧焊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根據鋼筋直徑、級別、接頭型式和焊接位置,選擇焊條、焊接工藝和焊接參數。2) 焊接時,引弧應在墊板、幫條或形成焊縫的部位進行,不得燒傷主筋。3) 焊接地線與鋼筋應接觸緊密。4) 焊接過程中應及時清渣,焊縫表面應光滑,焊縫余高應平緩過渡,弧坑應填滿。2、 幫條焊時,宜采用雙面焊,當不能進行雙面焊時,可采用單面焊。幫條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鋼筋種類焊縫型式幫條長度LHPB235(Q235)單面焊8d雙面
9、焊4dHPB335(20MnSi)HRB400(20 MnSNb、20Mn-Ti)單面焊10d雙面焊5d3、搭接焊時,宜采用雙面焊, 當不能進行雙面焊時,可采用單面焊。搭接長度與幫條焊相同。4、幫條焊接接頭或搭接接頭的焊縫厚度S不應小于主筋直徑的0.3倍;焊縫寬度b不應小于主筋直徑的0.7倍5、電弧焊所采用的焊條,應根據設計確定;若設計無規定時,可按下表選用:鋼筋電弧焊焊條型號鋼筋種類電弧焊接頭型式幫條焊搭接焊鋼筋與鋼板搭接焊預埋件T型角焊HPB235E4303E4303HRB335E4303E43036、鋼筋電渣壓力焊應符合下列規定1) 焊接夾具應具有剛度,在最大允許荷載下應移動靈活,操作便
10、利,焊劑筒的直徑應與所焊鋼筋直徑相適應,電壓表,時間顯示器應配備齊全。2) 電渣壓力焊工藝過程應符合下列要求:焊接夾具的上下鉗口應夾緊于上下鋼筋上;鋼筋一經夾緊,不得晃動。引弧宜采用鐵絲圈或焊條頭引弧法,亦可采用直接引弧法。引燃電弧后,應先進行電弧過程,然后,加快上鋼筋下送速度,使鋼筋端面與液態渣池接觸,轉變為電渣過程,最后在斷電的同時,迅速下壓上鋼筋,擠出融化金屬和溶渣。接頭焊畢,應停歇后可回收焊劑和卸下焊接夾具,應敲去渣殼,四周焊包應均勻,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應大于或等于4mm。在焊接生產中焊工應進行自檢,當發現偏心、彎折、燒傷等焊接缺陷時,應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時清除。 三、 接頭試驗1
11、、鋼筋電弧焊接頭電弧焊接頭外觀檢查時,應在清渣后逐個進行目測或量測。2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1) 電渣壓力焊接頭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2) 電渣壓力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應大于或等于4。 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無燒傷缺陷, 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于4 接頭處的周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且不得大于2;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切除重焊,或采用被強焊接措施。 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E砼等級與抗震 等級鋼筋種類與直徑C20C25C30C35C40三級三級三級三級三級HPB235普通鋼筋33d28d25d23d21dHRB335普通
12、鋼筋d2541d35d31d29d26d砼等級與抗震 等級鋼筋種類與直徑C20C25C30C35C40四級四級四級四級四級HPB235普通鋼筋31d27d24d22d20dHRB335普通鋼筋d2539d34d30d27d25d在任何情況下不小于250。當彎錨時,錨固長度0.4la15d及0.4laE15d鋼筋的機械連接1. 本工程根據結構重要性等情況,確定接頭性能等級為A級接頭。各項性能應符合接頭性能檢驗指標即規程中表3.05如下:等 級A 組單向拉伸強度F0mst ftr割線模量E0 Es極限應變u0.04殘余變形0.3mm高應力反復拉壓強度fmxftk割線模量E200.85E1殘余變形2
13、00.3mm大變形反復拉壓強度f0mxftR殘余變形t0.3mm 且s0.6mm2. 接頭的性能1) 鋼筋機械連接應滿足強度及變形方面的要求,并以劃分性能等級。本工程為A級強度型。鋼筋接頭的連接件應留有余量,其屈服承載力標準值,及抗拉承載力標準值均應不小于被連接鋼筋相應值的1.10倍,以確保接頭的傳力性能。2) 接頭受力性能應滿足單項拉伸,高應里反復抗拉,大變形反復抗壓三項性能指標。3) A級接頭的抗拉強度應大于等于鋼筋母材的抗拉強度標準值,且大于等于0.9倍鋼筋母材抗拉強度實測值。4) 為保證結構在靜載下的延性破壞模式和抗震時的延性要求,A級接頭的極限應變要求不小于4% 。5) 機械接頭在彈
14、性受力范圍內的變形性能,低應力階段當 0.7時,割線模量不低于母材彈性模量實測值,高應力階段 0.9,允許有所降低,但不超過10% 。6) 機械接頭殘余變形不大于0.3mm,這相當與連接套筒端的滑移量各為0.15mm左右。3. 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在任一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35倍區段范圍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 受拉區的受力鋼筋接頭百分率不宜超過50% 。受拉區的鋼筋受力小部位,可不受限制。2) 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架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且接頭百分率不應超過50% 。4. 鋼筋機械連接,應由該
