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培訓大壩基礎鉆孔與灌漿工程編制說明 為穩定提高三期工程施工質量,推進施工工藝標準化進程,總公司質量總監辦公室組織工程建設部廠壩項目部、航建項目部和參與三期工程建設的各主要施工、監理單位共同編制了本幻燈片。本幻燈片不是包羅萬象的教科書,而是針對一線施工人員的培訓材料,重在規范關鍵施工工藝操作,以確保三期工程一流施工質量為目的。在各主要施工、監理單位試用的基礎上,本幻燈片歷經數次修改與補充。然而,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復雜、涉及面廣,且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變化,限于編者的能力、水平和知識局限,諸多細節未能一一詳述,部分新工藝也未能及時總結整理。希望本幻燈片的推出對于我國水電工程的標準化施工
2、、精細化管理以及施工質量的穩定提高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水電強國貢獻一份應盡的力量。致謝 參加工程建設的各施工、監理單位和總公司相關部門對本幻燈片的編制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協助,在此深表感謝。1 施工準備施工準備2 鉆孔鉆孔3 漿液拌制漿液拌制4 灌漿灌漿5 質量檢查質量檢查6 排水孔排水孔7 化學灌漿化學灌漿8 資料整理及竣工報告編寫資料整理及竣工報告編寫第三篇 大壩基礎鉆孔與灌漿工程1.1 施工組織設計及質保體系施工組織設計及質保體系1.2 孔位測量放樣孔位測量放樣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1.4 灌漿材料及漿材灌漿材料及漿材1.5
3、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工藝流程圖 1 施工準備施工準備1.1 施工組織設計及質保體系u施工概況及施工特性u施工方案u施工進度計劃u質量保證體系u組織管理體系u各單項工程平面圖及剖面圖u施工工序、施工工藝和施工設備u使用材料及配合比u風、水、電供應和排污措施n施工組織設計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方面:1.1 施工組織設計及質保體系u初檢:施工機組u復檢:施工廠(段、隊)u終檢:公司質量管理部門 n施工過程嚴格執行“三檢制”的質量保證體系,施工單位建立完整的質量管理控制體系,項目經理為質量第一責任人,其下設三級質量檢查機構:n對重要工序必須經監理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1.1 施工組織設計及質保體系施工
4、質量管理體系框圖各施工廠各施工廠(段、隊段、隊)總經理總經理總質檢師總質檢師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公司相關職能部門質量管理部門質量管理部門施工班組施工班組1.2 孔位測量放樣n開孔前按照施工詳圖統一放樣、編號、標識,放樣偏差不得大于10cm。孔號標識定位開孔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n灌漿施工常用設備:鉆機(帷幕用回轉式地質鉆機)、灌漿泵、高速攪拌機、立式攪拌機、貯漿機、濕磨機(帷幕灌漿專用)、抽水泵。n灌漿施工常用儀表與器材:自動記錄儀、測斜儀、溫度計、比重計、千分表、壓力表、流量計、孔口封閉器、阻塞器、磅稱、高壓閥門、水龍頭。n灌漿施工時須配備充足的設備與器材,保證連續作業,避免設備故障。
5、n水泥濕磨機和灌漿泵需定期檢查。n自動記錄儀、壓力表和測斜儀需率定和定期校核。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n工程帷幕灌漿用水泥采用三臺水泥濕磨機串聯連接,逐級磨細,并要求定期調整濕磨機的磨具間隙,以確保濕磨后的水泥漿液細度達到設計要求。濕磨機調整就位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n灌漿泵性能應與漿液類型、濃度相適應,壓水灌漿前要對灌漿泵進行檢查,以保證工作性能穩定。n灌漿泵容許工作壓力應大于最大灌漿壓力的1.5倍,排漿量應大于80L/min。灌漿泵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n自動記錄儀應經過國家有關主管部門鑒定,并能自動、準確地測記灌漿壓力、流量等灌漿參數;在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應定
