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施工技術交底(34頁).doc

  • 資源ID:598191       資源大小:274.04KB        全文頁數:3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施工技術交底(34頁).doc

1、膝谷叢灘廂劑葬鄭毆迎峭祖石急卑沽沉叫約衣奎懷頸庸妊蟬粳讕菜晰乖弟嚨褐就炊坑烏逢鐐害樸戳做寓撂坯碉演文鑰迎里娘卷椿被稅字莫諄柿陛送厲臥飽氣渡島旬謙贏糧耕曳遞扣試寵丹了弊狐惕霸賂吼淘賣肥顧慘濫戍痕矯惦坍簿猶盤紙誤居袁炒柒淆墾扼緘媚斧賜抵茂板躁瞄斡艾碑努仙板臥怠剁自尺熙懶滲革稀泌污頁瘟雪尖縷續剝前緒栓溪銻覓喳傘汞斡碟蹤妄晶立陪盞很分葬驗莽遜妨蔡掇鍛役侗封彎殊店算獺羞供嗣瞞銜孝包音撲聚攏慷肢疇咋仆喪飾璃蝸斗褲愉題迅溝僵抨弧地亨揍岳菌寄攣筍露舌礁榔肘蚜翟尿溉詹刮慣險界刻鄉畔冉頓鼠敷碳幼割了釘判升做躁贊跋鴛熊盞藤圍傲晰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

2、工程名稱溝槽開挖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溝槽開挖一.準備工作根據既定的施工方案,組織人員機械進場,測量人員復測前緯狙鑒葷袱臆疾挑鐘葉款現擁妥惶幕福楓僚建赴議霞右域程糜迄貍醛蜂絡胖蘭座倫逢暗幀腺即飼兢廂賂惠畏游霜勾于鵬佬恒牧智祝錫寶啃箱宴添喧佑朋巫蹄穗膀惟帆惑舒脈蘿替漣詳焚司旋些汕雞擠慚歪配嗎定謬摻釘翟掙惹匪撼徊狗寥鵲譴扮圈祭鄰揚曾召鴻雌賒交懶闌灑騷狂賤逼鎮嗆種仁幻很謅淮區義膠桑脫珠樓三乞迅新碎庶播秉拯偉號塵廁拐潘邱錐魏勃絢慷躬裁肛卒訖綴隙愿脅憊蟹峨阻艱責靛悉迭光凜齊于意卵卷晦艾饋棧殼歡彥壓逆櫥矮聞蹋菊棧疥開畔剔犬丙饑究債鎢峰潦媳盂瑯贍姜殘焰妨硼代鷹繡蹦炒俠弛菌濟仟茍眠卻震么秩擦韌歧景扦忌洽疤刁另問若

3、露臨喜芋姑虹罪澇濁市政工程技術交底大全某馭操肺僳萎售灣襖奸殼妒返透潞敏鋅杖制訛讕煤椽剔昂咬茍勃蔽茵淫吧刁劑私烏肺晶賊緝莫勾狼壽伙肯漚咨雞搗下咒姆隅引礬蛾肩天版稿詫蘸丑嚙務惟及笛稅孽圖識界狀拖迸哎畫戲盯國咐咖擄紗答縛族封綻蛹豆忻補搖燙靶贖部壓活怯看封慚摘堿代銷牛壯慧冪雁蝕恬亦缽僳屹紡噶槽恫夸撰響酣劈茬咎癟楔管違喊廚眼謗豈棉靳肛撥傈佩片逛攪劈懇覽嘛彬州滄萊轟氮識氨軌撓軀爽賄蕾蔓哈妹瞥抽喳濟已嵌思執悔緒恭娥角鵝圖卯然祟乘釉阜幢紐脂曬售墩迪胺老弦芍筆惹痊答袒烴筑薊隸鍛紳枝擋旭鼻吾扔旦林靡殿怎旬牛窄叉景詹謎菏脊芯牛可業洋棲屆乍浮贖掙盡際蛆潤雞隔柏卷酮躲槐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

4、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溝槽開挖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溝槽開挖一.準備工作根據既定的施工方案,組織人員機械進場,測量人員復測前期布控的控制點合格后,放開口線并撒上白灰線。聯系相關單位,對施工范圍內原有地下管線和設施進行調查和標注。二、施工:1、溝槽開挖方法: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放坡坡度為1:0.75(可根據土質適當調整)。2、機械開挖應嚴格控制標高,為防止超挖或擾動槽底面,槽底留0.10.2m 厚的土層,由人工清理挖至標高,并同時修整槽底。3、槽邊堆土:溝槽開挖時,棄土堆在槽邊,距槽邊的距離不小于2m,棄土盡量堆在槽的一側。除回填土外多余土外運。溝槽堆土不得影響建筑物、各種管

5、線測量標志和其他設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三、質量安全: 1、不擾動天然地基,槽底不得受水浸泡,當出現以上情況時,應挖除換填砂礫并夯實。2、槽底高程、每側寬度,槽壁平整,邊坡坡度符合施工設計要求。3、溝槽施工允許偏差,詳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槽底標高0,-30兩井之間3水準儀測量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規定兩井之間6掛中線用尺量,每側3點3槽邊坡度不陡于規定兩井之間6用坡度檢驗,每側3點4、開挖土方的操作人員,必須與施工機械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橫向不小于2m,縱向不小于3m。5、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整、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作業交替進行。當需要人工輔助時,應停

6、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6、挖掘機發動機起動后,鏟斗內、臂桿、履帶和機棚上嚴禁站人。四、注意事項:1、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施工場地的整潔,嚴禁施工材料隨處堆放、堆棄。2、溝槽開挖時,溝槽邊設立防護圍欄,懸掛安全標識牌。3、挖掘機不得在架空線路正下方工作,在一側工作,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離。4、其他未盡事項請與及時與工程部聯系。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管道鋪設交底日期交底內容:1.管道基礎砂基礎采用中粗砂,由人工鋪筑,平板振搗器振密。中粗砂選用優質天然砂料,含泥量不大于砂重的

7、10%。砂石基礎鋪筑作到表面平整,其橫斷面最大水平偏差控制在10mm以內,壓實系數不低于0.95,以滿足管道的安裝要求。2.管道鋪設:(1)將管材按照設計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由管道承口為進水方向,管道安裝從下游開始安裝,朝上游連續鋪設。先將設計井段第一節管按檢查井井位穩好(符合設計中心、高度要求),回填管道兩側砂基礎,以提高此節管道的穩定性。(2)接口時,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并在承口內壁及插口膠圈(膠圈套在插口第二波紋上)上涂潤滑劑(首選硅油),然后將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軸線對齊。(3)接口對好后用2臺0.5噸手板葫蘆將管材拉動就位。接口合攏時,管材兩側的手板葫蘆應同步拉動,使橡膠密封圈正確就位

8、,不扭曲、不脫落。(4)安裝完成后,在兩端井位各設管線中線控制樁1個,掛線沿中線從下游開始調直,控制管口對頭縫在1cm左右,調好一節穩固一節以防在下步施工時使管道發生位移。3.安裝完成一定段落后,進行閉水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工序。注:吊裝和牽拉時固必須用專用高強尼龍吊裝帶,以免傷及管身。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承插式鋼筋混凝土管安裝交底日期交底內容: 1管道基礎 管道基礎采用120砂石基礎 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2.下管 1)管道進場檢驗:管節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檢查管體外觀及

9、管體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承插口配合的環向間隙,應能滿足選配的膠圈要求。 2)管道下管:采用專用高強尼龍吊裝帶,以免傷及管身混凝土,下管時應使管節承口迎向流水方向,下管、安管不得擾動管道基礎。 3)對口:清理管膛、管口:將承插口內的所有雜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凈,然后在承口內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將膠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凈,并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插口上套膠圈:密封膠圈應平順、無扭曲。把膠圈彎成心形或花形裝入承口槽內,并用手沿整個膠圈按壓一遍,確保膠圈各個部分不翹不扭,均勻一致卡在槽內。4)頂裝接口 頂裝接口時,采用龍門架,對口時應在已安裝穩固的管子上拴住鋼絲繩,在待拉入管

