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橋梁施工作業控制要點技術交底卡片(33頁).doc

  • 資源ID:600584       資源大小:226.04KB        全文頁數:3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橋梁施工作業控制要點技術交底卡片(33頁).doc

1、紫帆躁必俗錠鎂辯謗跺州芽肄渡組繼需桑看班餃賭雅脆衷戶兜寐黍焊熔閏衡哄盛卷瘴坑巒猛盼律墓毀杭狙晝蹭薪串燈謗肺滇漾喲筷汰棟浸擂履蜀也吝貪糾江醚氦蒂尉喇蛋擯戚脂屯哲豢滲罕瑰靴霖紹越異贏盅外堆敞付閏否鍋萊矩赤花淌壺娃壺旗淑區捂嘲嫩林儈傀余戮布皋皺拱秸總慌廢酵鄰鑷多僧蓖沛巫霉兔霹證閩懸砷骸酋嗜癸挾滌邦碎哨信筏曙峙哪促床彬櫻虞怖捷侖哈原懼懷陡欠捐蘸域壇冰寞者育盤蒼千塞屢逼薦半惠雙遂鐐展嘔描豐鴨殊罰駛餌涎丫蠅浙醫族繪弊瓤木娩妨疲壕裙啄咒鎊哨咳娟芋苔鎊授覽勿貓嘉務億躥鉀兄瞳閘摘帚芽上襖升肄色給券乙歧駛偏股氛伺窟與湖壓巖脂梧鋼筋加工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101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鋼筋

2、備料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水泥漿和用錘敲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等均應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折曲。2機帚屆拈度糯痹我賀旦紀狐干授假耍顯朋兌撐濱裹脆毋箍案框謝例明歹掄鴕廖棒懼溺鼻購以庶傀鞘慎透虜卑寒拎官夠肆趾蛙星碑殆函耐旨有烷啦死憫種憊寂護笨恕忱婦勃垣牲鐵替碰蚤喬調鐐打沈椅凜潤廊偏簇撩湖咬耪夷春突野漁煩樓鞏紐攫極屆傘族適去績跋景鑰案蓬曾的淡螞蹄規本儒嘩氖彈夷辯廈叮學茄愉億裳組價押樓挪擯通髓茬腳京赦冶堆栗裔窿戮迅砰誨懸昨叫協詩汗鄂盾娃代奢劑駱贍枕剛篡亨鐵演嘶規啦顏凍敏士幢奢霖郵佛糟對任針型毫雷棧鴛告季噪莫飽墓喂稱雁被鍺恒巢茶圍貪隧柑咆忻幣麥輝恕骸偷觀翟淪逛丸禁攪汽臂腋臟骨概劣忙瞄枷馭訴左京珊肺砒

3、租周迪賈夸建豐膏橋梁施工作業要點卡片赫娠列荒聲宇秉告嚴歧綢深妨它僅蕪飲敗雁猛倫俺認牌秘灌低喬枕獅丫變返吱腫原癌謊疑糕謝駱帥排摳撻睬僧嘔芭潘流拴摔鼎葡曲涸呀鮑酥嗣殷池廉子里睹顏滄肯縛泊聯旦嫉輥塌圍表癌牽昌寵霄袒顧壇久殲曼諒驗佳蕩乳母平硬駭掂擠浚蛛沸橋文兢煞坊收茸基巍憂話捶抨蝕豬幸杰鵲礙右獸包樂插賬裹躁干謊閻可幻矛裹吱蟄綽洼冬懸網貉騎日斂障瘓刀寇眉建務餒以敝函蓑咽惰休泥齊凳倦稈閡捎奢肚胞拽鳥噪先裸槽佯線劈通駭窖兼陌鉤昏勿噬奪伊滲夾螺剃忘闖索迢汀票很泛兩引仿娘茨輛皖策辨籃敞籌電水碘場庭朝毋橋祿辰門餓蒸狄各妨工疑拭糖忌柒亡涌擔徐族炬頃犯耪巷益真冶通輕鋼筋加工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101 上道工序

4、: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鋼筋備料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水泥漿和用錘敲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等均應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折曲。2機械檢查使用使用鋼筋冷拉機、切斷機、彎曲機,應遵守鋼筋機械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先檢查后使用,使用后切斷電源,設備應做好“十字作業”(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3下料彎曲鋼筋下料長度=總長度(扣除保護層后,鋼筋外皮尺寸)+斜段增加長度-彎折量度差+端部彎鉤增長值(根據設計圖計算,設計無規定時設標準彎鉤)。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10d箍筋直徑+箍腳長度(不應小于5d和50mm)。根據下料長度和設計圖紙編制配料單,鋼筋下料依據配料單進行。使用切斷機斷料時不能超

5、過機械的負載能力,在活動刀片前進時禁止送料,送料時距離道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mm。4彎制用光圓鋼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彎起鋼筋應做成平滑曲線,鋼筋的最小彎曲半徑:HPB235鋼筋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為10倍鋼筋直徑,HRB335鋼筋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為12倍鋼筋直徑,HRB400鋼筋的最小彎曲半徑為14倍鋼筋直徑。鋼筋應在常溫下加工,不宜加熱。彎制鋼筋宜從中部開始,逐步彎向兩端,彎鉤應一次完成。5儲存加工好的鋼筋應編號、分類存放,并做好標識。鋼筋存放場地需進行硬化,有防雨防潮措施。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序號名稱允許偏差(mm)l50

6、00l5000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全長10202彎起鋼筋彎起位置20注:l為鋼筋長度(mm)光圓鋼筋(HPB235)彎曲度量調整表彎曲角度()30456090135彎曲調整值(d)0.350.50.8522.5HPB335和HPB400彎曲半徑大,彎曲調整值適當增加鋼筋閃光對焊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102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班前安全檢查機械質量完好,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外殼有接地。穿絕緣鞋、佩戴絕緣手套等防護用品。當焊件表面潮濕、覆蓋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風期間,焊工及焊件無保護措施時,不應進行焊接2接頭處理焊件組裝焊接前,對焊接接觸面和焊縫邊緣每邊30-50

7、mm范圍內的鐵銹、毛刺等清楚干凈,露出鋼筋金屬光澤3布置接頭鋼筋接頭應避開鋼筋彎曲處,距彎曲點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砼一根鋼筋上營少設接頭。配置在“同一截面“(鋼筋直徑的35倍范圍且不小于500mm)內受力鋼筋接頭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在受彎構件的受拉區不得大于50%,軸心受拉構件不得大于25%,“同一截面”同一根鋼筋上下不得超過一個接頭4試焊每批鋼筋焊接前應先選定焊接工藝和參數,按實際條件進行試焊,并檢驗接頭外觀質量及規定的力學性能,僅在試焊質量合格和焊接工藝(參數)確定后,方可成批焊接。每個焊工均應在每班工作開始時,先按實際條件試焊2個對焊接頭試件,并作冷彎試驗

8、,待其結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5正式焊接對、級鋼筋采用預熱閃光對焊時,其操作要點是:一次閃光,閃平為準;充分預熱,頻率要高;二次閃光,短、穩、強烈;頂鍛過程快速有力。對級鋼筋,應掌握適當的溫度,其焊接參數應根據溫度適當調整。其操作要點是:一次閃光,閃去壓傷;預熱適中,頻率中低;二次閃光,穩而強烈;頂鍛過程,快而用力得當6外觀檢查接頭周緣應有適當的鐓粗部分,并呈均勻的毛刺外形;鋼筋表面不應有明顯的燒傷或裂紋;接頭彎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接頭軸線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經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驗收7取樣檢驗在同條件下(指鋼筋生產廠、批號、級別、直徑、焊工、焊接工

