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速道岔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目錄一、概述41.1無砟道岔結構形式4二、無砟道岔鋪設施工工藝62.1道岔特點62.1.1設計特點62.1.2施工工藝特點62.2無砟道岔施工工藝流程72.3施工準備72.3.1技術準備72.3.2無砟軌道鋪設條件評估72.3.3混凝土底座質量控制要求72.3.4 CP交接與復測92.4岔區控制基樁測量92.4.1岔區加密基樁質量控制要求102.5無砟道岔廠內驗收102.6無砟道岔裝卸、運輸與儲存112.6.1道岔的裝卸112.6.2岔枕的裝卸112.6.3道岔的運輸122.6.4道岔運輸的注意事項122.6.5道岔的儲存及控制要求132.7現場組裝及粗調142.
2、7.1施工準備142.7.2道床板鋼筋的加工142.7.3鋼筋加工質量控制要點142.7.4道床板鋼筋的綁扎152.7.5道床板鋼筋綁扎質量控制要點152.7.6道岔原位組裝鋪設162.7.7道岔組裝質量控制要點172.7.8道岔初定位172.7.9道岔初定位質量檢驗標準172.8無砟道岔一次精調182.9道岔的二次精調182.10道岔精調質量控制要點192.11道床板混凝土施工192.11.1道岔混凝土的澆筑202.11.2道岔前后過渡段施工202.11.3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點202.11.4混凝土養護212.12混凝土灌注后線型調整21三、道岔鋁熱焊接與鎖定213.1工藝流程213.2施工
3、工藝213.3鋁熱焊接檢驗要求233.4鋁熱焊接注意事項243.5應力放散與鎖定243.6道岔焊接質量控制要點253.7道岔焊后的線型調整263.7.1軌道線型測量263.7.2數據評估及調整量計算263.7.3現場調整273.7.4軌道內幾何檢查及調整273.7.5道岔軌道長波平順性調整273.7.6大號無砟道岔軌道線型調整質量驗收標準273.8焊后線型調整質量控制要點273.9其他相關設備的安裝28四、存在問題及預防控制措施29結束語30高速道岔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一、概述新建哈大鐵路客運專線TJ-1標段共設10個車站,其中始發站2個,分別為大連站、新沈陽站;新建中間站7個,分別為新普蘭
4、店站、新瓦房站、新鲅魚圈站、新蓋州站、新營口站、新海城站、新鞍山站,改造既有遼陽站1個;預留新燈塔、新沈陽站2個。設計鋪設72組大號無砟道岔,包括68組18號長枕埋入式無砟道岔、4組42號長枕埋入式無砟道岔。1.1無砟道岔結構形式無砟道岔由底座混凝土、道床板混凝土、長短岔枕、扣件系統及鋼軌、轉換設備等部分組成。道岔結鋼軌按350km/h客運專線60kg/m鋼軌及60kg/mAT鋼軌暫行技術條件設計,道岔鋼軌由山橋廠提供,采用型分開式彈條扣件系統及R2000型長、短岔枕結構,由專業公司提供電務轉換設備及密檢設備。分類項目60-1860-42道岔用鋼軌尖軌60D4060D40心軌鋼軌組合型,采用6
5、0D40鋼軌制造前部整體與后部鋼軌焊接基本軌60kg/m鋼軌60kg/m鋼軌翼軌特種斷面/m鋼軌特種斷面/m鋼軌材質與強度要求符合規范要求符合規范要求軌頂坡1:401:40扣件系統扣件類型型分開式彈條扣件型分開式彈條扣件墊板硫化墊板硫化墊板軌距調整方式調整錐套調整錐套高度調整方式調高墊板調高墊板高度調整范圍10mm30mm轉轍器結構特點曲基本軌結構有有尖軌跟端結構限位器限位器尖軌是否焊軌無焊接無焊接滑床板結構可拆裝式:硫化滑床板、彈性夾SSb3、SSb4、滑床臺板可拆裝式:硫化滑床板、彈性夾SSb3、SSb4、滑床臺板滑床臺與底板結合方式彈性扣壓彈性扣壓滾輪名稱彈性滾輪彈性輥輪尖軌防跳鎖閉裝置
6、防跳鎖閉裝置防跳牽引點岔枕混凝土岔枕混凝土岔枕可動心轍叉特征心軌結構前部整體心軌與后部鋼軌焊接單肢彈性可彎前部整體心軌與后部鋼軌焊接雙肢彈性可彎翼軌結構60Kg/m鋼軌、外側彈條扣壓60Kg/m鋼軌、外側彈條扣壓翼軌固定結構間隔鐵間隔鐵心軌滑床臺與底板結合方式彈性扣壓彈性扣壓心軌跟端傳力結構大間隔鋼板大間隔鋼板護軌/m槽型鋼制造分開式無心軌防跳下拉裝置防跳下拉裝置防跳其它岔枕結構整體道床整體道床軌道絕緣類型膠結絕緣膠結絕緣牽引點個數轉轍器 3轍叉 2轉轍器 6轍叉 3鎖閉裝置允許尖軌的伸縮量30mm50mm設計要求設計容許速度直向側向直向側向未被平衡的離心加速度0.45m/s20.49m/s2