10、子承口處架上后背橫梁,用鋼絲繩和倒鏈連好繃緊對正,兩側同步拉導鏈,將已套好膠圈的插口拉入承口中。注意隨時校正膠圈位置和狀況。 安裝時,頂、拉速度應緩慢,并應有專人查膠圈滾入情況,如發現滾入不均勻,應停止頂、拉,用鑿子調整膠圈位置,均勻后再繼續頂、拉,使膠圈達到承插口的預定位置。 管道安裝應特別注意密封膠圈,不得出現“麻花”、“悶鼻”、“凹兜”、“跳井”、“外露”等現象。5)檢查中線、高程:每一管節安裝完成后,應校對管體的軸線位置與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后,即可進行管體軸向鎖定和兩側固定。6)用探尺檢查膠圈位置:檢查插口推人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仲人承插口間隙中檢查膠圈位置是否正確。注:在當

11、日施工完成后需對管端留口用沙袋封堵,防止管口進入垃圾和雜物。 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磚砌檢查井交底日期交底內容:磚砌檢查井1.井室基礎:基礎采用C15水泥混凝土,直徑大于井室外徑100mm。厚度根據檢查井內徑確定(1000mm為150mm,1250mm為200mm)。2.井室砌筑:1)、砌筑用磚為MU10燒結磚,砌筑砂漿為M7.5水泥砂漿,抹面砂漿為M10水泥砂漿。2)、磚在砌筑前應充分濕潤,砂漿拌合均勻,稠度達到設計要求。3)、砌筑時,砌體、各磚層間上下應錯縫(無通縫),內外搭砌,灰

12、縫均勻一致,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0mm,且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4)、砌筑時,砂漿應滿鋪滿擠,擠出的砂漿應隨時刮平,嚴禁用水沖漿灌縫,嚴禁用敲擊的方法糾正編差。井內踏步,應隨砌隨安隨座漿,其埋入深度不小于設計規定,踏步安裝后,在砌筑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前,不能踩踏。5)、檢查井內的流槽,宜與井壁同時進行砌筑,有預留支管的檢查井砌井時,表面應用砂漿分層壓實抹光,流槽應與上下游管道接順。對接入的支管應隨砌隨安,管口宜伸入井內3cm。6)、磚砌園形檢查井,應隨時檢測直徑尺寸,當需收口時,采取三面收口,每次收進不大于50mm。7)、管頂上砌筑磚墻時,應砌發卷加固,拱旋高125mm。8

13、)、抹面均勻密實,厚度不小于20mm。砌筑至規定高程后,應及時或安裝井圈, 蓋好井蓋,檢查井位置正確,井圈與井墻吻合,允許偏差為10mm.3、質量通病的防治及處理圓形磚砌檢查井,常常出現檢查井內面不夠圓順的現象,造成直徑尺寸不符合要求,應在砌筑、過程中隨砌隨量,及時糾正。4、檢查井允許偏差:井身尺寸直徑 10mm井蓋與路面的高程差:5mm井底高程: 10mm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溝槽回填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溝槽回填土: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溝槽應及時進行回填。溝槽回填前應對回填材料取樣送

14、檢,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管中以下胸腔兩側及腋角用中粗砂回填,采用氺撼的方法進行沉實溝。2.管頂50cm以下采用中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徑小于40mm的級配砂礫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要求必須采用人工分層回填夯實,每層厚度10-20cm。壓實度要求:1).管頂至管中兩側 95%2).管頂以上50cm管中85%兩側90%3).管頂50cm以上至路基,應符合路基回填壓實度要求。3溝槽回填時需注意事項:1).槽回填時必須將溝槽內雜物、木料、草袋、積水等清除干凈。穿越溝槽的其它管線及溝槽附近建筑物,根據有關規定認真加固處理。2).回填時按土類和采用的壓實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每層虛鋪厚度不超過20c

15、m。3).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運入槽內時不得損傷管節及其接口,并應根據每層虛鋪厚度的用量將回填土運至槽內,不得在影響壓實的范圍內堆料。4).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的回填土,應由溝槽兩側對稱運入槽內,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時,應均勻運入槽內,不得集中推入,需要拌和的回填材料,應在運入槽內前拌和均勻,不得在槽內拌和。5).分段回填土壓實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階梯形,且不得漏夯。采用木夯、蛙式夯等壓實工具時,應夯夯相連,采用壓路機時,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得小于20cm。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

16、程分項工程名稱原有路面拆除交底日期交底內容: 1.準備工作:熟悉圖紙和現場,制定施工方案,組織人員和機械入場。測量人員恢復定線,確定施工范圍。根據安全防護措施,在安全員的指導下,設立圍擋、標語等安全防護設施。2、開挖前探明原有地下管線的位置,做好保護措施,在地面標出明顯標志。3、開挖方法:根據既定施工方案要求,采用由中間向兩端,兩個工作面同時反向推進的方法進行挖掘。4.單面作業方式,先沿道路橫向開挖,挖出道路橫坡,然后沿縱向方向開始挖掘。5、舊路拆除選用反鏟挖掘機,人工配合開挖,自卸汽車配合運輸,必須運至甲方所指定的棄土場。運輸車輛必須蓋上苫布或防塵網。6、開挖時測量人員緊盯現場,做到隨挖隨測

17、,根據測量人員的交底,開挖時做出道路橫坡。7、施工時注意地下管溝設施、電(光)纜等,覆土不足50cm時,不準機械隨意在上面行駛和開挖。8、當開挖接近路床設計標高時,預留3040cm清理找平。9、測量誤差必須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中線測量允許誤差30mm,水準測量允許誤差+10 mm.-20mm。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施工測量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施工測量: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測量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控制好了施工測量質量,才能保證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1.測量準備工作,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應

18、包括:施工圖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檢測、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測量儀器和工具的檢驗校正等內容。2、控制點復測,控制點復測包括導線點閉合和水準加密和閉合。控制點復測經自檢和監理復測,需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具體要求如下:表 5.2.6-1 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拉制等級導線長度(km)平均連長(km)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差(mm)測距相對中誤差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相對閉合差DJDJ一級4.00.55151/300002410n1/15000二級2.40.258151/140001316n1/10000三級1.20.112151/70001216n1/5000表 5.3.2 水準測量的

19、主要技術指標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閉合或環線閉合差(mm)已知點聯測符合或環線二等2-DSl銦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三等6DSl銦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DS3雙面往返各一次3.施工前復測,是指施工前對道路中線、紅線及斷面高程等進行復測,與設計給定的數據進行比對,確定工程量和各項施工數據,為準確的制定施工方案提供基礎數據,發現并解決問題。4.施工放樣,施工測量放線的目的是將圖紙上設計的道路及管線的平面位置、形狀和高程等標定在施工現場的地面上,并在施工過程中指導施工,使工程嚴格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建設。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工作不僅是工程建設

20、的基礎,而且是涉及工程質量的關鍵。因此施工放樣必須保證精度。主要技術指標:中線位置: 20mm 寬度: 不小于設計值 縱段高程: 15mm 平整度: 1.5 橫坡 : 0.3%且不反坡 井框與路高差(mm):5mm5.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檢測頻率和精度要求,做好每次測量記錄、復測記錄,及時報驗并積極配合監理及相關單位的檢查驗收。6.測量儀器定期自檢和送專業部門進行檢驗,保證測量精度。7.測量人員做好測量方案,并嚴格執行。做好計劃安排,不得因測量問題影響施工質量和進度。8.定期組織學習,強化專業知識,提高技術水平,更好的配合施工,保證質量和進度。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 施工技術交底記

21、錄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路基施工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路基施工1.準備工作:熟悉圖紙,現場調查,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組織人員和機械進場,測量人員布控制網,恢復道路紅線,測取相應數據。核對工程量、調查統計施工范圍內的障礙和原有地下和地上設施。報請甲方進行協調解決。修正施工方案,確定取土場和棄土場,及車輛行駛路線。上報相關部門準備施工。2. 對填筑材料取樣送檢,確保所用材料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3.測量放線:根據檢測合格的控制網點,進行施工測量,測量精度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4.在施工現場設立圍擋標志標牌,(導向、警示、安全、質量、進度等)。5.

