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蘭腕糕排趣圣吳矽泄丸壽眩獄萊朵碘能圍癢瑩憎綢頰哆汞肛膝翌裸錐渙閣愈漠這大具焰凝湯焰癥惱醞晰拳轍現舜致薄鴕崩脯腑嘉綜烙境坷飽魁滁帚液本懊豁笆職誡很森島構趕熊箭涉璃啃葫楚論舉砒傅錐湘禁燕淪燦媚簿泛磅物趴泡恃暫禿毀掃隔客廣鞭藝抹匹攔鑰憐慫搞豢晤譯呼忘醇乙失蕭慢底鎮雇晉段挎蒜扶沾熄慧劫齋科誓眷暗其曠橋兩凸敲缺劇簇茨誦沽宅鋤緘醋屯此扭擾繩淵罷拇濱宏塑紐盲滯幌苞耽森蟬輔咒外犬僥若云牧熒咋中伯鈔柞政彰懂吮懸語鋁素儀琴領笛服珍邦少剔噶練丸塘捧公熔型穢婆女儀動耕洱郊挫德鈍隧纓憾嘩拷雜批笨鄲茫滄盆酚迄阻盟嫁扮乃榆穿西槽僚紅栓椰無砟軌道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無砟軌道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第一章 橋面處理驗收1、梁面
2、平整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原因分析:簡支梁施工在收面時沒有滿足設計要求處理措施:梁廠人員采用水磨機打磨、修補砂漿進行修補。2、修補區域有空鼓、脫落原因分析:修補位置鑿毛不完全;修補質量達不到要求;忽視了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涂抹量過厚;沒有進行足夠的養護處理;底層沒有預濕處理。 處理措施:在修補位置進行鑿毛,形成新砂漿接觸面后再進行修補砂漿的施工;嚴格按照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施工檢查梁面上是否存在空鼓對空鼓進行填平按照使用說明書重新使用修補砂漿填平表層并進行必要的養護處理。預防措施:修補材料質量、性能應滿足修補要求;修補區域邊緣應切割處理,并有一定深度,使用合適的修補砂漿,涂抹時注意保持層后
3、均勻;接觸面應清理潔凈;不宜用聚合物砂漿進行毫米級的找平,應選用環氧材料。3、使用的修補砂漿得粒徑不符合要求,層厚不均勻 原因分析:修補用砂粒徑不符合要求或含有大顆粒。處理措施:局部打磨或返工。 預防措施:使用合適的補修砂漿,涂抹時注意保持層后均勻。4、梁面沒有形成排水坡原因分析:在簡支梁施工時沒有按照設計要求,形成梁面六面坡的排水體系。處理措施:在梁面匯水槽周邊根據設計要求,鑿出排水坡度再用修補砂漿進行修補。預防措施:強化箱梁預制時頂面質量控制,滿足簡支梁六面坡排水體系的設計要求。5、粱端高差不滿足設計要求原因分析:架梁工程中存在的高程上的誤差以及簡支梁頂面高差的控制沒有達到設計粱端高差10
4、mm的要求。處理措施:高于設計要求的采用水磨機進行打磨、低于設計要求的鑿毛處理后修補砂漿進行加高,但應注意擠塑板區域和加高臺高度。預防措施:制、架梁以及墊石施工時嚴格控制結構物外觀尺寸和高程。6、粱端1.45m的凹槽與加高平臺邊緣的立面沒有達到設計垂直的要求,影響后期防水與擠塑板的施工。原因分析:施工簡支梁時粱端與加高平臺的垂直度沒有滿足設計要求。處理措施;采用角磨機對需滿足垂直要求得位置進行打磨。7、剪力齒槽有局部破損原因分析:運梁車通過時沒有對剪力齒槽進行保護;箱梁預制過程中沒有對剪力齒槽部位進行特殊保護和養護。處理措施:封蓋剪力齒槽處現有螺紋連接套筒;去除已受損的剪力齒槽處的所有松動和受
5、損部分(已修補完畢的、與梁體混凝土連接牢固的剪力齒不用去除);鑿毛受損齒槽的部位,直至顯露梁體混凝土骨料;根據以下兩種情況,小心鑿深梁面齒槽的槽,直至齒槽深度低于相鄰的擠塑板加高直至齒槽深度低于相鄰的擠塑板加高至少35mm,梁體現有鋼筋,特別是錨固區連接套筒不得受損,鑿深處理后,去除松動碎料,清理整個區域。情況一:第一個剪力齒槽受損破損的混凝土剪力齒采用混凝土或混凝土聚合物材料修補完畢后應對第一個齒槽的槽進行鑿深處理,達到低于相鄰擠塑板混凝土加高臺至少35mm。因已修補完畢的剪力齒的抗剪能力是不夠把力傳遞到梁體的。情況二:破裂的剪力齒采用混凝土或混凝土聚合物材料修補完畢后,必須對所有齒槽進行鑿