7、未被平衡的離心加速度變化率尖軌尖端處0.59m/s30.39m/s3尖軌尖端處最大0.87m/s3道岔適應的年最大軌溫差57C55C平面線型道岔角度31047.3912150.14線形特征圓曲線1100m圓+緩和曲線5000m/道岔總長69000 mm157200 mm前長31729 mm60573 mm后長37271 mm96627 mm道岔的尖軌長度21450 mm44240mm道岔的基本軌長度23392 mm46190 mm可動心軌轍叉長度14325 mm25090mm二、無砟道岔鋪設施工工藝2.1道岔特點2.1.1設計特點無砟道岔軌道部件與設備的獨特配套確保了高速道岔高標準的可靠性、使
8、用率、可維修性與安全性。2.1.2施工工藝特點無砟道岔的鋪設精度要求高,是運營速度最快的道岔,其多年的施工和運營經驗證明,鋼軌部件及扣件系統的高精度加工、方便快捷的運輸道路、安全的運輸和吊裝設備、高精度的臨時工裝、高精度的快速測量手段、專業化的施工隊伍等以及成熟的施工、監控、檢測手段和技術標準是施工質量和進度的可靠保證。2.2無砟道岔施工工藝流程無砟道岔鋪設施工工藝流程見下頁“無砟道岔鋪設施工工藝流程圖”。2.3施工準備2.3.1技術準備(1)前期工程施工情況及鋪岔條件的調查。 (2)對設計圖紙進行會審,并熟悉相關施工、設計文件以及無砟道岔相關規范、規程、技術條件等。 (3)開展對道岔施工各工
9、序操作人員的崗前培訓,測量、道岔組裝與精整、焊接、裝卸、運輸等特殊工種人員需持證上崗。 (4)按照設計要求完成道岔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并報送監理工程師確認。2.3.2無砟軌道鋪設條件評估鋪設無砟道岔前,線下工程的主體和底座混凝土應全部完工,檢驗合格,未完成的附屬工程不得影響無砟軌道的鋪設。鋪設無砟道岔前,按照客運專線鐵路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設2006158號)對路基、橋涵變形進行系統評估,確認路基的工后沉降和變形、橋涵基礎沉降和梁體長期變形、各種過渡段的差異沉降等符合設計要求,滿足無砟軌道鋪設條件。2.3.3混凝土底座質量控制要求當路基底座板混凝土施工完成,且達到交驗條件時,由監理
10、單位組織底座板施工單位與鋪板單位進行底座板驗收交接工作。我部只對底座板外觀尺寸及相應資料進行復核接收。底座板混凝土結構應密實、表面平整,顏色均勻,沒有露筋、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底座板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滑動膜位置除外),見新面不小于50%。無砟道岔鋪設施工工藝流程圖綁扎道床板上層鋼筋、安裝模板道岔區道床板砼施工廠拌砼組裝道岔安裝拼裝平臺、標出軌枕位綁扎道床板底層鋼筋網調整定位調節螺栓調整橫向支撐轉換設備預安裝及調試道岔二次精調、固定、聯調道岔部件加防護膜、清理雜物安裝橫向支撐、豎向定位調節螺栓進行初調、聯調道岔一次精調施工區封閉、砼人工抹面、養生產拆除支撐螺栓、模板產螺栓孔
11、補漿產標出設計岔位、預埋件位清理道岔配件道岔焊接、無縫線路鎖定焊后精確調整施工準備收尾道岔區底座砼檢測、測放施工控制基標道岔進場檢查轉轍器安裝調試產不合格鋼筋絕緣測試底座混凝土施工完成并養護7天以后,清理干凈底座混凝土表面,且對底座及轉轍器平臺外形尺寸進行復核。混凝土底座板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1頂面高程102寬度103中線位置34平整度10mm/3m5凹槽的長、寬、高32.3.4 CP交接與復測道岔控制基標測量前,按照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的相關規定及要求組織測量人員對CP點進行復核。當CP點復核測量結果與從線下施工單位接收的CP測量成果滿足技術條
12、件的限差要求時,直接采用線下施工單位交接的測量成果;如不滿足限差要求,則上報監理單位,和線下施工單位組成聯合測量組,對CP點進行復測。依據經復測后的CP控制點采用全站儀自由設站測設道岔控制基標。2.4岔區控制基樁測量鋪岔前以CP為基準復核道岔中心控制基樁的中線、里程和標高,檢查路面高程,復測岔前、岔后直股、側股控制基樁。道岔控制基樁橫向允許偏差為1mm。相鄰控制基樁允許偏差為:間距2mm,高差1mm。相鄰道岔控制點基樁偏差應在相鄰CP內調整。2.4.1岔區加密基樁質量控制要求無砟道岔施工前應增設加密基樁。加密基樁每5m設置一個,直股應布置不少于5個,側股不少于2個,轉轍器、導曲線、轍叉起始點各