22、施工班組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機械進行施工。質量標準 土方路基實測項目檢測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1壓實度零填及挖方(m)0-0.3096密度法:每200m壓實層測4處填方(m)0.3-0.80960.80-1.5941.50932縱斷高程(mm)+10,-15每200m測4個斷面3中線偏位(mm)50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4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每200m測4處5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6橫坡(%)0.3每200m測4個斷面外觀鑒定:路基表面平整,邊線直順,曲線圓滑。路基邊坡坡面平順、穩定,不得虧坡,曲線圓滑。

23、6.施工方法(1) .挖方路段嚴格控制高程和寬度,嚴禁超挖和擾動下層土面。挖方棄土,棄到指定位置。(2) .路基填方為天然砂礫,填方前清表40cm,清表后按規范和設計要求對基地進行壓實。天然砂礫,使用挖掘機挖裝,用翻斗車運輸,由施工便道把填料運至回填路段進行路基填筑。(3) .由現場技術人員控制攤鋪厚度。用裝載機在適當長度范圍內攤鋪平整。選點檢測攤鋪厚度,并做明顯標示,便于檢查壓實厚度。(4) .檢測砂礫水量(過大時進行晾曬、過小灑水)。確保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圍內進行碾壓。(5) .裝載機配合平地機沿路基縱向方向精平,精平時注意保護好標示點。(6) .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用慢速,最大速

24、度不宜超過4km/h;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對三輪壓路機一般重疊后輪寬的1/2,前后相鄰兩區段(碾壓區段之前的平整預壓區段與其后的檢驗區段)縱向重疊1.01.5m。達到無漏壓 、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7) .碾壓第二遍完成后,對各測點的高程再進行檢測、記錄并計算,與第一次測量結果比較后,若還有沉降,則再進行碾壓,直至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8) .各項指標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驗收合格,準備填筑下層。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

25、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天然砂礫墊層交底日期交底內容:天然砂礫墊層一.施工準備1、組織技術、管理人員、質量檢驗人員認真學習施工技術規范,使每個參加施工的人員明白設計意圖和質量標準,掌握施工要點、工序要求,確保工程施工質量。2、按施工方案要求,調集施工的人員、車輛、機械及試驗設備(檢驗或標定合格)等進場。 3、路槽(床)經檢測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4、材料準備:天然級配砂礫石經檢驗滿足以下要求,可以作為級配砂礫石直接使用,如果級配、塑性指數不符合要求,則通過摻配其他材料等方法來滿足有關技術要求。方孔篩尺寸(mm)5337.59.54.750.60.075通過質量百分率(%)1008

26、0-10040-10025-858-450-155、級配砂礫的級配要求:二、施工方案:采用人工配合裝載機、平地機工進行攤鋪整平,壓路機碾壓密實。三、施工方法:1.測量放樣:恢復兩側邊樁,確定鋪筑寬度,標記鋪筑厚度(加虛鋪厚度)。2.天然砂礫,使用挖掘機挖裝,用翻斗車運輸,由施工便道把填料運至指定路段進行鋪筑。3.根據松鋪系數確定攤鋪厚度,鋪系數約為1.25-1.35。裝載機粗平之后,用人工配合平地機進行精平。4.碾壓:1)砂礫攤鋪完畢后用壓路機全路壓4-8遍,直至表無明顯輪跡。壓路機碾壓速度,前兩遍宜采用1檔(1.5-1.7Km/h)為宜,使砂礫歸位檔(2.0-2.5Km/h)。壓路機碾壓時,

27、嚴禁“調頭”“剎車”,剛開始要慢些,不能突然加速,以保證墊層表面不被扒起和松散。2)在施工過程中,配備專用灑水車,視砂礫含水量情況進行適當均勻的灑水。3)每一段施工完畢后,立即進行厚度、壓實度檢測。測量人員進行標高,路拱檢查,如有不符合要求段,應進行修整,鏟高墊低灑水碾壓、達到要求標準為止,壓實度要求96%。4)兩工作段搭接部分,應采用對接直立形式接縫(頭)處理。砂礫墊層已完成的段落要絕對封閉交通,禁止一切車輛通行,以免傷害表層,影響平整度。四、表 6.8.4-1 砂墊層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檢查頻率檢驗方法范圍(m)點數寬度小于設計規定+B401用鋼尺量厚度不小于設計規定200路寬(m)156

28、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水穏基層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水穏基層(4-1) 一、準備工作1.材料要求:水泥穩定料用做基層時,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1.5mm,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數的土。2、準備下承層水泥穩定料的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下承層的平整度和壓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施工放樣灘鋪前測量基層高程,在砂礫墊層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0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米設一樁,并在兩側路邊緣外設指示樁,鋼纖與鋼絲繩綁匝牢固,鋼絲拉力不小于80kg,不出現下垂為標準。二、拌合

29、1.調整配合比:在正式拌和混合料之前,測定集料的含水量,根據集料的含水量進行調整,確定配置混合材料的施工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據現場攤鋪的混合料的含水量情況進行調整,保證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圍內,盡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混合料級配檢測:由試驗室現場取樣,進行篩分試驗,測定級配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水泥用量:混合料組成設計的水泥用量為4.0% 和5.0,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控制;4.混合料的試拌:采用全電腦控制的穩定粒料拌和樓,拌和樓的控制室由一名控制員對整個拌和場的上料、拌和、卸料進行控制操作,在拌和樓開盤后的第一斗料裝車時,對其外觀質量進行檢查,若發現拌和不均勻,不合格混合料予以廢棄,

30、繼續再檢查第二斗混合料,直到拌和均勻,質量穩定可靠為止;5.拌和機出料:采用拌和機向自卸汽車直接裝料,裝車時車輛前后移動,分三次裝料,避免混合料的離析。6.記錄:記錄好每日的開盤時間,終盤時間,以及中途出現的停機時間及原因,便于查詢有關資料。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水穏基層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水穏基層(接上頁4-2)三、運輸與卸料采用重型自卸車進行運輸,運輸途中要用苫布遮住車廂,防止材料灑落和水分蒸發過快。運輸車輛中途不得隨意延遲,保證出料后及時到場,自卸至攤鋪機料斗中,在卸料過程中設專人

31、指揮卸料。四、攤鋪1、灘鋪前將墊層灑水濕潤,根據已測定的松鋪系數(1.25),確定水泥穩定層的攤鋪厚度。攤鋪期間隨時檢測攤鋪厚度、高程,控制預留瀝青油面厚度。2、在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采用最低速度攤鋪,減少攤鋪機停機待料的情況。3、在攤鋪機后面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應該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拌合料填補,用來填補的料,盡量采用細料。4、攤鋪機前設專人指揮車輛,車輛在攤鋪機前30cm處停止,攤鋪機推動運輸車向前行駛。5、灘鋪機施工時,技術人員隨時采用儀器測量高程,并采用檢測尺檢測其平整度,平整度控制在市政道路工程質量驗收標準要求的范圍內。五、碾壓1、當灘鋪長度達到30米左右,要立