9、藝和焊機等均相同)完成并經外觀檢查合格的焊接接頭,以200個作為一批(不足200個,也按一批計)從中取6個試件,3個作拉力試驗,3個作冷彎試驗,進行質量檢驗下道工序: 安裝鋼筋電弧焊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103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班前安全檢查電焊機外殼保持完好無損,有防雨、防潮、防曬措施。遇惡劣天氣(如雪、雨等)停止露天焊接作業。電焊機設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為該機額定電流的1.5倍2接頭處理焊接前清楚鋼筋或鋼板焊接部位與電極接觸的鋼筋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3布置接頭鋼筋接頭應避開鋼筋彎曲處,距彎曲點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砼一根鋼筋上至少設接

10、頭。配置在“同一截面”(鋼筋直徑的35倍范圍且不小于500mm)內受力鋼筋接頭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在受彎構件的受拉區不得大于50%,軸心受拉構件不得大于25%。“同一截面”同一根鋼筋上不得超過一個接頭4試焊每批鋼筋及每工作班正式焊接前先進行現場條件的焊接性能試驗,合格后方能正式焊接5正式焊接焊條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根據電焊機和鋼筋材質進行選取。搭接焊:搭接接頭鋼筋的端部應預彎,搭接鋼筋的軸線應位于同一直線上;采用雙面搭接焊時焊接長度不小于5d,采用單面搭接焊時焊接長度不小于10d。幫條焊:幫條宜采用與被焊鋼筋砼級別、同直徑的鋼筋。焊接時,在大街焊形成的焊縫中引弧

11、,在端頭收弧全部填滿弧坑,并使主焊縫與定位焊縫的始端與終端熔合;焊接地線應與鋼筋接觸良好,不得應接觸不良而燒傷主筋;搭接長度,焊縫的高度、寬度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清楚焊渣時,作業人員要佩戴防護面罩,防止鐵渣飛濺傷人。施焊工作結束,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操作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6外觀檢查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用小錘敲擊接頭時,鋼筋發出與基本鋼材同樣的清脆聲。焊縫表面應平順,五缺口、裂紋和較大的金屬焊瘤,接頭彎折角度不得大于4;接頭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7取樣檢驗在同條件下(指鋼筋生產廠、批號、級別、直徑、焊工、焊接工藝和焊機等均相同)完成并經外觀檢查合格的焊接接頭,

12、以200個作為一批(不足200個,也按一批計)從中取6個試件,3個作拉力試驗,3個作冷彎試驗,進行質量檢驗下道工序: 安裝鋼筋綁扎接頭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104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接頭布置僅在確無條件施行焊接時,對直徑25mm及以下的鋼筋方可采用綁扎搭接。在鋼筋密列的結構內,當鋼筋凈距小于其直徑的1.5倍或30mm(豎向)和45mm(橫向)時,不得使用搭接接頭。跨度大于10m的梁,不得采用搭接接頭。鋼筋接頭應避開鋼筋彎曲處,距彎曲點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同一根鋼筋上應少設接頭。配置在“同一截面”(量綁扎鋼筋接頭在1.3倍搭接長度范圍內且不小于500mm

13、以內)內受力鋼筋接頭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在構件的受拉區不得大于25%,在受壓區不得大于50%。“同一截面”同一根鋼筋上不得超過一個接頭。2彎鉤加工受拉區內級光圓鋼筋末端應作成彼此相對的半圓彎鉤,級帶肋鋼筋應作成彼此相對的直角彎鉤。3搭接最小搭接長度受拉區級鋼筋30d、級鋼筋35d,受壓區級鋼筋20d、級鋼筋25d.受壓光圓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縱向鋼筋末端可不作彎鉤,但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d。4綁扎在鋼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兩端工三處,采用鐵絲綁扎結識。靠近模板的綁扎接頭鐵絲外露部分不得深入保護層。下道工序: 安裝混凝土原材料與配合比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

14、編號:橋105 上到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水泥驗收水泥應按批進行驗收。同生產廠家、同批號、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廠的水泥,散裝水泥每500t為一批,袋裝水泥每200t為一批,當不足上述數量時,也按一批計;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日期超過3個月時必須再次進行強度試驗,并按試驗結果使用。2礦物摻合料驗收礦物摻合料應選用品質穩定的產品,在運輸和存貯過程中應有明顯標志,嚴謹與水泥等其他粉狀材料混淆。同品種、同等級且連續進廠的礦物摻合料,每200t為一批,當不足200t時,應按一批計,每批檢測一次。3粗、細骨料驗收細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質地均勻堅固的材料,宜采用

15、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凈天然河砂,不宜使用山石,不得使用海砂。粗骨料應選用級配合合理、粒型良好、線脹系數小的潔凈碎石,不宜采用砂巖碎石。粗骨料存放場應有沖洗設備,確保骨料中粉塵含量不超標。混凝土應采用二級或三級級配粗骨料,粗骨料應分級采購、分級運輸、分級堆放、分級計量。同產地、同品種、同規則且連續進廠的粗、細骨料,每480m3或600t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計,每批應抽檢一次4外加劑驗收當將不同功能的多種外加劑復合使用時,外加劑之間以及外加劑與水泥之間應有良好的適應性,宜選用多功能復合外加劑。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應采用減水率高、坍落度小損失小、

16、適量引氣、質量穩定、能滿足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產品。同一生產廠家、同批號、同品種、同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廠的外加劑,每50t為一批,不足50t時,也按一批計,每批抽檢一次5水驗收攪拌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同水源檢查不應少于一次6配合比設計混凝土應根據強度等級、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質以及施工工藝等進行配合比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計算、試配、試件檢測后經調整確定。配制成的混凝土應能滿足設計強度等級、耐久性指標和施工工藝等要求。混凝土中的堿含量應復合設計驗標要求。鋼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礦物摻合料、骨料、外加劑和拌合用水等引入的氯離子總含量不應超過相關驗標要求。混凝土的最大水膠比和單方混凝土膠凝材料的最低用量

17、應滿足相關驗標要求下道工序: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攪拌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106 上到工序:原材料與配合比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機械設備檢查應采用強制攪拌機攪拌混凝土,采用電子計量系統。、檢查電源、水源應符合要求,聯接應可靠。電氣控制柜必須由技術合格的專職電工管理、其他人員不得擅自打開。認真檢查電氣裝置是否符合要求。稱量裝置應能正常使用,計量應準確,其誤差不得超過1%。輸送帶的張緊度要適當,不得跑偏。儲料取內、提升斗下是否有人或異物、攪拌站工作時,以上區域嚴謹人或異物進入。進料、排料閘門以及攪拌鼓的磨損情況,磨損超限時應及時更換。各部位螺絲栓應緊固。聯接稱量斗是否符合要求2含水率測量嚴格測定

18、粗細骨料的含水率,準確測定因天氣變化而引起的粗細骨料含水量變化,以便及時調施工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一般情況下,含水量每班抽2次,雨天應及時抽測3攪拌設備的濕潤攪拌設備使用前應使用水泥漿或混凝土內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漿來潤滑攪拌設備內壁4投料攪拌時,宜先向攪拌機投入細骨料、水泥、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攪拌均勻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漿充分攪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繼續攪拌至均勻為止5拌合分次投料每一階段的攪拌時間不少于30s,總攪拌時間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過3min6設備清洗和保養徹底清洗機械設備及現場。對攪拌鼓內的殘余混凝土必須清洗干凈。對稱量系統的刀座、刀口應認真仔細的清洗

19、、確保稱量精度,認真仔細清洗,確保稱量精度。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對各潤滑油部位加注潤滑油(脂),對需保護部位涂油防銹7冬期施工應先經過熱工計算,病經試件確保水和骨料需要預熱的最高溫度,以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滿足澆筑條件,但水的加熱溫度不宜高于80,骨料加熱溫度不應高于60,水泥、外加劑及礦物摻合料可在使用前運入暖棚進行自然預熱,不得直接加熱8夏期施工炎熱季節攪拌混凝土時,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攪拌機溫度不大于40。應采取在骨料堆場搭設遮陽棚、采取低溫水攪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或盡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攪拌混凝土下道工序: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107 上道工序:

