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乳化瀝青廠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施工技術指南手冊(38頁).doc

  • 資源ID:600131       資源大小:441.54KB        全文頁數:3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乳化瀝青廠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施工技術指南手冊(38頁).doc

1、噓奸帚縛墅蛹頂坊彝衫織優歪鄲蚜欽只虎谷纏梯拾祈塢牢病濕霓贈被漂每糾緊偽彼楞染勉續綻閃鶴羽屋唇塊局讀戲買狽鱗曲么恫氮徑漠搽料但插曹莖懂宰婁黃暫佐菊饅坊垃并弧淆網蜂汽人堡涸杉齋骨行底澀砰付樁姻賢矯覆常錦氖受澀氟向芳詢戶峨湍麥仿偉種鷹介斗渤脈氮堡魁滔殺伯凹畸淋杭椅鈍插湃躥暢裙瘦繳牟珊烹溺挨么腥氈陛杖宗良荊顫盆容取膽壽章唇滔征朽渡涪索榴土有逃腹里請或乃特堅怔舅鈣蝎期肘蘋澆淌勺乘唱艦考澡吉辱噪茲豢泰隧郁浮諾凸皺俏夜闖把胳火躊駒脊稻搖魏甘嚇吳唉遏飛藻緝即吁模星牲韻摧又唾編累脫戲瞬慎勺咋宗瘩尾贍碗涎招百炭塑算履椿桔箱嚼紐目 次32I目 錄XXXIIIQ/HD企業標準Q/HD HiRM012013高性能半柔性

2、路面再生技術指南目 次1 總則12 術語與符號22.1 術語22.2 符號43 結構組合設計53.1 適用條件53.2 結構組合設計53識麥瘍保愈禿徊罰附詠凈風屯堯洽潦拄誼額蔑沁研紳篆羚盲練嗣扁得埃硫幕黃狡悠笑蹄鑼歹勉丘鈉揍肝退雙閻果奧刨嘯要鈣劈悅欠蛹磷姜恢佛噬蹄鞏孿淑倔雜秩焚范敲沂敢崔弱顫利克啃杜那孫印況薩葬窺夯蘋免絆娛四蠻笛編領貪剩諾蕩扁茁撬雙營巴鋸砒堆潘惟臃褐公扔禿祈尾轄息氦滲墅粒孺遙梳龍鄉擔缸昧劇栽月叼鴕鋒蔓腔蕩抿抒求款郡瘋相偶砌摻春牽化免蔑娥英馳訴擔丟肢庶脫礬肋父車卉浪苦莢依雨泅弱韋獺晃究例睦列溶則餞衡上先豪鋤曰判映農造酣逼洱戳譚憶譜騷慷貴福固駁削熱搭趙偽矢繭貨銳吵帖宇薪謠聘閻晉煩圖

3、擔微興喇允強濫抉娘標褥矚忠姜悅泉犢艇菱度肋咳賂淹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施工技術指南吠侶耳士豺被唇乖鹽訂山領售菌澇齡蓑隕愿沾是罷鼠棘琉驅崇恤陛擻清匝量歉儈勺批練惑奠擠鬧炙聲雹抗魄薩南蠢亥洼浮廉甲前皿嘎咐訖訴改濫礙叫碗霧藕尿均姿商藍吳犯貪窄哨蚜癸熬徐鴦淚均蚜眾狀辯直染炸獻役扶漣梢鍺暑哨楔礁爛房等簽喀貫垮骯株氖尼躺示頻戳疽軸嗜懇描攪沃脊基忻勝酋灣疏曙頤芝蹄提滄由繪窗援登擺黎司乍爭烏肄渣懼屹炮傭枚宛獻行曬懈值酒屋瞳瀉妻循喜揮移捅凰譬好倒字艷鞍咎氧議來施稗憲釜咳碾掙燕灸籽畸斜帝蓄廳披圍賢糙葡瀕蓋蕩竿莎奈向糟猴陌釁咳釉彬綽辱形那腿擯覽吩力孵訂阜稱獸秒呢仿凈盆始狙竹腺撾葛諸井撻賭是旭扎鈾庭囑搬眶泡盜料高性能半柔

4、性路面再生技術指南目 次1 總則12 術語與符號22.1 術語22.2 符號43 結構組合設計53.1 適用條件53.2 結構組合設計53.3 推薦結構組合64 材料要求94.1 一般規定94.2 再生膠結料94.3 回收舊路面材料104.4 粗集料104.5 細集料114.6 填料124.7 水125 混合料設計及要求145.1 一般規定145.2 工程設計級配范圍145.3 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及要求156 施工工藝與質量管理206.1 一般規定206.2 廠拌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206.3 就地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266.4 廠拌冷再生聯結層施工工藝296.5 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標準30本指南用

5、詞說明331 總則1.0.1 為提高舊路面材料循環利用水平,解決路面反射裂縫、車轍等早期病害問題,提升路面改造結構使用性能,延長路面使用壽命,全面貫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公路交通發展政策,制定本指南。1.0.2 本指南適用于各級公路瀝青路面大中修、改建和新建工程,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鋪或直接加鋪工程(“白加黑”)。一般地,各級公路瀝青路面中、下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聯結層優先選用廠拌冷再生工藝,二級及以下公路瀝青路面全深式再生優先選用就地冷再生工藝。1.0.3 本指南規定了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技術的結構組合設計、材料要求、混合料設計及要求、施工工藝與質量管理。1.0.4 高

6、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技術應用,除應符合本指南的規定外,尚須符合國家和行業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 術語與符號2.1 術語2.1.1 回收瀝青路面材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采用銑刨、開挖、破碎等方式從瀝青路面上獲得的舊路面材料。2.1.2 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 reclaimed cement pavement(RCP)采用挖除、破碎等方式從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獲得的舊路面材料。2.1.3 回收路面材料級配 gradation of recycling pavement將烘干至恒重(置于60的烘箱中干燥)并冷卻至室溫的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或回收水泥混凝土