6、深處理,達到低于相鄰擠塑板混凝土加高臺或既有齒槽混凝土至少35mm。因為已經修補完的剪力齒的抗剪承載力不夠承載梁面荷載傳遞。依據文件:博格公司3號整修方案。8、擠塑板區域平整度不夠原因分析:擠塑板區域平整度2mm的允許誤差不僅包含平面范圍,也包括有坡度的平面。處理措施:根據高程測量記錄確定設計高程通過基面打磨/填補修復砂漿滿足平整度要求。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得咨詢分析。9、擠塑板區域打磨后露筋原因分析:擠塑板區域打磨施工時,由于施工不當致使梁面鋼筋暴露。處理措施:底涂施工前,應對暴露鋼筋進行防銹、防腐處理。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0、已修復完的梁面
7、表層呈粗糙狀 原因分析:擠塑板區域打磨施工時,由于施工不當致使梁面鋼筋趕緊暴露。處理措施:進行表面打磨或返工。預防措施:修補砂漿應符合施工要求且應根據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使用合適的拌合補修砂漿,詳細研究施工工藝。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1、冬季施工防護措施不當原因分析:碘鎢燈加熱修復梁面不能滿足施工要求。當時的外溫是2。修復區域周圍的面積都沒有加熱。這也就是說,邊緣部分都沒有達到允許的施工溫度。導致邊緣部分砂漿結凍且很容易脫落。而且只是加熱了表層混凝土卻沒有考慮到表面以下混凝土濕度。處理措施:加強冬季施工措施。預防措施:應在采取合適的冬季施工防護措施下(防護棚
8、內)進行兩面修復;應按照廠家提供的生產說明正確使用材料。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2、使用不同的補修砂漿,邊緣沒有抹平,無法滿足梁面平整度要求原因分析:施工不規范。處理措施:需要額外對此區域打磨作業。預防措施:施工單位提供整改方案(使用材料及如何整改)經由監理單位同意,方能開展委派專業人員進行梁面修復使用合適的修補砂漿進行梁面修復。施工時應注意層厚均勻。按照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修復材料。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3、泄水孔孔徑、形狀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箱梁預制時未嚴格控制,修補處理不到位。處理措施:重新修補。預防措施:箱梁預制時嚴
9、格控制泄水孔預埋件,并注意保護;成品梁已存在問題的,采用修補、打磨相結合,修補到設計尺寸、位置;修補材料已環氧類為宜。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第二章 防水層施工1、拋丸停止處出現凹痕原因分析:操作不當。處理措施:刮涂修補膩子進行修補,保證橋面平整度。預防措施:先關閉拋丸機再停止行走;相鄰兩道拋丸區不得搭接,不得漏拋。2、拋丸后出現凹坑原因分析:梁體混凝土表面不密實。處理措施:刮涂修補膩子進行修補,保證橋面平整度。預防措施:箱梁預制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等質量指標,做好梁面混凝土振搗,保證頂面混凝土密實、無浮漿堆積。3、拋丸后出現漏拋原因分析:拋丸機在拋丸時由于
10、丸料在發射的時候會中間多,兩邊少,所以拋丸機行走時必須根據拋丸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搭接寬度。處理措施:局部重新拋丸或打磨。預防措施:先試拋,按基層面表面一層漿皮完全受創為最佳,可在梁面劃分很小的一個區域,確定受創面是否符合規范的要求。創面滿足規范要求后,只要選用的丸料匹配,梁面的粗糙度就符合SP3-SP4的規范要求了。4、底涂、防水層或基層(梁面)沒有足夠的粘結力原因分析:基層(梁面)污染,表面存在油漬污跡、污物。處理措施:局部清除底涂、防水層,重新清理橋面,合格后重新施工地圖。預防措施:底涂施工前嚴格檢查基層(梁面)各項指標,尤其是潔凈程度;施工前基面必須派專人詳細清理干凈,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高