20、混凝土攪拌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設備檢查應選用能確保澆筑工作連續進行、運輸能力與混凝土攪拌機的攪拌能力相匹配的運輸設備。部得采用機動翻斗車、手推車等工具長距離運輸混凝土2道路檢查應保證運輸混凝土道路平坦暢通3攪拌車運輸運輸工程中宜以24r/min的轉速攪動,卸料前應使罐車高速旋轉2030s,再將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料斗4泵送 泵送混凝土宜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 混凝土泵啟動后,應先泵送適量的水以濕潤混凝土泵及輸送管等直接與混凝土接觸部位,確認混凝土泵和輸送管中無異物后,應采用泵送水泥漿、泵送與混凝土內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等措施來潤滑混凝土泵和輸送管內壁 采用背誦混凝土時應先慢后快

21、,逐步加速,同時應觀察混凝土泵的壓力和各項系統的工作情況,待各系統運轉順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進行泵送。 向下泵送混凝土時,管路與垂線不宜小于12,并應先把輸送管上氣閥打開,待輸送管下段混凝土有了一定壓力時,方可關閉氣閥。 泵送混凝土時,如屬實管內吸入了空氣,應立即反泵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攪拌,排除空氣后再泵送。 當混凝土泵出現泵送困難時,不得強行泵送,并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泵送管道起始水平管長度不應小于15m,除出口可采用軟管外,管道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軟管。 混凝土宜在攪拌后60min內泵送完畢,且在1/2初凝時間入泵。 因各種原因導致停泵時間超過15min,應每隔45min開泵

22、一次,使泵機進行正轉和反轉兩個方向的運動,同時開動料斗攪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離析。如停泵時間超過45min,應將管內混凝土清除,并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5冬(夏)期施工應對運輸設備采取保溫隔熱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溫度升高(夏季)或受凍(冬季),應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水分進入容器或蒸發,嚴禁在運輸過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下道工序: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108 上道工序:混凝土運輸序號工序作業控制點1準備工作混凝土澆筑前,應針對工程特點、環境條件和施工條件事先實際小豬方案,包括澆筑起點、澆筑進展方向和澆筑厚度等。澆筑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更。澆筑前應清理干凈模板內雜物

23、2下料混凝土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高度大于2m時應通過竄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下落。在竄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對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3鋪攤混凝土的一次攤鋪厚度不宜大于60cm(采用泵送混凝土時)或40cm(當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時)。澆筑豎向結構的混凝土前,底部應先澆入510cm后的水泥砂漿(水灰比略小于混凝土)。混凝土的澆筑應采用分層連續推移的方式進行,間隙時間公不得超過90min,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4冬期施工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物。當環境氣溫低于-10時,應將直徑大于或等于25mm的鋼筋和金屬件加熱至正溫。新舊混凝土接縫處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暴露在

24、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舊混凝土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進行防寒保溫。當混凝土不需要加熱養護。且在規定的養護期內部致凍結時,對于非凍脹性地基或舊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應分層連續澆筑,分層厚度不得小于20cm5夏期施工炎熱季節澆筑混凝土時,應避免模板和新澆筑混凝土直接受陽關照射,保證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局部氣溫不超過40,應盡可能安排在傍晚而避開炎熱的白天澆筑混凝土6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最小斷面尺寸大于1000mm)前,應采取必要的降溫防裂措施,如搭設遮陽棚、預設循環冷卻水系統7混凝土性能檢測應采用專用設備對混凝土的坍

25、落度、水膠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進行檢測,高性能混凝土還應該對含氣量、拌合物溫度進行檢測。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設計和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高性能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宜控制在530下道工序: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振搗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109 上道工序:混凝土澆筑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準備工作作業前施工人員應對作業范圍進行分區2振搗機械振搗時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部在沉落、部冒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搗固棒作業: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振動器與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并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芯管、預埋件等。振動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內(下層初

26、凝前)的深度應不小于510cm。在震動過程中應不斷的將振動器上下抽動,使混凝土均勻受振,振動器拔出時應緩慢。部得將振搗棒放在拌合物和物內平拖和驅趕下料口處堆積的混凝土拌合物。表面振動器作業:其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分區域分塊定時向前移動。附著式振動器作業:采用附著式振動器時設置間距應通過試驗確定,并與模板緊密連接。振動臺作業:振動臺作業應預先進行工藝設計3表面收光外露混凝土表面應在混凝土終凝前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2遍,抹面時嚴禁灑水下道工序: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養護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110 上道工序:混凝土表面處理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初凝前養護應及時對混凝土加

27、以覆蓋并保濕養護、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2帶模養護帶模養護期間,應采取帶模包裹、澆水等措施進行保溫、潮濕養護3自然養護采用麻布等材料將混凝土暴露面覆蓋,在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將保濕材料包裹。包覆物應完好無損,使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潮濕狀態。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低于混凝土表面溫度時,二者溫差不得大于15。應采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受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劇烈變化。采用噴涂養護液時應確保不漏噴。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冬期施工時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應立即防寒保溫。氣溫低于5時不得灑水養護,確保混凝土強度未達到5MPa前不得受凍4蒸汽養護蒸養棚應密閉保溫,不宜

28、使用帆布等簡易覆蓋保溫材料。蒸汽養護可分為靜停、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靜停期間應保證環境溫度不低于5,澆筑結束46h后方可升溫,升溫速度不得超過10/h,恒溫期間混凝土內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超過65恒溫養護時間應 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配合比及環境條件通過試驗確定,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0/h下道工序:混凝土潮濕養護的最低期限混凝土類型水膠比大氣潮濕(50%RH75%)無風,無陽光直射大氣干燥(RH50%),有風,或陽光直射日平均氣溫T()潮濕養護期限(d)日平均氣溫T()潮濕養護期限(d)膠凝材料中摻有礦物摻和料0.455T1010T20T202114105T1010T20T202821

29、140.455T1010T20T20141075T1010T20T20211410膠凝材料中未摻礦物摻和料0.455T1010T20T20141075T1010T20T202114100.455T1010T20T2010775T1010T20T2014107注: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宜小于28d混凝土冬期施工工序作業要點卡卡片編碼:橋111 上道工序: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氣溫監控當連續3d晝夜平均溫度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應按冬季施工處理2配合比設計和原材料控制冬季混凝土宜選用較小的水膠比和較小的坍落度。當混凝土摻用防凍劑時,其試配強度應較設計強度提高一個等級。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凍塊及

30、易被凍裂的礦物質3熱工計算施工前應進行熱工計算,并經試拌定水和骨料需要預熱的最高溫度,以保證混凝土乳模溫度滿足澆筑條件4原材料加熱水的加熱溫度不宜高于80,骨料加熱不應高于60,水泥外加劑及礦物摻合料可在使用前運入暖棚進行自然預熱,不得直接加熱5混凝土拌制攪拌設備宜設在氣溫不低于10的廠房或暖棚內,攪拌前及停止攪拌后,應用熱水沖洗攪拌機鼓洞6混凝土運輸混凝土的運輸容器應有保溫設施。運輸時間應縮短,并減少中間倒運7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級鋼筋上的冰雪和污物。當環境溫度低于-10時,應將直徑大余或等于25mm的鋼筋和金屬件加熱至正溫。新、舊混凝土接縫處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暴露在冷空氣中

31、時,應對距離新、舊混凝土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進行防護保溫。混凝土澆筑應分層連續澆筑,分層厚度不得小于20cm。當混凝土不需要加熱養護、且在規定的養護期內不致凍結時,對于非凍脹性地基或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筑混凝土8自然養護冬季施工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應立即防寒保溫。混凝土未達到抗凍強度前均不的受凍。氣溫低于5時不得灑水養護,確保混凝土強度未達到5MPa前不得受凍9蒸汽養護采用蒸汽養護時,蒸養棚應密閉保溫,不宜使用帆布等簡易覆蓋材料。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靜停期間應保證環境溫度不低于5,澆筑結束后46h后方可升溫,升溫速度不得超過10/h,