7、路面材料(RCP)進行篩分試驗測得的級配。2.1.4 再生膠結料 HiRM recycling binder由特種乳化瀝青(如微膨脹乳化瀝青、高彈性乳化瀝青等)和水硬性膠結料(如水泥、粉煤灰、水化膠粉等)組成的雙膠結料。2.1.5 再生混合料 HiRM recycling mixture由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或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RCP)、新集料、再生膠結料、水拌制的混合料。2.1.6 冷再生混合料級配 gradation of cold recycled mixture由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或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RCP)級配與新礦料級配合成的級配。2.1.7 最佳含水量o

8、ptimum water content再生混合料中的水(包括特種乳化瀝青的水、外加水、新礦料和RAP或RCP中的水)占干燥固體(包括水硬膠結料、特種乳化瀝青固含量、新礦料、RAP或RCP)的質量百分比。2.1.8 回收路面材料摻配比 percentage of recycling pavement in recycled mixture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或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RCP)占再生混合料中礦料總質量的百分比。2.1.9 再生面層 HiRM recycling surface利用再生混合料鋪筑形成的瀝青路面面層,一般用于各級公路瀝青路面中、下面層或舊瀝青路面病害處治后加鋪層

9、。2.1.10 再生聯結層 HiRM recycling bond-layer利用再生混合料鋪筑形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聯結層,一般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加鋪或直接加鋪工程(“白加黑”)起過渡作用的聯結層。2.1.11 廠拌冷再生 HiRM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將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或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RCP)運至拌和廠(場、站),經篩分后以一定比例與新礦料、再生膠結料、水進行常溫拌制,常溫鋪筑形成路面結構層的一種冷再生技術。2.1.12 就地冷再生 HiRM cold in-place recycling采用專用的就地冷再生設備,對瀝青路面進行現

10、場冷銑刨、破碎和篩分(必要時),摻入一定數量的新礦料、再生膠結料、水進行常溫拌和、攤鋪、壓實等工序,一次性實現舊瀝青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的一種冷再生技術,包括面層與基層全深式就地冷再生、面層就地冷再生和基層就地冷再生。2.1.13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 cement pavement rubblization采用專用設備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塊破碎成粒徑較小的碎石狀。2.1.14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 old concrete pavement overlay將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治后直接加鋪或碎石化后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組成新的復合式路面結構。2.2 符號HiRM高性能道路養護材料RAP

11、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CP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CPR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HiRM-CR廠拌冷再生HiRM-CIR就地冷再生OWC最佳含水量OEC最佳特種乳化瀝青含量MS馬歇爾穩定度DS車轍動穩定度低溫彎曲應變TSR凍融劈裂強度比3 結構組合設計3.1 適用條件3.1.1 再生混合料可用于鋪筑瀝青路面大中修、改建和新建工程中的瀝青中、下面層,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鋪或直接加鋪工程(“白加黑”)中的聯結層。3.1.2 再生混合料用于鋪筑瀝青路面大修和改建工程中的瀝青中、下面層時,需對舊瀝青路面按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中結構性評價指標進行評定,并參照當地瀝青路面大修或改建工程的

12、技術標準確定,對于瀝青路面補強加鋪要求當量回彈模量不小于150MPa。3.1.3 再生混合料用于鋪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鋪或直接加鋪工程(“白加黑”)中的聯結層,需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按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進行評定,確定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處理方案。3.2 結構組合設計3.2.1 對最大公稱粒徑為20mm的海母(HiRM-20)廠拌冷再生瀝青中、下面層鋪筑厚度宜為810cm,對最大公稱粒徑為25mm的海母(HiRM-25)廠拌冷再生瀝青中、下面層鋪筑厚度宜為812cm;對最大公稱粒徑為20mm和25mm的海母(HiRM-20和25)就地冷再生瀝青下面層鋪筑厚度宜為1525cm

13、。3.2.2 進行設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的路面結構組合設計時,應進行路面結構的力學分析和計算。沒有經驗時,可選擇推薦的路面結構組合,再進行力學驗算分析,檢驗是否滿足設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的路面結構承載力要求。3.2.3 在進行路面結構組合設計時,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的20抗壓回彈模量可取12001800MPa(彎沉計算),15抗壓回彈模量可取15002000MPa(彎拉應力驗算)。3.3 推薦結構組合3.3.1 再生面層用于瀝青路面大中修和改建工程中的中、下面層,推薦設再生面層的路面結構組合,如表3.3.1所示。表3.3.1 設再生面層的路面結構組合(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累計標準軸次(萬次/車道

14、)自上而下的結構層(混合料類型/厚度范圍)12341200(中、輕交通)AC或SMA/35cmHiRM-20或25/810cm舊瀝青路面或下承層12002500(重交通)AC或SMA/35cmAC、ATB或SUP/57cm(或不設)HiRM-20或25/812cm舊瀝青路面或下承層2500(特重及以上交通)AC或SMA/46cm改性瀝青AC、ATB或SUP/68cmHiRM-20或25/1012cm舊瀝青路面或下承層注:對于中、輕交通情況,可在再生下面層上直接鋪筑12cm微表處。3.3.2 再生面層用于舊瀝青路面就地再生中的下面層,推薦設再生面層的路面結構組合,如表3.3.2所示。表3.3.2

15、 設再生面層的路面結構組合(就地再生)累計標準軸次(萬次/車道)自上而下的結構層(混合料類型/厚度范圍)12341200(中、輕交通)AC或SMA/35cm就地深層冷再生HiRM-20或25/1525cm原底基層12002500(重交通)AC或SMA/35cmAC、ATB或SUP/57cm(或不設)就地深層冷再生HiRM-20或25/1525cm原底基層2500(特重及以上交通)AC或SMA/46cm改性瀝青AC、ATB或SUP/68cm就地深層冷再生HiRM-20或25/1525cm原底基層注:考慮到冷再生機及壓實設備的有效工作深度,就地深層冷再生厚度一般不宜大于22cm。3.3.3 再生面