13、增設一個加密基樁。加密基樁設置在線路中線上兩側外移1.8m,點位偏差應不大于2mm。相鄰加密基樁相對精度:平面2mm,高程1mm。所有控制基樁應滿足防沉降、防移動的要求,所有點必須強制對中,且通視良好,無障礙物。2.5無砟道岔廠內驗收每組道岔在運往施工工地前在廠內將道岔的轉轍器區域、連接部分、轍叉區域安裝在軌枕上并進行調試、檢驗,安裝內容包括軌件、鎖閉裝置、轉轍機、密檢器,并按設計規定對整組道岔的各部分尺寸、零件的安裝及零部件的偏差進行檢測記錄,對各部位尺寸嚴格按照設計及標準進行檢查,直到各部位尺寸符合要求為止。預組裝完工后,對道岔進行出廠前檢驗工作,道岔出廠必須帶有明顯標識,其內容應包括:產
14、品名稱、規格型號、出廠編號或出廠日期、制造廠名或廠標等。可動心軌轍叉上應帶有標識,標識內容應包括轍叉型號、左右開、出廠編號或出廠日期、制造廠名或廠標等。基本軌、尖軌、配軌、護軌在軌腰上標識出長度數值,廠標或廠名、出廠日期,基本軌、尖軌還應標出開向、直曲;鐵墊板應按圖紙規定標出清晰、不易損的標識;道岔各單元均應廠內組裝檢查合格后,進行包裝。2.6無砟道岔裝卸、運輸與儲存道岔的裝卸、運輸、儲存和堆放應保證道岔質量、安全。裝卸作業應由具有作業資格的人員操作,所有組件的出廠加固措施在鋪設前不得拆除,層間包裝除外。2.6.1道岔的裝卸(1)裝卸操作時應充分考慮設備、場地、物件等形狀等因素,明確作業任務,
15、檢查好繩索及各種起重工具。(2)道岔尖軌與基本軌組裝件、可動心軌轍叉組裝件、長度大于15米的配軌及箱裝零件,都使用大型起重機械裝卸。起吊時使用吊裝扁擔梁和柔性吊帶,繩索的吊點必須是廠家標記的吊點處,不允許任意或單點起吊。起吊時緩緩起落,防止工件碰摔。(3)尖軌與基本軌組裝件、可動心軌轍叉組裝件、配軌、軌排均應使用起重機械和專用吊具在標明的起吊點起吊,起吊時應緩緩起落,防止工件碰摔。2.6.2岔枕的裝卸應使用起重機械,裝卸時應輕吊慢放,避免互相碰撞,發生磕角、掉塊、碰傷或折斷;裝卸時避免斷續加載和急促啟動,動荷載必須降至最小值。吊帶必須始終對稱布置且固定,吊點最小間距為岔枕總長的一半,吊帶與水平
16、線夾角須不小于60,該方式對岔枕長度沒有限制。2.6.3道岔的運輸道岔進場后,將在基地組裝平臺上調試合格的道岔拆卸成散件,采用火車或汽車運輸至鋪設現場,并由大噸位吊車吊裝至現場組裝平臺上進行原位拼裝。2.6.4道岔運輸的注意事項(1)道岔產品運輸屬大組件運輸,需采用專用的夾具固定,轉換設備應采用專用包裝箱包裝運輸。(2)提前考察、測算汽車運輸路線,對小半徑地段進行拓寬;對路基軟弱地段進行加固。 (3)軌道平車設置側向防滑裝置,對裝車的軌道產品都進行捆綁固定。(4)為了有利于岔枕不受傷損,并方便吊裝運輸,宜采用長短枕分別捆綁、搭配裝運方式。2.6.5道岔的儲存及控制要求(1)道岔及構配件進場后,
17、應核查托運單及裝箱單所列的道岔零部件品種、規格及數量,并檢查外觀和質量保證文件。(2)道岔存放場地應平整堅實,平整度不大于10mm/10m,并應采取防雨措施,排水暢通,嚴禁積水。(3)道岔零部件應按組分類放置、安全穩固且易于檢查及搬運,留夠運輸設備走行空間,防止雨淋、銹蝕等情況發生。(4)基本軌尖軌、可動心軌轍叉組件最多碼放兩層。鋼軌的碼垛層數不得多于4層。軌件和地面間應鋪墊木質墊塊,每層用木塊墊實墊平,木塊應按高度方向垂直設置,支墊方式按照出廠運輸方案執行。(5)電務設備存放時注意放置位置方向,避免損壞轉轍機。 (6)包裝箱碼放不超過2層。(7)岔枕碼放岔枕按組擺放并設置標簽,長短順序碼垛,
18、長枕在下、短枕在上,每層岔枕間應有兩塊墊木,上下層的墊木豎直對齊,在一條豎線上,碼垛層數不得超過10層。岔枕運輸、裝卸、堆放時,套管和支撐螺栓孔加蓋臨時封閉,防止落入泥土等雜物。 岔枕垛之間必須有適當距離以便裝載時運輸設備走行。 在未開始鋪設前,岔枕垛應保持運輸包裝狀態。 堆放后,必須至少每兩月檢查一次木塊,若木塊受損應立即置換。 岔枕堆放后上面不得放置附加荷載(如鋼軌等)。 岔枕碼放應保證桁架鋼筋不變形、不脫焊,螺栓孔防護蓋應完好無損。(8)道岔扣件存放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雨、防曬、防銹、防腐、防盜、防變形損壞。 (9)彈性鐵墊板不安裝時,應存放在包裝箱內,裝有產品的包裝箱不允許堆碼擺放。(1