11、壓清洗;施工中做好成品保護。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5、底涂不徹底,局部露出基面(梁面)原因分析: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底涂施工厚度不足,不均勻。處理措施:重新施工底涂滿足每平方米400克的底涂量。預防措施:加強培訓和監控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6、底涂未能施工至加高平臺的拐角處原因分析: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或不了解質量標準。處理措施:對加高平臺處補噴底涂。預防措施:加強培訓和監控。底涂原則上必須噴涂至拐角,也就是加高平臺的垂直面。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7、環氧類底涂材料未能按照廠家要求進行組分配比原因分析:施工人員責
12、任心不強或不了解配比指標。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加強培訓和監控;必須嚴格遵守生產廠家的施工要求,包括組分配合比以及施工用的小型工具設施。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8、底涂層下存在砂粒等;原因分析: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施工前對基層(梁面)清理,保持潔凈;施工時操作人員必須佩戴鞋套;必須嚴格遵守生產廠家的施工要求,包括組分配合比以及施工用的小型工具設施。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9、底涂、膩子孔洞修補冬季施工措施不到位原因分析:冬季施工措施不到位;對修補孔洞的重要性不足。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嚴格遵守生產廠家
13、的施工要求,采取相應的冬季措施。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0、已施工底涂、防水層表面污染原因分析:打磨、拋丸產生的細小灰塵塞滿了伸縮縫的橡膠帶,未被清理干凈,起風時又會吹到新施工底涂或者聚脲防水施工的基面上;橋面垃圾清理不徹底;為做好成品保護措施。處理措施:清理或返工處理。預防措施:拋丸前施工完成所有打磨、齒槽鑿毛等會產生施工垃圾的緊前工序,并徹底清理橋面和防撞墻兩側,保證清潔。拋丸后再次徹底清理;施工中注意保持橋面清潔,每個工作班完成后進行清理。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1、刮涂膩子出現白色污漬原因分析:抹膩子時,未能注意基面的濕度。處理措
14、施:清理或返工處理。預防措施:嚴格遵守生產廠商的施工要求;必須在干燥的基面上進行抹膩子施工。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2、防水層噴到剪力齒槽內、伸縮縫內原因分析:防水層噴涂前沒有對剪力齒槽、伸縮縫進行必要的遮蓋或者遮蓋不嚴密。處理措施:對剪力齒槽內的防水層進行清除、切割并進行封邊處理。預防措施:防水層噴涂前對剪力齒槽遮蓋。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9日工作日志、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13、基層處理粗糙度不滿足設計要求原因分析:拋丸機檔位不足、丸料不符合設計要求;拋丸過程中搭接區粗糙度不夠。處理措施:重新拋丸處理。預防措施:調整拋丸機檔位,更換丸