6、期采用標準量筒校驗流量計,用標準壓力表校驗壓力計,以保證記錄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手工測校自動記錄儀流量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n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校對壓力計,檢查回漿管路上的壓力表讀數和記錄儀顯示的壓力值是否一致。n壓力誤差不得大于5%,否則應查明原因并校正。校驗自動記錄儀壓力標準壓力表標準壓力表回漿管回漿管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n施工所選用的壓力表應能使灌漿壓力在其最大標值的1/43/4之間。施工中不同量程的壓力表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n應采用檢驗臺校測測斜儀讀數精度;頂角測量誤差應不大于0.5,方位角測量誤差應不大于4。采用JJG-2型測斜儀校驗臺校測KX
7、P-1型測斜儀探測棒探測棒測頂角測頂角測方位角測方位角JJG-2型測斜儀校驗臺型測斜儀校驗臺KXP-1型測斜儀型測斜儀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千分表孔口封閉器1.3 常用設備及儀表檢查、率定測繩 測斜儀比重計溫度計1.4 灌漿材料及漿材n應采用42.5強度等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大壩水泥。n水泥應保持新鮮,距出廠日期不宜超過40d。n水泥細度要求80m方孔篩余量小于5%,每隔15d左右應進行一次細度檢測。n應采用飲用水或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1.4 灌漿材料及漿材n帷幕灌漿及兼作輔助帷幕的固結灌漿采用濕磨細水泥漿液,基巖固結灌漿采用普通水泥漿液。n濕磨后95%以上的水泥顆粒最大粒徑應小于4
8、0m。n每10t水泥或每10孔左右檢測一次漿液細度。n漿液自制備至用完時間:普通純水泥漿液不超過4h,濕磨細水泥漿液不超過2h。n漿液溫度應保持在540。1.4 灌漿材料及漿材用光學沉降法對濕磨漿液進行檢測顆粒分析儀顆粒分析儀取樣漿液取樣漿液1.5 施工工藝流程圖先導孔施工先導孔施工(帷幕帷幕)施工準備、清理場地施工準備、清理場地鉆機就位、固定、調平鉆機就位、固定、調平測量放點布置孔位測量放點布置孔位物探孔施工及灌前測試物探孔施工及灌前測試I、序孔施工序孔施工灌后物探孔測試灌后物探孔測試質量檢查孔施工質量檢查孔施工場地清理移交場地清理移交制漿系統就位制漿系統就位抬動觀測孔鉆孔及安裝觀測抬動觀測
9、孔鉆孔及安裝觀測2.1 鉆孔工藝流程圖鉆孔工藝流程圖2.2 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2.3 鉆頭選擇鉆頭選擇2.4 鉆孔取芯鉆孔取芯2.5 孔斜要求孔斜要求2.6 孔深要求孔深要求2.7 孔內事故處理孔內事故處理2.8 抬動觀測抬動觀測2 鉆孔鉆孔2.1 鉆孔工藝流程圖裂隙沖洗裂隙沖洗孔位測量放樣孔位測量放樣鉆機安裝定位鉆機安裝定位開孔鉆進、取芯開孔鉆進、取芯第第1段灌后埋設孔口管(帷幕)段灌后埋設孔口管(帷幕)鉆孔取芯鉆孔取芯沖洗、壓水沖洗、壓水孔段驗收(灌漿)孔段驗收(灌漿)終孔驗收終孔驗收現場作業準備現場作業準備巖芯裝箱、編號保管巖芯裝箱、編號保管2.2 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n
10、一般固結灌漿孔采用各式合適的鉆機造孔,但需要采取巖芯的灌漿孔、輔助帷幕孔、檢查孔、抬動觀測孔、物探測試孔或其它有取芯要求的鉆孔應采用回轉式鉆機造孔。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回轉式鉆機 2.2 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手提式沖擊鉆機(手風鉆)2.2 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履帶式沖擊鉆機2.2 鉆機類型及適用對象2.3 鉆頭選擇n采用合適的鉆頭造固結灌漿孔,需采取巖芯時采用硬質合金鉆頭或金鋼石鉆頭造孔(常用鉆頭規格:56、76、91、110、130)。金鋼石鉆頭2.4 鉆孔取芯n物探測試孔、帷幕先導孔、質量檢查孔鉆孔時應取芯。n先導孔、物探測試孔取芯獲得率要求達80%以上,質量檢查孔90%以上。
11、n每一鉆進回次取出的巖芯從巖芯管退出時,不可猛烈敲擊。小心取出芯樣2.4 鉆孔取芯n按從孔口到孔底的順序將巖芯依次排放在巖芯箱內,并用巖芯牌隔開。n凡長度超過5cm的巖芯,按順序統一編號。n每孔巖芯應及時進行巖芯描述,并繪制柱狀圖。n巖芯一般不需永久保存,監理工程師有特殊要求的巖芯應保存、攝影、存檔。n巖芯順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放。n單孔多箱時,巖芯箱自下而上編號存放。n巖芯獲得率是指比較完整的巖芯長度與本回次進尺的百分比,巖芯長度不計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質。巖芯順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放2.4 鉆孔取芯2.4 鉆孔取芯巖芯箱自下而上編號存放2.5 孔斜要求頂角測讀頂角測讀儀器校驗儀器校驗現場調