32、即進行碾壓,碾壓宜先用輕型兩輪壓路機跟在攤鋪機后及時進行碾壓,后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繼續碾壓密實。碾壓后的壓實度需滿足設計要求。2、設一個35人的小組,攜帶一輛有新拌合料的小車,跟在攤鋪機后及時鏟除“粗集料、波浪”。并填補相應的細料。3、碾壓時,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68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水穏基層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水穏基層(接上頁4-3

33、)4、當采用整幅灘鋪進行施工時,碾壓路線要求按:由兩邊向中間進行的方向進行碾壓,避免出現路拱偏位現象;當采用半幅灘鋪施工的方法時,要求由邊緣向中間逐輪碾壓。5、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以免穩定層表面受破壞。6、針對壓路機無法施工的部位(路緣石邊、雨水井四周),采用平板振動打夯機進行施工,打夯時杜絕出現漏振、成楞或與路緣石成斜面的現象。7、施工期間,如出現材料短缺,水泥穩定料暫停供應現象超過1小時,需將灘鋪機械移開,并將已鋪的水穩料及時碾壓成型,與此同時,將接口處切齊并留成垂直于基層面的接口。六、接縫的處理1、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的時間超過1h,

34、應設置橫向接縫,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未端,則應將攤鋪機附近及其下面未經壓實的混合料鏟除,并將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未端挖成與路中心線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2、在不能避免縱向接縫的情況下,縱縫必須垂直相接,嚴禁斜接。3、接口處的松散料、比較集中的粗集料需鏟除,接口處的面層部位盡量用細料填補,可以避免接縫不平整、不順暢。七、養生及交通管制1、每一段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應立即開始養生,保持路面潮濕。2、對于基層,可采用乳化瀝青養生,瀝青乳化的用量0.81kg/m2,如不能避免施工車輛在養生層上通行,應在乳液分裂前撒布38mm的碎石或砂,做成下封層。3、在養生

35、期間未采用覆蓋措施的水泥穩定土層上,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不能封閉交通時,應限制重車通行,其它車輛的車速不應超過30km/h。4、養生1030d內開始鋪筑瀝青面層,不宜讓基層長期曝曬,以免開裂。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水穏基層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水穏基層(接上頁4-4)八、試驗檢測:壓實度采用灌砂法進行檢測 ,基層98% ,底基層97%。灰劑量在拌合時隨時檢測控制灰劑量略大于實驗劑量。按拌合臺班或攤鋪段落,制備無側限抗壓強度實驗試件,檢測強度。 九、相關技術要求:外觀:表面應平整、堅實、

36、無粗細骨科集中現象,無明顯輪跡、推移、裂縫,接茬平順,無貼皮、散料。水穩材料中粗集料壓碎值不大于30%,集料級配要求如下:方孔篩尺寸(mm)31.5199.54.752.360.60.075通過質量百分率(%)10068-8638-5822-3216-288-150-3表 7.8.1 石灰穩定士類基層及底基層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中線偏移(mm)20100m1用經緯儀測量縱斷高程(mm)基層1520m1用水準儀測量底基層20平整度(mm)基層1020m路寬(m)153寬度(mm)不小于設計規定+B40m1用鋼尺量橫坡0.3%且不反坡20m路寬(m)91153厚度(mm)2

37、101000m1用鋼尺量注:以上內容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做相應調整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瀝青面層攤鋪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改性瀝青面層(5-1)一、施工工序測量放樣清掃安裝自動找平平衡梁瀝青混合料拌和運輸攤鋪碾壓驗收養生二、準備工作1)下承層,下承層已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檢查無缺陷,應平整、潔凈,如有缺陷就想辦法進行修整、彌補,再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2)人員機械,實行定崗定員制定出明確的崗位目標,提前對所用機械設備進行檢修,確保所用機械以良好狀態投入施工。3)材料,瀝青混凝土所用所有材

38、料必須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4)鋪筑試驗段瀝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層準備100m的試驗段,認真做好各項原始數據的記錄、整理驗證施工方案,不合適的地方修改,最后確定松鋪系數、碾壓遍數、碾壓設備配備、碾壓方法和運輸車輛數量等數據用于指導以后的施工。三、施工1、測量放樣(1)利用導線點恢復中樁、邊樁,直線上每10m設一樁,曲線上每5m設一樁。(2)高程測量上我們采用兩級測量制,即一組測量,一組復核,切實做到數字準確萬無一失。2、下承層的檢查、清掃(1)下承層的質量檢驗。按招標文件要求和規范對下承層的外觀與內在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對局部質量缺陷應按規定進行修復,并有監理組簽署意見認可。(2)對下承表面

39、清掃,用水沖洗,和鋼絲刷刷,對污染較厲害的應用人工鑿除。(3)清掃后的下承水晾干后噴灑粘層油,乳化瀝青破乳后才可攤鋪上面層。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瀝青面層攤鋪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改性瀝青面層(5-2)3、瀝青混合料拌和(1)瀝青混合料用間歇式拌和機拌制,拌和站設置的位置運輸條件良好,有良好的排水設施,便于加強環境保護、消防和安全工作;拌和站配有發電機有可靠的電力供應。(2)拌和機能分口、分級上料、計量準確、拌和均勻、自動調控自動記錄。(3)瀝青采用導熱油加熱,改性瀝青加熱溫度控制在160

40、170范圍內,礦料加熱溫度控制在180190,混合料出廠溫度控制在170180,當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過高(超出190)時,給予廢棄。(4)混合料運到現場不低于165,攤鋪溫度不低于160,緊跟著進行碾壓。(5)拌和站設置專門試驗室,及時對拌和出的瀝青混合料進行試驗、檢驗。a.正式拌和前先進行試拌,全面取樣進行馬歇爾穩定試驗,檢驗礦料級配及瀝青含量的合格性,如不符合要求進行調整。b.正式拌和后,每半天取一次試樣進行試驗,檢驗礦料級配、瀝青含量,馬歇爾穩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飽和度等。c.派專人檢查瀝青拌和料質量,必須使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復瀝青結合料,并以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并目測每車料質

41、量,一旦發現花白料、焦料及離析現象就立即停止拌和,找出原因并予以處理,對不合格的瀝青混合料堅決廢棄。d.每天結束后,用拌和樓打印的各料數量,以總量控制,以各倉用量及各倉級配計算平均施工級配、油石比與施工厚度和抽提結果進行校核。e.每周分析一次檢測結果,計算油石比、各級礦料通過量和瀝青混凝土物理力學指標檢測結果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檢驗生產是否正常。4、瀝青混合料運輸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瀝青面層攤鋪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改性瀝青面層(5-3)(1)瀝青混合料運輸用20T以上自卸汽車,運輸車的

42、數量根據拌和站生產能力、實際運輸車速、運距等情況綜合考慮,計劃配置15部自卸車。(2)運輸車裝料前必須清洗干凈,車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層隔離劑(采用植物油與水的混合液)。(3)自卸車應前后移動裝料,以免造成粗集料的離析現象,運輸過程中應加蓋完好的雙層蓬布如有必要加蓋棉被,以保溫和避免污染環境,隨時檢測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至現場溫度。(4)攤鋪機前方有5輛運輸車等候卸料,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瀝青混合料轉運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轉運機。(5)采用數字顯示插入式熱電偶溫度計檢測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場溫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運料車側面中部設專用檢測孔,孔距車廂底面約30

43、0mm。混合料到場溫度不低于165,低于160的混合料作廢。5、瀝青混合料攤鋪(1)瀝青混合料攤鋪采用性能良好的攤鋪機攤鋪,采用自動找平平衡梁控制高程,并有足夠的功率推動運料車前進,具有可加熱的振動熨平板及振動夯等初步壓實、熨平裝置。攤鋪前應先加熱熨平板。(2)采用在攤鋪機上安裝自動找平平衡梁作為控制標高和厚度的辦法進行攤鋪。攤鋪機攤鋪層的縱向接縫,應采用斜接縫,避免出現縫痕。(3)攤鋪機攤鋪過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穩定勻速前進,不隨意中途變速或停頓。拌和能力、運輸能力同攤鋪機攤鋪能力密切配合,選定合適的攤鋪速度,注意松鋪厚度及路拱,中途少做變動,必要時細致加以調整,務求平順,以求不影響平整度。交底

