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桐鄉市公廁垃圾中轉站布點專項規劃方案(2016-2030年)(68頁).pdf

  • 資源ID:599410       資源大小:72.95MB        全文頁數:68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桐鄉市公廁垃圾中轉站布點專項規劃方案(2016-2030年)(68頁).pdf

1、O國DN桐繃市奪公廁垣極申轉站布點專頂規劃-12前 言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場所,它所涉及的數量多少、位置分布、設施條件,直接反映了桐鄉城市的綜合實力、管理水平、城市形象以及公民素質,關乎桐鄉市“一業一網”總體戰略目標和“先進制造基地、詩畫水鄉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網絡智慧強市“城市發展定位的實施。為了增強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桐鄉市不斷加大環境衛生設施投入和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城鄉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環境衛生設施總體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對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問題更加關注,迫切需要相關部門重視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數量、分布、功能、設施水平

2、及管理等問題。經過競爭性談判,由我院中標編制桐鄉市中心城區公廁(垃圾中轉站)布點專項規劃。規劃編制始于2013年11月,前期項目組成員開展了大量的現狀調研工作,期間得到了市城鄉規劃局、梧桐環衛所、各街道/鎮的大力幫助,及時有效的完成了與各相關部門資料收集、訪談等基礎性工作。目前桐鄉市域總體規劃(2015-2030綱要尚處于討論研究及完善階段,故本次規劃按照市域總規確定的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對公廁(垃圾中轉站)進行初步的預測,同時結合現狀的調研分析,按照規范要求對公廁、垃圾中轉站進行布點。規劃于2017年9月21日提交規劃論證,會后根據各部門意見,修改完善形成本次報批稿。3總則THE GENERA

3、L41.3 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1);(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4);(3)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2010.10);(4)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5)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 47-2006);(6)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7)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05);(8)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03)(9)環境衛生圖紙符號標準(CJJ/T1252008);(10)桐鄉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研究;(11)桐鄉市域總體規劃(2015-2030)(在編);(12)已編控規

4、及其他相關規劃;(13)各鎮、街道環衛所、愛衛辦及各開發主體等提供的資料及本次調研資料;(14)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15)國家、省、市相關的其他法規、技術標準等。1.2 規劃范圍和期限(1)規劃范圍公共廁所:繞城范圍內,總面積61.07平方公里。垃圾中轉站:為桐鄉市市域范圍,面積為727.49平方公里。(2)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遠期20212030年;規劃基準年為2015年。規劃范圍圖01 總則1.1 規劃背景公廁、垃圾中轉站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場所,它所涉及的數量多少、位置分布、設施條件,直接反映了桐鄉城市的綜合實力、管理水平、城市形象以及公

5、民素質,關乎桐鄉市“一業一網”總體戰略目標和“先進制造基地、詩畫水鄉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網絡智慧強市“城市發展定位的實施。為了增強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故急需編制本規劃以指導公廁、垃圾中轉站建設。51.4 規劃目標(1)公廁規劃目標:至2030年,根據城市布局和用地規模,按照規范要求,加強配置公共活動場所和主要區域的公廁,完善配置居民生活、工作、游憩區域的公共廁所,形成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形象優美、整潔有序的公共廁所服務體系。(2)垃圾中轉站規劃目標:加快現有設施的改造,力爭按照規范要求逐步實施,力爭垃圾中轉站設施滿足城市需求,達到省內城市先進水平。至2030年,根據人口規模和城市生活垃

6、圾產量預測,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布點規劃,形成布局合理、收集方便、形象優美、整潔有序的垃圾中轉站服務體系。61.5 規劃原則1.6 規劃主要內容(1)公共廁所規劃原則與總規、控規等相關規劃相協調的原則依據公廁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關系,公廁規劃應與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相協調。先進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原則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對公廁規劃方案進行優化分析,提出可行的規劃方案和對策措施,體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性,保證規劃既有較強的科學性、先進性。公廁規劃須力求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既有遠期規劃藍圖,又有近期的規劃重點,使規劃有較好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以人

7、為本,滿足市民環境衛生需求的原則以滿足人們日常使用需求為出發點,優化公廁布點,加強公廁的建設管理,達到文明、衛生、適用、方便、防臭的要求。明確重點的原則在統籌考慮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優先解決人口密集區域、安置小區、城中村、老城區等重點區域廁所不足的問題。基礎設施先行的原則貫徹城市基礎設施先行的原則,確保公廁落地,同時避免公廁布點與住宅區及各單位之間的矛盾,增加規劃的可操作性。(2)垃圾中轉站規劃原則依法規劃的原則垃圾中轉站設施的建設、運行與管理都應當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為指導,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標準,將垃圾中轉站布點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原則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近遠結合、適度

8、超前。充分發揮現有垃圾中轉站設施的效益。依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戰略要求,確定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規劃布點的原則。調查與分析評價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建設和管理的現狀、建設發展條件及存在問題。依據規劃區域的功能特點和發展趨勢,分析各片區、各路段市民、旅游者的出行人群密度和出行特點,結合規范要求對規劃區公廁需求進行預測;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人口規模,結合桐鄉實際發展情況,采用規范推算法和人均指標法等方法對規劃區內垃圾總量做出預測。確定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規劃數量、分布、建設等級、設施配套;確定垃圾中轉站規模及用地范圍。提出近期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建設、改造更新項目安排,提出實施規

9、劃的管理建議。1.7 規劃對象(1)公共廁所本次規劃主要包括配套公共廁所和環衛公共廁所。配套公共廁所是指在城鎮人流聚集的公共場所配建的公共廁所。環衛公共廁所是指在城市道路、市政廣場、公共綠地等人流通行區域由環衛部門主導建造的公共廁所。(2)垃圾轉運站垃圾轉運站是為了減少垃圾清運過程的運輸費用而在垃圾產地(或集中地點)至處理廠之間所設的垃圾中轉站。垃圾可分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又涵蓋餐廚垃圾,各類垃圾收集轉運處理方式各部相同。本次規劃對象僅為生活垃圾轉運站。適合當地實際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立足城區、兼顧周邊。推進垃圾中轉站設施的規模化(區域化)建設、多元化投資。技術

10、經濟合理的原則技術政策應體現先進適用、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力求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71.8 規劃技術路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公廁篇垃圾中轉站篇8相關規劃解讀THE INTERPRETATION OF PLANNING92.1桐鄉市域總體規劃(2015-2030)(在編)16.014洲泉鎮3.93河山鎮3.03大麻鎮10.27烏鎮鎮5.04屠甸鎮2030年規劃城鎮人口2030城鎮建設用地中心城區(三街道+濮院鎮)7586.4高橋街道78.7崇福鎮1821.1石門鎮46.8合計135161.1總規用地方案評價:規劃結合總規用地方案、人口及用地規模對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需求進行預測

11、,同時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布點應與市域總體規劃相協調。(1)規劃期限2015年-2030年近期2020年,與十三五銜接中心城區遠景展望(2)規劃層次市域(城市規劃區)727.5km2中心城區(三街道+濮院鎮)255.5km2(3)功能定位國家休閑旅游名城、國家互聯網創新創業示范城市長三角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商貿物流基地(4)人口規模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130萬;城鎮人口85萬,城鎮化率65%,其中中心城區55萬。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168萬;城鎮人口135萬,城鎮化率80%,其中中心城區75萬。(5)用地規模桐鄉市域2030年城鄉建設用地206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建設用地161平方公里,村