12、零現場調零 下入探測棒下入探測棒 計算偏距計算偏距方位角測讀方位角測讀 測斜流程2.5 孔斜要求n測斜儀常用型號KXP型或JJG型。n測斜值每10m測讀一次,并填寫相關表格。鉆孔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表鉆孔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表注:本表為垂直孔或頂角小于5的有測斜要求的鉆孔的孔底偏差。頂角大于5的斜孔,孔底偏差可適當放寬,但方位角偏差不得大于5。用校驗臺對測斜儀進行校驗下入探測棒測頂角、方位角現場調零2.6 孔深要求n終孔孔深不得小于設計圖紙、文件規定的深度或監理工程師指示深度。2.6 孔深要求n測繩量測孔深時,測繩底端系的鉛錘重約500g1000g,不宜過輕,應能準確測記孔的深度。2.7 孔內事故
13、處理n常見的孔內事故有卡鉆、燒鉆、掉塊、塌孔、鉆具折斷及灌漿過程中埋射漿管等。n主要處理方法有掃孔、擴孔、打撈、提打等。卡鉆事故處理吊錘提打吊錘提打鉆桿鉆桿液壓提升液壓提升2.8 抬動觀測填黃油石膏止水、埋套管填黃油石膏止水、埋套管鉆孔鉆孔注漿、埋測桿注漿、埋測桿待凝待凝24h安裝磁性表座安裝磁性表座安裝測墩安裝測墩抬動觀測裝置安裝流程架設千分表架設千分表2.8 抬動觀測n抬動變形觀測裝置應在灌漿作業前完成埋設。n觀測控制10m范圍內的灌漿孔,在裂隙沖洗、壓水試驗及灌漿過程中應有專人連續地進行觀測,每10min測記一次讀數,并填寫觀測記錄表。n抬動觀測允許變形值為200m。2.8 抬動觀測76
14、鉆孔73套管黃油石膏止水測桿(鋼管)錨固砂漿808020700(1000)152030403020說明說明:本圖適用于主體建筑基巖灌漿本圖適用于主體建筑基巖灌漿 施工中基巖抬動變形觀測。施工中基巖抬動變形觀測。圖中尺寸以厘米計,鋼管直徑圖中尺寸以厘米計,鋼管直徑 以以mm計。計。固結灌漿抬動觀測孔基巖深度固結灌漿抬動觀測孔基巖深度 7m,帷幕灌漿抬動觀測孔基巖,帷幕灌漿抬動觀測孔基巖 深度深度10m。2.8 抬動觀測抬動觀測裝置玻璃板玻璃板千分表千分表303020cm混凝土墩混凝土墩磁性表座磁性表座3.1 制制(供供)漿漿流程流程3.2 配漿工藝流程配漿工藝流程3.3 制漿制漿3 漿液拌制漿液
15、拌制3.1 制(供)漿流程n制漿站可據灌漿施工特點,考慮布置現場制漿點或集中制漿站,制漿能力應滿足高峰期用漿需要。自動制漿系統集中制漿站3.1 制(供)漿流程n三期工程基巖淺層微細裂隙較發育,為了確保其灌漿效果,三期帷幕與輔帷灌漿采用濕磨水泥漿材灌注,常規固結灌漿采用普通水泥漿液灌注。n制漿工藝流程:配漿-高速攪拌-三臺以上的濕磨機串聯濕磨-普通攪拌-送漿-現場灌漿用。高速制漿桶高速制漿桶水泥濕磨機水泥濕磨機灌漿泵灌漿泵低速儲漿桶低速儲漿桶灌漿孔段灌漿孔段自動記錄儀自動記錄儀水泥水泥水水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流量傳感器3.2 配漿工藝流程n外加劑摻量要求準確稱量,如為固相外加劑,應先將
16、外加劑和水溶液按配比充分攪拌均勻后再投入水泥拌制成漿材。n如為液相外加劑,在水和水泥充分攪拌均勻后,可直接加入制漿桶內進行攪拌。固相外加劑配漿流程液相外加劑配漿流程外加劑外加劑水水水泥水泥漿液攪拌漿液攪拌漿液攪拌漿液攪拌外加劑外加劑水水水泥水泥3.2 配漿工藝流程不同水灰比每升漿液含灰量和含水量表不同水灰比每升漿液含灰量和含水量表3.3 制漿n三期工程基巖灌漿采用荊門產525#普通硅酸鹽水泥,外加劑采用UNF-5型高效減水劑,其摻量為水泥重量的0.7%。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稱量法,稱量誤差不大于5%。n在制漿站集中制配0.5:1濃漿,將水、外加劑和水泥依照規定的比例、順序投入高速攪拌機內拌和
17、。經三次濕磨(要求95%以上水泥顆粒細度40m),通過灌漿泵將漿液送至施工作業面,灌漿機組根據吸漿情況再稀釋成所需濃度。3.3 制漿制漿要求制漿要求3.3 制漿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濕磨漿液的制漿工作低速儲漿桶低速儲漿桶高速攪拌機高速攪拌機灌漿泵灌漿泵濕磨機濕磨機4 灌漿灌漿4.1 固結灌漿固結灌漿4.2 帷幕灌漿帷幕灌漿4.3 特殊情況處理特殊情況處理4.1 固結灌漿 灌漿方式n固結灌漿施工分有蓋重、無蓋重兩種方式進行,三期大壩基礎固結灌漿大多采用無蓋重灌漿方式。無蓋重灌漿施工場景有蓋重灌漿施工場景4.1 固結灌漿 灌漿方法n固結灌漿按分序加密原則,采用自上而下、孔內循環法施工,一般作單孔灌注;在
18、保證正常供漿前提下,也可采用并聯灌注,但每組并聯孔數不宜超過3孔,嚴禁串聯灌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程序示意圖(a)鉆進第1段(b)第1段灌漿(c)鉆進第2段(d)第2段灌漿(e)鉆進第3段(f)第3段灌漿(f)(e)(d)(c)(b)(a)灌漿塞灌漿塞4.1 固結灌漿 單孔施工工藝流程壓水壓水鉆機對中調平固定鉆機對中調平固定鉆進鉆進阻塞沖洗阻塞沖洗封孔封孔灌漿灌漿單孔施工工藝流程4.1 固結灌漿 段長規定n當固結灌漿孔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不分段,全孔一次灌注;大于6m時需分段鉆灌,按其接觸段(第1段)2m,以下各段5m控制,特殊情況最大段長不得超過8m。固結灌漿孔段長劃分2接觸段接觸段2m5m1
