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砌體作業指導書目 錄1.適用范圍12. 編寫依據13. 作業流程13.1作業(工序)流程圖14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25. 作業準備25.1 人員配備2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26作業方法36.1 基槽(坑)驗收、放線及復核36.2 砂漿拌制36.3 砌體砌筑36.4 砌體找平56.5 墻體勾縫與墻面清理5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57.1質量控制措施57.2 質量控制表單67.3質量檢驗標準6 1.適用范圍適用于110500kV電網工程建(構)筑物石砌體基礎、擋土墻及護坡的施工。2. 編寫依據表2-1 引用標準及規范名稱表序號標準及規范名稱頒發機構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
2、0300-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3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01.1-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4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第3部分:變電土建工程(Q/CSG10017.3-2007)中國南方電網公司3. 作業流程3.1作業(工序)流程圖開始基槽(坑)驗收、放線及復核砂漿攪拌砌體砌筑砌體找平墻體勾縫與墻面清理完成4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表4-1 安全風險辨析及預控措施檢
3、查表序號安全風險預控措施檢查結果1用電管理措施不到位,接地與接零保護不符合要求,無漏電保護或漏電保護設置不作用。電工持證上崗,數量滿足滿足施工需要,用電布置符合臨時用電方案、總平面和規范的要求,日常加強用電檢查和維護。2無臨邊防護,無排水措施,坑邊荷載過大。設安全防護欄,按方案設置排水設施,坑邊設防護圍欄和警示牌,坑邊材料堆放不能過多及離邊坡不能小于1m。3腳手架搭設不規范;腳手架堆載過大。腳手架按方案或交底要求搭設,且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按要求掛設安全立平網。腳手架上堆料不能超過腳手架荷載要求。4砂漿攪拌作業人員違章作業。砂漿攪拌機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開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5砂漿攪拌設備
4、無保護。進料口裝鐵柵遮蓋保護,傳動皮帶和齒輪必須設防護罩。6物體打擊用手搬抬石料裝車時,兩人應相互配合,動作協調一致;用手推車運料時,應掌握車的重心,裝車不得超載,不得快跑,前后車距不小于2m;不得往下拋擲石塊。7請您認真檢查并簽名確認,您的簽名意味著將承擔相應的安全質量責任施工單位檢查人: 監理單位檢查人:日期: 日期:注:對存在風險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寫“”,存在風險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寫“”,不存在風險則填寫“”,未檢查項空白。5. 作業準備5.1 人員配備表5-1 人員配備表工序名稱建議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基槽(坑)驗收、放線及復核砂漿攪拌基礎砌筑墻砌體1砌體找平墻體勾縫與墻面清理注:作
5、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攪拌機臺2手推車輛3皮數桿把4水準儀臺5經緯儀臺6水平尺把7鋼卷尺把8鐵锨、托線板、線墜、小白線、半載大桶、掃帚、工具袋、篩子、小手錘、大鏟、等。注: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6作業方法6.1 基槽(坑)驗收、放線及復核6.1.1基礎、墊層或基坑(槽)已施工完畢,砌體施工前應進行驗收,并辦理相關驗收手續。6.1.2 基礎、墊層表面測出并彈好軸線及墻身線,立好皮數桿,其間距約15m為宜。轉角處應設皮數桿,皮數桿上應注明砌筑皮數及砌筑高度等。6.1.3