15、料;縱向搭接區拋丸時加寬搭接區域,滿足要求。14、防水層噴涂的邊坡部位粗糙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原因分析:拋丸機拋射口與梁面形成坡面,丸料拋射角度傾斜且丸料遺失過多。處理措施:對于丸料無法到達的設計要求區域,采用打磨機打磨至表面無浮漿、無松散混凝土,粗糙面滿足設計要求。預防措施:加強對邊坡區域檢查,防水層施工前進行處理。15、噴涂聚脲后存在空鼓現象原因分析:混凝土基層表面潮濕、基層內潮氣沒有徹底干燥;涂刷底涂、膩子時沒有按工序在施工前按比例進行均勻攪拌導致A、B料沒有完全融合、固化。處理措施:基層含水率低于7%;雨季采用防雨棚、冬季施工時采取保溫大棚,棚內用熱風炮升溫,滿足露點溫度的要求,干燥基層表
16、面防止被水分侵蝕;施工時各種原料存放滿足其溫度要求;底涂、膩子按照施工說明充分攪拌;基層溫度滿足高于露點溫度3的施工環境要求。16、噴涂聚脲后表面有細小針孔原因分析:基層材料封堵時沒有徹底封住針孔,噴涂時沒有徹底封住針孔。處理措施:少量的孔洞可采取手工逐一封堵;大量孔洞只能采用滿刮修補料進行修補。預防措施:基層材料施工時盡量封堵細小針孔;防水層第一遍噴涂應采用薄噴,噴涂之后馬上檢查,并使用專用慢反應聚脲修補料逐一堵孔;降低物料溫度,可降到60度,減少氣體的膨脹程度;薄而快地噴涂,分多道進行,一道成膜后再噴涂下一道,減少放熱,從而減少氣體的膨脹程度。17、底涂拉拔試驗時強度雖能達到設計要求,但是
17、偏低原因分析:底涂涂刷厚度偏厚;固化時間不足;拉拔頭粘結面不足;各層間接觸面不潔凈。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薄而均勻的涂刷底涂材料;滿族拉拔的等待時間;拉拔頭膠黏劑涂刷要均勻;各工序施工完成后做好表面保護,各層施工前確保基面潔凈,否則必須處理。18、底涂噴涂聚脲時間間隔超標原因分析:機械故障;材料物流組織不力。處理措施:對于聚氨酯類底涂可重新輥涂底涂后再噴涂聚脲,對于環氧類底涂可在底涂上涂刷一層層間粘結劑后再進行聚脲噴涂。預防措施:施工前檢查機械設備;做好物流組織與材料儲備。19、側向擋塊周圍、擠塑板區域、伸縮縫處等邊角部位防水層進行事后切割處理。這部分防水涂層和底涂缺少必要的粘合力原因
18、分析:防水涂層和底涂接觸面不潔凈。處理措施:進一步切割防水層,一直切到防水層和底涂層有足夠粘合力的地方為止。重新噴涂沒有防水層的區域。預防措施:噴涂之前再次進行徹底的清潔,邊角部位由專人負責清掃干凈,伸縮縫采用膠布保護。其他同第10條。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20、底座板施工完成后擠塑板區域或底座板下防水層起皮脫落原因分析:防水層下基面不潔凈;成品保護不好。處理措施:先將底座板拆除,露出聚脲防水層,接著再測試其粘合度。底座板需拆除到聚脲防水層,和梁面完全粘合的地方為止。預防措施:防水層成品必須嚴格驗收;做好成品保護。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2
19、1、防水層在梁端等邊緣發生卷邊現象原因分析:未做收邊處理。處理措施:切割聚脲防水層測試粘合度滿足要求的位置,防水層按照修補工藝修補。預防措施:噴涂聚脲防水材料應連續施工,在梁端處應施作收邊處理,使用角磨機將聚脲噴涂層邊緣修平。依據文件:4標段外方質量代表對施工缺陷的咨詢分析。第三章 滑動層及擠塑板鋪設第一節 擠塑板1、擠塑板粘合不嚴密,有空隙原因分析:該處梁面平整度不合格或鋪設沒有及時全斷面壓重,造成粘結不牢,局部翹起;采用的重壓工具不當;重壓時間過短。處理措施:對有空隙的擠塑板重新揭掉鋪設,鋪設后及時全斷面進行壓實。預防措施:嚴格梁面驗收,整體壓實,采用有找平功能的粘合劑。博格公司建議使用可
20、塑料粘結劑;擠塑板鋪設后,宜采用標準配重壓塊壓重。配重塊采用1.5m長16槽鋼焊接并澆注混凝土、土工布包裹,兩端圓鋼焊接把手,保證擠塑板與梁端密貼,且不污染擠塑板;保證壓重12h。依據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術服務報告:四標-周報-2010/03。2、個別擠塑板外形尺寸不符合長度7.5mm,厚度3mm,對角線差7mm以內的驗收要求原因分析:出廠時沒有嚴格驗收處理措施:預防措施:嚴格進場檢測驗收,防止不合格品用于工程實體。3、膠粘劑涂刷不均原因分析:涂刷工具不符合要求;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強。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采用專用齒刮刀在梁端范圍內進行涂刮,形成隼型粘結面,增加粘結面。4、擠塑板與混凝土