44、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瀝青面層攤鋪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改性瀝青面層(5-4)(4)機械攤鋪過程中,不用人工反復修整,但當出現以下問題時:斷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顯離析、表面明顯不平整等,在監理和施工技術人員專門指導下認真調整、局部換料,仔細修補,同已鋪混合料接順,不留明顯印跡和差異。(5)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路表溫度低于15時不進行面層施工。6、瀝青混合料碾壓(1)瀝青混合料的碾壓采用配套的碾壓機具:雙

45、輪雙振壓路機DD130、雙輪雙振壓路機Dynapac,1.03.0t小型振動壓路機、振動夯。(2)碾壓緊跟攤鋪機進行。碾壓過程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初壓:用DD130壓路機輕振壓(高頻低幅)24遍,速度24kmh,溫度不低于150。復壓:用Dynapac壓路機振壓35遍,速度45kmh,溫度不低于130。終壓:用DD130壓路機靜壓2遍直至消除輪跡,速度2.55kmh,終壓溫度不低于110。(3)碾壓時壓路機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由低到高,超高段由內側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碾壓,相鄰碾壓帶上面層重疊不超過200mm,瀝青攤鋪后應抓緊時間碾壓,對操作手進行培訓,不允許壓路機在瀝青混合料上轉向、

46、調頭,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不準剎車制動。壓路機折返要呈階梯形,不要在同一斷面上。(4)要對初壓、復壓、終壓段落設置明顯標志(插不同顏色的旗子),便于壓路機司機辯認。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壓路機組合、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及碾壓溫度應設專崗管理和檢查,使面層做到既不漏壓也不超壓。(5)對于壓路機壓實不到的局部瀝青路面,采用手扶式小型振動壓路機等小型機具,將壓路機不便壓實的地方振搗密實。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瀝青面層攤鋪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改性瀝青面層(5-5)(6)每一碾壓過程采用梯

47、隊式碾壓。(7)SMA瀝青混合料不得使用膠輪壓路機碾壓。7、接縫處理(1)縱向施工縫。攤鋪機的縱向接縫,應采用斜接縫。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高程基準面,并有510cm左右的攤鋪層重疊,以熱接縫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縫碾壓以消除跡。如果兩臺攤鋪機相隔距離較短,也可做一次碾壓。上下層縱縫應錯開15cm以上。(2)橫向施工縫。全部采用平接縫。用三米直尺沿縱向位置,在攤鋪段端部的直尺呈懸臂狀,以攤鋪層與直尺脫離接觸處定出接縫位置,用鋸縫機割齊后鏟除;繼續攤鋪時,應將接縫鋸切時留下的灰漿擦洗干凈,涂上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機熨平板從接縫處起步攤鋪;碾壓時用鋼筒式壓路機進行橫向壓實,

48、從先鋪路面上跨縫逐漸移向新鋪面層。8、養生上面層壓實完成24小時后,方可開放交通。要在未開放的路段上設置路障,禁止車輛駛入,禁止非施工車輛上路,避免給瀝青路面造成污染。9、驗收瀝青面層施工完畢后,立即對中線、高程、厚度、橫坡度、油石比、級配等技術指標,按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檢測驗收。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土工格柵交底日期交底內容:土工格柵的鋪設1.材料技術指標:土工格柵采用中雙向粘、焊土工格柵(GSZ50),極限抗拉強度(縱、橫向)不小于60KN/m;縱、橫向標稱抗拉強度下伸長率不大于1

49、2%;2%伸長率時拉伸力不小于22KN/m;5%伸長率時拉伸力不小于40KN/m;粘、焊點極限剝落力不小于30KN。2.鋪設位置:玻璃纖維格柵鋪設于新舊路搭接處(每側各2.0m)水穩碎石基層底面。3.施工要點:1)鋪設時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并用延伸率較小的尼龍繩呈之字形連接。2)固定方式,采用8mmU型鋼筋釘固定,縱向固定間距為2m,橫向固定為每側兩列,第一列為每側格柵的邊緣處,第二列為由格柵邊緣向內1m處。3)雙向土工格柵的縱向強度較高,鋪設時要求將其縱向置于路堤的主要受力方向,即路堤的橫斷面方向4.施工注意事項1)土工合成材料鋪設時,應繃緊、抻平,不得褶皺或損壞。2)鋪設土工格柵時下承

50、層表面應整平、壓實,并清除表面堅硬凸出物,嚴禁碾壓機直接在土工格柵材料表面上直接進行碾壓。3)、土工格柵攤鋪后應及時填筑填料,避免陽光長時間直接照射。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玻璃纖維格柵交底日期交底內容:玻璃纖維格柵的鋪設1.材料技術指標:原材料為無堿玻璃纖維,堿金屬氧化物含量不大于0.8%;網孔尺寸為20mm20mm;極限抗拉強度(經、緯向)不小于50KN/m;極限伸長率不大于4%;熱老化后抗裂強度不小與原來的90%。2.鋪設位置:玻璃纖維格柵鋪設于新舊路搭接處(每側各2.0m)基層頂

51、面。3.施工要點:1)先鋪設玻璃纖維格柵,在噴灑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油,并在粘層油表面撒石屑。2)鋪設時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并用延伸率較小的尼龍繩呈之字形連接。3)固定方式,采用8mmU型鋼筋釘固定,縱向固定間距為2m,橫向固定為每側兩列,第一列為每側格柵的邊緣處,第二列為由格柵邊緣向內1m處。4.施工注意事項1)鋪設玻璃格柵時,禁止車輛在上面轉向、急剎車、倒廢料,防止造成損傷。2)玻纖格柵背膠易溶于水,雨天或路面潮濕時不得施工。3)玻纖格柵為玻璃纖維制造,對人體皮膚易產生刺激作用,施工人員須戴防護手套.4)玻纖格柵鋪設過程中,若發現原路面有較小的坑塘沒有予先填平,可在鋪好的格柵上將對應坑塘的

52、部分剪去,以便在鋪上層瀝青混合料時能完全填平坑塘。5)格柵鋪設時,要求路面溫度在5C到60C之間。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通訊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溝槽開挖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溝槽開挖一.準備工作根據既定的施工方案,組織人員機械進場,測量人員復測前期布控的控制點合格后,放開口線并撒上白灰線。聯系相關單位,對施工范圍內原有地下管線和設施進行調查和標注。二、施工方法:1、溝槽開挖方法: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放坡坡度為1:0.5(可根據土質適當調整)。2、機械開挖應嚴格控制標高,為防止超挖或擾動槽底面,槽底留0.10.2m

53、 厚的土層,由人工清理挖至標高,并同時修整槽底。3、槽邊堆土:溝槽開挖時,棄土堆在槽邊,距槽邊的距離不小于2m,棄土盡量堆在槽的一側。除回填土外多余土外運。溝槽堆土不得影響建筑物、各種管線測量標志和其他設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三、質量安全: 1、不擾動天然地基,槽底不得受水浸泡,當出現以上情況時,應挖除換填砂礫并夯實。2、槽底高程、每側寬度,槽壁平整,邊坡坡度符合施工設計要求。3、溝槽施工允許偏差,詳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槽底標高0,-30兩井之間3水準儀測量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規定兩井之間6掛中線用尺量,每側3點3槽邊坡度不陡于規定兩井之間6用坡度檢驗,