19、0)彈性鐵墊板應放在清潔、通風、不被日光直射、遠離熱源及化學試劑污染處儲存,儲存期為一年。2.7現場組裝及粗調2.7.1施工準備清理混凝土底座及凹槽上的雜物,保持混凝土面得清潔,按規定進行底座砼鑿毛與劃線。2.7.2道床板鋼筋的加工道床板鋼筋加工前應根據使用通知單核對材質報告單和核對是否與實物相符。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和用錘敲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等均應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為確保鋼筋長度的準確,鋼筋切斷要在調直后進行,定尺檔板的位置固定后應復核,其允許偏差5mm。2.7.3鋼筋加工質量控制要點鋼筋在加工彎制前應調直。所有受拉熱軋光圓
20、鋼筋的末端應作成180度的半圓形彎鉤,彎鉤直徑不得小于2.5d,鉤端應留有不小于3d的直線段。在鋼筋切斷配料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外觀不合格的部位必須切除。 加工后的鋼筋在表面上不應有削弱鋼筋截面的傷痕。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折曲,任意1m范圍矢高不超過4mm。用冷拉法矯直鋼筋時,其冷拉伸長率為:HPB235級鋼筋不得超過2%;HRB級鋼筋不得超過1%。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 鋼筋長度 10 尺量2 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 3 箍筋內凈尺寸3 2.7.4道床板鋼筋的綁扎道床板鋼筋綁扎分別由底層鋼筋綁扎及中上層鋼筋綁扎兩部分組成。底層鋼筋綁
21、扎工序在道岔組裝前進行,中上層鋼筋綁扎在道岔初定位后進行。2.7.5道床板鋼筋綁扎質量控制要點(1)檢查鋼筋成形情況,重點檢查絕緣卡的設計數量和位置、檢查架立筋的穩定性,做好絕緣測試,確保電阻測試合格。(2)道床板縱向鋼筋接頭采用搭接焊,采用雙面焊時,焊縫長度不應小于5倍鋼筋直徑,采用單面焊時,焊縫長度不應小于10倍鋼筋直徑;焊縫厚度不小于4mm。縱向鋼筋搭接長度不得小于700mm,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的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于50%。(3)接地鋼筋應按設計位置準確安裝,螺紋套筒應與道床板側表面平齊,位置偏差控制在5mm。 (4)道床板最外層鋼筋凈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5mm,且不應大于50
22、mm。(5)雙塊式無砟軌道地段,每一根接地單元范圍內,縱向接地鋼筋間搭接接頭按要求進行焊接,相鄰兩個接地單元間縱向接地鋼筋進行絕緣處理。道床板內除接地鋼筋外,其他所有鋼筋節點均采用絕緣卡進行絕緣。非接地鋼筋中任意兩根鋼筋的電阻值不小于2M,合格后方可施工。鋼筋的綁扎安裝允許偏差見下表。 2.7.6道岔原位組裝鋪設原位組裝鋪設道岔,應在設計道岔位置安裝道岔原位組裝平臺,組裝平臺應具備組裝和調試道岔的能力。道岔組裝按以下工序進行:安裝混凝土岔枕安裝道岔墊板、扣件吊裝道岔鋼軌聯接、緊固道岔起平、調整。各段道岔軌排起平到位后,檢查軌距、支距、鋼軌端頭方正等主要幾何尺寸指標,調整密貼、直線度,消除超限偏
23、差。2.7.7道岔組裝質量控制要點(1)組裝平臺直股一側的邊線與道岔的直股的中心線平行,并預留岔枕的調整量。組裝平臺安裝高程與道岔的設計坡度一致。(2)以第一根岔枕為基準方正岔枕,并與間隔調整配合進行。岔枕方正應采用按岔枕間距找正。調整岔枕時應用2把長鋼尺置于岔枕兩端精調,避免公差累積。(3)以轍叉墊板孔為準適當調整岔枕位置。當轍叉墊板孔位與軌枕釘孔位置相距較大時,應及時向廠家反映,不得擅自拆移轍叉墊板或強行撥枕。(4)組裝道岔扣件墊板時嚴格區分不同使用部位的靜剛度、左右開向、及安裝方向;確認釘孔對中,并按標記位置確定內外股擺放方向正確后,才可用螺栓連接墊板和岔枕;墊板組裝時,保持岔枕位置及方