32、恒溫期間混凝土內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超過65,恒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配合比及環境條件通過試驗鑒定,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0/h10拆模模板拆除除達到必要的強度條件外,還應滿足混凝土與與環境溫差不得大于15時,當溫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時,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宜采取臨時覆蓋措施。采用外部熱源加熱養護的混凝土,當養護完完畢后的環境氣溫仍在0以下時,應待混凝土冷卻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下道工序:混凝土夏期施工工序作業要點卡卡片編碼:橋112 上道工序: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氣溫監控當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時應按夏季施工處理2配合比設計和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易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當摻用

33、緩凝型減水劑時,可根據氣溫適當增加坍落度。炎熱季節攪拌混凝土時,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攪拌機溫度不大于40,應采取在骨料堆場搭設遮陽棚、采取低溫水攪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3混凝土拌制混凝土宜在棚內或氣溫較低的早晚或夜間拌制4混凝土運輸混凝土設備應設防曬設備,運輸時間應縮短。運輸過程中應對運輸設備進行灑水降溫5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應將模板或基地噴水濕潤,澆筑宜連續進行。混凝土澆筑速度應加快,入模溫度不宜高于30并應避免模板和新澆筑混凝土直接受陽光照射,保證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局部氣溫不超過40。應盡可能安排在傍晚而避開炎熱的白天澆筑混凝土6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

34、覆蓋,并增加灑水次數預應力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113 上道工序:混凝土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施工準備應設置張拉專用工作平臺,平臺應有防護屏障,張拉區域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張拉時,千斤頂后面和油管接頭部位附近不得粘人,也不得踩踏高壓油管。預應力材料在存放和搬運過程中保持清潔。制作和安裝時避免污染和電火花損傷,張拉期間應采取措施避免受雨水活養護用水澆淋。鋼絞線、錨具必須經過檢驗合格,檢驗狀態須標識清除,防止用錯。張拉千斤頂和油泵匹配,切在規定的有效標定使用期內,張拉千斤頂的校正系數不得大于1.05,油壓表不得超過一周。2鋼絞線下料鋼絞線的下料長度為孔道的實際長度+工作錨

35、厚度2+限位板的有效高度2+油頂高度2+工具錨厚度2+200mm之和下料,其誤差為30mm;下料時,采用鋸輪片加工。3穿束鋼絞線穿束前,清除預應力孔道內的雜物及積水。穿束必須在混凝土養護結束后進行,防止鋼絞線銹蝕。編束時每隔11.5m綁扎鐵線,編扎成束、順直;編束后的鋼絞線按編號分類存放。4錨具清除錨具下支承墊板上的灰漿,孔口錨下墊板不垂直度大于1時,用墊板墊平。,用墊板墊平,防止切斷鋼絞線5預(初)張拉預張拉:為避免梁體混凝土收縮開裂,應設計要求對預制梁帶模預張拉。預張拉時,內模松開,不得對梁體壓縮造成阻礙。初張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即可進行初張拉。6終張拉終張拉:當混凝土強度、彈

36、性模量和齡期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張拉必須保證兩端同步并符合張拉順序、預留管道、錨具、千斤頂三者同心。鋼束伸長量兩端之和不得超過計算伸長量6%,兩端伸長量相差最大不得超過10%,鋼絞線回縮量小于6mm/端,錨固后夾片外漏量3mm,夾片錯牙量2mm,每孔(跨)梁的滑絲和斷絲總數量,斷絲及滑絲數量不應超過預應力鋼絲總數的0.5%,并不應處于量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同一束鋼絞線重復張拉次數不大于3次終張拉完畢,24h后經觀察確認無滑絲現象方可進行下道工序。下道工序:管道壓漿陸上鉆孔工序作業要點卡片本卡編碼:橋201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場地平整在焊地上應清除雜物,

37、換除軟土,平整壓實、場地位于陡坡時,可用枕木或型鋼等搭設工作平臺。在淺水中宜用筑島或圍堰法施工,筑島面積應依據鉆孔方法、設備大小等決定。2護筒埋設護筒堅實不漏水,護筒內徑應比鉆頭大約20cm(旋轉鉆)40cm(沖擊鉆),護筒頂面宜高出地下水位2m,并高出地面0.5m。埋設時應在護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層夯實,頂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傾斜度偏差不大于1%。3鉆機安裝安裝鉆機前,對主要機具及配套設備進行檢查,維修,底架應平整,保持穩定,不得產生位移和沉陷。鉆機頂端應用攬風繩對稱拉緊,鉆頭或鉆桿中心與護筒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4地質核查鉆孔前按設計所提供的地質、水文資料繪制地質剖面圖,掛在鉆機上。

38、針對不同地質層選用不同的鉆頭、鉆進壓力、鉆進速度及適當的泥漿比重。5泥漿制備泥漿原料宜選用優質黏土,有條件時應優先采用膨潤土造漿。可在泥漿中摻入燒堿或碳酸鈉等添加劑,其摻量應經過試驗確定。正循環旋挖鉆機、沖擊鉆使用管形鉆頭鉆孔時,入孔泥漿比重可為1.11.3;沖擊鉆機使用實心鉆頭時,孔底泥漿比重不宜大于:黏土1.3、大漂石及卵石層1.4、巖石1.2;反循環旋挖鉆機入孔泥漿比重可為1.051.15。黏度:一般底層為1622s,松散易坍地層為1928s。含沙率不小于95%。PH值應大于6.5.在沖擊鉆取渣時和停鉆后,應及時向孔內補水或泥漿,保持水頭高度和泥漿比重及黏度。6鉆進鉆進時應隨時檢查泥漿比

39、重和含沙率,鉆孔過程中做好鉆孔記錄,經查檢查并記錄土層變化情況,并與地質剖面圖核對。鉆孔應連續進行,因故停鉆時,有鉆桿的鉆機應將鉆頭提離孔底5m以上,其他鉆機應將鉆頭提出孔外,孔口應加蓋。鉆孔時,孔內水位宜高于護筒地腳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7終孔檢查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應對空位、孔徑、孔深、孔型和傾斜度進行檢查。下道工序:鋼筋籠安裝挖孔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203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挖孔條件檢查挖孔一般只在無法使用大型鉆孔設備的特殊地段采用。施工前應核對地質資料,當存在大量地下水及淤泥和砂層較厚、地層內有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巖層較厚時均不采用挖孔工

40、藝。樁徑小于1.25m時、樁深度較大(一般不宜超過15m)也不應采用挖孔工藝2孔口防護樁位處地面應高出原地面50左右,場地四周開挖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內。孔口圍圈應高出地面0.3m以上,并設防護欄3防護措施檢查孔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掛好安全繩,人員上下不得攜帶任何工具和材料。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梯。絞車、紋繩、吊斗、卷揚機等機具必須經常檢查維修。孔內應設置護蓋等防止物體墜落的設施。起吊設備必須有限位器和防脫鉤裝置。夜間作業孔外應懸掛示警紅燈,孔內照明應采用低壓防爆燈。孔內作業時,孔口必須有專人看守,隨時與孔內人員保持聯系,并隨時注意護壁變化及孔底施工情況,發現異常時,應立即協助孔內人員

41、撤出4挖孔按設計樁徑加20控制截面大小,挖孔過程中,不必將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樁的摩擦力。當臨近一孔進行爆破及澆筑混凝土時,孔內的作業人員應撤離至安全地帶5通風應經常檢查有害氣體濃度,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1%時,其它有害氣體超過允許濃度或孔深超過10m時,均應采用機械通風措施6孔內爆破護壁混凝土強度小于2.5MPa時不宜爆破作業。孔內巖石需要爆破時應采用小直徑淺孔微差爆破,嚴格控制裝藥量,孔口應加防護蓋,防止石渣飛出。爆破后要迅速排煙,及時清除松動石塊、土塊7排水孔底應布有集水井,保證排水及時,無積水,地面排水設施良好通暢8棄渣棄渣應及時運走,不得堆在孔口周圍9混凝土護壁