19、4.1 固結灌漿 阻塞n有蓋重固結灌漿,第1段應阻塞在基巖面以上混凝土內0.5m左右,以下各段應阻塞在上一灌段底以上0.5m左右,其射漿管距灌漿段孔底不應大于0.5m。有蓋重阻塞位置示意圖第1段阻塞第2段阻塞阻塞器阻塞器50cm50cm50cm50cm4.1 固結灌漿 阻塞n無蓋重固結灌漿,第1段應自基巖面以下開始阻塞;阻塞不住時,可逐步下移阻塞器(不可上移);阻塞器移動后,應保證射漿管距孔底不超過0.5m;以下各段阻塞同有蓋重灌漿。無蓋重阻塞位置示意圖第1段阻塞第2段阻塞阻塞器阻塞器50cm50cm4.1 固結灌漿 阻塞 下灌漿阻塞裝置射漿管射漿管花管花管灌漿塞灌漿塞外管外管內管內管灌漿塞灌
20、漿塞4.1 固結灌漿 沖洗n每段鉆孔結束即用大流量水將孔內巖粉等物沖出,回水澄清后再沖洗10min;孔底殘留物厚度不大于20cm。用肉眼或量杯接回水觀察清潔度n單孔用脈沖壓力水沖洗,串通孔用風水輪換沖洗。n水壓一般采用80%的灌漿壓力,但不超過1MPa;風壓采用50%的灌漿壓力,但不超過0.5MPa;沖洗時間不得少于30min,串通孔沖洗不應少于2h。4.1 固結灌漿 壓水試驗n固結灌漿孔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孔段作單點壓水試驗,其孔數不應小于灌區總灌孔(段)數的5%,其它孔段在灌前進行簡易壓水。n單點壓水:在穩定壓力下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四次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
21、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時即可結束,取最終值作為巖體透水率的計算值。n簡易壓水:在穩定壓力下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終值作為巖體透水率的計算值。4.1 固結灌漿 壓水試驗記錄儀記錄壓水灌漿過程輔助手工記錄校測注入率4.1 固結灌漿 灌漿壓力注:當混凝土蓋重超過3m時,以混凝土蓋重3m時的灌漿壓力為基礎,按蓋重每增加1m,灌漿壓力提高0.025MPa計算。固結灌漿第固結灌漿第1 1段灌漿壓力要求段灌漿壓力要求4.1 固結灌漿 灌漿壓力n固結灌漿第1段以下各段的灌漿壓力按下式計算:P=P0+ah其中:P為灌漿段的灌漿壓力,P0為第1段的灌漿壓力;h為阻塞器栓塞以
22、下的基巖段長;a為取決于巖石破碎情況的系數,一般可取0.05,斷層發育帶、破碎帶和強透水地帶可取0.025。n固結灌漿壓力按安裝在回漿管路上的灌漿壓力表指針擺動的中值控制。n灌漿壓力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對斷裂構造發育、注入率較大的孔段應逐級升壓至設計壓力;具體操作時以壓水試驗壓力為基礎,以0.05MPa逐級升壓,每級壓力的純灌時間不應小于15min。4.1 固結灌漿 漿液水灰比及變漿條件n固結灌漿漿液以普通水泥漿液為主,漿液水灰比(重量比)采用3:1、2:1、1:1、0.8:1、0.6:1、0.5:1等六個比級,開灌水灰比采用3:1。n灌漿過程中,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而注入率持續減少或注入率不
23、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漿液水灰比。n當某一級水灰比漿液的注入量達300L以上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或灌注時間大于1h而壓力不變時,應改濃一級水灰比灌注。n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視具體情況可越級變濃漿液水灰比。4.1 固結灌漿 漿液水灰比及變漿條件n灌漿前、漿液變換時和灌漿結束時均應測量漿液密度。灌漿過程中應每隔15min30min測記一次進、回漿比重,若漿液回濃則改為每隔15min測記一次,并將測量結果記錄在灌漿記錄表中。n當采用三參數灌漿自動記錄儀記錄時,90%的水灰比讀數的波動幅度應小于設計水灰比的10%。n用比重稱檢測漿液比重時,盛漿桶內應盛滿漿液,盛漿
24、桶外壁不得附著水及漿液等。n用比重計檢測時,必需將比重計擦干凈。4.1 固結灌漿 漿液水灰比及變漿條件采用比重稱檢測漿液比重4.1 固結灌漿 封孔n在設計灌漿壓力下,吸漿量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30min后可結束灌漿。n常規固結灌漿封孔采用“機械壓漿封孔法”,固結兼輔助帷幕封孔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n機械壓漿封孔法:將導管下到孔底部,用灌漿泵向導管內壓入0.6:1或0.5:1的濃水泥漿,將孔內稀漿和水置換干凈,直至孔口冒出濃漿。在封孔過程中,導管應緩慢提升,且管底應在漿液面以下一定距離;漿液凝固后應及時清除灌漿孔上部空余部分的浮漿和污水,并用M20水泥砂漿回填密實。n置換和