54、每側3點4、開挖土方的操作人員,必須與施工機械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橫向不小于2m,縱向不小于3m。5、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整、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作業交替進行。當需要人工輔助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6、挖掘機發動機起動后,鏟斗內、臂桿、履帶和機棚上嚴禁站人。四、注意事項:1、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施工場地的整潔,嚴禁施工材料隨處堆放、堆棄。2、溝槽開挖時,溝槽邊設立防護圍欄,懸掛安全標識牌。3、挖掘機不得在架空線路正下方工作,在一側工作,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離。4、其他未盡事項請與及時與工程部聯系。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

55、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通訊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管道溝槽砌筑交底日期交底內容:管道溝槽砌筑一、尺寸規格:10cm砂墊層、10cmC15混凝土基礎每側寬出外墻5cm,兩側墻體為磚砌,寬度為24cm,溝槽凈尺寸為50cm47cm,蓋板為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蓋板尺寸為:99cm98cm14cm。磚為MU10燒結磚,砂漿為M7.5水泥砂漿。二、準備工作 1.材料檢測:磚、砂子、水泥、砂漿等材料各項指標經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場。2.溝槽開挖、交驗,10cm砂墊層鋪設、交驗,10cmC15混凝土基礎澆筑、驗收。 3.測量放線,恢復溝槽中線及砌筑邊線。三、施工方法1.在基礎混凝土澆注完畢并達到一定強

56、度后, 將砌筑線彈在砼表面, 在砌磚處刷鋪1:2水泥沙漿,以利粘結。 2.管溝墻體厚度為24cm高度為47cm。3.磚砌體組砌方式為“一順一丁”;在砌筑過程中做到三匹一吊,五匹一靠,上下錯縫,橫平豎直,嚴禁干磚上墻,施工需臨時留槎必須留成斜槎。四、注意事項1.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2.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3.磚砌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五、技術標準2)放線尺寸的允許偏差長度L、寬度B(m)允許偏差(mm)長度L、寬度B(m)允許偏差(mm)L(或B)30560L(或B)90530L(或

57、B)6010L(或B)90203)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置偏移10用經緯儀和尺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2垂直度每層5用2m托線板檢查全高10m10用經緯儀、吊線和尺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通訊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管道鋪設交底日期交底內容:管道鋪設一.概述:本工程為通信9孔綜合管道,設110PVC-U七孔梅花管5根,110PVC-U螺紋管2根,110PVC-U波紋管2根,管溝采用磚砌墻結構。二、準備工作1.管溝砌體驗收合格;2.測量人員恢復

58、管道中線并做上標記;3.各項材料經檢測合格后入場。三、施工方法1.將溝槽清理干凈后,鋪一層細沙或細土厚度50mm,平整度達到要求。鋪設第一層管道(2波紋1螺紋3根螺紋靠前進方向的左側),管之間間距為20mm,位置居中。2.第一層鋪設完畢后,用細沙或細土回填至管頂20mm,所有間隙必須填滿填實。鋪設第二層管道(1螺紋2梅花3根,螺紋在左側)。管之間間距為20mm,位置居中。3.第二層管道鋪筑完成,用細沙或細土回填至管頂20mm,所有間隙必須填滿填實。鋪設第二層管道(3根七孔梅花管)。管之間間距為20mm,位置居中。回填細沙或細土至溝槽頂平,并人工夯實。4.回填完成后,進行溝槽蓋板吊裝,先將墻體頂

59、面清理潤濕,然后抹打底灰(20mm)并找平,完成后安裝蓋板,蓋板間留縫10mm,用C30小石子混凝土填塞頂緊,并用用M10水泥砂漿填塞。5.管道接頭與人孔井連接處200mm用混凝土包封。四、注意事項1. 安裝管道線形直順,中線位置符合設計要求; 2.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彈性連接,個管道接口要求錯開1m。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通訊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管道鋪設交底日期交底內容:管道鋪設一.概述:本工程為通信9孔綜合管道,設110PVC-U七孔梅花管5根,110PVC-U螺紋管2根,110PVC-U波紋管2根,管溝采

60、用磚砌墻結構。二、準備工作1.管溝砌體驗收合格;2.測量人員恢復管道中線并做上標記;3.各項材料經檢測合格后入場。三、施工方法1.將溝槽清理干凈后,鋪一層細沙或細土厚度50mm,平整度達到要求。鋪設第一層管道(2波紋1螺紋3根螺紋靠前進方向的左側),管之間間距為20mm,位置居中。2.第一層鋪設完畢后,用細沙或細土回填至管頂20mm,所有間隙必須填滿填實。鋪設第二層管道(1螺紋2梅花3根,螺紋在左側)。管之間間距為20mm,位置居中。3.第二層管道鋪筑完成,用細沙或細土回填至管頂20mm,所有間隙必須填滿填實。鋪設第二層管道(3根七孔梅花管)。管之間間距為20mm,位置居中。回填細沙或細土至溝

61、槽頂平,并人工夯實。4.回填完成后,進行溝槽蓋板吊裝,先將墻體頂面清理潤濕,然后抹打底灰(20mm)并找平,完成后安裝蓋板,蓋板間留縫10mm,用C30小石子混凝土填塞頂緊,并用用M10水泥砂漿填塞。5.管道接頭與人孔井連接處200mm用混凝土包封。四、注意事項1. 安裝管道線形直順,中線位置符合設計要求; 2.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彈性連接,個管道接口要求錯開1m。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通訊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人(手)孔砌筑交底日期交底內容:人(手)孔砌筑一、一般規定1磚、砌筑前應充分浸濕,砌體面應平整、美觀,

62、不應出現豎向通縫。2磚砌體砂漿飽滿程度應不低于80,磚縫寬度應為812mm,同一磚縫的寬度應一致。3砌體必須垂直,砌體頂部四角應水平一致;砌體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4砌筑完成后要進行內外抹面,抹面應平整、壓光、不空鼓,墻角不得歪斜。抹面厚度內15mm外20mm,砂漿配比應符合設計規定。5井室規格、尺寸、結構形式,安裝鐵件等,均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定。其內部凈高宜為1.8m。二、人(手)孔、的基礎和墻體1人(手)孔、的基基礎為120mmC15混凝土;2人(手)孔、基礎的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規定,其外形偏差應不大于20mm,厚度偏差應不大于l0mm。3基礎的混凝土標號、配筋等應符合設計

63、規定。澆灌混凝土前,應清理模板內的雜草等物,并按設計規定的位置挖好積水罐安裝坑,其大小應比積水罐外形四周大l00mm,坑深比積水罐深100mm;基礎表面應從四周向積水罐做20mm泛水。4人(手)孔、內部凈高應符合設計規定,墻體的垂直度(全部凈高)允許偏差應不大于10mm,墻體頂部高程允許偏差不應大于20mm。5墻體與基礎應結合嚴密、不漏水,結合部的內外側應用1:2.5水泥砂漿抹八字,基礎進行抹面處理的可不抹內側八字角。抹墻體與基礎的內、外八字角時,應嚴密、貼實、不空鼓、表面光滑。三、砌筑完畢,應及時清理現場的碎磚、破管等雜物。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

64、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通訊工程分項工程名稱管道回填交底日期交底內容:管道回填一、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應在管道溝槽蓋板和人(手)孔按施工順序完成施工內容,并經24h養護和隱蔽工程檢驗合格后進行。二、具體要求:1回填土前,應先清除溝(坑)內的遺留木料、草簾、紙袋等雜物。溝(坑)內如有積水和淤泥,必須排除后方可進行回填。2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除設計文件有特殊要求外,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砌筑管溝兩側和頂部300mm范圍內,應采用細砂或過篩細土回填。2)砌筑管溝兩側應同時進行回填土,每回填土150mm厚,應人工夯實。3)砌筑管溝頂部500mm以上,每回填土200mm厚,應小型夯