24、向不變。(5)鋼軌嚴格按照廠內標記的接頭順序和設計預留軌縫值進行。軌縫允許偏差2mm,鋼軌長度累積偏差,不得超過整體要求,道岔全長允許偏差為5mm,必要時進行磨頭處理。2.7.8道岔初定位各段道岔軌排縱向定位后,安裝側向及豎向支撐調整裝置,并在長岔枕區域安裝鋼軌輔助支撐架。依據CP及道岔控制點,對道岔進行初步定位。2.7.9道岔初定位質量檢驗標準道岔岔枕應按道岔鋪設圖鋪設到位,允許偏差見下表。 2.8無砟道岔一次精調(1)道岔一次精調測量工作采用高精度水準儀、全站儀完成。根據無砟軌道道岔區測量基標網進行測量控制。利用GRP1000軌道檢測車和精調支架,可實現道岔鋪設和精調達到軌道線性誤差0.2
25、mm的施工精度。(2)精細調整完畢,安裝道岔尖軌、可動心軌電務轉轍機構,進行工電聯調。工電聯調合格后,固定絲桿位置和整組道岔。為方便轉轍處道床板混凝土施工,道岔尖軌、可動心軌電務轉轍機構應拆除。(3)整組道岔精調完畢應對彈條螺、岔枕螺栓、限位器螺栓、翼軌間間隔鐵螺栓、長短心軌間間隔鐵螺栓進行復緊,扭矩達到設計值。(4)調整后的道岔須由監理單位會同施工單位按照道岔鋪設技術條件中的檢測驗收項點逐項檢測道岔,混凝土澆筑前的道岔須完全滿足道岔鋪設驗收的要求。2.9道岔的二次精調 道床板砼澆筑施工前,對道岔系統進行二次精調。采用軌檢小車檢測道岔方向、高低、水平、軌距等幾何形位指標,根據軌檢小車檢測數據確
26、定精調數值。2.10道岔精調質量控制要點(1)調整順序:道岔軌向高低調整-道岔水平與軌距調整-道岔各部密貼與間隔調整。(2)道岔鋼軌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不應大于0.7mm,超高偏差不應大于0.5mm;相鄰兩根軌枕鋼軌平面和高程偏差之差不應大于0.5mm,超高偏差之差不應大于0.5mm。(3)直線尖軌工作邊的直線度,密貼段每米不大于0.2mm,全長不大于2mm。曲線尖軌圓順平滑無硬彎。 (4)可動心軌轍叉直股工作邊直線度為0.2mm/1m,全長(可動心軌尖端前500mm至彈性可彎中心后500mm)直線度為2mm,心軌尖端前后各1m范圍內不允許抗線。可動心軌轍叉曲股工作邊曲線段應圓順,不允許出現硬彎
27、。(5)以直及基本軌一側為基準,按照先調支距再調軌距的步驟進行,使尖軌跟端起始固定位置支距、尖軌跟端支距和導曲線支距允許偏差符合設計要求。2.11道床板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道岔幾何尺寸的檢測,復緊調節支架螺栓和扣件螺栓,并按要求的檢查表及測試計劃進行。 在校準了道岔軌道之后,道岔全部由調節裝置支承,用彩條布或薄膜覆蓋道岔全部鋼軌和扣件。工電配合,預留軌距拉桿、轉轍機和工、電設備安裝位置。2.11.1道岔混凝土的澆筑在混凝土初凝前,人工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壓光抹面,設置表面排水坡。道床板表面向線路外側設0.5%的橫坡,轉轍機坑表面向線路外側設1%的橫坡。在澆筑前對到場的混凝土進行溫度、含氣
28、量及坍落度檢查,不合格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允許超過30。澆注過程中氣溫差不宜超過15。混凝土灌注過程中,保證振搗密實的同時,應有專人隨時檢查道岔軌排的固定裝置、防止移位。2.11.2道岔前后過渡段施工道床板混凝土強度達到初凝后,垂直松動定位螺栓和其它固定裝置1/2至1圈,松動鋼軌扣件,以防止鋼軌與混凝土的溫差變形不一致而造成混凝土開裂。及時撤除遮蓋在鋼軌、岔枕上的防護罩,清理扣配件及鋼軌上的混凝土。過渡段道床板施工前,加強已完工的無砟道岔和區間(或站線)無砟軌道的復測、聯測工作,消除其偏差,在過渡段內調整好軌道的平順,使軌道幾何尺寸和平面位置偏差滿足有關規范要求。2.11.3混凝土
29、施工質量控制點(1)檢查豎向調節器和定位調節螺栓絲桿塑料套管是否完好,如破損用膠帶封好。在道岔及岔枕部件上加防護罩,防止混凝土澆筑時被污染。(2)混凝土澆筑前必須要確認接受混凝土地面不可有駐水及異物,伸縮縫區要放置彈性材料,傳力桿等均已固定。 (3)混凝土自攪拌至澆注完畢的時間不可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 (4)澆注混凝土之前岔枕及底座混凝土必須要被濕潤,以利于界面結合,澆筑段岔枕面還須噴灑界面劑,以利增強粘結力,減少混凝土界面裂紋。 (5)道岔道床板混凝土按一次灌注完成組織施工,灌注由道岔一端向另一端進行。渡線道岔應一次連續灌注混凝土。 (6)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允許超過30。澆注過程中氣溫差不宜超
