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 工 技 術 交 底 記 錄 編號: 表B2工程名稱武漢市軌道交通21號線土建施工部分BT項目第一標段工程第一項目交底時間2016年9月2日交底提要: 武漢市軌道交通21號線土建施工部分BT項目第一標段工程第一項目后湖大道站主體結構基坑開挖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后湖大道站地連墻已施工完成,即將進入基坑開挖階段,希望項目部人員從開始就高標準、嚴要求、規范自我,確保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現就主體結構基坑開挖施工進行如下技術交底: 熟悉圖紙,理解設計意圖,嚴格按設計圖紙、規范和技術交底要求進行施工。一、編制依據1、武漢市軌道交通21號線工程后湖大道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圖2、地質勘察報告及現場調查掌
2、握的地質、環境和管線探查資料,施工場地條件和地下管線的實際調查。3、后湖大道站基坑開挖專項施工方案二、工程概況車站總長416m,標準段外包寬23.5m,盾構段外包寬29.6m。基坑面積9957.36m2,基坑深度:在小里程端盾構段約27.9m,在標準段約26.6m,在大里程端盾構段約27.9m。開挖土方量265670m3。基坑圍護結構標準段采用3道砼支撐+3道鋼支撐+1道換撐,端頭井采用6道砼支撐+1道鋼支撐+1道換撐。根據支撐布置,將基坑內土體豎向分為7層,每層分界線標高在砼支撐以下5cm處、鋼支撐一下50cm處,縱向根據結構施工分為19段,每段長度在17.8m24m。土層分布見地質剖面圖。
3、圖1圖層剖面示意圖本車站場區地下水按埋藏條件,主要為上層滯水和孔隙承壓水兩種類型。上層弱承壓水水位埋深為0.5m2m。含水層頂板為微弱透水的粘性土,頂板埋深4.8m16.1m,底板為白堊古近系東湖群或二疊系棲霞組基巖,埋深43.0m53.4m,含水層厚度一般29.4m43.7m,勘察期間實測承壓水位標高12.1m13.6m,變化范圍約1.5m。圖2地下水情況示意圖三、施工部署1、工期計劃后湖大道站土方開挖計劃(1)2016年8月6日,完成全部表層土方開挖;(2)2016年10月2日,東端第一段土方見底;(3)2016年10月13日,西端第一段土方見底;(4)2017年1月17日,完成所有土方開
4、挖。后湖大道站土方施工計劃2016年8月1日2017年1月17日,共計139天。2、機械配備表1 主要機械設備計劃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PC220挖掘機1m臺12/2PC200液壓破碎錘/臺2破除路面3日立長臂挖掘機0.45臺235層土開挖4PC120挖掘機0.28m臺8/5鏟車/臺43道砼支撐一下土方水平轉運6液壓抓斗/臺4垂直取土7龍門吊20t臺3架設支撐8自卸汽車20m輛4場內倒土9自卸汽車20m輛40渣土外運10抽水泵15kw臺10基坑排水11潛水泵15kw臺55降水井12空壓機9m臺2砼鑿毛13電焊機20kw臺2/3、人員配備表2 主要勞力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挖掘機司機
5、56兩班倒作業2自卸汽車司機48/3開挖工人10根據現場情況調整4降、排水工6/5電焊工8/6修理工3/7電工2/8雜工15根據實際調整9測量人員4/10管理人員8/合計/148/4、場平布置場地內設置3臺20噸龍門吊用于鋼支撐安裝及場內部分材料轉運;鋼筋原材堆放及加工區布置在西側(松滋隊伍鋼筋加工及堆放區在場外),上料區布置在北側棧橋上,通過汽車吊上料;鋼支撐堆放及拼裝場地布置在東、西端頭處。土方開挖第一階段,北側設三個門供出土,此階段兩端頭垂直取土,標準段前四層土臺階法開挖,東側土方車從東門進,從中間北門出,西側土方車從中間門進從西門出。土方開挖第二階段,南側開一個門北側開三個門用于出土,
6、本階段兩側主體結構施工,標準段土方兩側向中間開挖,渣土車從南門通過棧橋板進入場內,再通過北門出,車站兩側大門用于罐車及材料進出。三、基坑開挖施工方案1、開挖原則開挖原則:“豎向分層、縱向分段、先支后挖、隨挖隨撐”。分層原則:根據支撐位置將基坑內的土方分為7層,每層土方開挖至砼支撐底以下5cm、鋼支撐以下50cm。在基坑開挖時先開挖砼支撐處的土方,盡早進行砼支撐施工;底板處土方有條件開挖時優先挖掘坑底土方,盡早進行結構底板施工。基坑總體開挖方向是東西兩側向中間開挖。2、施工工藝流程 圖3 基坑開挖施工流程圖2、施工前準備(1)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培訓(2)在基坑開挖前,先布置好測量網點,復核基坑平