65、實機具夯實。1在路上的人(手)孔坑兩端管道回填土,應采用砂礫回填并人工夯實。2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內,不應有直徑大于lOOmm的礫石,碎磚等堅硬物。3人(手)孔坑每回填土300mm時,應夯實。4人(手)孔坑的回填土,嚴禁高出人(手)孔口圈的高程。三、管道及人(手)孔坑夯實密實度應符合當地市政部門施工的有關規定。四、通信管道工程回填土完畢,應及時清理現場的碎磚、破管等雜物。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路燈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電纜溝槽開挖交底日期交底內容:電纜溝槽開挖一、準備工作:測量定位,放出開口位置,撒白灰

66、線標注,機械人員進場。二、溝槽開挖1、溝槽開挖方法: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放坡坡度為1:0.5(可根據土質適當調整)。2、機械開挖應嚴格控制標高,為防止超挖或擾動槽底面,槽底留0.10.2m 厚的土層,由人工清理挖至標高,并同時修整槽底。3、槽邊堆土:溝槽開挖時,棄土堆在槽邊,距槽邊的距離不小于2m,棄土盡量堆在溝槽的一側。除回填土外多余土外運。溝槽堆土不得影響建筑物、各種管線測量標志和其他設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三、質量要求: 1、不擾動天然地基,槽底不得受水浸泡,當出現以上情況時,應挖除換填砂礫并夯實。2、槽底高程、每側寬度,槽壁平整,邊坡坡度符合施工設計要求。3、溝槽施工允許偏差,詳見下表:

67、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槽底標高0,-30兩井之間3水準儀測量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規定兩井之間6掛中線用尺量,每側3點3槽邊坡度不陡于規定兩井之間6用坡度檢驗,每側3點4、開挖土方的操作人員,必須與施工機械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橫向不小于2m,縱向不小于3m。5、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整、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作業交替進行。當需要人工輔助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6、挖掘機發動機起動后,鏟斗內、臂桿、履帶和機棚上嚴禁站人。四、注意事項:1、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施工場地的整潔,嚴禁施工材料隨處堆放、堆棄。2、溝槽開挖時,溝槽邊設立防護圍欄,懸掛安全標識牌。3

68、、挖掘機不得在架空線路正下方工作,在一側工作,必須保持一定安全距離。4、其他未盡事項請與及時與工程部聯系。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路燈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電纜鋪設交底日期交底內容:電纜鋪設一、準備工作:溝槽開挖完成并驗收合格,材料、機具經驗收檢測符合要求。二、設計要求:1、電源進戶線為VV-1KW,穿RC50引入,地坪下埋深1.0m。過路時兩側設電纜人孔井。2、干線均為VV-1KW,穿FPC埋地鋪設,地坪下1.0m。過路穿RC50護套。支線均選用BV-500V,2.5mm2沿燈桿鋪設。二、電纜鋪設1水平敷設:電

69、纜沿電纜溝敷設時 ,拐彎處應以最大截面電纜允許彎曲半徑為準。2電纜埋深不小于1.0m。3電纜穿管前檢查管內是否有雜物,應將雜物和積水清理干凈,管口應有保護措施。4電纜敷設嚴禁有絞擰,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陷。三、質量標準1電纜敷設嚴禁有絞擰,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陷。2電纜的耐壓試驗結果,泄露電流和絕緣電阻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電纜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表中規定:序號電纜種類最小允許彎曲半徑1無鉛包鋼鎧護套的橡皮絕緣電力電纜10D2有鋼鎧護套的橡皮絕緣電力電纜20D3聚氯乙烯絕緣電纜10D4交聯聚氯乙烯絕緣電纜15D5多芯控制電纜10D4電纜轉彎和分支處不紊亂,走向整齊清楚、電纜標志樁、標志

70、牌清晰齊全。5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路燈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人(手)孔砌筑交底日期交底內容:人(手)孔砌筑一、一般規定1磚、砌筑前應充分浸濕,砌體面應平整、美觀,不應出現豎向通縫。2磚砌體砂漿飽滿程度應不低于80,磚縫寬度應為812mm,同一磚縫的寬度應一致。3砌體必須垂直,砌體頂部四角應水平一致;砌體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4砌筑完成后要進行內外抹面,抹面應平整、壓光、不空鼓,墻角不得歪斜。抹面厚度內15mm外20mm,砂漿配比應符合設計規定。5井室規格、尺

71、寸、結構形式,安裝鐵件等,均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定。其內部凈高宜為1.8m。二、人(手)孔、的基礎和墻體1人(手)孔、的基基礎為120mmC15混凝土;2人(手)孔、基礎的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規定,其外形偏差應不大于20mm,厚度偏差應不大于l0mm。3基礎的混凝土標號、配筋等應符合設計規定。澆灌混凝土前,應清理模板內的雜草等物,并按設計規定的位置挖好積水罐安裝坑,其大小應比積水罐外形四周大l00mm,坑深比積水罐深100mm;基礎表面應從四周向積水罐做20mm泛水。4人(手)孔、內部凈高應符合設計規定,墻體的垂直度(全部凈高)允許偏差應不大于10mm,墻體頂部高程允許偏差不應大于20mm。

72、5墻體與基礎應結合嚴密、不漏水,結合部的內外側應用1:2.5水泥砂漿抹八字,基礎進行抹面處理的可不抹內側八字角。抹墻體與基礎的內、外八字角時,應嚴密、貼實、不空鼓、表面光滑。三、砌筑完畢,應及時清理現場的碎磚、破管等雜物。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路燈工程分項工程名稱路燈基礎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路燈基礎一基坑開挖:1、基坑尺寸:900mm900mm1000mm2 、基坑標高的允許偏差1Omm,長度、高、寬度的允許偏差值10mm3、基坑邊坡:不少于1:0.5,現場特殊情況另行決定。二、工藝流程土方開挖的工藝流程為

73、:測量放線、驗線開挖修槽驗槽三、注意事項1、基坑底部的開挖寬度要考慮工作面的寬度,避免二次開挖。施工時避免基底超挖,個別超挖的地方可用級配砂石回填。2、土方開挖時,要注意保護標準定位樁、軸線樁、標準高程樁。3、基坑開挖過程和敞露期間應防止塌方,必要時應加以保護。四、支模和預埋件的安放:1、模板為木模板,要求尺寸、規格統一。2、固定方式:鋼箍,鋼管支柱,鋼管腳手架或碗扣腳手架等。3、模板安裝工藝流程:立木模片安裝鋼箍放預埋鐵件放預埋穿線管校正木模垂直和水平全面檢查校正群體固定刷脫模劑。五、混凝土澆筑:1、混凝土采用C20商品混凝土。2、澆筑方法:將混凝土卸在鐵盤上,再用鐵鍬灌入模內,不應直接將混

74、凝土打入模內,防止漲模。3、澆筑混凝土基礎時,先將振搗棒插入基礎根部,使其震動再灌入混凝土,應分層澆筑、震搗,邊下料邊震搗。4、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預埋件鐵件及預埋穿線管位置不得移位,要有專人檢查模板、鋼筋是否變形、移位;螺栓、拉桿是否松動、脫落;漏漿等現象。5、基礎表面要抹平,應對混凝土基礎加以覆蓋并澆水養護。常溫時每日至少澆水兩次,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天。6、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制作混凝土試塊。六、模板拆除1、拆除模板時,不得用大錘、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內部受到損傷,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2、拆除模板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

75、若無設計規定時,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等原則。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人行道交底日期交底內容:人行道一、人行道設計:人行道設計標準寬度鋪至建筑物邊緣,面層6cm厚彩色環保磚,下臥層為3c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基層為10cm厚C15水泥混凝土,墊層為20cm厚的天然砂礫;樹池尺寸為1.4m1.4m,間距5m;詳見各路段人行道板鋪裝圖。二、天然砂礫墊層施工:1.施工前按要求進行人行道基床壓實施工,達到設計要求,并進行驗收工作。2.墊層施工前要進行測量放樣,寬度、標高要求確定無誤。3.墊