12、莊建設用地4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三街道+濮院鎮)2030年城鎮建設用地86平方公里,村莊建設用地14平方公里。102.1桐鄉市域總體規劃(2015-2030)(在編)(6)環衛工程規劃 垃圾量預測:規劃至2030年桐鄉市域垃圾產生量約為1628噸/日。垃圾中轉站:規劃至2030年市域共35座垃圾轉運站。從垃圾轉運站設計轉運量看,以小型垃圾轉運站為主。評價:市域總規對規劃區范圍內進行了初步的布點,共35座垃圾轉運站。本次專項規劃應與總規做好充分對接,結合現狀、規劃預測及落地情況對垃圾轉運站進行優化布局,同時將專項規劃布點內容及時反饋至總體規劃中去,實現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布點一致。市域總規環

13、衛工程規劃圖112.2桐鄉市環衛專項規劃(2004-2020)本規劃編制內容包括城鄉垃圾收運系統規劃、城鄉垃圾收運設施規劃、城鄉環境衛生公共設施規劃、城鄉垃圾工程設施規劃、建筑垃圾收運處理規劃、城鄉糞便污泥收運處理規劃、城鄉保潔規劃、環衛機構及工作場所規劃等。規劃的重點是城鄉垃圾收集、轉運、運輸、處理一體化的規劃。(1)規劃期限近期:20042007年,遠期:20082020年;(2)規劃目標27770.1314649.897344.47合計51.362.3122.32同 福 鄉194.3125.0275.18高 橋 鎮123.35123.1493.39屠 甸 鎮6617.4309.82141

14、0.36濮 院 鎮205.7683.3523.68龍翔街道266.4283.6234.04鳳鳴街道12931.67022.633615.5梧桐街道公共廁所(座)人口(萬人)公共廁所(座)人口(萬人)公共廁所(座)鎮域總人口(萬人)20202007現狀鎮鄉、街道2468.71834.83合計11.210.6同 福 鎮13.310.88高 橋 鎮13.310.99屠 甸 鎮515.937.95濮 院 鎮24.7311.35龍翔街道25.7311.69鳳鳴街道1234.541021.37梧桐街道壓縮式(座)建設用地(km2)壓縮式(座)建設用地(km2)2020年2007年垃圾中轉站鎮鄉、街道市域壓

15、縮式垃圾中轉站規劃數量表市域公共廁所規劃數量表評價:04年編制的環衛專項規劃對規劃期內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數量進行總體預測,但規劃僅對近期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進行布點,未對遠期進行布點,同時由于受城市發展的不確定因素等影響,部分公廁未能按照規劃落地。垃圾中轉站方面,結合現狀調查顯示,至2015年底,規劃區內共有垃圾中轉站數量與規劃預期的數量存在出入。一類公廁達到5%以上,主要分布于市中心、旅游點,并實行有償使用。其余的按二類標準建設,現有的三類公廁逐步改造為二類公廁。有條件的公廁要設置老人、殘疾人專用蹲位和無障礙通道。鄉村公廁按三類標準建設。做到水沖式公廁達到100%,生態公廁近期達到40%,

16、遠期達到80%以上。城鎮公廁糞便經化糞池初級處理后,直接進入城市污水管網。規劃鄉村公廁糞便采用生態堆肥或高效生態綠地污水處理系統等國際先進技術進行處理。(3)規劃內容規劃遠期到2020年市域公廁432座,城鎮建成區范圍內332座,農村100座。其中梧桐街道129座,鳳鳴街道(包括同福鄉)31座,龍翔街道20座,濮院鎮66座,屠甸鎮12座,高橋鎮19座。122.3 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2014年第一期)關于市區公共廁所改造提升建議市區公共廁所數量多少、位置分布、設施條件,直接反映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管理能力和城市形象,關乎我市“中國旅游第一大縣”戰略目標的實施。建設部在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和

17、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中,按建筑分類和硬件要求把獨立式公共廁所分為三類;全國愛衛會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城市、區標準及考核命名和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也明確規定公共廁所的建設和管理要符合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城市公共廁所規范與設計的要求,尤其規定公共汽車首末站、汽車客運站、火車站、旅游景點所設置的公廁不低于二類標準。一、現狀及主要問題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我市建成區現有公共廁所65座(不包括市區行政村公廁和市場內的公廁)。通過現場初步核算的情況進行分類分析,由于建造年限的不同,現有公共廁所硬件設施基本到位,但有的公廁布局不合理,大便側位、小便站位與盥洗室為同一間;有的公廁所選用材料的材質檔次太低,不符合標準

18、要求;有的公廁缺少殘疾人和老年人專用坐便器;有的公廁缺少不銹鋼扶手及無障礙通道;有的公廁防蠅、防塵設施不具備;而缺少洗手液、烘手機、手紙,掛衣鉤的情況更為普遍。對照建設部標準,我市目前公共廁所基本上是準一類、二類或準二類公共廁所,三類公共廁所也占相當大的比例。按規定,三類公共廁所目前只允許在我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存在,我市作為一個沿海開放經濟發達地區,同時又是一個國家衛生城市,理應消滅三類公共廁所。二、改造提升的建議我市現有公共廁所的建筑面積已經基本定局,擴建已不可能,搬遷和新建更難辦到。根據市區公廁的實際情況,切實可行的是在目前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通過改造,力爭消滅三類公廁,把目前仍處在準二

19、類、二類或準一類的公廁進行提檔升級。1、完善基礎設施。槽式改成坐式、蹲式的廁位,完善洗手、通風采光照明、防蠅等設施;大便廁位門材質提高,高度達到1.8米,增設掛衣勾;改造小便池,安裝半掛式小便器,旁邊安裝40 x80公分的擋板。有條件的設置無障礙通道,安裝殘疾人或老年人專用廁位和扶手。2、改造提升后的建成區公廁要統一“公共廁所”標識,安裝在公廁醒目的位置;要對公廁進行統一編號,便于管理,同時接受社會監督。3、統一制定公廁衛生保潔制度、公廁星級評定管理制度,相關制度上墻張貼,并設置舉報電話。所以公廁要落實專人負責清掃保潔。4、建成區內公廁實行路標制,市區主、次道路兩旁要設置“公共廁所”的路標,有

20、中英文標識,并要在路標上看到公廁的距離,便于行人尋找,符合環境衛生圖形符號標準的要求。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很有道理及參考價值,反映了現狀公共廁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公廁改造提升提出了具體實施建議。本次規劃應積極采納科技工作者的良策,結合實際需求,優化公廁布點,并提出具體改造提升方案。13城市概況THE CITY OYERVIEW143.1 區位交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中間有桐鄉”。桐鄉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居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城市群中心,距上海140公里,距杭州65公里,距蘇州85公里,是滬杭城市帶上重要的節點城市。滬杭高速鐵路、G60滬昆高速公路、S12申嘉湖(杭)高速公路、320國

