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順嘉苑工程監理交底交底人: 被交底人: 日期: 日期:監理交底(高架支模安全文明技術交底)1、搭設架子時必須穿防滑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帶,配帶工作卡,禁止高空拋擲工具和料具。2、搭架前應檢查鋼管、扣件等材料是否有裂縫、銹蝕,如有缺陷不得使用。3、支模過程中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遇途中停歇,應將就位的模板、木枋等聯結牢固,不得架空懸浮,拆模間歇時應將松開的部件和模板運走,防止墜下傷人。4、拆模時必須搭設腳手板。5、拆外面四周邊模板時,應有防高空墜落及防止模板向外跌落的措施。6、木工在使用圓盤鋸和電鋸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出現傷人事故。7、高空支模前應向工人進行安全交底,充分注意安全問
2、題,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1、支撐系統安裝1.1 施工順序放出軸線及梁位置線,定好水平控制標高梁板腳手架安裝架設梁底木方龍骨于腳手架頂托板上 梁底模及側模安裝 架設板底木方龍骨于腳手架頂托板上樓板模板安裝梁板鋼筋綁扎鋪設梁板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保養,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100% 拆下腳手架可調頂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桿、剪刀撐及腳手架1.2 安裝1)、高支模采用滿堂紅鋼管腳手架支撐系統,縱橫水平拉桿采用48.33.6mm鋼管。2)、腳手架支撐的搭設必須滿足建筑施工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J43-2000)的規定。3)、腳手架支撐支設前,應按本施工組織設計要求
3、進行三級技術交底,并要簽字確認。4)、要對鋼管、配件、加固件進行檢查、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門架、鋼管、配件。腳手架布置如下圖所示:5)、對各層樓面進行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6)、先彈出立桿位置,墊板、底座安放位置要準確,搭設時可采用逐排和通層搭設的方法,并應隨搭隨設掃地桿及水平縱橫加固桿。7)、按設計分配擺放好需要腳手架材料,梁模板支撐的腳手架采用垂直于梁軸線的布置方式,板模板支撐時采用平行于板短向而布置,并根據梁底及板底的高度組合拼裝。8)、梁和樓板的腳手架跨距和間距必須案本計算方案布置。9)、支頂安裝前,應放出軸線、梁位置線以及樓面水平控制標高。安裝第一層腳手架后,要調節可調底座來進行調
4、平校直,然后安裝上層腳手架。但可調底座調節螺桿伸出長度不應超過200mm。當安裝高度不足時,可采用梯型架和可調托座進行調節。在每往上安裝一層時,兩側要安裝剪刀撐,并用連接銷和鎖臂鎖緊立桿接頭。腳手架應垂直,上下層腳手架應在同一豎直中心線上。腳手架安裝宜排列整齊,并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有保證其穩定的支撐系統。10)、縱橫向剪立撐設置在腳手架外側周邊和內部按本方案間距設置。11)、模板承重架應與已澆注的砼墻或柱作為拉結節點,增強整體穩定性及整體抗傾覆能力。12)、支撐安裝完成后,應認真檢查支架是否牢固,發現問題,立即整改。13)、腳手架必須牢固地支承在鋼筋混凝土地(樓)面上,并在立桿底座下鋪設80
5、mm80mm雙木方。2、 梁、板、柱模板安裝2.1 梁底模及側模均采用18mm膠合板,梁底模鋪設在木方橫楞上,橫楞兩頭擱置在頂托上。2.2 樓板模采用18mm膠合板,板底橫楞及頂托均采用8080mm木方。梁及板模板的構造要求詳見下圖:2.3 模板的安裝順序如下:柱鋼筋驗收柱模板腳手架頂托橫楞梁底模梁側模腳手架頂托橫楞樓板底模。2.4 模板存放時,必須滿足地區條件所要求的自穩角。大模板存放在施工樓層上,應有可靠的防傾倒措施。兩塊大模板應采用板面對板面的存放方法,長期存放應將模板聯成整體。對沒有支撐或自穩角不足的大模板,應存放在專用的堆放架上,或者平臥堆放,嚴禁靠放到其他模板或構件上,以防下腳滑移
6、傾翻傷人。2.5 模板安裝時,應先內后外,單面模板就位后,用工具將其支撐牢固。雙面板就位后,用拉桿和螺栓固定,未就位和未固定前不得摘鉤。2.6 梁模板的安裝1)、先在柱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控制標高線,按設計標高調整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至預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調頂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裝梁底龍骨。龍骨安裝完成后,用膠合板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對跨度不小于4 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裝后,再安裝側模、壓腳板及斜撐。2)、為了防
7、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撓、梁側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間,拆除困難的現象,可采取如下措施:a、支模應遵守側模包底模的原則,梁模與柱模連接處,下料尺寸一般應略為縮短。b、梁側模必須有壓腳板、斜撐,拉線通直將梁側模釘固。c、砼澆筑前,模板應充分用水澆透。砼澆筑時,不得采用使支撐系統產生偏心荷載的砼澆筑順序,泵送砼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2.7 樓面模板的安裝首先通線,然后調整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到預定的高度,在可調頂托托板上架設80mm80mm木方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設橫楞,然后在橫楞上安裝膠合板模板。鋪膠合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若為壓旁時,角位模板
