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木種植技術交底前言根據公司“景鷹高速公路綠化完善工程設計方案”(贛路司工程字20102號0文件精神,由橋隧管理處負責對轄段沿線和隧道洞口綠化完善工程進行實施。工期要求在2010年3月中旬全部完工。工程質量:一年的養護期后苗木成活率達90以上。1、術語本次技術交底采用以下定義1、1 草坪:園林中經人工鋪植或播種培育形成的、經常割剪的致密綠毯狀的草本植物。1、2 花壇:成叢種植花卉或觀葉植物的,具有一定幾何形輪廓的地被或植床。1、3 灌木:不具明顯主干,多呈叢生狀態或自基部分支的木本植物。1、4 綠籬:由小喬木或灌木以相同的株行距單行或雙行排列形成結構緊密的林帶。(黃楊、女貞、紅葉小檗、龍柏、側
2、柏、木槿、黃刺梅、薔薇、竹子等具萌芽力強、發枝力強、愈傷力強、耐修剪、耐蔭力強、病蟲害少習性的植物。)1、5 垂直綠化:與平面綠化相對應的一種綠化形式,利用植物具有的吸附、纏繞、卷須、勾刺等攀緣特性,使其依附在各類直墻面、斜坡面、空架之上快速生長而發揮綠化效果。1、6 喬木:具有高大形體或獨立主干,樹干與樹冠由明顯區別。其分支點高,壽命長。1、7 行列樹:樹木成行種植,株間具有一定距離,排列整齊,規格一致。1、8 胸徑:距離地面1.3m高處的樹干直徑。1、9 樹冠:主干以上集生枝葉部分。大多數樹種由中心主枝、主枝、副主枝、三級主枝枝組,包括結果枝和生長枝等大小枝條組成,棕櫚科和鐵樹科指主干以上
3、的簇生枝葉部分。1、10 行植樹:樹木成行種植,株間具有一定的距離,排列整齊,規格一致。1、11 行道樹:種植在人行道和分車道之間的行列樹1、12 孤植樹:作為園林中獨立的蔽陰樹或作為園林藝術構園上需要的林木地帶。2、草坪的施工規范2.1 場地的準備2.1.1 土質、土層厚度為使草坪類植物有良好的生長基礎,使其生長良好并保持較長時間的景觀壽命,種植草坪植物的土壤必須為壤土類,粘性土和沙土類必須進行改良。如通過增施有機肥進行改良,以達到土壤顆粒組成標準。種植土層厚度宜達到50cm。若受條件限制,土層厚度不得小于30cm。種植土層必須與地下土層連接,以保持土壤的毛管上下貫通,保持液體、氣體上下貫通
4、。如種植層下游水泥板、瀝青、石層等隔斷層,必須將其鏟除,直至上下土壤連接。2.1.2 土地的平整、耕翻a) 雜草、雜物的清理:為避免草坪建成后雜草生長而影響草坪的純度和景觀效果,植草前必須徹底消滅雜草。可鏟除雜草并深挖草根或用“草甘膦”等滅生性的內吸傳到型除草劑消滅雜草,“草甘膦”用量控制在0.2-0.4ml/m2,使用2周后開始植草。同時將瓦塊、石礫、建筑垃圾等雜物全部清除出場地外。b) 換土:在耕翻過程中,若發現土質不符合要求,則必須換上合格種植土。換土后應壓實,使其致密度達到80%以上,以免因沉降產生坑洼和高低不平。c) 整平、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雜草、雜物及壓實后的地面應作起高填低的
5、整平。平整要順地形和周圍環境,整成龜背形、斜坡形等,坡度為2.5-3.0%,邊緣要低于路面3-5cm,表面平整,無坑洼。平整后撒施基肥。如用堆漚蘑菇肥、堆漚木屑等,必須加3%的過磷酸鈣和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融,起到既提高土壤養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氣的良好作用。2.1.3 排水及灌溉系統草坪多利用緩坡來排水,其最低一端可設雨水口接納排除的地面水,并經過渠道排走。理想的平坦草坪表面應是中部稍高,逐漸向四周或邊緣傾斜。2.2 草坪的種植草坪營造,可采用播種、栽種、鋪種等方法。2.2.1 播種凡結子量大且種子宜采集的草種可采用播種方法。a) 種子的質量:采用純度在97%以上、發芽率在50%以上經過處理