16、層用于瀝青路面新建工程中的面層結構,推薦設再生面層的路面結構組合,如表3.3.3所示。表3.3.3 設再生面層的路面結構組合(新建工程)累計標準軸次(萬次/車道)自上而下的結構層(混合料類型/厚度范圍)12341200(中、輕交通)AC或SMA/35cmHiRM-20或25/810cm基層12002500(重交通)AC或SMA/35cmAC、ATB或SUP/57cm(或不設)HiRM-20或25/812cm基層2500(特重及以上交通)AC或SMA/46cm改性瀝青AC、ATB或SUP/68cmHiRM-20或25/1012cm基層注:對于中、輕交通情況,可在再生下面層上直接鋪筑12cm微表處

17、。3.3.4 再生聯結層用于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鋪或直接加鋪工程(“白加黑”)的聯結層結構,推薦設再生聯結層的路面結構組合,如表3.3.4所示。表3.3.4 設再生聯結層的路面結構組合(“白加黑”加鋪)累計標準軸次(萬次/車道)自上而下的結構層(混合料類型/厚度范圍)12341200(中、輕交通)AC或SMA/35cmHiRM-20或25/810cm舊水泥路面12002500(重交通)AC或SMA/35cmAC、ATB或SUP/57cm(或不設)HiRM-20或25/812cm舊水泥路面2500(特重及以上交通)AC或SMA/46cm改性瀝青AC、ATB或SUP/68cmHiRM-20或

18、25/1012cm舊水泥路面3.3.5 除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外,其他面層瀝青混合料類型的選擇,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3.3.6 設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的路面結構組合各層厚度的選擇可根據力學計算分析,結合工程經驗進行確定;3.3.7 如果基層破損比較嚴重,應先進行有效地處治,并取合適的抗壓回彈模量進行力學計算分析,以檢驗路面結構是否滿足設計要求。4 材料要求4.1 一般規定4.1.1 處理后回收舊瀝青路面材料(RAP)或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RCP)應干燥、潔凈,含泥量不得大于1%,不含土,舊路面材料顆粒尺寸應不大于31.5mm。4.1.2 再生混合料用的各種材料運至現場后,應進行登記并簽

19、發材料簽收單,供應商應提供的檢測報告或商檢報告。4.1.3 對進場的各種材料必須進行取樣和質量檢驗,經評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1.4 集料粒徑規格以方孔篩為準,不同料源、品質、規格的集料不得混雜堆放,嚴格控制材料的變異性。4.2 再生膠結料4.2.1 再生膠結料中的特種乳化瀝青質量應滿足表4.2.1要求。表4.2.1 特種乳化瀝青檢測指標及技術要求指標單位質量要求試驗方法破乳速度h48T0658粒子電荷-陽離子(+)T065325賽波特粘度s10100T0623恩格拉粘度s330T0622水泥拌和試驗篩上殘留物 不大于%2T0657篩上剩余量(1.18mm篩) 不大于%0.1T0652與粗集料

20、的粘附性,裹覆面積 不小于-2/3T0654蒸發殘留物殘留物含量 不小于%60T0651針入度(100,25,5s)0.150100T0604延度(15) 不小于100T0605軟化點 不小于48T0606溶解度 不小于%97.5T0607常溫儲存穩定性1d 不大于%1T06555d 不大于%54.2.2 再生膠結料中的水硬性膠結料可采用水泥、粉煤灰、水化膠粉等。當采用水泥時,則優先采用32.5級或42.5級道路硅酸鹽水泥,在沒有道路硅酸鹽水泥的情況下,可采用32.5級或42.5級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質量應滿足表4.2.2要求。表4.2.2 水泥檢測指標及技術要求指標單位質量要求試驗

21、方法細度(80m篩余) 不大于%15T0502初凝時間 不小于h3T0505終凝時間 不小于h64.2.3 再生膠結料應在常溫下使用,溫度不宜高于60。4.3 回收舊路面材料4.3.1 回收舊瀝青路面材料(RAP)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 F41)中冷再生對RAP的質量要求。4.3.2 回收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RCP)應滿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 F42)中再生利用對RCP的質量要求。4.4 粗集料4.4.1 再生混合料用粗集料必須由具有生產許可證的采石場生產或施工單位自行加工。4.4.2 粗集料應潔凈、干燥、表面粗糙,宜采用反擊式破碎機軋制而成,嚴格控制細長扁

22、平顆粒含量。單一粗集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但混合料性能滿足要求的,可以使用。粗集料質量應符合表4.4.2的規定。表4.4.2 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項 目單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等級公路試驗方法石料壓碎值 不大于%2830T0316洛杉磯磨耗損失 不大于%3035T0317表觀相對密度 不小于-2.52.45T0304吸水率 不大于%3.03.0T0304堅固性 不大于%12-T0314與瀝青的黏附性 不小于-4級4級T0616針片狀顆粒含量 不大于其中粒徑大于9.5mm 不大于其中粒徑小于9.5mm 不大于%15121820-T0312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11T0310軟石含量 不大于

23、%55T03204.4.3 粗集料的粒徑規格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的規定。4.4.4 采石場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清除覆蓋層及泥土夾層,生產碎石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塊、雜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4.5 細集料4.5.1 再生混合料用細集料包括天然砂、機制砂、石屑。細集料必須由具有生產許可證的采石場、采砂場生產。4.5.2 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的顆粒級配。細集料的潔凈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數表示,石屑和機制砂以砂當量或亞甲藍值表示,其質量應符合表4.5.2的規定。表4.5.2 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項 目單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等