6、 砌筑前拉線檢查基礎、墊層表面,標高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第一皮水平灰縫厚度超過20mm時,應用細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漿摻石子代替。6.1.4 砌筑前,應對彈好的線進行復查,位置、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根據進場石料的顏色進行試排、撂底,確定組砌方法。6.2 砂漿拌制6.2.1 砂漿配合比由試驗室確定,計量設備經檢驗,砂漿試模已經備好。6.2.2 砂漿配合比應用重量比,水泥計量精度在2%以內。6.2.3 宜采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為砂子水泥摻合料水。攪拌時間不少于90s。6.2.4 應隨拌隨用,拌制后應在3h內使用完畢,如氣溫超過300C,應在2h內用完,嚴禁用過夜砂漿。6.2.5 砂漿試塊:按2
7、50m3砌體每臺攪拌機做一組試塊(每組6塊),如材料配合比有變更時,還應做試塊。6.3 砌體砌筑6.3.1基礎砌筑1)毛石基礎(1) 毛石基礎的斷面形式有階梯形和梯形等;毛石基礎的頂面寬度應比墻厚每邊寬出100mm且每階伸出寬度不宜大于200mm,每階高度一般為300400mm(并至少砌兩皮毛石)。上級階梯的石塊應至少壓砌下級階梯的1/2相鄰階梯的毛石應互相錯縫搭接。(2) 砌階梯形基礎,還應定出立線和臥線,立線控制每階的寬度,臥線控制每層高度及平整,并遂層向上移動。(3) 砌第一層石塊時,基底要坐漿,石塊大面向下。選擇較方正的石塊,砌在各轉角上(角石),角石兩邊應與準線相合,四角的角石大致相
8、等。角石砌好后砌面石,然后再砌填腹石,并應邊鋪砂漿邊砌石,嚴禁先放小石塊后灌漿的方法。(4) 接砌第二層以上石塊時,每砌一塊石應先鋪好砂漿,砂漿鋪至離外邊約45cm,鋪得稍厚一些即可。當石塊往上砌時,恰好壓到要求厚度,并剛好鋪滿整個灰縫,灰縫厚度一般為2030 mm。(5) 不得采用外面側立石塊,中間填心砌法。(6) 有高低臺的基礎,應從低處砌起,并由高臺向低臺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臺階總高。毛石基礎每天可砌高不應超過1.2m。(7) 在砌最后一層時,應控制好尺寸和標高?;A砌完成后應將立面的毛石縫隙用砂漿填塞密實,外露部分應用鐵抹子把砂漿抹壓密實,頂面抹找平層。2)料石基礎(1) 料石可用按設
9、計要求選用(細料石、半細料石、粗料石、毛料石等)。(2) 料石基礎常用砌法:丁順疊砌:即每上下兩兩皮料石,以一皮丁砌一皮順砌,先丁后順,兩皮互成900角的疊砌,上下皮豎縫應錯開1/4石長。丁順組砌:即每一皮中都以丁砌石和順砌石連續組砌。丁砌石長度即為基礎寬度,順砌石的寬度一般為基礎寬度的1/3。上皮丁砌石應砌在下皮順砌石的中部,上下皮豎縫至少錯開1/4石長。(3) 砌料石墻應雙面拉線,第一皮可按所放基礎邊線砌筑,以上各皮均按準線砌筑,可先砌轉角處和交接處,后砌中間部分。(4) 料石的斷面一般呈階梯形,每皮伸出寬度不大于200 mm,每階砌一皮或二皮料石。(5) 在已放好線的基槽立好皮數桿,拉上
10、準線,開始第一皮料石的砌筑。第一皮應用丁砌層坐漿砌筑。階梯形料石基礎,上級階梯的料石應至少壓砌下級階梯的1/3。(6) 砌筑時,料石要放置平穩,砂漿鋪設厚度略高于規定灰縫厚度,其高出厚度,細料石、半細料石宜為35mm,粗料石、毛料石宜為68mm。(7) 灰縫厚度:細料石不大于5mm,半細料石不大于10mm,粗料石和毛料石不大于20mm。(8) 料石基礎的轉角處及交接處應同時砌起,如不能同時砌起時應留成斜槎。(9)料石基礎每天可砌筑高度不超過1.2m。6.3.2墻砌體1)毛石墻砌體砌筑(1)選石:從石料中選取與砌的位置上適宜大小的石塊,并有一個面做為墻面,原則是“有面取面,無面取凸”。(2)做石
11、:把凸部不需要的部分用鐵錘打掉,做成一個面然后砌入墻中。(3)轉角:應用角邊是直角的“角石”安放在轉角處,將直角邊安放在墻角一面,并根據長短形狀縱橫搭接砌筑入墻體內。(4)丁字接:要選取較為平整的長方形石塊,長短縱橫砌入墻體內,使其在縱橫墻中,上下皮能相互咬住槎。(5)墻體砌筑砌筑前應根據墻的位置及厚度,在基礎頂面上放線,并立皮數桿拉上準線。第一層石應大面向下,其余各層應利用自然形狀相互搭接緊密,并要選擇比較平整的一面朝外,較大空隙要用碎石填塞。上下石塊要相互錯縫,內外搭接,墻是不應放鏟口石和全部對合石。不得采用外面側立石塊,中間填心的砌筑方法。整個墻體應分層砌筑,每層高大致為300400 m