6、的種子。b) 播種量和播種時間:單播應根據草種、種子發芽率確定播種量,一般為10-20g/ m2混播則要求2-3種草種按合適比例混播,其用量為10-20g/ m2。暖季型草種可在春末夏初播種,冷季型草種宜在秋季播種。c) 播種方法:采用條播、撒播或機械噴播。條播是在整好的場地上開溝,深5-10cm,溝距15cm,用等量的細土或砂與種子拌勻撒入溝內。撒播不開溝,撒種人應作回紋式或縱橫向后退播種,播種后應輕耕土鎮壓使種子入土0.2-1cm。d) 播后管理:播種后根據天氣情況每天或隔天噴水,待幼苗長至3-6cm時停止噴水,但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并要及時清除雜草。2.2.2 鋪種凡需要在短時間內形成草
7、坪的可用草皮或種子布鋪種。a) 鋪種規格:根據設計選用合適的草皮或種子布。草皮、種子布尺寸根據運輸方式及操作而定,草皮一般有以下幾種規格:45*45、60*30、30*12(cm)等,也可成毯狀卷起成捆,草皮的厚度為3-5cm;種子布一般寬度為1m,長度依實而定。b) 鋪種方法:采用無縫鋪種、有縫鋪種或方格型花紋鋪種。無縫鋪種要求草皮或種子布緊連,不留縫隙,相互錯縫。有縫鋪種要求各塊草皮或種子相互間留有1-2cm寬度的縫隙進行鋪種。方格型花紋鋪種要求相鄰草皮間留有與草皮面積詳單的方格,從而形成花紋狀草皮。鋪后必須淋透水,然后壓平;種子布鋪種后,要求面上覆蓋約1cm后的土壤或細沙,并淋透水。3
8、花壇的施工規范3.1 場地的準備3.1.1 土壤、土層厚度 為使花壇植物有良好的生長基礎,使其生長良好并保持較長時間的景觀壽命,種植花壇植物的土壤必須為壤土類,粘性土和沙土類必須進行改良。如通過增施有機肥進行改良,以達到土壤顆粒組成標準。種植土層厚度宜達到50cm。若受條件限制,土層厚度不得小于40cm。種植土層必須與地下土層連接,以保持土壤的毛管上下貫通,保持液體、氣體上下貫通。如種植層下游水泥板、瀝青、石層等隔斷層,必須將其鏟除,直至上下土壤連接;如砌槽種植,花槽底部必須有排水孔。3.1.2 土壤的整平、耕翻a) 雜草、雜物的清理:為避免花壇建成后雜草與花壇植物爭水分、養料,花壇種植前必須
9、徹底消滅雜草。可鏟除雜草并深挖草根或用“草甘膦”等滅生性的內吸傳到型除草劑消滅雜草,“草甘膦”用量控制在0.2-0.4ml/m2,使用2周后開始植草。同時將瓦塊、石礫、建筑垃圾等雜物全部清除出場地外。b) 換土:在耕翻過程中,若發現土質不符合要求,則必須換上合格種植土。換土后應壓實,使其致密度達到80%以上,以免因沉降產生坑洼和高低不平。c) 整平、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雜草、雜物及壓實后的地面應作起高填低的整平。平整要順地形和周圍環境,整成龜背形、斜坡形等,坡度為2.5-3.0%,邊緣要低于路面3-5cm,表面平整,無坑洼。平整后撒施基肥。如用堆漚蘑菇肥、堆漚木屑等,必須加3%的過磷酸鈣和4
10、%的尿素進行堆漚后融,起到既提高土壤養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氣的良好作用。3.1.3 排水及灌溉系統為便于花壇排水,花壇植床應處理成具有一定的坡度,并根據花壇所在位置和實際要求,決定坡的形狀。若需要四面觀賞,可處理成尖頂狀、臺階狀、園丘狀等形式;若需單面觀賞,則可處理成一面坡的形式。種植不耐澇植物的花壇,植床應抬高20-30cm。地形過于平坦的花壇或地下水位過高或聚水過多的花壇等必須設置暗管或明溝排水。3.2 花壇種植3.2.1 起苗a) 裸根苗:應隨其隨栽,保持根系完整。b) 帶土球苗:起苗應保持土球完整、根系豐滿。起苗前,應適當停水;起苗后,立即包裝好土球,確保土球不松散,既運既種。c) 盆