21、增高臺之間高差大于0+2mm原因分析:梁面處理不合要求;擠塑板厚度不滿足設計要求;梁端處理存在誤差。處理措施:偏差較大或高差小于0mm時整改鐵三院工作聯系單:三設京滬板聯【2010】-0013,通過打磨加高臺或用砂漿找平。高差大于+2mm,但較小時可以采用在膠粘劑涂刷厚度上調節高程誤差,但膠粘劑涂刷厚度應低于0.5mm。具體如下:情況一:當混凝土加高臺與擠塑板之間的高差為h+2mm時,通過對混凝土加高臺的打磨,或在擠塑板下鋪設流性砂漿找平高差。滿足平整度的情況下,打磨混凝土加高臺(按高差4mm/1m的打磨長度)。同時必須確保混凝土加高臺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在打磨之后仍然符合要求。在擠塑板下面鋪
22、設流性砂漿找平層。情況二:擠塑板高出加高臺頂面時,打磨下面的混凝土面,或用水泥砂漿在混凝土加高臺上將擠塑板的突出部分楔形找平。滿足平整度的情況下:對擠塑板下混凝土面打磨,但應保證1.45m處加高臺的最小厚度為h15mm,且該部位鋼筋保護層在打磨之后仍然符合要求,以防水流進彈簧板的粘接層。同時要考慮梁縫處的相鄰梁梁端高差。在混凝土增高層上涂上楔形流性砂漿找平層,嚴格控制楔形層長度范圍內修補后橋面平整度,坡度不大于4mm/1m控制。預防措施:嚴格梁面驗收,確保梁面打磨后標高和加高臺高度滿足要求;嚴格擠塑板進場質量控制,不合格品不得使用。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0日工作日志,博格公司2號整
23、修方案。5、擠塑板安裝完畢后與加高臺之間有縫隙原因分析:加高臺與鋪設面間的角度沒有滿足設計要求。處理措施:采用膠粘劑在鋪設擠塑板時一次性灌滿存在的縫隙。預防措施:依據文件:6、擠塑板表面局部有刮痕、缺角的現象原因分析:擠塑板在運輸和裝卸的過程中沒有注意保護。處理措施:對表面有刮痕和缺角現象的擠塑板進行更換。預防措施:安裝前進行檢查。第二節 滑動層1、 膠粘劑涂刷厚度不均勻或厚度超過0.5mm原因分析:膠粘劑在攪拌混合后等待時間過長年度增加,造成均勻涂刷難度加大。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在膠粘劑攪拌均勻后就可采用齒刮刀在刮涂范圍內進行涂刮。2、 上層土工布沒有鋪設到剪力齒槽邊緣原因分析:土
24、工布下料尺寸不夠,或者鋼筋網片放置時錯動滑動層。處理措施:采用搭接方式對上層土工布進行接長,保證土工布鋪設到剪力齒槽邊緣。預防措施:嚴格下料尺寸,寧長勿短,過長部分可以在剪力齒槽邊緣卷起。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3、 粘結劑流入剪力齒槽內原因分析:作業人員操作不慎,涂刷過厚。處理措施:及時剔除。預防措施:嚴格控制涂刷厚度。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5日工作日志。4、 鋪設下層土工布時褶皺原因分析:鋪設過程中沒有充分拉直。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在鋪設過程中,施工人員在土工布攤平時,出現褶皺現象時及時調整,且沿邊線垂直鋪設。5、 部分土工膜褶皺較大原因分析:低
25、溫下滑動膜硬度大,造成局部翹起。處理措施:及時安放墊塊,安放鋼筋籠。預防措施:滑動層鋪設后及時安放墊塊,安放鋼筋籠。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6、 土工布鋪設到剪力齒槽里原因分析:土工布下料尺寸過長;鋼筋網片放置時錯動滑動層。處理措施:過長部分可以在剪力齒槽邊緣卷起。預防措施:嚴格下料尺寸,寧長勿短,過長部分可以在剪力齒槽邊緣卷起。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5日工作日志。7、 擺放底座板底層鋼筋保護層墊塊時污染兩布一膜表面原因分析:施工人員沒有注意對兩布一膜表面的保護。處理措施:在綁扎鋼筋前用吹風機清理表面墊塊擺放時的混凝土殘渣。預防措施:擺放底座板底層鋼筋保護層