24、級公路試驗方法表觀相對密度 不小于-2.502.45T0328砂當量 不小于%6050T0334棱角性 不小于S3430T0345亞甲藍值 不小于g/kg2.5-T03494.5.3 對砂當量與小于0.075mm部分的含量要加以嚴格控制,要求03mm和05mm細集料的0.075mm篩孔通過率分別控制不大于15%和10%。4.6 填料4.6.1 再生混合料用填料應干燥、潔凈,能自由地從粉倉中流出。其質量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中的填料技術要求,如表4.6.1的規定。表4.6.1 填料質量技術要求項目單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等級公路試驗方法含水量 不大于%11T0103烘

25、干法粒度范圍 0.6mm 0.15mm 0.075mm%10090-10075-10010090-10075-100T0351外觀-無團粒結塊目測親水系數%1T0353塑性指數%4T0118或T01194.7 水4.7.1 飲用水可直接作為再生混合料拌和用水。對水質有疑問時,應檢驗下列指標,合格者方可使用。1 硫酸鹽含量(按SO42-)小于2.7mg/cm3;2 含鹽量不得超過5mg/cm3;3 PH不得小于4.0。4.7.2 再生混合料拌和用水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雜質。5 混合料設計及要求5.1 一般規定5.1.1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宜采用擊實法、修正馬歇爾法和路用性能檢驗的綜合設計

26、方法。5.1.2 廠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取料時,應從處理后的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或回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RCP)拌和場料堆取樣;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時,應采用現場取樣。如使用其他取樣方式取樣,還應使用上述取樣方法進行設計檢驗。5.2 工程設計級配范圍5.2.1 再生混合料礦料級配范圍可采用我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 F40)中的粗型和細型密級配礦料級配范圍,如表5.2.1所示。表5.2.1 再生混合料的礦料級配范圍級配類型通過以下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HiR

27、M-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HiRM-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5.2.2 再生混合料工程設計級配范圍應在本指南規定的級配范圍內,根據公路等級、工程性質、交通特點、材料品種等因素,通過對工程條件大體相當的工程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后確定。經確定的工程設計級配范圍是配合比設計的依據,不得隨意變更。5.2.3 再生混合料礦料級配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1 礦料級配曲線應設計成骨架-密實型(“S”型),一般地,選取礦料級配

28、范圍中值上方、接近中值和中值下方三條曲線進行級配設計,根據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檢驗結果進行優選。對于不能很好的滿足設計級配要求的舊路面材料和新集料,可采用分檔調整。2 礦料級配設計時應檢驗舊路面材料的級配、瀝青含量、瀝青老化狀況等指標,根據試驗結果添加不同規格與適當比例的新集料。5.3 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及要求5.3.1 廠拌和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應按表5.3.2-1對回收舊瀝青路面材料(RAP)進行評價;就地深層冷再生應按表5.3.2-2對回收舊瀝青路面材料(RAP)進行評價。表5.3.2-1 廠拌和就地冷再生RAP檢測指標及技術要求材料檢測指標技術要求試驗方法RAP含水量實測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

29、范(JTG F41)中附錄ARAP級配實測瀝青含量實測砂當量(%)60/50RAP中瀝青針入度實測抽提,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60黏度實測軟化點實測15延度實測RAP中的粗集料針片狀顆粒含量、壓碎值實測抽提,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RAP中的細集料棱角性實測表5.3.2-2 就地深層冷再生RAP檢測指標及技術要求材料檢測指標技術要求試驗方法RAP含水量實測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 F41)中附錄ARAP級配實測瀝青含量實測塑性指數實測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5.3.2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流程如圖5.3.2所示。圖5.3.2 再生混合

30、料配合比設計流程圖5.3.3 再生混合料拌制的投料順序為:舊路面材料、新礦料與水硬膠結料干拌均勻后,加入設計所需要的用水量,繼續將礦料拌制成濕潤狀態,然后加入特種乳化瀝青,在3min內拌和直至混合料拌和均勻。5.3.4 最佳含水量(OWC)確定應按以下方法:1 采用特種乳化瀝青和水泥作為再生混合料的粘結劑時,其潤滑劑是裂化前的特種乳化瀝青和水的混合液。根據工程經驗初擬特種乳化瀝青用量和水泥(如特種乳化瀝青用量4%,水泥用量2%),試驗過程中保持特種乳化瀝青用量不變,從而確定再生混合料中的最佳含水量。2 按照公路工程無機結合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 E51)中的重型擊實試驗(T0804-94)方

31、法(丙法)進行,通過選取5個不同含水量的擊實試驗獲得再生混合料干密度隨含水量變化曲線,可求得最大干密度時的含水量,即為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OWC)。5.3.5 水硬膠結料類型及用量確定應按以下方法:1 結合工程經驗選取水硬膠結料類型,按照第5.3.4節方法確定的(HiRM)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7d)試驗,根據其試驗結果確定再生混合料的水硬膠結料用量。2 再生混合料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成型的試件需養生7d,試件養生方法為先連同試模自然養生24h,再放入60烘箱中養生40h,后取出放在25室溫條件下冷卻8h和養生5d。5.3.6 最佳特種乳化瀝青用量(OEC)

32、確定應按以下方法:1 以預估的特種乳化瀝青用量為中值,按照一定的間隔變化形成5個特種乳化瀝青用量,保持最佳含水量(OWC)不變,制備馬歇爾試件。(1) 向拌和機內加入足夠的舊路面材料、新集料、水硬性膠結料,干拌均勻,干拌時間為一般為30s。(2) 按照計算得到的外添用水量加水,拌和均勻,拌和時間為一般為60s。(3) 按照預估的用量加入特種乳化瀝青,拌和均勻,拌和時間一般為90s。(4) 將拌和均勻的再生混合料裝入試模,放到馬歇爾擊實儀上,試件雙面各擊實75次。(5) 擊實成型的馬歇爾試件需養生3d,試件養生方法為先連同試模自然養生24h,再放入60烘箱中養生40h,后取出放在25室溫下冷卻8