7、面位置,放出各軸線位置、標高點。(3)檢查降水效果基坑開挖前1個月采用內井點對坑底進行預降水、疏干,并檢查降水效果,保證地下水位已降至開挖最低處1m以下,方可進行基坑開挖施工。開挖過程中每天需要現場實測坑內和坑外降水井內的水位情況,并填寫降水記錄表。(3)物資準備施做支撐所用材料(含周轉材料)和機具到場。材料按照相關規定送檢、抽檢并報監;機具在鑒定有效期期內,并將相關資料報監。(4)場平布置在基坑土方開挖前將整個場地內的前期施工相關設備及有礙于土方施工的各種臨時設施予以處理,如現場泥漿池、泥漿溝予以回填,地連墻、樁基、高壓旋噴、三軸、降水井等施工的設備等全部清理立場移交場地以進行土方工程開挖,
8、土方開挖階段及穿插結構施工階段的場平布置詳見附圖2。后湖大道站土方開挖階段整體場平布置為主要交通運輸線路布置于北側,寬度約10m;白天開挖土方集中堆放于西側臨時堆土場,可堆土約1000m3,總堆土高度限制在1.8m以內。3、施工方法1)開挖功效(單工作面)標準段第二、三、四層土方擬采用6臺PC220挖掘機臺階法接力開挖,功效2000方/天,第五七層土方采用2臺PC120挖機挖土,1臺鏟車水平轉土,1臺液壓抓斗站在棧橋上垂直取土方式開挖,功效1000方/天,白天場內轉土至西端渣土池,夜間直接出土。端頭各層土方采用逐層開挖方式,利用長臂挖掘機、液壓抓斗配合PC220和PC120挖機進行開挖。綜合出
9、土量按1000m3/天考慮。2)開挖次序 東端頭首先開始開挖,開挖次序詳見附圖。圖4縱向開挖次序示意圖(詳見附圖)3)開挖剖面圖5標準段第二四層分層開挖示意圖圖6四道砼支撐以下土方開挖示意圖圖6橫向拉槽土方開挖橫截面示意圖 第二層土方開挖至第二道鋼支撐下500mm,開挖深度約6.3m,分兩次開挖,第一次開挖深度3.3m,第二次開挖深度3m;第三層土方開挖至第三道鋼支撐下500mm,開挖深度約5m,第一次開挖深度3m,第二次開挖深度2m;第四層土方開挖至第四道砼支撐下50mm,開挖深度約3.8m,第五層土開挖至第五道砼支撐以下50mm,開挖深度約3.6m;第六層土方開挖至第六道鋼支撐以下500m
10、m,開挖深度約為3.7m;第七層土方開挖到基坑底以上預留300mm厚土體,機械開挖深度約2m,剩余300土方采用人工清底,防止擾動持力層。4)開挖控制要點(1)深基坑開挖支撐施工是整個施工中的關鍵工序;基坑開挖應嚴格按照“時空效應”理論,采用分層、分段開挖,先撐后挖,并及時加設支撐軸力。每小塊土方開挖時間控制在18h以內,支撐安裝在開挖后8h內完成。挖至離設計坑底標高300mm處時,上面20cm隨挖土機邊挖邊清,留10cm待釬探驗槽后,墊層施工前采用人工清底平整基坑,人工清土過程中,要求項目部測量員隨時觀測坑底標高,嚴禁超挖或擾動持力層。(2)充分做好基坑排水措施:為保證基坑開挖面不浸水,在坡
11、頂外設置截水溝或擋土墻,防止基坑外排水回流滲入坑內,在基坑內急時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防止基坑內積水,基坑內排水溝見下圖,集水井位置見降排水平面布置圖,集水井內放大功率水泵,水泵用1m1m1m的鋼筋籠保護,外貼一層鋼絲網。排水溝應隨開挖面而動態布設。圖7 基底橫向截水溝圖8 基底縱向截水溝(3)在基坑土方開挖過程中,要避免損壞降水設備,在降水井周圍設置明顯警示標志,摻燒反光條等,確保降水井的正常運行,保證地下水位在開挖面以下1.0m。(4)開挖時特別注意地下連續墻的接頭錯縫和滲漏點,發現錯縫有增大趨勢時,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研究、確定并實施處理方案后,方可在嚴密檢測下繼續開挖。(5)開挖至地面以
12、下15m后,即第四道砼支撐以下土方,地連墻接縫位置土方分層向下開挖,每層1m1.2m,每層土開挖完成后粘貼止水鋼板,鋼板粘貼完成后再進行下層土開挖。車站152個地連墻接縫,地面以下15m至基底范圍內需全部粘貼止水鋼板。(5)在施工過程中,對基坑邊坡位移實施安全監測,以便根據邊坡位移隨時間變化規律掌握邊坡穩定情況。(6)基坑開挖至基底后。自檢合格后報監理組織發包方、設計方、勘察方、監理方、施工方進行基坑驗收。挖至設計標高后應即時平整夯實基底,疏干坑內積水,及時施作墊層,盡量減少基坑大面積、長時間的暴露。(7)單步開挖深度按照支撐豎向間距確定,控制在34m,嚴禁超挖。(8)斜面分層分段縱向總坡度不