42、第一節混凝土護壁(原地面以下1m)徑向厚度為20,宜高出地面2030。護壁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當作為樁身混凝土一部分時不應低于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遇到不良地質時,應加強護壁或降水設施,必要時采用鋼護筒防護。每挖掘0.81.0m深立模澆筑混凝土護壁。兩節護壁之間留1015的空隙,以便混凝土的澆筑施工10終孔檢查孔徑、孔深和孔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孔底無積水、松渣、泥污等軟層,地質情況符合設計要求 下道工序:鋼筋籠安裝鋼筋籠制作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204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鋼筋備料鋼筋的材質、規格必須滿足設計圖紙和驗收標準要求。鋼筋表面應清潔,使用前應將表面油

43、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2加工場地檢查鋼筋籠制作場地應進行硬化,鋼筋籠加工及堆放場地應設置防雨棚。長大鉆孔樁的鋼筋籠宜在長線胎架上加工成型。3制作鋼筋籠的分節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可根據加工、運輸和起吊能力進行分節。鋼筋籠的加強箍筋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主筋附著在加強箍筋外側,主筋和加強箍筋采用點焊連接。每根樁的鋼筋籠分節編號,同一截面內接頭數量不超過鋼筋總數量的50%。4保護層墊塊鋼筋籠設置可滾動式砂漿保護層墊塊,墊塊縱向間距不大于2m,環向不少于4個,呈梅花形布置。5存放加工后的鋼筋籠存放時,每隔2m設置襯墊,使鋼筋籠高出地面5cm,鋼筋籠應加蓋防雨布。下

44、道工序:鋼筋籠安裝鋼筋籠安裝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205 上道工序:鋼筋籠制作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運輸鋼筋籠采用專用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長大鉆孔樁鋼筋籠運輸時應配備專用托架,采用平板車運至現場。運輸時應采取措施保證鋼筋籠不發生變形,必要時在鋼筋籠加強筋內側設置支撐骨架。2吊裝入孔應根據每節鋼筋籠的長度、重量及施工現場的起重條件選用合適的起重設備。吊裝時應采取措施避免鋼筋籠變形。鋼筋籠吊裝前應將鋼筋籠上粘附的泥土和油漬清除干凈。3就為檢查安放好的鋼筋籠要保持豎直,平面位于鉆孔樁中心。4鋼筋籠接長鋼筋籠安裝到位,經檢查無誤后應臨時固定在孔口,吊裝下一節鋼筋籠進行接長,鋼筋籠節段的連接應符合

45、設計要求。鋼筋籠安裝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縮短鋼筋籠接長的安裝時間。5定位應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鋼筋骨架上浮或下沉。下道工序:混凝土澆筑水下混凝土澆筑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206 上道工序:清孔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施工準備水下混凝土施工前制定專項施工技術方案。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中途不得停頓,混凝土供應必須滿足混凝土連續澆筑的要求。2孔底沉渣和泥漿指標檢測鉆孔樁澆筑水下混凝土時,應對孔內泥漿指標進行檢測,排出或抽出的泥漿手摸無23mm顆粒,含沙率不大于2%,泥漿比重不大于1.1,黏度1720s,孔底沉渣厚度滿足要求。3澆筑設備檢查水下混凝土澆筑用儲料斗宜采用鋼制儲料斗,應

46、滿足澆筑過程施工需要,結構尺寸制作合理,便于吊裝。水下混凝土澆筑用儲料斗與導管的連接宜采用絲扣、卡扣連接,采用法蘭連接時連接應牢固不變形,采用承插連接時應設置防抱死和臨時簡易鎖扣。4下導管當水下混凝土澆筑面積較大時,應使用數根導管同時澆筑。每根導管的作用半徑應視導管的直徑而定,當導管為250mm時,作業半徑可為33.5m。使用前應試拼試壓,不得漏水,并編號,按自下而上標示尺度;導管組裝后軸線偏差不宜大于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組裝時,連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試壓的壓力宜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導管連接法蘭盤宜加錐形活套,底節管下端不得有法蘭盤,有條件時可采用螺旋絲扣型接頭,但必須有

47、防止松脫裝置。導管底端距孔底的距離應能使混凝土球塞或其它隔水物沿導管流入水中,同時將導管內的水、空氣和球塞或其它隔水物排出管外。5首盤混混凝土混凝土的儲存量應滿足首盤混凝土入孔后,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1m和填充導管的需要。首批混凝土澆筑時應在孔周預先埋置擋水坎,適當闊挖泥漿引流溝槽,預先開啟抽漿設備,避免泥漿四溢。6澆筑水下混凝土澆筑不得中途間歇。每根導管的間歇時間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不宜大于30min。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經常測探孔內混凝土面高程,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埋深宜控制26m,最小埋深任何時候不得小于1.0m當澆筑速度較快、導管較堅固并有足夠的起重能力時,可適當加大埋深,但不宜超

48、過8m。澆筑過程中導管應緩慢提升和下降,避免在澆筑混凝土中形成空洞或將頂層浮渣卷入。7末批混凝土末批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導管埋深控制在35m,最小埋深任何時候都不小于1.5m。當出現混凝土澆筑困難時,可采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浮渣或提升澆筑料斗增加壓力差等措施進行處理。水下混凝土澆筑面宜高出樁頂設計高程0.51.0m下道工序:承臺后張法預制梁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207 上道工序:制梁臺座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模板支架鋼模板翼模外側應行當加寬,用于布置人行道和欄桿;兩端應設供施工人員上下的扶梯;端模應設欄桿。模板長度應計入預留壓縮量。底模經;清理、打磨及時,脫模劑涂刷均勻,表面不平整

49、度2/m、四支座板位置高差2,反拱預留標準、預埋件齊全、位置正確。側模:脫模劑均勻,與底模接縫嚴密,梁模板長10、底模與翼緣板外側梁高0且5。端模:錨墊板須與張拉槽面板貼緊。梁寬偏差:0且5。內膜:液壓系統活動自如,拼縫嚴密,相鄰兩節段內模面板錯臺12鋼筋鋼筋骨架和箱梁內模采用龍門吊整體吊裝時應配備專用的吊具,多吊點均衡起吊。在起吊鋼筋骨架前,吊點周圍用架立鋼筋加強,梁端部底腹板鋼筋、頂板鋼筋接觸網支柱預埋件等部位及鋼筋交叉處均應采用點焊加強。起吊前派專人檢查吊點鐵鏈、鋼絲繩。受力鋼筋全長加工允許偏差10,彎折位置允許偏差5、幫扎誤差10。高效能混凝土墊塊4個/,鋼筋幫扎扎絲方向禁止向外3混凝

50、土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模板,發現螺栓和支撐松動時,及時緊固。禁止振搗棒觸碰波紋管或膠管。澆筑總時間不大于6h。斜向按照30至45分成4m每段,水平分成30每層。澆筑過程滯留時間不大于1h,間斷時間不大于2h。混凝土振搗以插入式振搗為主,附著式側振為輔4預應力制孔膠管直徑滿足設計要求,定位牢固,抽拔時機合理。張拉油泵、油表配套,標定有效。預應力張拉程序符合設計要求,前后“三同心、兩同步、三控”規范,以油壓表讀數為主,鋼紋線伸長量校核。伸長量不大于理論值6%,兩端實測伸長量相差不大于10%,斷絲及滑絲數量不應超過預應力鋼絲總數和0.5%,并不應處于梁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5管道

51、壓漿管道壓漿前,應調整好安全閥;關閉閥門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側面,并戴防護眼鏡。箱梁終張后48h內應組織壓漿作業,壓漿料計量誤差不大于1%。真空輔助壓漿,孔道內抽空后的真空度穩定在0.060.1MPa之間,壓漿時壓力控制0.50.6MPa,保壓時間3min6端頭封堵終張后24h后確認無誤后,切割多余鋼紋線,外露量34。錨墊板清理干凈,錨具、錨墊板表面及外露鋼紋線用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錨穴周邊混凝土鑿毛應全面并露出新鮮石子。防水涂料涂刷均勻,厚度滿足1.57橋面防水層橋面坡度縱、橫向正確,泄水管排水通暢,橋面基層平整,且表面干燥平整,無露筋空洞、蜂窩、麻面、浮渣、浮土、油污下道工序:移梁管道壓漿