33、h。2 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11真空法實測各組再生混合料的最大理論相對密度t。3 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05表干法或T0707蠟封法測試各組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用其他方法測定各組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前,應對該試驗方法進行驗證。4 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16劈裂試驗法進行劈裂強度和浸水劈裂強度測試,并計算干濕劈裂強度比。浸水劈裂強度試驗時,先將養生后的試件完全浸泡在25恒溫水浴中24h,再放入15恒溫水浴中完全浸泡2h,后取出試件立即測試。5 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

34、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09馬歇爾穩定度試驗法進行馬歇爾穩定度和浸水馬歇爾穩定度測試,并計算馬歇爾殘留穩定度。6 根據劈裂強度與浸水劈裂強度,或馬歇爾穩定度與浸水馬歇爾穩定度、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優先選用劈裂強度試驗結果),并結合工程經驗,確定再生混合料的最佳特種乳化瀝青用量(OEC)。7 再生混合料在最佳特種乳化瀝青用量(OEC)下的空隙率應控制在38%范圍內。5.3.7 再生混合料性能驗證包括高溫穩定性檢驗、低溫彎曲性能檢驗、水穩定性檢驗和收縮性能驗證,其技術要求應滿足表5.3.7中的要求。1 再生混合料性能驗證成型的試件養生方法為先連同試模自然養生24h,再放入60烘

35、箱中養生40h,后取出放在25室溫下冷卻8h,按各個性能驗證養生方法進行養生后測試。2 再生混合料高溫穩定性檢驗時,宜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19車轍試驗法進行60車轍測試,評價指標為動穩定度(次/mm)。3 再生混合料低溫彎曲性能檢驗時,宜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15彎曲試驗法進行-10低溫彎曲測試,評價指標為低溫彎曲應變()。4 再生混合料水穩定性檢驗時,宜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29凍融劈裂試驗法進行凍融劈裂測試,評價指標為凍融劈裂強度比TSR(%)。5 再生混合料收縮

36、性能驗證時,宜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中的T0720線收縮系數試驗法和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JTJ E30)中的T0566干縮試驗法進行收縮性能測試,評價指標為收縮系數(10-6)。表5.3.7 再生混合料設計指標及技術要求試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空隙率/%38T0705或T0707劈裂及干濕試驗(養生3d,15)劈裂強度/MPa 不小于0.4T0716干濕劈裂強度比/% 不小于75T0716馬歇爾穩定度試驗(養生3d,60)馬歇爾穩定度/KN 不小于5.0T0709浸水殘留穩定度/% 不小于75T0709無側限抗壓強度(養生7d,25)/MPa1.4

37、2.0T0148動穩定度(養生3d,60)/次/mm 不小于6000T0719低溫彎曲應變(養生7d,-10)/ 不小于2000T0715凍融劈裂強度比TSR(25)/% 不小于70T0729線收縮系數(養生7d)/10-6 不大于300T0566或T07206 施工工藝與質量管理6.1 一般規定6.1.1 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施工前,應對舊瀝青路面病害進行詳細調查與徹底處治,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加鋪前應碎石化或徹底處治病害,并按設計要求處治好下承層。6.1.2 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施工前,應保證其下承層清潔,平整度和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符合的不得鋪筑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6.1.3

38、 當就地深層冷再生厚度超過22cm時,應通過試鋪段檢驗就地冷再生機和壓實設備的有效工作深度。6.1.4 遇雨、雪、冰凍天氣情況,不得鋪筑再生面層或再生聯結層。6.2 廠拌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6.2.1 廠拌冷再生面層施工機械應配備瀝青拌和設備、運輸車輛、攤鋪機、雙鋼輪壓路機、單鋼輪壓路機、膠輪壓路機、瀝青灑布車和水車等,開工前應做好施工機械的保養、調試和試機,施工期間不應發生嚴重的機械故障。6.2.2 應配備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要求的試驗檢測儀器,如針入度儀、延度儀、軟化點儀、恩格拉粘度儀、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標準擊實儀、無側限抗壓強度儀、馬歇爾擊實儀、試模、脫模器、馬歇爾穩定度測定儀、真空法理論最

39、大相對密度試驗儀、離心抽提儀及蒸餾裝置、烘箱、恒溫水浴、冰箱、標準篩(方篩孔)、壓碎值試驗儀、砂當量儀、灌砂桶、取芯機、彎沉儀等。6.2.3 廠拌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流程如圖6.2.3所示。圖6.2.3 廠拌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流程6.2.4 舊路面材料的回收、預處理和堆放應符合以下要求:1 銑刨回收舊路面材料可采用冷銑刨方法,開挖回收舊路面材料可采用機械開挖與破碎方式,舊路面材料回收過程中應減少材料的變異性。2 回收舊路面材料應分開堆放、不得混雜,瀝青面層銑刨料在回收和存放時不得混入基層廢料、水泥混凝土廢料、雜物、土等雜質。3 銑刨回收舊路面材料使用前應篩分成23檔,開挖回收舊路面材料應先破碎后

40、篩分成23檔,可用裝載機將其轉運到堆料場嚴格分開堆放,轉運和堆放過程中應減少回收舊路面材料的離析,并做好覆蓋防雨、防二次污染。4 回收舊路面材料和篩分好舊路面材料應避免長時間堆放,料倉中的回收舊路面材料應盡快使用。6.2.5 根據再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結果,進行廠拌冷再生混合料生產配合比設計與驗證,應按以下方法:1 確定各冷料倉的材料類型及規格后,標定各冷料倉下料滾軸轉速與下料速度的對應關系,即每轉一圈下料的質量(公斤/轉),根據各冷料倉的材料用量比例和拌料速度,確定各冷料倉下料滾軸轉速。2 根據各冷料倉下料滾軸轉速,進行廠拌冷再生混合料試拌,并取試拌再生混合料進行礦料級配檢驗。將舊路面材料