26、墊塊時施工人員配穿鞋套或干凈鞋子。8、 底座板底層鋼筋保護層墊塊擺放在伸縮縫上方的不銹鋼板上原因分析:鋼筋網片壓在底座板底層鋼筋保護層墊塊上將重量轉移到不銹鋼板上,容易致使不銹鋼板的變形,混凝土澆筑后易形成凹槽,影響滑動效果。處理措施:將底座板底層鋼筋保護層墊塊調整到不銹鋼板的兩側可以承重的部位。預防措施:詳細交底,強化培訓,加強檢查。第四章 底座板施工第一節 鋼筋1、 剪力齒槽區域設有鋼筋接頭原因分析:鋼筋下料未充分考慮剪力齒槽位置、數量,鋼筋未按照規定位置安裝。在剪力齒槽區域的鋼筋搭接會導致施工的困難,并導致該區域混凝土振搗不密實。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施工前對每個澆注段的鋼筋搭接
27、進行設計,鋼筋下料時接頭位置避開剪力齒槽。依據文件:施工技術服務報告:第四先導段-200-/03。2、 常規區澆注段中部的剪力齒槽處設置了加強鋼筋原因分析:常規區澆注段中部的剪力齒槽在澆筑所屬澆注段時一次性澆筑,無需設置加強鋼筋。處理措施:去除加強鋼筋。預防措施:技術人員控制綁扎過程,以及在澆筑時控制澆筑順序。3、 底座板底層鋼筋保護層墊塊安放紊亂,有的直接放在梁縫上,側向墊塊數量不足,局部保護層厚度無法保證,個別墊塊已折斷。原因分析: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到位,交底不清楚。處理措施:重新按放墊塊,梁縫位置的墊塊移開,折斷的墊塊清除,保證側向墊塊數量。預防措施:嚴格技術交底,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嚴格
28、按設計要求放底座板底層鋼筋保護層墊塊。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8日、16日、25日工作做日志。第二節 模板1、 曲線段使用固定模板原因分析:由于在曲線段的離心力,需按設計形成角度變化的底座板。處理措施:加工針對曲線段高程變化的可調高式底座板模板。預防措施:加工針對曲線段高程變化的可調高式底座板模板。2、 模板在安裝時又不順直的現象原因分析:模板在安裝時,加固不夠牢固。處理措施:加工鋼管支撐工具,加固模板支撐。預防措施:模板支撐加固工具應適當,數量滿足施工要求。3、 模板表面粗糙有銹跡原因分析:沒有打磨涂刷脫模劑。處理措施:重新打磨并刷脫模劑。預防措施:模板拆卸后及時打磨并刷脫模劑,妥善
29、存放;模板安裝前進行檢查。第三節 混凝土1、 振搗工藝不正確原因分析:混凝土真到人員技能不熟練。處理措施: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振搗棒應該在距離模板10mm位置振搗,并且徐徐拔出,否則易造成蜂窩狀;體漿整平機不能在一個位置長時間運轉,易造成混凝土離析。預防措施:振搗要領:振搗棒只放到鋼筋縫中間一半的位置振搗。如果振搗棒在土工布上振搗,可能因為震動而損壞土工布。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2、 混凝土工作性能不穩定,坍落度超標原因分析:材料含水量發生變化。處理措施:對性能超標的混凝土返場。預防措施:及時測定原材含水量,按規定程序調整材料用量,嚴格計量誤差控制;通過模擬試驗及經驗
30、判斷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坍落度損失,拌合混凝土時充分考慮。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5日工作日志。3、 底座板澆注時混凝土入模溫度偏低原因分析:冬季施工措施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原材料加溫措施不夠。處理措施:重新按放墊塊,梁縫位置的墊塊移開,折斷的墊塊清除,保證側向墊塊數量。預防措施:制定合理的冬季施工措施并嚴格執行;提前在澆筑前一天對沙子、石子采取保溫覆蓋、提高水溫,保證入模溫度滿足設計要求。4、 混凝土在泵送時有離析現象原因分析:泵管出漿口距離澆筑面過高。處理措施:調整泵管出漿口距離澆筑面的高度低于1m。預防措施:澆筑時泵車操作手控制泵管距離澆筑面1m以內。5、 模板拆除后底座板側面有小