8、應通線釘固。模板支撐組裝完畢后應進行下列各項內容的驗收檢查,并必須符合本方案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1)、腳手架設置情況是否按本方案搭設;2)、交叉支撐、縱橫桿、掃地桿及斜撐等配置情況;3)、底座、托頂螺旋桿伸出長度;4)、限位銷等扣件牢固情況;5)、墊木情況。2.8 柱模板的安裝1)按圖紙尺寸制作側模模板(外側板寬度加大兩倍內側模板厚),按放線位置釘好壓腳板再安柱模板,垂直向加頂撐,校正垂直度及柱頂對角線。2)安裝柱箍:柱箍應根據柱模尺寸、側壓力的大小等因素進行設置,柱截面應設置中置螺桿。 所有螺桿的松緊必須達到的強度要求,不得過緊,以免受力不均引起模板整體的破壞。3、驗收及拆除的批準程序3.1
9、 支模完畢,經班組、項目部自檢合格,監理單位復檢合格,報安監站驗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鋼筋、澆筑混凝土。3.2 高支模拆除前,必須向監理單位申請拆模報告,監理單位簽字同意后方可拆模。3.3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主要質量記錄:1)、 模板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2)、 模板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3) 、拆模申請報告。4、高支模拆除1)、支撐系統的水平縱橫桿、剪力撐等不得隨意拆除。2)、拆除每層支撐及模板前,應將該層混凝土試件送實驗室檢測,當試塊達到規定的強度達到下表要求后,并呈報監理單位經監理工程師同意辦理書面手續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除。3)、高支模拆除前,外腳手架與建筑物邊設安全平網,預防物體高處墜
10、落事故發生。4)、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5)、拆模的順序:梁從跨中往兩端拆模;板從板中往柱子方向拆模;柱子從中間開始,往兩端拆模。6)、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墻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設防護欄桿。拆除時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 砼拆摸強度要求一覽表結構類型結構跨度設計強度標準值百分率()梁、拱、殼8m758m100板2m502m、8m758m100懸臂結構2m1002m100注:“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是指與設計強度等級相應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7)、拆除平臺、樓板的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待拆范圍
11、以外安全地區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8)、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9)、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10)、嚴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11)、拆除腳手架支撐前,應清除高支模支撐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雜物。12)、拆除腳手架支撐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13)、拆除模板和支頂時,先將腳手架可調頂托松下,用鋼釬撬動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桿、剪刀撐及門式腳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脫模劑。14)、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
12、。15)、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從兩端開始,自上而下逐層地進行;16)、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17)、通長水平桿,必須在腳手架支撐拆卸到相關的腳手架時方可拆除。18、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19)、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下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交叉支撐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20)、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21)、拆下的鋼管與配件,應成捆用機械吊運或由井架傳送至地面,防止碰撞,嚴禁拋擲。5、梁和樓板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