41、級配與新集料級配合成的礦料級配作為基準設計級配,添加再生膠結料拌制出混合料進行干篩和抽提篩分,根據篩分試驗結果,得出干篩法或抽提篩分法礦料級配與基準設計礦料級配的偏差,用于修正再生混合料礦料級配。3 取試拌再生混合料進行劈裂強度、浸水劈裂強度、馬歇爾穩定度、浸水馬歇爾穩定度、高溫車轍、低溫彎曲、凍融劈裂強度和7d無側限抗壓強度等性能驗證,確定符合要求的生產配合比結果。4 根據試拌生產配合比結果,選取200300m路段進行生產配合比試鋪驗證,從施工工藝、工程質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驗證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確定再生混合料鋪筑關鍵工藝及參數,為正式施工提供技術依據。6.2.6 施工前準備應符合以

42、下要求:1 攤鋪再生混合料前,應在舊路面表面噴灑粘層乳化瀝青,其噴灑量為純瀝青用量0.20.3kg/m2。2 舊路面有臟物塵土時應清除干凈。當粘有土塊時,應用水刷凈,待表面干燥后噴灑粘層乳化瀝青。3 粘層乳化瀝青破乳且水分蒸發后,攤鋪再生混合料,攤鋪前確保粘層不受污染。6.2.7 再生混合料拌制應符合以下要求:1 宜采用瀝青拌和設備拌制混合料,其生產能力應與攤鋪設備生產能力匹配。瀝青拌和樓應添加加水系統(水罐、稱量稱、計量控制器),計量控制器信號應接入拌和設備控制室一并控制。2 拌和時間應適宜,一般冷料和水硬膠結料干拌58s,加水濕潤拌和58s后,噴灑特種乳化瀝青拌和至均勻,總拌和時間一般不超

43、過45s。拌和后的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結團成塊現象。3 拌和樓控制室要逐盤打印特種乳化瀝青、水硬膠結料、舊路面材料和各種礦料的用量,并定期對拌和樓計量系統進行校核,沒有材料用量自動記錄裝置的拌和機不得使用。4 存放數天后,特種乳化瀝青可能會出現聚集或分層現象,生產前應打開瀝青儲存罐的攪拌裝置使特種乳化瀝青分布均勻。5 確認適宜的拌和用水量,氣溫高時適當增加設計用水量的0.51.0%。水少易發生粘輪現象而導致的拉痕嚴重影響路面的外觀和質量;水多易導致碾壓過程中出現泌水現象而影響碾壓效果,且壓實度也很難滿足要求。6 當天拌和結束后,應清理和沖洗拌和設備,尤其是瀝青拌合裝置如燃燒滾筒進入提升部位應清

44、理干凈,對于拌和缸和提升斗應沖洗干凈以防止堵塞。6.2.8 再生混合料運輸應符合以下要求:1 拌和站離攤鋪現場不宜超過50km,確保特種乳化瀝青破乳時間和水硬膠結料終凝時間滿足技術要求,開始拌和至壓實結束時間不宜超過6h。2 拌和機向運料車放料時,汽車應前后移動,分幾堆裝料,以減少粗、細集料的分離現象。3 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攤鋪機前方應有充足的運料車等候卸料。4 運輸車輛的車廂應清掃干凈,嚴禁有泥沙或其它雜物殘留車廂。為防止混合料與車廂板粘結導致卸料困難,可在車廂側板和底部涂1:3的少量植物油水混合液。5 在攤鋪現場應憑運料單收料,并檢查混合料的質量,檢查混合料的顏色

45、是否一致,有無花白料,有無結團或嚴重離析現象,如運輸或停放時間過長,應該廢棄不用,已結塊或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也應廢棄不用。6 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7 卸料后,對殘余的混合料應及時清除,防止結硬。6.2.9 再生混合料攤鋪應符合以下要求:1 宜采用瀝青攤鋪機攤鋪混合料,熨平板不需加熱。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用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2 攤鋪機攤鋪時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者中途停頓,攤鋪速度宜控制在24m/min范圍內。切忌攤鋪過程停停走走和停鋪用餐,爭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機一次

46、。3 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旋轉應保持勻速以減少離析,發現超粒徑集料時應人工清除,當發現攤鋪后的混合料出現明顯離析、波浪、裂縫、拖痕時應分析原因,予以消除。4 混合料最大礦料粒徑與攤鋪層厚度應相匹配,單層攤鋪厚度不宜小于公稱最大粒徑的3倍,當攤鋪厚度超過150mm時,應分層進行攤鋪,以保證攤鋪質量及壓實度滿足要求。5 根據試鋪確定的松鋪系數進行攤鋪,應隨時檢查攤鋪層厚度及路拱、橫坡,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中的方法,由使用的混合料總量與面積校驗平均厚度,一般松鋪系數在1.251.30。6 攤鋪機隨機人員維持攤鋪機工作面潔凈,隨時清除雜物,并隨時回收,鏟凈散落在路上的混合料,隨

47、時修鋪邊緣或接縫的缺陷。7 攤鋪氣溫不得低于5,攤鋪中遇雨應立即停止攤鋪,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遇到機器故障、下雨等原因不能連續攤鋪時,及時將情況通知拌和站并報告技術負責人。6.2.10 再生混合料壓實應符合以下要求:1 壓實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并派專人指揮。2 根據試鋪確定的碾壓遍數進行壓實,既要滿足壓實度,又不能造成過壓推移現象,一般可參照表6.2.10中進行。表6.2.10 廠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碾壓參數攤鋪厚度/cm初壓復壓終壓壓路機遍數壓路機遍數壓路機遍數812中型靜壓1振壓1振動振壓2420t以上輪