11、苗或袋苗:宜將盆或袋退去,并確保土球不松散。3.2.2 種植方法a) 灌水滲透:種植前3-4日,應充分灌水滲透花壇種植土,待土壤干濕程度適宜再進行栽種。b) 苗木處理:裸根苗在栽前宜切斷部分須根以促生新根,帶土球苗應保持土球完整。種植前,苗木均應存放在陰涼處。c) 栽種方法:栽植穴、坑應稍大于土球和根系,保證苗根舒展;花壇的栽植間距,應以植株的高低、分蘗多少、灌叢的大小而定,保證長成后具備良好的觀景效果;花苗的栽植深度應充分考慮植物的生物學特性,一般以所埋之土與根莖處相齊為宜。栽植時,高的苗栽中間,矮的苗栽邊緣,使花壇突出景觀效果。栽入后用手壓實土壤,同時將余土耙平。栽后必須當天淋透定根水。4
12、 綠籬、垂直綠化的施工規范4.1 開種植溝4.1.1 開溝 綠籬、垂直綠化宜開溝種植,溝槽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4.1.2 防意外 開溝前應了解地下管線埋設情況;開溝要小心,發現存在管線必須停止操作。4.1.3 清除瓦礫,堆放基肥 開溝后,發現瓦礫多或土質差,必須清除瓦礫垃圾、根據土質情況和植物生長特點施加基肥,如果用堆漚蘑菇肥、堆漚木屑等,必須加3%的過磷酸鈣和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方可使用。基肥必須與泥土充分拌勻,其施用量按表1標準表1 樹木基肥施用量表土球直徑(cm)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基肥量(KG)10203050658090100150180
13、2202504.2 綠籬、垂直綠化的種植4.2.1 起苗a) 選苗:作為苗木的灌木和攀緣植物要求冠幅完整、均勻,合規格;土球完整,無破裂或松散;無病害。特殊形態苗木符合設計要求。b) 起苗時間:起苗時間宜為苗木的休眠期,并保證栽植時間與起苗時間緊密配合,做到隨起隨栽。c) 起苗方法:起苗前1-3天應當淋水使泥土松軟,起苗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若掘出后不能及時運走栽種,應進行假植。帶土球苗木起苗應根據氣候及土壤條件決定土球規格,土球應嚴密包裹,打緊草繩,確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4.2.2 苗木修剪、運輸及假植a) 苗木修剪:綠籬、垂直綠化植物種植前,應對苗木進
14、行修剪。修剪時應遵循各種植物自然形態的特點和生物學特征,在保持基本形態下剪去陰枝、病弱枝、徒長枝、重疊或過密枝條,并適當剪去部分葉片。對于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根,也應進行適當修剪。剪口均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及防過分蒸發、干旱及病蟲害等。b) 苗木運輸:苗木裝車、運輸、卸車等各項工序,應保證綠籬、垂直綠化植物的根系、土球完好,不應折斷樹枝、擦傷苗皮或誤傷根系。c) 苗木假植:苗木運到種植現場,若不能及時種植,應進行假植。裸根苗木可平放地面,附土或蓋濕草;也可事先挖好寬1.5-2m、深0.4m的假植溝,將苗木排列整齊,逐層覆上。帶土球苗木應盡量 幾種將其直立,將土球墊穩、碼嚴,周圍
15、用土培好。若假植時間過長,則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4.2.3 綠籬、垂直綠化的栽植a) 回填底部填土:以拌有基肥的土為底部植土,在接觸根部的地方應鋪一層沒有拌肥的干凈植土,使溝深與土球高度相符。b) 排放苗木:將苗木排放在溝內,土球較小的苗木應拆除包裝材料再放入溝內;土球教導的苗木,宜先排放溝內,把生長姿勢好的一面朝外豎直看齊后墊土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裝材料。c) 填土插實:填入好土至樹穴的一半時,用木棍將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實,然后繼續用土填種植溝并插實。d) 淋定根水:栽植后,必須在當天對綠籬和垂直綠化植物淋透定根水。5 行列樹、孤植樹施工規范5.1種植挖穴5.1.1 挖