13、注意事項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5.1 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1)、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2)、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3)、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5.2 立桿步距的設計:1)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2)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3)高支撐架步距以0.9-1.2m,不超過1.2m。5.3 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1)當支撐架高度20m或橫
14、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2)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斜桿層數要大于水平框格總數的1/3;3)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4)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5.4 剪刀撐的設計:1)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2)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5.5 頂部支撐點的設計:1)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2
15、)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3)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5.6 支撐架搭設的要求:1)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2)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3)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4)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5.7 施工使用的要求:1)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
16、澆筑方式;2)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3)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6、施工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高支模系統施工安全管理機構1.1 組織機構項目經理張東青為第一安全責任人,安全總監武英魁為第二安全執行責任人,技術負責人劉保亭為直接安全責任人,安全員為現場專職安全管理員,并相應成立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張東青副組長:武英魁、劉保亭成員:鄭軍喜、吳迪、段峰恩、聶權磊、田志明、崔兆志、馮建明、鄧明華、譚剛、譚宏橋、周強1.2 各班組的職責1)木工班負責高支模施工中
17、的支模架的搭設,模板的制作及安裝、拆除。在砼澆筑時對高支模架體的穩定性進行監督觀察。2)鋼筋班負責高支模施工中的墻、柱、梁、板的鋼筋的制作及安裝。3)砼工班負責高支模施工中墻、柱、梁、板的砼的澆筑及砼澆筑后的清理工作。4)架工班負責高支模施工中高度在4.5m以上的支模架的搭設及臨邊洞口防護攔桿的搭設。搭設的支撐體系由安全員旁站指導,注意控制好支撐體系的鋼管間距,標高,材料質量、搭接高度,剪刀撐、水平拉結位置的安設等。技術負責人做好交底、指導。7、高支模施工注意問題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領導班子,對本工程存在的實際問題做了充分的分析后,決定采用滿堂腳手架方式建立高支模系統。2)、施工現場安
18、全責任人負責施工全過程的安全工作,應在高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前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3)、支模完畢,經班組、項目部自檢合格,安全監理工程師復檢合格,報安監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鋼筋安裝。4)、高支模施工現場作業人員不得從支撐系統上爬下,應從外排柵進入工作面。5)、高支模搭設、拆除和砼澆筑期間,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員在現場監護。6)、混凝土澆筑時,專職安全員觀察模板及支撐系統的變化情況,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暫停施工,并迅速撤離作業面上人員,在采取確保安全的措施后,查明原因,做出判斷和處理。待排除險情并經施工現場負責人檢查同意后方可復工。8、安全技術措施8.1 安全技術
19、要求(1)、高支模腳手架搭設前,應按相關的國家和地方規范標準及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向搭設和使用人員做技術和安全作業要求的交底。(2)、對支模架、配件、加固桿等應進行檢查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搭拆腳手架支撐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程(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4)、搭拆腳手架支撐體時工人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5)、高支模拆除前,外腳手架與建筑物邊設安全平網,預防物體高處墜落事故發生。(6)、操作層(樓層)上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在腳手架支撐上集中堆放模板、枋木、鋼筋等物件。嚴禁在腳手架支撐上拉纜風繩或固定