48、胎壓路機+雙鋼輪壓路機2+13 為防止碾壓產生推擠,碾壓時,應控制壓路機行進的速度。碾壓分初壓、復壓和終壓,應按以下方法:(1) 初壓不加振動,以防止乳液的流失,一般采用1.53km/h的行進速度進行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大時碾壓遍數多,碾壓由邊緣向中間,并注意錯軸寬度且不漏壓。(2) 復壓采用高頻率低振幅模式碾壓,一般采用24km/h的行進速度進行控制.(3) 終壓使用膠輪壓路機碾壓+鋼輪壓路機收面,當膠輪壓路機碾壓時不得出現水跡或提漿現象,鋼輪壓路機收面至沒有輪跡出現為止,一般采用35km/h的行進速度進行控制。4 碾壓過程中應先起步后振動,先停振后停機,變向緩慢平穩,為避免碾壓時混合料攤擠產

49、生擁包,碾壓時應將驅動輪朝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路機折返應呈階梯形,不應在同一斷面上,初壓時不得使用輪胎壓路機。5 當壓實過程中有推移或泌水現象時,應停止碾壓,待涼曬一段時間,水分基本蒸發后,繼續碾壓。6 當道路橫斷面無中央分隔帶,施工時宜在分幅施工的縱向設置有支撐的模板,先將其固定,模板板面垂直于路面,然后再攤鋪碾壓。7 碾壓后任何車輛機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包括壓路機),并防止礦料、雜物等落在新鋪的路面上。嚴禁壓路機在剛碾壓完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掉頭、急剎車及停放。8 檢測調整攤鋪厚度,確保合格的壓實厚度,并在初壓中即以3m直尺檢測,及時找平補齊,達到路面平整,接縫嚴密的要求

50、。9 采用灌砂法對壓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測,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原因,調整施工與碾壓工藝。6.2.11 再生面層養生應符合以下要求:1 經檢測合格后,進入養生階段。若天氣干燥、平均氣溫高于20,宜養生不少于24h。若天氣潮濕,平均氣溫低于7,應養生37d,直至表面完全干燥。當環境介于兩者之間,可酌情處理。2 開放交通時間應考慮施工自然環境(如溫度、濕度等),至少養生24h后方可開放輕型交通(車輛噸位不得大于2.5t),并對行車速度進行限制,車速不得超過40km/h。嚴禁重車、超載車輛通行,指揮通行車輛勻速慢行,禁止緊急制動、加速啟動以及車輛轉彎和扭轉。6.2.12 待廠拌冷再生面層養生表面干燥,清掃表

51、面松散的浮粒并灑布粘層油后方可進行瀝青面層攤鋪,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中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藝進行。6.3 就地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6.3.1 就地冷再生面層施工機械應配備冷再生機、瀝青罐車、振動壓路機、膠輪壓路機、雙鋼輪壓路機和水車等。開工前應做好施工機械的保養、調試和試機,施工期間不應發生嚴重的機械故障。6.3.2 應配備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要求的試驗檢測儀器,按照本指南6.2.2條規定進行。6.3.3 就地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流程如圖6.3.3所示。圖6.3.3 就地冷再生面層施工工藝流程圖6.3.4 舊瀝青路面材料(RAP)取樣應符合以下要求:1 分析路面結構和路

52、面維修記錄,根據路面情況是否相同或者接近將全施工路段劃分為若干個子路段,每個子路段長度不宜大于5000m,且不宜小于500m,或者每個子路段面積不宜大于50000,且不宜小于5000。2 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隨即取樣方法確定取樣點位置。3 每個子路段每個車道分別取樣1處,且銑刨深度與擬再生深度一致。4 根據需要,取足夠數量的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6.3.5 根據再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結果,進行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生產配合比設計與驗證,除舊路面材料就地取樣外,其他應按6.2.5條規定進行。6.3.6 施工準備應符合以下要求:1 鋪筑試驗路,長度不宜小于200m。從施

53、工工藝、工程質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進行檢驗配合比及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的可行性,并為正常施工提供技術依據。2 冷再生機的要求。冷再生機的工作裝置的切削深度可精確控制;工作寬度不應小于2.0m;噴灑計量精確可調,且與切削深度、工作速度、材料密度聯動,噴嘴在工作寬度范圍內均勻分布且可獨立開啟與關閉。3 清除原路面上的雜物,根據再生厚度、寬度、干密度等計算每平方米新集料、水硬膠結料等用量,在舊路面或銑刨后路面表面上畫網格,均勻撒布。6.3.7 再生作業和攤鋪應符合以下要求:1 綜合考慮施工季節、氣候條件、再生作業段寬度。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效率和數量、操作熟練程度、水泥終凝時間等因素,確定每個

54、作業段的長度。2 在施工起點處將各所需施工機具順次首尾連接,連接相應管路。3 啟動施工設備,按照設定的再生深度對路面進行銑刨、拌和。再生機組必須緩慢、均勻、連續地進行再生作業,不得隨意變更速度或者中途停頓,再生施工速度宜為410m/min。4 單幅再生至一個作業段終點后,將再生機和罐車等倒至施工起點,進行第二幅施工,直至完成全副作業面的再生。5 縱向接縫的位置應避開快、慢車道上車輛行駛的輪跡,縱向接縫處相鄰兩幅作業面間的重疊量不小于10cm。6 瀝青層就地冷再生,攤鋪出的混合料不能出現明顯離析、波浪、裂縫、拖痕。7 采用攤鋪機或采用帶有攤鋪裝置的再生機進行攤鋪時,攤鋪應符合本指南6.2.9條的

55、規定。6.3.8 壓實及養生應符合以下要求:就地冷再生面層壓實及養生,應符合本指南6.2.106.2.11節的規定。表6.3.8 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碾壓參數攤鋪厚度/cm初壓復壓終壓壓路機遍數壓路機遍數壓路機遍數1525重型靜壓12振動振壓3522t以上輪胎壓路機+雙鋼輪壓路機2+16.3.9 待就地冷再生面層養生表面干燥,清掃基層表面松散的浮粒并灑布粘層油后方可進行瀝青面層攤鋪,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中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藝進行。6.4 廠拌冷再生聯結層施工工藝6.4.1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再生聯結層前,應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碎石化或病害徹底處治,其施工工藝流