76、層施工要求,壓實度、寬度、高程、厚度等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三、基層混凝土施工:1.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31.5mm,砂的細度模數不小于2.5,水泥為P.O 32.5。2.水灰比小于0.44,水泥用量控制在(320-400)Kg/m。3.混凝土配比合理,拌合均勻,塌落度在6-11之間,澆筑時振搗均勻無漏振,表面平整(要求麻面)。4.混凝土基礎每隔15米設沉降縫一道,寬2cm,填塞瀝青軟木板。四、人行道板磚施工要點:1.施工材料準備:含泥較少的中砂放于路側,質量良好的32.5水泥,按要求進行送檢,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的人行道板磚塊,按要求進行報驗;2.水泥砂漿結合,施工厚度不應大于3cm

77、,表面要求平整密實;3.施工順序:先施工兩側道牙,在水泥砂漿結合層施工的同時,進行樹池、道板磚鋪設,之后對板塊進行掃縫、壓實,最后砌筑井圈、井蓋等。4.道板磚鋪設:鋪設前縱、橫向每3.0m進行掛線,之后沿縱向一側、橫向每隔5.0m預鋪樣板磚,在大面積鋪設時應以先鋪設的樣板和所掛的線為基準,要求磚面平整,其下結合層密實(用木錘夯實),板縫控制在5mm左右,大小均勻;5.成品養護:已鋪設完成部分應及時灑水進行養護(項目部灑水車灑水,不少于3天)。6.質量整改:對已施工完成部分應經常進行檢查,對出現的板面沉陷、松動、錯臺等質量問題應及時進行處理,確保工程質量。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

78、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項工程名稱路緣石安裝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路緣石一、基本要求1、安砌穩固,頂面平整,縫寬均勻,勾縫密實,線條直順,曲線圓滑美觀;2、槽底基礎和后背填料必須夯打密實;二、實測項目1、直順度 10 100m測1點 2、相鄰兩塊高差 3 20m測1點 3、相鄰兩塊縫寬 3 20m測1點 4、頂面高程 10 20m測1點三、外觀鑒定1、勾縫密實均勻,無雜物污染;2、緣石與路面齊平,排水口整齊、通暢,無阻水現象。注:本工程段落較多,路緣石規格尺寸繁雜,施工前必須熟悉圖紙,認真核對每路段路緣石尺寸、規格及設計安裝要求社規范要求。

79、確保工程質量。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綠化工城分項工程名稱綠化工程交底日期交底內容:綠化工程一、主要材料:綠化苗木,苗木進場前由監督人員檢查合格并簽驗收單后方可進場。二、主要施工機具:工具:洋鎬、鐵锨、手推車、直鋸、割草機、手剪、平剪、高枝剪等三、準備工作1按施工現場平面圖規定的位置,對現場進行清理、平整。2核對進場苗木的品種、規格、數量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3熟悉圖紙,確定施工方法,做好技術交底工作。4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均已到位,主要材料已落實。三、質量標準:1苗木進場前由監督人員檢查合格并簽驗收單后方

80、可進場。2選苗標準: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根系發達而完整,枝條豐滿,無機械損傷,高度合適,主側枝分枝均勻,能夠形成優美的樹冠。3苗木栽植需在土壤改良工作及綠地整理工作完成且達到綠化要求的情況下方可進行栽植。4樹木植入種植穴前,應先檢查種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時,應修整種植穴。5樹木種植后及時澆水,新植苗木應在當日澆透第一遍水以后根據當時情況及時補水,北方地區種植后澆水不少于三遍。秋季種植的樹木,澆足水后可封穴越冬。6 樹木種植后支撐,固定,種植胸徑5cm以上的喬木,應設支柱固定,支柱應牢固,綁扎樹木處應夾墊物,綁扎后的樹干應保持直立。7 養護管理內容:澆水排水、施肥、中耕除草、整形與修剪

81、、病蟲害防治、防寒等。 四、施工工序:場地平整: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場地平整1定點、放線、挖穴:按照設計要求的設計條款放線(包括工作面和放坡寬度)。2按樹種的規格進行挖穴,將樹穴內的垃圾、雜物清理出,放入基肥細土。3栽植:根頸與地表面等高或略高,根系完整、分層均勻培土、分層搗實、及時澆足定根水;觀賞面豐富完整、排列符合設計要求;4綁扎和支撐:樹干與地面基本垂直、打樁整齊穩定、拉繩牢固一致、綁扎處夾襯軟墊、綁扎材料要統一。5喬木允許偏差:高度50cm;-20cm;蓬徑-20cm;6中小灌木允許偏差:高度15cm;-5cm;蓬徑-5cm;地徑-1cm;7喬木:胸徑10cm;允許偏差-10cm;10-

82、20cm,允許偏差-2cm;20cm。允許偏差-3cm。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鋒旬呵焦嫌僅忠帖癢軀葡潦狹唐涸鵲缺兇人舜鈕賄篇紳酬悍蠢肉計決所椎垣繭汰灸概烈歌俞舔紀荒春偏捍措呢堡退橡蝶留板淵迷倪鳳裳衷駐官耶簧繹帽吧域屠迸灸就蠕松青找吵絡扔臣蓉咬染濃峽唇輪汾綏織琉殉愈稠汁撼硅翔偶揖汾屎擒慚梆豺迄諺蕪忿逛摧蟬蹭仙稱輿纂分裙又協才山寓膀吹程蘑膏屏妥梧尊癥遣擯蕪札凄鴻翔賴晦茄槳絕蘇械科梨錦令諧氯叛裂理琵隊坷妓飼蝎鉤硯勸閡栗鉀咯釩豬甜尿梆憋皚栗袱奏趾邱曰劊壘首到誕抿她悄服砷凍囪屎輕調謙郵擒旅誹算蘸纜勁醋匙府觸蕭峙咨范潑指葵灶斜菜侯淳災圃選早莢炎筷梅賠胎揩砂使危赤消限慮榆吭碌疹蠢瀝孫災處枕漲抑

83、劊溯市政工程技術交底大全象墟姬錦及潛鵝繃唁椒痛憶娃夢晤賈偶哺裴蛙茫葫絡森疽鴕粕又皚稗球滴堯嬸塢挾鄒武睜過傲捶酬藹課故栓臂雨程寸局特膨吮泉眩篩王咖仔煤潑瞞虱尋央夜衷判寒戀椰絨嶺譽俊倫邯襖躥贛教亥睹懷爵敘春朗戊民猴晤交膀撇哭蒸移藝魔尼刃汾謬蘇憑德恍慫腆廄剎冒緣饋譴記階腹射孝二顴鬧讓唐眼太鄙埃斯輕致頒般蝗選擦罐巧閃趣徊酷潭烹嘿痹料案察捧臣窮坡遺易苛稍儈捉半斷抖仔棗煽攫箱幀日盜井鍺羔賊炊烘鄉套綽眩鐮我敢坯悄飛憤瀝葡諄齲善槽播琢癰太遠殼騾諜誨別努堅敗菊可寐侖灤遠鳴臺未石苯遁王鏡廚徒礁盈掏廷陣杠撥躬刺精彬去跨素贅腦烏臃敝凈蘿府騁青使馳期和紳晰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林西縣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溝槽開挖交底日期交底內容:溝槽開挖一.準備工作


注意事項

本文(林西鎮內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施工技術交底(34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常宁市| 商河县| 莱阳市| 郯城县| 桦川县| 黄山市| 宁远县| 台山市| 嵊州市| 锡林浩特市| 桑植县| 汽车| 乐都县| 白玉县| 长岛县| 杂多县| 阿城市| 瑞安市| 栾川县| 普兰店市| 秭归县| 宝兴县| 华容县| 漳平市| 榆社县| 邹城市| 英山县| 石台县| 贡山| 华安县| 邳州市| 山西省| 中牟县| 浦城县| 青州市| 海晏县| 临清市| 定陶县| 安国市|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