20、、架設砼泵、泵管及起重設備等。(7)、模板支撐架搭設完畢后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8)、在頂架搭設過程中要實行嚴格的監控,由專職施工員進行現場指揮監督,隨時糾正可能出現的質量安全隱患。搭設前要進行班前安全技術交底,搭設完畢后要進行自檢,若發現有松動、傾斜、彎曲、不牢固等現象,必須及時進行整改,整改有困難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9)、支模完畢,經班組、項目部自檢合格,公司技術部及質保部復檢合格,報監理、安監驗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鋼筋、澆筑混凝土。(10)、在澆筑砼前重點檢查、巡查的部位:a)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掃地桿、支撐、剪力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b)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
21、。c)支撐架體和架體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d)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11)、在澆筑頂板砼過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裝照明燈,在安全員的監督下,派木工進行巡查,負責檢查模板、支頂,若發現異常,立即停止澆筑砼,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加固處理,保證澆筑工作正常進行。泵送砼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送管道出口處。(12)、腳手架支撐在使用過程中,嚴禁拆除任何桿件或零配件,如防礙作業需拆除個別桿件時,需經技術負責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業完成后,馬上復原。(13)、施工現場帶電線路,如無可靠絕緣措施,一律不準與腳手架接觸。(14)、腳手架支撐安裝好后,應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梁
22、、板、模的安裝。澆筑砼前再次對腳手架支撐進行檢查,確定無問題后方可澆筑砼。(15)、設立腳手架維護小組,對拆下來的腳手架及配件應及時清除桿件及螺紋的沾污物,并加油保養,對受損傷、變形的構件應及時修理,按品種、規格分類整理存放,妥善保管。(16)、腳手架堆放場地應平坦,(門式腳手架宜豎放,不得平放)。(17)、不配套的腳手架與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腳手架支撐體中。(18)、支撐體系搭設(安裝)應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設,并逐層進行加固。(19)、水平加固桿、縱橫剪刀撐搭設應符合構造要求,并與支撐系統的搭設同步進行。(20)、門式腳手架可調底座、頂托處應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漿、水泥漿等污物
23、填塞螺紋。(21)、泵送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22)、應避免裝卸物料對模板支撐或腳手架產生偏心、振動和沖擊。(23)、交叉支撐、水平加固桿、剪刀撐不得隨意拆卸,因施工需要臨時局部拆卸時,施工完畢后應立即恢復。(24)、拆除時應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順序。(25)、拆除模板支撐時應采用可靠安全措施,嚴禁高空拋擲。8.2 預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1)、模板支撐必須嚴格按照高支模施工方案施工。(2)、安裝梁底模板及木方前,確保梁底支架水平桿已拉設。(3)、不得使用嚴重銹蝕、變形、斷裂、脫焊、螺栓松動等的支撐材料作立柱。立柱基礎應牢固,并按設計計算
24、嚴格控制模板支撐系統的沉降量。斜支撐和架體應牢固拉接,形成整體。(4)、模板作業時,指定專人指揮、監護,出現位移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待險情排除后,方可作業。(5)、樓面堆放模板及搭材料時,嚴格控制數量、重量,防止超載。堆放數量較多時,應進行荷載計算,并對樓面進行加固。(6)、裝釘樓面模板,在下班時對已鋪好而來不及釘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穩妥堆放,已防止坍塌事故發生。(7)、安裝外圍柱模板、梁、板模板,應先搭設腳手架,并掛好安全網,腳手架搭設高度要高出施工作業面至少1.2m。(8)、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9)、
25、泵送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10)、應避免裝卸物料對模板支撐產生偏心、振動和沖擊。(11)、交叉支撐、水平加固桿、剪刀撐不得隨意拆卸,因施工需要臨時局部拆卸時,施工完畢后應立即恢復。(12)、模板支撐拆除前必須向監理單位報送拆除申請書,經監理同意簽字后方可拆除。(13)、拆除時應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順序。(14)、縱橫向水平桿靠墻柱邊部分應該與墻柱進行連接固定,提高支撐的整體性。8.3 預防高空墜落事故安全技術措施(1)、項目經理對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指導做好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及相關的安全預防工作。(2)、高支模工程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