21、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滬杭高鐵桐鄉站能夠直達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全國各大城市。距杭州蕭山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車程均在1-2小時之內。3.2 社會經濟桐鄉全市總面積為727.49km2,是嘉興市所屬縣市區中面積最大的市,下轄3街道9鎮;全市常住人口111.0萬,其中城鎮人口40萬。2015年實現生產總值652.63億元,三產結構比優化為,4.4:49.9:45.7。桐鄉作為嘉興副核,是滬杭聯系紐帶上的工貿強市。已經形成以毛衫、皮草、家紡等為特色的“塊狀經濟”發展格局,“一鎮一品,一市多業”特征明顯。桐鄉在全國百強縣中排名第19位,位列浙江省第6,具體見下表。03 城市概況奉化市

22、7010德清縣619長興縣578象山縣547桐鄉市桐鄉市196諸暨市165海寧市134余姚市123慈溪市92義烏市71縣級市全國排名浙江省排名桐鄉市在全國百強市排名區位圖153.3 旅游資源桐鄉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具備發展大旅游的旅游資源基礎,主要有1個5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8個2A級景區,4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桐鄉已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的旅游資源烏鎮,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風情,“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先后榮獲“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等稱號。2015年烏鎮景區接待人數、綜合效益在全國單個景區均

23、位居第一,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65.11萬人次。3.4 城市建設圍繞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目標,中心城區拉出了60多平方公里的框架,基本形成了“一市三城”、“一城五區”的城市發展格局。以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引領,高品質建設鳳凰湖景觀工程,全力推進振東城市綜合體和金融商務區等項目建設;積極引進新能源及汽車產業等項目,產業用地逐漸向西向南拓展。在積極推進新區建設的同時,注重城市有機更新,對市區范圍內23個城中村開展征收拆遷工作,對56個老小區進行綜合改造,啟動楊家門區塊、永寧街區和濮院舊城區改造項目,實施環城東路改造提升,繞城公路綠化建設等,城市面貌可謂日新月異。作為全省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24、縣(市),城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全市形成了“半小時公路交通圈”,公交車、自來水通村率和垃圾集中收集處理行政村覆蓋面均達到100%,先后獲得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市、省級生態市等榮譽稱號。城市建設現狀圖3.5 城市發展為了繼續保持我市經濟中高速運行,取得經濟社會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業一網”的總體戰略和“詩畫水鄉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網絡智慧強市”的城市發展定位。在此指引下,借助烏鎮這一世界級小鎮的名片和世界互聯網永久會址,強化“一市三城,以城帶區”的城市發展框架和市域旅游、服務大聯動,提升城市影響力和城市地位,因此需加強對于公廁、垃圾中轉站配套設施建設

25、。國家對于旅游公廁建設非常重視,并提出旅游要發展,廁所要革命;廁所要革命,全民要行動。桐鄉作為全國首個旅游綜合改革試點縣,在打造旅游大縣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并應符合相關旅游公廁的相關要求。16公廁布點規劃TOILET LAYOUT PLANNING1704 公廁布點規劃4.1 現狀分析與評價建成區現狀公廁分布示意圖(2)建設與管理情況公廁建設與等級:按照相關部門提供的公廁建設等級,區塊內一類公廁33座,二類公廁43座,三類公廁50座。公廁建造形式分類:附屬式公廁47座(主要是農貿市場、加油加氣站、汽車站等配套公廁),獨立式公廁79座,附屬式公廁占37.3%,獨立式公廁占62.

26、7%。公廁管理:主要由梧桐環衛所和開發區物業管理中心負責管理,梧桐環衛所管理的公廁又分為直管和監管兩種方式。梧桐環衛所直管公廁以招投標的方式分別委托裕峰、潔士、美高三家物業公司管理,監管公廁為各企事業單位配建公廁,由各企事業單位自行管理;開發區物業管理中心主要承擔環城南路以南的公廁管理。評價:作為國家衛生城市,城市主次干道、車站、機場、港口、旅游景點等公共場所的公廁不低于二類標準。從現狀建設情況,一類公廁33座、二類公廁43座、三類公廁50座、三類公廁占有大部分比例,建設標準偏低。從建設與管理上看:公廁的建設管理體制存在多頭建設、多頭管理的局面,建設標準不統一、管理方式不協調,建設管理過程中存

27、在諸多的隨意性,導致建管脫節。(3)其他問題與癥結公廁問題尤以老城區及城中村內公廁問題最為突出:多為較早年代的公廁,建筑破損,與周邊整體環境不協調;多為槽式公廁;指引系統缺乏等。公廁配套設施差,缺少殘疾人輔助設施、洗手池、面鏡等;部分設施破損嚴重;截至2015年底,規劃范圍內建成區共有公廁126座,其中環衛公廁57座,配套公廁69座。評價:規劃建成區范圍內面積為43.5平方公里,則公廁平均設置密度為2.89座/平方公里,低于公廁平均設置密度3-5座/平方公里的要求。因此,公廁數量設置不足,分布不盡合理。(1)數量與分布情況18(4)部分公廁改造提升近兩年,為配合互聯網大會環境整治工作及迎接20

28、15年“國家衛生城市”檢查,先后對梧桐街道部分公廁進行改造提升,主要分兩批,第一批共改造提升19座,第二批改造提升7座。深度改造示意中度改造示意(大發路口公廁)第一批改造公廁位置示意圖194.2 公廁布點思路(1)明家底規劃建成區范圍內現狀共有公共廁所126座,結合城中村拆遷和舊城改造等,需取消公共廁所8座,現狀保留公共廁所118座。楊家門區塊整體改造及城中村拆遷,取消現狀公廁城中村拆遷取消4座公廁現狀取消的公廁現狀公廁梳理(現狀家底)204.2公廁布點思路(1)明家底各控規中公廁梳理(規劃家底)對各控規中有涉及公共廁所布局的進行梳理分析,取消難以落地的公共廁所,并在本規劃中進行優化調整。桐鄉

29、市梧桐工業區二期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控規解讀:控規中規劃了1座公廁,布局欠合理且數量不足,目前該控規處于調整階段,建議控規調整時對公廁進行優化布局。地塊內部分已開發,且結合商住地塊開發配套公廁,落地較難,建議進行優化調整桐鄉市梧桐工業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控規解讀:控規中規劃了3座公廁,其中1座位于已建小學內,難以落地,故規劃采納2座,取消1座。該區塊為已建小學,故無法落地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06單元格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規劃區范圍內控規中規劃了11座公廁,其中鳳凰湖區塊內公廁現狀已建,需根據現狀進行調整;1座結合居住小區設置,落地較難,建議取消;另外根據桐城委反饋

30、意見,部分公廁布點與相鄰公廁較近,建議取消。共取消4座公廁。鳳凰湖內公廁現狀已建,需根據現狀進行調整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建議取消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建議取消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建議取消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建議取消21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07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規劃了4座公廁,其中植物園區塊內公廁現狀已建,需根據現狀進行調整;另外兩座公廁所在地塊建設已完成,無法落地,建議取消。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08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結合市場和客運站規劃了2座公廁,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建議取消。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09管理單元