16、穴 以定點石灰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坑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帶土球的應比土球大16-20cm,裸根苗應保證根系充分舒展,坑的深度應比土球高度深10-20cm。坑的形狀一般宜為圓形,且保證上下口徑一致。常用規格的土球其植穴規格按表2的標準表2 樹木樹穴規格表土球直徑(cm)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植穴規格長*寬*深(cm)40*40*3050*50*4060*60*5070*70*6080*80*7090*90*80110*110*100120*120*110130*130*120160*160*140170*170*1505.1.2 防意外 挖穴前應了解地下
17、管線埋設情況;開溝要小心,發現存在管線必須停止操作。5.1.3清除瓦礫,堆放基肥 挖穴后,發現瓦礫多或土質差,必須清除瓦礫垃圾、根據土質情況和植物生長特點施加基肥,如果用堆漚蘑菇肥、堆漚木屑等,必須加3%的過磷酸鈣和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方可使用。基肥必須與泥土充分拌勻,其施用量按表1標準。5.2 行列樹、孤植樹的種植5.2.1 起苗a) 選苗:作為苗木的喬木要求桿型通直,分叉均勻,樹冠完整、均勻;莖體粗壯,無折斷折傷,樹皮無損傷,土球完整,無破裂或松散;無病蟲害。特殊形態的苗木要符合設計要求。作為苗木的灌木要求冠幅完整、均勻,合規格;土球完整,無破裂或松散;無病蟲害。特殊形態的苗木應符合設計要
18、求。b) 起苗時間:起苗時間宜為苗木的休眠期,并保證栽植時間與起苗時間緊密配合,做到隨起隨栽。c) 起苗方法:起苗前1-3天應當淋水使泥土松軟,起苗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難成活的樹種要考慮加大土球,一般土球直徑為胸徑的6-10倍,土球的高度可比寬度少5-10 cm;土球形狀可為方形、圓形、長方的半球形若掘出后不能及時運走栽種,應進行假植。帶土球苗木起苗應根據氣候及土壤條件決定土球規格,土球應嚴密包裹,打緊草繩,確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5.2.2 苗木修剪、運輸及假植a) 苗木修剪:應對苗木進行修剪。修剪時應遵循各種植物自然形態的特點和生物學特征,在保持基本形
19、態下剪去陰枝、病弱枝、徒長枝、重疊或過密枝條,并適當剪去部分葉片。對于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根,也應進行適當修剪。剪口均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及防過分蒸發、干旱及病蟲害等。b) 苗木運輸:苗木的裝車、運輸、卸車等各項工序,應保證樹木的樹冠、根系、土球的完好,不應折斷樹枝、擦傷樹皮或損傷根系。裝運高度2m以下的苗木,可以立放;2m以上的應斜放,土球向前,樹干向后并用木架將樹木架穩扎牢,墊底擠嚴。卸車時應雙手抱土球輕輕放下或用網格兜住土球底部抬下。若土球較大,宜借助木板將土球從車上順勢慢慢滑下,不可滾動土球。土球直徑超過60cm的樹苗,應用吊車裝車,卸車時直接吊到樹穴輔助種植。c) 苗