15、技術提供單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檢驗報告。5. 鋼筋連接工程開始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對每批進場鋼筋進行接頭工藝檢驗。工藝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1) 每種規格鋼筋的接頭試件不應少于3根。2) 復接頭試件的鋼筋母材應進行抗拉強度試驗。3) 3根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應滿足表3.05的強度要求。且試件的抗拉強度應大于等于0.9倍的鋼筋母材的實際抗拉強度。6. 施工檢查由檢驗部門在現場進行抽檢,包括外觀質量和單向拉伸試驗。7. 連接件之間的橫向凈距不宜小于25mm.接頭在現場檢驗,按驗收批,同批條件為,材料,型式,單級,規格,施工條件相同。批的數量為500個接頭。不足此數時也按一批考慮。現場檢驗當連續10個驗收批
16、均一次抽樣合格時,表明其施工質量優良且穩定,故檢驗批接頭數量可擴大一倍,按不大于1000個接頭為一批,以減少檢驗工作量。冬期施工一、 負溫條件下使用的鋼筋,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管理和檢驗。鋼筋在運輸和加工過程中應防止撞擊和刻痕。二、 鋼筋冷拉溫度不宜低于-20。三、 在負溫下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鋼筋時,其冷拉率的確定與常溫相同。四、 在負溫下冷拉后的鋼筋,應逐根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和局部頸縮。五、冬施鋼筋焊接在搭設棚內。防風、冰雪。焊接時,第一層焊縫應具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或定位焊縫應熔合好,平焊時,第一層焊縫應先從中間引弧,再向兩端運弧;立焊時,應先從中間向上方運弧,再從下端向中間
17、運弧。在以后各層焊縫焊接時,應采用分層控溫施焊。幫條接頭或搭接接頭的焊縫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直徑的0.3倍,焊縫寬度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0.7倍。 在負溫下設計使用的結構,在構造上應避免使鋼筋產生嚴重的缺陷和出現缺口;鋼筋應盡量選用小直徑的,且在結構中分散配置,不應采用排筋密焊配筋。 負溫條件下使用的鋼筋,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管理和檢查。六、鋼筋負溫焊接、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不宜進行施焊。鋼筋負溫焊接參考資料見下表:鋼筋負溫電弧焊焊接參數焊接種類鋼筋直徑焊縫層數平焊力焊焊接速度mm/min焊條直徑(mm)焊接電流(A)焊條直徑(mm)焊接電流(A)幫條、搭接10-1413.24.2130-1401
18、50-1703.24.290-110110-13090-10016-2023.24.2130-140150-1703.24.290-11-120-14080-9022-4034.05.0150-170180-2403.24.2100-120140-18070-90鋼筋負溫自動電渣壓力焊焊接參數鋼筋直徑(mm)焊接溫度焊接電流(A)焊接通電時間(S)渣池電壓(V)12正溫-10-20250-350350-450550-65012131525-3516正溫-10-20300-400400-500600-70016171825-4020正溫-10-20350-450450-550650-750202
19、12325-4522正溫-10-20400-550500-650700-85022232525-4625正溫-10-20450-600550-700800-90025272925-5028正溫-10-20500-650600-750900-100030323425-60、在負溫下焊接鋼筋,應有防風措施。焊接時,嚴禁焊接接頭在焊后立即接觸冰雪,以免發生脆斷。、鋼筋負溫電弧焊,宜采取分層控溫施焊。熱軋鋼筋焊接的層間溫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間。、當鋼筋負溫電弧焊時,可根據鋼筋級別、直徑、接頭型式和焊接位置,選擇焊條和焊接電流。焊接時應采取防止產生偏心受力狀態。、鋼筋負溫幫條焊或搭接焊的焊接工藝應符
20、合下列要求:1) 幫條焊與主筋之間應用四點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時應用兩點固定。定位焊縫與幫條焊或搭接端部的距離應等于或大于20mm。2) 幫條焊的引弧應在幫條鋼筋的一端開始,收弧應在幫條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3) 焊接時,第一層焊縫應具有足夠的溶深,主焊縫或定位焊縫應熔合良好,平焊時,第一層焊縫應先從中間引弧,再向兩端運弧;立焊時,應先從中間向上方運弧,在從下端向中間運弧。在以后各層焊縫焊接時,應采用分層控溫施焊。幫條接頭或搭接接頭的焊縫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0.3倍,焊縫寬度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0.7倍。、熱軋鋼筋HRB335的鋼筋多層施焊時,焊后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其回火焊道的長度應比以前一