31、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結合公園綠地設置了2座公廁,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平安路東、茅盾東路南地塊已建成,公廁無法落地,建議取消。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該地塊建設已完成,公廁無法落地,建議取消植物園內現狀已建公廁5座,需根據現狀進行調整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該地塊建設已完成,公廁無法落地,建議取消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該地塊建設已完成,公廁無法落地,建議取消根據桐城委反饋意見,建議取消22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10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結合公園綠地、商業用地設置了8座公廁,通過分析,規劃建議取消5座公廁。不方便進入,建議取消地塊已建成,公廁落地難地塊已建成,公廁落地

32、難無空間,公廁落地難桐鄉市城市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設置了8座公廁,通過分析,規劃建議取消2座公廁。同時該控規處于修編階段,需與正在編制的控規進行對接。地塊已建成,公廁落地難地塊已建成,公廁落地難地塊已建成,公廁落地難23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12單元格控制性詳細規劃桐鄉慶北梧桐區塊(13、14單元及03單元部分區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該控規尚處于編制階段,本次規劃公廁布點需與之進行充分銜接。控規解讀:控規中結合菜場、公園等規劃了6座公廁,較為合理,故規劃予以采納。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15單元格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結合公園綠地設置了6

33、座公廁,通過分析,規劃建議取消1座公廁。規劃沿河公廁分布過密,建議取消一座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16單元格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結合公園綠地、商業用地等規劃了6座公廁,通過現狀分析,規劃建議取消1座公廁。地塊現狀已建商住小區,公廁落地難24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17單元格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設置了5座公廁,通過分析,規劃建議取消1座公廁。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ZX-20、21、25、26單元格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控規解讀:控規中規劃設置了22座公廁,通過現狀分析,規劃建議對這2座公廁結合公園綠地進行優化調整。桐鄉市中心城區0573-TX-

34、ZX-22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解讀:控規中結合公園綠地等規劃了9座公廁,較為合理,故規劃予以采納。地塊現狀為已建住宅小區,公廁落地難,建議結合公園綠地設置結合住宅地塊設置,公廁落地難無空間,公廁落地難25公廁設置標準主要依據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的要求,具體如下:城鎮中居住區內部公共活動區、城鎮商業街、文化街、港口客運站、汽車客運站、機場、軌道交通車站、公交首末站、文體設施、市場、展覽館、開放式公園、旅游景點等人流集聚的公共場所,必須設置配套公共廁所,并應滿足流動人群如廁需求。公共廁所設置密度宜符合公共廁所設置密度指標表的規定。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A)中的文化設施用

35、地(A2)、體育用地(A4)、醫療衛生用地(A5),以及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B1)、娛樂康體用地(B3)等人流量大的區域取密度指標的高限;其他人流稀疏區域宜取低限411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A)、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B)舊城區宜取密度指標的高限,新區宜取中、低限35居住用地(R)交通設施用地(S)中的綜合交通樞紐用地(S3)、公共交通設施用地(S41)、社會停車場用地(S42)以及綠地(G)中的公園用地(G1)、廣場用地(G3)的公共廁所設置以當地公共設施的布局情況而定56交通設施用地(S)、綠地(G)12工業用地(M)、倉儲用地(W)、公用設施用地(U)備注設置密度(座/km2)城市用地類

36、別注:城市用地類別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的規定。公共廁所用地面積、建筑面積和等級根據現場用地情況、人流量和區域重要性確定。交通設施用地指標不含城市道路用地(S1)和軌道交通線路用地(S2)。公共廁所設置密度指標可參照城市相關規定400m500m設1座建成區數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公園設計規范CJJ48的相關規定2hm2開放式公園(公共綠地)城市休憩場所城市廣場至少應設置1座公共廁所,廁位數應滿足廣場平時人流量需求;最大人流量時可設置活動式公共廁所應急200m服務半徑設1座城市廣場主要是旅游景區等600m800m服務半徑設1座其他休憩場所交通性路段生活性路段商

37、業性路段每個村莊設1座600m1200m設1座400m600m設1座400m設1座設置間距步行(5km/h)4min內進入廁所步行(5km/h)3min內進入廁所城市道路城市宜設置在人群停留集聚處有公共活動區的村莊鎮(鄉)備注設置位置類別注:1、公共廁所沿城鎮道路設置的,應根據道路性質選擇公共廁所設置密度;商業性路段:沿街的商業型建筑物占街道上建筑物總量的50%以上;生活性道路:沿街的商業型建筑物占街道上建筑物總量的15%50%;交通性道路:沿街商業型建筑物在15%以下。2、路邊公共廁所宜與加油站、停車場等設施合建。公共廁所設置間距指標公共廁所設置間距宜符合公共廁所設置間距指標表的規定。4.2

38、 公廁布點思路(2)定標準26(3)劃片區二環路內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圖二環路內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控制線與已編控規覆蓋的對比圖片區劃分圖本次公廁需要按照公共廁所設置密度進行預測,故以市域總規確定的城鎮規模控制線為劃分邊界,以總規用地功能分區和已批準控規為劃分依據,結合單元劃分圖,對規劃區進行片區劃分,主要將規劃區劃分為21個片區,然后然后根據每個片區主導用地功能,對照公共廁所設置密度的規范要求,測算每個片區所需公廁的數量。4.2 公廁布點思路27依據每個片區的主要用地功能,結合規范中關于公共廁所設置密度的要求,同時結合桐鄉實際情況,以居住用地為主的片區,舊城區密度指標取上限值,新區取低限值;以公共管

39、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或以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為主的片區,人流量大的區域密度指標取高限值,其他人流稀疏區域取低限值;以工業用地為主的片區,取低限值,規劃以此來確定每個片區需要設置的公廁數量。根據上表統計,規劃區至2030年按規范至少應配公廁數量不少于179座。1795310828867571040104108101035按規范要求至少需配公廁數量(座)/合計下限:1座/km21-2座/km24.5工業用地ZX-29下限:1座/km21-2座/km23.0工業用地ZX-26下限:3座/km23-5座/km23.3居住、工業用地ZX-25下限:3座/km23-5座/km22.6居住、工業用地ZX-22下限

40、:1座/km21-2座/km21.6工業用地ZX-21下限:3座/km23-5座/km22.8居住、工業用地ZX-20上限:5座/km23-5座/km21.6居住用地ZX-17下限:3座/km23-5座/km21.9居住用地ZX-16下限:3座/km23-5座/km22.3公服、居住用地ZX-15下限:4座/km24-11座/km21.3商業服務業用地ZX-14下限:3座/km23-5座/km22.2居住用地ZX-13上限:5座/km23-5座/km22.0居住用地ZX-12上限:11座/km24-11座/km23.6居住、商服用地ZX-11下限:3座/km23-5座/km23.2居住、公服用

41、地ZX-10下限:3座/km23-5座/km21.3居住用地ZX-09下限:4座/km24-11座/km22.6商服、居住用地ZX-08下限:3座/km23-5座/km22.5居住、公服用地ZX-07下限:3座/km23-5座/km22.9居住、商服用地ZX-06下限:3座/km23-5座/km23.4居住、商業、工業ZX-05下限:1座/km21-2座/km23.2工業用地ZX-04下限:3座/km23-5座/km21.8居住、商服用地ZX-03密度取值規范設置要求面積(km2)片區主要用地片區編號(4)框總量4.2 公廁布點思路284.4 公廁布點規劃根據片區劃分和功能定量,結合實際情況、