25、壓力灌漿封孔法:先用導管注漿法將孔內余漿置換成為水灰比0.6:1或0.5:1的濃漿,再將灌漿塞卡在孔口進行純壓灌漿封孔,封孔時間不小于30min。4.1 固結灌漿 封孔 機械壓漿封孔法施工場景4.1 固結灌漿 封孔置換和壓力封孔法施工場景4.1 固結灌漿 封孔n孔口應封填密實。4.2 帷幕灌漿 灌漿方法n灌漿孔第1段(接觸段)采用“阻塞灌漿法”灌漿,灌漿塞應阻塞在基巖面以上100cm的混凝土內;第2段及以下各段采用“小口徑鉆孔、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孔內循環法”灌注。n各灌漿段灌漿時,射漿管管口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施工程序示意圖(f)(e)(d)(c)(b)(a
26、)灌漿塞灌漿塞孔口封閉器孔口封閉器56mm91mm56mm50cm50cm50cm(a)鉆進第1段(b)第1段灌漿(c)鉆進第2段(d)第2段灌漿(e)鉆進第3段(f)第3段灌漿4.2 帷幕灌漿 灌漿方法小口徑鉆孔、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孔內循環法施工 孔口封閉器孔口封閉器壓力表壓力表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4.2 帷幕灌漿 單孔施工工藝流程 帷幕灌漿單孔施工工藝流程鉆孔鉆孔(第第1 1段段)沖孔、實測孔深,測斜沖孔、實測孔深,測斜阻塞灌漿段阻塞灌漿段裂隙沖洗裂隙沖洗壓水試驗壓水試驗灌漿灌漿埋設孔口管、待凝埋設孔口管、待凝鉆進下一段鉆進下一段沖洗、壓水試驗沖洗、壓水試驗灌漿灌漿終孔后封孔終孔后封孔掃
27、孔、實測孔深掃孔、實測孔深4.2 帷幕灌漿 段長規定n第1段(接觸段)一般為2m,遇地質缺陷可適當加長,孔口管嵌入巖深度也隨之加長;第2段為1m,第3段為2m,第4段及以下各段一般為5m,地質缺陷部位經監理單位批準可適當縮短段長;終孔段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加長段長,但最大段長不大于10m。帷幕灌漿孔段長劃分2m5m2m1m4321接觸段接觸段4.2 帷幕灌漿 沖洗n鉆孔沖洗:每段鉆孔結束即用大流量水流將孔內巖粉等物沖出,直至回水澄清后10min為止;孔底殘留物的厚度不得大于20cm。n裂隙沖洗:接觸段必須進行裂隙沖洗;單孔用壓力水脈沖方式沖洗,串通孔用風水輪換沖洗;水壓一般采用80%的灌漿壓力
28、,但不超過1MPa;風壓采用50%的灌漿壓力,但不超過0.5MPa;沖洗至回水澄清后10min為止,且總時間不少于30min,串通孔不少于2h。n沖洗后24h內必須進行灌漿,否則應重新進行沖洗。n當鄰近有正在灌漿的孔或鄰近灌漿孔灌漿結束不足24h,不得進行沖洗。n沖孔用風必須經過油水分離器過濾。4.2 帷幕灌漿 壓水試驗n單點法壓水:在穩定壓力下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4次讀數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時即可結束,并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巖體透水率q值的計算值。此法適用于檢查孔、物探孔、先導孔及其它要求采用單點法壓水的灌漿孔。n簡易壓水:在
29、穩定壓力下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巖體透水率q值的計算值。適用一般帷幕灌漿孔。n壓水壓力,一般為灌漿壓力的80%,且不大于1MPa。4.2 帷幕灌漿 灌漿壓力n主帷幕的最大灌漿壓力為4.0MPa5.0MPa,其中接觸段為1.0MPa2.5MPa;封閉帷幕最大灌漿壓力為4.0MPa4.5MPa,其中接觸段為1.0MPa1.5MPa。n灌漿時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灌漿過程中注入率較大時,可采用分級升壓或間歇升壓法灌注,使灌漿壓力與注入率相適應;灌漿壓力應嚴格控制,并應特別注意,當注入率大于10L/min,灌漿壓力不得超過5MPa。注入率與最大灌漿壓力關系表注入率
30、與最大灌漿壓力關系表注:表中各種注入率下的灌漿壓力均不得大于設計灌漿壓力。4.2 帷幕灌漿 灌漿壓力 施工人員正在升壓4.2 帷幕灌漿 灌漿壓力n灌漿壓力以安裝在回漿管上的壓力表讀數的峰值為準,壓力表指針擺動范圍應小于灌漿壓力的20%,擺動幅度應做記錄。n使用灌漿記錄儀記錄時,時段平均壓力讀數應按壓力表讀數峰值的90%控制。施工人員正在控制灌漿壓力4.2 帷幕灌漿 孔口管鑲鑄孔口管鑲鑄流程圖鉆灌第鉆灌第1 1段段掃孔、實測孔深掃孔、實測孔深下入孔口管下入孔口管注濃漿注濃漿加套管保護加套管保護待凝待凝3d5d導正孔口管導正孔口管配制孔口管配制孔口管根據孔深配制孔口管下孔口管量測外露高度校正孔口管
31、10cm孔口管注0.5:1的濃漿檢測回漿比重埋設后的孔口管安裝套管予以保護4.2 帷幕灌漿 漿液水灰比及變漿條件n漿液配比:以濕磨水泥漿液為主,漿液水灰比(重量比)采用2:1、1:1和0.6:1三個比級,開灌水灰比采用2:1。n變漿條件: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而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注入量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當某級漿液注入量已達到300L以上或灌漿時間已達1h,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改濃一級水灰比;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視具體情況越級變濃。4.2 帷幕灌漿 灌漿結束條件n同時滿足下述規定方可結束灌漿作業:設計壓力下灌漿孔第13段注入率小于0.4L/min時