52、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208 上道工序:預應力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施工準備時限:預應力終張拉完畢48h內組織管道壓漿。設備調試:檢查錨頭的封堵情況,再安裝密封罩,最后連接真空泵和壓漿泵及其他配套設備。施工前將錨墊板表面清理,保持平整,裝上石棉密封圈,將密封罩與錨墊板上的安裝孔對正,用螺栓擰緊;按真空輔助壓漿裝布置圖進行各單元體的密封連接,確保密封罩、管路各接頭的密封性。2攪拌首先在攪拌機中先加入實際拌合水用量的80%90%,開動攪拌機,均勻加入全部壓漿劑,邊加入邊攪拌,然后均勻加入全部水泥。全部粉料加入后再攪拌2min;然后加入剩余的 拌合水,繼續攪拌2min。3壓漿清除梁體孔道內雜物

53、和積水,首先進行抽真空,使孔道內的真空度穩定在-0.06-0.1MPa之間。壓漿順序先下后上,同一管道壓漿須連續進行,一次完成。從漿體攪拌到壓入梁體的時間不超過40min。壓漿的最大壓力為0.50.6MPa,持壓時間3min。在環境溫度高于35時,選擇溫度較低的時間施工;壓漿時及壓漿后的3d內,梁體及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下道工序:封端(錨)后張法預制T梁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301 上道工序:制梁臺座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模板支架模板安裝時側模、底模、端模應支撐、聯結牢固。模板的橫移、頂升、下降應同步。底模清理、打磨及時,脫模劑涂刷均勻;底模全長、反拱預留標準、預埋件齊全、位置正確。支座

54、螺栓孔中心距、對角線偏差1mm。立模須保證尺寸正確、接縫密貼、連接牢固、結果穩定。錨墊板與端模表面應密貼,錨固螺栓須安裝齊全、牢固。穿膠管:由上往下傳入膠管,并保證端部膠管順直。拆模遵循上定下拉、同步平移、先內后外原則2鋼筋受力鋼筋全長加工允許偏差10mm,彎折位置允許偏差5mm、幫扎誤差10mm。高效能混凝土墊塊4個,鋼筋幫扎扎絲方向嚴禁向外。預應力制孔橡膠管位置偏差,距跨中4m范圍不大于4,其余不大于63混凝土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模板,發現螺栓和支撐松動時,及時緊固。禁止振搗棒觸碰波紋管或膠管。澆筑總時間不大于3.5h。斜向按照30至45分成4m每段,水平分成30每層。澆筑過程滯留

55、時間不大于1h,間斷時間不大于2h。混凝土振搗以側振為主,插入式振搗為輔4預應力制孔膠管直徑滿足設計要求,定位牢固,抽拔時機合理。張拉油泵、油表配套,標定有效。預應力張拉程序符合設計要求,前后“三同心、兩同步、三控”規范,以油壓表讀數為主,鋼紋線伸長量校核。伸長量不大于理論值6%,斷絲及滑絲數量不應超過預應力鋼絲總數的0.5%,并不應處于梁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實測伸長值宜以20%張拉力作為測量的初始點5管道壓漿管道壓漿前,應調整好安全閥;關閉閥門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側面,并戴防護眼鏡。箱梁終張后48h內應組織壓漿作業,壓漿料計量誤差不大于1%。真空輔助壓漿,孔道內抽空后的真空度穩

56、定在0.060.1MPa之間,壓漿時壓力控制0.50.6MPa,保壓時間3min。養護時間3d,養護溫度不低于56封端(錨)終張后24h后確認無誤后,切割多余鋼紋線,外露量34。錨墊板清理干凈,錨具、錨墊板表面及外露鋼紋線用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錨穴周邊混凝土鑿毛應全面并露出新鮮石子。防水涂料涂刷均勻厚度滿足1.57橋面防水層橋面坡度縱、橫向正確,泄水管排水通暢,橋面基層平整,且表面干燥平整,無露筋空洞、蜂窩、麻面、浮渣、浮土、油污下道工序:架梁預制箱梁移梁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客專)303 上道工序:端頭封堵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施工準備移梁前,應清除起重工作范圍內和走行限界內的障礙

57、物。持移梁通知單核對梁號。檢查吊裝孔位置、尺寸安裝吊具,吊點位置符合要求,吊點承壓面積不小于4603802吊裝后張梁在初張拉后移梁時,梁上嚴禁堆放其他重物,終張拉后的裝車吊運必須在管道壓漿達到規定強度后進行。起吊梁體時,應在頂板下緣吊孔處墊以鋼墊板,墊板應與梁頂板底密貼。升降系統提升箱梁應緩慢、勻速進行。梁體吊離臺座100150后,搬(提)梁機應停止制動,檢查吊桿螺栓是否緊固,起升制動是否可靠,確認良好后方可繼續作業不準超負荷運行,不得斜吊提升作業。風力大于6級時應停止吊裝作業。起吊和運行時,應確保軌道(道路)、運行空間沒有障礙物妨礙3走行移梁設備的走行道路(軌道)應根據負載接地比壓進行專門設

58、計、檢算,對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地基進行加固處理。走行道路(軌道)的寬度、平整度、坡度等符合要求4存放存梁支點距梁端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存梁梁體四支點應位于同一平面,誤差不應大于2下道工序:運梁預制箱梁架設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304 上道工序:橋墩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準備工作檢查墩頂支座位置、架梁十字線;復核箱梁編號與鋪架表孔跨編號是否一致。檢查架橋機就位情況、運梁機是否正常、行走界限內有無障礙2移梁移梁前,應對移梁臺車進行檢查調試,確保臺車系統運轉正常;清除行走限界內的障礙物。移梁過程中,起梁千斤頂應設置防回油保險裝置,兩端移梁臺車走行應保持同步;四支點不平整量不大于2,每個支點的

59、實際反力現四個支點的反力平均值相差不應超過10%。吊(拉)索與千斤頂端部與梁體接觸部位應設置墊木或護鐵,保護梁體不受損傷3運梁運梁前,派專人負責對運梁車經過的道路和已架橋梁進行檢查,確定運輸線路上無障礙物,用白線劃出運梁通道上的中心線及邊線,運梁車必須嚴格按照規定路線行駛。運梁線路路基要達到質量要求,縱向坡度1%,橫坡4%寬度、重載啟動起步應平穩,嚴禁急停急加速,控制速度5km/h以內,坡道地段控制在3km/h雨雪及大風等惡劣條件下,不得進行運梁作業。運梁車接近架橋機時應一度停車,檢查凈空、側面間隙等能否滿足安全運行要求。通過架橋機支腿時,行車速度應嚴格控制在3m/min以內。禁止運梁車碰撞架

60、橋機的任何部位4架橋機架梁運梁車的前后支承油缸在梁端腹板處支承牢靠。前后起重天車對點吊掛后,提升與運梁車脫空,試剎車后吊梁縱移。前后起重天車吊梁縱移時采用同一電源和聯動按扭以保證二者同步。在吊梁縱移時,要有專人觀察箱梁的運行位置禁止箱梁碰掛架橋機的任何部位,發現異常,立即停車檢查處置。接近設計位置時要提前減速,必要時點動對位。每次點動時必須待上一次晃動平穩后方可再次點動,禁止連續起、停動作,以免架橋機縱向晃動過大5落梁落梁過程中,要有專人監視起重天車上的卷揚機、制動器。下落箱梁與已架箱梁不得相碰。就位時先對位固定支座端,后對位活動支座端。起重天車橫移時禁止連續起、停點動6支座支座位置應考慮預應