42、已批控規等,根據規范要求對規劃區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公廁進行安排,具體布點詳見公共廁所布點總圖和布點圖則。通過各片區規劃公廁總量相加,規劃區范圍內公廁總量為193個,其中現狀保留118個,規劃新增75個,具體見下表。193431182111087579431151011101035片區公廁總量(座)758126179合計2025ZX-292013ZX-2684710ZX-258008ZX-221012ZX-212098ZX-203078ZX-175036ZX-164037ZX-155005ZX-144037ZX-1320710ZX-121043740ZX-11101010ZX-100054ZX-0

43、930710ZX-0800118ZX-0740610ZX-0640610ZX-052013ZX-045005ZX-03規劃新增取消(座)現狀公廁(座)至少應配公廁數量(座)片區編號4.3 公廁布點原則(1)不低于下限值:結合每個片區公廁設置密度取值,故規劃布點時應不低于該值預測的下限值。(2)摸清家底:主要為現狀家底和規劃家底,現狀家底需明確現狀保留和因城中村拆遷或區塊更新改造取消的公廁;規劃家底為已批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配套的公廁、市域加油加氣站布點規劃中結合加油加氣站配套公廁以及其他專項規劃中規劃設置的公廁。(3)公園綠地優先布置:在摸清現狀家底和規劃家底后仍未滿足規范數量要求的,主要按照公共

44、廁所設置間距要求,沿道路結合綠化帶或者是公園綠地設置。公廁布點規劃圖29303132333435364.5 公廁建設改造指引4.5.1 公廁建設指引1、建設主體按照建設形式可將新增公廁分為附屬式、獨立式兩類,附屬式公廁與主體建設項目同時實施,由業主單位負責,規劃主管部門做好監管工作。獨立式公廁按片區分別由各開發主體負責。2、建設標準與規模新增公廁原則上不低于二類標準,重點地塊建議采用一類。新建公廁規模宜充分考慮所服務區塊人口特征因素,并保證男女廁位比例的協調,建議適當增加女廁位數量,所有廁所必須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3、建設時間附屬式公廁與主體建設項目同時動工,具體由業主單位實施;獨立式公廁建議

45、按照城鎮開發進度以及基礎設施先行的原則穩步開展建設,建成區內公廁有空缺的需在2020年內完成建設。4、建設形式公共廁所建設形式建議以附屬式公共廁所為主,獨立式公共廁所為輔。4.5.2 公廁改造指引根據相關部門提供,規劃建成區范圍內現有公廁126座,三類公廁50座,比例較高,另一方面,有相當一部分現有公廁存在缺少無障礙設計、衛生隔離不到位等一些問題,建議近期予以改造。1、改造內容(1)三類公廁改造除規劃改造區塊(主要為城中村)、臨時性公廁外,市區所有三類公廁均應改造為二類或一類。(2)人性化改造一是無障礙改造,對于缺乏無障礙設計的公廁,有條件的應進行無障改造,滿足特殊群體的如廁需求,二是將部分廁

46、位改造成老年、孕婦、兒童等廁位,有條件的可設立第三衛生間。(3)設備及裝修改造包括設備檢修及墻面、地面等裝修改造,加強公廁通光、保潔工作,改善如廁環境。(4)衛生隔離改造主要是減少公廁與鄰近區塊的干擾,做好衛生隔離工作,有條件的公廁周邊應種植不低于3米寬的隔離綠帶。(5)公廁圖形標志改造包括公廁標志和導向標志兩種,具體見公廁標志和導向標志指引。2、實施主體分別由梧桐街道、桐城委、經濟開發區負責。3、改造時間城市中心區、安置小區內的公廁、現狀使用較用較為頻繁的公廁應優先改造。374.5.3 公廁標志和導向標志指引垃圾中轉站布點規劃LAYOUT PLANNING OF GARBAGE TRANSF

47、ER STATION395.1 現狀基本情況(1)數量與分布情況現狀市域一共有垃圾中轉站26座,其中梧桐街道9座,濮院鎮3座,鳳鳴街道、烏鎮鎮、屠甸鎮、崇福鎮、洲泉鎮各2座,高橋街道、石門鎮、大麻鎮、河山鎮各1座。(2)轉運量與設施情況2015全年,市域范圍內生活垃圾轉運量為36.5萬噸,其中梧桐街道生活垃圾轉運量為10.95萬噸,濮院次之,為4.38萬噸。共有垃圾轉運車數量41輛,壓縮機39臺,其中垂直式28臺、水平式11臺。具體情況如下表:現狀垃圾中轉站分布圖05 垃圾中轉站布點規劃40(3)管理體制目前桐鄉市區的生活垃圾收集與轉運工作主要由各街道、鎮環衛所以及符合相關資質條件的物業管理公

48、司負責。各街道、鎮環衛所主要負責生活垃圾收集的指導和監督以及轉運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各物業管理公司主要負責生活垃圾的日常清理與收集工作。其中梧桐街道環城南路以南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及日常管理工作由開發區物業管理監督中心統一負責。05 垃圾中轉站布點規劃5.1 現狀基本情況慶北轉運站城東轉運站花介橋轉運站開一轉運站開二轉運站茅亭浜轉運站振西轉運站桐南轉運站龍翔中轉站鳳鳴轉運站同福轉運站濮院轉運站41(1)從數量分布看現狀垃圾中轉站主要分布在城鎮建成區,以小型轉運站為主。根據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的要求,采用小型轉運站的城鎮區域宜按每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鎮(鄉)

49、宜設置轉運站。結合各街道、鄉鎮建成區面積情況分析,規劃區內梧桐街道、鳳鳴街道、崇福鎮、石門鎮、烏鎮鎮(烏鎮片)垃圾中轉站分布數量不足,其他鄉鎮、街道基本滿足規劃要求。5.2 總體評價符合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1座11.7大麻鎮符合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2座27.3洲泉鎮符合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1座12.2河山鎮符合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2座24.9屠甸鎮不符合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3座28.9崇福鎮不符合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2座15.7石門鎮不符合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

50、,需2座15.9烏鎮鎮(烏鎮片)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1座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3座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3座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1座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需13座按規范要求26100.7合計基本符合14.2高橋街道符合38.5濮院鎮不符合28.2鳳鳴街道符合12.3烏鎮鎮(龍翔片)不符合940.9梧桐街道是否符合要求建成區內垃圾轉運站數量(座)建成區面積(k)街道、鎮(2)從 轉運量看根據環衛部門提供數據,現狀每個垃圾中轉站的轉運量大部分為80噸/天。從現狀垃圾中轉站的平均日和最高日垃圾處理量分析,平均