31、部分蜂窩麻面原因分析:混凝土振搗時沒有振搗徹底,氣泡沒有完全排除。處理措施:對麻面超過驗標要求的區域進行檢查,能保證混凝土力學指標時,裝修側面有蜂窩麻面的底座板。否則應返工處理。預防措施:振搗時距離底座板邊緣10cm,振搗至表面泛漿氣泡排盡。6、 底座板養護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芯部溫度偏低原因分析:冬季混凝土保溫養護措施不到位。處理措施:嚴格執行冬季施工措施,對受凍混凝土進行檢查,不能滿足力學要求時應返工。預防措施:制定合理的冬季施工措施并嚴格執行;宜采用暖棚內熱風炮結合火爐的保溫措施。7、 底座板混凝土的澆筑順序不符合要求預防措施:臨時端刺區可以分多次澆筑,在剪力齒槽后澆帶處斷開即可;常規區
32、最好一次性澆筑一個施工段,如特殊情況,可以先澆筑到一個剪力齒槽后澆帶處,第二次再澆筑與其對稱的另一端的澆筑長度,最后再澆筑中間的區域,確保最后澆筑的剪力齒槽后澆帶兩邊長度差不得大于15m。與底座板一同澆筑的剪力齒槽后澆帶兩邊的長度差不得大于15m。第四節 后澆帶1、 鋼板連接器處的螺母未及時松開原因分析:認識不到位;施工時遺忘。處理措施:及時松開。預防措施:加強技術交底和培訓;列出混凝土澆筑前檢查項目表,在混凝土澆筑前派專人檢驗澆注段兩側的鋼板連接器,保證其錨固螺母都在松開狀態。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0日工作日志。2、 鋼板連接器上表面高于底座板頂面原因分析:混凝土澆筑前沒有嚴格控
33、制。處理措施:對鋼板進行調整符合要求后澆帶。預防措施:鋼板放置到位。依據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術服務報告:四標-周報-2010/03。3、 后澆帶的連接鋼板變形原因分析:焊接時單側受熱。處理措施:校正至符合要求。預防措施:允許變形控制在10cm,預熱,預拱,通過局部加熱然后冷卻或者在螺母和鋼板間縫隙里嵌入相應的楔形墊圈。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8日工作日志。4、 剪力齒槽寬度超標原因分析:認識不到位,對無砟軌道理論理解不夠。處理措施:調整剪力齒槽處端頭模板保證不大于72mm。預防措施:安裝后澆帶模板時精確量測,加強模板固定措施;加強靠近后澆帶模板處混凝土質量控制,減少鑿除量。確保最大寬度
34、不大于設計寬4cm。依據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術服務報告:四標-周報-2010/032010年1月20日工作日志。5、 剪力齒槽模板變形,采用竹膠板原因分析:認識不高,怕投入。處理措施:重新加工鋼模板。預防措施:固定剪力齒槽模板辦法:在鋼筋上加一個木板,這樣可以將它和垂直的木板用鐵釘固定,在兩側各加一個垂直的木板,這樣可以使側向的垂直木板不再移動。依據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6、 剪力釘沒有擰緊原因分析:沒有采用扭矩扳手處理措施:采用扭矩扳手對剪力釘重新檢查、擰緊至設計要求300NM。預防措施:采用加力扳手擰緊,扭矩扳手逐個檢查。依據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術服務:四標-周報-2010/03。7、 剪力釘在安裝時標高存在偏差原因分析:預制剪力齒槽套筒預埋深度不準確,套筒內套絲清理不徹底。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測量人員放出剪力釘標高,施工時清理徹底預埋套筒內雜物,旋入深度不低于4.2cm,采用扭矩扳手檢查,扭矩300NM。8、 鋼筋綁扎時搭接區出現在剪力齒槽區域原因分析:預制剪力齒槽套筒預埋深度不準確,套筒內套絲清理不徹底。處理措施:返工處理。預防措施:測量人員放出剪力釘標高,施工時清理徹底預埋套筒內雜物,旋入深度不低于4.2cm,采用扭矩扳手檢查,扭矩3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