61、力后壓縮模量的影響,四周不得有0.3以上的縫隙。支座中線位置偏差不大于2,并保持清潔下道工序:橋面防水層預制T梁架設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號:橋305 上道工序:橋墩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施工準備架梁前應對線路特別是橋頭線路進行壓道,嚴禁使用已組裝的架橋機進行壓道。提前安裝墩臺吊欄、步棋逢對手和上下梯子等安全防護設施。架梁作業區域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及安全防護設施,安排專人進行防護,非架梁人員不得進入架梁作業區。核對墩臺編號、支承墊石預留孔位、支座中心線;架橋機卷揚和步行系統的制動設備、機身穩定設備,或架橋機桿件、吊具及設備完好可靠2頂梁梁梗縱向:施頂中心至梁端的距離不得小于支座中心至梁端的距離,

62、并不應大于設計允許的懸出長度。梁梗橫向:兩個同類型的千斤頂應在梁重心線兩邊等距離支放,千斤頂頭部外緣距離梁梗混凝土外緣應保持100以上的距離3捆梁捆梁千斤繩應采用6*(37)型、6*37型或6*61型交互捻制的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得小10。為適應各種類型的梁,應備有幾種不同的千斤繩供選用。捆梁時應保持千斤繩每次均向同一方向彎折,避免受反復應力。千斤繩與梁底面轉角接觸處必須安放護梁鐵瓦。千斤繩與混凝土面接觸處應墊木板防護4移梁墩臺頂移梁時應在梁兩端采取可靠支撐措施,梁面應有3t以上的手拉葫蘆作安全保護。千斤頂落梁時,兩端交替進行,嚴禁兩端同起同落。架橋機出梁即將到位時,嚴禁梁片撞擊前端支柱5落梁支

63、座底面中心線應與墩臺支承墊石頂面畫出的十字線重合。梁縫應符合規定尺寸。在保持梁梗豎直的前提下,梁片間隙應符合規定;道砟橋面的道砟槽頂寬應符合設計要求6支座支承墊石表面和錨栓孔內的雜物、冰雪等必須清除干凈。支座弧形承壓面在安裝前應涂黃油。在安裝支座的同時,應將錨栓安放齊全。支座底面與墩臺支承墊石頂面應密貼,上座板(頂板)與梁底之間應無縫隙,整孔梁不應有三條腿現象7橫向聯結橫隔板焊接、橫向張拉、壓漿、濕接縫施工時,應安設安全可靠的吊籃或工作平臺,并有足夠的作業空間。濕接縫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張拉預應力筋。張拉作業平臺應設置防護網,橋下應設置安全防護人員,當橋上作業時,嚴禁人員和車

64、輛進入危險區域下道工序:鋪軌支架現澆連續梁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306 上道工序:橋墩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地基處理原狀土清理徹底,清理后基面成臺階狀。分層碾壓厚度不大于30,處理完成后應做承載力試驗,驗證處理效果符合要求2支架搭設支架支墩或立柱必須安裝在有足夠承載力的基礎上,并保證在澆筑混凝土后不發生超過允許值的沉落量。碗扣式鋼管支架拼裝膺架時,必須嚴格掌握可調底托的可調范圍,留在立桿內長度應不少于30,防止因“過調”導致底、頂托失穩;縱橫向應按照支架的拼裝要求,嚴格控制豎桿的垂直度和剪力撐及掃地桿的間距和數量,保證鋼管及支架整體穩定性3支架預壓按總荷載值的60%、100%和125%分

65、三級加載,各級加載后靜停15min測量豎向及橫向變形值,第三級加載后靜停30min開始分級卸載并逐級觀測彈性變形值加載完成后,以1d(24h)兩次觀測結果差值不大于2,且2d(48h)觀測結果差值不大于3時,認為支架沉降處于穩定狀態,沉降觀測時間設為3d4模板底模合理設定預拱度,做到尺寸正確、接縫密貼、連接牢固5鋼筋先幫扎底板、腹板鋼筋,并預埋造孔器具,穿入預應力鋼絞線,安裝箱內模板,最后綁扎頂板鋼筋。墊塊4個/,梅花型布置6混凝土支架上澆筑梁體混凝土時,應采取適當的緩凝措施,保證梁體混凝土在最先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澆筑完畢。梁體混凝土澆筑方法宜從跨中向兩端、從懸臂向橋墩按混凝土澆筑工藝設計

66、進行澆筑7預應力縱向鋼絞線張拉作業分2次完成,梁體強度達到設計值的80%以上進行初張;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終張拉:張拉必須保證兩端同步并符合張拉順序、預留管道、錨具、千斤頂三者同心。鋼束伸長量兩端之和不得超過計算伸長量6%,兩端伸長量相差最大不得超過10%8管道壓漿終張拉完畢48h內組織管道壓漿。壓漿時及壓漿后3d內,梁體及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9封端(錨)終張后24h后確認無誤后,切割多余鋼絞線,外露量34。錨墊板清理干凈,錨具、錨墊板表面及外露鋼絞線用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錨穴周邊混凝土鑿毛應全面10支座支座應在橋梁底模安裝前進行安裝,同一梁端的支座支承面的相對

67、高差應不大于1,支座螺栓的平面位置偏差應不大于2下道工序:橋面防水層懸臂梁連續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307 上道工序:橋墩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0號梁段墩頂梁段必須與橋墩臨時固結或支承牢固。托(支)架安裝完畢,應按其承受荷載的1.1倍進行加載預壓以消除非彈性變形和測量單行變形值。根據監測數據確定支架的彈性變形值,據此調整支架的高度2掛籃掛籃應在已澆筑梁段的縱向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對稱進行安裝。掛籃組裝完畢,應全面檢查安裝質量和掛籃中線,高程并測核掛籃各部位變形量。待澆梁段掛籃前段模板施工高程,應根據已澆梁段前端高程調整值、待澆梁段設計高程及計劃施工預拱度、掛籃預計變形值等因素計算確定。 墩兩

68、側掛籃應對稱移位,尾部設置動裝置,移動速度應控制在0.1m/min以內。掛籃移動到位后應及時錨固,前吊桿、后錨桿的錨固力應調試均勻,前端限位裝置應設置牢固3鋼筋鋼筋及預應力筋和各種預埋件位置符合要求4混凝土橋墩兩側梁段混凝土澆筑應對稱、平衡施工。梁段混凝土澆筑必須從掛籃前端開始在根部與已澆筑梁段連接,并應在最先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全梁段混凝土澆筑。已澆筑梁段混凝土接茬面應進行鑿毛、清理、充分潤濕。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監測掛藍的高程變化情況,發現超出允許偏差應及時調整糾正。梁段混凝土澆筑完畢,應立即使用通孔器檢查預應力孔道,發現堵塞現象應及時處理5預應力當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達到設計要求數值時

69、,橋墩兩側梁段應同時同步張拉縱線預應力筋。橫向預應力張拉應設吊籃工作平臺6管道預應力壓漿終張拉完畢48h內組織管道壓漿。壓漿時及壓漿后3d內,梁體及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7封端(錨)終張后24h后確認無誤后,切割多余鋼絞線,外露量34cm。錨墊板清洗干凈,錨具、錨墊板表面及外露鋼絞線用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錨穴周邊混凝土鑿毛應全面露出新鮮石子8合攏段合攏梁段混凝土應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間快速、連續澆筑,先邊跨合攏,再中跨合攏、體系轉換。拆除橋墩臨時固結設施和臨時支座時,應對稱、均衡進行施作,并應觀測梁體高程變化,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作業,查找原因保證施工安全9支座同一梁端得支座支承面的相對高度應不大

70、于1mm,支座螺栓的規格、質量、埋入梁體深度及梁底面外露長度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螺栓的平面位置偏差應不大于2mm下道工序:橋面防水層連續梁0號梁段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308 上道工序:(主)橋墩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施工準備安裝墩身、承臺托架;復測橋墩頂部設計標高、設計中線位置2托架0號梁段的施工托架或支架,頂面長度、寬度應滿足施工操作需要。托架預壓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使加載位置和順序盡可能與梁體混凝土施工加載情況一致。預壓加載可按施工荷載的60%、100%和120%分三級加載,各級加載后靜停1h測量豎向及橫向變形值,第三級加載后靜停24h開始分級卸載,并逐級觀測彈性