12、m,每層中間隔1m左右砌與墻同寬的拉結石,上下層向的拉結石,上下層向的拉結石位置應錯開。每砌一 步架要大致找平一次,砌至樓層高度時,應全面找平以達到頂面平整。砌體灰縫應控制為2030 mm左右。每天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分段砌筑時留槎高度不超過一步架,且應留成踏步槎。2 )料石砌筑(1)砌料石墻應雙面拉線(除全順砌筑形式外),第一皮可按所放墻邊線砌筑,以上各皮均按準線砌筑,可先砌轉角處和交接處,后砌中間部分。(2)料石墻的第一皮及每個樓層的最上一皮應丁砌。(3)組砌方法應正確,料石砌筑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料石基礎第一皮應用丁砌,踏步形基礎,上級料石應壓下級料石至少三分之一。(4)料石砌
13、體水平灰縫厚度,應按料石種類確定,細料石砌體不宜大于5mm;半細料石砌體不宜大于10mm;組料石砌體不宜大于20mm。砌筑時,砂漿鋪設厚度應略高于規定灰縫厚度,其高出厚度:細料石、半細料石宜為35mm;組料石宜為68mm。(5)料石墻長度超過設計規定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變形縫,料石墻分段砌筑時,其砌筑高低差不得超過1.2m。(6)料石墻的轉角處及交接處應同時砌起,如不能同時砌起,應留置斜槎。(7)雨季施工應防止雨水沖刷墻體、下班收工時應覆蓋砌體上表面,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6.4 砌體找平6.4.1 砌體砌筑到接近設計要求的標高時,應對其頂面進行找平,找平后的最終標高應符合設計的要求。
14、6.4.2 視找平的厚度不同,可分別采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作為找平材料。6.5 墻體勾縫與墻面清理6.5.1常用墻體勾縫以平凸縫為主,常用勾縫砂漿采用比例為1:2水泥砂漿。6.5.2 當采用毛料石砌筑時,平凸縫應勾成水平直縫和豎向直縫,形成井字形,縫的寬度為2025mm,厚度為510mm。6.5.3 當采用毛石砌筑時,勾縫線條應順石縫進行,深淺、寬度均勻一致壓實抹光,搭接處平整,陽角處方正。6.5.4 墻體勾縫完畢,應清除表面浮灰,粘結在墻體上的砂漿應清除掉,并及時進行灑水養護。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質量控制措施7.1.1材料計量要準確,砂漿攪拌時間要達到規定的要求。試塊的制作、
15、養護、試壓要符合規定。7.1.2皮數桿應立牢固,標高一致,砌筑時小線要拉緊,穿平墻面,砌筑跟線。7.1.3對進場的料石品種、規格、顏色驗收時要嚴格把關。不符合要求時拒收,不用。7.1.4應叨灰操作,灰縫深度一致,橫豎縫交接平整,表面潔凈。7.1.5砌筑過程中,按有關規定拉通準線,達到平直通光一致要求。7.1.6砌體轉角和交接處不能同時筑而留槎時應按有關規定砌成梯級斜槎。7.1.7墻身坐漿應飽滿,禁止不坐漿先填心后填塞砂漿,造成石料直接接觸。7.1.8拉結石按施工要求設置。7.1.9在砌筑前,受污染的石塊應沖洗干凈,砌筑后防止砌體受撞擊。7.1.10墻面嵌縫前應將松散的砂漿清理干凈,應沖水濕潤,
16、壓入縫內的水泥砂漿與縫粘結牢固。7.1.11料石墻砌筑完后,未經有關人員檢查驗收,軸線樁、水準樁、皮數桿應加以保護,不得碰壞、拆除。7.1.12 不得在已完成的砌體上修鑿石塊和堆放石料。7.1.13墻體表面要清理干凈,不得留設腳手架眼,不得開鑿孔洞,在垂直運輸上落井架進料口周圍圍用塑料紡織布或木板等遮蓋,保持墻面潔凈。7.1.14 砌體兩側回填土方時,應同步進行。否則應在未能回填土方的一側用支撐加固,以防回填土將砌體擠壓變形。7.1.15 擋土墻、護坡在砌筑過程中應按設計要求留置泄水孔、反濾層。 7.2 質量控制表單質量控制表單按表進行。7.3質量檢驗標準按照Q/CSG10017.3-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第3部分:變電土建工程(上冊)中表5.9.3的規定執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