30、過15。 道床板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見下表。 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位置允許偏差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1道床板頂面與承軌臺面相對高程5mm2頂面寬度10mm3中線位置3mm4平整度2mm/m2.11.4混凝土養護道床混凝土初凝并完成兩次壓光抹面后,表面噴灑養護劑并覆蓋毛氈或薄膜,達到混凝土養護期限。在道床板混凝土養生期間,且達到設計強度75%前,施工區嚴格封閉,嚴禁行人車輛通過及碰撞軌枕。2.12混凝土灌注后線型調整待養生結束后,用軌檢小車再次檢測道岔幾何尺寸,并通過調整道岔扣件系統的方式使道岔的幾何尺寸滿足要求。三、道岔鋁熱焊接與鎖定3.1工藝流程道岔鋁熱焊接工藝流程圖見下頁“道岔鋁熱焊接工藝流程
31、圖”。3.2施工工藝(1)施工準備施工前應進行現場檢查、焊接物品的清點、施工機具的檢查與試用、軌道的平直度和表面情況檢查、軌縫大小與位置以及接頭相錯量的檢查等。 測量軌溫。在鋼軌背光一側測量軌溫,當軌溫低于5時不進行焊接。 夾具安裝施工準備軌端干燥軌端除銹去污調整軌縫、軌端對正拆模、推瘤砂模安裝鋼軌預熱坩堝安裝點火澆鑄打磨封箱探傷、記錄道岔鋁熱焊接工藝流程圖 (2)軌端干燥對軌端除銹去污前可用預熱槍對鋼軌焊縫兩側1米范圍內烘烤,充分排除鋼軌表面水分及油污。 (3)軌端除銹去污用帶有鋼絲刷的角磨機對焊接鋼軌端部、兩側、軌頭和軌底的銹污進行打磨清潔,范圍為50mm,特別要重視軌底的清潔,軌端不垂直
32、度1mm。打磨完成后,軌頭端部邊緣需倒角1mm45度。 (4)對軌尖點對正、水平對直,対軌先調高低,后調水平。対鋼軌兩端需加重重量,以使提高対軌精度。 (5)夾具安裝夾具裝置安裝要與軌面平行用多用塞尺測定夾具安裝位置,并調整定位預熱槍的高度,預熱槍頭到軌面的高度為40mm。(6)砂模安裝檢查砂模有裂痕或受潮的砂型不能使用,砂模澆注孔要與左右軌角對稱,以確保兩側軌底受熱均衡。砂型中央與軌縫中央一致,砂型與鋼軌垂直,兩片砂型要對齊,不要錯開,不要忘記放入白卡紙,試放分流塞。(7)封箱封箱過程是比較關鍵的步驟之一,在操作的時候應該特別留意,如果封箱不嚴密,會發生漏鋼水的問題,封箱完成后,焊接負責人應
33、該檢查封箱是否達到要求,以確保焊接質量。(8)鋼軌預熱在進行鋼軌預熱時應作好工作壓力控制和預熱火焰的調節,并密切關注整個預熱過程。(9)坩堝的安裝使用坩堝前須檢查坩堝,受損,受潮的坩堝不能使用。 (10)點火澆鑄焊劑反應時間:8-15秒;鎮靜時間:8-18秒(若大于30s,燃燒不均勻)。焊劑反應及澆注過程中,操作者應該距離坩堝3米以上的距離。 (11)拆模、推瘤澆鑄完成后1分鐘,移去坩堝,然后移去灰渣盤。澆鑄完成4.5分鐘后,先拆除側模板和夾緊裝置,再拆除底模板。澆鑄完成8分鐘以后開始推瘤。澆鑄棒在推瘤完成20分鐘后打掉。 (12)打磨推瘤完成后,就可以進行粗打磨。粗打磨時焊頭處的凸出量不小于
34、0.5mm。當軌溫降至常溫時進行冷打磨,冷打磨焊頭須打磨至0+0.3毫米,不能低凹。 (13)探傷、記錄當軌溫降至50以下時進行探傷。首先清理焊縫兩側各100mm范圍,確定無銹、無裂紋、無毛刺等再涂抹機油,進行全端面探傷,不合格焊頭須切掉重焊。編寫焊頭編號,作好記錄。3.3鋁熱焊接檢驗要求(1)成品檢驗應對每個焊接接頭(成品)進行成品檢驗。成品檢驗的項目包括外觀和超聲波探傷。(2)型式檢驗 a.焊軌組織初次焊接鐵路鋼軌。 b.劑或調整工藝時。 c.停產一年后,恢復生產前。 (3)生產檢驗 a.連續焊接100或200個接頭; b.兩次焊接生產間隔達6個月及以上; c.更換主要焊接操作人員。3.4
35、鋁熱焊接注意事項(1)氣溫低于5及大風、大雨天氣嚴禁焊接。當溫差變化大時必須使用拉軌器在保證軌縫大小穩定的情況下進行焊接。(2)鋁熱焊劑應當密封包裝,要有干燥的儲藏環境,要有包裝標記,便于識別產品類型,生產日期。(3)砂模應與待焊鋼軌斷面吻合;包裝上有標記,便于識別產品類型,生產日期;不得受潮、破損、開裂。(4)坩堝使用前不得受潮、破損、開裂。配備限制鋼水飛濺的坩堝蓋;坩堝底部易熔塞用來控制鋼水流下的時間,必須保持完好狀態。 3.5應力放散與鎖定無縫道岔與相鄰無縫線路的焊聯應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進行;道岔與相鄰軌條的鎖定軌溫岔不應大于5;道岔與兩端無縫線路應在軌面標高、軌向和水平達到設計標準的
