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煉油化工裝置大檢修和正常施工作業中主要的安全注意事項一、進入施工現場要求1、所有作業人員都必經所在裝置的車間進行安全教育和施工單位作業班組的安全教育后方可施工作業,作業人員調到其他裝置作業同樣要經過車間和班組兩級安全教育;2、進入施工現場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進入”,確認安全條件符合要求;3、嚴禁穿越起重吊裝作業警戒區域(或其它警戒區域);4、盡量不要從高處作業點或交叉作業點正下方行走通過。二、進入受限空間作業1、作業前檢查票證是否有效:“三不進罐”:沒有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不進“罐”;監護人不在現場不進“罐”;安全防護措施沒有落實不進“罐”;2、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必須熟知緊急狀況時的逃
2、生路線和救護方法;3、進入受限空間照明應使用安全電壓(12V);4、在受限空間內作業必須有良好的通風且符合要求;5、人員、機具進出受限間要清點、記錄和檢查;6、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符合作業票要求;7、對照作業票要求落實相關措施和作業條件;8、每次作業時間要求不超30分鐘。三、動火作業1、動火作業前檢查票證是否有效;“三不用火”:沒有經批準的用火作業許可證不用火,用火監護人不在現場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實不用火;2、檢查消防器材是否配備、有效和到位;3、作業票要求安全措施是否已落實到位;4、氧氣、乙炔氣瓶間距5 m,與動火點距離10 m,不準曝曬,乙炔氣瓶嚴禁臥放;5、檢查動火部位是否與作業票相符;6
3、、作業結束及時徹底清理現場,消除火種、關閉電源、氣源;7、高處動火作業應采取防止火花飛濺措施。8、裝置檢修工藝管線第一次動火作業必須辦理“一級火票”。四、高處作業1、高處作業人員的個人著裝要符合安全要求,登高停留或作業應及時系掛安全帶;2、檢查15以上高處作業是否有辦理票證;3、登高使用的腳手架是否經檢查驗收、掛牌使用;4、上下腳手架時手中不得持物(需用工具袋);5、遞送工具、材料不準上下投擲,要用繩捆牢(或吊籃)上下吊送;6、上下層同時作業時,要檢查中間是否有搭設防護隔層或錯開作業;7、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物料;8、易滑動、易滾動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墜落;9、割開的攔
4、桿要及時攔好;9、必要時應設安全警戒區,并設專人監護。五、拆卸作業1、拆卸與系統連接的設備(或閥門)應辦理拆卸作業許可證,嚴禁無證作業;2、在拆卸含有有毒有害氣體的設備(或閥門)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3、佩戴防毒器具作業的人員在未到達安全環境時不得將防毒器具摘掉;4、拆卸內部為易燃易爆介質的設備(或閥門)時,應檢查防火防爆措施是否落實到位;5、拆卸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作業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必須熟知緊急狀況時的逃生路線和自救方法;6、對于帶電設備必須切斷設備電源,并掛“禁止合閘”的警示牌。7、拆卸作業人員作業前要認真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作業時要站在上風向,設備(或閥門)松動前切記不要把螺栓全
5、部拆下,防止內部余壓和介質突然噴出傷人。8、作業過程中,對拆卸位置現場做出具體標識。9、間斷作業必須對安全措施重新確認后方可作業。六、盲板拆缷作業1、要檢查盲板作業票證是否已辦理;2、作業監護人要到位;3、作業票要求的安全措施必須已落實到位;4、作業人員應熟悉盲板拆裝作業有關要求;5、防護用品要按要求配備和到位;6、核對拆裝盲板位置是否與盲板圖一致;7、核實需要關閉的閥門是否按要求關閉;8、作業時要站在上風向位置,嚴禁正對法蘭縫隙;9、檢查是否要求使用防爆工具;10、抽堵盲板要預防管道內有余壓或殘料噴出傷人;11、作業完畢要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現場。七、吊裝作業1、吊車每天使用前要檢查是否符合要
6、求;2、要檢查吊裝作業警戒線是否按要求設立;3、要檢查吊車打腳是否符合要求;4、吊裝時,發出的信號要鮮明、準確;5、吊鉤上懸掛構件時嚴禁操作人員離開操作室;6、 當兩臺吊車同時作業時,與所吊構件之間應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離,避免發生碰撞事故;7、信號不清、吊物下方有人站立、吊物捆綁不牢、吊物重量不明及吊索具不符合規定等不準吊;8、作業過程,司索、指揮、司機要堅守崗位,密切關注周圍環境變化,有異常立刻停止作業;9、作業完畢將吊鉤和起重臂放到規定的穩妥位置,控制手柄放到零位,關閉總電源。八、起重作業1、要檢查現場使用的吊索具是否已按要求進行檢查且合格;2、要檢查現場使用的吊索具是否滿足施工方案(或