51、每個垃圾中轉站日處理量均在40噸/天以下,最高日處理量為90噸/天,若按照規范V類小型轉運站50噸/天的轉運量,規劃區內目前的垃圾中轉站的轉運能力仍有較大空間,能滿足近期桐鄉市垃圾增長的需求。705055803030平均日垃圾處理量(噸/天)755560903535最高日垃圾處理量(噸/天)石門鎮崇福鎮大麻鎮烏鎮鎮(烏鎮片)洲泉鎮河山鎮街道、鎮17.53025153017.2平均日垃圾處理量(噸/天)1202屠甸鎮230.21高橋街道165.83濮院鎮1182鳳鳴街道2351烏鎮鎮(龍翔片)149.59梧桐街道中轉站數量最高日垃圾處理量(噸/天)中轉站數量街道、鎮現狀垃圾中轉站的平均日和最高日

52、垃圾處理量表注:垃圾中轉站生活垃圾的處理能力與其工作時間有關。(3)從外觀布局看部分垃圾中轉站建造年代較早,未合理考慮與周邊建筑及建設用地的退讓,缺少綠化隔離帶隔離,同時垃圾中轉站建筑外觀較差,與周邊建筑不協調,如梧桐街道花介橋轉運站,屠甸鎮西新路轉運站等。部分垃圾中轉站建早年代較近,因此與周邊建筑及其他建設用地都有合理的退讓間距及綠化隔離帶。如茅亭浜轉運站等,且中轉站的建筑外觀也較新穎。425.3 設置原則與標準5.3.1 設置原則垃圾中轉站應根據安全、環保、經濟的原則選址,并應設置在交通運輸方便、市政條件較好并對周邊居民影響較小的地區;宜位于城市規劃建成區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及城市水系

53、的下游,并應符合城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垃圾轉運站規劃標準參照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 47-2006)、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及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等規范標準的相關規定。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 47-2006)設置標準:1、轉運站的設計規模和類型的確定應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服務區域內,以轉運站設計接受垃圾量為基礎,并綜合城市區域特征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種變化因素來確定。2、轉運站的設計規模可按下式計算:Q=kq式中:Q為轉運站設計規模的日轉運量(噸/天);q為服務區垃圾收集量的年平均值(噸/天);k為垃圾排放季節性波

54、動系數,應按當地實測值選用;無實測值時,可取1.31.5。若無實際數據時,可按下式計算:Qknq/1000式中:Q為轉運站設計規模的日轉運量(噸/天);n為服務區域的實際人數;q為服務區域居民垃圾人均日產量(千克/人天),按當地實際資料采用;無當地資料時,垃圾人均日產量可采用0.81.2千克/(人天),氣化率低的地方取高值,氣化率高的地方取低值;k為垃圾排放季節性波動系數,應按當地實測值選用;無實測值時,可取1.31.5。5.3.2 設置標準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設置標準:1、垃圾轉運站的設計日轉運能力,可按規模劃分為大、中、小型三大類,和、五小類。2、服務范圍內垃圾運輸

55、平均距離超過10km,宜設置垃圾轉運站;平均距離超過20km時,宜設置大、中型轉運站。3、鎮(鄉)宜設置轉運站。4、采用小型轉運站的城鎮區域宜按每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5、垃圾轉運站的用地指標應根據日轉運量確定,并應符合下表規定。垃圾轉運站用地標準20-30綠地率(%)8800100050類3101000400050150類小型515400010000150450類中型52010000150004501000類5302000010003000類大型轉運作業功能區退界距離(米)與站外相鄰建筑間隔(米)用地面積(平方米)設計轉運量(噸/天)類型從現狀垃圾中轉站建設情況基本為小型垃圾

56、中轉站;市域總規布置的垃圾轉運站亦以小型垃圾轉運站為主;且小型垃圾中轉站所需用地面積小,與站外相鄰建筑間距要求小,易落地,操作性較強,故結合桐鄉實際情況,主要采用小型垃圾轉運站。435.4 垃圾中轉站需求預測5.4.1 人均指標法按照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 47-2006)中設計轉運量計算公式反推垃圾中轉站數量,具體結合桐鄉實際情況。2020年按人均每日生活垃圾量1.2kg/d計,2030年按人均每日生活垃圾量1.3kg/d計,預測至2020年和2030年垃圾總量,在此基礎上結合小型垃圾中轉站設計轉運量的規模(本次預測按照V類50噸/天作為預測標準),測算垃圾中轉站的數量。街道、鎮20

57、20年常住人口(萬人)2020年人均每日生活垃圾量(kg/d)2020年生活垃圾總量(噸)按小型V類50噸/天轉運量需垃圾中轉站數量2030年常住人口(萬人)2030年人均每日生活垃圾量(kg/d)2030年生活垃圾總量(噸)按小型V類50噸/天轉運量需垃圾中轉站數量梧桐街道29.81.2130524740.71.3193121.510烏鎮鎮(龍翔片)3.01.21314014.11.319454.51鳳鳴街道12.81.256064317.51.383037.55濮院鎮9.41.241172212.71.360261.53屠甸鎮2.01.2876014.01.3189801高橋街道1.01.

58、2525617.01.3332152崇福鎮9.51.2416102181.3854104大麻鎮1.81.27884131.3142351洲泉鎮7.51.2328502141.3664304河山鎮1.51.26570131.3142351石門鎮2.51.210950141.3189801烏鎮鎮(烏鎮片)4.51.219710171.3332152合計85.3/37449023135/64057535注:2020年和2030年常住人口數據來源于在編的桐鄉市域總體規劃(2015-2030)。445.4.2 增長率法20102011201220132015梧桐街道垃圾量(噸)6601570144748

59、63106500110375增長率/6.3%6.7%42.3%3.6%烏鎮鎮(龍翔片)垃圾量(噸)520058006400750010950增長率/11.5%10.3%17.2%23%鳳鳴街道垃圾量(噸)700078008500950010950增長率/11.4%9.0%11.8%7.6%濮院鎮垃圾量(噸)3267532937362194000046500增長率/0.8%10.0%10.4%8.2%屠甸鎮垃圾量(噸)57275864623770009775增長率/2.4%6.4%12.2%19.8%高橋街道垃圾量(噸)/1000010950增長率/9.5%崇福鎮垃圾量(噸)/36500大麻鎮垃

60、圾量(噸)/10950洲泉鎮垃圾量(噸)/21900河山鎮垃圾量(噸)/10950石門鎮垃圾量(噸)/13500烏鎮鎮(烏鎮片)垃圾量(噸)/29200現狀生活垃圾生產量及增長率情況結合桐鄉實際發展情況,對未來生活垃圾增長率及垃圾總量作出預測,在此基礎上結合小型垃圾中轉站設計轉運量的規模(本次預測按照V類50噸/天作為預測標準),測算垃圾中轉站的數量。2020年2030年增長率生活垃圾總量(噸)按小型50噸/天轉運量需垃圾中轉站數量增長率生活垃圾總量(噸)按小型50噸/天轉運量需垃圾中轉站數量梧桐街道3.0%14314485.5%25534813烏鎮鎮(龍翔片)4.6%1371916.3%27

61、4341鳳鳴街道10.7%1822117.5%326312濮院鎮8.4%6956244.8%945755屠甸鎮0.8%1017627.0%275822高橋街道6.5%1506018.8%390622崇福鎮0.6%3755027.5%645003大麻鎮3%1862010.8%210531洲泉鎮9.8%3415226.5%654784河山鎮0.2%1125011%176851石門鎮1%1624510.3%194261烏鎮鎮(烏鎮片)0.8%3520020.5%412502合計/42189926/71350437455.4.3 規范推算法5.4.4 綜合測算法根據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