32、,第4段及以下各段注入率小于1.0L/min時,再延續灌注90min。灌漿全過程中,在設計壓力下的灌漿時間不得少于120min。4.2 帷幕灌漿 終孔條件n同時滿足下述規定可以終孔:所有灌漿孔孔深均應達到設計圖紙、通知、文件規定的底線高程。終孔段基巖透水率應小于1Lu且灌漿單耗應小于20kg/m,否則應自動加深鉆灌直至滿足上述兩標準為止。終孔段遇規模較大的斷層、巖脈等地質構造時,應加深鉆孔至穿過該地質構造下盤5m以上。4.2 帷幕灌漿 封孔n帷幕灌漿封孔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n終孔段灌漿結束并經驗收合格,即用0.5:1的濃漿置換完孔內稀漿。灌漿結束灌漿結束注注0.5:1的濃漿的濃漿檢測
33、回漿比重檢測回漿比重上提射漿管上提射漿管(孔深一半孔深一半)全孔注滿濃漿全孔注滿濃漿安裝孔口封閉器安裝孔口封閉器壓力封孔壓力封孔封孔工藝流程圖4.2 帷幕灌漿 封孔操作要求n待檢測返出的濃漿比重達到1.821.85要求時,上提射漿管。n提管過程中必須保持射漿管下端口在漿液面之下不小于2m。n全孔充滿濃漿后,安裝孔口封閉器,以終孔段灌漿壓力封孔,封孔時間不少于1h。n若遇涌水孔段,純壓灌注結束后應閉漿待凝。n漿液凝固后,如上部脫空大于3m時,清除孔內污水、浮漿,采用“機械壓漿法”封平至孔口;上部脫空小于3m時,孔內污水、浮漿清除干凈后用水泥砂漿封填密實。4.2 帷幕灌漿 封孔操作要求檢測孔口返漿
34、比重安裝孔口封閉器壓力封孔4.3 特殊情況處理 4.3.1 涌水孔段處理涌水孔段處理4.3.2 析水回濃處理析水回濃處理4.3.3 漏漿處理漏漿處理4.3.4 串通孔處理串通孔處理4.3.1 涌水孔段處理 一般處理原則n提高灌漿壓力(設計壓力+涌水壓力);n灌漿結束后屏漿,時間不少于1h;n閉漿待凝,待凝時間根據涌水壓力和注入量決定:u涌水壓力小于等于0.05MPa或單耗小于等于3kg/m時可以不待凝,但連續不待凝孔段不得超過3段;u涌水壓力0.05MPa0.1MPa或單耗3kg/m20kg/m時待凝12h;u涌水壓力大于0.1MPa或單耗大于20kg/m時待凝24h。4.3.1 涌水孔段處理
35、 注意事項n對涌水孔段做閉漿待凝處理后,應重新掃孔至該段孔底觀測涌水情況,如無涌水,可直接進行下段鉆灌,如仍有涌水,應測記涌水量與壓力,并進行復灌。n復灌時,前90min用濕磨水泥灌漿,90min后使用濕磨水泥漿摻加水玻璃灌漿,漿液膠凝時間按不多于30min控制,其摻量需通過現場試驗確定。n屏漿是指灌漿達到結束條件后,為使已灌入的漿液加快凝固、提高強度,繼續使用灌漿泵對灌漿孔段內施加壓力的措施。n閉漿是指灌漿段的灌漿工作結束后,為防止孔段內的漿液返流溢出,繼續保持孔段封閉狀態的措施。4.3.1 涌水孔段處理 帷幕灌漿孔涌水現象涌水涌水4.3.1 涌水孔段處理 測記涌水壓力n發現涌水孔段后,孔口
36、封閉,連接三通,選裝合適量程的壓力表,關閉三通閘閥,每隔5min測記一次壓力,連續測讀2次沒有變化,以最終壓力值為涌水壓力,并作記錄。4.3.1 涌水孔段處理 測記涌水流量n發現涌水孔段后,封閉孔口,連接三通,備齊測量器具(量杯、秒表),測記單位時間內的涌水量,連續測讀2次至3次,取平均值,然后計算流量。4.3.1 涌水孔段處理 閉漿待凝4.3.2 析水回濃處理n灌漿過程中應該經常檢測回漿比重,以便及時發現析水回濃。n灌漿過程中,當發現回漿變濃(回濃一個比級)時,可換用回濃前水灰比的新漿灌注,若效果不明顯,延續灌注30min(但總灌漿時間不小于120min)可停止灌注。4.3.3 漏漿處理 n
37、在裂隙冒漿處用舊棉花、麻絲、棉線等物緊密地打嵌入縫隙內。n在冒漿處鑿挖巖石,將漏漿集中于一處,用鐵管引出,再用速凝水泥或砂漿對周邊進行封閉,待一定時間后,再將鐵管封堵。n在裂隙冒漿處堆壓沙袋等配重物,以達到封蓋外漏的目的。n采用低壓、限流、限量、加濃、間歇灌漿,灌注速凝漿液及混合漿液等方法。對外漏處進行人工嵌縫處理4.3.4 串通孔處理n串通孔具備同灌條件:一般應一泵一孔同時灌注,否則應塞住串漿孔,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再對串漿孔進行掃孔、沖洗,而后繼續鉆進或灌漿。n串通孔不具備同灌條件:串通孔正在鉆進應立即停鉆;串漿量較小,可在灌漿同時,在被串孔內注入清水;串漿量較大時,應將阻塞器阻塞于被串孔
38、串漿部位上方0.5m1m處,對灌漿孔繼續進行灌漿;結束后將串通孔內阻塞器取出,待凝、掃孔后進行鉆、灌。5 質量檢查質量檢查5.1 檢查孔布孔原則檢查孔布孔原則5.2 灌前、灌后聲波測試及透水率對比灌前、灌后聲波測試及透水率對比5.3 取芯及壓水檢查取芯及壓水檢查5.4 封孔質量檢查封孔質量檢查5.1 檢查孔布孔原則n固結灌漿質量檢查布孔原則:在單位注入量大的地段或認為灌漿質量有疑問的地段布置檢查孔。n帷幕灌漿質量檢查布孔原則:帷幕中心線上;巖石破碎帶、斷層、大孔隙等地質條件復雜的部位;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鉆孔偏斜大、灌漿情況不正常以及資料分析懷疑帷幕灌漿質量有問題的部位。n固結灌漿質量檢