7、吊物重量)要求;3、檢查吊物綁扎部位毛刺是否打磨光滑,棱角部位是否加墊;4、檢查綁扎索具是否符合要求,綁扎是否牢固可靠;5、不能用繩索直接捆綁吊裝乙炔瓶和氧氣瓶;6、不能單繩單扎吊裝鋼管和長形型鋼;7、現場使用手拉葫蘆、滑輪及滑輪組、千斤頂是否已檢查確認符合要求;8、檢查現場使用的起重機具是否有明顯的檢查標識。九、臨時用電1、檢查施工現場使用的電器設備是否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2、檢查配電箱、導線等是否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損或帶電部分裸露現象;3、電氣設備的外殼應按有關安全規程進行防護性接地或接零4使用手電鉆、電砂輪等手用電動工具時,檢查是否有漏電保護、外殼是否接地或接零;5、熱處理電熱絲接
8、頭要保證絕緣;6、打掃衛生時,嚴禁用水沖洗或用濕布去擦拭電氣設備,以防短路、觸電;7、移動電氣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8、不得將工件等重物壓在導線上;9、臨時架設的電纜不能直接掛在鋼結構和金屬腳手架上;10、使用的行燈要檢查是否有良好的絕緣手柄和金屬護罩;11、電氣作業時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問題,切不可盲目亂動。十、機泵維修作業1、作業前檢查作業票證是否有效,要仔細了解作業內容(項目、部位、時間)應注意事項,所有內容清楚后,每個參與施工的人員在作業票上簽名確認;2、檢查現場使用的起重機具是否有明顯的檢查標識,鋼絲繩及叉扣是否達到規范要求,其他工具是否完備好用;3、檢查防護用品是否按要求配備、有效和到
9、位,要嚴格穿戴好勞保;4、作業人員必須了解檢修設備內的介質、潛在的風險、清楚相關閥門是否已關嚴、電機是否已斷電;5、作業人員必須了解作業環境,熟知易燃、易爆、有毒的作業場所緊急狀態時的逃生路線和救護方法;6、拆卸機泵前要認真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作業時要站在上風向,設備松動前切記不要把螺栓全部拆下,嚴禁作業人員正向對著法蘭口,防止內部余壓和介質突然噴出傷人;7、作業過程中,對拆卸位置現場做出具體標識,間斷作業必須對安全措施重新確認后方可作業;8、作業完畢后清點人員、機具,打掃施工現場,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十一、電器、儀表修理作業1、進入作業區域,檢查作業票是否有效,做到“三不作業”;2、檢查
10、作業安全措施是否落實到位,作業監護人是否到位;3、拆除舊儀表箱時,必須核實位置,并打開排污閥,檢查管內是否有殘液;4、在工藝管線開孔作業時,檢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作業票要求;5、高空敷設電纜,要檢查腳手架是否驗收,掛牌;6、與帶電體作業,必須檢查電源是否切斷,并掛好“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牌;7、使用帶電設備,必須檢查接地是否良好;8、高壓柜作業前,檢查該柜斷路器是否置于手車試驗位置,并接地線。十二、高壓射流清洗作業1、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雨衣、雨褲、雨鞋、膠手套、面罩、安全帽等;2、施工前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操作時應站在遇險情時有利于迅速撤離的地方;3、在距操作人員5米左右拉警戒線,
11、防止操作人員以外的人員進入或接近清洗危險區域;4、啟動高壓清洗機前,檢查柴油、水箱、機油是否夠位;檢查機具、高壓管的完好度;5、開泵要逐步升壓,不得一下升到頂點,以免發生安全事故;6、作業時不得將槍口對準他人和生產設備噴射,不得將手腳放于噴嘴處清洗污物;7、嚴格按照清洗機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主操作工和輔助工要統一好聯絡信號;8、清洗換熱器管束時,必須在噴射前把噴頭插入列管內,不能將正在噴射水流的噴頭插入管束內,否則會導致噴頭偏轉,朝向操作人員噴射,造成嚴重后果;9、高壓水槍和高壓水管如有泄漏時,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卸壓停泵才能處理,當泵還在運轉時,不得試圖阻止泄漏;10、高壓軟管不能與尖角接觸,當
12、移動軟管時,不要在粗糙表面上拉,若需拖拽軟管時,要在軟管和其他表面之間放置一些保護材料;經常檢查高壓管,防止連接處脫扣和及時發現磨損;11、作業結束,停機順序:卸壓停泵減油停機。十三、容器清污作業1、作業前檢查票證的有效性,落實“三不進罐”原則;2、監護人員和作業入員必須熟知緊急狀況時的逃生路線和救護方法;3、容器內照明必須使用安全電壓( 12V );4、監護人員要經常觀察容器內部狀況,保持和容器內作業人員的聯系;5、作業人員和機具進出容器要清點檢查和登記;6、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符合作業票證上的要求,特別是在毒有害氣體殘留嚴重的容器內作業,必須佩帶有針對性的防毒口罩或供風式面具;7、容器內油污濕滑,行走或出入要注意防滑。十四、破土作業1、要檢查破土作業是否按規定辦理破土作業許可證;2、作業前應逐項落實作業許可證中要求要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實到位;3、要檢查作業任務及安全技術交底情況是否交清楚;4、坑溝邊1米內不得堆土、堆料和停置機具;5、檢查2m以下的低處作業是否配備和使用安全繩;6、檢查使用設備是否安裝漏電保護器,手持電動工具應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7、檢查作業區域是否設置警戒線和防護措施是否已落實到位;8、在道路上及危險區域內施工,應設圍欄及警告牌,夜間應設警示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