62、012)規范,采用小型轉運站的城鎮區域宜按每2km2-3km2設置一座小型轉運站,本次規劃按照3km2設置一座預測至2020年和2030年規劃城鎮區域范圍內需垃圾中轉站數量。2020年2030年街道、鎮按現狀建成區面積估算預測標準需垃圾中轉站數量規劃城鎮區域范圍面積(平方公里)預測標準需垃圾中轉站數量梧桐街道40.9按3km2設置一座1347按3km2設置一座15烏鎮鎮(龍翔片)2.314.72鳳鳴街道8.2320.16濮院鎮8.5314.65屠甸鎮4.925.02高橋街道4.218.73崇福鎮8.9321.17大麻鎮1.713.01洲泉鎮7.3216.05河山鎮2.213.91石門鎮5.72

63、6.82烏鎮鎮(烏鎮片)5.9210.23合計100.7/34161.1/52根據以上三種預測方法結果,進行綜合測算,規劃2020年垃圾中轉站數量27座;規劃2030年垃圾中轉站數量為38座。預測方法街道、鄉鎮2020年2030年人均指標法增長率法規范推算法綜合測算法(平均值)人均指標法增長率法規范推算法綜合測算法(平均值)梧桐街道78131010131512烏鎮鎮(龍翔片)11111121鳳鳴街道31325264濮院鎮24333554屠甸鎮12221222高橋街道11112232崇福鎮22324374大麻鎮11111111洲泉鎮22224454河山鎮11111111石門鎮11211121烏鎮

64、鎮(烏鎮片)12212232合計232634273537523846垃圾中轉站布點規劃圖5.5 垃圾中轉站布局規劃至2030年,規劃區垃圾中轉站總數為35座,其中現狀保留22座,規劃新增10座(規模均為50噸/日),現狀擴容3座(烏鎮轉運站擴容至100噸/日,洲泉北轉運站擴容至80噸/日,洲泉南轉運站擴容至80噸/日)。按鄉鎮/街道分:烏鎮鎮(龍翔片)1座;梧桐街道12座;鳳鳴街道4座;濮院鎮4座;高橋街道2座;屠甸鎮2座;崇福鎮4座;洲泉鎮2座;河山鎮1座;石門鎮1座;大麻鎮1座;烏鎮鎮(烏鎮片)1座。布點與預測數量不一致情況說明規劃按照V類50噸/日作為預測標準,即預測2030年布點總量為

65、38座。因用地緊張,加之垃圾轉運站選址困難,個別鄉鎮采用擴容的方式。如烏鎮鎮(烏鎮片)預測2座,規劃保留現有一座垃圾轉運站,規模擴容至100噸/日;洲泉鎮預測4座,規劃保留現有兩座垃圾轉運站,規模分別擴容至80噸/日,通過擴容方式亦能滿足轉運需求,故本次規劃減少3個站點,布點總量為35座。47現狀保留語溪大道東側崇福西轉運站28現狀保留崇德路北側崇福東轉運站崇福鎮27依據崇福鎮意見新增景衛大道西、中沙諸塘北景衛轉運站30依據崇福鎮意見新增鵬輝大道西、長生奄港南錢家埭轉運站29現狀擴容環城南路南第二垃圾轉運站32現狀擴容金雞路北洲泉轉運站洲泉鎮31現狀保留羔民線東側石門轉運站石門鎮34現狀保留三

66、門街東河山轉運站河山鎮33依據屠甸鎮意見調整滬杭高鐵西側屠甸鎮轉運站屠甸站26現狀保留屠甸鎮榮星村新農村轉運站25現狀保留香海寺西側香海寺轉運站19烏鎮片龍翔片現狀保留滬杭高鐵南、滬杭高速北高橋轉運站高橋街道13依據高橋街道意見新增開四轉運站14現狀保留蓮花橋南、二環東路東蓮花橋港轉運站9現狀擴容姚太線東側、浮瀾橋北側烏鎮轉運站24現狀保留運河路北大麻轉運站大麻鎮35現狀保留工貿大道與桐星大道交叉口興園橋轉運站濮院20依據控規新增靈安港北中路過橋港西靈安一轉運站18現狀保留金牛塘東岸南環大橋南側龍翔轉運站烏鎮鎮23依據濮院鎮意見調整永越大道南,桐星大道邊永聯轉運站22現狀保留園區大道與馬家橋港

67、東南高新技術區轉運站21依據征求意見反饋表調整迎賓大道東側、高新二路北側開三轉運站17現狀保留同福路北,街道辦事處東側同福轉運站16現狀保留環城南路南、新板橋港西岸鳳鳴轉運站鳳鳴街道15依據征求意見反饋表調整錦程路南側,春暉路西側市場區轉運站12依據桐城委意見新增二環北路南、新板橋港東水廠北轉運站11依據控規新增齊源路與秋實路交叉口梧桐園區轉運站10現狀保留鳳棲路桐南小區東側桐南轉運站8現狀保留新民路橋東側振西轉運站7現狀保留康民路城市污水廠西側茅亭浜轉運站6現狀保留新民南路與康定路交叉口開二轉運站5現狀保留人民路與屠甸路交叉口往南開一轉運站4現狀保留迎鳳路花介橋花介橋轉運站3現狀保留工業園區

68、一期城新校區內城東轉運站2現狀保留慶豐北路加油站邊慶北轉運站梧桐街道1備注地址垃圾中轉站名稱街道/鄉鎮序號垃圾中轉站一覽表485.6 垃圾中轉站建設改造指引5.6.1 垃圾中轉站建設指引1、建設主體由各鄉鎮、街道、開發主體負責開發建設。2、建設標準與規模轉運站規模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或、五小類。日轉運量小于150噸為小型;150450噸為中型;大于450噸為大型。垃圾轉運站的用地指標應根據日轉運量確定,并應符合垃圾轉運站用地標準的規定。規劃區范圍內以小型轉運站為主。5.6.2 垃圾中轉站改造指引1、改造內容(1)外觀對現狀建筑外觀較差,與周邊建筑不協調的垃圾中轉站進行外觀美化,并與周邊環境

69、相協調。(2)設備對現有垃圾中轉站內設備落后的進行提升,建議采用先進設備,作業時實現封閉、減容、壓縮。同時加強設備檢修及墻面、地面等裝修改造。(3)衛生隔離改造主要是減少垃圾中轉站與鄰近區塊的干擾,做好衛生隔離工作,有條件的垃圾中轉站周邊應種植不低于3米寬的隔離綠帶。(4)其他飄塵、噪聲、臭氣、排水等指標應符合國家相關環境標準要求。2、實施主體分片分別由各鄉鎮、街道、開發主體負責實施。3、改造時間近期完成對現狀保留的垃圾中轉站的改造。垃圾轉運站用地標準20-30綠地率(%)8800100050類3101000400050150類小型515400010000150450類中型5201000015