39、查孔孔數按灌漿總孔數的5%控制;帷幕灌漿質量檢查孔的數量宜為灌漿孔總數的10%,且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至少應布置一個。5.2 灌前、灌后聲波測試及透水率對比n物探測試孔均應進行灌前、灌后聲波測試,灌后測試工作應在單元工程灌漿結束后14d進行。n物探測試檢查合格標準:每組物探測試孔的灌后物探檢測平均波速一般應大于5000m/s,95%的測點波速不小于4000m/s。n物探測試孔灌前、灌后均應逐段進行單點法壓水試驗,灌前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進行,灌后采用自下而上分段進行。n對灌漿前后的壓水試驗資料進行分析,并繪制灌前灌后有關成果曲線對比圖,對物探測試區灌漿效果作初步評價。5.3 取芯及壓水檢查n質
40、量檢查孔應取巖芯,巖芯獲得率應達90%以上。n質量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阻塞進行壓水試驗,試驗采用單點法或五點法。n一般固結灌漿質量檢查合格標準:灌后基巖透水率小于等于3Lu,單元灌區內壓水檢查孔段的合格率應達到80%以上,其余不合格孔段的基巖透水率最大值不超過4.5Lu且不集中。n固結兼輔助帷幕灌漿質量檢查合格標準:灌后基巖透水率小于等于3Lu,單元灌區內壓水檢查基巖接觸段的合格率應達到100%以上,以下各段的合格率應達90%以上,其余不合格孔段的基巖透水率最大值不超過4.5Lu且不集中。n帷幕灌漿質量檢查合格標準:灌后基巖透水率小于等于1Lu,接觸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應為100%,以下各段合
41、格率達90%以上、不合格的孔段透水率應不超過2Lu且不集中。5.4 封孔質量檢查n對封孔后孔口仍有滲水、濕痕的孔應重點抽檢。n帷幕灌漿孔封孔質量重點項目為封孔結石密實度、芯樣獲得率、采取率等,并以此完成簡要的鉆孔綜合圖表。n對有明顯異常的芯樣,應選擇有代表性巖芯進行抗壓強度、容重、空隙率試驗,并應攝影存檔。n檢查后,按灌漿孔要求進行封孔。6 排水孔排水孔6.1 鉆孔鉆孔6.2 孔內保護孔內保護6.3 孔口裝置孔口裝置6.1 鉆孔 鉆孔工藝流程鉆孔工藝流程圖現場作業準備現場作業準備孔位測量放樣孔位測量放樣鉆機安裝定位鉆機安裝定位鉆進鉆進測斜測斜沖洗沖洗終孔驗收終孔驗收6.1 鉆孔 鉆具配置、鉆孔
42、取芯n各類排水孔的俯孔應采用回轉式地質鉆機造孔,鉆頭采用硬質合金鉆頭或人造金鋼石鉆頭;仰孔可選用適宜的鉆機(如MD-50型錨固鉆機,配球齒鉆頭)造孔。回轉式鉆機6.1 鉆孔 鉆孔要求n孔位誤差不大于10cm;n俯孔孔徑110mm或91mm,仰孔孔徑91mm;n垂直孔和頂角小于5的排水孔偏斜率不得大于1%,頂角大于5的斜孔偏斜率不得大于2%;n鉆孔過程中每5m10m進行一次孔斜測量,發現偏差超標,及時糾偏處理;n孔深偏差不得大于設計孔深的1%。6.2 孔內保護n排水孔穿過全、強風化巖體或寬度較大、性狀較差的斷層、巖脈、結構面時應進行孔內保護。n排水孔孔內保護采用硬質塑料花管外包工業過濾布,硬質塑
43、料花管的型號、規格、尺寸及工業過濾布的規格、性能應滿足設計圖紙、文件的要求。6.3 孔口裝置n各類排水孔的孔口裝置應按設計圖紙、文件要求進行加工。n孔口裝置應安裝牢固,不得產生滲、漏水現象,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充水試驗,充水壓力0.1MPa0.2MPa。n使用的排水孔孔口裝置的導水管應引向廊道(或排水洞)排水溝,并保證出水暢通。7 化學灌漿化學灌漿7.1 化學灌漿設備化學灌漿設備7.2 化學灌漿材料及配比化學灌漿材料及配比7.3 膠凝時間膠凝時間7.4 灌漿方法灌漿方法7.5 灌漿結束標準灌漿結束標準7.6 設備清洗設備清洗7.7 安全防護與勞動保護安全防護與勞動保護 7.1 化學灌漿設備nHGB
44、系列化學灌漿泵,壓力在3MPa24MPa范圍內可調,排漿量5.7L/min50L/min范圍內自動調節。nCD-15型化灌設備是雙液法化學灌漿的專用設備。A、B兩種配劑在混合器內完成定量配比后,通過空氣單向流動控制裝置,由輸出端進入裂縫。n2DB1.5/3計量泵,壓力在1.5MPa3MPa范圍內可調,排漿量0.75L/min15L/min。n2JZ計量泵,壓力10MPa,排漿量0L/min2.7L/min。7.1 化學灌漿設備單液化學灌漿設備7.1 化學灌漿設備nCD-15型化灌設備是雙組份環氧樹脂化學灌漿的專用設備。雙液化學灌漿示意圖小型氣壓泵小型氣壓泵CD-15配比箱配比箱A組份組份B組份
45、組份混合器混合器裂裂縫縫灌漿灌漿儲漿供給罐儲漿供給罐nA、B兩種組份在配比箱中完成配比后,通過空氣單向流動控制裝置,經空氣管道帶壓進入混和器,充分完成混合后的環氧樹脂材料由輸出端進入裂縫。7.2 化學灌漿材料及配比n丙烯酸鹽灌漿 A液:丙烯酸鹽 10%20%主劑 甲撐雙丙烯酰胺 1%2%交聯劑 三乙醇胺 1%2%促進劑 鐵氰化鉀 00.3%緩凝劑 水 加水至總漿量的50%B液:過硫酸胺 0.5%1.5%引發劑 水 加水至總漿量的50%nCW灌漿(環氧樹脂)A液:6份(稱量比)環氧樹脂與稀釋劑 (糠醛、丙酮)攪拌混合均勻 B液:1份(稱量比)促進劑、外加劑、固化劑 7.3 膠凝時間n丙烯酸鹽灌漿