36、條件下施焊,并應準確記錄實際鎖定軌溫;道岔與兩端無縫線路的鎖定焊接位置距道岔不小于100m,以使得道岔區鎖定后處于無縫線路的固定區內;不應在道岔內進行溫度放散。哈大客專TJ-1標各車站設計鎖定軌溫序號站名車站中心里程設計鎖定軌溫備注1新普蘭店站DK59+760.1832新瓦房店站DK96+660.1833新鲅魚圈站DK160+490.1834新蓋州站DK189+350.1535新營口站DK218+040.1536下夾河線路所DK246+163.731537新海城站DK256+157.1538新鞍山站DK288+370.1539遼陽站DK320+445.561233.6道岔焊接質量控制要點(1)
37、施工準備檢查施工機具且試用,保證焊接前設備的完好率100%。用肥皂水檢測氧氣瓶、燃氣瓶及其他系統,如有漏氣情況不能使用。檢查軌縫大小與位置以及接頭相錯量情況。焊縫不得落在軌枕上,軌縫位置須距軌枕邊100mm以上,保證左右股鋼軌拉伸時接頭相錯量滿足小于100mm的要求。測量軌溫。在鋼軌背光一側測量軌溫,當軌溫低于5時不進行焊接。焊接鋼軌兩側50m范圍內必須嚴格按規定上緊扣件,確保焊接時軌縫間隙不得發生移動,影響焊接質量甚至發生鋼水泄露。 (2)鋁熱焊接施工寒冷、刮風及下雨天焊接時,必須搭設帳篷。氣溫低于5及大風、大雨天氣嚴禁焊接。當溫差變化大時必須使用拉軌器在保證軌縫大小穩定的情況下進行焊接。
38、鋁熱焊劑應當密封包裝,要有干燥的儲藏環境,要有包裝標記,便于識別產品類型,生產日期。砂模是預制好的,并與待焊鋼軌斷面吻合;包裝上有標記,便于識別產品類型,生產日期;不得受潮、破損、開裂。坩堝使用前不得受潮、破損、開裂。配備限制鋼水飛濺的坩堝蓋;坩堝底部易熔塞用來控制鋼水流下的時間,必須保持完好狀態。 冬季使用氧氣、丙烷或乙炔采取保溫措施,以保證氣體的壓力正常。 推瘤完成后,進行粗打磨。焊后接頭溫度降低到300度以下才能放車通行。 焊頭須打磨至0+0.2毫米,不能低凹。 焊接完成后,兩尖軌尖端相錯量不得大于5mm。無縫道岔岔區內部鋼軌接頭的焊接宜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進行,無縫道岔與相鄰無縫線路的
39、焊聯應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進行。 (4)應力放散與鎖定道岔與兩端無縫線路應在軌面高程、軌向和水平達到設計標準的條件下施焊,并準確記錄實際鎖定軌溫。 無縫道岔與相鄰軌條的鎖定軌溫差不應大于5。不應在道岔區進行溫度放散,特殊條件下可僅對直曲基本軌進行溫度放散。3.7道岔焊后的線型調整大號無砟道岔軌道線型調整遵循“將軌道線型調整至線型合格狀態”的質量原則和“先保證短波,再保證長波;先保證直股,再兼顧曲股;轉轍器及轍叉區少動,兩端線路順接”的施工原則,即:根據大號無砟道岔的線型和結構特點,不是將直曲股軌道的各項指標調整至設計絕對位置,而且將軌道線型的方向、高低、水平、軌距及軌距遞減率、高低遞減率調整至
40、規格允數值范圍,保證前后軌道平順。3.7.1軌道線型測量采用軌檢小車測量道岔軌道線型,在道岔線型短波調整階段,軌道線型的測量范圍包括道岔及前后各30m范圍,直向和曲向同時測量。軌檢小車測量布置示意圖3.7.2數據評估及調整量計算道岔線型的軌檢小車測量數據可直接通過軌檢小車測量數據報表進行評估,評估的標準可提前輸入軌檢小車軟件系統。道岔轍叉區屬結構特殊位置,其軌道軌距、方向應以優先直向兼顧曲向的原則單獨評估。調整量計算應使用專門的軟件對軌道線型進行調整。道岔軌道線型超差調整量計算,應將橫向、軌距、方向和高程、水平、高低分開計算。3.7.3現場調整現場調整按“先方向,后水平;先直股,后曲股;先整體
41、,后局部”的原則,道岔方向調整的同時,應消除鋼軌外側與彈性基板擋肩間隙。現場調整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調整直基本軌與方向,第二階段對照調整量清單,逐一完成對軌距、方向超差點的調整。 3.7.4軌道內幾何檢查及調整道岔軌道內幾何的檢查和調整部位包括: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尖軌與滑床板密貼,尖軌跟端限位器等。3.7.5道岔軌道長波平順性調整在道岔軌道短波平順性調整合格的基礎上,結合道岔前后軌道線型調整,完成對道岔軌道長波平順性的調整,其調整的工作主要在區間線路,原則上道岔區不調整大的方向和高低。3.7.6大號無砟道岔軌道線型調整質量驗收標準根據無砟道岔系統技術體系,并結合道岔軌道型調整、動力學測