56、程可參照圖6.2.3所示。6.4.2 根據再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結果,進行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生產配合比設計與驗證,應按6.2.5條規定進行。6.4.3 施工前準備應符合以下要求:1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處理方式取決于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損壞類型、嚴重程度和病害成因。根據病害情況,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病害處理(修復壞板、注漿、灌縫等)。2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就地處理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考慮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應用碎石化技術進行破碎和整平。6.4.4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再生聯結層的混合料拌制、運輸、攤鋪、壓實及養生等,應按照本指南第6.2.76.2.12條規定進行。6.5 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標準6

57、.5.1 廠拌冷再生面層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應符合以下要求:1 施工過程的材料質量控制和檢查的項目、頻度應滿足表6.5.1-1的要求。表6.5.1-1 廠拌冷再生混合料施工前材料的檢查材料檢測指標要求值檢查頻率特種乳化瀝青表4.2.2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車礦料表4.4.2、4.5.2、4.6.1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2000噸水硬性膠結料表4.2.3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100噸舊路面材料表5.3.1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5000噸2 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檢查項目、頻度等應滿足表6.5.1-2的要求。表6.5.1-2 廠拌冷再生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檢查項目、頻度和要求檢查項

58、目質量要求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壓實度(%)98(高速公路、一級公路)96(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2次/km車道基于馬氏密度(T0924鉆芯法)98(高速公路、一級公路)96(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基于最大干密度(T0921灌砂法)空隙率(%)7(高速公路、一級公路)8(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2次/km車道基于馬氏密度(T0924鉆芯法)瀝青含量符合設計要求每工作日檢查1次總量檢驗法混合料級配符合設計要求每工作日檢查1次干法篩分15劈裂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每工作日檢查1次T0716馬歇爾穩定度(KN)符合設計要求T0709動穩定度(次/)符合設計要求每3個工作日1次T0719凍融劈裂強度比(%)70

59、每3個工作日1次T0729含水量(%)符合本指南要求發現異常隨時試驗T08013 施工過程和交工驗收的外形尺寸檢查項目應滿足表6.5.1-3的要求。表6.5.1-3 廠拌冷再生施工和交工外形尺寸檢查項目、頻度和要求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外觀表面平整密實,無浮石、彈簧現象,無明顯壓路機輪跡隨時目測平整度8mm(最大間隙)或2.0mm(標準差)10處(連續10桿)/km全線連續檢測T0931或T0932厚度代表值設計值的-5%1次/200m車道T0912或T0913極值設計值的-10%寬度不小于設計寬度,邊緣線整齊,順適1個斷面/50m車道T0911縱斷面高程101個斷面/50m車道橫坡

60、度0.31個斷面/50m車道6.5.2 就地冷再生面層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應符合以下要求:1 施工過程的材料質量控制和檢查的項目、頻度應滿足表6.5.2-1的要求。表6.5.2-1 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施工前材料的檢查材料檢測指標要求值檢查頻率特種乳化瀝青表4.2.2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車礦料表4.4.2、4.5.2、4.6.1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2000噸水硬性膠結料表4.2.3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100噸舊路面材料表5.3.2規定的項目符合設計要求1次/10km車道2 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檢查項目、頻度應滿足表6.5.2-2的要求。表6.5.2-2 就地冷再生施工過程的質量

61、控制檢查項目、頻度和要求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壓實度(%)98(高速公路、一級公路)96(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2次/km車道基于馬氏密度(T0924鉆芯法)98(高速公路、一級公路)96(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基于馬氏密度(T0921灌砂法)空隙率(%)7(高速公路、一級公路)8(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2次/km車道基于馬氏密度(T0924鉆芯法)瀝青含量符合設計要求每工作日檢查1次總量檢驗法混合料級配符合設計要求每工作日檢查1次干法篩分15劈裂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每工作日檢查1次T0716馬歇爾穩定度(KN)符合設計要求T0709動穩定度(次/)符合設計要求每3個工作日1次T07

62、19凍融劈裂強度比(%)70每3個工作日1次T0729含水量(%)符合本指南要求發現異常隨時試驗T08013 施工過程和交工驗收的外形尺寸檢查項目應滿足表6.5.2-3的要求。表6.5.2-3 就地冷再生施工和交工外形尺寸檢查項目、頻度和要求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外觀表面平整密實,無浮石、彈簧現象,無明顯壓路機輪跡隨時目測平整度(mm)10mm(最大間隙)或2.5mm(標準差)10處(連續10桿)/km全線連續檢測T0931或T0932厚度代表值設計值的-5%1次/200m車道T0912或T0913極值設計值的-10%寬度(mm)不小于設計寬度,邊緣線整齊,順適1個斷面/50m車道T

63、0911縱斷面高程(mm)101個斷面/50m車道橫坡度(%)0.31個斷面/50m車道注:用作二級公路底基層,或者用于三級及以下公路時,縱斷面高程控制要求可適當放寬。6.5.3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再生聯結層的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應按照本指南第6.5.1條規定進行。本指南用詞說明一、為了準確地掌握技術指南條文,對執行規范嚴格程度的用詞作如下規定: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


注意事項

本文(乳化瀝青廠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施工技術指南手冊(38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新田县| 福建省| 衡东县| 德惠市| 米脂县| 得荣县| 游戏| 马鞍山市| 南昌市| 锦屏县| 夏河县| 铜鼓县| 淮阳县| 灵寿县| 章丘市| 东莞市| 云南省| 三原县| 永昌县| 北辰区| 噶尔县| 兴安县| 全州县| 衡阳市| 商丘市| 安庆市| 抚松县| 南和县| 贵德县| 景德镇市| 东光县| 秀山| 抚州市| 乐都县| 鄱阳县| 太谷县| 吴旗县| 宣城市| 汤原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