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挖孔樁、基坑及基槽質量技術交底工程名稱:重慶工商大學北區第二教學樓設計概況: 本工程樁基礎形式為人工挖孔灌注樁、墻下條形基礎及獨立基礎。本工程基礎均以中風泥巖為基礎持力層,中風泥巖天然抗壓強度標準值為6790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2037KPa。其中人工挖孔樁共55根,單根長度約520米左右,樁芯混凝土強度C30。墻下條形基礎及獨立基礎砼強度等級為C40。交底內容:為加快工程進度,控制施工質量,規范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及各工序的檢測標準,現對人工挖孔樁下發如下技術交底,人工挖孔樁班級及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以下技術要求組織施工:一、施工前準備根據設計圖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樁位的精確放樣,經
2、過復核無誤后,在四周已定出四個不易受到破壞的保護樁,用混凝土將保護樁包好,請不要隨意移除或破壞。施工前應先用廢機油涂刷井圈上的標識,用油布遮蓋好,做好標識保護措施。然后施工井臺,井臺除作為施工操作平臺外還具有保護井口、承受施工荷載、擋水等作用,見“挖孔樁護壁施工示意圖”,井臺頂標高需高出原地面2030厘米左右,防止雨水流入。根據樁基位置,將場地大致平整。樁周圍設高120cm 左右的防護欄,吊架腳應安裝在樁周圍大于樁徑40cm 以外的堅實地面處,井口周圍2m范圍內不準堆放雜物、淤泥,并禁止車輛通行,挖出的淤泥要及時清運。孔口四周挖排水溝,做好排水系統;及時排出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安裝起吊設備,
3、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機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壓力、不影響施工。孔內設軟梯上落,并設置與孔壁錨固的半圓形網作遮攔,上落吊桶時工人只允許在網下操作。每次下井施工前均進行抽水、通風和有害氣體檢測工作。二、施工技術1、挖孔每一根樁在施工前都砌好了井圈,并設置了軸線控制十字線,在施工時不得任意移動,作為校核樁孔垂直度和樁中心是否偏位的依據。垂直度允許偏差0.5%,樁徑不得小于設計值,當樁徑1; 6、樁頂標高:+30 mm50 mm。 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樁應逐孔進行持力層巖土性質的描述及鑒別,當發現與勘察資料不符時,應對異常之處進行施工勘察,重新評價,并提供處理的技術措施。 基坑、基槽質量檢驗標準:
4、 1、標高:50 mm; 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 mm ,-50 mm; 3、表面平整度:20 mm; 4、基底土性:設計要求(嵌入完整中風化泥巖)。 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相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 四、實施細則:1、基礎定位放線軸線尺寸偏差控制在10以內。 2、樁孔成型尺寸直徑偏差控制在50以內,垂直偏差控制在3H/1000以內。3、樁芯及地梁砼澆筑時樁底部應清除積水、雜物、淤泥。4、樁芯砼澆筑時振搗密實,樁身完整。5、筏板,承臺、地梁砼成型幾何尺寸控制在10以內。6、筏板,承臺、地梁砼成型頂標高偏差控制在5以內。7
5、、柱、墻插筋中心位置不正確控制在10以內。8、鋼筋砼預制樁強度、規格、接樁用鋼板、焊條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9、鋼筋砼預制樁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10、鋼筋砼預制樁插入時垂直度偏差控制在5%以內。11、鋼筋砼預制樁接樁時,上下樁的中心線偏差控制在10mm以內。12、鋼筋砼預制樁焊縫應連續焊滿,焊接質量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13、鋼筋砼預制樁接樁入土前,外露鐵件應刷防銹漆。14、地下涂料防水、基層平無麻面、滿足設計厚度及規范要求。15、防水砂漿施工必須按照設計部位要求、嚴格按配合比施工、完成面必須壓光。16、地下卷材防水基層平、粘結牢固、施工程序及接頭長度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五、其它要求施工前仔細閱讀圖紙,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嚴格按照圖紙施工。如設計有變更,將另行通知。施工中如發現圖紙有問題或設計與現場實際不符,請及時反映,待澄清并制定出處理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其他有關事項執行參照設計總說明及有關現行規范及規程及地方性法規文件。現場每一個人工挖孔樁必須做詳細的施工記錄,禁止孔內邊抽水邊作業;孔口和孔壁附著物(包括不到孔底的鋼筋籠、串筒、鋼爬梯、水管風管等必須固定牢靠。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護筒、護壁施工大樣圖交底人:接受交底人簽字: 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