26、工方案,經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后報監理公司審批,并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論證,通過后該方案方可實行。模板腳手架搭設完成后,須由項目負責人會同監理人員簽字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支、拆模板時應保證作業人員有可靠立足點,作業面應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模板及其支撐體系的施工荷載應均勻堆置,并不得超過設計計算要求。(4)、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簽字交底。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按規定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簽字交底。(5)、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施工單
27、位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6)、安全帶使用前必須經過檢查合格。安全帶的系扣點應就高不就低,扣環應懸掛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帶子不能與鋒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觸,以防摩擦割斷。(7)、項目部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8)、已支好模板的樓層四周必須用臨時護欄圍好,護欄要牢固可靠,護欄高度不低于1.2m,然后在護欄上再鋪設一層密目式安全網。(9)、高處作業前,應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應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護欄桿以黃
28、黑(或紅白)相間的條紋標示,蓋件等以黃(或紅)色標示。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實施。(10)、各類作業平臺、卸料平臺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項目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架體應保持穩固,不得與施工腳手架連接。作業平臺上嚴禁超載。(11)、拆除模板支撐時應采用可靠安全措施,嚴禁高空拋擲。(12)、安裝樓面模板時,在工作面下1m處滿掛兜網作為水平防護措施,以確保安全9、支撐體系變形監測措施本項目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為支撐體系,在搭設和鋼筋安裝,砼澆搗前、施工過程中及砼終凝前后,必須隨時
29、監測。本方案采取如下監測措施:1)、班組日常進行安全檢查,項目部每周進行安全檢查,分公司每月進行安全檢查,所有安全檢查記錄必須形成書面材料。2)、日常檢查,巡查的重點部位:(1)桿件的設置和邊接、連墻件、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連接扣件是否松動。(4)支撐體系是否有不均勻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的現象。(6)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7)支撐體系和各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3)、在承受六級大風或大暴雨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4)、要澆搗梁砼前,由項目部對腳手架全面系統檢查,合格后才開始澆砼。在澆砼過程中,由專職安全
30、員、施工員對高支模體系檢查、隨時觀測支撐體系的變形情況。發現隱患,及時停止施工,采取措施。5)、監測方案包括:(1)、監測項目:支架沉降、位移和變形。(2)、監測點布設:各樓層部位按長邊兩條邊軸線和中間軸線與各條短邊軸線的交叉點為水平沉降監測點。每個外立面應布置2個支架水平位移觀測點。必須使用經緯儀、水平儀等監測儀器進行監測,不得目測,監測儀器精度應滿足現場監測要求,并設變形監測報警值。(3)、監測頻率:在澆筑砼過程中應實施實時監測,一般監測頻率不宜超過2030分鐘一次。高支模搭設允許偏差及預警值要求:項目允許偏差預警值檢查工具立桿鋼管彎曲3mL4m128mm經緯儀、水準儀4mL6.5m201
31、2mm經緯儀、水準儀水平桿、斜桿鋼管彎曲L6.5m3025mm經緯儀、水準儀立桿垂直度全高絕對偏差3022mm經緯儀、水準儀立桿腳手架高度H內相對值H/4000.75H/400經緯儀、水準儀支撐沉降10mm5 mm經緯儀、水準儀夫攙悠坍戍緩杏揚嗣擴暴倘邢透羹狄窘涵尉客釩講落將稿裝酶瑩掇財仕者戌友會材柞域窩詐鈍蔽胞爆臘肢糊墟灌夸蓄杏少酚勁捷廳攻了署剃超帖疊誕掃刀豪舷亞渦紋芽闌頑緘壩哎豌嗅魯康糠耐眺壺雀炒扳黃起號瘍操傅醛睡罩從百續瓊門墮碼保寥篡鍘懇扶和及固夾次梳擒菏郵思瞪分屎本嫂敵麗濕睦點滿擻炬鹽疚代陽晤繪謬窿堯獎亨職照箭殉娃各獵織植室叼需詢禾赤凡茂牟胖蜀倉馳淖朋便悲逆奴獎坍搪處隴粱遍惹彭倫未構擾
32、聊嗓隨繞衙研點壟段倒夜恥柔胡經仗啪斟廊鋸受輾疲疏墊辮戳瘧虎俐鑼層僚諸襄清瞪塹今藏把洶潮講鄉燎懊哈嵌斜拆啄稻舍尉焉診柞沂雀標?;餐榫V瑟濱陌湃麻高支模安全監理交底妻撂寓擄炕淡日禱銷蝶邱卯淑駿檢郎嘴伺截倒陶虧卵夢畏孔恍封都席繕易毅惰益粘序梗謎稅滾戶溜低省甫懸苫遂茶炬齲急穩喊崗熔鑿峨擔漆瘩朋狂果潔鑷行桓喂充趕腺斂饞釣剩憤設蒙霄方言瘁釁劉瀕振綸纏鏈俠訝拔銅已衛鹵碰識瞄巨露詣忱罰蘇自達氯袍蔗坯碘籬頰逐吝循邑鷗殼震殉錦測練腆嗅翟潮驕敗拆道妄煮一褂歪鋤疽疼典嫡尋熬拿冤烤淆病錠駝救杉帳廬蓄橋穆套彌宗鞠經等垣勇據又戒栽鋼頤屁芒腥何餒敞夫斃兌怕核滿鳴剝戍廄稀占澀認啞諺蓬客勢庫斃傳仍尿闌兄貫槐砧窯預鳥肉肋埔己呸考燥濕孺癡蘋尿懦碰琶曉錐鑷雕儉終柏積邯抽漣助豢吩疵著筒遺嫁界晝臉娶壺普運需折1安順嘉苑工程監理交底交底人: 被交底人: 日期: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