42、試數據及試驗列車運行狀態,確定大號無砟道岔系統精調達到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785號)及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道岔鋪設暫行技術條件(工管技20088號)的規定。3.8焊后線型調整質量控制要點(1)道岔清理及鋼軌調整清理道岔衛生,對粘附道岔鋼軌、扣件、軌枕上的塵土、污垢、油污等予以清除,清除的方法用掃帚、毛刷及高壓風管或水槍,嚴禁使用鋼絲刷,以防破壞鋼軌件表面的防護層。對照圖紙,逐一檢查鋼軌部件特別零部件的完整性,對缺損件進行更換,用測力扭距扳手檢查并復緊扣件螺栓,檢查和調整心軌、尖軌的密貼,調整道岔鋼軌到扣件外側,有間隙的加入間隙片。 (2)軌道線性測量采用軌檢小
43、車測量道岔軌道線型,在道岔線型短波調整階段,軌道線型的測量范圍包括道岔及前后各30m范圍,直向和曲向同時測量。在軌道線型調整時,應首先檢查并打磨平順度超標的鋼軌焊縫。為方便道岔直向、曲向線型測量數據與現場的對照檢查,測量時應對每1對承軌臺位置按岔枕編號的方式進行標記。 (3)數據評估及調整量計算直向、曲向線型數據應對照評估,當直向線型良好,對應的曲向線型有超差時,應作對照分析。若是不在同一彈性基板位置,應按不合格評估,在同一個承軌臺位置,則需要綜合直向、曲向的方向偏差,以優先直向兼顧曲向的原則酌情判定是否合格。 道岔橫向、軌距、方向和高程、水平、高低分開計算。道岔線型橫向、軌距、方向的調整量計
44、算應遵循“先保證直股,再兼顧曲股;轉轍器及轍叉區少動,兩端線路順接”的原則。” (4)現場調整現場調整按“先方向,后水平;先直股,后曲股;先整體,后局部”的原則,道岔方向調整的同時,應消除鋼軌外側與彈性基板擋肩間隙。直向調整時,同時完成道岔前后30m線路方向的調整。軌道線型調整時,同時消除鋼軌扣件缺損、扭力不足、鋼軌扣件安裝不正、鋼軌離縫等缺陷。在道岔軌道短波平順性調整合格的基礎上,結合道岔前后軌道線型調整,完成對道岔軌道長波平順性的調整。3.9其他相關設備的安裝電務配合安裝并調試轉轍機、鎖閉裝置、道岔監測系統,在線路沒有開通之前,道岔前后需設置臨時車擋,道岔尖軌及轍叉心軌需要求鉤鎖器釘閉加鎖
45、。四、存在問題及預防控制措施(1)無砟道岔施工策劃應與無砟軌道、無縫線路、四電施工統籌考慮,避免出現相互干擾的問題,應充分考慮無砟道岔軌道線型精細調整必需的工期,這個工期不應與長軌鋪設、四電專業、聯調聯試工期相沖突。(2)鑒于電務專業的特殊性以及道岔與信號專業接口的復雜性,建議客運專線無砟道岔的電務設備安裝和調試工作應由信號專業完成。 (3)在北方地區,應避免冬季施工無砟道岔。(4)施工圖設計時,底座混凝土加寬到道床板混凝土外側35cm以上,以提高側向精調系統安裝的穩定性。在綜合性施組安排, (5)無砟道岔應先于其他無砟軌道施工。有利于安排高性能混凝土供應、運輸便道使用,能保證鋪軌工期、鋁熱焊
46、和鎖定施工條件。(6)無砟軌道無縫線路軌道線型精細調整結束后,應由設備接管單位和建設單位聯合組織軌道靜態驗收之后,方要可開始后續的聯調聯試行車。(7)及時做好無砟道岔混凝土澆筑后軌道線型的精細調整工作。這是高速列車安全舒適通行又一的基礎,為做好軌道線型的精細調整工作,還應提前訂購調整扣件,提前完成對CP基準網的復測和線路地質沉降、橋梁徐變的評估。(8)嚴格把控無縫線路鋪軌后的質量整修工作。一是保證扣配件安裝齊全;二是保證扣件螺栓扭力和彈條扣壓力充足,否則,既影響無縫線路鎖定軌溫,又影響軌道線型的穩定性。(9)必須提前訂購道岔調整扣件和完成鋁熱焊選型。道岔調整扣件和鋁熱焊是無砟道岔施工必然要使用的材料,施工前應按常規訂購調整扣件,提前完成鋼軌鋁熱焊的選型和型式試驗。(10)按既有線做好工程線行車和施工管理工作,并派專人24小時監護道岔。結束語哈大客專TJ-1標無砟道岔施工初步實現了“確保施工質量、實現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標,同時總結和形成了道岔散件運輸、現場拼裝、高精度的快速施工測量、高性能混凝土灌注等綜合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