46、:漿液膠凝時間根據灌段壓水時的壓入流量調節(灌前宜做膠凝時間試驗),膠凝時間較長時可用單液,較短時宜用雙液。nCW灌漿:膠凝時間26h。丙烯酸鹽膠凝時間與耗水量之間的關系丙烯酸鹽膠凝時間與耗水量之間的關系n壓水試驗:通過壓水資料,選定適當的漿液配比,并大致估算配漿量。但使用環氧漿液處理低滲透地層時,一般不壓水而用壓丙酮代替。7.4 灌漿方法單液灌漿法流程示意圖1-盛漿桶 2-閥門 3-泵 4-流量計 5-壓力表 6-排氣管 7-止漿塞 8-鉆孔13422756827.4 灌漿方法雙液法工藝流程(a)泵前混合雙液法灌漿法流程示意圖1-盛漿桶 2-閥門 3-泵 4-流量計 5-壓力表 6-排氣管
47、7-止漿塞 8-鉆孔 9-混合器(b)泵后混合雙液法灌漿法流程示意圖652278932244甲液甲液乙液乙液1165227891乙液乙液1甲液甲液4433227.5 灌漿結束標準n丙烯酸鹽灌漿:在設計壓力下灌至連續3個注入率讀數小于0.1L/min時結束;涌水孔段應灌至孔內漿液膠凝。nCW灌漿:在設計壓力下灌至注入率小于0.01L/min,閉漿24h后結束。7.6 設備清洗n水溶性漿材(丙烯酸鹽、水玻璃)用清水沖洗即可。n環氧樹脂或聚氨脂類,必須用丙酮等溶液進行沖洗。7.7 安全防護與勞動保護 n進行安全教育,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n防火、防爆、嚴禁煙火。n按材料不同性質分別存儲,防暴曬、防潮
48、、防漏。n廢漿、廢料及清理設備、管路的廢液,應集中處理,不準隨意排入江河及污染地下水。n操作人員作業時必須穿防護服,佩戴防護眼鏡、橡膠手套,防毒口罩。n當化學藥品濺至皮膚上時,應立即用肥皂或酒精進行清洗;當漿液濺至眼睛時,應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清洗,并到醫院治療。n嚴禁操作人員在施工現場進食。8 資料整理及竣工報告編寫資料整理及竣工報告編寫8.1 基礎灌漿工程原始資料收集、匯總基礎灌漿工程原始資料收集、匯總8.2 竣工報告編寫竣工報告編寫8.1 基礎灌漿工程原始資料收集、匯總n灌漿系隱蔽工程,施工單位必須如實、準確地作好 鉆孔記錄、測斜記錄、鉆孔沖洗及裂隙沖洗記錄、壓水試驗記錄、灌漿記錄、
49、抬動變形觀測記錄、制漿記錄、現場漿液試驗記錄等施工記錄。n各項原始記錄、施工中發生的事故、揭露的地質問題、損壞或影響監測設施的情況以及打斷(壞)冷卻水管、錨索、錨桿等情況均應作好詳細記錄,灌漿原始資料應及時整理、分析。8.1 基礎灌漿工程原始資料收集、匯總n灌漿成果資料:灌漿成果一覽表 灌漿分序統計表 灌漿綜合成果表 灌漿工程完成情況表 灌漿孔平面布置圖和灌漿綜合剖面圖 各次序透水率頻率曲線圖 各次序孔單位注入量頻率曲線圖 灌漿孔測斜成果匯總表和孔斜平面投影圖8.1 基礎灌漿工程原始資料收集、匯總n檢查測試資料: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表 檢查孔鉆孔柱狀圖 灌漿材料檢驗報告 照片、錄像和巖芯實物 其
50、它的檢驗、試驗和測試資料 n排水孔工程資料整理:單元工程基礎排水孔施工完成后3d7d內提供鉆孔孔深、孔向、孔徑、孔斜、孔口保護、孔口裝置安裝及充水試驗等有關資料。8.2 竣工報告編寫n灌漿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應及時整編竣工資料和提出報告申請驗收。n灌漿工程驗收應提供的文件:u工程地質資料、設計圖紙、施工技術要求和設計修改通知等工程設計文件;u有關施工記錄、成果資料、檢驗測試資料、施工報告或施工技術總結等施工資料;u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及相關說明等質量檢查資料。注:文本框可根據需求改變顏色、移動位置;文字可編輯POWERPOINT模板適用于簡約清新及相關類別演示1234目錄點擊添加標題點擊添加標題
51、點擊添加標題點擊添加標題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 點擊添加文本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添加標題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會議基調年會視頻:年會視頻:http:/ 1、攜手超越,馭領未來、攜手超越,馭領未來2 2、你在我心里面、你在我心里面 -用心創造新未來用心創造新未來會議主體環節年度年度總結:由公司各:由公司各職能部能部門、高、高層做做09年年總結報告,告,傳遞10年度公司年度公司戰略略發展展規劃以及嘉劃以及嘉許09年度年度優秀秀員工工感感謝晚宴:晚宴:讓員工在享受晚宴的同工在享受晚宴的同時,感受公司,感受公司對他他們一年來付出的感一年來付出的感謝;讓嘉嘉賓感受耀光感受耀光紡織的關注和的關注和企企業文化文化員工才工才藝秀:加秀:加強員工互工互動,展,展現員工工風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