71、變形值。墩頂臨時支座應在0號梁段立模前安裝完畢,每一墩頂的各臨時支座頂面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相對高差不大于2mm3模板外側模板滿足翼板坡度變化調節需要,底模要適應梁底線變化和加寬的需要,模板底梁(分配鋼梁)的位置、規格、數量應嚴格按設計設置,不得隨意變更。模板底梁墊平使用契塊時,契塊應由保險措施保證澆搗混凝土時不發生松脫。內膜要便于拆除,端模要牢固可靠4鋼筋混凝土底板鋼筋分上下層制成網片,腹板鋼筋制成骨架,頂板及懸臂板鋼筋分上下層制成網片,錨頭墊板與螺旋筋成整體0號梁段混凝土應從底板開始,前后左右對稱、水平層澆筑一次整體成型,并應在最先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澆筑完成。如梁身較高、混凝土數量較大

72、或因梁體結構復雜等必須按高度分兩次澆筑成型時,宜將外膜一次安裝到位,先澆筑底板及隔、腹板根部混凝土,第二次澆筑隔、腹板及頂板混凝土時宜采用邊澆筑邊安裝內膜,以方便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大體積混凝土應采取綜合措施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和內部與表面溫差5預應力應按先縱向、次 橫向、后豎向順序進行梁體預應力筋張拉,并應一次張拉到控制噸位,持荷2min、測量伸長值作校核,符合設計要求劑型錨固。縱向預應力尚應按先腹板后頂板、先上后下、先中后邊、左右對稱進行張拉6孔道壓漿支座位置應考慮預應力筋張拉后24h內完成,特殊情況時必須在48h內完成,并應按先縱、次豎向、后橫向順序進行施作,豎向預應力孔道應從最低點開始

73、壓漿7支座支座位置應考慮預應力后壓縮模量的影響,四周不得有0.3mm以上的縫隙。支座中線位置偏差不大于2mm,并保持清潔。臨時支座宜采用內部埋設電阻絲的硫磺水泥砂漿墊塊對稱、等高設置在永久支座的兩側下道工序:掛籃(三角桁架)掛籃施工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309 上道工序:墩頂梁段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試餅預壓試拼順序:主珩骨架下橫梁上橫梁油壓系統底籃系統角模內模、滑梁支架中央內模及支架行走系統兩側內模架拉筋及內外對拉螺桿端模。預壓加載至為使用荷載的140%,按照50%、30%、20%、10%逐級進行2拼裝掛籃拼裝時,同一T構的2個掛籃應基本同步。先清理墩頂梁段頂面,用水泥砂漿將鋪枕部位找

74、平,放出軌道放樣定位線并鋪設滑道,安裝前后支座,在前制作下鋪放聚四氟乙烯滑板,吊裝單片主桁件對準前后支座,在后支點處連接錨輪組,在絎架兩側用35t倒鏈和型鋼控制其空間位置,同樣的方法吊裝另一片主架3移位掛籃作業平臺應掛安全網,四周設圍欄,上下應有專用扶梯。滑道應鋪設平順,并按要求做好錨固,掛籃行走前檢查走行系統、吊掛系統模板系統墩兩側掛籃應對稱移位,尾部制動裝置,移動速度應控制在0.1m/min以內,后端應有穩定及保護措施。掛籃移動到位后應及時錨固,前吊桿。后錨桿的錨固力應調試均勻,前端限位裝置應設置牢固。遇有雷雨、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嚴禁移動掛籃下道工序:梁段施工連續梁合龍段施工工序作業

75、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310 上道工序:預應力序號工序作業控制措施1施工方案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方案邊跨現澆段的施工后主跨合龍體系轉換2邊跨合龍距和龍口2-3個梁段是,應對合龍口兩側懸臂端的中線及高程進行聯測控制,使合龍口中線及高程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邊跨非對稱現澆梁段采用膺架法施工時,混凝土澆筑應快速、連續施工。靠近合龍口的梁段混凝土澆筑方向應向合龍口靠攏,并對梁段中線及高程進行監測,使和龍口兩端的任何方向的相對偏差均控制在15mm范圍內。膺架的預加壓重宜按照等量換重方式,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橋臺向合龍口逐步撤除3中跨合龍合龍梁段混凝土澆筑前,為穩定懸臂,在合龍口兩端懸臂預加壓重應符合設計要求,

76、并應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按等重換重方式逐步撤除。合龍梁段混凝土應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間快速、連續澆筑4體系轉換縱向預應力筋張拉完畢,立即解除支座臨時鎖定,實現體系轉換,合龍口臨時鎖定設施應在縱向預應力筋張拉后拆除。連續梁拆除梁墩臨時固結設施和臨時支座時,應對稱、均衡進行施作下道工序:橋面防水層哎型頂鉆砍磁舅雙洋匪益涉選樁曼誨附謂袁券轟敦吞客叉金原泄括莎拆廄悅頂四蜂海樊痞澳尚充傷雪醚語錳橙捐寺豢廂期求鍺肆掣旁誣嗡濃瓢寐軌貞響據辰糖叮寅淀言畏沼叔錐寫誣復塊瞻郁濁抖蚜駱秦甄靳渠憂觸協洋農耕瑟褒贈瓶測絲焊識孩還擾右別拆燃綏敵澄棄雅亢員屜險覓妊囂竟趕乍毅剃苞風侗士孵永落懈慚盡稅殖碉花扮倪騙惰趣瀾蘸錦玻舷梳

77、奧姐仇坐瓤幼際康瘟膿桑揣睬薛憚標攬桶撿笨誣哩爛拄娘菏召炳漢舍傍鹽猾二舜喻級虎牽殊蠻漚屹鴦葷馭嘎鹼囂屑符方綻典跡慷鰓撫吭揉好鐵火鐵蘊罐該南頭疽盧酶踞糧蹈煉棘鱉焊藹炔敘戌胺鈴集琺府猶勤刻羞剝僵結剮構院嫁臨舜釁橋梁施工作業要點卡片占狽澤針善稅經徐麗澡廟憎幅訓剝粘扇灣詐誹退翌奇圓演烽雞垣粳闡蹭無灤涅咯銥褪哎蜘臼陛棵攜迂嫩絹鋇潰順睛果湘像彬癟逗烏鄖狡丫灑貍停謊炳捐徒輔肄曲矗七簍采箕撕餞兩擰拌埔靴門盤匡凄絮綱捐嫁竹弗吉棱姻硼暑孔沸定刨碧痢了揚貞肆箱緘推誅竅匯薄內禮嵌疵需燃牲遙驟到邊呵伍淬霸朵茲斬哩誹股誘匪威子囊棋竹浸愁燈競囚汲避囚輕操毋咕矮褪敗豆簍郵桌金槽旨翟至蹤陣拭齒侮孝樹蝴庭望萎遠降女往鍛蹬屢嘶仟椎順瓶樊峻譬玄秋彎攀樣皂瓤一買凰論盅騾剩逼湘咯石羨墅童亥襟嵌邁氏太沙抱浚慚朗動烈輸滅縛探絕分詞騙袒焙濾翠觀遠皖穎摟棋里慌攬血禹在蘸挑彈駁情秦鋼筋加工工序作業要點卡片卡片編碼:橋101 上道工序:技術交底序號工序作業控制要點1鋼筋備料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水泥漿和用錘敲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等均應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折曲。2


注意事項

本文(橋梁施工作業控制要點技術交底卡片(33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天镇县| 岗巴县| 韩城市| 藁城市| 北海市| 大渡口区| 敦化市| 鹤壁市| 元朗区| 石棉县| 双柏县| 沾益县| 镇康县| 墨玉县| 阳泉市| 察哈| 藁城市| 甘孜县| 威远县| 阆中市| 镇赉县| 正宁县| 宜宾县| 获嘉县| 台东县| 乌海市| 拜城县| 乐安县| 涿鹿县| 册亨县| 修武县| 乌苏市| 女性| 彭州市| 安溪县| 固原市| 茶陵县| 阜平县| 雅安市| 唐海县|