20、木假植:苗木運到種植現場,若不能及時種植,應進行假植。裸根苗木可平放地面,附土或蓋濕草;也可事先挖好寬1.5-2m、深0.4m的假植溝,將苗木排列整齊,逐層覆上。帶土球苗木應盡量 幾種將其直立,將土球墊穩、碼嚴,周圍用土培好。若假植時間過長,則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5.2.3 行列樹、孤植樹的栽植a) 回填底部種植土:以拌有基肥的土為樹坑底部植土,使穴深與土球高度相符,盡量避免深度不符來回搬動。b) 擺放樹苗:將苗木土球放在穴內,土球較小的苗木應拆除包裝材料再放入溝內;土球教導的苗木,宜先排放溝內,把生長姿勢好的一面朝外豎直看齊后墊土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裝材料。行列樹一般
21、要求按叢粗到細、從高到低進行排列c) 填土插實:在接觸根部的地方鋪放一層沒有拌肥的干凈植土。填入好土至一半時,用木棍將土球的四周松土插實,然后繼續用土填滿種植溝并插實,使種植土均勻、密實地分布在土球周圍。d) 淋定根水、立支架:栽植后,必須在當天淋透定根水。行道樹在種植時同時立護樹板扶固。護樹板一般規格為:長110cm*寬8-10cm*厚2.5-3cm。樹干與板間固定緊。6 大樹移植的施工規范6.1 大樹的選擇 選擇需遷移的大樹,應考慮其生態條件、樹種、樹齡、生長情況以及移植地點的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6.1.1 生態條件移植樹木原生長條件應與定植地生態條件相適應,主要包括土壤性質、溫度、光照等
22、條件。6.1.2 樹種根據不同綠化要求選擇樹種,確定形狀、尺寸、樹形、樹勢及根系的狀態。如行道樹應考慮干直、冠大、分枝點高,由優良的庇蔭效果,而庭院的孤植樹木應講究樹姿造型;從地面開始分枝的常綠樹種適合做觀花灌木的背景樹等。6.1.3 樹齡移植樹木既應能馬上發揮良好的綠化效果,又應有較長時間的保留價值。一般慢生樹種可選用20-30年,速生樹種可選10-20年生,中生樹可選5-7年生;通常書稿在4m以上、胸徑在12-25cm樹木最合適。6.1.4 生長情況應選擇生長正常、沒有病蟲害、未受機械損傷的樹木。6.1.5 移植立地條件應考慮移植地點的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移植地的地形應平坦或坡度不大以便于
23、挖掘。6.1.6 大樹遷移時間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大樹移植,但以早春為最佳移植時間,深秋及冬季為次佳移植時間。應避免在盛夏移植大樹,但可在梅雨期移植易成活的樹種。在不宜移植季節,移植時可施布抑制水分蒸發的化學藥劑。6.2 大樹遷移前的準備工作大樹遷移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大樹預掘、大樹修剪、編號定向、清理場地、安排運輸路線、支柱、捆扎和工具材料的準備。6.2.1 大樹預掘大樹移植前,宜先進行大樹的預掘,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次移植法、預先斷根法或根部環狀剝皮法。a) 多次移植法:僅適用于專門培養大樹的苗圃b) 預先斷根法:適用于一些野生大樹或一些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樹木移植。c) 根部環狀剝皮法:以樹干為中心、2.5-3倍胸徑為半徑或較小于移植時土球尺寸為半徑。劃園或方形,再在相對的兩面開挖30-40cm寬的溝(深度視根系分布而定,一般為50-80cm)。不切斷大根,而采用環狀剝皮的方法,剝皮寬度為10-15cm。6.2.2 大樹修剪 根據移植季節、生長習性、綠化功能和綠化效果確定修剪方式和修剪量。凡病枯枝、過密交叉徒生枝、干擾枝均應剪去。對于名貴樹種,僅可摘去部分樹葉。針對不同樹木的要求,采取摘心、剝芽、摘花摘果、刻傷和環狀剝皮等修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