70、0004501000類5302000010003000類大型轉運作業功能區退界距離(米)與站外相鄰建筑間隔(米)用地面積(平方米)設計轉運量(噸/天)類型3、其他方面垃圾轉運站外形應美觀,并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應采用先進設備或智能化處理設備,作業時應能實現封閉、減容、壓縮。飄塵、噪聲、臭氣、排水等指標應符合國家相關環境標準要求。大、中型垃圾轉運站內因設置垃圾稱重計量系統和監控系統,小型轉運站可設置垃圾稱重計量系統和監控系統。新建的轉運站同時配置功率為50kw的發電機。495.7 垃圾中轉站近期建設規劃根據預測結果,規劃至2020年垃圾中轉站總量為27座,即在保留現狀24座的基礎上,規劃新增2座

71、,其中梧桐街道1座,屠甸鎮1座(取消西新路轉運站,新增該點),現狀擴容一座為烏鎮轉運站,具體見近期新增垃圾中轉站一覽表。屠甸鎮梧桐街道烏鎮鎮現狀擴容姚太線東、浮瀾橋北烏鎮轉運站3依據屠甸鎮意見調整滬杭高鐵西側屠甸轉運站2依據控規新增齊源路與秋實路交叉口梧桐園區轉運站1備注地址垃圾中轉站名稱街道/鄉鎮序號近期垃圾中轉站建設一覽表垃圾中轉站近期建設規劃圖實施保障措施與建議SAFEGU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516.1 實施保障措施1、納入各層次城市規劃通過本專項規劃嚴格控制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用地,將規劃成果納入各層次城鎮規劃中,特別是法定性較強的法定圖則。桐鄉處于

72、城市化推進進程中,規劃只有結合城市發展新形勢及時檢討更新,才能持續合理地指導建設。因此,應建立規劃的動態管理與滾動調校機制,加強對規劃實施的跟蹤與反饋,建立效果評價制度,根據實際變化情況,適時修編規劃,確保規劃對城市建設的正確引導。2、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應嚴格遵循國家的標準規范,主要有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05)、環境衛生圖紙符號標準(CJJ/T1252008)及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 47-2006)等。3、完善健全配套規章應盡早出臺更為完善、全面的公共廁所、垃圾中

73、轉站管理專項性的規章。4、經費保障公廁、垃圾中轉站按照實施主體統籌進行實施。將新建、改造公廁、垃圾中轉站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并按輕重緩急編制近、遠期建設或改造升級計劃。建設、改造資金由市級、各開發主體、各部門列出專項資金負責落實。實行產權單位負責制。負責落實城市和鄉鎮建成區內的公廁、垃圾中轉站建設、改造資金。建議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公廁、垃圾中轉站專項獎勵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公廁、垃圾中轉站建設和改造工作得力,成效顯著的街道、鄉鎮或系統給予適當獎勵。5、加強宣傳教育利用報刊、電視、電臺等各類媒體廣泛宣傳國家及省、市關于公廁、垃圾中轉站管理的政策、法規及具體措施等,提高全民的文明水平。加強

74、對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管理法規中有關懲處條款的宣傳,說明違反有關法規的相應后果。6.2 實施建議1、建議具備條件的沿街單位及非經營性場所內部衛生間向公眾免費開放,根據各單位及非經營性場所作息時間,確定公廁對外開放的具體時間。政府財政每年安排一筆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此類因向社會開放而增加的養護維修成本、且提供優質服務的單位給予適當補助。2、建議建立公廁引導系統。在公廁200米用地范圍內設置明顯的公共廁所標志,逐步建立公廁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啟用公廁查找軟件,市民可通過車載導航、電話語音提示、手機等,快速找到就近的公廁。3、建議以社區為單元,商品房小區為試點優先開展垃圾分類處理。4、建議

75、建設工業垃圾、生活垃圾、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滿足全市處理處置需求。5、若規劃區范圍內垃圾中轉站選址有困難時,可采取路面接駁轉運或垃圾直運等方式進行轉運。6、同一控規單元內在征得規劃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對公廁布點位置進行微調。7、垃圾中轉站布點位置在征得規劃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在控規中進行微調。06 實施保障措施與建議521、強化對全民的城市公共安全宣傳和教育。一方面,要借助專業訓練機構常態化、制度化地對公廁、垃圾中轉站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安全風險意識灌輸和相關管理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努力使他們了解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職責所在,并掌握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程序、方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

76、,切實提高防范和處置各類城市公共安全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的作用,多樣性、經常性地對百姓進行知識宣傳和自救互救能力培訓。2、加強城市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通信、電力、煤氣、水利、熱力、氣象等重要基礎設施,在公廁、垃圾中轉站設計、建設運營的各個環節,嚴格落實抗災設防標準,積極開展災害風險評估,增強抗災基礎能力。人員密集區應提高抗災設防標準,統籌兼顧安全性和經濟性,定期深入開展地毯式、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3、盡快實現從城市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到“全面管理”的轉變。對于城市公共安全來說,應急管理固然重要,但僅有應急管理是遠遠不夠的。目前,我市城市

77、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已基本形成,應急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加強預防、準備與恢復工作,努力實現全面管理。堅持“防處并重、以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實時監測的動態防范機制,對城市公共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根據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原理、機制和過程,及時制定公共安全管理指南、各種應急預案,建立信息聯動系統,培訓專業救援隊伍,做好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準備工作。4、構建以政府為核心、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合作治理模式。在此模式下,政府要發揮核心作用。加大對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育等方面的投入,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和軟環境;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保證各方在應對危機

78、時有章可循且各負其責;建立高效的管理決策機構,進行統一領導和綜合協調,以此來充當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先行者和領導者。社會力量要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管理,與政府密切配合。一些重要的社會組織可以正式承擔一部分公共安全管理責任,社區群眾自治組織可以充分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私人機構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與政府開展專項合作,以此來減輕政府負擔并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水平。6.3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體制,強化安全管理與維護圖紙目錄1.規劃范圍圖2.現狀公廁分布圖3.片區劃分圖4.公廁布點規劃圖5.公共廁所圖則(一)6.公共廁所圖則(二)7.公共廁所圖則(三)8.公共廁所圖則(四)9.公共廁所圖則(五)10.公共廁所圖則(六)11.公共廁所圖則(七)12.現狀垃圾中轉站分布圖13.垃圾中轉站布點規劃圖14.垃圾中轉站近期建設規劃圖規劃范圍圖現狀公廁分布圖片區劃分圖4公廁布點規劃圖現狀垃圾中轉站分布圖13垃圾中轉站布點規劃圖14垃圾中轉站近期建設規劃圖15


注意事項

本文(桐鄉市公廁垃圾中轉站布點專項規劃方案(2016-2030年)(68頁).pdf)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泽普县| 吉木乃县| 叶城县| 全南县| 惠安县| 遵义市| 汝南县| 彭山县| 眉山市| 牙克石市| 电白县| 永定县| 铅山县| 山东省| 海淀区| 隆尧县| 昭通市| 克东县| 山阳县| 色达县| 靖江市| 天峻县| 凤阳县| 高陵县| 石屏县| 梅河口市| 新郑市| 大渡口区| 泰来县| 葫芦岛市| 新兴县| 汉沽区| 祁门县| 得荣县| 湖口县| 新化县| 西宁市| 凉山| 阜康市|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