21、層焊道在兩端各縮短46mm。八基礎鋼筋安裝1) 灌注樁鋼筋籠制作和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項 次項 目允許偏差(mm)1主筋間距+102箍筋間距或螺旋筋螺距+203鋼筋籠直徑+104鋼筋籠長度+50分段制作的鋼筋籠,其接頭宜采用焊接。主筋凈距必須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徑3倍以上。加筋箍宜設在主筋外側,主筋一般不設彎鉤,根據施工工藝要求所設彎鉤不得向內圓伸露,以免防礙導管工作。 鋼筋籠的內徑應比導管接頭處外徑大100mm以上。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要對準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應立即固定。鋼筋籠主筋的保護層允許偏差如下: 水下澆注混凝土樁 +2
22、0mm 非水下澆注混凝土樁 +10mm九柱鋼筋安裝柱中的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0(多邊形柱為模板內角的平分角,圓形柱應與模板切線垂直),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0,如果用插入式振搗器澆注小型截面柱時,彎鉤與模板的角度不得大于150。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型。當柱截面有變化時,其變化形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綁扎柱子鋼筋時,四角鋼筋綁提角扣,其它鋼筋綁吊扣。十梁與板鋼筋安裝縱向受力鋼筋采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
23、持其設計距離。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的兩根架力鋼筋上,其余同柱。梁鋼筋節點處鋼筋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保證梁頂面主筋間的凈距不小于30mm,以利澆注混凝土。梁板鋼筋綁扎時應防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綁扎梁時,鋼筋兩端彎鉤必須與底模板相垂直。四角鋼筋應綁扎角扣,其他鋼筋綁扎單扣,所有綁扎扣應擰扣一圈半,以保證綁扎點牢固。十一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1)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
24、、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綁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尺寸+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綁扎鋼筋骨架長+10鋼尺檢查寬、高+5鋼尺檢查受力鋼筋間距+10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保 護 層 厚 度基礎+10鋼尺檢查柱、梁+5鋼尺檢查板、墻、殼+3鋼尺檢查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鋼筋彎起點位置+20鋼尺檢查預埋件中 心 線 位 置+5鋼尺檢查水 平 高 差+3,0鋼尺檢查 二、鋼筋工程質量驗收1. 鋼筋綁扎完成后,應由施工單位對其先進行自檢,確認合格后,施工單位再向
25、監理工程師報送“鋼筋工程報驗申請表”和“鋼筋工程質量檢查表”,監理工程師收到這些材料后,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簽認。三、計劃交底1、工期 2003、11、172004、3、15、2、勞力 120人3、工程量 100t四、安全要求1懸空作業1) 綁扎鋼筋和安裝鋼筋骨架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2) 綁扎圈梁、挑梁、外墻和邊柱等鋼筋時,應搭設操作臺架和張拉安全網。3) 懸空大梁鋼筋的綁扎,必須在滿鋪腳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臺上操作。4) 綁扎立柱和墻體鋼筋時,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內的柱鋼筋,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扎,整體豎立,綁扎3m以上的柱鋼筋,必須搭設操作平臺。2機械使用安全技術1) 鋼筋冷拉機場地在兩端地錨外側設置警戒區,裝設防護欄桿及警告標志,嚴禁無關人員在此停留,操作人員在作業時必須離開鋼筋至少2m以外。2) 電弧焊接時,焊接和配合人員必須采取防止觸電,高空墜落、瓦斯中毒和火災等事故的安全措施。3) 電弧焊接地,及手把線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帶有熱源的物品上,接地線不得接在管道、機床設備和建筑物金屬構架或軌道上,接地電阻不大于4。4) 電弧焊施焊現場的10m范圍內,不得堆放氧氣瓶、乙炔發生器、木材等易燃物。5) 對參加施工的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及培訓,加強工人的勞動保護,防止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