13、大于1:3,各級土方邊坡坡度不小于1:1.5,各級邊坡平臺不小于2m。(9)基坑開挖過程如遇地下連續墻滲漏或地下連續墻砼鼓包,應及時處理。隨挖隨清理地連墻上的土方。(10)開挖快見底時,挖土機械注意不要擾動抗拔樁的樁頭,樁頭附近土方由人工清理。(11)開挖時遇到緊急情況立即按照應急預案中的步驟執行,事先做好應急演練工作。(12)表面標高、長度、寬度準確;不允許邊坡偏陡。(13)夜間施工,保證足夠照明設施。車輛行駛注意行人及物體,以免發生交通事故。(14)邊坡四周1.5m內嚴禁堆放重物及停放施工機械,尤其土方開挖及地下施工期間,堅決杜絕。(15)基坑挖完后應進行驗槽,作好記錄,如發現地基土質與地
14、質勘察報告、設計要求不符時,應與有關人員研究及時處理。六、冬季施工質量保障措施(1)通過當地氣象部門或網絡媒體,及時掌握天氣預報的氣象變化趨勢及動態,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預防準備工作。安排專人觀測和記錄氣溫,與當地氣象部門保持聯系,及時反饋氣象變化的信息,指導工程施工的安排和調整,防止寒流突襲造成損失。(2)當工地晝夜平均為氣溫(每天6、14、21時所測室外溫度的平均值)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砼工程按冬季施工辦理。(3)抓好機械設備過冬防護,對運貨車輛、履帶吊車等機械的水冷系統在氣溫降到零下5度以前要及時更換成防凍液,潤滑系統中作用夏季機油的要及時更換成冬季機油或通用機油。所用燃料要及時
15、更換成適合冬季作業標號的燃油。(4)施工現場的道路要保持暢通,運輸車輛及行駛道路均應增設必要的防滑措施(例如沿路覆蓋草袋)。(6)基坑槽內應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產生積水,造成由于土壁下部受多次凍融循環而形成塌方。(7)開挖好的基坑底部應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如保留腳泥或鋪設草包。(8)基底澆筑前,應將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溫材料清理干凈,防止基土層受凍。(9)下雪時需在支撐、鋼筋、模板等原材及成品上鋪蓋彩條布。(10)根據實際需要購置防寒物資和設備,如圬工外加劑、防寒保溫措施、火爐、機械潤滑油、防凍液、防滑鏈條、人身取暖設施等。對施工便道和作業場所采取防滑措施。七、雨季施工(1)土方在開挖過程中要嚴防
16、滑坡和邊坡塌方。雨期施工中,土方開挖時,將開挖出的渣土及時覆蓋。在開挖過程中遇有暴雨等情況,立即停止施工,并將開挖面和渣土用塑料薄膜覆蓋,并留好雨水槽。確保坑邊堆放材料與基坑邊緣有足夠的安全距離。挖土機停放在安全處,防止滲水導致滑坡出事故。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坡度,或設置支撐。(2)開挖至基地后及時澆筑墊層,防止基地被水浸泡。(3)場內用電設備及時覆蓋,防止雨淋。(4)儲備一些必要的抗洪搶險物資,例如編織袋、防雨棚、彩條布、鐵鍬、水泵及必要的雨具等,一旦發生險情,立即組織搶險。(5)建立與市防汛指揮部、消防支隊、防汛物資供應商、就近醫院等單位的聯動機制,確保汛情時可以互相協調與幫助,將汛期帶給
17、工程施工的危害及損失降至最低。(6)場內排水設施按照方案和場布圖中的要求布設并保證管路暢通,水流通暢。表3 降雨等級特征表降雨等級現 象 描 述降雨量(mm)一天內半天內小 雨雨能使地面濕潤,但不泥濘1100.25中 雨雨降到屋頂有淅瀝聲,凹地積水1024.95.014.9大 雨降雨如傾盆落地四濺,平地積水2549.915.029.9暴 雨比大雨還猛,能造成山洪暴發5099.930.069.9大 暴 雨比暴雨還大或時間長,造成洪澇災害100199.970.0139.9特大暴雨比大暴雨大,造成洪澇災害200140八、安全文明施工1、安全文明施工(1)土方外運時,需嚴格控制渣土車內土不能超過渣土車
18、蓬蓋高度;(2)場地內所有臨邊洞口必須及時搭設臨邊防護,特別是開挖土方范圍內的基坑周邊,隨挖隨搭。(3)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保持施工現場整潔,做到鋼支撐、材料堆放整齊,機械設備停放有序,雨雪天氣及時覆蓋彩條布,特殊施工地段有明顯標志;(4)基坑開挖土方集中堆放,采用防塵網覆蓋,土方外運前車輛沖洗干凈,不得帶土上路。(5)施工期間做好防護措施,沿著基坑周邊設置護欄,施工現場做好警示、指示等標示標牌。(6)夜間施工時,需要協助業主取得夜間施工許可證,并公告附近居民。(7)施工人員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和反光背心,并按規定持證上崗。(8)場內禁止吸煙。(9)必須遵守用電規定,嚴禁直接通過二級箱接電。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